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模候选人供电局任局长事迹材料
XXX同志自2004年10月调XX县供电局任局长以来,励精图治,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在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百姓过程中,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推进企业的进步,促进企业的发展。为XX县供电局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狠抓电网建设和科技进步
上任伊始,XXX马上深入基层一线,走遍全县各乡镇,开展了调查摸底、调研。在XX电
业局工作时,他对XX的情况也有一些了解,但是通过实地调研,更深切地感受到XX县电网建设的滞后。用电“卡脖子”问题在局部地区、季节、时段已经显现出来,成为了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制约。特别是东北台地,工业、农业用电不分,工业用电线路挂在农村综合线或综合变上,即阻碍了工业的发展,又增加了居民生活用电不安全、难以保证的因素;季节性炒茶用电难尤为突出。作为基础性产业的电力,超前投入和加快提高电网自动化水平显得十分紧迫。在明知企业家底薄,负债累累的情况下:一是坚持开拓创新,抢抓历史机遇,举债投入搞建设,努力完善和优化XX电网,科学制订了《XX电力“十一五”发展规划》,抓紧组织对“十一五”电网规划的审查上报,描绘好XX电力发展的蓝图。二是发扬“四千”精神,争取电力建设项目、建设资金。XX县社会用电量少,1座110千伏XX变电所的已经完全满足全县3-4的亿供电能力的用电需求。但是从电网布局、用电可靠性、合理性来看,又是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他多次跑XX电业局、跑省电力公司,把相关部门领导请来XX,把XX的用电难题呈到上级领导面前,恳请省、市电力部门加快110千伏冷水输变电工程建设。由于多方努力,110千伏冷水变电所做到了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竣工投入使用,这在xx电网建设史上也是少见的。该变电所的投运有效地缓解了我县新渥、冷水、仁川等乡镇的供用电矛盾,也为新城区建设和发展,率先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为我县电力建设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另外,又向上级领导请求破例同意我县建设110千伏尖山输变电工程。在不懈努力之下,110千伏尖山输变电工程得以安排上议事日程,并通过扩初设计,进入建设阶段,2年建2座110千伏变电所的雄伟目标已近在咫尺,XX电力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与此同时,又不辞厌倦地向市、省电力部门汇报,终于感动了“上帝”,争取到了省电力公司8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偿还1995年建设的110千伏XX变的欠款,甩掉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三是谋划电网运行管理,不断推进科技进步。2005年,通过办公大楼抵押,贷款500万元用于110千伏冷水输变电工程的配套工程建设。还自筹了200多万元和争取到市局的设备200多万元、省公司的300多万元的大力支持,完成了2座35千伏变电所的增容改造和技术改造;完成了5座35千伏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开关无油化改造,实现了无人化值班,电网系统运行实现了远程智能监控。抓住机遇,提高了XX电网的可靠性和配网管理水平,建成了MIS生产信息系统,全面升级在用各信息系统,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四是加快农配网的改造。从2005年冬季开始,通过举债和向省公司争取到的专项扶持资金,投入了500余万元,新建了10千伏方前Ⅱ线、胡宅Ⅱ线,使方前工业小区和茶农用电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进一步加大了用电标准村改造力度,掀起了农村电网改造高潮,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好电力先行官作用。
二、想为社会经济发展所想,急为百姓用上电用好电所急
