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大学生求职途径与技巧
论大学生求职途径与技巧
所谓初出茅庐,用这四个字来形容我们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是再适合不过了。而对我们来说要得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绝非易事。为此,我们更应该注意搜索求职各种途径以及求职技巧,争取多一份成功的机会。下面就是我总结的求职要点:
求职途径如下:
途径一:在本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寻找实习机会。许多公司在招募实习生时,往往先和校内就业指导中心进行接触和联系。
途径二:浏览各大公司网站的招聘主页。这些公司每年都会集中招募实习生,此时投递简历是最好的办法。
途径三:参加各大公司的学生俱乐部。通过加入这些俱乐部,或者参加他们的宣讲活动,会优先获得实习信息。
途径四:浏览各个名校的bbs求职版或者兼职版,这里常常会发布相关实习信息。途径五:登录知名人才网站如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网站首页常常发布一些企业的实习信息。
途径六:利用人脉关系,通过已参加工作的学友、亲戚、朋友来获得实习机会。途径七:大胆给所选定的公司打电话,如果公司求贤若渴,很容易获得机会。途经八:参加跨国公司的商业大赛,如微软“推荐就业之星”大赛,欧莱雅的“全球大学生在线商业策略大赛”等,可近距离接触跨国公司的招聘人员。
途径九:申请奖学金计划。如普华永道设立的“容永道会计学奖学金”,通过层层选拔后获胜的学生将获得资助和实习机会。
途径十:选择专业机构的内部推荐。如北京的HIALL和过来人、上海的罗客、浙江的求职菁英社等,其有众名企的实习就业内部推荐渠道,有着更高的成功率。
当今,有许多大学生都热衷网投简历,网上招聘是一种特殊的择业形式,避免了人群大范围集中和近距离接触,给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也使天南海北的求职者有了平等的表现机会。因此,网上招聘受到了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青睐。所以,我来谈谈网上求职技巧十二式:
第一式、选择适合自己的网上招聘会。有的网上招聘会针对的是有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人员,应届毕业生即使投了简历,也会因为不符合条件,而被用人单位退回。
第二式、拓宽视野。可将求职信息张贴在“中华就业网”、“大学生就业网”等专业网站里,或将信息发布在一些点击率较高网站的招聘专栏上,或登录用人单位的网站,捕捉人才招聘网页上随时发布的招聘信息,直接与单位联系。
第三式、参加网上在线招聘,对用人单位的提问一定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要突出个人特点和优势,网上应聘最忌一开口谈钱。受网络时间、视频空间的限制,网上招聘给每个求职者的时间是有限的,应聘大学生要问最想知道的内容、最关键的问题。获得用人单位首肯后,一定要留下明确的联系电话方式,为下一步的面试做好准备。
第四式、网上应聘,不要急于一时,人少时求职,效果反而更好。通常网上招聘会持续一段时间,大可不必赶在最初的几个小时、一两天应聘。不要因为网络拥挤,而放弃求职机会,人少时应聘,更容易引起人事主管的注意。
第五式、根据个人的专业、爱好、特长,有目标地向用人单位求职,不要简历“满天飞”,无目的地投简历等于没投。特别不要应聘同一单位的不同岗位,容易给用人主管留下随意、不专业、缺少诚信的不良印象。
第六式、求职的自荐材料内容应突出专业、学校、社会实践、自身性格,是否具有工作经验等重点内容。面面俱到、内容太多、太花哨的简历往往最容易被淘汰。
第七式、求职者发送简历的同时,应该发送一封求职信,这是求职者常常忽略的。为了人事主管阅读方便,避免在电脑上多次翻页,求职信、简历都应该采用文本格式。求职者应注意求职信的措辞和语气,不要出现错别字,可使用标点符号突出求职重点。
第八式、发送求职简历不要用附件的形式。不要因为技术的原因,导致一些用人单位的电脑无法打开附件,而让大好的工作机会白白溜走。
第九式、发出求职资料后,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在网上招聘会结束后几天,要主动通过E-mail或打电话询问情况,向用人单位表示诚意,也让自己心中有数。
第十式、网上参加招聘活动,要提高警惕,小心受骗。网上招聘存在不少局限,求职者并不能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为了防止受骗,大学生网上求职应参加由学校、教育部门、人事部门组织的正规网上招聘活动。
第十一式、大学生网上求职,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充分展示自身特色,吸引用人单位的目光。个人主页应该图文并茂,内容包括自己的求职信、简历、论文、实习报告、日记、个人论坛以及见报文章等。
第十二式、网上求职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今年就业形势严峻,网上招聘会提供的岗位有限,而应聘者又多,求职的大学生要坦然地面对挫折和困难,不必自卑胆怯和过分焦虑,要积极调整心态迎接挑战。
同时,基于以上技巧,我们更应该了解以下企业招聘流程,为我们的下一步做好准备。
1、确定招聘需求:规定每月哪一日各部门提交人才需求审批表审批后汇总
2、分析招聘信息:确定所需招聘人员层次,方式渠道等
3、拟定招聘计划:包括招聘预算、渠道、招聘工作时间表等
4、初步选择测试挑选方案:包括通用测试、心理压力测试、气质类型测试等
5、定岗定级:根据录用者学历,工作年限专业技能确定岗、级
6、拟定招聘广告样稿: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招聘岗位、应聘人员的基本条件等
7、发布招聘信息:公司内部发布及外部发布
8、收集应聘资料:对所有应聘资料进行统计,分类
9、甄选:人力对资料分类后分发各部门,各部门确定初试名单
10、测试 初试:核心素质测试、专业素质测试等
