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第三条:生育证实行分级发放管理。
《湖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第三条:生育证实行分级发放管理。
一孩生育登记及发证机关是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再生育子女的生育证审批及发放机关是县(市、区)计划生育委员会(局)。
具体发证机关按下列规定确定:
(一)女方系国家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在女方工作单位所在地;
(二)女方系城镇纯居民的,在女方户口所在地;
(三)女方系农村居民的,在婚入地。
《湖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第四条:合法结婚且无子女(含亲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的夫妻拟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发证机关应按下列程序办理生育证:
(一)夫妻生育之前向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专干表达生育意愿后,由专干向其宣传《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关规定并发给生育证发放登记表。
(二)夫妻按要求在登记表内填写基本情况,并请双方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签署意见后,将下列材料交女方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专干:
1.生育证发放登记表;
2.结婚证(属再婚的还需提供离婚证及离婚协议书或离婚判决书、调解书)原件及复印件;
3.户口簿、夫妻双方居民身份证及其复印件,免冠近照各2张;
4.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医学鉴定证明。
(三)计划生育专干携带前项所列材料到发证机关代领生育证。
(四)发证机关应在核定计划生育专干递交材料的真实性后,及时签发生育证。对难以确定真实性的材料,应进行调查核实,并在10日内决定是否签发生育证。未签发生育证的,应出具说明理由的书面文书。
(五)计划生育专干将生育证及结婚证、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或未签发生育证的理由告知文书送交夫妻本人。
提示:生育证在小孩子出生之前办理均是合法的。
第二篇:江西省生育证发放及管理办法
江西省生育证发放及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申请领取《生育证》的条件
申请领取《一胎生育证》的夫妻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夫妻双方均系初婚未生育的;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均未生育的;
三、夫妻婚后满五年未怀孕,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鉴定一方患不孕症,依法收养子女后又怀孕的。
申请领取《再生一胎生育证》的夫妻必须符合《条例》第九条规定的情况,并且达到规定的生育间隔期限。
第三条 受理《生育证》申请的机构
受理《一胎生育证》申请的机构是女方或男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受理《一胎生育证》申请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将发证情况通知另一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
受理《再生一胎生育证》申请的机构是女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
第四条 第四条《一胎生育证》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审批和发证。
《再生一胎生育证》由县级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批、发证。
对夫妻双方都是农民的《再生一胎生育证》申请,经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同意,可以由女方户籍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审批并发证。
属于特殊情况申请《再生一胎生育证》的,按《特殊情况的夫妻申请再生育一胎的审批制度和程序》规定逐级上报,由江西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特殊情况生育审查小组审批,批准后由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发证。
第五条 第五条发放《生育证》的期限
发证部门对符合《条例》规定的一胎生育申请,必须在收到申请表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对符合《条例》规定的再生一胎生育申请,除《条例》第九条第一款第三项和第十一项规定情况外,必须在收到已经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审核的《生育证申请、审批表》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第六条《一胎生育证》的申请、审批、发放程序
一、领取表格。申请一胎生育的夫妻到一方户籍所在地的村(居)委会领取《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
二、填表、核实。申请生育的夫妻应当如实填写表格中规定的全部栏目,签上姓名,贴一张女方一寸免冠照片(另需再准备一张同样照片办证用),并将申请表送双方所在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送其户籍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核实。双方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对夫妻中在本单位工作的一方或户籍在本村(居)民委员会的一方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核实,并在核实之后提出初步意见,由主管领导签名和加盖公章,以明确责任。
