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9:1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水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水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第一篇:农村水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新疆省农村水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人:

调查时间:2010年7月10日~8月26日

调查地点:新疆省

调查对象:新疆省农民及市民

前言:新疆省地处我国西部干旱区,年降水量稀少,也是我过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新疆农业的主要特点是荒漠绿洲,灌溉农业,大部分地方干旱少雨,农业灌溉用水矛盾突出。针对这一问题,我展开了调查,调查内容是农村水资源利用现状,现将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新疆省农村用水现状分析

新疆每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的水资源量为4.8万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数(29.46万立方米/平方公里)的1/6但从水资源全理开发利用角度看,新疆是全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调查问卷显示:

据1995年人口及耕地资料#新疆人均水资源量为56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2322立方米)的2.3倍,居全国第四。新疆水资源承载现有人口耕地和经济社会规模应当是不成问题的,而新疆近年来出现的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特别是对水资源长期不合理利用的结果。新疆对水资源不合理地利用与浪费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用水浪费严重。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5%以上“由于渠系渗漏,大水漫灌,农田灌溉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在0.4以下&田间水利用率只有70%~80%农业毛灌溉用水量为15000立方米/(公顷·年)南疆高达18000立方米/(公顷·年)~22500立方米/(公顷·年)高出实际作物需水量1倍多”

二是工业用水浪费惊人。业万元产值耗水量,乌鲁木齐为707吨,全疆只有乌鲁木齐的工业用水重复率达45%&而处于沿海地区的山东省1990年全省平均万元产值耗水量只有123吨。

三是生活用水浪费严重。

二.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疆各地水资源的利用主要以地表水供水为主,占总供水量的89.1%,这导致下游河道内径流量锐减,引起生态严重恶化。但准噶尔盆地地区地下水已超采.而塔里木盆地地区地表水实际利用量均已超过了其合理开发利用量。

(2)农业用水所占的比重较大,人均用水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农业用水占到了95.15%,生态用水仅占了3.6%。

(3)河流上、中游盲目大量垦荒,造成下游严重缺水或断流,生态环境恶化,大面积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如塔里木河流域上、中游的大量用水,造成下游河道断流、下游湖泊台玛特湖干涸。

(4)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用水集中。管理粗放.高消耗、低产出。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之一,种植作物过于单一,用水时间集中,用水量大。

(5)缺少控制性调蓄工程,为抗春旱,新疆各地大量兴修平原性水库,平原性水库占全疆水库总数的95%,蒸发、渗漏量较大。

(6)根据有关文献,新疆现状缺水量为1590000000 m3,北疆部分地区(如伊犁河干流)属工程性缺水,天山北麓属资源性缺水;南疆塔里木盆地缺水的主要原因为用水管理滞后,水浪费现象严重。

三.

(1)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解决水资源紧,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动员向全社会增强惜水和节水意识。农业要节水,工业要节水,生活要节水,整个国民经济要向节水型经济发展,要使“节水经济,节水社会”的观点深入人心,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

(2)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积极开发利用水资源,兴建必要的调蓄水库,可提高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新疆现在许多河流目前缺乏骨干调蓄工程。大型水库13座,总库容量21.5亿立方米,占全部库容量的36.2%,仅占全国大型水库库容量的2%中型水库92座,总库容量29.91亿立方米,占全部库容量的50.2%仅占全国中型水库库容量的3.7%要在河道上选择条件好的河段修建骨干调蓄水库。为农业,城市用水提供水源。

(3)合理调整农、林、牧比例,经营多样化,减少各业的用水量,重点是大力开展农田节水灌溉,加大生态环境的用水量。

(4)建立和完善水价及收费制度

实行新水新价,超用水加价,水费保值等办法。合理确定水价和收费制度。

(5)依法治水,管水

通过立法,尽快完善《水法》的配套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形成完整的水法体系,实现依法治水,加强水利执法工作,建立水利执法队伍。

第二篇:关于河北农村水资源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河北农村水资源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概况:

邯郸市西部山区多处被国土资源部定为“无水区”,不具备出水成井条件,素有“首苦乏水”、“十年九旱”,“吃水贵如油”之说。自2007年以来,连续大旱,三年出现了量小、次多的降雨形式,致使无法形成有效径流,地下水补给不足,水位逐年下降,地表水可利用水量减少。河流无水、水库空存、机井干枯,92个村40212人3983头大牲畜面临饮水困难、21259人需出村拉水。仅武安市一地就有12万亩耕地的春播因干旱造成了严重影响。涉县正在盛果期的果树旱死近总数的1/

