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
沱江流域农村地区水污染现状及对策
商学院09级2班
李应林
0907040118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针对控制四川省沱江流域的农村地区水污染问题,主要介绍了该区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受污染情况;进而为保障该区域居民饮水安全,提出了一些治理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沱江流域; 农村;水资源; 水污染; 污染治理
一、沱江流域的水源特点和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1.该区域水资源相对短缺且分配不平衡
沱江位于四川盆地中部,长502千米,流域面积2.8万平方千米。沱江流域的水资源主要补给是大气降水,河流的平均径流量143.1亿立方米,天然地表水资源为161.8亿立方米。流域内的水资源较为贫乏,而且该流域内的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所以中下游地区是目前水资源短缺主要地区。
2.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不注重保护水资源
据有关资料分析,沱江流域以利用水资源38.1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30.21亿立方米,工业用水3.96亿立方米,生产用水4.01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3.6%。可见该地区的水资源利用主要是农业生产用水。由于沱江流域属于季风气候,所以每年都有丰水期和枯水期,但是丰水期时该区域的农业用水量较少,而在枯水期反而用水量很大。这就导致了河流径流时间分配与农业生产用水高峰期是冲突的,所以每年的4~6月是流域内水资源最短缺的时期。由于该流域的工农业欠发达,所以在工农业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所以利用水资源都较为粗放,利用率不高,重复利用率低,且污染严重。
3.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该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所以导致很多乡镇企业和养殖场滥用乱排,而且没有很好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导致优水劣用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该流域水污染现状
一个地区的水资源分为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和过境水资源。沱江流域上游地区由于是山区地形,水污染较轻,水质较好。中下游地区水污染较严重,特别是随着该流域内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集约化程度加深,地表水资源的污染负荷增加。农村生活污染和乡镇工业(特别是造纸、制酒、制糖类企业)污染是造成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据调查沱江流域县属以上厂矿1000余个,其中大中型工矿100余个,每年排放工业废水达4亿立方米以上,其中内江断水源污染较严重[1]。加上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回收处理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的生活污水没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附近的水库或河流;植被被破坏,土壤松软,降雨时大量土壤被冲入河流、水库,使水源浑浊[2]。调查发现,水中主要污染物有汞、铅、锰、铵氮等,说明除了工业之外,农业生产也造成了水污染,特别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2004年,沱江和污水日均排放量达0.53万立方米,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达0.41万立方米,工业废水日均排放量0.09万立方米,农业污水为0.03万立方米。生活污水和农药化肥不仅污染地表水资源,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资源。而没到沱江的汛期时,很多垃圾会随河水流到下游,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水质。
三、分析污染的主要原因 1.乡镇企业乱排乱放污水
由于乡镇企业的经济实力较薄弱,资金较少、技术含量低、耗能高,所以没有健全的污水处理系统和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镇政府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政府的税收而有意无意的放纵,在客观上让企业更加大胆的排放污水;当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2.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
由于流域内的土地不是很肥沃,农民为了提高产量而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从而使得一些有害物质或者重金属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
3.生活中农民乱倒乱排生活污水和垃圾
当地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而且当地没有固定了垃圾回收站,所以很多农民都将垃圾倒在水源附近,每当涨洪水的时候,垃圾就被冲到河中进而污染了水源;另一方面农民缺乏节水意识和水资源重复使用的观念,将生活污水,如洗衣服水,厕所里的水等随处到,污染地下水。4.植被的破坏
一方面当地农民随意砍伐树木,破坏树林;另一方面大量使用除草剂和进行不合理的耕作,植被和草皮被严重破坏。这样不仅造成了水土流失,而且随着泥水进入河内,水库中使得水源浑浊,污染了水源。
5.缺失必要健全的基础设施或系统
由于流域内经济较落后,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健全,如必要的排水系统,水利工程设施等,这在客观上为当地居民乱排污水提供了一个借口;在水利工程上,特别是防洪的水利设施,使得在河流汛期来的时候,垃圾都漂在水面上。6.缺失水资源的法制建设
健全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的缺失,造成了水资源的产权不明,因为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水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所以在沱江流域就出现了各政府只管理本区域河段的现象,这样在一些交叉河段就成了监督的盲点,各政府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不顾中下游地区的水源问题;另外,没有严格的惩戒制度,造成了一些地方企业或养殖场污染水源的问题屡禁不止。
四、水污染治理的发展思路及措施 1.宏观方面
⑴加大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意识
