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生猪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镇#####上半年生猪产业发展
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大会安排,我就#####镇今年生猪产业发展情况作一个简要的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镇位于处,辖个行政村,个村民组,户,总人口 人,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有耕地万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
今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相关会议精神,把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养殖作为农村经济重点工作来抓,养殖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1-6月,生猪出栏头,存栏头,新增5头以上大户(规模)户,全镇现有2个10000头猪场,个千头猪场,个百头猪场,户均
只,成立了镇生猪养殖合作社,有会员268人。
一、主要做法:
(一)、抓机构职责落实
镇政府专门成立了#####镇生猪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指导、服务分工明确,由书记挂帅,镇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抓片、镇干部包户、村组党员能人大户带头示范、干部年度考核和生猪养殖挂钩,党委政府把把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抓科学养殖力度
在规范化养殖方面,全镇专业养殖场和养殖大户的猪舍均按专业设计的标准化养殖厂房建设,有自动饮水器和排污、消毒等设施,大部分农户为砖木结
构猪圈配套了沼气厕所。
在养殖技术推广方面,不定期组织各村养殖大户进行养殖技术培训,指导科学养殖。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生猪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3期,发放养猪技术资料2000余份。配合饲料推广率为100%,养殖户80%以上经过养猪饲养管理技术培训。同时,建立了兽医人员定点联系养殖大户和种猪场制度,所有的新建猪场都由畜牧站帮助搞好种源联系,扩大良种母猪覆盖率,改善生猪品种结构,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效益。
在猪病防疫方面,全面落实生猪免疫注射,严把检疫关,严防疫病流入,定期开展防疫,动物重大疫病防疫率100。同时,加大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保证畜产品质量,确保建成无公害生猪基地。
(三)、抓典型示范带动
我镇积极为大户服务,从规划、征地、建设、资金、引种、养殖、销售等环节服务,重点扶持懂技术、资金充足的养殖大户,大发展大支持。大户带动散、中、小户,实现了“养猪为过年”向“养猪为赚钱”的转变。在我镇党委政府的引导支持下,投资500万元的天意养殖场、投资200万元的永红养殖场,先后在我镇建成。目前,#####镇的养殖大户主要集中在梁家庵、官井、张家嘴三个生猪养殖带,年出栏5000—10000头的基地村3个,母猪5头以上大户36户。
(四)、抓奖励政策扶持
一是认真落实上级各项生猪补贴入户工作,二是积极协调相关养殖农户、资金、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的协调服务工作。今年永红养殖厂扩建,镇上为其协调扩建土地,先后由主要领导开会现场解决3次以上,解决了扩建当中
一户“钉子户”,使其顺利扩建。
二、取得的成效
目前,我镇的养猪业实现了三大突破:
一是养猪业发展有了新突破。截止目前,万头猪场2个,千头猪场个,百头猪场个,百头以下规模养猪户户,养猪业占畜牧养殖业的比重提到到56%。
二是猪传染病防疫实现了新突破。根据养殖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壮大完善了镇村两极防疫网络体系,制定了疫情检测制度、报告制度和应急预案,极大的提高了镇域防疫能力。加大了猪瘟、猪肺疫等传染病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有效防止了传染病的发生。今年,耳标佩带率达到100%,辖区内没有发生重大疫情,死亡率控制在2.4%以下。
三是养猪的方式转变有了突破。养殖规模开始由分散型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猪品种由本地土杂种向优良品种转变,饲养方式又传统型向科学型转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能繁母猪少,不能满足生猪产业发展需要。全镇现存栏母猪1236头,其中能繁母猪1200头,一头能繁母猪按年产仔25头计算,全年仅产仔猪30000头,按现饲养量4万头计算,仅满足75%的生产需求,尚有25%的仔猪全靠外引,而外引成本高,疫病输入风险大,增加防控难度和养殖风险,养殖效益差。
2、生猪养殖投入大,资金筹集难,制约了生猪产业的发展。受生猪低价位运行的拉动,而饲料价格,仔猪成本较高,现饲养出栏一头商品猪直接成本投入就高达元左右,若建一个“150”标准化猪场一次养猪150头,固定资产
投资约8万元,150头猪成本投入约需19.5万,则共需27.5万元。一般农户很难筹集到所需资金,若靠金融部门借贷存在着:一是放贷额度小、手续程序繁琐;二是养殖风险大,银行不愿放贷;三是养殖利润空间本身就不大,而贷款利率高,一般农户不敢也不愿贷款养猪;资金瓶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镇生猪产业的发展。
3、猪栏设施利用率低,空栏多。受猪价大起大落的影响,出现猪贱伤农的现象,导致养殖数量少,空栏多。2008年受猪价攀升的影响,出现养殖高潮,纷纷投入生猪养殖,兴建养猪场,全镇户平有2-3间猪栏,户平猪栏面积不少于50平米,建有年出栏50头以上饲养规模的猪栏78户,受09年猪价大幅回落,养猪倒亏的影响,规模猪场现养猪的仅67户,还有11户的规模猪场一直空闲着,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部分农户养殖条件落后,污染较重,影响生猪生产。全镇现有25%的农户猪栏设施脏、乱、差。生猪仍圈养在淋就淋个够,晒就晒个透的简易猪栏中,养殖污染处理不到位,环境污染大,导致抗病力低,易发病,不利于生猪的健康生长。
5、养殖技术水平低,防疫、消毒意识差。仍有一定数量的农户饲养技术仍停留在传统的饲养水平上。饲养方式还是“一盆草,一瓢水,一把面”。防疫意识淡薄,虽然取消了防疫费,仍有部分饲养户不愿接受防疫,拒绝施行动物防疫,无消毒灭源意识,一年到头难得进行一次栏圈消毒。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生猪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建设。积极抓好生猪生产龙头企业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对龙头企业资金扶持,充分发挥生猪龙头企业和生猪合作社的桥
梁和纽带作用,广泛吸纳养殖户,联系养殖户,建立健全与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镇生猪合作社的积极作用,合作社覆盖本地的养殖大户须达90%以上,使合作社成为当地农民发展生猪产业的重要载体。
2、推进生猪标准化生产建设。在全镇推广实行生猪标准化生产。特别对万头以上规模的天意养殖场、永红养殖场猪场,必须进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按要求进行建设,使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效应,促进我镇生猪标准化生产快速发展。
3、完善健全技术服务、管理体系。一是巩固发展畜牧兽医站,强化对畜牧兽医站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我镇生镇产业发展安全。二是按照“镇有技术推广点、村有示范小区、组有示范户”的要求,健全生猪生产技术推广网络利用各种方式,加强技术培训工作,积极推广生猪标准化养猪技术,从而使我镇生猪生产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加强动物检疫、兽药残留监控等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为生猪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4、加大生猪产业招商引资力度。高度重视把生猪产业项目招商引资作为本地经济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每年引资建设一个年出栏生猪2000头以上的环保规模养殖场。