11、确定复试人员:业务部门结合测试及初试结果,确定复试人员名单
12、笔试复试:根据岗位要求进行笔试、复试工作
13、确定录用人员名单:填写(录用通知单)将应聘者所有资料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14、资料审查工作: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拟录人员的资料进行审查核实
15、通知报到:通知拟录用人员报到时间及所还资料
16、办理入职:填写员工简历,试用(转正)审批表及其它报到手续
17、试用考核:试用考核以部门为主,人力资源为辅
18、转正手续办理:经试用考核合格者转为正式员工
19、正式入职:人力资源部进行转正面谈工作
20、招聘效果评估:就招聘人员的质量、数量等进行评估
就我们所学的专业,我们应该了解我们的岗位未来的方向,以便于我们更好的具有针对性的学习。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环境工程专业仍属于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因此还没有吸引更多人的注意。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大部分是在大城市和大企业,以及一些专门做环境方面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的公司。
由于很多地区或地方上的企业对环境保护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他们的需求相比之下就小的多,再加上很多地县级的环保部门的人员多数是从原来的卫生防疫部门或其他部门拼凑出来的,也往往缺少对环境工程的重视。这几方面的原因造成我国目前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不多。但随着环境保护观念宣传的深入,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加强,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内,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
第二篇:大学生求职途径
二、大学生求职途径、方法及有关人事政策规定。
《浔阳晚报》07年3、6报导:2008年全国18岁适龄青年2621万人,大学生只占适龄青年的20— 25%左右,在座的是站在全国适龄青年的前1/4,又经过了几年的大学教育,说找工作难,有点说不过去,但应届大学生就业率就只有68%,而农民工就业率倒很高!
一方面找工作难,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又招不到满意的人,甚至是找不到人。如幼儿园,如流水线,如好的销售人才等。
难在哪里?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的观念,期望值和从业能力、从业经验与用人市场脱节,我们不知道市场和老总们对人才的要求,不是按市场的要求来规范自己,而是期望市场来适应我们,这显然不行,要转变观念,换位思考,适应市场,否则肯定要碰壁。
求职一要自信,二要务实,三要逐步有一个职业生涯的规划。
2、工作岗位的性质与类别有哪些?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行政办公人员,安全保卫和消防人员,邮政电信,其它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第七大类:军人;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如何找工作——找工作的途径;
1/熟人——亲戚、朋友、同学、老乡;
2/人才市场(中介)
3/网络、报纸
4/人才招聘会
4、求职观念与从业观念——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就业的观念,期望值、从业能力与从业经验;1/劳动合同——工资、奖金、福利;社保、医保、工伤保险等。
2/毕业证、报到证、协议书。
3/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就业、职业、事业;
一,择业的一般程序
一般说来,择业的过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尽可能多地取就业信息,包括当年的就业政策、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等;
其次,要对搜索到的信息进行筛选,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
第三,向用人单位发去自荐信或委托别人推荐;
第四,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笔试;
四、求职择业材料的准备
(一)求职择业材料准备的一般原则;
内容详实、格式规范;
富有个性、针对性强;
设计美观、杜绝错误。
(二)就业推荐表的准备
毕业生在填写推荐表时要认真仔细,字迹端正(或者打印),内容详实,切不可马虎潦草,更不能弄虚作假。
(三)简历的编写和制作
简历是一份资料,是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经历、成绩的概括及总结。
个人简历的格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按年月顺序列出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另一种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列出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充分表现自己的技能、品德。