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人们以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的资源,所以忽略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因此要加大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力度,更新观念,利用广播、电台、报刊杂志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提高全民对保护沱江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倡导讲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使保护水资源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民心。争取全社会的支持和群众的参与。⑵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强化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要建立健全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有的《水污染防治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的规定》、《水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虽已体系化,但却未达到协调化和完善化,而且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法规。在沱江流域内可以实行污染控制规划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法制建设的另一方面是执法。加强执法管理一是要做到执法要严、违法必究,对违法的责任人除警告、经济制裁外,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要对有影响的违法案件公开处理、严厉打击;三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
⑶加强流域监督管理,完善对工业企业污染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以沱江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实现中央、流域、分区三级管理。完善落实双重领导体制,充分发挥现有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作用,且赋予它们必要的管理与监督职权,在流域内行使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职能。加强流域监测管理,对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对省界断面、水资源保护纠纷和其它水污染事故,以及城市入江排污口实施统一监测和管理。⑷科学编制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方案,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纲领。规划编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4]:一是效益最大、污染最小。在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科技手段,合理配置水资源,规划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二是节约优先。治污为本。提出节水措施。减少水浪费现象;通过查找污染源。提出治污的措施。三是合理确定水资源配置次序。先人畜饮水,后生态环境,在生产建设。四是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流域内各支流之间、上下游之间、左右岸之间、用水户之间的用水关系。五是人水和谐,转变人定胜天的观念。六是以供定需。社会经济发展的布局和规划都有符合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以可供水量来确定区域内经济发展规划。2.微观方面 ⑴对于重点污染源
①制定排放调控规则,同时建立调控排污的监督和调度指挥机构。通过调查了解排污单位的生产情况, 污染源类别, 排污口河段的水环境, 协商制定排放时间, 数量的可调节范围, 在全流域平衡后, 作出科学调度,减少同类污物在下游河段的迭加的浓度。
②限制重点污染源发展。为实现调控排放,改善水质,水质评价实行“ 一票否决”[3] , 只要其中一项污物达到或超过某类水质标准, 整个水质就定为某类。有关部门根据流域内污染源类别、数量的组合, 向政府提出禁止兴建、或不准扩建、或关停的企业名录, 由各相关部门共同采取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限制重点污染源发展, 减少同类污物排放总量,为实施调控排放创造条件, 才能达到通过调控排放改善水质的目的。
⑵对于农村生活用水的处理
利用沼气技术可以有效的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沼气发酵既是一个生产能源的过程,也是一个造肥的过程,还是杀灭病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有机物厌氧发酵产生甲烷,获得能源,另一方面人畜粪便等通过发酵,不仅保存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并产生丰富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各种水解酶、生长素,同时杀灭了病菌。
⑶对农业生产污染的处理
针对流域内农民滥用农药化肥的问题,应该建设生态工程,比如饲养害虫的天敌等,来防虫害,这样不仅减少了污染,还能提高产量,进而发展绿色农业。⑷对生产生活垃圾的处理
通过固体废弃物控制,优化污染治理,进而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生活垃圾的处理采用定点收集,集中无害处理,焚烧和填埋并行。实施家庭垃圾分类回收,根据垃圾是否再生利用、处理难易程度等特点,由家庭事先分类袋装,在居住区设置专用垃圾回收站;工业垃圾的处理方式以填埋方式为主;医疗废弃物必须单独回收、运输并用焚烧方式处理;建筑垃圾以填埋方式为主,及时处理施工产生的余泥,对于建筑固体废弃物需要堆置存放[4]。
五、结束语
针对沱江流域内水资源污染问题的探讨,对于解决和改善流域内 水资源污染现状、保障当地居民饮水安全和改善当地水环境都具 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施为光.沱江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资源开发与保护杂志, 1990年第6卷 第1期
[2]戴向前,刘冒明,李丽娟.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与对策, 地理学报,2007 [3]周祖冰.沱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中国防汛抗旱, 2006年第1期
[4]高昊,魏妍妍,赵世伟.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对策与建议.新西部, 2010年第14期
第二篇:怀柔区水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怀柔区水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