5、加大无公害生猪产品建设。利用全镇现有养殖户尽量做到统一生猪品种、统一生猪生产工艺和流程、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免疫程序、统一售后服务,使我镇生猪生产步调一致,成功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镇的做法只能是抛砖引玉,与县委、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兄弟镇相比我们还需要努力。今后,我们将继续贯彻县委、县府“产业富民”发展战略,再接再厉、同心同德,为早日建成生猪基地镇努力!
谢谢大家!
第二篇:新疆生猪产业发展情况
新疆生猪产业发展情况
生猪产业是新疆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2年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后,我区畜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养猪业也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养猪业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一是满足社会需求,保证市场供应。起到了稳定肉食品物价、调节余缺的作用。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力。目前养猪业直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达到15万人。三是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新疆养猪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种植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而且带动食品加工业、饮食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新疆各级党政对生猪产业发展极其重视,在市场牵动,政策推动下,新疆生猪产业进入产业快速转化升级阶段,产业发展实力明显提升,现将新疆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向与会各位代表简要介绍如下:
一、新疆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
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新疆的牛羊肉、细毛羊和伊犁马在国内久负盛名,但新疆的生猪产业一直在畜牧产业结构中占有相当比重,在猪的良种培育方面,我区先后培育出了新疆白猪、新疆黑猪、伊犁白猪、新疆瘦肉型白猪、新疆瘦肉型黑猪等。虽然新疆生猪养殖量在全国所占比重较小,但从近二十年发展情况看,新疆生猪产业发展速度和产业升级各阶段递晋速度,与内地省区及临近兄弟省区基本相一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新疆通过全面引进推广国外优质种质,基本实现了生猪良种化生产;九十年代中后期,通过生猪繁育企业的自我发展和大型育种企业的引领,基本建立完成了新疆生猪种原生产体系;本世纪初期,通过市场竞争和淘汰,在政策扶持下,新疆生猪养殖户逐步向规模养殖大户发展过度; 2006、2007年,在国内大市场的影响下,新疆生猪产业依靠猪肉养殖成本和品质优
势,实现了由生猪调入省区向生猪调出省区的转折; 2008、2009、2010年,通过扶持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新疆生猪优势产区基本消灭了生猪散养,天康原种猪场建设,结束了过去我区种猪引进必须依靠北京育种中心的历史。目前,新疆生猪产业即将进入向计划繁育和协作生产方向发展阶段,并将依托新疆天康美国原种猪场良种推广,逐步实现新疆生猪良种化水平的新跨越。近年来,新疆生猪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生猪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猪肉生产保持高速增长。2000年到2009年,我区生猪存栏从201.53万头发展到320.65万头,增长59.2%;出栏生猪从265.34万头增加到644万头,增长143%;猪肉产量从17.2万吨增加到46.55万吨,增长170%;非禁猪人均占有猪肉从23.5千克增加到48千克,增长了108%。
二是生猪规模化生产有较大发展。据统计,2009年全区年出栏1000头以上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场)达到300多个,较2000年增加200多个。全区规模养殖出栏生猪达到400多万头,较2000年增加近300万头,增长350%。
三是生猪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昌吉州东部至哈密地区北部一带县市,天山北坡一带县市,伊犁河谷、塔额盆地、焉耆盆地县市,库尔勒和阿克苏市以及喀什市为主的生猪产业带。2009年,产业带内生猪养殖量占到了全区总量的85%以上。我区已形成了年出栏100万头生猪大县一个,出栏10万头生猪主产县14个。
四是生猪外销增加,加工能力明显增强。生猪加工业有了长足发展。新疆天康食品有限公司、巴州博宁、克拉玛依瑞恒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肉食品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屠宰加工能力明显增强,仅天康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生猪能力就达到了100万头。2009年,全区出疆生猪20多万头,出疆猪肉5000多吨。
在推进生猪产业发展过程中,新疆发展生猪产业的优势条件逐步显现,除了规模化养殖程度、良种率高等生产基础优势外,还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疫病风险相对较小。我区地处内陆,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夏秋干燥炎热,紫外线强烈,冬春寒冷,早晚温差大,不利于细菌、病毒生长。同时,我区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四面环山,人流、物流出入集中且相对较小,疫病的传播较易控制,与内地省区相比,疫病防治的成本和养殖风险较低。2005年自治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之后,全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体制改革,全区初步形成了统一指挥、反应快捷的区、地州、县市、乡镇、村五级动物防疫网络体系和以检促防、以监促检的管理机制,可较好地保障养猪业生产安全。
二是饲料资源丰富,养殖成本较低。新疆是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传统农产品生产大区,人均土地和水资源占有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干燥少雨,蒸发量大,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三分之一的非宜棉耕地都适合发展粮食作物种植,生猪养殖所需玉米、棉粕、麸皮等的饲料资源十分丰富,多年来价格始终低于内地市场,其中玉米等主要饲料的平均市场价比内地低10-20%左右。生猪养殖成本明显低于内地省区。
三是市场潜力大,具备发展外向型养猪业的潜力和条件。我区周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吉尔吉斯及乌孜别克斯坦等8个国家总人口12.7亿,有相当部分居民有喜食猪肉习惯,在对中亚和俄罗斯等国的出口上,新疆地缘优势突出,周边国际市场开拓潜力巨大。
二、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和经验
(一)落实政策,加强领导,确保生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重视新疆生猪产业的发展,始终把促进生