3、2/3不等。多家企业因缺水停产或部分停产,损失严重。自2009年汛后,我市西部山区降雨比常年偏少近一半,且没有形成径流的有效降雨。全市小型水库大部分干涸,5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仅1170万立方米,较常年减少了一半多,已接近死库容;山区水池、水窖蓄水严重不足,有的已经干涸;泉水断流,地下水位普遍下降;这是形成今年特殊旱灾的主要原因。2001年底,河北缺水总量超过70亿立方米,成为全国缺水最多的省份。缺水人口已超过400万人,不能有效灌溉的耕地超过2500万亩,更为严重的是计划中的电力、化工、钢铁和部分工农业项目不能新建或扩建,已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河北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介绍,河北省去年又有一些河流干枯,干枯的河道已经达到全省总河流长度的一半以上。资源性缺水也到极点。到去年底,全省人均仅256.3立方米,远远低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规定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贫水标准。地表水和入境水量都由上个世纪50年代的235亿立方米和99.8亿立方

米,分别减少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129亿立方米和30亿立方米,减幅为45.1%和70%以上。河流入海量也在逐年减少,近几年年均只有29.8亿立方米,减少51%。京津冀鲁交界地区5万平方公里的地面继续沉降,形成“复合漏斗”,如此下去,将造成灾难性后果。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势趋猛,供需矛盾日趋加剧。用水总量已由上个世纪50年代的40亿立方米,上升到现在的230多亿立方米。城市用水也增加230多倍,都已大幅超过城市本身的水资源量。多数城市实施了远距离跨区域的调水供应工程。由于缺水,3000万亩的耕地减产,32亿立方米的农用水要转向供应城市需要。水环境进一步恶化。环京津水源面积6.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3.85万平方公里,每年输沙量达1.32亿吨,官厅水库30%的库容已淤积。缺水导致土地沙化十分,使北京频发沙尘暴。全省土地沙化面积超过4000万亩。各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众多河流和小河道成为城市和工业的排污沟。全省62%的水面水质为V类或劣V类,“有河皆枯,有水皆污”。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渗透和灌溉,河道两侧的土地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北一些乡村已经没有能饮用的水了,人畜吃水要到几十公里以外去取,灌溉只好用污水,收获的粮食和蔬菜由于含有害物质人不能食用。2010年底河北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地下水浅水水面到地表的距离)16.38米,与2009年同期相比下降0.39米,下降区面积约2.33万平方公里,地下水蓄存量减少9.59亿立方米。其中,石家庄地下水2010年底埋深34.52米,比上一年下降1.01米。沧州东部及秦皇岛沿海地区地下水位上升,上升面积约0.16万平方公里。衡水漏斗区面积扩大近一倍。

深层地下水方面,我省三大漏斗区中的衡水、沧州两大漏斗区埋深继续增大,面积继续增加。其中衡水漏斗区面积增加明显,较上年同期扩大近一倍。

据统计,衡水漏斗2010年中心埋深83.95米,较上年同期增大5.27米,漏斗区面积458.8平方公里,较上年同期增加208.2平方公里。值得一提的是,三大漏斗区中的南宫漏斗埋深有所提升,中心埋深78.36米,较上年同期减小6.92米。

省水利厅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若仍以超采浅层或深层地下水满足用水需求,必将导致平原区特别是中东部平原区的地下水位继续下降甚至显著下降。

近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根据预测,今年上半年我省可供水量较少,全省缺水57.99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将非常尖锐。其中石家庄供水缺口约11.56亿立方米,为全省最多。水资源供需比仅为0.62。

据预测,2011年1-6月,全省需水量为154.43亿立方米,可供水总量为96.44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尖锐,水资源供需比仅为0.62。

在各设区市中,仅秦皇岛、张家口两市为水资源供需平衡区,其余九市均为缺水区,缺水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6.2%。在水资源供需比方面,承德、沧州、石家庄、邯郸四市水资源供需比分别为0.44、0.5、0.55、0.58,缺水较为严重。

二、原因:

省气象局新闻发言人、高级工程师郭迎春介绍,近50年来,全省降水量减少了225亿立方米,相当于19个黄壁庄水库的蓄水量。

“目前,全球气温正在增加,我省近50年来气温升高了1.4℃,降水减少了120毫米。”郭迎春介绍。

我省气温升高,除因为太行山焚风效应使得西风气流越过太行山脉下沉增温外,干暖气团、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也加剧了中南部地区气温升高。怎样缓解气温升高、降水减少?郭迎春介绍,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倡清洁能源、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同时还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有关人士认为,河北缺水问题仅靠节水和河北本身,已经不可能解决。河北环绕京津,毗邻山西等5个省区,众多河流和其他省市区共有、共享。国家要统一管理、规划、使用华北地区水资源,才有望使河北缺水状况得到转变。以水定项目、定发展,不能再上高耗水项目。河北和各省市区要协调用水政策,统一强化对水质的检测、监督,坚决取缔污染项目和“15小”企业。国家应适当考虑对农业水资源进行收费的问题和制定华北地区水资源规划和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

三、措施:

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依法治水、改革创新,突出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与管理,着力破解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成为河北省水利发展努力的方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必然选择。”河北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郭卓然说。