张久省
2012-03-31 09:47:02
来源:北京水务 2012年01月10日
摘要:怀柔区是北京市重要水源地之一。从区域概况和经济社会发展入手,统计分析水资源供需特点、水资源现状和变化趋势,指出当前生产和生活用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足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怀柔区经济社会大发展,结合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出了怀柔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分析 保护 对策
随着怀柔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状况的变化,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严重制约因素,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一状况,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即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同时也是实现怀柔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关键。基本情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1.1.1地理位置
怀柔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北京市远郊区县之一,距市区约50 km,位于东经116°17'—116°53',北纬40°14'—41°04',区域南北狭长,东邻密云,南邻顺义,西接昌平,北与延庆、丰宁、滦平县接壤,全区总面积2 128.7 km2,其中山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89%,为1 888.1 km2。
1.1.2河流水系特征
全区河流分属海河流域的潮白河和北运河2 个水系,以潮白河为主,北运河次之。全区有四级以上河流17 条,建有大型水库1 座,中小型水库17 座,塘坝64 座。
1.1.3气候
怀柔区属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变化大,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全年平均气温11.80℃。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78.6 mm,80%集中在7 — 9 月份。受地势影响,区内降雨量有较大差异,多年平均降雨量山前区为679.9 mm,山后区为395.7 mm。
1.2 社会经济情况
到2009 年末,全区有常住人口39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9 万人,自2000 年以来,农业人口呈逐年减少、城镇人口逐年增加的趋势,城镇水平明显提高。
1.2.1地区生产总值
2000 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85 亿元,2009 年实现国内生产增加值131.4 亿元,2000—2009 年GDP增长率为14.83%。
1.2.2土地利用情况
全区现有灌溉面积1.30 万hm2,其中农业有效灌溉面积0.811 万hm2,林地灌溉面积0.147 万hm2,果园灌溉面积0.335 万hm2,牧草灌溉面积0.01 万hm2。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情况
2.1 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
2003 年原怀柔区水资源局和北京市地质勘察院联合编制的怀柔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计算成果表明,怀柔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31 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3.48 亿m3,二者重复计算为3.23 亿m3,最后计算成果水资源总量为3.56 亿m3,其中平水年水资源总量为3.48 亿m3,枯水年水资源总量为2.64 亿m3。依据报告,怀柔区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仅为1.63 亿m3。
2.2 水资源利用情况
1980 年,全区总用水量1.25 亿m3,且基本上都是农业用水,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量很少。
2000 年全区总用水量上升到1.67 亿m3,其中农业用水1.29 亿m3,工业0.17 亿m3,建筑业及城镇生活用水等0.21 亿m3。2000 年以后,特别是2003 年北京应急水源地在怀柔区建成,年开采量1.2 亿m3。工程投入运行后,全区总用水量急剧上升,一度高达2.53 亿m3 以上,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为满足本区工农业和城镇用水需求,在原有怀柔水厂基础上,相继兴建了北房供水厂、年丰供水厂、开发区供水厂、雁栖供水厂、怀北供水厂、高两河供水厂、潮白河绿化水源地(向水源八厂供水)、怀河潮白河奥运应急水源地(2009 年初向北京供水)等多个供水厂,由于工农业生产及城镇生活用水需求的增长,供水厂的大量投入运行,使怀柔平原地区地下水出现长期的超量开采,累计超采5 亿m3 以上。在2000—2010 年的10 a间,虽然采取了多项节水措施,取得突破性成效,但2010 年怀柔区水资源总开采量年达1.6 亿m3,其中怀柔区自用8 086.3 万m3,向北京市供水8 577.5 万m3,全区仅维持在多年平均可利用总量上,但平原地区地下水超采仍居高不下,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截止到目前,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已由2003 年的17.67 m下降到2009 年同期的29.66 m,局部下降至42.03 m。存在问题
3.1 农业耗水量大、效率低
截至2009 年底,怀柔区农业及林果用地1.302 万hm2,产值7.17 亿元,年耗水3 255.6 万m3,万元GDP 耗水454.05 m3,耗水量大显而易见,虽然多年来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实施了喷灌,微灌、管灌等,但由于管理落后,加之缺少管护资金,有建无管,浪费严重。
3.2 农村农民无偿用水、缺乏节水意识
怀柔14 个镇乡284 个行政村,虽然有80%的行政村实现了集中供水,但除少数村实行成本供水,或定额内无偿供水、定额外收费外,大多数村仍是无偿供水,对农民自身利益没有触动,也就没有节水意识,跑、冒、滴、漏现象仍然存在。
3.3 农村养殖业使用地表水缺少取费依据
近几年,随着怀柔区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户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多数民俗户依水而建,除吸引游客外,同时利用河流地表径流进行养殖、垂钓等项目增加收入。但由于北京市缺少征收该类水资源费的依据,用水与养殖、垂钓户利益不挂钩,致使农民水环境保护意识较差,使原本就流量极小的地表径流遭到严重污染,虽然市、区政府重视,加大污水治理、湿地建设等工程措施,但水环境污染现象仍较突出,水质恶化情况加剧。
3.4 污水治理零排放缺少奖励机制
