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光明
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平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平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习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平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习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各种成长数据。
2、能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生长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生长过程中现象作出解释。
4、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5、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6、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7、制作化石模型。
8、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9、观察校园或者自己居住环境中的小动物以及它们的栖息地。
10、收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
11、收集各种食物链的资料。
12、会做叶子制氧、茎输送水份,根吸水的实验。
13、能够进行生物食物链的模拟活动。
14、能够做一个简单的生态瓶。
15、能够制作火箭用其发射器等能量置换玩具等装置。
16、能够用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有关能量的知识。
17、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对能量的研究过程的结果。
18、能够用可待续发展的眼光看待能源问题。
19、对提出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
20、能够就问题提出方案。
21、能够依据方案收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22、能分析和调整自己所设计的产品,说明调整的意义。
23、能够表达、交流、评价自己或小组的研究结果。
(二)、科学知识:
1、知道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知道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的特点。
4、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5、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6、知道生物是不断进行的。
7、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8、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9、知道化石的成因。
10、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11、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12、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
13、了解辽西古生物学新发现。
14、意识到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15、了解生物栖息地的组成。
16、了解食物链的组成。
17、知道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8、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19、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0、知道有些能源可再生的,有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21、知道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
22、知道怎样节约能源。
23、认识几种新能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证据。
2、愿意合作交流。
3、珍爱生命。
4、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5、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能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6、愿意为遗传和变异这个科学事业做更大的贡献。
7、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8、体会到生命进化的艰难与辉煌,进一步加深珍爱生命的情感。
9、体验到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解释的重性。
10、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11、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12、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13、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4、关注与能源有关的社会问题。
15、意识到能源危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6、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参与生活,愿意进行新的尝试。
17、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
四、方法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ww w.Y k j.CoM文章 来源
第二篇:2009—2010学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光明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文摘 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2009—2010学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2009—2010学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光明。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平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平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教学工作计划《2009—2010学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光明》。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习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平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习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各种成长数据。
2、能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生长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生长过程中现象作出解释。
4、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5、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6、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7、制作化石模型。
8、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9、观察校园或者自己居住环境中的小动物以及它们的栖息地。
10、收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
11、收集各种食物链的资料。
12、会做叶子制氧、茎输送水份,根吸水的实验。
13、能够进行生物食物链的模拟活动。
14、能够做一个简单的生态瓶。
15、能够制作火箭用其发射器等能量置换玩具等装置。
16、能够用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有关能量的知识。
17、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对能量的研究过程的结果。
18、能够用可待续发展的眼光看待能源问题。
19、对提出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20、能够就问题提出方案。
21、能够依据方案收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22、能分析和调整自己所设计的产品,说明调整的意义。
23、能够表达、交流、评价自己或小组的研究结果。
(二)、科学知识:
1、知道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知道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的特点。
4、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5、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6、知道生物是不断进行的。
7、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8、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9、知道化石的成因。
10、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11、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12、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
13、了解辽西古生物学新发现。
14、意识到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15、了解生物栖息地的组成。
16、了解食物链的组成。
17、知道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8、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19、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20、知道有些能源可再生的,有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21、知道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
22、知道怎样节约能源。
23、认识几种新能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证据。
2、愿意合作交流。
3、珍爱生命。
4、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5、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能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6、愿意为遗传和变异这个科学事业做更大的贡献。
7、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8、体会到生命进化的艰难与辉煌,进一步加深珍爱生命的情感。
9、体验到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解释的重性。
10、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11、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12、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13、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4、关注与能源有关的社会问题。
15、意识到能源危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6、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参与生活,愿意进行新的尝试。
17、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
四、方法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文摘 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
第三篇: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三个班的科学课。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很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年半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三、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半的学习,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将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习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在 “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如口器、触角和翅膀,还将观察小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接下来他们要研究放大镜下的晶体,平时习以为常的白糖、食盐、碱面溶液的结晶,一定会让他们惊奇万分。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的活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更大兴趣。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的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区分开来。
第三单元“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着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四个窗口。此前他们参与了有关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许多探究活动,但还没有对我们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察的视角。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察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一、基本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平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平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习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习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习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平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习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1.六年级的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2.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3.第二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小学六年级
4.六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5.六年级科学教学随笔
6.六年级科学教学总结
7.六年级科学教学课件
8.六年级科学教学总结
9.第二学期科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第四篇:2011-2012学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1-2012学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原有情况分析(双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习惯)
第一:本班学生通过三年半接触科学课的时间,对科学学科有较高的兴趣,有一定量的科学知识,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初步地自主探究的能力;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能主动开展探究活动。
第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能主动开展的学习的学生比较少,比较依赖于教师的教;
第三: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及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还是比较薄弱。进一步深入研究学习的意识不强,学习只追求课本基本内容的掌握。
因此科学课的教学要积极地发展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愿意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认识与观点,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意识。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3.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4.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科学知识:
1.了解人的生命周期,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等等。
2.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与其父代及同代之间有许多不同。
3.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4.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知道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特殊本领,理解食物链的含义。
5.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6.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解释未学过的一些科学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3.敢于大胆想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5.想知道,爱提问。
6.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7.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三、教学措施
1.加强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科学探究学习”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思想与方法;
2.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严格按“学程导航”范式认真备课与上课,积极构建活力课堂。
3.加强自身素养、知识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认真钻研教材和各类教学参考书,浏览网络、杂志等,学习先进经验、科学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氛围;
5.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心理;
6.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提供有结构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能力并用于探究活动;
第五篇:2012—2013学第二学期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在这一学期,我任教六年级科学课,感受颇多。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提高科学课的实效性。我本人积极参加科学课竞赛活动,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研讨活动,获得同时的指导,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发挥科学课优势,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虽然在教科学课之前,我学习了课程标准,阅读了相关资料,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要想上好科学课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在理念上的转变。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六个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得需求;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标准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些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其次,在内容方面,我发现:
1.科学课的主要内容,不仅综合了自然课的主要内容,还增加了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对人体自身的认识、环境保护教学内容。这样做更利于有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
2.科学课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课程中的内容更注重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符合儿童兴趣和需要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形式,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全面的发展。
再次,由于理念的转变以及主要内容的变化。
1.由于文本提供的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很强,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想到可能发生的情况,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时间。所以,在备课时,我不仅要考虑到文本的内容,还要考虑到文本延伸到的内容,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以防上课时出现过多的学生质疑,而自己却不知怎样回答的情况。
2.既然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那么在上课时,教学方法要根据课堂上出现的情况,灵活多变的运用;重视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性学习教学环节也要随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创设开放性课堂。有的学习内容,实践性非常强,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因此,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在课堂上,需要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搜集材料、合作探究、从中获取知识。而在课堂上,只是汇报交流结果。如铁的生锈。当然,虽然探究的过程在课外,老师不能看到探究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的指导更要及时、准确,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探究,得出结论。
4.及时帮助学生写出探究记录。在写探究记录时,指导学生把探究的过程写条理、清楚,把结论写明白,并提出自己还没有弄清的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的习惯。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想方设法解决。如:如何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更好地搞好小组合作的效果等等。在科学教学战线上,我还是一个新兵,我将攻克一个个堡垒,扩大自己的阵地。
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教学反思,始终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进步成长,促使学生学好科学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