个人简历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应列出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学校、院系及专业,获得何种学位及概括自己的愿望和工作目的等;第二部分可简述自己学习、工作经历,包括所学主要课程及学习成绩,业余爱好和特长、是一从事的工作、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等。
拟写个人简历时,应尽量用简历表现自己的长处,应表达适度,富有个性。
个人资料的主要内容要全面、准确。一般包括个人简历、受教育程度、技能培训经历、相关工作经验、从事志愿者工作及其他社会活动部分。
拟写个人资料时要注意语言技巧,做到通俗易懂,语法正确,无错别字,问题规范,避免使用简语。
(四)自荐信的编写和制作
自荐信的格式和一般书信大致相同,主要包括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等几部分。
自荐信的内容主要包括自己具有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哪些素质、才能及自己对工作的态度。
写好自荐信应注意:
态度诚恳,措词得当;
实事求是,言之有物;
着眼现实,有针对性;
富有个性,不落俗套;
言简意赅,字迹工整。
大学毕业生太多了?剖析7大求职途径
今年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作为毕业生除了“上刀山”(考研)或是“下火海”(参加招聘会),还有哪些求职渠道呢?曲径求职:考研
据统计,在刚刚结束的200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今年全国报考人数又创历史新高,约为79.9万,比2002年的62.4万人增长了27.7%,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人数为38.4万人,比去年净增11.1万,占报考总数的48.2%。今年拟录取21.7万人,比去年增加了33%,录取比例约为27%,略高于
2002年。也就是说,自1999年以来,每年的研究生扩招的幅度都很大,本科生就业不理想就考研、考博,势必增加研究生的就业难度,博士就业也很少如其所愿。把考研当作什么,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严峻的就业压力把相当一部分学生“逼上梁山”,期望通过考研来获得理想职位的人在考研大军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但考研之后又怎样?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女研究生抱怨地说:“当初考研因为就业不理想,现在还找不到满意的,耗费了精力还少了三年工作经验,岂不是白学了。”就业“砝码”高未必能降低就业难度,却带来更高的期望值。
还有的人由于对现实工作的不理想,重新换岗位或者行业对于已经工作了的人来说都不太容易,牵涉到人事关系的调动。先到一个悠闲的小单位落下脚,考上研究生后便远走高飞,考研成了最好的途径。
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给自己“充电”,把考研作为专业知识的“回炉升华”,无疑是对工作最有帮助的,就业自然不是问题;如果为了逃避本科生就业难的现实,三年后依然要面对就业,而这三年来你的就业指数却未必会提高,因为市场并不是因为人才多而提高要求的,而是分配不平衡;同样如果把考研作为改行的跳板,那么报考前对行业及就业趋势的了解很是重要,毕竟隔行如隔山,研究生在该领域并不是初级水平。参加招聘会
在大型招聘会现场,里面的人穿来挤去,外面的人还在不断涌入,至今已经参加了十多场招聘会的王箫形象地比喻说:“真是比上班高峰时的地铁还挤!”他还将此番感受告诫同学:“参加招聘会时少穿衣服,那可是个力气活,摩擦生热!”
专家们指出,大学生应有选择地参加校园外专场招聘会,像那种较大规模的分科类招聘会,如师范类、综合类、理工类、医药类、外语外贸类等等;或是分行业的小型专场招聘会,如金融、电子、电力、交通建筑等小规模的招聘会。为避免千军万马盲目“赶场”,还应事先看用人单位是否依据有关高校、专业和层次来发放门票,以提高“命中率”,因为用人单位都是抱着招人而来,确有用人需求,所以用人信息真实有效。而一般人才中介机构举办的招聘会,招聘单位主要是以招有工作经验的人才为主,希望招来的人才立刻能上岗工作,即使号称是毕业生专场,仍可能混杂有一些并不招应届生的单位。高校内部的系列小型供需见面会也要重视,因为这种直接到学校特别是院系的招人方式,是最有针对性、最容易使双方达成协议的,而且持续时间也最长,可选择范围较广。正确地选择招聘会,可以降低求职成本,也不用到处东奔西跑。报纸招聘广告
报纸招聘广告的真实有效性较大,因为登广告是要花钱的,同时广告版面的大小也可以反映出对人才的需求程度。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如果单位好,职位好的话,竞争力是很大的,几百人争抢一个职位的情况常有。网络招聘
目前很多企业在专业人才网站公开招聘,而像IBM等一些企业还注明只收网上投递的简历。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网上招聘信息、把自己的简历挂到网站人才库中、通过电子邮件投递简历到相关企业争取更多机会,已是十分值得毕业生们充分重视的求职方式。实习单位
紧紧地抓住在实习单位的机会,努力表现,如果双方合适,省心省力,当然是最简洁的求职方式。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对单位的领导、同事及各方面的情况都有些了解,正式进入后也便于工作的继续开展。人才服务机构
像人才市场等中介机构中,都设有委托招聘部等类似部门,一些企业委托这些部门实施招聘,毕业生如果把自己的简历放一份到这些部门中,也不失为一种途径。社会关系
通过亲朋好友打听招聘信息,通过熟人推荐,也是符合目前国情的求职方法,同时有熟人介绍,对单位的状况也会很了解。
总之,求职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积极主动地合理利用起来,多一种渠道便多一种可能。
1、通过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求职