电力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因而XXX始终把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电力客户、服务发电企业、服务社会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企业内质外形建设,营造内和外顺的局面。“XX办厂不停电”成为XX招商引资的一块金字招牌。
一是尽责尽力做好全县重点工程电力配套建设。举债600余万元投入市政电力配套工程建设、亮丽及亮化工程建设、工业园区、乡镇工业功能小区建设以及62、40省道、高速公路建设,为政府分忧、为企业解难,为建设“平安”XX发挥电力企业积极作用。
二是渡过了玉山区域炒茶用电难关。面对前所未有季节性用电紧张局面,XXX率领全局干部职工缜密制订农网改造方案,抽调了全县其他区域的电工力量支援玉山地区改造工作,合理巧妙安排有序用电方案,在县、乡(镇)政府及各村干部的重视配合下,广大茶农的理解支持下渡过了季节性炒茶用电难关,不误农时,保证了茶农的增产增收,维护了全县供用电秩序的稳定。让悬在县、乡两级政府领导、广大茶农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也使供电局的工作得到了政府、领导、茶农的三满意。
三是主动备战五次台风袭击,在每次台风到来之前,精心组织安排好抗灾抢修,在电网遭受很大损失的情况下,集中人力物力做好灾后抢险救灾,以最快速度恢复电力供应。在其他行业服务网点收缩情况下,新增方前等四个供电营业所,切实加强农村供用电服务。投资50余万元建成国家电网95598XX客
户服务系统,增加了服务平台,丰富了电力服务的内涵。
三、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兢兢业业干事
随着XXX的到来,带来了兄弟单位的先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绩效考核制度的全面推行,促进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企业标准化行为通过AA级水平确认,用标准、制度管理人、约束人的工作机制得以形成;省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目标的实现,标
志着企业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忘我工作,一身正气。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永远保持“政治上没有野心,经济上永不贪心,生活上决不花心,工作上讲责任心,服务追求事业心”。履行职责时出于公心,立于公正,敢于公开,坚持公平,从不掺杂进个人的好恶与私念。做到“四公”地用人办事,“四自”地规范自己行为。不收受群众与用户的一包烟、一分钱,从不参加个人与客户的宴请。“惟正已可以化人,惟尽已可以服人”,他用实际行动阐明了这句古语的真谛。在他的影响下,供电局的局风局纪有了根本性好转。
他常说勉励自己和员工,“杀手锏是谁砸供电局的牌子、毁供电局的形象,就先端了他的饭碗;格言是敢说敢为、有话说在当面;理念是快乐的工作、快乐的生活;信条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勤奋工作,勇于开拓,为XX电力事业留下点痕迹”,这是年过半百的他的壮志雄心。
如今,全县的第三座110千伏变电所——XX输变电工程建设已开始,预计10月底就可投入运行。他又为全县首座投资2.5亿元的220千伏XX输变电工程的早日立项奔波着、忙碌着。
第二篇:农民劳模候选人事迹简介
农民劳模候选人事迹简介
1、××*同志事迹简介
××*,男,53岁,汉族,中共党员,现为常山镇常兴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自2005年以来,他带领本村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依托福薪食品公司,大力发展甜粘玉米产业,在他的带动下,全村甜粘玉米种植大户发展到478户,面积达到40多公顷。在生产和收购季节,他不顾自己年岁较大的实际,亲自到田间指导,为防止压等压价,亲自陪伴农民到公司出售甜粘玉米,并自家免费出车运送玉米果穗。2006全村生产玉米果穗160万棒,收入44.8万元,户均收入5744元,成为优特粮种植专业村。
2、曲少忠同志事迹简介
曲少忠,男,42岁,现为常山镇清水村二社村民。他是该镇木炭经纪人之一,他在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守法经营,讲求诚信,不掺杂使假,以质量争得客户或厂家的信誉,及时照章纳税,仅2006年一年纳税就达5.8万元,成为全镇最大的纳税人,为常山镇的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3、钟庆堂同志事迹简介