节水——“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年用水总量将控制在226亿立方米以内,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7,全省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00万亩,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7%,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调水——到2020年,河北省将基本建成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河北省将基本形成冀中南地区新增用水以引江引黄为主、冀北地区新增用水以新建水源工程为主、冀东地区新增用水以重新调整滦河用水量为主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届时,完成南水北调、引黄工程建设后,可实现年调水量46亿立方米,将大大缓解河北省水资源短缺矛盾。

治水——“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将基本完成规划内中小河流治理,全面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系统建设,防洪抗旱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到2020年,城市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0%以上;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控制,严重超采区状况得到明显好转;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两万平方公里;建立白洋淀、衡水湖等重点河湖生态应急补水机制。

惠民——河北省将大力发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加大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力度,在山丘区兴建“五小”水利工程,在引黄沿线建设一批农业灌溉配套工程。城市水环境治理则以确保城市防洪安全为前提,优先利用中水,积极利用雨水,到2015年中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紧密结合农村新民居建设总体部署,继续按照统筹规划、城乡一体、以适度规模联村集中供水为主的思路,完成1960万农村人口和368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项目建设。据悉,到“十二五”末,河北省将基本解决全省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展望未来,到2020年,河北省将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体系、水利科学发展的现代管理体系等“四大体系”,大幅度提升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

邯郸是一个资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量191.6m3,仅为全省人均水平的62%、全国人均水平的9%。水资源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生态环境都至关重要。我市的钢铁、煤炭、电力、纺织等支柱产业都是用水大户,全市有约1000万亩耕地,近900万人口,全市水利工程年均供水量达20亿立方米。而我市水资源先天不足,年均有5-6亿立方米的水资源供需缺口。为了保证生产、生活用水,不得不以超采地下水,缩减生态、景观用水为代价。许多河渠长年干涸,东部平原已经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地下水漏斗区和超采区,这是不可持续的。可以说,缺水对邯郸市不再是单纯的资源问题,已上升为生态问题、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水资源的问题不解决,将极大地制约邯郸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解决缺水问题,需要采取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包括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等。合理开发:包括从境外引调水,境内开发微咸水;高效利用:包括利用好雨洪水、回用中水等;全面节约:包括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等各方面;有效保护:包括减少水污染、治理水土流失等。

过去,我市在利用、节约、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前几年开展的生态水网建设就是一个突出的成就,把境内两大水库的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但是,在开发方面,尤其是引调境外地上水方面,受各方面条件制约,目前卫河只是季节性提水,主要还是依靠一条漳河。这种依赖性存在极大的隐患!近几十年来,漳河来水呈减少趋势,上下游争水矛盾日益尖锐。一旦漳河的水源条件发生变化,邯郸将面临断水的危险。因此,必须寻找新的水源。

一是开源。对水资源丰富且开发利用率低的地区,可以通过加大投资,修建水库,兴建水利工程设施,开发新的水源,增加该地区的水资源供应能力。二是节流。农业灌溉是一消耗水资源最多的部门,就目前用水水平,实际上只有部分灌溉用水对农业生产发挥了作用,其余部分都被白白浪费掉或形成了无效蒸发。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节水技术的发展,可大大地缓解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局面。节水农业技术包括:①种植结构调整;②非充分灌溉;③滴灌、喷灌和微灌的灌溉方式;④农艺措施(平整土地、土壤深耕和深松、施肥技术、秸秆还田覆盖、地膜覆盖和保护性耕作等措施);⑤抗旱节水品种、抗旱剂与保水剂的应用等技术。工业实际耗水量占其总用水量的比例较低,工业节水潜力较大。工业节水除可减少水资源耗用量、降低成本外,还有一个显著效益是减少废水排放量,从而也减轻了工业污染和降低了工业废水处理。依靠节水技术和相应设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并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建立节水型社会。三是治污,增强环保意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兴建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利用系统,变污水、废水为再生之水、有用之水。

四是外流域调水。外流域调水是解决邯郸市缺水问题的根本方法。节水虽有些潜力,但节水有限而且更不能替代调水,尤其农业节水分散,且多为地下水,无法进行区域间调配,更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因此,引江水、引黄水是解决该市缺水问题的关键。外流域调水后邯郸市将形成外调水、自产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等多水源并存的水资源状况及工业、农业、生活环境、多目标供水的局面,所以应该加强水资源优化调度的研究与实施,包括:①利用现有蓄引水工程和生态水网工程,进行地表水、地下水、引江水、引黄水、再生水的多水源联合调度,既满足多水源多目标的优化配置,亦达到丰、平、枯水年的水资源调节——以丰补歉之目的;②西部山区加强矿井疏干水的综合利用;③东部平原加强咸水、微咸水的开发利用。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可有效缓解邯郸市水资源供需矛盾。

五是保护和恢复生态,涵养水源。在西部山区主要是实施太行山国家水保、省级小流域、河源治理,封山育林、禁牧上山、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现有水库兴利蓄水,开展双合、匡门口、洛子等水库前期工作,加快玉带湖、娲皇宫等生态水域和一批小型集雨设施工程,加强生态水保,涵养生态水源。