通常,各院校都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办公室),这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直接主管部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责是:向国家、地方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征集用人信息并加以整理、归纳、分析;通过各种方式组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会;负责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提供就业咨询服务;编制毕业生就业建议方案,处理毕业生就业的一系列问题。可以说,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是学校和社会相互交换息的窗口,是联结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纽带。通过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获取就业信息是大学生求职的主要途径。这一途径具有针对性强、可靠性高、成功率大的优点。
2、通过各级政府就业指导服务部门求职
毕业生除了学校渠道外,还可获得教育主管机构的有关就业信息和各地方就业指导机构的就业服务。面临人才之间的激烈竞争和用人单位的严格挑选,涉世不深、经验不足的大学毕业生难免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各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就显示出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既是信息来源中心,又是咨询服务中心,指导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例安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本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该中心建有就业市场信息库,并借助电子信箱建立“中心—高校—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网络系统,达到信息资源的共享。另外,该中心还出版发行 《就业简报》,向全省高校毕业生不定期地提供用人单位的简要情况及详尽的需求信息。由此可见,这一途径同样能给毕业生就业提供非常有益的帮助。
3、通过社会各级人才市场求职
“国家政策指导,毕业生自主择业”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劳动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改革,社会上各级各类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同时毕业生择业的自主权越来越大,因此,通过人才中介的方式实现就业,也是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市场上,毕业生不仅可以了解到各类不同的用人单位和具体职位信息,寻求面试锻炼的机会,学会面试的技能,增强面试的自信,也为今后的求职转岗积累经验。
人才市场为毕业生求职提供的有利因素是信息量大,就业机会多,交流直接,服务便利。
4、通过社会实践或实习求职
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多种方式,如勤工助学、社会服务、毕业实习等等。社会实践实际上是大学生开发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可,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积累社会经验,还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关注一些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具体单位和岗位的用人要求等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问题,加强对职业世界的了解,提升自己的求职意识。
毕业实习是学生正式工作之前非常宝贵的、很有价值的就业锻炼经历,通常被视为参加工作的演习,踏入社会的前奏,很多毕业生通过毕业实习实现就地就业。
5、通过大众传媒求职
处于高速发展、快速变化的信息社会,大众传媒方式,如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它们可以展现各种各样的信息。因此,大众传媒同样获得了招聘单位和求职者的共同青睐,招聘信息变得唾手可得。各地的报刊,包括综合报刊、晚报、专门的人才报等都不同程度地传递着职业世界的信息。
现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已成为无可比拟的、巨大的信息资源中心。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网上发出招聘信息或建立自己单位的网站,越来越多的求职者上网寻求职业信息,这样既方便,又快捷。因此,毕业生必须学会利用网络为自己的求职服务,这样不仅可以自由地获取各种就业信息,还可以直接把自己的简历公布在网上进行应聘。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也建立了就业信息网为毕业生提供服务。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网络将成为人们求职择业的首选途径。