钟庆堂,男,70岁,现为二道甸子镇荒沟庙村村民。经过二十几年的奋斗,现有人工林面积5公顷,其中松树3万株,杨树1万株,山参培植面积1000公顷,仅参籽一项每年就可实现收入50万元左右。成为全镇最富有的农民,自已富了,但时刻没有忘记周围的村民,他先后帮助本村社员及周边乡镇村社种参1500多公顷,为23户困难免费发放参籽4700斤,价值80多万元,以自己的信誉为农民担保解决贷款420多万元。
4、潘淑红同志事迹简介
潘淑红,女,36岁,现为二道甸子镇新风村村民。2005年春,在镇政府号召下,在新风村瑶地屯创建了黄牛养殖基地,并注册为“金牛饲料养殖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650万元,仅个人投资就达317万元,年消耗玉米秸杆1.2万吨,可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
供了成功的经验。多年来,他先后多次到蛟河市黄松甸子等食用菌基地考察及市场论证后,带领群众首批建起了27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19栋,带头发展食用菌生产,他从接菌到木耳生产的全过程他都亲临指导,为引导农户种植,他率先种植4万袋,年收入4万余元。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已有近60户发展了地袋木耳,发展数量达300万袋,仅此一项全镇可收入300万元。
9、朱国忠同志事迹简介
朱国忠,43岁,桦树乡平和村向阳社社员。2003年以来,他在调整的土地上建起了一栋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的奶牛场。2005年,他通过信用社贷款、筹借购进150头黄牛进行育肥,获得了成功,年收入达到1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乡饲养100头黄牛的养殖户达到3户,50头养殖户2户。为了促进黄牛产业的发展,今年春天,他担任了桦树乡黄牛养殖育肥协会会长,负责全乡育肥牛养殖户的服务、销售等工作。
10、许彩云同志事迹简介
许彩云,女,38岁,现为桦树乡东辉养鸡场场长。2000年,她开始琢磨饲养蛋鸡,并创办了养鸡场,目前,该场是该乡唯一存栏超万只的养鸡大户,现存栏蛋鸡3万余只,鸡舍占地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鸡舍面积2400平方米,投资近120万元。2006年,她又投资10万元建造了一栋可孵化6000只鸡雏的鸡雏培育所,解决了鸡场雏鸡外买的问题。目前,鸡场日产蛋量达到60箱以上,日销售额6200多元。成功后的许彩云没有忘记曾经帮助过她的人,在她的帮助和带领下,有20多户农民养起了蛋鸡或肉食鸡,都脱贫致富。几年来,许彩云共拿出2万多元资助贫困户,逢年过节都为敬老院老人送上2箱鸡蛋。
11、高少有同志事迹简介
高少有,男,49岁,高中文化,中共党员,现为金沙乡独木村党支部书记。2000年以来,他精心组织村民依靠科技进行农业产业调优,不断更新作物品种,使全村粮食产量连年增长、质量年年提高,效益逐年提高,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达4962元。2004-2006年,他带头承包已搁荒多年的蔬菜大棚发展食用菌产业,累计生产食用菌80万袋。2006年,他又盖起了360平方米的食用菌生产厂房。他还带领全村农民积极发展养牛业,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截止去年年底,全村累计发展黄牛3280头,其中50头以上8户,30头户以上17户。
12、孙乐臣同志事迹简介
孙乐臣,男,56岁,中共党员,现为金沙乡新华村党支部书记。2004年,他带领支部一班人,由村里发展食用菌产业,从科技培训到厂房建设,筹措资金、备料、生产、孙乐臣连20几天没回家。2005年,为了启动村村通水泥路工程,他不辞劳苦地多方筹措资金,不分昼夜地吃住在工地上,严把质量关,按期完成4公里水泥路建设工程,为全体村民办了一件大实事。2006年,该乡政府决定在新华村建牧业小区,他不下十几次去协调乡政府及银行、信用社帮助农户筹措资金、建设用地,并帮助养殖户到外市县市场,购进600头优良品种育肥牛。2006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880元。
13、周长清同进事迹简介
周长清,男,48岁,现任永吉街道榆树村支部书记。2004—2005年,在他的多方协调和努力下,投资50万元为河南三个社修水泥路2.4公里。2006年,七社7垧多菜田因修清水绿堤,下雨排不出去水,菜田连续淹了2年,通过协调市政府给予七社村菜田被淹损失计31万元。同年,为七社修排涝站一处,架设三项电路一条400米,八寸泵2台,合计投资8万多元。为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发家致富,2007年,他又通过招商引进了一个大型的养殖蛋鸡场,现存栏蛋鸡8万只,计划以养鸡场为龙头带动榆树村村民发展养殖业。
14、徐国同志事迹简介