四、规划: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将着力加强农村水利建设,解决1959.7万农村人口和368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不安全问题。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将重点安排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大中型泵站更新改造、农村水电、移民扶持等八方面工程,全面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利建设快速发展。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河北省还将继续推进19处大型灌区和92处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956万亩,新建牧区灌溉饲草料地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新建和技改农村水电站252座,新增和技改装机规模35.77万千瓦,提高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近日,《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公布。根据规划,河北省将着力实施十大惠民工程,增进农民福祉。这十大惠民工程包括:转移就业工程、增收富民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农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程、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镇污水处理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新民居建设示范工程、农村人才工程。

学院: 水电学院 班级: 10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姓名: 熊清明 学号: 100300214

第三篇:水资源利用现状调研建议范文

依照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本人也积极投身于全县紧张有序的学习活动之中,先后参加了县上组织的培训、封闭、讲座、讨论交流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时间虽短但深受教育和启发。近期根据“走访”、“调研”阶段性安排要求,就全县水资源利用情况这个选题,专门深入到相关业务部门、部分乡镇、村、组、队走访了老水利专家、老水利职工、乡镇领导、支书、村长以及农民朋友,广泛听取了他们对破解**县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意见想法,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启发,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气候干旱,降雨量逐年递减,大旱持续大旱的形势非常严峻。

**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干旱带,特殊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造就了这方土地干旱少雨,水源奇缺的境况,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受地球变暧和荒漠化大气候的影响,降雨量逐年递减,有气象统计资料显示,五六十年代**全年平均降雨量为320-350mm左右,七八十年代为300mm左右,90年代到2000年以来不足260mm左右,未来**越来越旱形势非常严俊。

2、全县水资源现状

全县水资源总量约1.1亿立方米,其中,雨洪径流3500万立方米,地下水2100万立方米,引黄河水近5000万立方米。

全县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约7300万立方米,其中,雨洪径流500万立方米,地下水1800万立方米,提引黄河水近5000万立方米。全县已利用水资源总量约6500万立方米,其中雨洪径流400万立方米,地下水1600万立方米,提引黄河水4500万立方米。

3、未来10年(2020年)全县需水量预测

(1)人畜饮水量需水量:(20万人、250万羊、牛、猪)600万立方米。

(2)农业灌溉需水量:(水浇地28万亩,旱作节水10万亩)6500万立方米。

(3)各类工矿企业需水量:500万立方米。

(4)生态灌溉需水量900万立方米。

以上各项社会经济发展年总需水量约8500万立方米。

二、突出问题

1、未来10年全县各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年缺水1200万立方米左右。

2、伴随着大旱,持续大旱的延续,中北部地下水补给将严重失衡,水量锐减的现象非常严俊,水质变坏的现象将加剧。

3、县城居民生活水源地(骆驼井地区)还存在污染不达标的问题。

三、分析建议

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更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对于干旱少雨,水资源奇缺的**县来说更是主要“瓶颈”和制约因素,必须高度重视研究对策,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科学发展观的路子。基本思路是科学合理利用“三水”,做好“南、北、中”三篇水文章,确保全县各项经济建设用水安全。

1、做好南部山区雨洪径流的拦蓄利用文章。

大力推广符合南部山区实际的水窖砼集水场工程措施,以农户、村、组为主体,在现有水窖1.4万眼,砼集雨场0.9万处的基础上,再兴建水窖0.6万眼,砼集雨场0.6万处,使水窖总数达到2万眼,砼集雨场总数达到1.5万处,年可拦蓄雨洪径流总量达到600万立方米。使户均有水量达到100立方米,60立方米用于解决家庭中人和畜的饮水问题,40立方米发展节水庭院经果林或节水补灌农业,户均发展节水补灌农田2亩,南部山区6000余户农民将打造一个具有山区特色的万亩节水补灌示范基地。

2、做好中部扬黄工程扩建改造的文章。

一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扬黄二期续建工程建设的机遇,全面改造维修泵站、渠道、给水管网,沿渠道“长滕结瓜”,新建萌城、杜窖沟、石山子等四处水库,最大限度扩大供水能力,使年提引黄河水量达到6500万立方米。

二是大力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再扩展灌溉面积2万亩左右,使扬黄灌溉面积达到22万亩。

三是实施扬黄干渠百里生态综合治理建设,使这条天然河道成为高标准的生命源泉,永远造福全县人民。

3、做好北部地下水保护利用的文章

一是针对北部地下水补给条件十分有限的实际,走保护性利用的路子,严格控制乱打井、盲目开采地下水,年最大开采量应控制在1800万立方米以下,确保采补基本平衡,永续长久利用。

二是对现有(710眼机井、600余眼土园井、60余座塘坝小高抽)5万亩水地,实施高效节水改造,推广花马池杨记圈微滴灌技术模式,在不增加地下水开采量的前提下,使北部地下水灌溉面积翻一番达到10万亩。

