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能力(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4 08:4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能力(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能力(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能力(写写帮整理)

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能力

编辑:admin 时间:2012-2-29 22:05:00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当今世界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科学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需要,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各项改革的关键时期。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国顺利实现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改善生态环境的新期盼、新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能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能力的必要性

1.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能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所涉及的五个统筹,其中一个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实质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不断提高生态文明的水平;而生态文明水平的提高,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我们执政党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能力,从而带领广大人民最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线。当前,环境承载力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空间的主要制约因素。毋庸置疑,生态文明建设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保障、促进和优化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切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能力,从而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生态环境支持。

3.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能力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各地不断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执政能力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能力是考量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因为环境问题涉及面很广,它不仅仅是环境本身的问题,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能力,实质上也就是在不断提升执政党的执政能力。

二、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政策不够完善,法律基础、法律环境及法律支持欠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诉求也有所提高,政府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在建立相关环境保护政策的时候,产生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有时各项政策之间不够协调,不够统一。现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政策执行中,行政手段比较多,但在加强环境管理方面的法律基础、保证我们相关环境政策的法律支持方面亟待加强,应在立法上加强这方面的功能和能力。同时,处理环境问题的司法机构相关专业培训也不够。具体表现在对法官和律师在环保问题解决方面的培训不够。因为环境保护是一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只有通过加强培训,才能使他们真正了解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在处理相关的诉讼和有关赔偿问题上,具有足够的知识和工具。

2.面向社会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不够,关于污染物排放以及污染危害后果的信息提供不够。在建立数

据报告制度方面,难以保证每个企业都能够提供可靠的、全面的排污数据。同时,我们没有建立一个有关企业使用和存放有害化学物品的报告制度,也没有建立有害物质的应对基金,一旦某方面受到损失,缺乏相应经济补偿的机制。

3.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教育和相关服务不够。目前,虽然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是与一些先进国家比较,公众在对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性认识、相关科学知识了解掌握、运用科学武器和法律武器来监督污染环境的企业等方面,尚存在不小的差距。政府在这方面的相关服务也比较薄弱,有待加强。

4.参与国际合作不够。我们要清醒看到,我国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长期占优势的压力,国际上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要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在解决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时,不光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大洲,而且是全世界的经验我们都要学习、消化和吸收,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向前推进。这方面我们显然是不足的。

三、提高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能力的着力点

1.不断提高政府执行环境法律、监督环境项目实施的能力。由于法律、制度、体制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目前相对较弱的政府治理和管理环境的能力。地方环保局计划、实施政策和协调相关机构的行政权限和能力不够充分。省级或地方政府向本级环境保护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并监督其工作,地方环境保护机构缺乏充分的财力资源,不能充分完成自己的职责,这加重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有些环保局依然间接依靠征收排污费解决办公费用。因此,建议改革地方环境管理体制,建立省以下环境直管制度,赋予省政府任命下级环保局局长的权力并要求省政府为下级环保局提供运行经费。目前法律条文里对违法行为的一次性处罚有上限规定,笔者认为应取消上限处罚机制,把这种处罚改为以天累计,让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与所受到的处罚成比例递增。也就是说,给企业提出一个更高的激励,使得企业愿意安装和使用治理设施,并采取措施治理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根本解决目前所面临的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对环境法规的重视和尊重,彻底改变违法排污者的行为。

2.鼓励企业和行业采纳最佳和安全的实践措施。大多数国家的经验表明,企业直接控制着环境投资,企业决策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环境质量。我们应创造一种机制,使得企业能够拥有动力或者受到激励,最大程度上降低其污染物的排放。在这一点上,应该首先明确允许企业排放多少污染物的目标,这个目标一定要逐年下降;其次再明确一个清晰的时间表,告诉企业什么时候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对不能完成这个目标的企业,要实行严格的处罚机制,使企业知道如果完不成环保目标的话,其受到处罚甚至要超过自己的获利;对那些造成潜在环境影响的企业要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应建立有害物质回应基金,用于应对突发泄漏等事件。可通过向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征税,筹集资金,作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的一种激励手段。应给予企业最大的灵活性,允许企业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减排方式和途径。