三、审批与发放。申请生育一胎的夫妻凭结婚证、户口簿和经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的《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到一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申领《一胎生育证》,其中,属于“婚后五年未怀孕,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鉴定一方患不孕症,依法收养子女后又怀孕的”必须同时携带办理收养的有关文件、证明和医院的妊娠诊断证明。
受理《一胎生育证》申请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收到巳由双方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核实的《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后,由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负责人进行审批并将审批结果填入《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中,同时签名,加盖公章。对审批符合发证条件同意发给《一胎生育证》的,由经办人填写《一胎生育证》,贴上女方照片,签上经办人姓名,加盖钢印(没有配置钢印的,送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加盖钢印)和骑缝公章,及时发证并通知另一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
在审批过程中,对情况不够清楚的,应进一步核实,再进行审批。
第七条 《再生一胎生育证》的申请、审批、发放程序。
一、领取表格。申请再生育一胎的夫妻,到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领取《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
二、填表、核实与张榜公布。申请生育的夫妻应当如实填写表格中规定的全部栏目,签上姓名,贴一张女方一寸免冠照片(另需再准备一张同样照片办证用),并将申请表送双方所在单位(没有工作单位的送其户籍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核实。双方所在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对夫妻中在本单位工作的一方或户籍在本村(居)民委员会的一方的情况进行核实和张榜公布,并在核实和张榜公布无举报意见之后提出初步意见,由主管领导签名和加盖公章,以明确责任。
三、申请、审批和发放。申请再生一胎的夫妻凭结婚证、户口簿和双方所在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到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收到经村(居)委会或单位签字、盖章的《再生一胎生育申请、审批表》后,对申请人的情况和是否张榜公布进行核实。对符合《条例》第九条规定的,应报送县一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女方户籍所在地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核实,对确认手续完备、材料齐全,符合《条例》规定的,经集体研究批准后,由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签署审批意见和姓名,加盖公章,并将审批结果通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对集体研究同意发给《再生一胎生育证》的,由经办人填写《再生一胎生育证》,贴上女方照片并签上姓名,加盖钢印和骑缝公章,及时发证,并通知女方户籍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和所在单位。
对双方都是农民的夫妻的再生一胎申请,经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同意由乡(镇)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审批的,在经集体研究通过后,可以直接发放《再生一胎生育证》,并按月报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 《生育证》的有效期为一年零六个月,对已怀孕申请领取《一胎生育证》的,其有效期由其发证机关视申请领证孕妇的预产期适当延长确定。有效期内未生育的,必须在有效期期满之前到原发证部门办理延期手续,延长期限视申请延期孕妇的预产期适当延长确定;对尚未怀孕的延长期限定为一年零六个月。一次办证可延期多次。办理《生育证》的延期手续必须以现行《条例》的有关规定为依据。
第九条 申请生育的夫妻在领取《生育证申请、审批表》、领取和换取《一胎生育证》和《再生一胎生育证》时,应交纳表、证工本费。工本费的收费标准按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收取。
第十条 发证单位应当严格掌握生育政策和执行审批程序,不得徇私舞弊。对违反本办法规定发放生育证的,按《条例》第六十一条的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一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在每年1月15日前将已发放的有效的生育证数(包括已办延期的)和分村(居)民委员会的具体名单(分一胎和再生一胎)书面报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于每年1月31日将分乡(镇、街)和分一胎、再生一胎的统计数字报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于每年2月15日前将分县(市、区)和分一胎、再生一胎的统计数字报省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统计处。
第十二条 各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要经常检查《生育证》的审批、发放、管理情况,督促各地严格执行本办法。