6、通过各种社会关系求职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中,毕业生在求职时,不要忘记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寻求就业信息。谁的社会关系网能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谁能把握住机会,谁的主动性就更大,成功的几率就更高。当然,在利用社会关系网这一途径时,必须正当,切不可不择手段。毕业生必须树立正确的求职理念:自己的主观努力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以上六种求职途径是毕业生求职的主要的、可行的、较为有效的途径。当然,在实际求职过程中,毕业生可以利用多种渠道,扩大视野,获取尽可能多的就业信息,增加可能的就业机会,选择最佳的、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众多的求职途径,毕业生切勿似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必须有计划、有安排、有所选择地进行,这才是求职的上策。
来自智联招聘、新浪网等机构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70%求职者表示曾遭遇过职场陷阱。在“你遭遇的招聘骗局来自哪里”的调查中,直接来自用人单位的占了27.89%,来自职业介绍所的有25.79%,来自网络招聘的23.16%,大型招聘会占14.21%,咨询公司占8.95%。现场招聘会、网络招聘、猎头、职介机构、人才派遣公司等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信息沟通的主要载体,是求职者找工作和用人单位招聘的五大主要途径。本次维权专版专为读者剖析目前五大途径中存在的一些损害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利益的现状。
招聘会
这种方式目前仍是求职者利用率较高的求职途径之一,以其沟通直接、信息集中等优势受到市场供需双方的认可。目前,上海每个周末通常有几十场大小规模不等的招聘会举行,为求职者提供了大量的职位信息,一些规模较大的招聘会动辄有上万求职者进场。但在火爆的场面下,也存在着一些损害求职者利益的行为。
·单位和职位信息存在“水分”
尽管招聘会主办方在招聘会开场前已对设摊单位进行了资格审查,对其发布的职位信息也往往做
过仔细的过滤。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成千上万的职位信息中难免存在“水分”。
一方面,设摊单位出于某种目的,发布的职位信息可能存在虚假成分。比如,明明某个职位只有2个空缺,但为了吸引求职者、宣传企业形象,有意将需求人数提高;或者原本要招聘业务员,为图“好听”,改成销售代表等,使求职者对岗位职责的理解与实际情况产生偏差;一些骗子公司在招聘会中也可能存在。
另一方面,个别招聘会主办方有时为了吸引人气,举办“某某专场”,求职者奔着专场而去,却发现是很多不相干的单位在设摊;在招聘会淡季,个别主办单位甚至会虚设招聘单位,制造招聘会火爆假象等。
·宣传失实
宣传广告中明明白白地写着“众多世界500知名企业参展”、“招聘摊位1000多个”,可跑去现场一看,出场的可能是某个500强的分支机构,招聘摊位远不及千家。有时求职者兴冲冲地奔着宣传中列出的一些知名企业而去,而到了现场却遍寻不着,实际岗位根本就与宣传内容不符。
·临时“失约”
预定好的一场招聘会,求职者乘兴而去,却发现“铁将军”把门,门口贴有一张“招聘会临时取消”的告示,或连告示也无,让求职者空跑一场。
专家视点
上海英达国际人才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培森:
出现上述一些情况,与中介机构良莠不齐有关,一些机构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目前上海正在酝酿举办招聘会的规范流程,即将在行业内推广,进一步从细节之处对招聘会进行规范,相信今后不和谐的声音会越来越少。
网络招聘
网络的拥护者日渐增多,其快捷便利、信息量大、跨越时空等独特优势在年轻求职群体和中高端求职者中备受青睐。值得注意的是,也正由于其植根于网络虚拟空间,在拥有众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问题。
·招聘信息有效性打折扣
为提高求职命中率,某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小潘花了不少时间,特意从一个招聘网站上精心筛选了5家用人单位寄去简历。可大半个月过去,没有一个单位和小潘联系。小潘按捺不住,索性把5家公司的电话打了个遍,了解一下招聘结果到底如何。没想到,5家单位众口一词:“我们半年前人就招满了,你从哪儿看到的招聘广告?”小潘的遭遇不少通过网络求职的人都曾碰到过。你可曾想过,也许你所看到的职位信息根本已经过时或失效。
随着网络求职越来越受欢迎,大大小小的人才网站雨后春笋般冒出。不少人才网站在信息量明显欠缺,不能为求职者提供有效、足量的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情况下,为吸引求职者眼球,直接从别的网站上“扒下”招聘信息,“剪刀加浆糊”,大量的招聘信息就新鲜“出炉”。这些未经核实的,或已过时无效的招聘信息,让求职者白费了时间和精力。
·个人信息被泄漏而遭人利用
网上求职,一不当心,求职者简历中的种种个人信息就可能成为他人牟利的法宝。事实上,个别招聘网站打着招聘旗号,利用求职者登记的详细个人资料获取不正当利益之事,已不在少数。一些别有用心者盗取求职者的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家庭详细地址等个人信息后,转卖牟利,求职者受到无端“骚扰”的情形屡见不鲜。
自从上个月在网上求职时留下一份个人简历后,顾小姐的生活就再也没有安静过。一会儿是莫名其妙的短信,一会儿是没头没脑的电话,一会儿又是一大堆职业培训的广告邮件。后来才知道,全是网上简历惹的祸。
·诈骗行为时有发生
第三篇:大学生求职技巧
大学毕业生求职技巧