3.提高对社会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责任的规定是一种强大的激励手段,能够减少风险行为,减少未来发生灾难的可能性。因此,要求企业上报有毒物质的存在,制订应急计划;所有事故都要求及时上报,事故发生后对相关责任者开展调查。国际经验表明,为了确保污染排放和有害物质使用的定期上报,一定要让重大排放和事故的责任企业和个人承担应对事故和事后恢复的费用。对不能遵循有害物质上报和其他环境报告要求的企业,规定严格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同时,培训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使他们掌握确定环境危害责任和赔偿所需的基本信息,提供计算环境危害和补偿规模的标准。

4.增强利益相关者和公民的参与。国际经验证实,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多方利益相关者和公众的参与,能形成更为有利的法规,加强对政策目标的理解,增加环境政策成功的可能性。美国的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民间组织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有效地动员公众大量参与到环保事业中。一方面民间组织可以给政府起到很好的咨询作用,告诉政府,人民群众对政策的反映是什么,人民群众最担心的又是什么,帮助政府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同时民间组织又可以起到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桥梁作用,把政府制定的这些复杂的、技术性很强的政策解释成和公民本身环境利益相结合的信息和内容传递给公众,使公众了解政府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同时,我们应提高非政府组织的相关法律地位,简化其获得非营利地位的程序,采取措施加强非政府组织的财政地位,如制定税收激励手段,鼓励个人和企业向非政府组织提供捐助。还应采取措施减轻限制公民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的心理障碍,如可由政府保障,即使它们的视角与行业或政府规划存在差异,非政府组织仍有表达立场的机会。

5.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比如应积极引进清洁发展机制,该机制是根据《京都议定书》建立的一种创新性的国际合作机制。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以资金和技术投入的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通过项目合作实现经核证的减排量,从而降低他们根据《京都议定书》承诺的减排量。有效运用清洁发展机制是我国引进资金和技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减少污染,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参与国际环境和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合作空间,政府、企业大有可为。

作者:王涛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第二篇:女性如何提升领导能力

女性如何提升领导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上管理岗位,成为各方面的领导者。特别是在很多家庭中,女性已经取得了绝对或相对的领导地位。20 0 8年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公司的经理层中,女性比例为42.1%,与男性差别不大。20 09年全国妇联的调查发现,中国的女性企业家人数约占中国企业家总数的2 5%,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增长。然而,就总体上说,女性领导者的数量仍然无法与男性相比,特别是在高层领导者中,女性的身影更是少见,比如北京大学的调查显示,在总经理的职位上,女性比例锐减为16.6%。那么,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领导者都有哪些优势?制约其职业发展的劣势有又有哪些?女性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女性领导者的六大优势

笔者通过多年来与多位女性领导者的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并结合国内外权威机构的调查研究成果,发现女性领导者与男性领导者相比,具有一些共性的优劣势(由于每位女性的个性特征不尽相同,所以并非

所有的女性都具有这些特点,本文探讨的只是一些共性的问题)。从相对优势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直觉力强

直觉是指对事物进行基于经验和知识的直接判断。女性天性敏感,有十分敏锐的直觉力,能感受到周围环境很细微的波动、潜伏的暗流或风险。这种直觉未必百分之百准确,但常常八九不离十。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女性多年来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对一些事情显得无能为力,所以更愿意相信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帮她们去判断事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种特有的能力。女性运用直觉思维开展领导工作有着独特的优势,更容易把握商业契机,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亲和力好

在管理领域,男性习惯于依靠权力、地位和制度向下施压,这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引发组织内部矛盾;而女性则更强调关系的和谐,注重情感的交流、沟通,以及团队的合作。所以相比男性领导者,女性领导者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女性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他人的困难,这种柔性化的领导方式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对形成和谐的组织文化有很大帮助。