猪产业发展作为加快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积极推进。1996、2002、2008年自治区三次畜牧工作会议都对生猪产业发展作出部署,且工作力度不断加大,1996年自治区提出“坚持在发展牛、羊等草食家畜的同时,发展猪禽产业”,2002年自治区提出“要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养猪业”,2008年第三次畜牧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新疆建设优质生猪产业区,凡是适合发展生猪生产的地方都要把生猪产业纳入当地畜牧业发展规划,统筹推动。2007年为稳定生猪产业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生猪产业发展的意见》(新政发[2007]69号),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生猪规模养殖。意见要求各地从领导精力、组织保障、政策措施上全力推动。按照自治区的部署,各地都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昌吉州奇台县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每年筹资近千万元扶持产业发展。同时,各地全面落实国家稳定生猪产业发展有关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政策,有效调动了生猪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稳定了生猪养殖。
(二)发展规模养殖,促进生猪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近年来,借助国家、自治区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和大型沼气建设项目支持,积极推进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2007-2009年国家和自治区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扶持建设生猪养殖小区165个。在小区建设管理中,严格标准,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为推广标准化饲养技术,积极倡导健康养殖,2008年自治区在奇台县召开了全疆生猪标准化养殖现场会议,并由区内科研院所和设计单位,编制了《新疆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设计规范》,印发全疆统一执行。各地在养殖小区建设中努力做到“三高”:一是建设标准高,实施专业化养殖。采取“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集中财力物力,出台补助奖励措施,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原则,统一圈舍规划,实行人畜分离。形成了“大户进小区,小区
带周边”专业化养殖模式。二是管理水平高,做到了“五统一”。小区道路硬化、空地绿化、环境美化,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的管理运行模式,做到良种、良料、良法有机配套。提高了生猪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三是组织化程度高,实现一体化经营。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成立了专业经济合作社,把分散农民有效组织起来,与加工经营企业建立产销关系,在供销衔接、利益协调、信息服务、技术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三)合理布局,建立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
积极推进生猪原种场、扩繁场建设,2007-2009年按照生猪产业发展布局,在全区扶持扩建5家生猪原种场和26个生猪扩繁场,自治区对每场建设补助40-300万元,主要用于原种猪引进、基础设施建设和育种规划制定和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天康集团围绕打造百万头生猪生产基地的目标,投资2000万元建成疆内首个祖代原种猪场和疆内规模最大种猪二级繁育基地,形成年提供父母代种猪3万头,商品仔猪20万头能力。特别是2008年底天康公司两万头原原种猪场揭牌投产,从美国七个州引进了三大品种的230多头种猪,使我区的生猪种源建设与其他省区达到同一个水平。结束了过去我区种猪引进必须依靠北京育种中心的历史。
(四)促进产业化经营,努力降低市场风险。
一是成立了自治区生猪养殖协会,推进联合育种和计划繁育,提高产业自身调控能力。2009年自治区成立了新疆生猪养殖协会,将全区现有5家原种场、15家区级扩繁场、40家地县扩繁场全部纳入协会管理,通过政府监控,协会协调,开展联合育种,计划繁育,实现协作生产,防止生猪产业大起大落。二是建立了生猪养殖担保公司,推行生猪养殖一体化。融资3000万元,由天康控股组建成立了新疆首家生猪养殖担保公司,采取“七位一体”经营模式,统一生产销售,可为养殖户担保贷款3亿多元,降低生猪养殖环节总成本。三是扶持生猪专业合作社发展,不断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扶持企业、专业养殖大户、畜禽营销大户牵头成立养殖专业协会、养殖合作社等,逐步将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交给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管理,使养殖合作组织切实成为上联企业、下联农户的桥梁和开拓市场、组织生产、配置资源的主体。2007-2009年全区新成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60多家,合作社总数达到了100多家。通过以上措施逐步使生猪产业在市场的作用下,逐步向政府监控、协会协调、计划繁育、协作生产转型。
关于“十二五”新疆生猪产业发展目标。
总的思路是:着眼于发展外向型生猪产业,以推进生猪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为方向,发挥优势,加快扩大规模,积极建设优势产业带,努力形成龙头企业带动、科技支撑、品牌引导、基地为依托的产、加、销相互衔接的生猪产业体系,提升生猪产业整体竞争力,使生猪产业尽快成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增长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内容,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总体目标是:“十二五”末,力争全区生猪饲养量达到1000万头以上,出栏商品猪达到800万头以上,把我区建设成牛、羊、猪、禽并举的畜牧业生产大区,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
第三篇:儋州市生猪产业发展浅析
儋州市生猪产业发展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的指导下,儋州畜牧局按照“调优做精第一产业的工作思路,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落实发展举措,狠抓重点项目、组织实施农民养猪增收和“百千万”畜牧养殖工程、创建本市自主品牌”的发展思路,使全市畜牧业生产保持着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
一、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2013年全市生猪饲养量204.3万头,出栏量131.6万头,能繁母猪存栏量9.55万头,全年外调生猪75万头,出岛38万头,供港6万头,生猪规模场(户)累计达到1468个,其中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基地(场)28个,千头猪场318家,百头猪场1122家,连续七年获得国务院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获评中国儋州温泉黑猪产业之乡。
二、生猪产业发展的一些措施
(1)做好重点项目协调及跟踪服务。针对规模化养猪场重点项目,局领导高度重视,按照市委市政府“六个一”的要求,制定了重点项目推进方案,把任务分解到人,把责任落实到人,确保项目落户即刻建设,完工即刻投产,并积极协助企业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2010年至2013年我市共引进建设了10家万头以上猪场。
