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悟生命 热爱生命 说写生命
感悟生命 热爱生命 说写生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习作指导
冰之波
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它既宝贵又短暂。但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生命,热爱生命,就会让生命更美好,更有意义,甚至得以延长。不是吗?课文中用心去感受春光的盲姑娘,并没有因视力障碍而失去生命的光彩;把眼角膜捐献给他人的祖孙三代,让生命得到延长,让快乐得到扩大;那些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和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的小花,它们以自己的勇气实现了生命的价值,让生命富有意义。这一单元的课文,一定让你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课外,我们观察身边的生命现象:蟹,断了脚能再生;草,烧光了能再长;种子,能掀翻压着它的石块;梅花,能在冰天雪地中绽放„„它们身处逆境,顽强生存,无一不展示着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我们搜集热爱生命的故事:解放军奋不顾身投身抗洪救灾,老师辛勤培育我们健康成长,白衣战士全心全意治病救人,残疾人顽强拼搏乐观生活,同学们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努力学习,小伙伴细心救护小动物„„他们追求生命的价值,创造美好的生活,让生命充满了光彩。
——这些人物,这些动物,这些植物,这些故事,这些现象,这些认识,都是“热爱生命”的话题,都是这次作文的素材。你可以选择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的内容来写,注意真实、生动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真实,就是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生命现象,你是怎么观察的,怎么想的,怎么认识的,就怎么写;千万别拔高,语言表达要朴素,情感要真挚,用平凡人的不平凡事件来展现生命的伟大,把自己从中受到的启迪写清楚。如《生命 生命》一文中写道:“„„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挣扎的飞蛾让“我”感到:凡是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都极其珍视自己的生命。这里,作者十分真实地把自己对生命现象的思考和感受准确、清楚地写了出来。
生动,就是有情节,有对话,有感情地把最能表现“热爱生命”这一主题的地方写具体。如果写热爱生命的人,就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深刻而细致的描述,这样才能让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如果写生命现象,就要展开联想,仔细观察,从中抓住它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描述出来。
字里行间要流露出自己的喜爱、赞美之情。这样文章才有生气,有活力,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写生命故事,就要突出重点,抓住感受最深的内容写详细;还要注意细节描写,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讲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给人留下完整而美好的故事。
同学们,感悟生命,就会感受生命的宝贵,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命,就会发挥生命的作用,体现生命的价值。拿起笔来,让我们一起说写生命,热爱生命吧!
[例文]
草莓
(312300)浙江上虞四年级 宣煜佳
一天,我和妈妈从外婆家出来回家。在村口的路旁,我看到一株菜不像菜,草不像草的东西,便顺脚一踢,把它踢到了路中央。妈妈见了,拾了起来:“这是棵草莓秧。孩子,你喜欢吃草莓,咱们把它带回家种在花盆里吧!”
我看着草莓秧说:“它的叶子也晒得打卷了,还种得活吗?”