目前,又是大学毕业生求职高峰时期,并且就业形势空前严峻,从近来企业招聘求职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应聘者仍旧没能充分做好求职准备,甚至不知道如何给自己定位便仓促求职应聘,结果频繁飘在各种招聘会场,难以如愿。而一些企业也在抱怨招不到合适员工。在此,从企业招聘角度给正在求职的大学生们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勿“重就业轻规划” 大学生就业是人生一个最大的转折点,每个人都有美好的就业理想,即将毕业时便凭着自己的设想和希望到处寻找理想职位,其实这样求职多是“单相思”的行为。将理想变为现实需要规划。求职者的一种普遍心态是有理想轻规划,甚至没规划,导致屡试不中。求职就是一个正在实施的自我营销项目,做好规划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所以在战略定位上不妨做一下SWOT分析,客观地将自己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遇、不利等列出几条,然后排序几种可选企业类为重点求职目标。之后,较深入地了解目标企业类的文化与发展状况,进一步明确要应聘的企业范围,再有目的地寻找目标信息投放简历。这样有备而应,将会大大提高简历认同度和面试成功率。通常,企业在对应聘者简历归档筛选时,将会降低那些没有明确应聘目标的通用性简历的认同度。在面试过程中如果能对企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谈点个人看法,即使看法肤浅也一定会感动面试考官的,因为他们知道你是认真准备来应聘并事先对企业进行了考察,表明你对这个企业很感兴趣。目前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在网上搜索一下进入企业网站可以轻松了解得到。可惜,毕业生很少这样做,面试时当被问到对企业有多少了解时,几乎都一脸茫然。
二、勿“求大不求小” “求大不求小”和“求安稳不求风险”是当前中国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暴露出的普遍心态。而现代社会瞬息万变,尤其是在IT、文化、经贸、服务等领域内,今天的小企业可能就是明天的黑马。如果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能及早进入这样有潜力的小企业共同创业,无论是在能力发展方面,还是在经济报酬上都会取得在大企业所无法得到的回报,这是职业生涯的最大机遇。但是,如何能够把握好机遇呢?这就要求首先有“小企业大机遇”的创业意识。而考核有潜在机遇企业的关键要素是对企业及发起人和现有核心团队背景的了解。如果企业有明确而坚定的目标,企业核心团队成员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以往优异的业绩,那么,与这样精英团队为伍共同创业也就是为改变命运、成就未来做出了正确选择。大学毕业生应该以2006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创业PK第一名的宋文明为楷模,他大学毕业时放弃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机会而跟随他人创业,最终成就了自己梦想。所以,最理想的职业一定是从打拼中获得。要记住,真正有潜力的黑马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要比已成规摸的大企业高得多,他们要发展,需要的是快速成长的精英。
三、勿“专业必对口” 目前,有些职位的专业性要求仍然很强,如各类工程领域等。但越来越多的职位技能所体现的是专业交叉与融合,加之大学所学专业的教材编写年代多是早于毕业时期若干年。所以,在知识技术更新如此之快的今天,大部分职位招聘中其专业是否对口已经不是关键要素,而更看重的是员工的学习力和智慧。应该清楚:知识不等于智慧,专业知识的掌握不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才是社会的需求。今天,在非大学所学的专业领域成大业者比比皆是。
四、勿“过度包装” 诚信是时下优秀企业追寻的原则,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也必是诚信的企业,而诚信的企业又非常重视应聘者的诚信问题,这是衡量德才的最重砝码。如果求职者在诚信问题上略有差失都将使衡量严重失衡。要记住多数企业的用人标准是“有德短才可以培养才能,而有才缺德则不可用”。所以,交付企业的个人资料应详实,“详”为“包装”,“实”为“适度”。而在面试时,对于考官的提问不知道没关系,坦诚相告会得到理解和好感,千万不能不懂装懂或言自我炫耀之词。要体现勇气,而非盲目自大。要知道,在业内打拼多年的考官会比你对现实职位及专业的了解清楚得多。时下,社会上企业对一些华而不实毕业生的评价用词是“信心暴棚”,说明企业很不喜欢眼高手低的人。要记住如下两种表达“我现在不是什么都会做,但我不怕吃苦,我可以服从企业安排,在工作中完善自己”和“我一直当学生干部,我有领导协调能力,我能做好任何工作”,前者可以打动考官,后者只会增加考官的疑虑。
五、勿“被动面试” 很多人都以为面试是企业提问为主,企业完全主动,这是错误的,其实面试应是双向的。众所周知,第一印象很重要,内向、沉闷和迷茫的表情永远不会被企业青睐,活跃的思维、富于激情与进取的态度永远是企业寻找的目标。因此,要想取得面试成功,必须有备而来。由于在求职规划中对目标行业的一些成功企业已经有所了解,只是在面试之前简要总结一下,以备面试时在考官提出相关问题时交流。面试交流以谈自己的理解和评论为主,而不要轻易下结论,并尽可能说出自己掌握的信息或知识来源。在专业知识交流方面,不宜出现自认为有理有据而与考官“据理力争”现象,而在后期学习与发展上应体现出“我一定行”的勇气与胆识。对于薪酬问题是每个应聘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面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现实中遇到很多毕业生直接问“我在这里每个月能赚多少钱?”这样问企业很难回答,因为所有企业的月薪酬机制都是基础薪金加绩效考核奖励,而奖金是因人贡献而异的,有时占很大比重,如果按基础薪酬回答你的提问,会感到月薪偏低,如果按高额奖金的员工回答你,实际上刚上岗的你是否能够有老员工的能力获得高薪?要知道真正诚信的企业在面试时是不会只向应聘者传递最优信息的。所以,最好的提问是“这个岗位现有员工的平均月薪酬是多少?工薪构成主要是什么?”这样你自己来判断你的能力及可能获得的薪酬。但要知道对薪酬不敏感和过于敏感都会增加企业的忧虑。前几天,在一个高校双选会上,曾见到过一个人力中介公司