(2)利用财政支持政策,大力发展生猪产业。我们充分利用财政扶持农民养猪增收、生猪“菜篮子”、国家奖励资金、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项目资金,扶持和引导养殖场(户)扩大生产规模,在数量、质量和效益上实现新的突破,其中2011年-2013年利用现代农业发展资金,补贴全市符合标准的新建猪舍,共新建标准化栏舍面积达50万平方米以上。
(3)完善“无疫区”项目管理。在全面完成了我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后,不断加强、完善无疫区项目管理。一是全面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确保疫情零发生。二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抓好检疫和监督环节,做到检疫率、出证率、票证回收率全部达到100%,加强对出岛生猪、生猪屠宰环节的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检测,从源头上杜绝不安全食品进市场、进餐馆,确保上市畜禽产品卫生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安全肉”。
(4)打造生猪养殖品牌,扩大市场份额。
加快全市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狠抓特色畜牧,打造有儋州特色的生猪产品品牌,通过挖掘、培育,我市目前已经打造了一批具有儋州特色的生猪品牌: “旱露温泉黑猪”(被评为海南农产品著名商标品牌)、“儋耳洛山黑猪”、正清源
野猪等,通过市场的宣传和推广,大大的提高我市生猪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
(5)完善生猪产业链条。在抓好生猪产业发展的同时致力于 “两端延伸”,不断完善生猪产业链条,积极引进了福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厂、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港翔饲料有限公司、新希望饲料有限公司等,使我市形成了从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到生猪屠宰、肉制品包装、深加工的完整循环产业链,实现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迈进、低效益向高产值的质变。
(6)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产品认知度。积极联系新闻媒体,对我市的黑猪进行了多方面的宣传,特别是中央七台的致富经栏目,录制我市黑猪节目播出后,对我市黑猪产品的销售推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连续两届的生猪交易会,不但提供了场所让国内外客场认识我市生猪产业及产品,更解决了企业的猪源供应及产品销售问题。
三、存在的一些问题
1、生猪产业投入不足,特别是政府对生猪产业的投入较少,而且个别政策缺乏连续性。
2、生猪生产发展后,给环保带来压力随之增大,有待加大投入,分期分批加以解决。
3、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不够。
4、品牌意识、品牌打造、品牌促销不够。
第四篇: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县生猪产业转方式促升级的思考
从发展的阶段性角度看,当前我县生猪产业发展已经跨越了探索起步阶段,开始步入优化升级阶段。既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更是我们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任务。如何推进生猪产业又好又快地优化升级,是全县上下正在思考和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深刻理解转方式促升级的内涵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认识,**的生猪产业发展,基础在现代农业,目标在一县一业。推进生猪产业优化升级,就是以转变方式为手段,用工业化的理念,使生猪产业逐步向一县一业转型。
所谓现代农业,从核心内涵来看,可概括为“四三一”,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方法、现代经营理念“四个支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三率”,形成产供销一体化、贸工农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功能的“一个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的发展核心在基地,更加强调实现农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三统一,发展理念仍然是农业占主导层面。所谓一县一业,是指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以工业化为目标的支柱产业,其生产经营方式更加强调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一县一业的发展核心在龙头企业,在工业化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上,更加强调农产品对工业的供给,发展理念是工业化占主导层面。因此,一县一业与现代农业有相同点,但一县一业是更高层次的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一县一业的基础,一县一业是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从大力实施一县一业战略着手,率先突破发展生猪产业,实现了生产方式、经营形式和推进机制的“三大转变”,基地规模、加工能力、质量、效益的“四大提升”,初步呈现出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良好势头,现代农业的基本形态已经呈现。但科学审视**生猪产业的现状,还存在“基地规模不强、龙头带动不力、产业链条不全、市场化程度不高、服务网络体系不优”等突出问题,生猪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所占比例提升缓慢,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这种处于发展期相对稳定、缓慢上升的阶段是一种“波澜不惊”状态,如果不及时“推波助澜”,势必影响到产业向更高层次的健康发展。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认识,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以工业化的理念、市场化的手段助推生猪产业由现代农业向一县一业转型,真正做到优化整合生产要素,构建以利益为纽带的全产业链,促使产业链条无缝联接、高效运转,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技术支撑、市场需求相适应、相融合的状态,大幅提升产业各环节的效益和整体综合效益,促进生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转方式促升级的方向和重点
推进生猪产业优化升级,关键是要找准一县一业的重要构成体系,综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依靠龙头带动,实行区域布局,发展规模经营,做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