“会活的,只要没有被晒干,就种得活。”妈妈十分肯定地说。
“还能活?那就回家种着试试吧。”
我把栽入盆里的草莓放在阳台靠墙的边上。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去看它,可是一连几天都不见有什么起色,反而是边上打卷的几张叶子都被晒干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我想它应该没救了,就不再去看它了,慢慢的把它忘了。
冬去春来,我和爸爸整理阳台的花草时,发现墙边的草莓秧已经添了新绿。它居然没死!我连忙把它搬到阳台的外边,好让它沐浴春天的阳光,吮吸春天的甘露。从此,每天早晨上学去,我和它再见,回来又先看看它。我发现:草莓那卵状的三瓣叶,绿油油的,越长越大,越长越多。它们在和煦的春风里,在温暖的阳光下,在轻纱般的雨雾中,欢笑着,挤满了整个花盆。这时,你如果仔细一点,就会发现绿叶下的草莓根部,藏着一根根细细的近2寸长的茎。几天后,这些茎上陆续钻出一朵朵雪白的小花,似星星伴着绿叶。花谢后,伴着绿叶的是一个个害羞的绿衣女孩。它们躲在绿叶下,很难找见。偶尔发现,手触摸上去,毛茸茸的,硬梆梆的。显然,草莓还没有长大,没有成熟。
春末夏初,草莓由小变大,由硬变软,由绿变红,终于成熟了。那躺在盆里的草莓形似鸡心,但比鸡心大得多;那坠在盆外的草莓似一盏盏小红灯笼,非常
诱人;再加上草莓散发的自然酒香,更使人馋涎欲滴。真的,你见了这熟透的红红的草莓,定会情不自禁的摘下一颗,放到嘴边,轻轻咬上一口。顿时,诱人的酒香,蜜般的甜汁会直钻你的心肺,舒服极了。
仲夏时节,人们热得都不敢出门了,在家里享受着空调的凉爽。可是,草莓不畏酷暑,它的根部又钻出长长的细茎,不过比开花的茎要粗要长。它们不断延伸,大约五六寸长时,茎端长出一棵新秧。不久新秧根部又伸出细茎,茎端又长新秧„„好像吊兰垂在盆外,迎接人们去分根,去栽种。
我望着在盆外摇曳的新秧,心想:这不是普通的新秧,是一个个新的生命。它们在酷暑中诞生,在秋风扫落叶的季节中扎根、繁衍,是多么顽强,多么旺盛的生命呀!
[点评]
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作者喜爱草莓,不仅仅是它能给人美的享受,还因为它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深化了文章的思想意义,也使作者喜爱草莓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充分。可见作者在观察上下了功夫。如果没有对草莓的细致观察,没有对草莓成长过程的了解,没有对草莓这一生命现象的感悟,是写不出这样形神兼备的好文章的。(冰之波)
第二篇:感悟生活热爱生命
感悟生活,热爱生命
生活如一本厚厚的哲理书,需要我们耐心地去读,才能找出生命的真谛;
生活如一首悠扬的乐曲,需要我们静心地倾听,才能感悟生命的旋律;
生活如一次漫长的旅行,需要我们精心地把握方向,才能登上生命的巅峰。
感悟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那么富有意义;感悟生活,你会感到人生中的每一次相遇都是那么美好无比;感悟生活,你会觉得过去的每一个片段都是那么值得回忆。
忘不了炎炎夏日停电时,母亲给睡梦中的我扇扇子的情景,豆大的汗珠从她脸颊上滑落,而她却毫不在意;
忘不了受伤时父亲背我上医院的情景,那曾经挺直的脊背在日复一日的劳累中已变得弯曲;
忘不了中考时父母在校外焦急等待的情景,最终我金榜题名,但这喜悦却洗刷不了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的痕迹;
忘不了„„
总之,生活中有太多值得你我感动的事情了,哪怕仅仅是一句温暖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下雨时的一把伞,摔倒时伸过来的一只手,这些都足以令我们感动不已。生命中只要充满着真诚与感动,人生又怎会没有意义呢?
记得有位名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其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是由于我们看待的视角不同,那些自认为讨厌的、不好的也并非真有那么糟糕,只要我们有一颗热爱生命的心,细心感悟生活中的点滴,又怎会不快乐呢?