三是对县城居民生活水源地(骆驼井)划定保护区,实施围栏封育管护,保护区内所有村庄人畜应逐年限期迁出,还原一个生态卫生洁净的水源地,确保县城居民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

以上“南、中、北”三

篇水文章做好后,全县水资源基本达到一个安全保障的境况,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33万亩(南部窖灌1万亩,中部扬黄灌溉22万亩,北部井坝灌溉10万亩),实现农业人口人均2.5万的目标,将有力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自贡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

自贡市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自贡位于中国四川省南部,面积4372.6平方公里是闻名全国的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自贡具有两千年的盐业历史和70年建市史,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国民政府批准建立自贡市,为四川省最早的省辖市和工业重镇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23个建制市之一,自贡是川南地区第一座100万城市人口大城市,川南区域中心城市。1.1水利建设和供水能力 1.1.1水文状况

自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分为低山、丘陵、平坝、沟谷。气候属东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7.5℃至18.0℃,日照1150至1200小时,降水1000至1100毫米。江河分属沱江、岷江水系,境内大小河流460余条。自贡境内地形多丘陵,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自贡一年四季中,开春的时间较早,春节过后,回温很快;夏天温度很高,降水量大而且集中;自贡的秋天较短,常见绵雨天气;冬天温度不是很低,雨水很少。总的来说,自贡气候温暖,雨量充沛。

市内河流主要为沧江水系,沱江下游段流经市境127公里。釜溪河为沱江在市境的主要支流,其上游有旭水河、威远河注人,流域总面积为3490平方公里。市境西部有越溪河自北向南穿越荣县,属岷江本系。由于自贡地区河流除沱江外均属中小河流, 源短流浅, 径流量少且分配不均等,造成水环境容量小, 水资源污染更为严重。大部分河流常年处于污染状态, 特别是釜溪河、旭水河、威远河城区河段, 水质即使在汛期也超过地面水五类标准。目前仅有氓江流域越溪河和一些源头河流可满足水资源利用要求。沱江虽然有丰沛的过境客水, 但因污染 严重, 也难以作为城市供水利用。1.1.2 供水工程

自贡城市供水可分为工程水源供给和河道径流利用两种。工程水源主要为长葫水库及南郊多库联通供水, 最大供水量可达到约5100万立方米,河道自备取水约2000万立方米, 总计供水能力有7100万立方米水源, 约日供水20万吨、自贡水利缺乏大型骨干工程,自贡水利缺乏大型骨干工程,抗旱能力低。全市3万余处工程中,只有4座中型水库,且有两处建成在自贡境外的威远县。小型水库平均两个乡镇不到一座。因而影响了自贡市灌溉面积的发展,水利化程度低于全省51%的平均水平。1.2 水量供需状况

需水依据《自贡市水中长期供求计划》预测, 现状城市中心区工业需水量为7100万立方米, 城市生活为2600万立方米, 合计9700万立方米, 缺水2600万立方米(不包括市区改善河道水环境约需水3000万立方米。)2000年需水量为1.8亿立方米, 按现有设施供水, 则缺水约1.1亿立方米;2010年需水量为2.4亿立方米,缺水量增大为1.7亿立方米;均未含改善环境约5500万立方米。可见, 城市现阶段供需水矛盾已相当突出, 缺水量已达发展,2000年缺水量是现状供水能力的1.5倍,2010年达2.4倍。缺水严重已成为自贡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子, 解决需水量的27%, 是现状供水能力的37%。随着城市化快速城市供需水矛盾是自贡水资源利用的优先目标。

所以,根据自贡自然地理、地势及水资源条件及缺水状况的成因分析, 解决自贡城市水资源供求矛盾的关键在于开辟城市水源, 发展供水事业。从目前城市供水水源看, 北面建成了长葫水库供水工程, 南面开发了南郊工业供水工程,东面沱江水质污染又较为严重难于作为城市供水, 显然西部是城市水源开发的理想水源。一方面是作为西北面的眠江越溪河水源相对用水量较为丰沛, 且水质良好、地势高、有理想的自然条件, 另一方面是可与现已建成的荣县双溪水库联合运行和正在建设的双溪水库至自贡的引水工程结合, 逐步实现西部供水体系的小井沟水库—双溪水库供水系统。中远期将从小井沟水库继续向西延伸, 实现大渡河—水井沟—双溪水库自流供水系统, 根本解决自贡城市工业、环境、生活等用水需求, 统筹兼顾农业、发电等用水。1.3 水污染情况

自贡市“母亲河”的釜溪河河道污泥淤积,洪灾频繁,河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河水颜色接近黑色,污染较严重。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釜溪河水质为劣V类,氨氮、COD、悬浮物等指标均超标,导致沱江自贡段劣V类水质。导致了大面积死鱼事件,并且,每年水葫芦都是釜溪河的污染问题之一。自贡鸿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该市一家大型化工企业,也是造成釜溪河下游污染的重污染企业。仅鸿鹤化工公司一家排放的氨氮量,就占全市工业企业排放量的70%;该公司每天产生的废渣粉煤灰有10余吨,从1989年至今,粉煤灰已堆成了一座山,废渣运送沿途造成的扬尘污染、农田污染不计其数,运送粉煤灰的费用支出高达几千万元。