(一)更加注重龙头引领。就当前我县的生猪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纵向比,短短五年已经在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但要保持这种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传统手段已经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横向比,我们的饲养总量、产品供给在供应大市场、占领大份额上,差距还很大。因此,必须改变思维,逆向思考,快速扩张,在全县树立培育全产业链龙头的理念,把培育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生猪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龙头企业作为生猪一县一业的关键来抓,以工业化的理念助推现代农业优化升级。重点要采取内引外联的办法,大力招商引资,在土地、税收、资金、审批等方面出台更具优惠的政策,在积极扶持培育壮大县内龙头企业的同时,吸引大公司、大集团来我县,培植年供种5000头以上的专业化良繁龙头企业、年加工生猪20万头以上的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饲料20万吨以上的饲料龙头企业、年产值达亿元的兽药和生猪副附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年出栏商品猪1万头以上的养殖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中介服务龙头公司。通过产业链中各个关键环节的龙头引领,带动全县大力实施标准化养猪,培植生猪养殖专业村和专业户,用现代装备、现代工艺武装生猪生产,提升集约化生猪生产水平,使有技术、有头脑、懂经营的农民立足自身基础,分别融入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力求在扩大养殖规模、扩大加工规模、提高养殖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方面有所突破。
(二)更加注重区域布局。生猪一县一业是实现产业向区域化、集约化布局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高效益产出的聚集地。全县在推进生猪产业优化升级过程中,必须按照生猪一县一业的要求,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在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基础设施、产业基础等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科学规划不同区域发展重点,使良繁、饲料、商品猪生产、企业加工、服务、销售等关键环节在不同区域有不同侧重,进而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通过不同地域内在某一方面的专业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促进地域产业结构优势的发挥,实现广泛地域上的产业结构均衡。特别要以谋划争取中高山现代生态循环产业科技示范园项目为区域布局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充分利用“猪——沼——蔬菜”和“林——菌——苗木”这两个特色农业产业循环体系,促使一批以生猪工厂化养殖的企业进入园区,从而推动基地进一步扩张。当前,要紧紧围绕产业优化升级,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科学编制园区规划,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一个规划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聚、竞争优势明显、经营机制完善、辐射效应明显的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在规划布局中,要充分考虑各个镇的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扶优扶壮,不能面面俱到,选择优势产区要相对集中,优中选优,不能到处布点,投资建设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不能全面开花。
(三)更加注重标准生产。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骨干,借鉴引进先进技术成果,进一步完善以《**生猪标准化养殖模式规范》为主的标准体系,以标准体系为指导,全面推进生猪产业发展五大体系的优化升级。在良种繁育体系上,高起点建设一批专业良种扩繁场、良种繁育场、良种繁育村、良种繁育小区,引进一批有实力企业建立良繁龙头,加快构建配套成龙、结构科学、全域覆盖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扩大良种繁育能力,满足产业规模扩张带来的良种供应需求;在标准化养殖体系上,购置先进设施装备,用现代装备武装生猪养殖,将标准化养殖技术渗透到每个环节,高起点、高质量建设一批标准化圈舍,培育一批商品猪供应龙头,在全县形成高质量、高效益的商品猪养殖基地,引领全县分散养殖向标准化养殖转变;在产品加工体系上,加快推行产品认证,打造特色品牌,加大系列产品研发,实现产品多次加工增值,通过多种途径,内引外联,培育一批龙头加工企业集群;在饲料加工体系上,积极发展与现代养猪业相适应的饲料加工业,加大无公害预混饲料的使用,拓宽对饲料源的开发力度,探索与**生猪相适应的标准配(混)合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饲料的安全性,达到从源头上控制之目的;在市场营销体系上,建设猪肉产品、腊肉食品交易市场,加强“农超对接”,推动腊肉食品进入更多更大的商场、超市。探索新型销售模式,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拓宽营销空间,促进产销衔接。
(四)更加注重利益关系联结。生猪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是使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比较稳定的利益关系。企业与农户之间是否能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主要在于专业合作组织的职能作用发挥。目前,全县虽然都相继建立了一些专业合作组织,但多数都只停留于形式,没能发挥作用,基地与龙头间的联结不紧密,“产+加+销”间的利益矛盾得不到有效化解。因此,要继续加大扶持和发展多种形式的生猪专业合作组织,重点探索发挥合作组织的职能作用的新办法、新机制,把产业协会建成实体性组织,努力让龙头与基地、基地与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要支持农村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养殖大户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营形式,为农民解决资金、技术、信息方面的问题,引导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健全运行机制,政府在资金、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为其提供有力支持,促使其不断发展壮大。要依法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调节机制,正确处理好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鼓励龙头企业与养猪大户签订收购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并充分体现优质优价,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支持龙头企业创办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场,农户进场分户饲养,企业为进场农户统一提供仔猪、饲料、防疫、技术等服务,并统一收购产品;鼓励龙头企业与政府共同出资建立贷款担保公司,为农户规模化养殖提供贷款担保;鼓励龙头企业与保险公司合作,为基地养殖大户统一提供生猪保险服务,降低养猪户风险;支持龙头企业建立风险调节基金,以丰补欠,确保养殖户利益。要通过合作组织宣传、引导养殖户认可,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养殖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政府牵线向业主契约、订单转变,由契约和服务联接向资产、资本联接方式发展,形成自动的利益互动和联接机制,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三、建立转方式促升级的保障机制
良好的机制是实现生猪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保障,必须从建立保障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机制入手,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生猪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步伐。