第十三条《生育证》和《申请、审批表》由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印制。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负责解释。
第三篇:福建省生育证管理办法
福建省生育证管理办法
为保障公民依法行使生育权,加强生育证的领取、发放和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水平,促进计划生育法制建设,根据《福建省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生育证的申请
(一)户籍在本省或婚嫁并常住在本省、符合《条例》规定生育条件的夫妻,可以申请领取生育证。
(二)实行生育第一孩登记领证,再生育审批发证制度。
(三)城区符合生育第一孩条件的夫妻,在怀孕后,向镇、街道的计划生育部门领取第一孩生育证。
农村符合生育第一孩生育条件的夫妻,在怀孕前,向乡(镇、街道)的计划生育部门领取第一孩生育证。个别因特殊情况未能在怀孕前领证的,经夫妻双方书面说明且理由充分的情况下,可以在怀孕后补证。
(四)申领再生育证的,必须符合《条例》第六条至第十条规定,.在怀孕前向乡(镇)、街道的计划生育部门申领《再生育审批表》,并经县(市、区)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后,申领生育证。
《五)领取第一孩生育证,必须提交下列材料:
1、双方户口簿;
2、结婚证;
3、双方身份证;
4、合影相片4张。
六)申请再生育的,除上列材料外,还须提交:
1、第一孩生育的有效证件;
2、《福建省办理再生育申请和审批有关事项的规定》所要求的材料;
3、目前未怀孕的证明材料。
二、生育证的发放
(一)生育证由已婚育妇嫁人事实常住地负责发放,其户籍
所在地必须提供有效证明;对常住地不明确或多处事实常住地的,由已婚育妇的户籍地负责发放。
(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第一孩生育证的登
记、发放部门,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为再生育生育证的审批、发放部门。
(三)乡(镇)、街道的计划生育部门在接到要求生育第一孩
申请人提交有关证明材料后,对于材料证明齐全、有效的,应当
场发证并登记造册,特殊原因不能当场发证的,自收到材料之日 起一个月内送证上门,或委托村(居)委会送证上门。
乡(镇、街道)计划生育部门在接到要求再生育申请人提交的《再生育审批表》及有关证明材料后,须在夫妻双方所在村
(居)委员会张榜公布十五天,群众无异议的,在十五天内签署
意见并上报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四)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提交再生
育有关材料后,二个月内作出审批结果:
1、不符合生育条件的,退回申请并说明理由;
2、书面材料欠缺的,限期补齐,再行审批;
3、对审批合格的,要在《再生育审批表》上签署单位和责
任人意见,告知乡(镇)的同时发给生育证,也可以委托乡
(镇)街道计划生育机构或村(居)委会送证上门。
(五)由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正、副主任(正副局长)、政法、统计、卫技等人员组成再生育审批小组,实行集体审批,政策法规机构负责具体工作。再生育审批一年组织六次,着重审核以下内容:
1、符合《条例》有关再生育的规定:
2、材料齐全、准确;
3、经过张榜公布十五天、群众无异议;
4、女方年龄要达到24周岁零两个月以上(《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
5、第一孩达3周岁零两个月以上(《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生育证的管理
(一)乡(镇、街道)计划生育部门要建立领取生育证人员花名册,连同再生育审批表、单位证明等生育相关材料存档,保存期为十年。村(居)委会也要建立领取生育证人员花名册。
(二)已持有生育证的夫妻,在户籍迁移或常住地变更时,应持证到原发证机关办理手续后到迁入地计划生育主管部门换取生育证,批准生育的时间以首次批准生育时间为准。
(三)生育证有效期限最长为三年。持证对象生育后,乡镇
断务必及时注销其生育证。
(四)生育证一律用钢笔填写,不得涂改。除育龄夫妇基本
个,生育证须同时载有下列内容才有效:
1、编号;
2、经办人签名、盖章;
3、发证单位印章;
4、发证时间和批准生育时间。
(五)副科级以上干部再生育,在发证的同时,要将情况报 设区的市计生委政策法规科备案;副处级以上干部再生育,逐级 上报省计生委政策法规处备案。
四、生育证的监督
(一)发证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擅自收取物 价部门规定以外的其他费用,不按规定办理生育证,或者无正当 理由拒不办理生育证的,应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 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除经设区的市以上医学技术鉴定组织确认,因医学需 要,并经县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外,持证育龄妇女怀孕后 擅自施行引产,或者婴儿出生后不明原因死亡或下落不明又无法 说明确切原因的,持有的生育证无效,并由计划生育部门收回生 育证,是第一孩的,五年之内不得安排生育;是第二孩的,不再 批准生育。
(三)生育证由持证人妥善保管。生育证丢失,须及时向原 发证机关申请补办并注销原生育证。
(四)《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违反生育证管 理规定,指:
1、符合生育第一孩条件无生育证生育
2、出借、转让或涂改生育证;
3、使用假生育证;
4、其他未按规定办理生育证的情形。
(五)《生育证》由福建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负责印制,作 为本省合法、有效的生育凭证。
(六)《生育证》自2001年7月1日起正式使用。现行福建 省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印制的《生育计划证》同时停止使用。
(七)本办法自2001年2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之日起,8月24日实施的《福建省生育计划证发放和管理办法
》予以废止。
年1994
第四篇:河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