像鸿鹤化工这样的上规模工业企业,自贡市一共有264户;其中,分布在沱江流域自贡段、釜溪河流域、岷江水系越溪河沿岸的重点污染企业有33户。这33户企业,每年的废水排放量为2963吨,占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的84%;年排COD3700吨,占全市排放量的81%;年排氨氮4235吨,占全市排放量的99%。

工业污染治理是重点,更是难点。自贡人深知,这些严重污染的企业,也是工业经济的支柱。权衡利弊后,该市规划:把改造传统产业与工业达标排放结合起来,通过工业污染治理,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其成效较为明显,如今,釜溪河水质为IV类,已达到功能区要求,进入沱江的出口水质达到IV类。1.4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贡是一个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水质型缺水较为典型的城市,是全国50个最严重缺水城市之一,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全市人均、亩均水资源量分别为585立方米、868立方米,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8.84%、23.5%。1.4.1其不傍大江大河,境内缺乏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水资源总量及工程调控能力有限;

1.4.2中小河流受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大多污染严重,部分河段水质已丧失或基本丧失使用功能;

1.4.3年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区域内降雨分布规律从西北向东南递减,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大多以洪水形式流失。特别是遇特大干旱或连续干旱,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给当地城镇人畜饮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带来较大困难。1.4.4防洪与江河治理薄弱。由于其地处江河中下游,经济发达,洪水灾害频繁,江河治理与经济发展极不协调,防洪标准地下。中心城市防洪标准达不到五年一遇,一遇较大洪水其损失惨重。如“97.6.27”洪水,自贡损失达11亿元。1.5针对其水资源现状的建议

1.5.1水资源的配置与调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相关部门在水资源配置和调度中要本着“城乡一体、突出重点、兼顾面上”和“先生活、后生产、再生态”的原则,优化配置,合理调度。

1.5.2强化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水资源的监管和保护力度。

1.5.3冬提春灌、蓄水保水是解决农业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以蓄水保水为主要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引导、支持、帮助农村群众抓好田坎捶糊维护、塘堰清淤整治、渠道防渗处理;抓好机电提灌站的维修改造,并组织好农村群众、专业抗旱服务队伍,开展堵溪截流,提水入塘入库。以保证农业灌溉用水。

第五篇: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资料来源:2012-4-19

中国水资源总量少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六位。若按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这一指标来衡量,则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名在第一百一十名之后。缺水状况在中国普遍存在,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全国约有670个城市中,一半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其中严重缺水的有一百一十多个。

中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量并不丰富。水资源的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河流的泥沙淤积严重。这些特点造成了中国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水的供需产生矛盾,这也决定了中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

1.水资源的利用与供需矛盾

中国地表水年均径流总量约为2.7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球陆地径流总量的5.5%,占世界第5位,低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和美国。国还有年平均融水量近500亿立方米的冰川,约8000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及近500万立方千米的近海海水。目前中国可供利用的水量年约1.1万亿立方米,而1980年中国实际用水总量已达5075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水资源的46%。

建国以来,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及防治水害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大的成绩。

在城市供水上,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建起了供水系统,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为4000万吨,年供水量100多亿立方米;城市工矿企业、事业单位自备水源的日供水能力总计为6000多万吨,年供水量170亿立方米;在7400多个建制镇中有28%建立了供水设备,日供水能力约800万吨,年供水量29亿立方米。农田灌溉方面,全国现有农田灌溉面积近8.77亿亩,林地果园和牧草灌溉面积约0.3亿亩有灌溉设施的农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但它生产的粮食却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

防洪方面,现有堤防20万多千米,保护着耕地5亿亩和大、中城市100多个。现有大中小型水库8万多座,总库容4400多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

水力发电,中国水电装机近3000万千瓦,在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约为29%,在发电量中的比重约为20%。

然而,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据1984年196个缺水城市的统计,日缺水量合计达14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既受水资源数量、质量、分布规律及其开发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各部门对水资源需求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

中国水资源总量不算少,而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却很贫乏,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中国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约2700立方米,居世界第88位)。按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比较,加拿大为中国的48倍、巴西为16倍、印度尼西亚为9倍、前苏联为7倍、美国为5倍,而且也低于日本、墨西哥、法国、前南斯拉夫、澳大利亚等国家。

中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地区分布差异很大。黄河流域的年径流量只占全国年径流总量的约2%,为长江水量的6%左右。在全国年径流总量中,淮、海河、滦河及辽河三流域只分别约占2%、1%及0.6%。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四流域的人均水量分别仅为中国人均值的26%、15%、11.5%、21%。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从本世纪初以来,到70年代中期,全世界农业用水量增长了7倍,工业用水量增长了21倍。中国用水量增长也很快,至70年代末期全国总用水量为4700亿立方米,为建国初期的4.7倍。其中城市生活用水量增长8倍,而工业用水量(包括火电)增长22倍。北京市70年代末期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均为建国初期的40多倍,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的城市用水量,到70年代末期都比建国初期增长几十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因而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就异常突出。