(一)建立项目保障机制。围绕生猪产业发展,积极争取中、省项目,实施项目带动生猪产业发展。加强对国家产业政策和中省投资方向的研究,联合多个部门有针对性地从规模化养殖、良种繁育、疫病防疫、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策划包装一批项目,争取更大、更多的项目支持,在项目建设中,坚持打造“精品工程”,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进一步取得中、省的支持。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生猪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在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以资源引资、以政策引资、以投资回报率高引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利用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广泛招商引资,大量吸引其他领域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畜产品加工业,引进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到我县投资。
(二)健全政策投入机制。政策扶持体系的重点在政策资源整合和延续性的体现,增强对产业的引导和支撑。要对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生猪产业“十二五”优化升级建设方案,编制龙头企业、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组织、服务体系、产业文化等专项发展规划,引领产业优化升级。要把生猪产业作为农业投入的重点,落实好国家在良繁体系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同时进一步加大县级财力投入,科学系统制定奖扶机制。要从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融资担保、利益链接等方面制定专项政策,完善养殖用地和水、电、沼气等配套建设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导资源向生猪产业配置。要进一步扩大县级生猪育肥风险金资金规模,大力发展生猪保险业,利用土地、林地流转和农民进城有关政策,做好农民资产确权登记评估工作,探索采取活猪或圈舍等资产抵押方式贷款,缓解资金压力。
(三)建立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预警机制,把影响生猪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对于严重危害生猪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严格实施计划免疫,坚决实行强制防疫。建立和完善生猪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实现生猪产品达到无规定疫病、无违禁添加剂和无规定药物残留的标准。加强饲料和兽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安全监督,在依法依规推行兽药代理、兽药准入登记备案和用药登记等制度严格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养殖业投入品的管理执法力度,坚决打击生产、销售和使用假劣兽药、违禁药品及饲料添加剂的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健全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控体系,设立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加强检测和监控。
(四)探索创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不断探索形成新的更适应产业发展的服务机制。加强科技培训,将养殖场主、农户培训纳入培训计划,各镇均设立培训基地,形成完善的网络体系。提供信息渠道,依托网站、电视台等媒体,为企业和农户提供政策、管理、技术、招商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定期发布价格、疫病信息,对市场和疫病引起的风险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市场形势。实行人才战略,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养殖大户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人才支援机制,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和人才选聘。
(五)不断优化考核机制。考核奖惩是生猪产业发展工作落实的关键。要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把生猪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科学设置生猪产业考核指标,将生猪产业的发展、招商、品改、防疫、扶持等工作予以量化,纳入县、镇、村工作目标考核。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把生猪产业发展考核与干部评先评优奖罚紧密挂钩,真考实核、动真碰硬,对在产业建设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干部要重奖、重用,对连续考核处于末位和因主观原因造成工作失误的单位领导,严格追究责任,形成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合力。
第五篇:产业发展汇报
拉萨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及邛崃旅游产业发展建议
拉萨旅游业经过30年的发展,从一个新兴产业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外汇收入提高就业比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拉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旅游系统按照“环境立市、文化兴市、产业强市、民生安市、法制稳市”的发展战略,以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扎实工作、在应对挑战中创先争优,在推进创新中破解难题,在抢抓机遇中加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拉萨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拉萨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旅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已初步形成了六要素相配套的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旅游接待连续保持20%以上的增幅:2006年、2007年接待游客量分别达到170、274万人次,2008年受“3.14”事件、汶川大地震和世界金融海啸的严重影响,游客接待量下降至136万人次。为了尽快恢复旅游产业的复苏,拉萨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旅游业逐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2009年实现游客接待量达320万人次,到2011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14.43万