徐国,男,41岁,现为永吉街道孙家屯村四社社员。2006年,他种植甜粘玉米20多公顷,实现产值20余万元,与企业签定了订单,2006年纯收入达到了14余万元。今年,他又在又增加了5公顷甜粘玉米种植,使种植面积达到近30公顷。
15、左振武同志事迹简介
左振武,男,49岁,中共党员,现为桦郊乡三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他任村支部的10年中,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由2300元到5000元的飞跃。从1988年,他开始种植落叶松,2002年又种植5公顷杨树3000株,并创办的炕面板加工厂,每天可实现经济效益700元。多年来,他一直在为构建和谐社会上下功夫。先后制止了大牲畜被盗案3起,入室撬盗案2起,抓家禽犯罪现行1人次,扑灭大火1起,为全村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16、王淑霞同志事迹简介
王淑霞,女,38岁,中共预备党员,现为桦郊乡罗圈村养牛协会分会会长。从1999年他在市轻工市场卖鞋开始,她先后卖过服装,开过饭店。2006年春天,她先后贷款16万元,购置了60头牛犊。随后,她又到汪清、金沙、呼兰等地购置70头牛犊,获利2万余元。在她的引导和带动下,周边21户社员都搞起了黄牛产业,在她的帮助下,先后帮助养殖户解决贷款200万元,加上自筹40万元,建起了6000平方米的标准化牛舍,她无偿为社员们与长春皓月集团取得合作协议,预计全年可出栏800头牛,纯收入可达40万元。
17、魏清义同志事迹简介
魏清义,男46岁,中共党员,现任桦郊乡解放村支部书记。多年来,他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在扶持产业发展上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黄牛产业。首先自筹资金18万元,贷款16万元建起了500平方米的圈舍,搞起了舍饲圈养黄牛,年纯收入达到10万余元。为了使更多的村民走上富裕之路,他又建起了解放村黄牛养殖协会,通过协会把全村的黄牛饲养从养殖、饲料供应、疫情防治到销售全部实行一条龙服务。目前,全村规模养殖户达到了18户,年户均增收1.7万余元,该村肥牛存栏量达到2300头号,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标准化牧业小区。去年8月31日,我市第一家黄牛养殖协会在桦郊乡解放村成立了,魏清义光荣的当选为第一届会长。
18、赵志广同志事迹简介
赵志广,男,40岁,现为公吉乡联合村太平社社员。
第三篇:学习劳模候选人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劳模候选人事迹心得体会
当我看完油田劳模评选事迹介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当今这个私欲横流的社会里,还真的存在着这样一位朴实无华、一心为公的孺子牛,而且还生长于我们的油田,就在我们的身旁。彷佛这样的故事只存在于儿时遥远的记忆,存在于小学老师口中的谆谆教导。当“雷锋叔叔”曾经那么熟悉的称呼逐渐消浅、远离我们的脑海,当“为人民服务”这个词语已变得模糊不清,当“人民公仆”的份量已无法辨别真假,当我们的思想正在被贪婪和彷徨吞噬着,劳模事迹象一道闪亮的火花,锐利地划破我们心中的黑暗,惊醒我们与生俱来却正逐渐沉睡和遗忘的共鸣。
劳动模范是企业的财富、广大员工学习的榜样。油田公司把学习劳模融入劳动竞赛,激励广大员工为油田发展再立新功。劳模是时代的旗帜,在油田夺油上产工作中更需要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引导广大员工脚踏实地工作。只有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和谐企业,才能孕育出这样赤诚的儿女;也正是靠着这么优秀的儿女默默耕耘,我们的企业才越来越走向辉煌。劳模事迹,带给我们最质朴最纯粹的感动,带给我们无价的思考,他们用无声的行动,在我心中留下一道永不磨灭的闪亮标记,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吐哈石油人,我要全心全意,把我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是我们在劳动环境上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上得到提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进步的必然,我们不再希望拿王进喜时代的艰苦条件来要求现代人,但铁人精神却需要我们永记。团结奋进,以劳模精神去实践科学发展观,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努力奉献,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把“铁人”的精神发扬光大,让劳模精神永放光芒。