情感丰富

女性情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她们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工作的目标,并且与下属员工有很好的沟通。她们往往以与人交流为乐,懂得进退自如、委曲求全,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沟通艺术,带动了信息在组织内部的畅通传送,进而提高了组织效率。心思细腻

女性心思较为细腻,考虑问题、制定计划和方案时更加具体、细致、周全、切合实际、易于操作,所以也就更容易被理解、接受和执行,这对于很多对细节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和岗位而言,优势特别明显。其实随着现代社会对专业化和高品质化越来越重视,几乎在所有的工作岗位上都要求提升细节管理的能力,女性这一特质大有可为。善于协调

也许是受长期以来女性承担相夫教子责任 的影响,女性的协调、平衡能力要比男性强,女

性能够依靠自身亲和力和沟通能力强的优势,协调复杂的事情,有效地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比如处理两个小孩的争端这样一件小事,男性可能束手无策,而女性则游刃有余。

韧性较强

由于女性的雌性激素对血液循环有促进作用,加上女性长期处于受压迫的地位,同时承担着家庭、社会双重的负担,从而使女性与男性相比更具有自制力、忍耐力以及抗挫折力,特别是在处理一些较为枯躁、细致的重复性工作时往往比男性更有耐心。陷入逆境后,女性也更易于将心中的委屈或遇到的挫折找一个信得过的人尽情倾诉,以缓解压力。

女性领导者的八个短板

以上这些优势,成为女性走向领导岗位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女性领导者也具有以下一些劣势: 自信不足

由于长期生活在强势的男性环境里,女性往往缺乏自信,有时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在工作中潜意识地把下属管得太死,唯恐出现“功高震主”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旧观念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模式,它不仅为男性所肯定,甚至也被女性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成为女性在职业领域中成长与发展的最大障碍。

依赖性强

在雌性荷尔蒙的影响下,女性会较男性温和,往往给人以一种柔弱、顺从和需要保护的形象。同时,由于女性需要承担的经济压力、社会责任不及男性,因此女性职场成功的动力不足,在竞争中显得更为被动消极,使很多女性养成了依赖男性的心理,进取心不足,遇到困难容易妥协。优柔寡断

由于女性对事情的理性判断能力相对较弱,又过于在意别人的感受和评价,或者过于注重完美和平衡,处理问题时往往不够果断和坚决,常常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缺少主见。角色冲突

女性所承担的各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比男性多,特别是受家庭事务拖累较大,难以找到家庭和事业的平衡点,久而久之,对工作能力的提升会造成一定影响。另外,女性固有的生理周期导致的心理和情绪周期,以及女性的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直接导致了其职业生涯的中断。这些对女性来说,都是无法逾越、不可避免的难题。易情绪化

女性在直觉性反应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情绪控制能力也相对较弱,而且情绪易外露,这会导致情绪化反应和无依据评断等现象,碰到问题时往往不够冷静和理智,显得慌乱,急于解决,而很少从问题的本源出发做出理性思考和科学决策。创新不足

女性思维比较感性、单一,往往较难上升到理性思维的层面。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由于害怕承担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和后果,往往墨守成规或徘徊观望,不能采取有效的办法和措施来解决。调查表明,整体而言女性创新能力无论在哪个年龄段都不如男性;且男性领导者的年龄通常不会影响到其创新能力,而女性领导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创新能力会有一个很显著的下降。斤斤计较

女性虽然比较注重细节,但有时候却计较得过多,对一些小事情往往抓住不放,缺乏包容和大度的风范。比如对待员工迟到,女性领导往往表现出不能容忍的态度,甚至小题大做,没完没了。目光短浅

女性容易满足于现状,对未来的预测能力相对较差,缺少长远的眼光,从而制约其职业发展。为了大局和长远目标,而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