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4.43%,实现旅游总收入51.1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36%,旅游收入占全市GDP比重24.41%,2012年拉萨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50.89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6.53%,实现旅游收入65.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12%,超额完成了工作任务,2013年截至目前,2013年,截止目前,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3.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7亿元。全年预计将实现旅游接待量780万人次,旅游收入82亿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20%和25%。
(一)宏观环境进一步改善
近年来,拉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带领全市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精神,先后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拉萨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等系列文件,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并高规格成立了拉萨旅游产业发展协调委员会,督导各县(区)、各部门全力推动旅游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也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旅游产业发展资金也从2009年的400万增加到了2012年设立800万元,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旅游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江苏、北京两省旅游局也多措并举助推拉萨旅游业发展,形成了以项目援助为重点、资金援助为保障、智力援助为根本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援藏工作格局。
(二)旅游基础设施稳步提升
以“吃、住、行、游、购、娱”为核心的旅游基础接待设施在拉萨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旅游服务中心项目基本完
工,娘热、夺底等5个乡村旅游规划完成终审,11个旅游信息查询终端交付使用,累计完成建设投资2.2939亿元,铁路、公路和旅游景区(点)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景观改造工程全部完成,香格里拉大酒店、圣地天堂洲际大饭店、飞天国际大酒店等项目加快推进,积极配合中国西藏文化产业创意园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工作,“十二五”期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累计投资8400万元,将有效推动全市旅游硬件服务设施的整体上档升级。目前,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11家。AAAAA级1家(布达拉宫),AAAA级4家(大昭寺、罗布林卡、博物馆、娘热民俗风情园),AAA级1家(堆龙旭日牧区生态民俗园),AA级3家(仓姑寺、德仲温泉、思金拉措湖),A级2家(卓玛拉康、夺底乡维巴村)。共有星级宾馆、饭店及社会旅馆690家,民营企业占60%以上。星级宾馆、饭店共132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15家、三星级 48家、二星级26家、一星级 8家。星级家庭旅馆33家,其中金星22家、银星6家、铜星5家。社会旅馆558家。星级宾馆、饭店共客房24427间、床位45853张。
(三)旅游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
根据拉萨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创新和完善旅游工作协调机制的工作要求,在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上先行先试,从深化旅游景区管理机制建设着手,推行“三权分离”管理机制,起草了《拉萨旅游景区开发经营管理办法》和纳木措景区管理委员会、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委员会组建方案,为逐步实现景区开发经营管理工作规范
化奠定了基础。深化旅游诚信服务机制建设,建立旅游常态化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设立旅游团队“绿色通道”备案制度,在全市135个便民警务站和大昭寺设立272名旅游服务督导员,进一步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深化行业管理机制建设,成立旅馆业协会、旅行社协会和旅游购物协会,实现行业监管自律化。
(四)旅游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以诚信旅游建设工作为抓手,推动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守法经营,引导游客理性消费,建立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2011年,首次召开了全市旅游质监工作会议,强化了市县两级旅游执法职能,采用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基层旅游质监人员开展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基本构建了市县两级联动的旅游执法机制。建立诚信旅游服务监督机制,在拉萨135个便民警务站和大昭寺设立旅游服务督导员开展旅游指南和咨询服务工作,组织旅游、公安、卫生、工商、税务等部门开展旅游联合执法活动,截至目前,共查处违规导游46个,发现违规旅行社21家,发现非法拉客人员38名,与公安部门共同抓获倒卖布达拉宫门票人员22名,有效地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据市场抽样调查显示,98.2%的游客对拉萨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表示满意,73%的游客有意重游西藏。
(五)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积极参加由国家旅游局牵头举办的系列国际国内旅游展览会(交易会),并联合七地区在“珠三角”和“长三角”重要客源地开展冬游西藏巡回促销。第七届纳木措徒步大会
反应强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台等主流媒体聚焦拉萨、宣传拉萨、推介拉萨,纳木措徒步大会的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吸引力持续增强。为全面提升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拉萨投资近400万元拍摄的“美丽家园〃幸福拉萨”宣传片继续开展冬季补拍工作,藏历新年、越冬候鸟和魅力冰湖等自然人文景观顺利完成拍摄。拉萨旅游局制定的《2013年拉萨旅游宣传促销计划》,明确了推动旅游与体育等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任务,将举办纳木措徒步大会、户外高峰论坛、名人登山活动、摄影大赛四项活动。
(六)民生项目进一步实施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和“民族团结月”活动,党员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解决群众存在困难和问题,2012年,全年累计筹到扶贫款达80000元。按照“四业”办公室的安排部署,举办农牧民技能培训班,培训农牧民1140人。以全国旅游援藏工作座谈会在拉萨召开为契机,深化与北京、江苏的技能培训合作,组织维巴村“两委”班子成员和致富带头人共7人,前往北京市考察乡村旅游项目,邀请江苏省旅游学院教师赴拉萨开展技能培训,共培训乡村旅游管理人员40人。2012年,全市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带动就业达到12324人,创收1亿余元。
(七)乡村旅游建设项目进一步发展