第四篇:劳模事迹
2、人在路上 路在心上:劳模小多吉的“养路经”
新华网拉萨4月28日电(记者 贾立君)“人在路上,路在心上。”作为一名公路养护人,20多年来,小多吉日复一日地践行着这样的座右铭。不仅如此,在营造平安大道的同时,他带领工人们发展第三产业,探索出“既养路又养人”的新途径。
小多吉是青藏公路西藏那曲公路段二十四工区工区长。出生在道班工人家庭的他,从小就跟随父母当起了“编外养路工”。1983年,23岁的小多吉也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真正的养路工人,为此他高兴得几夜没有睡着觉。从此,他的青春也伴着叮叮当当的铁锹声焕发出光彩。
“适才晴空朗照,转瞬雨雪交加;四季大风怒号,日日寒凉无常。”小多吉的工区所在地古露镇海拔4900米,在这没有无霜期的雪域高原,即便是夏季出工,都得穿上棉袄。“养好公路,是我们的天职。”虽然小多吉在1991年就当上了工区长,但他依然与大家一同劳作在45公里长的辖区道路上。
“这可是首都北京连接拉萨的„生命线‟,不能有半点马虎,工区长经常这样说。”工人高宏告诉记者,他们工区已连续10年各项公路养护指标名列全区道班之首。“我们的第三产业也一直领先,现在职工们的日子过得很舒坦。”
过去,在这个高原小镇流传着“苦不过养路工,穷不过道班人”的说法。因为在编的20名职工,大多是“单职工”家庭,光靠1000多元的工资养活一大家子人比较困难。工区100多名家属中,就有40多名待业青年,而养路经费又实行包干制,小多吉肩上的担子很重,他开始酝酿“既养路又养人”的办法。
古露镇距南边的拉萨市200多公里,离北边的那曲镇也有近百公里路程。从1992年开始,小多吉组织职工家属拣牛粪、垃圾,开小卖店、台球室、茶馆、磨房,打造铁炉子、收购皮张等,发展第三产业搞创收。
短短两三年,他们便购买了4辆东风自卸车开始跑运输。2003年,青藏铁路开工后,又购置了一台装载机,并组织10多名待业青年去铁路上打工。截至2005年底,累计盈利260多万元。现在多数养路工成为镇里的富裕户。二十四工区也一度成为青藏线上职工生活最好的工区。有了钱,小多吉提议拿出数十万元,补贴养路费用,改善了办公条件,维修了职工住房。三产成为职工致富的好渠道,也为道路养护提供了另外一个资金来源。
长期在高寒缺氧环境下重体力劳动的养路工人,身体大多欠佳。45岁的小多吉已患有心脏病、哮喘、痛风等多种疾病。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经常劝他到大医院治疗,他总是说工作太忙走不开。西藏自治区公路管理局的同志说,2005年5月,小多吉从北京开完劳模大会回到拉萨后,他们建议他留下来看看病,可是小多吉还是当天急匆匆又赶到工区去了。
采访时正是4月下旬,藏北高原依然不见春意。小多吉一瘸一拐地拖着严重痛风的右脚,与大家一起在修整路基。同事们说他刚刚吃过止痛药,但药效只能维持两三个小时。痛起来时,大家见他直冒冷汗,咬着嘴唇半天说不出话来。
每逢三产分红时,不管是家属还是孤儿寡母,人人有份儿。小多吉还经常把自己应得的部分分给大家。去年小多吉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获得1万元奖金,他也全部分发给大家。他说:“这是我们大家的荣誉。”今年春节,自治区总工会给他个人的800元慰问金,他转而“慰问”了工区困难家庭。
双目失明的职工遗属次仁宗边老泪纵横地说:“要不是小多吉,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今天。”已67岁的她,颤抖着双手拉住小多吉的胳膊告诉记者,10多年来,她一直被安排在工区院内住,小多吉还派人轮流照顾她的起居饮食。“唉,自己没有孩子,可是他比亲生的都好。”老人摸着小多吉的头说。
20岁的达瓦多吉,展示着脚上的新皮鞋:“这是工区长前天花了100多元给我买的。”达瓦多吉弟兄三人,6年前父母相继去世,哥哥和他被安排当了临时养路工,工区还培养17岁的弟弟在镇小学读书,现在已经五年级了,吃穿长期由工区负担。工人们算了一笔账,为资助困难户,小多吉自己每年大约都会拿出三四千元。
小多吉办公桌对面墙壁上,贴着“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座右铭。近百平方米的工区会议室,布满了各类奖状和锦旗。2001年小多吉被自治区评为“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他被评为“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2005年,小多吉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不擅言谈的小多吉说,尽管上级领导多次表示调他到拉萨市工作,但自己决心要留在这里工作一辈子。“我是道班工人的儿子,生在公路长在公路,公路又给我带来那么多的荣誉,还有这么多的好伙伴,这里就是我的家。”(完)