打出很醒目的“新加坡招聘公务人员”条幅,被毕业生紧紧包围起来,中介公司介绍的都是在新加坡工作如何赚钱多,工作环境如何好,毕业生以为是新加坡的政府直接来员招聘,挤着急着递上简历。其实中介公司是要赚中介费培训费的,而求职者几乎没有问到中介公司情况和要交多少中介费和培训费,中介公司也不提及自己,应聘简历全部接收。这个中介公司公信度如何?应聘者是否承担得起中介费和培训费?谁知道呢。要知道,面试时企业也在向你展示第一印象。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会对那些主动了解企业、职位要求、薪酬激励机制及对员工的培养的求职者增加好感,并愿意展示企业的竞争力、发展现状与愿景。企业的背景资料是应聘者应该主动重点考察的,而不仅仅是招聘的职位。如果你所面对的是一个不诚信的企业,如果仅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如果你又被这样的企业录用了,那么你将开始浪费你的时间、机遇、金钱甚至信心。总之,企业对应聘者印象的好与坏是由应聘者掌控的,应聘者才是面试的主动方。
六、勿“瞻前顾后” 忧犹寡断有时会失去大好机会。有些毕业生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在应聘过程中可能会被多个企业看中,此时有的毕业生可能会认为还有更好的企业等待他,便玩起游击战,对所有企业都慌称自己有急事做推迟上岗时间或签约时间,继续面试其他企业,当走了一圈后再要回到某个企业时,发现这个企业已经不再需要他了。要知道,企业偏爱忠诚者,企业的耐心也是有限的,优秀者不只是你一个。
七、勿“考察期随大溜” 一旦你被企业录用跨入企业大门,不要以为大功告成。几乎所有企业都设有2-3个月考察期。在考察内,企业多从主动性、协作性和学习力三个方面重点观察新员工,如果你抱着“随大溜”的心态,也许考察期结束后也能被转为正式员工,但不会成为企业重点培养对象。对于成长初期的企业,有时个别能够按时转正的员工却不一定是被企业认定的优秀的员工,而被延期转正的员工很可能是企业的重点培养对象。另外,考察期同样也是双向的,这也是新员工对企业考察的时期。此时考察企业一是要从企业的实际运作角度,二是从老员工角度考察。如:企业实际状况是否与招聘时所宣传的一致?企业行为会真实反映在老员工身上,一旦发现企业有问题或多数老员工不满意,可以及时辞退企业,以免浪费更多时间。
八、勿“拈轻怕重” 最后提示各位毕业生,目前的企业越来越看重甜蜜的一代是否能吃苦问题。
第四篇:大学生求职技巧
大学生求职技巧
从1999年高校扩招到现在,已有十多年的时间。扩招导致的结果是大学在校人数及毕业人数迅速膨胀,找工作变得的越来越难。全国各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经过几年的寂寞寒窗之后,又踏上了漫漫而艰辛的“赶集”式的求职之路。而在大学生相对过剩的今天,眼看走出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要想在现今的就业形势下,谋得属于自身的一份工作或者职业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然而,尽管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抵御关于大学生求职艰辛的信息,因为关于大学生求职困难,毕业薪水甚至比不上部分民工的月薪期望值等等报道已经多如牛毛,听得耳朵都已经起茧了。但是,发生在河南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的一次招聘会的“盛况”着实让人始料未及,也刷新了大学生毕业生求职更具讽刺意义的一幕。
据当地的《河南商报》报道,发生在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的本次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只有260家单位进场招聘,而提供的就业职位也不是非常多,但竟然吸引了3万多名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前来求职。那架势,给人的感觉不是在找工作,而是在战场上战斗。因为人太多,连电梯都被挤得变了形,两扇玻璃门被轰然挤倒掉。“那场面太可怕了,简直就是针都插不进,根本就不像是在找工作,好像是天上掉下了黄金,大家在抢一样。”一位参加现场求职的女大学生想起那场面就感到害怕,而在她无助且略带泪珠的眼神中,也分明地透露出了对求职的担心和对前途的无奈。
在这里,没有必要对目前遭致太多口诛笔伐的高等教育扩张去指责什么,因为,大家已经说得太多;也没有必要对目前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去批判什么,因为,大学生低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低出了大家的心理预期。只是从营销学的角度对目前处于求职困惑期和来回不停奔波的大学生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或许会有一些借鉴意义。
一、充分凸现自身的竞争优势
尽管高等教育已经受到了大部分民众包括部分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并深刻洞察其弊病的研究者的广泛抨击,但中国高等教育的魔力在中国现实的社会条件下还是无法逆转。渴望通过上大学改变命运、承载全家人翻身希望并希望藉以有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和过上比较好的生活是目前支撑大部分家庭送子女上大学的精神支柱。以前,在我所生活的农村,当时要想跳出农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种是你努力读书,通过考上大学走出农村;另外一种就是通过入伍当兵,通过考军校或者转志愿兵的方式走出农村。因此,尽管大学生已经从昔日的天子骄子蜕变成今日的普通人甚至连民工都比不上,但在自己家里人的眼里,现在虽然是谈不上骄傲,但还是全家人的希望。