出一些妥协,但女性领导会较多顾及眼前利益,而很少做出战略性的让步。提升女性领导力的六个关键上述劣势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女性事业发展的瓶颈。女性领导者若想在充满竞争的职业环境中少走弯路,获得成功,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改进,克服劣势,发挥优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人却走进了这样的误区:一是过分强化男性化特征,一心想做“女强人”;二是过于强调女性化特征,主张回归家庭;第三是没有把工作与生活分开,最不明智的是用管老公的方法来管自己的员工,或者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来。这些显然都是不对的。笔者认为,女性应从以下几点出发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增强自信

研究表明,目前在高层管理者中女性的比例之所以较低,更多的是因为女性信心不足或者社会压力,而不是因为女性在实际能力程度上与男性有多大差距。因此,只有自信,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而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客观评价自我是提高自信的基础,也是成功的关键。具体来说,一要恰当地认同自己,而不是苛求自己;二要正确地对待成功和失败,经得起挫折的考验;三要正视自己的短处,既努力扬长,更注意补短;四要收起自己的柔弱,克服心理弱点,树立自立自强观念,培养积极的心态,激发自身潜能,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困难。

培养独立

对于女性领导来说,要重点培养主体意识,增强管理活动中的独立性,减少依附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摒除眼界窄、依赖心强、小女人心理、胸襟不开阔、斤斤计较等弱点,做到有主见、有魄力、有胆识、有理智、敢决策、包容大度、不慕虚荣。控制情绪

情感对人的思想行为、工作积极性、身心健康等都有着重要影响,任何事物都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若能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就会使人增强信心,振奋斗志,产生乐观、积极的情绪;反之,从消极的角度看问题,就会使人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女性领导者应该培养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情感,增加情绪体验。刚柔并济

女性领导在事业上要想有所成就,在具备女性的温柔、细腻、富于情感等优势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改变以往优柔寡断、处事不决的形象,学习男性领导的刚强、果断、意志坚定等优秀品质,将女性的魅力和智慧与男性的意志和魄力融于一身,达到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效果。持续学习

知识是解决问题的武器。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寻找到领导能力提升的突破点。女性领导要努力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并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管理经验,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提升气质

良好的气质能感染和激发下属的潜能以唤起他们对工作的热忱,营造充满活力和人情味的工作氛围。女性领导应根据自己的工作环境、个人特点,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注重培养情趣,使自己的内在气质和外在仪表融为一体,尽显女性领导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总而言之,女性领导者首先是一个女人,然后才是一个领导者。女性拥有的特殊的细腻、温柔的气质特点,应该是女性在领导活动中能展现自己长处的重要品质。同时还应该学习男性独立、自信和大度的作风,使职业生涯更加完美。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领导岗位闪烁着女性的

第三篇:提升校长领导能力

提升校长领导能力,办人民满意学校

——浅谈校长专业领导能力的几点体会

这次远程培训,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方向,理清了办学思路,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校长要注重自身学习,努力提升专业领导能力,才能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现就这次培训谈谈校长专业领导能力几点体会。

一、提升校长专业领导能力的重要意义

常言道“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灵魂”。的确是这样,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往往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走向。作为一校之长,务必做到:转变在观念上,落实在管理中,努力提升专业领导能力,才能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真正提高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二、校长专业领导能力的主要内容

1、办学思想的领导力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办学思想的领导。校长对办学思想的领导力应该是校长领导力的起源和根本。它包括办学方向的领导、办学目标的领导、办学品位的领导、办学风格的领导等。

2、课程实施的领导力

课程是学校的办学基础,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是学校的生命所在。校长要坚定地执行国家课程、充满智慧地构建课程、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才能真正从意义上领导学校。

3、校园文化的领导力

校园文化是一种“行为潜规则”,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与管理机制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思想建设、心里环境建设、文化活动建设。校长要正确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努力打造体现优秀学校文化特点的学校管理平台,从而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4、师生发展的领导力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最终要落实到促进师生的发展上来,只有师生得到发展,这所学校才能真正发展,这样的发展才有意义。因此,在校长的领导下,学校的师生是否得到健康、和谐和全面发展,是检验校长领导力强弱的重要标准。