目前北京市现行法律法规均没有污水处理后零排放的奖励政策,虽然目前对企业技改治污有一些补助政策,但对企业污水治理达标后排放和不治理排放直接进入污水管线同样征费,缺少零排放的奖励机制,致使众多企业对污水治理达标排放资金投入不足。
3.5 再生水利用投资机制不足
目前怀柔区有庙城和雁栖2 座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厂,其余为企业减排自建的一些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的再生水主要用于怀河、雁栖河景观用水和企业自用绿化用水,少量用于城市绿化灌溉用水。机关企事业单位院内绿化用水仍取用自来水或地下水,其主要原因是缺少再生水供水管网和取用再生水的设施。保护对策
4.1 落实水利一号文件精神,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首先应从行政审批入手,严把取水关;其次,按照行业用水定额逐个重新核定现有企事业单位需水量。
4.2 水利建设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
对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要通过水利先行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带动山、水、林、田、路综合整治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使山区植被进一步提高,实现乔、灌、草、花综合的、立体的、高度的绿化美化,改善环境和大气质量。主要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同时考虑环境的绿化美化,在建设经济林、水源涵养林、用材林、河道湿地等生物措施时,坚持与观光农业、林果采摘和旅游休闲度假结合起来;在建设工程措施时,也要坚持生态的理念,与生产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建设绿色的、生态的谷坊坝和梯田。
4.3 水利建设与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紧密结合
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始终是水利建设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水利工程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在水库上游建设清洁小流域,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严禁使用含磷洗涤用品,治理村庄、旅游风景区、养殖小区、冷水鱼垂钓、烧烤等污染源。在农村开展一场治污、改水改厕和垃圾处理的革命,彻底改变院内堆放垃圾、向街道排放污水、食用被污染的浅层地下水的简单生活方式,努力改良农村居民的饮用水质。在农村地区实行高封闭的垃圾袋装化,开通全封闭的垃圾班车。结合农村城市化建设,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人口聚集的大村,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另外,还要加大对水患的治理,为城乡居民的防汛安全提供保障。
4.4 水利建设与节约用水紧密结合
(1)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要让广大群众知道水资源是有限的,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采取严格的措施开展节水工作。对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甚至对每个人的用水都要量化,确定用水指标,实施用水定额和累进加价制。每一个单位、每一个新的开发项目都要有节水的措施和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自建中水回用系统。
(3)加大雨洪利用力度,将珍贵的雨洪水留在辖区境内。在城镇地区积极推广透水砖,建设透水路面。
(4)加大中水回用力度,提高中水利用率。
(5)在对入区企业的审批上,要严格把关,严禁高耗水的项目落户怀柔区。
(6)建立明确的节水奖励机制,奖励资金与节水数量挂钩,公开透明,同时将该项资金纳入城镇预算,专款专用。
4.5 制定农民养殖业循环用水取费政策
制定农民养殖业取用地表水(山泉水)循环利用取费政策,开征水资源费,这样虽增加了少数农民的负担,但触动了其自身利益,可有效提高节水意识,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4.6 制定水源地的补偿机制
制定水源地的补偿机制,明确保护范围和责任,有利于水源地的可持续利用,更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怀柔区97%的面积是北京水资源保护区的特殊位置,制定相应的补偿机制,同时明确保护责任,特别是地下水源保护区的责任和保护范围,防止污染,既保护了水源也保障了水质,既保护了农民利益又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篇:中国水资源利用前景及现状
中国水资源利用前景及现状
摘要:水不仅是人类生存、生活、生产和维持良好生态环境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还是地球上一种分布最广、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它的功能是其它资源无法替代的,包括生命支持功能,生产支持功能,环境维护功能。此外还包括发电、航运、景观和自然美等。虽然水是可再生资源,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水资源的状况不容乐观。我国水资源紧缺、地下水超采、水污染严重,在一些地区与城市影响到人民生活、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来治理水问题,在发展的同时与自然和谐共进,在考虑用水的经济效益时,也要重视水的生态功能。将开源节流相结合,更合理的使用水资源,共同保护水资源。
本文的内容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保护水污染治理
引言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却是很少。水资源的特点主要是空间分布不平衡,在时间上分配不均等等。这些特点造成了我国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水的供应产生矛盾,这也决定了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非常艰巨。近年来,水资源问题日趋严重,逐渐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和颁布法案,极大促进了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本文试图结合我国水资源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就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1、我国水资源概况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来源。山无水不秀,城无水不美,田无水不收。水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控制性因素之一。水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各类用水不断增加,使水资源的供给矛盾日益突出。当水资源已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候,当淡水危机出现的时候,当水短缺、水污染已严重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时候,当看到江河断流、土地干涸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