我的家庭生活就看似普通平淡,却蕴含着无尽的幸福。父亲在外打工,用力气与智慧挣钱来维持家庭的生计;母亲在家里,用勤劳和汗水耕耘着那肥沃的土地,收获生活的累累硕果;而我在学校里,用优异的成绩来为平凡的生活增光添彩。我们一家人,各司其职,虽天各一方,但其乐融融。父母是我生活中的榜样与坚强后盾,而我则是父母生活中的希望。我们彼此勉励着对方,为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而不懈努力,如此生活,我深感快乐无比。
我相信只要学会感悟生活,你就会更加热爱生命,让过去的伤心与失望化作明天的彩云,让未来的生活更加精彩。
感悟生活,热爱生命,你就会发现人生的深刻含义与真正意义,你就会发现人生路旁不断有鲜花绽放。让我们用心去感悟生活,热爱生命吧,让我们尽情地去享受人生的馨香吧。
第三篇:热爱生命,感悟幸福
“热爱生命,感悟幸福”
上帝所赋予每个人的幸福的含量都是相等的,关键是你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砝码让幸福的天平向你倾斜。
幸福是什么?这个几乎每个人都思考过的问题,却很少有人能够领悟出它的真谛。
人们总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的。他们时常抱怨上天的不公,抱怨上天让他们生得如此的平凡:没有迷人的容貌,没有傲人的地位,没有富可敌国的财产——于是他们披着命运天注定的外衣开始随波逐流,在短暂的人生星河中挥霍着年轻的生命。他们确定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缺少那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坐观天外云卷云舒”的淡泊心灵。李白空有一身横溢的才华和远大的政治报负,却屡屡遭挫郁郁不得志。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之后,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失意之后,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一番思考之后,他终于明晓了自己的长处所在,明晓了自己的归宿所在,于是长袖一挥,散发弄舟寄情明月山水,终成了一代诗仙。这是一种人生境界的提升,更是一种思想灵魂的升华,所以李白是幸福的。他活出了自己的那份洒脱,活出了自己向往的那片天空。
幸福其实很简单。
于千万万生灵的轮回之中,我们能以人类的姿态活动在宇宙中,就是一种幸福。
幸福无处不在。当床头的闹钟努力的想叫醒窝在被窝里的我们时,当我们急匆匆的跑出家门又被妈妈强行拉回饭桌塞下早餐时,当我们低着头将考砸的成绩单惴惴不安地递给客厅沙发上正在看报纸的爸爸时,当我们放假后快速跑向家门口站着迎接我们的爷爷奶奶时——我们就处在幸福的包围之中。
第四篇: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
生命仅有一次,我们应该热爱生命。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许多热爱生命的人,他们让自己活得更充实、幸福、快乐。但也有有些人不把生命当回事,白白地糟蹋它,生命的价值好象在他们手中变成了一堆没用的烂泥。张海迪阿姨就是一位热爱生命的人。她在五岁因为患病,高位截肢,所以一直没有进入学校。可她在童年时就以自己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真是让人敬佩!在她十五岁时,跟着父母来到了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她并没有逃避这里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在那里给上小学的孩子们教书,还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治病,十分受乡亲们的爱戴与称赞。在此,我想到了一句名言:“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张海迪阿姨就是在那时,以不屈向上的精神,付出、给予。后来张海迪阿姨走上了文学创造的道路,她又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疾病与困难,精益求精地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通过自己刻苦的努力,已经出版了许多作品,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轮椅上的梦》,完全说出了张海迪阿姨的内心世界。至今她已获得了许多文学创作的奖项,张海迪阿姨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她用自己高尚的品质服务社会。
可是还有人不热爱生命。在印度有许多中学生自杀了,这一个个生命就像雨点般冲向天堂,他们自杀的原因只有一个:学习压力、负担重!不就是遇到了一点儿困难,竟然去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群星中最珍贵的一颗,也是闪得最耀眼的一颗。
生命可贵,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闪耀出无限的价值。
第五篇:热爱生命
4.热爱生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本课生僻难词。
2.品味课文生动的语言,把握文章的情感和意旨。
3.理解课文逼真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4.培养学生默读的学习习惯,提高阅读质量。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预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 讨论法、发现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学习过程中,融入课文情境,认识人的价值和深切体会“人”的伟大。
2. 理解生命的意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 理解课文的感情和意旨,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
2. 品味课文逼真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3. 品味课文情节的传奇性。
难点
1. 课文浓厚的象征意义。
2. 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突破
课前介绍小说的鉴赏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自主鉴赏。