三、校长专业领导能力的完善

校长及其所领导的团队关系着一所学校的发展和特色的形成。可以说,一所学校的校长,就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领导力要求校长具有综合素质和管理才能,要求校长不仅要有管理的思想和艺术,还要用心去推进全面的管理工作。所谓用心,即就是对事业的思索与探究,对工作标准及其细节的把握,对学校整体发展的渴望,对学校的责任与情感,以及对师生的理解、体谅和耐心等。有力用心办学的校长,学校的整体发展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校长的领导力可以被形容为一系列行为能力的组合,它又可分解为思维力与洞察力、决策力与执行力、感召力与沟通力、学习力与创新力,它是做好学校工作的核心要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校长的领导力主要体现在校长的人格魅力上。因为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如何,能否成为一流的学校,最重要的是唤起教师的进取意识与创新精神,营造教师队伍的凝聚力,而校长的人格魅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校长,必须掌握校长人格魅力的内涵及特征,培养和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校管理中体现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个优秀的校长,应该具有优良的品质、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情绪、完善的性格。在学校管理中,校长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使自己成为有品格、有学识、有思想、有威信、有亲和力、有任用力和有形象力的校长,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去不断完善自我:

1、做一个有品格魅力的校长

有品格魅力的校长要有坚定的信念,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要有执着的追求和坚忍不拔的敬业精神;要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2、做一个有学识魅力的校长

渊博的学识是校长成功的基石,优秀的校长都是学识渊博的人,他们除了要有合理的知

识储备、具备一定的教学专业素养外,还应该具有勤于学习的习惯并追求有效学习,精通管

理理论。校长在提升自身学识魅力上,要始终追求渊博与深刻并行。

3、做一个有思想魅力的校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

导。”思想的领导是校长最重要、最有力的领导手段。校长的思想魅力无疑是重要的,那么

如何提升自己的思想魅力呢?有学者认为,躬身体察、归类分析、理论推敲、学习借鉴、升

华提炼、个性融合、信念确立、文思表述、实践检验、认识创新,是汲取、形成成熟思想力的涌动过程,也是修养思想魅力的逻辑顺序。

4、做一个有亲和魅力的校长

校长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既要得到上级的支持,又要得到师生的拥戴,两者缺一不可。

从某种意义上讲,师生的拥戴甚至比上级的支持更重要。校长只有加强自身修养,做到以德

感人、以才服人、以情赢人、宽以待人、公正廉洁、勤于务实、知人善任并不断创造实绩,才能赢得师生的拥戴,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有效地组织学校管理。

5、做一个有形象魅力的校长

什么是校长的形象魅力?简而言之,就是因校长的“形象”而产生的威望和信誉,是使师

生由衷地尊敬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那么,怎样的校长形象才具有无穷的魅力呢?一要具有

高风亮节的角色形象,二要具有高尚品德的师表形象,三要具有良好心里的健康形象,四要

具有过硬业务本领的学者形象,五要具有很强工作能力的管理者形象,六要具有现代人才策

略的伯乐形象,七要具有锐意进取的开拓者形象。

作为现代校长,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掌握前卫的教学理念,拥有高超的管理艺术和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精神。要把学校的工作抓好,把学生教育好,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首先是校长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校长要有前卫的教育教学理念,校长要有高超灵活的管理手段,校长要有高尚的灵魂……校长要有不断学习进取的习惯,有渊博的知识,独到的制校方略。校长应该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思维和发展的引领者。

校长必须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以情促教。认真学习和领会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认真组织并开展好本学校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接受支部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做到

党政协调,共谋发展,牢牢把握党建工作和教学工作的结合,努力打造一支创新的团队,做

到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从而达到环境优美、管理优化、欢快和谐,质量优良的办学目标。

同时,要做好表率,关心师生的生活,增强凝聚力量。

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立足于教师,立足于学生,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校本,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建设新型优秀学校。作为教育管理者要实现教育的最佳境界,实现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总之,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进一步明确了“一个好的校长是成就一所好的学校的关键。”的深刻内涵。在今后的学校管理中,我要进一步完善自身人格魅力,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加强学习,不断提升领导能力,竭力推进学校的大发展、快发展、全面发展,为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而加倍努力!