1.1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总量少
全国河流径流平均值为26380亿m³,加上地下水补给量,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210亿m³。从河流年径流量来看,中国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 1
国、印尼,菊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中国人口多,按人口平均,我国每人水资源量只有2600m年³左右,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之下,在世界各国中列80 位之后。因此,从人均占有径流量和平均每亩耕地占有径流量来看,中国的水资源是不丰富的。
1.2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
全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总趋势是:南方多,北方少;近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山地多,平原少。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协调,如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地表水资源占全国80%,蛋各地仅占33%;而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地表水资源仅为全国的20%,而耕地面积却占全国的67%,供需不平衡,加剧了水旱灾害的发生。
1.3水资源在时间上分配不均
我国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造成河流径流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径流流量变化大。汛期河流水位暴涨,常形成洪水;枯水季节河水大减,易造成严重缺水。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也大,常发生干旱年分和洪涝年份交错的现象。通常,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季风气候,我国东部处于著名的东亚季风区,季风区降水的突出特点是降水集中和年际变化大。降水的这一特点对生产,特别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
2、水资源面临的问题
2.1水污染
近些年,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忽视了与环境的关系,与水资源的关系,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不少地区和流域水污染呈现出支流向干流延伸,城市向农村蔓延,地表向地下渗透,陆地向海洋发展的趋势。近几年来我国废水、污水排放量每年递增,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相当巨大,而且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这个就造成我国三分之一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严重污染,近一半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而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中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尤其是水污染的不断加重,引起了普遍缺水和严重的生态后果。
2.2供水总量增长缓慢,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
总供水量增长缓慢,使我国的缺水形式在总体未得到改善。原来缺水地区虽增加了一定的关键工程,使局部缺水情况有所缓解,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总的缺水形势仍十分严重。在沿海开放地区,工业和城镇化速度加快,出现了新的缺水情况,局部地区已经呈现较为严重的缺水局面。
2.3生活与工业供水增长迅速,挤占农业和生态环境用水
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增长了600多。,由于供水不足,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只能依靠挖掘现有的工程设施的潜力、挤占农业用水和减少生态环境用水来维持。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农业生产的抗旱能力明显下降,只能依靠老天爷帮忙,一旦全国出现较大范围的干旱情况,粮食产量必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2.4其他原因
一个常见问题是我国用水浪费和缺水情况并存,我国人民的节水意识仍需加强。
3、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水资源管理的改革迫在眉睫。要加强水量、水质和生态环境的统一管理,合理利用和分配水资源,有关部门应实行对水资源的统一领导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摆脱部门和行业的利益,水资源工作取得较大的实效。
3.1树立节水意识,明白水的重要性
不要真应了那句“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过去我们只把水作为自然资源,对水的商品属性认识不够,用水往往是免费或者价格太低,因而存在大量的浪费想象。重新认识水的有限性和不可替代性。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力争用最少的水发挥最大的作用。把节约用水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2水污染治理
这要求我们全民全社会参与,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工业废水是我国水环境的最大污染源。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应作为水污染治理的重点。“防大于治”。防治水污染的重要途径就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将污染物尽可能的消失,使废水排放量减少到最少。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工业废水污染。另外还要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以及生活用水重复率。尽可能的将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合并处理。加快废水处理设施建设,降低对河湖水的直接污染。根据江河水功能区划,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制定计划,控制各河段用水总量