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建设,2013年截至目前,热振唐古风甲玛标段已经开工。墨竹工卡县德仲温泉项目、堆龙德庆县邱桑温泉项目已完成初审,等待环评施工。思金拉措、直贡替寺景区项目已完成评审,等待资金开工。达普天文台
项目、次角林沟集散广场建设项目等上级部门审批。2013年财政资金项目主要包括堆龙德庆县游客接待中心、当雄赛马场建设项目、曲水才纳乡民俗旅游村建设项目,目前正在等待自治区旅游局审批。以上13个项目的建设,将有效开发拉萨乡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景区所在地的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业协调发展。
在拉萨旅游业不断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分析拉萨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六大矛盾依然存在:“市场高速增长与可进入性受限的矛盾”、“旺季一票难求与淡季门可罗雀的矛盾”、“核心景区超载与市郊旅游滞后的矛盾”、“高国际认知度与低国际化水平的矛盾”、“转型升级需求与资金人才制约的矛盾”、“圣洁城市形象与混乱市场环境的矛盾”。如何解决好上述矛盾成为我市旅游工作的主要任务。
二、邛崃旅游业发展建议
(一)以旅游项目国际化为载体,推进硬件建设国际化
1、加强旅游规划工作。开展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掌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找准邛崃文化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和唯一性,准确定位。科学编制旅游开发专项规划,注重同相关规划的衔接,着力将旅游项目纳入国家、省、成都市重点项目中。加强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的动态管理,建立定期公布项目进度和退出制度。重视旅游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为投资者和项目搭建交流平台。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认真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切实落实好以南丝路文化、文君文化、红色文化、邛酒文化、邛窑文化、以及邛羌文化为主的旅游项目策划、包装、打造,重点推进天台山、平乐、大同等景区
开发建设,建设我市西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功能区,抢抓机遇,化危为机,助推我市“丝路首城”建设步伐。
2、创新产品开发,在产业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以及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切实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相互促进。重点做好农业旅游示范点创建工作,继续做好南丝路文化节、文君文化节,创新开展邛酒文化节、邛茶文化节等特色活动,促进一三产业的融合,提升整体形象,树立先进典型。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府主导发展乡村旅游的力度,重点打造旅游示范乡(镇)村(居)的建设,以发展旅游带动相关产业。
3、创新发展模式,在要素均衡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推动旅游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完善集散、咨询、引导、救援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好邛崃市游客集散中心和天台山、平乐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鼓励扶持特色旅游乡村建设,重点完善旅游景区点和旅游基础设施,着力提高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以“文化+产品+盈利点”为开发思路,丰富旅游产品建设,积极打造“南丝路水上走廊”、世界名酒文化走廊、“天府新区水源工程输水干渠景观走廊”,推进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建设,积极打造夺底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基地。要继续以培育五星(A)级、提升四星(A)级、壮大三星(A)级为抓手,特别是在星级乡村农家乐(酒店)的评定上要实现质的飞跃,不断增强邛崃旅游的吸引力。
(二)以旅游营销国际化为窗口,推进整体旅游形象国际化
加强形象宣传和产品推介。加强与央视等主流媒体的深
度合作,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分众传媒、大型旅行社门店等平台,加大邛崃旅游形象品牌宣传,积极争取在《中国旅游报》、《国家地理杂志》开办旅游专版,扩大宣传,提升知名度,进一步树立邛崃旅游整体形象。以节庆活动为载体,整合资源,营造氛围,举办特色鲜明、轰动效应强的节庆活动,推出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创新旅游营销机制,努力做活淡季市场,着力拉动旅游消费需求。积极宣传、策划、营销能代表邛崃特色的大型实景剧(如创作、拍摄以茶马古道,司马相如、卓文君为题材的舞台剧),使之成为国内旅游演艺的精品工程和邛崃旅游的新亮点。
(三)以旅游管理国际化作为保障,推进旅游服务国际化
以我国第一部《旅游法》颁布为契机,以提升服务质量和企业素质为重点,强化诚信建设工作,规划出台《邛崃旅游服务标准化实施细则》、《旅游企业服务质量基本标准实施细则》,加大旅游技能和管理型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全面提升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和品牌意识。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规范旅行社经营和旅饭店管理,开展联合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黑社”、“黑店”等不法行为,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诚信旅游管理平台和诚信企业信息库,推动诚信旅游建设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展游客满意度调查,及时发布季度、半年和满意度调查报告,督促企业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提升质量。
1、创新培训机制,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加强旅游培训工作。加大“乡土旅游人才”的引导和培
训工作,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培养和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建议建立邛崃旅游专家顾问团,借助“外脑”为邛崃游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重点转变服务理念,强化对旅游一线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服务人员整体素质。
2、创新工作机制,在自身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大力整合土地、林地、景区景点、文化等资源要素,促进资源的转让和交易,进一步完善政府主管、企业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旅游产业开发模式,建立适应旅游功能区建设的管理模式,建立统一、协调的长效工作机制,把各项工作的执行落实到位。加强行风建设,落实行风建设工作责任制,完善旅游行政管理和行政监察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开展旅游行风明察暗访和旅游市场检查,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职能和作用,切实解决好损害游客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