第四篇:提升领导能力之我见

提升领导能力之我见

清华网络学习心得体会哈那提哈巴斯

素质决定水平,水平决定能力,能力决定成效,成效决定发展。因此,提升领导干部的素质尤为重要。本人结合清华网络学习及自身工作体会,就提升领导干部素质问题作一粗浅思考。

一、优化三种作风

作风是保障发展的基础,优良的作风是实现稳步发展的要求所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优化良好的思想作风、优化朴实的学习作风、优化高效的工作作风,只有不断倡导和弘扬这“三种作风”,才能有效提升推动发展的能力。

优化良好思想作风。一是要树立惠民的思想,把百姓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百姓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百姓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把利民、便民、惠民作为一切行动的宗旨和指南;二是要树立服务的思想,积极转变职能,强化公仆意识,不树官威、不摆官谱,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全心全意投身服务,一心一意做好服务,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三是要树立廉洁的思想,严肃纪律性,把好金钱关;注重规范性,把好权力关;保持廉洁性,把好节日关;坚持原则性,把好人情关;加强约束性,把好责任关;切实架起纪律的高压线,筑牢自律的防火墙。

优化朴实学习作风。一是要学以修德,把政治学习、理论学习、素养学习作为必尽的社会责任和必备的精神追求,切实塑造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二是要学以正心,通过学习可以树立正确的观念,可以确立准确的观点,有效增强明辨是非、判断曲直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三是要学以解惑,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用所学的知识破解难题;四是要学以增智,通过勤学、苦学、常学,拓展思维、扩充知识、开阔视野;五是要学以致用,依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工作的才干、转化为服务的本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的发展建设。

优化高效工作作风。一是应在“短”字上下功夫,带头开短会,带头写短文、带头讲短话。把文山会海占用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全面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二是应在“快”字上下功夫,该办理的事情,马上办理,坚决不推。能解决的事情,立即解决,坚决不等。难处理的事情,想法处理,坚决不拖;三是应在“勤”字上下功夫,勤下基层、勤搞调研、勤解民情,以勤政为民的实际行动,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四是应在“高”字上下功夫,提高决策水平,增强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提高领导水平,增强领导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工作水平,推进工作的效能化和程序化。提高落实水平,增强落实的高效性和长效性。

二、深化三种理念

理念是促进发展的主导,先进的理念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核心所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深化科学的理念、深化民生的理念、深化务实的理念,只有不断树立和深化这“三种理念”,才能有效提升推动发展的内驱力。

深化科学的理念。一是要科学定位,对本地区的现实状况应有科学的认识,对本地区的发展形势应有科学的理解,对本地区的发展思路应有科学的分析。二是要科学谋划,按照总体目标,谋划措施、谋划方式、谋划布局、谋划长远发展;三是要科学决策,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持保护生态、协调发展。深化民生的理念。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多体现民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着力把人民群众参与开发建设的行为引导好、组织好。二是在工作部署上多体现民意,以群众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根本利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三是在工作方式上多体现民主,通过民主评议、走访调研、座谈纳谏等多种载体、多种方式广纳意见、广听呼声。四是在协调发展上多体现民生,把改善民生摆在优先位置,把服务民生作为第一要务,切实为民办大事、办实事、谋福祉,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

深化务实的理念。一是工作要扎实。工作中应戒“虚”,戒“浮”,戒“空”,从大处着眼,从细节入手,认真抓好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切实形成“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工作风气。二是服务要踏实,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多听民言、多知民情,多解民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踏踏实实做人民的公仆。三是对民要诚实,切实履行和兑现对人民群众的每一项承诺,积极打造诚信机关、诚信政府、诚信社会。四是政策要落实,对于政策和安排不能停在笔上,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应杜绝只说不练,只做表面文章,只打雷