河南省生育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户籍在本省的中国公民和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法人和其它组织。
第三条实行生育证制度。生育证是育龄夫妻合法生育的凭证,持有生育证的夫妻方可生育。
第四条生育证的发放管理应坚持依法、公正、公开、高效、便民。
第二章生育证的登记和审批发放机关
第五条一孩生育证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登记办理;二孩生育证由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办理。
批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生育第二个子女的须报上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批准县处级(含副县处级)以上干部生育第二个子女的须报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六条生育证审批发放机关应成立生育证审批小组,负责二孩生育证审批工作。
第七条生育证登记、审批机关应健全生育证申请受理、登记、审批、发放等管理制度。
一孩生育证申请的受理、审核,生育证的登记、公示、发放、归档和二孩生育证申请的受理、初审、上报、公示等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
二孩生育证申请的复核、审批,生育证的发放、案卷归档等工作由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
第八条生育证由女方户籍所在地发证机关办理。
第三章生育证的登记和审批发放程序
第九条合法结婚且无子女(含亲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的夫妻要求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经相关单位核实的《一孩生育证发放登记表》;
(二)夫妻双方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结婚证(再婚的还需提供原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协议书、离婚证)及复印件;
(三)夫妻近期2寸免冠合影照2张;
(四)乡级(含乡级)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门出具的女方孕育情况检查证明。
第十条对要求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在接到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予以办理。对符合生育条件、材料齐全的,给予登记,发给生育证;对需要补正材料的,应书面一次告知当事人;对不符合生育条件的,不发给生育证,并书面告知当事人。
第十一条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应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经相关单位核实的《二孩生育证审批表》;
(二)夫妻双方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结婚证(再婚的还需提供原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协议书、离婚证)及复印件;
(三)夫妻近期2寸免冠合影照2张;
(四)县级以上(含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门出具的女方孕育情况检查证明;
(五)符合《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有关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1、经鉴定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应提交省辖市级(省直管县)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织的鉴定结果。
2、经鉴定患不育症,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后怀孕的,应提交民政部门发放的收养证、县级以上(含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医学鉴定组织出具的不育症鉴定证明。
3、夫妻双方系归国华侨或回本省定居的港、澳、台同胞,身边只有一个子女的,应提交市级以上(含市级)侨务部门发放的归侨证和公安部门出具的在本省定居的证明。
4、夫妻一方为六级以上(含六级)伤残军人的,须持有军人伤残证。现役军人应提交所在部队出具的证明;退出现役的,应提交县级以上(含县级)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是烈士独生子女的,应提交烈士证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独生子女证明。
5、夫妻一方连续从事矿区井下采掘作业五年以上,只有一个女孩,且继续从事井下采掘作业的,应提交矿区劳动人事部门、井下作业基层单位出具的证明和本人继续从事井下采掘作业的保证书。
6、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应提交原离婚判决书或调解书、协议书、离婚证,另一方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未生育证明。
7、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应提交夫妻双方父母所在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相关证明。
8、农村居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的,应提交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该夫妻只有一个孩子且为女性的证明。
9、农村居民男到有女无儿家庭结婚落户,并赡养其父母的,应提交男方入赘到女方家庭结婚落户的公证书。
10、农村居民在深山村定居五年以上,并继续定居的,应提交村委会出具的证明。