教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师述:同学们一定不会忘记《斑羚飞渡》这篇课文吧?一群被 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这样的壮举令人震撼。我们人类在面临困境时回怎样做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感受在绝境中“人”的伟大。
2. 板书课题
3. 讲述小说鉴赏办法,幻灯演示。
(小说的鉴赏,有三点是必须注意的:
一、要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作者写作、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二、要认真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对有关描写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形象,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深入领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
三、要研究小说的故事情节、线索、结构是怎样为创造形象、表达主题服务的。)
二、背景导航
1. 了解小说社会背景,请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图文资料。互相交流对杰克•伦敦生平、代表作品、作品时代背景的认识和看法。
2. 教师评价,补充。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谈谈本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本文写一位淘金者在与同样病弱的野狼的较量、跟踪中,最终咬死了狼,他吮吸了狼血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生命本身那巨大的潜能,歌颂生命的无比强大。
《热爱生命》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他只能歪歪斜斜地蹒跚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病狼。他发现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他获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2.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结构、层意。
讨论归纳。
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16),写主人公在饥饿与疲惫的情况下,借助意志力艰难地前行; 第二部分(17-22),写一只病狼尾随主人公,开始了漫长的人与狼的对峙;
第三部分(23-27),写主人公与狼殊死搏斗,最终获得了胜利。
3.浏览课文,作批注。
1.教师范例:
他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进,心里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恐惧。这不是害怕他会束手无策地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饥饿还没有耗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而他已经给凶残地摧毁了。这地方的狼很多。狼嚎的声音在荒原上飘来飘去,在空中交织成一片危险的罗网,好像伸手就可以摸到,吓得他不由举起双手把它向后推去,仿佛它是给风刮紧了的帐篷。
对狼嚎声音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他”在孤独无助的状态下,荒野给“他”造成的心理压力。
2.学生快速阅读,对“荒原觅食”部分作阅读批注,然后汇报自己的独特体验。勾画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的语句、段落。
四、导读探究
1.小说的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 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让学生勾画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的语句、段落。归纳人物的性格。
(坚忍顽强、不畏艰难险阻)
2. 领会艺术特色。引导学生从生存环境和心理感受、细节描写三个方面去领会课文的特点。
学生朗读勾画语句、段落,讨论,体会。
(① 传奇性由于逼真性的统一;②象征意义:“这个人”象征整个人类,狼象征自然险恶)3.针对课文质疑。
第二课时
一、质疑解疑,把握内容
1.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疑。
2.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可适当补充一些问题。
小说的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
学生筛选、概括,教师点拨:
主人公所面临的生死考验有饥饿、恶劣的天气(“接下来是几天可怕的雨雪”)、个人体力的极度虚弱、伤病以及野兽的威胁(“这地方的狼很多”)等。他之所以能战胜这些并顽强地生存下来,是因为他坚韧顽强,不畏艰难险阻。他虽然身体衰弱无比。并且时常处于昏迷之中,却有着惊人的意志力。在这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至死搏斗中,人的伟大与坚强也最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作品所要弘扬的正是这样—种硬汉精神。
参考问题:
(1)小说的主人公没有名字,加上一个名字是否更好?(作者没有写出“他”的名字,因为“他”是一切热爱生命的人的代表,它不是一个单一的人,而是一类人,只要热爱生命就可以是“他”。加上一个名字,反而使人物的典型性、代表性减弱了。)
(2)文中一再提到他已不再感到痛苦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不求一致,意合就可。)
(3)文中的他已伤残、衰弱到了极点,最后是什么支撑着他往前走的?
参考答案:是对生命的热爱。虽然伤残满身,体质极度虚弱,但他的心没死,他对生的渴望之火没有熄灭,所以,他能向着那一点生命的目标不停地、不由自主的前进。
(4)文中写比尔的下场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比尔无视同伴对自己的呼喊,作为一个尚有能力的人,向生命的希望奔去,可生命却与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比尔比“他”走得快却先倒下了。这正是──背弃良知的懦弱人性的悲剧。
(5)“他”是在同饥饿和死亡抗争,还是同别的什么抗争?