不下雨的现象。通过不断完善督办机制、检查机制、考核机制,促进各项政策得以落实。五是政绩要真实,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杜绝成绩浮夸和数字水分。无论是汇报还是总结,要真实反映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用实际行动、实际水平创造实际成效。

三、强化三种能力

能力是加快发展的支撑,突出的能力是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强化分析研究的能力、强化破解难题的能力、强化调配关系的能力,只有不断提高和增强这“三种能力”,我们才能有效提升推动发展的执行力。

强化分析研究的能力。一是要勤于思考,结合实际工作、实际情况,勤动脑筋、勤加思索。二是要善于分析,对于所遇见的实际问题和实际矛盾,要从宏观上、微观上、主观上、客观上等多种角度分析根源、分析本质、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办法。三是要精于研究,对发展中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自身的工作领域,要主动研究、不断研究、深入研究,用研究出的方法、研究出的经验、研究出的成果有效提升发展水平。

强化破解难题的能力,切实增强发展的持续性。一是要破解障碍问题,通过有效方式着力破解观念上的障碍、思想上的障碍、习惯上的障碍、机制上的障碍、落实上的障碍。只有破解了发展中的诸多障碍,思想才能得以开放、政令才能得以畅通、效能才能得以提升、发展才能得以提速。二是要破解瓶颈问题,采取有效手段努力破解技术瓶颈、人才瓶颈、资金瓶颈、管理瓶颈。三是要破解制约问题,利用

有效途径全力破解知识制约、交通制约、条件制约、气候制约等制约发展的问题。

强化调配关系的能力。一是调配好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做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促进、相带动、相同步、相协调。二是调配好城区与农牧区的关系,做到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切实加大支农、惠农、利农、富农等各项工作的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大力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三是调配好产业与环保的关系,正确认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环保法规,禁止建立在破坏生态基础上发展,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的实际行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五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

土木1102班

学号:

11101140228

姓名:

余叙

系列问题。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为此,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十六大报告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列入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正是基于对生态持续优化和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2002年以来,中国不断加大重点流域、区域、城市、海域污染防治力度,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新进展。

党的十八大从人类发展的连续性出发,尊重并维护后代人所拥有的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用永恒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要求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格局中,清晰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解决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决心和信念。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必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方式、发展成果的分配等方面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可以相信,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通过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中国一定能够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目标,美丽中国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二、建设美丽中国,努力把青海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紧扣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新生活这个主题,从青海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功能作用出发,提出了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战略部署,这是省委对省情认识质的提升,更是对未来发展更高层次上的谋划,符合党和国家对青海的殷切期望,体现了省委对发展大势和全省人民期盼的准确把握,凸显了青海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特殊作用。

青海具有重要的、无可替代的生态战略地位和巨大生态环境价值。青海位居我国内陆腹地,接近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是欧亚大陆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之源”。青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造就了全球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孕育了高原独特的生物源系,其基础性生态效益直接维系着国家的生态安全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所以,青海被认为是对全国、全球大气、水量循环影响最大的生态调节区,全国和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北半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及调节区、全球高海拔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基因库。因此,作为青藏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青海生态不仅关系到青海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着整个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甚至世界的生态平衡,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生态系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青海就本着保护和建设好美好家园的目标,实施了西宁市南北山绿化、植树造林、中小型水利、工业“三废”监测和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草原围栏建设等一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成立了孟达、青海湖、隆宝滩、可可西里、三江源、可鲁克湖等一批国家和省级的自然保护区。进入新世纪,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批准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经过全省上下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目前,三江源草地系统退化趋势初步遏制,水源涵养能力整体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强,水土保持能力明显提升,荒漠化面积正在减少,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三江源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中华民族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长远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为青海加快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提供了重大机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体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一是要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三江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区系和植被类型,是全球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环青海湖地区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是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的基因库。祁连山冰川冰雪融化成为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是甘肃河西走廊绿洲的水源基础,更是遏制中国沙尘暴策源地的关键所在。所以,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就是要形成以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为屏障、以青海湖草原湿地生态带、祁连山水源涵养生态带为骨架的“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