11、农村居民夫妻双方为少数民族的,应提交双方均为少数民族的证明材料。第十二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申请办理二孩生育证的,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对材料齐全的,报送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对需要补正材料的,书面一次告知申请人。
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需调查取证的审批时限可延长至调查完毕之后30日内),对符合生育第二个子女规定、材料齐全的,发给二孩生育证,并由夫妻双方各自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民委员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分别公示;对需要补正材料的,书面一次告知乡级生育证登记机关;对不符合生育条件的,应将材料退回乡级生育证登记机关,并书面告知理由。乡级生育证登记机关应及时将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审批结果送达申请人。
第十三条经批准生育第二个子女的夫妻,退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已领取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及其它奖励后,方可领取二孩生育证。
第十四条生育证应由发证机关准确填写,加盖钢印和印章后方能生效。
第四章生育证的使用与管理
第十五条生育证由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分统一印制,免费发放。
一孩生育证发放登记表、二孩生育证审批表由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统一设计。
第十六条生育证分为农村居民(一孩、二孩)、城镇居民(一孩、二孩)两大类。
农村居民生育证适用于夫妻双方均为户口登记地址在村委会,本人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分配责任田(地)资格的农村居民。
成建制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受到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之日起五年内的,可以按农村居民申请办理生育证。
城镇居民生育证适用于夫妻一方或双方具有城镇户口的城镇居民。
户籍原在城镇后转入农村(因依法结婚从城镇转入农村除外)的,以及所有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按农村居民办理二孩生育证。
第十七条已领取生育证的夫妻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发证机关对其作出相应处理:
(一)符合法定生育条件妊娠十四周以上的妇女实施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不予批准;已领取二孩生育证的,注销其生育证。
(二)以不正当手段取得生育证的,注消其生育证。
(三)溺婴、弃婴、虐待婴儿致残、致死的,不再发给生育证。
第十八条持生育证妇女分娩后,应在分娩后1个月内向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报告生育子女情况,生育证由生育对象保存。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应在每月1日前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本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上个
月份人口出生情况。
第十九条当生育证有效期为:上12月1日至下1月31日。持证人在生育证有效期内不能生育的,应在4月底前凭原生育证及孕育情况证明到发证机关申请换发下一生育证。
第二十条生育证在有效期内遗失的,应及时向发放机关报告,由单位或村(居)民委员会出具证明,经原发证机关核实,补发生育证。
第二十一条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发放生育证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于每年7月底前逐级向上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上生育证的发放情况。
第二十三条发证机关对生育证发放登记(审批)表、调查证明材料、生育证发放登记底册、未使用的生育证要按分类、建档,由专人统一管理。二孩生育证材料应一案一卷,长期保存。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每年应检查生育证的登记、审批、发放、管理情况。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所称“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指事业单位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的工作人员。
本办法所称“独生子女”是指独生子或独生女(无同父同母、同父异母、同母异父或收养的兄弟姐妹);夫妻未生育而只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其子女视为独生子女;夫妻合法生育或收养两个及以上子女,而现只存活一个子女,且子女死亡时女方未满49周岁的,现存活子女视为独生子女。
本办法所称独生子女夫妻“双方父母”属再婚的,应包括其亲生父母和继父母。
第二十五条流动人口生育证的办理按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2003年4月15日印发的《河南省生育证发放管理办法》(豫计生〔2003〕35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福建省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
福建省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txt如果我穷得还剩下一碗饭 我也会让你先吃饱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应该归我所有,包括你!
先说喜欢我能死啊?别闹,听话。
有本事你就照顾好自己,不然就老老实实地让我来照顾你!