和排污总量。政府有关部门可通过征收排污费控制污染物排放量。
3.3政府方面
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状况,国家可合理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也可因地制宜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和抽取地下水等。可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包括耕种制度和灌溉技术的改革。
政府还可改革水价,提高中小城市水回用率;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将耗水量大、污染重的企业向沿海、沿江部署和转移;加强水的需求侧管理‘以水定产业发展规模、城市规模;建设项目必须获得取水许可和排污许可;推进水权、排污权制度和准市场管理,逐步实现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
3.4其他措施
尽管治污、节水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但那只是被动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我们可以利用科技来进行雨水利用、南极冰运、人工增雨、海水脱盐等。不仅可以缓解缺水压力,而且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这是对于解决淡水资源紧缺是势在必行。
此外,可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建立节水型社会,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与效益;加强水的立法与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广开水源;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服务职能;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确保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
4、结语展望
当水资源已无法满足城市生活的基本需要,无法满足工农业生产、生态平衡的需求的时候,“节流、治污、开源”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推出一系列节水、治水措施及科技成果。但最重要的是每个公民的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当节约水、不乱排放污水深入人心并成为习惯的时候,当上下齐心,上有政策下有响应并积极行动。起来的时候,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必将取得的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民生,自然科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第二版,第217页。
[2]黄润华 许嘉琳 冯年华,人口、资源与环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第70页。
[3]刘燕华,中国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钱易,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曲格品,中国人与环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6]吴泳,环境•污染•治理,科学出版社。2004
[7]邱林,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
[8]李顺,淡水危机与节水技术
[9] 陈韶君,中国水资源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10]任树梅,水资源保护
第四篇:水资源现状分析
水资源现状分析
1、地表水资源
平潭岛内无大江大河,只有数十条时令溪,溪流短,流量小,均独立入海。多年来平均来水两分别为1640.89万立方米和1702.60万立方米,但由于缺水水利工程控制,大量水资源无法利用。
主岛有小
(二)型以上水库23座,其中中型水库一座,小
(一)型水库4座。三十六脚湖作为平潭唯一的一座中型水库,其汇水面积13.4平方公里,总库容1641万立方米,是平潭最重要的一处水源地。
2、地下水资源
按照平潭县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全县地下水允许采量为4008.72万立方米/年,目前估算已开采2306.86万立方米/年,占允许开采量的57.55%。地下水开采已达到相当的程度。
3、水资源总量
根据水利部门的测算,平潭岛水资源总量约为1.85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481立方米,亩均水资源占有量1888立方米,均低于全省水平,水资源的缺乏将构成实验区发展的一个限制因子。
(二)用水量预测
经测算,实验区远期用水量约为46.0万立方米/日,考虑旅游休闲区大约2万立方米/日的用水量,周边乡镇3万立方米/日的用水,推算出整个实验区总用水量大约为51.0立方米/日。以长远100万人口(不含乡镇人口)计算,远期人均综合用水量为460升/人.天,这一指标与目前国外发达地区的人均综合用水指标相当。
(三)水源规划
(1)三十六脚湖扩容工程
三十六脚湖作为平潭岛唯一的具有多年调节能力的中型水库1600万立方米,目前淤积较为严重,应对其清淤整治。
(2)新建君山水库
(3)新建岚城水库
竹屿东溪、竹屿西溪作为平潭岛最大的俩条河流,由于下游未建水库导致大量水资源无法利用。
+
第五篇:水资源现状分析
水资源现状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离不开水。据各方面的了解,让我认识到了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现状。水资源短缺
目前,水资源严重缺乏构成的水危机已威胁到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使各国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全球水资源为14亿km3,工农业用水分别占世界用水量25%和70%.因人口急剧增长,全球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近几年已减少25%.历来被认为资源丰富的我国,水资源问题不容乐观,人口占世界的22%,而淡水量仅占世界的8%,人均占有量为2400km3.目前1.33亿hm2耕地中,尚有0.55亿hm2为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地,有0.93亿hm2草场缺水,全国每年有2亿hm2农田受旱灾威胁,农村8000万人和6000万只家禽饮水困难。农业缺水量达3000亿m3.我国主要河流黄河自80年代以来,几乎年年出现断流,且断流流域不断延长,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数、历时不断增加,给工农业造成巨大损失,平均每年损失为200亿元,同时断流也给沿黄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水污染严重