4、王建英:六盘山上的“守望者”
新华网银川4月22日电(记者 孟昭丽)为了六盘山区一百多万回汉人民能安全收看电视和收听广播,宁夏六盘山转播台电视机房的值班长王建英,在六盘山山顶一待就是31个春秋。
50岁的他,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这片土地。
2933米的海拔,狂风甚至能把屋顶上的铁皮撕扯下来,年均零下9摄氏度的气温„„这就是山上天气最真实的写照。
“王班长好像不知道苦累。”同事邓文华告诉记者:“刚来到山上,可能是高原反应,我几个晚上头疼睡不着觉,王班长照顾我是女同志,就让我在机房里干一些轻松的活。只要是出去检修,一些累活苦活都是他抢着干。”
70多米高的铁塔上的天线要经常维护,无论白天黑夜,更不管春夏秋冬。2002年7月,台里更新调频广播天线,要将23副每副重达200多公斤的天线在铁塔上更换完。这样的事情自然少不了王建英。一天,正在起重的时候,绞磨发生了故障,钢丝绳被卡死,王建英赶快去排除故障,突然一个螺帽从上面掉下来砸在了他的太阳穴上,顿时鲜血涌出,他失去了知觉。
“老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六盘山转播台台长袁泾告诉记者:“老王总是将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
由于台里没有专门的电工,排除电线故障都是台里人兼职做。电线都是在崇山峻岭中,维修起来十分困难。2003年,王建英和同事梁广平从六盘山顶逐杆往下面排查电线,山里人烟稀少,到了天黑,两人不得不忍着饥饿,磕磕碰碰地顺着原路再回到山顶,到时已是晚上10点。接着,王建英又开始值班。“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王建英憨憨地一笑,然后这样说道。
王建英说:“人活着就是平平淡淡干好一些小事,既然走上了这个岗位,就要服好务,办好事,在干活中也会得到快乐。”(完)
3、50年代到70年代的劳模代表:张秉贵
张秉贵,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他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选为党的十一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
张秉贵1918年出生于北京,只在一所贫民学校上过半年学,11岁时便到纺织厂当了童工,17岁到北京德昌厚食品杂货店当学徒。1955年秋,新建的北京百货大楼开张并招聘25岁以下营业员,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被破格录取。
北京百货大楼当时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客流量大,张秉贵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他认为,“一个营业员服务态度不好,外地人会说你那个城市服务态度不好,港澳同胞会感到祖国不温暖,外国人会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文明。我们真是工作平凡,岗位光荣,责任重大!”从为国家争光、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信念出发,他在问、拿、称、包、算、收六个环节上不断摸索,练就了“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接待一个顾客的时间从三四分钟减为一分钟。他通过眼神、语言、动作、表情、步伐、姿态等调动各个器官的功能,几乎成了那个时代商业领域的服务规范。
商业服务业的简单操作,被张秉贵升华为艺术境界。在北京,传统的“燕京八景”名扬天下,而他的售货艺术被人们誉为“燕京第九景”。看张秉贵工作,也成了许多人的一种享受。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经常来欣赏他售货。这位老人说:“我是个病人,每天来看看您站柜台的精神劲儿,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劲儿,我的病也仿佛好了许多。”一位音乐家看他售货后说:“你的动作优美,富有节奏感,如果配上音乐,是非常动人的旋律。”随着张秉贵名声的升高,来买他的东西的顾客也越来越多。为了看他的表演,热情的顾客曾经将百货大楼的玻璃柜台挤碎。
在北京街上,张秉贵非常受人尊敬,他坐公共汽车有人让座;去洗澡时有人愿给他搓背。1987年患癌症病重住院期间,探望的人络绎不绝,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教授、专家,更多的是热爱他的顾客。一位看过他售货的国际友人曾经感慨地说:“这种场面,在国外只有名声好的政治家和红得发紫的影视明星才能遇到,而中国的一名普通售货员能享此殊荣,真了不起!”