二是要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地。青海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我国重要水资源涵养区和产水区,是世界上湿地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海拔最高的地区。全省水资源总量629.3亿立方米,每年向下游地区输水量占水资源量的97.7%。保护好青海的水资源,稳定江河的基流,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对青海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而且对黄河、长江、澜沧江、黑河等流域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所以,把青海建成全国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地,必将对中华民族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长远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三是要着力把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的示范区。2011年底,国务院批准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这是国家是对加强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又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此,必须先行先试、勇于创新,探索建立符合功能区功能定位的保护发展模式和科学发展手段,完善有利于促进试验区建设的体制机制,统筹实施民生改善、生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财税、投资、金融、产业、人口、对口支援、人才等支持政策,研究制定三江源生态保护条例,推动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发展生态移民后续产业,推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上新台阶。

四是要着力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力度,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提高工业“三废”集中处理和综合利用水平,确保新上工业项目能耗、技术、环保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推进重点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大湟水流域、青海湖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县县有污水处理厂,启动农村清洁工程,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切实守住耕地红线,为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天蓝、地绿、水净”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这要求我们从自身做起。对于减排,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西姆•施泰纳说,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

从自身做起。如今这种力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比如低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地球变暖的‚祸首‛,却也是受害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减少碳的排放量。然而我们每天都要呼吸、上网、用电、坐车,这些都能造成二氧化碳点的排放。如果减少碳的排放量会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要成为低碳一族,必须学会计算碳排放量。

消耗100度电=78.5公斤碳排放量=1棵树 消耗100公升汽油=270公斤碳排放量=3棵树......这是由一套精准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它反映‚公众日常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碳补偿‛的环保链。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引出了一个新词——碳足迹。它

标示者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的‚碳耗用量‛,是一种新的用来测量某个公司、家庭或个人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环境影响的指标。碳耗用量越高,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二氧化碳‛就越多,‚碳足迹‛就大,反之‚碳足迹‛就小。种树就是碳补偿,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也是碳补偿的唯一办法,一棵树生长40年,平均每年可吸收465公斤二氧化碳,平均每天吸收1.27公斤的二氧化碳。

依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根据每天不同的耗电量、耗水量、汽油消耗量以及肉类食用量等来计算出碳足迹以及需要的相应的碳补偿

或许每个人的数据不同,但平均算下来需要的碳补偿所需每天的种树量去世不低于50棵。可见我们按照目前能源的消耗程度,碳补偿对于维持生态环境只是杯水车薪。那如何从身边做起,来减少我们碳排放呢。

我们正需要低碳生活这种以生活作息时尽量减少耗用能量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主的新绿色生活型态。此外,我们还可以从身边很多地方注意保护环境。

下载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能力(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领导能力(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环保工作者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做好......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3、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如何建设两型社会?如何过“低碳生活”?国家怎么办? ①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③实施依法治国方......

    专题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定稿)

    专题六建设生态文明 共享蓝天碧水 命题角度一巴黎气候大会 1.为什么世界各国要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国气候大会受到世界广泛关注,说明了什么?) (1)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

    昨日下午,2012年“深圳市民环保奖”颁奖仪式举行,来自深圳大学的90后大学生张意全等10位市民代表捧走了这一被誉为“绿色奥斯卡”的环保大奖。他们中有为率先开展PM2.5数据民......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而取得的所有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球经济发展减速的情况下,建设生态文明是维持我国经济增速的必然选择。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人口增加,能......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共创美丽中国学院:师范学院 专业:小学教育 班级:B1104 姓名:葛兰 学号:1311110405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

    建设生态文明范文大全

    当前,我国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不断产生,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央高度重视,着力要将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