近年来,我国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全国每年排放污水高达360亿吨,除70%的工业废水和不到10%的生活污水经处理排放外,其余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致使水质严重恶化,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砷、氰化物、挥发酚等都呈上升趋势,全国9.5万公里河川,有1.9万公里受到污染,0.5万公里受到严重污染,清江变浊,浊水变臭,鱼虾绝迹,令人触目惊心。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水系污染严重,86%城市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体污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水土流失严重
由于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水资源平衡受到破坏,一方面造成水源减少,一个些地区连年干旱,另一方面一些地区连年出现洪涝灾害。干旱和水灾都给工农业及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水土严重流失,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近50亿吨,相当于耕作层为33cm的耕地130万hm2,减少耕地300万hm2,经济损失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9%的水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著称世界,仅以黄河为例,黄河下游河床每年以10cm的抬升,已高出地面3-10米,成为地上悬河。由于淤积,全国损失水库容量累计200亿m3.水价严重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供水具有成本,这就体现水的商业价值。但是我国现行水价偏低,在发达国家水价与电价的比例是6:1,水比电贵,而在我国是1:1,甚至更低,水费往往只是象征性地收一点,不讲经济效益,水利建设投资也是由国家财政预算加以解决。近年来,国家对水利行业尽管进行了多方面和大量的改革,但水价调整力度远远不够,目前水价根本起不到调节水资源市场供求矛盾的作用。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各地水费标准只达到测算成本的62%,农业水价还不到成本的1/3;水费仅占居民日常开支的0.3%左右。水价格的低下,使之与其他商品相比,比价十分不合理,许多家庭支付的水费占家庭生活支出费用的比重越来越低,每人每月的水费不足500g大米的价值。黄河流域水价更是偏低,宁夏、内蒙古、河南、山东四省区的引黄灌区水费标准仅为6厘-4分,引水渠道水价更低,下游引黄渠道1000m2黄河水的水价仅相当于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根据水价偏低导致用户对水的价格不敏感,节水观念淡薄,造成用水过程中大量浪费。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0-5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30%左右,损耗量高出发达国家两倍。同时由于低水价导致人们对水资源稀缺性缺乏足够认识,对水资源保护认识也存在不足,以致在浪费水资源同时,还不断向水中大量排放污染物。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水资源存在着危机,再者进行了原因分析:
⑴ 自然原因:水资源人均量低。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若 1
按人均水资源量计算,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
⑵ 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我国水资源分布同人口、耕地分布极不协调,特别是海滦河流域尤为明显,人均占有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亩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这种不均衡分布,严重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⑶ 人为原因:水资源污染严重、用水效率低下。一些地区不顾自身的水资源条件,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项目;有些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没有充分重视节水问题,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节水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公众节水意识不强,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没有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气。
为了改善水环境,我结合了家乡的状况,得到有如下几点建议:把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各个环节协调统一起来。统筹考虑防洪、排涝、供水、节水,通过污水深处理和回收利用,妥善安排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等不同的用水需求。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水务统一管理体制。现代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治理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领域,建立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体制,成立水务统一管理部门,是现代统管水事的最佳模式。今后新建和改扩建的工程项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有用水、节水评估的内容。同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改造传统铺设水泥地面、方砖或沥青油面。在城市建设中,为了美化环境,在人行道、停车场、林荫道、广场等地进行了地面硬化,铺装了大量传统的水泥地面方砖或沥青油面。由于水泥地面、方砖或沥青油面均为不透水材料,使得降雨产生的径流白白流失。所以对传统的水泥地面方砖或沥青油面进行改造,改用透水构件,达到蓄渗雨水、回补地下水、涵养本地水源目的。
4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加大保护森林的力度,深入到农村宣传要保护水资源。
5完善污水处理。水环境恢复的切入点是污水深度处理与利用,城市排水系统是促进城市用水的健康循环,恢复水环境的生命线工程。重新梳理老城区污水管网,实施“市区污水支管直接到户”工程。最终实现“雨污分流”--即污水入管、雨水入河;排污分类管理--“眉毛”、“胡子”分开抓。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可能发生污染河流、污染水环境事件。加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情教育,增强全社会对水的忧患意识,使广大群众懂得保护水资源、水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