1987年9月18日,张秉贵因患癌症去世,终年69岁。
让我们谨记:劳动光荣 创造伟大
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劳动孕育历史创造。随着时代变迁,劳模精神代代相传,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充实。20世纪50年代的“掏粪工人”时传祥,60年代的“铁人”王进喜,70年代的数学家陈景润,80年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90年代的公交售票员李素丽,直到新世纪的技术工人许振超、邓建军,还有私营企业主、农民工、体育明星--他们所处时代虽然不同,但都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高尚的价值观。他们不愧为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所体现出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体现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尊重劳动,尊重创造,首先要学习劳动模范立足平凡岗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劳动意识和学习精神。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社会的劳动,尊重和保护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的劳动。对于广大普通劳动者来说,知识和能力暂时不足不要紧,但关键是能不能树立劳动光荣、知识崇高的观念,能不能保持勇于学习、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技术一日千里的今天,不断用新知识新技术武装自己,不断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更亮丽的人生。
第五篇:劳模事迹
李德同志,男,汉族,现年38岁,1978年参加工作,现任准备队队长,从综采维修电工多年,是综采二队综采维修电工骨干。该同志能够始终以全心全意为综采二队服务为宗旨,积极发挥工长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同志,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乐于奉献,讲政治,讲正气,顾大局,识大体,深受全队职工的称赞,多年来被评为乌兰矿优秀员工和先进个人。
井架高耸,天轮旋转,矿车往来,马达轰鸣。车间里弧光闪耀,工业区人群穿梭,一列列装满原煤的火车正风驰电掣般的驶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远远望去,沸腾的矿山一派繁忙景象,这就是全国在普通过不过的煤矿之一的乌兰煤矿。近几年,这里出了个远近闻名的维修能手,他妙手回春,能让“瘫痪”的采煤机快速运转,可以让深度“患疾”的老设备起死回生。他负责检修的采煤机、运输机、胶带机和转载机等,无一没有沾满他辛勤的汗水,自从综采二队开采5767工作面以来,由于工作面条件复杂断层多,顶板破碎,水患严重,导致设备长期无法正常运转。作为综采维修电工工长的他责任重大,他当时说,电工班的担子非常重,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就不能正常的采煤,这就严重的影响了综采二队全体员工的收入,我们必须要把机电设备管理好,勤检查勤维修,要把问题处理在源头上,世界上没有困难的事,只怕没有实干的人。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他没有为自己找理由,兢兢业业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埋怨半句,他不怕苦不怕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全体员工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的工作就会越来越好干,工作越干越顺,我们叫它各司其职,李德说。
“既然选择了矿山,我就把心交给了这片土地,铁下心学好技术,干好本职”
李德的成才之路,是一条自己铺筑的漫长艰辛的路,是一条只属于强者的崎岖的路,诚如斯言。
李德1994年毕业于石炭井技工学校,2001年调到乌兰矿综采队担任综采维修电工。通过十几年的磨练,他终于发出来他闪亮的光芒,这就正好应正了十年磨一剑这句古语。这十年的风风雨雨,并不平坦。在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想,仅靠自己从技工学校学到的那点知识,是肯定无法应对这些机电设备的。于是,他暗下决心,自费订阅了《电子技术》、《电力传动》、《电器维修》等十几种报刊杂志,买回来一大摞子大学电气专业教材,在别人逛街、看电视搓麻将的时候,他却苦读苦思,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不到一年功夫,李德对矿井采煤上的大型电器设备的原理,线路图、部件结构和安装检修要领了如指掌。在工作中,他坚持做检修笔记。每次检修设备时的名称、型号,故障部位、原因、元件服务时间、操作程序、相关原理分析等,他都条分缕析地记录下来,硬是凭借自己酷爱学习的那股劲头,练就了一身本领。他不但对所辖管的机电设备了如指掌,也对每台设备的习性全摸透了,设备一有故障,他一听一看就找到了“症结”,处理起来得心应手。李德技术水平提高了,但他没有忘记带动周围的工友一起学技术。为了帮助他的工友们尽快掌握井下机电设备的维修技术,李德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们。学习笔记拿来了,对照原理图手把手的教,对每台设备进行讲解。每次维修设备,李德都没有忘记在实践中向大家传授技
术,使他们这个班组形成了人人爱学习,个个争当技术先锋的好风气。9月22日是平凡的一天,但对于李德来说并不平凡,早班刚升井不久的李德,还没来得及吃饭,就接到了井下打来的电话,说采煤机不牵引了,李德二话不说的马上换上衣服就下井了,在向当班电工问清情况后,及时奔赴现场,对采煤机做了全面的检查,在5767工作面检查采煤机是不容易的,空间狭小,只能蹲着,或者趴着,但是李德没有怨言,一检查就是几个小时,或者一个班都有可能。只有当采煤机能正常开启之后他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升井吃饭。这只是李德平凡工作中的一幕。
精湛的技艺使李德名声远扬,特别是在乌兰矿的几个综采队和搞机电方面的人当中。乌兰矿矿培养了我,组织上给予我那么多的荣誉,这不仅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更是对我的信任和期望。我对这块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李德说。就这样,他牢牢的扎根于这片土地上,终日为工作忙碌着、奉献着。十多年过去了,他没有因为任何原因而改变自己的初衷。“当工人就要爱岗敬业,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什么叫“爱岗”?如何才算得上“敬业”,这个看似简单做起来难的字眼让李德二十多年的工作作风诠释的淋漓尽致。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一生中能做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看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如何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实、做好。如何算爱岗敬业?怎样才是干好本职?李德以他的实践给人们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