参考答案:“他”与其说是同饥饿和死亡抗争,还不如说是在与恐惧抗争。作者用精湛的文学笔法,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抗争。让我们从字里行间看到了生命本身那巨大的潜能,这种能量是无法诋毁的,它会让你活下去。不管你面对的是什么,哪怕是要吞噬你的荒野,是吃掉你的野兽,或是饥饿、疲惫,生命都会帮助你战胜它。
(6)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真理?
参考答案:敬畏我们的生命,相信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紧紧相依,和我们的生命结成最紧密的“联盟”,我们就会感受到生命的剽悍与强大。
二、探究讨论,欣赏语言
这是一篇逼真的小说,紧张的故事情节中没有一点作者人为的痕迹,没有多余的议论,它只是清晰地展示了一个人在荒原中历尽艰难的求生过程,不动声色地描绘出了生命的伟岸和强大。
本文语言有什么特色?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好?试对它进行赏析,说说它好在什么地方。教师先作赏析示例,然后由学生自由发言,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肯定会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认识。
示例:
1.“这些残骨在一个钟头前还是一头小驯鹿,一面尖叫,一面飞奔,非常活跃。”这是一个残缺的生命的一种对活力、健康的本能的虚构。小驯鹿的死,似乎也预示着他在不久也会有相同的下场,这是一种同病相怜的悲哀。作者在这里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没有用深奥的语言,但朴实的语言中却有很深的言外之意。
2.“于是,慢慢地,就在狼无力地挣扎着,他的手无力地掐着的时候,他的另一只手已经慢慢摸过来,一手把狼抓住。”“无力”的狼、“无力”的手,形象地写出了人与狼的当时的境况,而“慢慢地”“一下”却又写出了人的计谋已久,也预示了人的最终获胜。
3.学生重点研渎小说最为精彩的场面也是高潮部分:人和狼最后的格斗。体会主人公坚毅顽强、勇敢拼搏的生命意志。
探究:小说的象征意味非常浓厚,这是西方许多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清揣摩文中显著的象征物“狼”的隐喻。
学生合作探讨,教师明确:
杰克·伦敦“为生存而拼搏”并获得成功,他喜欢用”狼”自比,小说中的场景构设无疑是他对社会进化论思想的体现。艰难爬行的主人公和一直尾随其后的饥饿不堪、奄奄一息的狼所面临的选择是简单而清晰的:要么战胜对方生存下去,要么被对方战胜,沦为牺牲品。主人公以他坚毅勇敢的性格和顽强不屈的生命意志,在同狼的最后搏斗中取胜,成为真正的“强者”。小说启示人们,生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
文中的“狼”可以看作险恶的自然环境与自然力量的一种隐喻。
三、拓展延伸
1. 作为朋友的比尔抛弃了主人公,但主人公在见到比尔尸骨旁的那袋金子时,他为什么不拿走,并且绝不“吮吸比尔的骨头”?
2.这篇小说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与具体细节的逼真性的高度统一,可以说是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一方面,这篇小说的整个故事情节都带有传奇色彩。作者将主人公安置到一个困苦险恶到极点的生存环境中,让其经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考验;另一方面,这又是一篇极为逼真的小说,我们在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很难找到人为编造的痕迹,作者准确地摹拟了主人公在特定境遇中的心理感受与意识活动.非常逼真地展示了一个疲惫、衰弱的人在荒原上的艰难求生过程,其“真实性”可谓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3.引导学生领会小说的主题思想。
(这篇课文描写一个淘金者与饥饿、寒冷、恐怖和死亡做斗争的故事,表现出人战胜自己、战胜自然,生战胜死的积极思想。)
四、课堂小结
学习完这篇课文,我们一定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为生命抗争,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
五、布置作业
1. 写一段描写环境的文字。
2. 写一段描写心理活动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