由于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首先是对工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例如1981年,大连市由于缺水而造成损失工业产值6亿元。在中国15亿亩耕地中,尚有8.3亿亩没有灌溉设施的干旱地,另有14亿亩的缺水草场。全国每年有3亿亩农田受旱。西北农牧区尚有4000万人口和3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其次对群众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有些城市对楼房供水不足或经常断水,有的缺水城市不得不采取定时、限量供水,造成人民生活困难。其三,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枯竭,在27座主要城市中有24座城市出现了地下水降落漏斗。

2.水利建设与洪涝灾害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尤其是洪涝灾害长期困扰着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洪水1062次,平均两年即有一次。黄河在2000多年中,平均3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仅1887年的一场大水死亡93万人,全国在1931年的大洪水中丧生370万人。建国以后,洪涝灾害仍不断发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兴修水利、整治江河、防治水害实为国家的一项治国安邦的大计,也是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

中国40多年来,共整修江河堤防20余万千米,保护了5亿亩耕地。建成各类水库8万多座,配套机电井263万眼,拥有6600多万千瓦的排灌机械。机电排灌面积4.6亿亩,除涝面积约2.9亿亩,改良盐碱地面积0.72亿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万平方千米。这些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每年为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提供5000亿立方米的用水,解决了山区、牧区1.23亿人口和7300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而且在防御洪涝灾害上发挥了巨大的效益。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导致水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特别是1991年入夏以来,在中国的江淮、太湖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的其他地区连降大雨或暴雨,部分地区出现了近百年来罕见的洪涝灾害。截至8月1日,受害人口达到2.2亿人,伤亡5万余人,倒塌房屋291万间,损坏605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约3.15亿亩,成灾面积1.95亿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85亿元。在这次大面积的严重洪灾面前,应该进一步提高对中国面临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的认识,总结经验教训,寻找防治对策。

除了自然因素外,造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有:

(1)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滥伐森林,破坏水土平衡,生态环境恶化。如前所述,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建国以来虽已治理51万平方千米,但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6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泥沙50亿吨,河流带走的泥沙约35亿吨,其中淤积在河道、水库、湖泊中的泥沙达12亿吨。湖泊不合理的围垦,面积日益缩小,使其调洪能力下降。据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调查,70年代后期,中国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约有2300多个,总面积达7.1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0.8%,湖泊水资源量为7077亿立方米,其中淡水2250亿立方米,占中国陆地水资源总量的8%。建国以后的30多年来,中国的湖泊已减少了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千米,占现有湖泊面积的26.3%,湖泊蓄水量减少513亿立方米。长江中下游水系和天然水面减少,1954年以来,湖北、安徽、江苏以及洞庭、鄱阳等湖泊水面因围湖造田等缩小了约1.2万平方千米,大大削弱了防洪抗涝的能力。另一方面,河道淤塞和被侵占,行洪能力降低,因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使许多河流的河床抬高,减少了过洪能力,增加了洪水泛滥的机会。如淮河干流行洪能力下降了3000立方米/秒。此外,河道被挤占,束窄过水断面,也减少了行洪、调洪能力,加大了洪水危害程度。

(2)水利工程防洪标准偏低。中国大江大河的防洪标准普遍偏低,目前除黄河下游可预防60年一遇洪水外,其余长江、淮河等6条江河只能预防10~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许多大中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差,经常处于一般洪水的威胁之下。广大江河中下游地区处于洪水威胁范围的面积达73.8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7.7%,其中有耕地5亿亩,人口4.2亿,均占全国总数的1/3以上,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60%。此外,各条江河中下游的广大农村地区排捞标 准更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远不能满足目前防洪排涝的要求。

(3)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使受灾程度加深。一方面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受到削弱,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却使受灾程度大幅度增加。建国以后人口增加了一倍多,尤其是东部地区人口密集,长江三角洲的人口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10倍。全国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仅466亿元,至1988年已达24089亿元,增加了51倍。近10年来,乡镇企业得到迅猛发展,东部、中部地区乡镇企业的产值占全国乡镇企业的总产值的98%,因经济不断发展,在相同频率洪水情况下所造成的各种损失却成倍增加。例如1991年太湖流域地区5~7月降雨量为600~900毫米,不及50年一遇,并没有超过1954年大水,但所造成的灾害和经济损失都比1954年严重得多。

3.水体污染及其危害

水是最重要的天然溶剂。

(1)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 养化是一种有机污染类型,由于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天然水体而恶化水质。施入农田的化肥,一般情况下约有一半氮肥未被利用,流入地下水或池塘湖泊,大量生活污水也常使水体过肥。过多的营养物质促使水域中的浮游植物,如蓝藻、硅藻以及水草的大量繁殖,有时整个水面被藻类覆盖而形成“水花”,藻类死亡后沉积于水底,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鱼类因缺氧而大批死亡。水体富营养化会加速湖泊的衰退,使之向沼泽化发展。