福建省生育服务证管理办法 福建省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2004年7月14日)为保障公民依法行使生育权,加强生育服务证的领取、审批、发放和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根据《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生育服务证的申请
(一)户籍在本省或婚嫁并常住在本省、符合《条例》规定生育条件的夫妻,可以领取生育服务证。
(二)拟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夫妻,在怀孕前持户口簿、结婚证,携带育龄夫妻近期免冠照片,向乡(镇、街道)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登记、领取第一孩生育服务证。因特殊情况未能怀孕前领证的,经夫妻双方说明理由后,可以在孕后登记领取生育服务证。
(三)申请再生育的,应向乡(镇、街道)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提交第一孩生育的有效证件、《福建省办理再生育申请和审批有关事项的规定》所要求的材料、目前未怀孕的证明材料、双方户口簿、结婚证、育龄夫妻近期免冠照片,并填写《再生育审批表》。
二、生育服务证的发放
(一)生育服务证由已婚育妇事实常住地负责发放,其户籍所在地或原常住地必须提供有效证明;对常住地不明确或多处事实常住地的,由已婚育妇的户籍地负责发放。
(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第一孩生育服务证的登记、发放以及再生育的初步审查,其内设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承担具体事务,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再生育服务证审批、发放。
(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收到当事人提交的领取第一孩生育服务证材料后,应当对当事人进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相关内容的宣传教育,然后分别作如下处理:
1、对于材料齐全、有效的,应当场发证并登记造册,特殊原因不能当场发证的,自收齐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送证上门,或委托村(居)委会送证上门。领证人员名单应在夫妻双方所在村(居)委员会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2、书面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自收到材料之后起当场或五日内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齐的全部材料。
3、不符合生育条件的,就当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四)申请再生育的对象,必须由夫妻双方共同提出申请,报双方单位或村(居)委会,村(居)委会签署意见后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收到《再生育审批表》及有关材料后,对于书面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自收到材料之日起当场或五日内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齐的全部材料,并限期补齐;自收齐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初步审查、签署意见,上报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收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送的材料后,在二十日内作出审批决定。情况特殊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当事人。
1、符合法定条件的,要在《再生育审批表》上签署单位和经办人意见,作出准予再生育的书面决定,告知乡(镇)和当事人的同时发给生育服务证,也可以委托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村(居)委会送证上门。领证人员名单在夫妻双方所在村(居)委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2、书面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自收到材料之日起五日内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齐的全部材料,并限期补齐,再行审批。
3、不符合生育条件的,作出不予批准再生育的书面决定。
(五)持证人凭生育服务证免费享受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二女扎”家庭,还可以享受相关的奖励、优惠政策。
(六)依照《条例》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申请再生育的,由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政策法规机构负责审核后,报局长或分管政策法规工作的副局长,作出签发决定的。除前款规定外,其他要求再生育的,由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正、副局长和有关人员组成再生育审批小组,实行集体审批,由局长签发决定。
三、生育服务证的管理
(一)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要建立领证人员花名册,连同再生育审批表、单位证明等生育相关材料存档,保存期为十五年。村(居)委会也要建立领证人员花名册。
(二)生育服务证有效期限最长为三年。持证人需要延长有效期的,在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向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出延长期限的申请。
县(市、区)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在有效期限届满前应当作出是否准予延长期限的决定。并在生育服务证上加盖延长期限的印章或更换生育服务证。
延长期限使用章全省统一格式,规格为4.5厘米×1.5厘米的长方形木印章或胶印章,字体为标宋体,分上下二行排列,上行为“延长至××年××月前有效”,下行为“××县××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三)生育服务证一律用钢笔填写,不得涂改。除育龄夫妇基本情况外,生育服务证同时载有下列内容才有效:
1、编号〔共14位,前9位按省、市、县(区)顺序使用国标码编号,第10、11代表办证年份,取后面两位,如04代表2004年,以此类推;第12、13、14为各乡(镇、街道)发证顺序编号〕;
2、经办人签名、盖章;
3、发证单位印章;
4、发证时间和批准生育时间。
四、生育服务证的监督
(一)《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违反生育服务证管理规定,指:
1、符合生育第一孩条件未登记领取第一孩生育服务证生育;
2、出借、转让、买卖或涂改生育服务证;
3、使用虚假生育服务证。
(二)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妊娠女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或者选择性别造成新生儿死亡的,由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收回生育服务证;对持有第一孩生育服务证的,三至五年内不批准生育;对持有再生育服务证的,不批准再生育,并责成当事人落实一项长效节育措施。
(三)申请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生育服务证的,申领的生育服务证无效,应予收回注销,并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四)生育服务证的持有人在生育前,离异、丧偶或者其他申领条件发生变化,发证机关应当注销生育服务证。
(五)生育服务证由持证夫妻妥善保管。生育服务证丢失,须及时向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办并注销原生育服务证。
(六)发证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擅自收取工本费及其他费用,不按规定办理生育服务证,或者无正当理由拒不办理生育服务证的,应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生育服务证》由福建省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负责制,作为本省合法、有效的生育服务凭证。
(八)本办法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施行之日起,2001年2月1日起实施的《福建省生育管理办法》予以废止。
(九)流动人口生育服务证的申领按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