海洋近岸海区,发生富营养化现象,使腰鞭毛藻类(如裸沟藻和夜光虫等)等大量繁殖、密集在一起,使海水呈粉红色或红褐色,称为赤潮,对渔业危害极大。近年来渤海北部和南海已多次发生。

(2)有毒物质的污染 有毒物质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指汞、镉、铝、铜、铅、锌等重金属;另一类则是有机氯、有机磷、多氯联苯、芳香族氨基化合物等化工产品。许多酶依赖蛋白质和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才能发挥其作用,因而要求某些微量元素(例如锰、硼、锌、铜、钼、钴等),然而,不合乎需要的金属,例如汞和铅,甚至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的量过多,如锌和铜等,都能破坏这种蛋白质和

金属离子的平衡,因而削弱或者终止某些蛋白质的活性。例如汞和铅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酶类结合的趋势十分强烈,因而容易引起神经错乱,如疯病、精神呆滞、昏迷以至死亡。此外,汞和一种与遗传物质DNA一起发生作用的蛋白质形成专一性的结合,这就是汞中毒常引起严重的先天性缺陷的原因。

这些重金属与蛋白质结合不但可导致中毒,而且能引起生物累积。重金属原子结合到蛋白质上后,就不能被排泄掉,并逐渐从低剂量累积到较高浓度,从而造成危害。典型例子就是曾经提到过的日本的水俣病。经过调查发现,金属形式的汞并不很毒,大多数汞能通过消化道而不被吸收。然而水体沉积物中的细菌吸收了汞,使汞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汞和甲基团结合产生了甲基汞(Hg-CH3)的有机化合物,它和汞本身不同,甲基汞的吸收率几乎等于100%,其毒性几乎比金属汞大100倍,而且不易排泄掉。

有机氯(或称氯化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中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这种化合物广泛用于塑料、电绝缘体、农药、灭火剂、木材防腐剂等产品。有机氯具有2个特别容易产生生物累积的特点,即化学性质极端稳定和脂溶性高,而水溶性低。化学性质稳定说明既不易在环境中分解,也不能被有机体所代谢。脂溶性高说明易被有机体吸收,一旦进入就不能排泄出去,因为排泄要求水溶性,结果就产生生物累积,形成毒害。典型的有机氯杀虫剂如DDT、六六六等,由于它们对生物和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已被许多国家所禁用。

(3)热污染 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余热散发到环境中,会把环境温度提高到不理想或生物不适应的程度,称为热污染。例如发电厂燃料释放出的热有2/3在蒸气再凝结过程中散入周围环境,消散废热最常用的方法是由抽水机把江湖中的水抽上来,淋在冷却管上,然后把受热后的水还回天然水体中去。从冷却系统通过的水本身就热得能杀死大多数生物。而实验证明,水体温度的微小变化对生态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

(4)海洋污染 随着人口激增和生产的发展,中国海洋环境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损害。

1980年调查表明,全国每年直接排入近海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有66.5亿吨,每年随这些污水排入的有毒有害物质为石油、汞、镉、铅、砷、铝、氰化物等。全国沿海各县施用农药量每年约有四分之一流入近海,约5万多吨。这些污染物危害很广,长江口、杭州湾的污染日益严重,并开始危及中国最大渔场舟山群岛。海洋污染使部分海域鱼群死亡、生物种类减少,水产品体内残留毒物增加,渔场外移、许多滩涂养殖场荒废。例如胶州湾,1963~1964年海湾潮间带的海洋生物有171种;1974~1975年降为30种;80年代初只有17种。莱州湾的白浪河口,银鱼最高年产量为30万千克,1963年约有10万千克,如今已基本绝产。

下载农村水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水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水资源利用前景及现状

    中国水资源利用前景及现状摘要:水不仅是人类生存、生活、生产和维持良好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还是地球上一种分布最广、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它的功能是其它资源无法替......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水是生命之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作为与粮食、能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

    玉林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合集]

    玉林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此次调查的范围主要是玉林本地区,对象是水资源质量状况、水环境维护的好坏,节水型社会建设成功与否,能否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次社会实践调查虽......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1、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

    我校大学生水资源利用情况调查报告

    我校大学生水资源利用情况调查报告 系别:经济管理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B10332 调查人: 组长:郑璐 组员:郑秋菊、喻桂林、陈高天、张蕊、刘宏杰、林雨欣、卜阳、杨倾 日期:2......

    浦南镇农村能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浦南镇农村能源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浦南中学八年级能源利用研究小组 能源是现代工农业生产,运输业的原动力,是国民经济的食粮和血液。没有能源机器就不能运转,飞机,火车和轮船就不......

    水资源利用情况

    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概论 摘要:当今世界普遍关注水危机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水资源大会曾向世界各国多次警告:由于缺水,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肯定将受到制约,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