而大学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熔炉,不管你来自哪个地方,也不管你前期的条件和家庭背景,既然你们能在一个学校里生活和学习,那么你们的起点就基本上是在同一起点上,至少不会有天壤之别。那么,在学校里,尤其是有相当一部分的教授为了赚外快,为自己不去上课找一个借口,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那么,在几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中,至少为自己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也培养了自身在社会上竞争的一些基本要素。而这些,就是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资本或者家底。而这些,有些学生可以作为自身的竞争优势,展示在企业招聘人员的面前。
而关于竞争优势,在这里有一个比较浅显的例子。就是说人如何能够比较好的把握自身的优势与别人交谈。比如说你的专业是市场营销,同时你在选修的课程中又选修了法律,那么在跟同专业的人竞争或者交谈时,你可以避开你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尽谈法律方面的条款,以及如何写诉状,如何打官司。而在与一些法律专业的人士在交谈时,你可以尽情畅谈你的市场营销专业知识,把自己作为“营销专家”的形象出现。这样,你的优势就凸现出来了,你拥有了别人比不上的、纵横捭阖的优势。这也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可以经常使用的有用的一招。因为,你拥有了与别人不一样的竞争优势。
二、做好“精确出击”,切忌撒胡椒粉
当今,为了谋求一份好的工作,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也不吝金钱,到处“赶集式”的去参加各种现场招聘会。同时,在简历的制作上也是大手笔,甚至连写真集都被编辑进了求职简历中,为了得到招聘人员的注意力而绞尽脑汁。但是,这种谋求工作的形式好吗?效果明显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但在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条件下,有些毕业生误以为参加招聘会越多,被招聘厂家选中的机会就越大。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既然是“千里马”,那么,总有“千里马”被“伯乐”相中的机会。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从成本核算上来说,只要粗略地计算一下,目前,在全国各地,针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各种形式的招聘会肯定不会下千场。照此计算,就算你只参加其中的100场,每场招聘会只投递10份简历,那么就需要1000份简历,一份简历按照3元的成本价计算,单简历的制作费用就需要3000元。而你这1000份简历起到作用了吗,也就是被招聘人员看到了吗,不要说是详细的阅读,恐怕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1分钟,马上就会被丢进“人力资源库”,说是说作为后备人才,我想恐怕再也没有人去翻阅和拾起了吧。这还不包括其他的乱七八糟的费用。所以说,并不是说参加招聘会越多中标的机会就越大。而是说需要精确出击,做到准确应聘。所谓准确出击,是指大学毕业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决定参加招聘会前,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正确和恰当的评估,明确自身的专业优势、工作目的地、就业期望值等,参加与自身专业或者兴趣对口的专场招聘会,也可以通过网上投递资料的方式。并且,我也比较赞同网上应聘的方式,这一方面可以节约费用,鼠标一点,就可以发送对招聘方的邮箱,而且可以声情并茂,可以比较充分地传达自身的简历。另外,在粘贴应聘简历的同时,可以为招聘的主管写一封情真意切或者充分展示自身优势的邮件,以此充分凸现你对该份工作的热切和关注,并强烈表达希望加入他们公司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会得到招聘主管的认可的,也会使招聘主管对你产生好感或者甚至记住你的名字,为进入下一轮的应聘或者面谈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在与招聘主管面谈时,要做到有利、有节
如果你能够在众多的应聘者当中脱颖而出,得到招聘单位给予的面谈或者面试的机会,那么证明你的简历或者你应聘的方式已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肯定。
然而,对于初次求职的大学生来说,在第一次接到企业的面试通知时,通常会有一种忐忑不安的感觉,这既是一种兴奋的表现,也是一种焦灼的等待。事实上,即使有过几次应聘经历的人,有时也会有这种感觉。但可能有工作经验的人,地是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面对,所以也通常会表现波澜不惊。而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心态则有时会显得过急,表现在临场上,则会有临场退缩或者发挥失当的表现。
而在当你与招聘主管面谈时,你始终应该记住的就是你能为企业做什么,能为企业创造什么价值,而不是你以前做过什么,或者说你希望得到什么。因为企业通知你过来面谈,那么表明你已经通过了第一次筛选,你的过去的表现,你的潜力,或者你的性格所呈现出来的表现,已经得到了企业的初步认可。那么与你面试,是希望能更加肯定企业的初步筛选是正确的,或者希望几个差不多的人去PK取其中最适合企业的人员,但这其中并一定是最优秀的人员。所以,在这一关做到有利、有节尤其重要。在这一环节中,你需要的是如何展示自身的亮点,如何凸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如何把自己塑造成企业中的一员,而与招聘主管达成心灵上的零距离的沟通,那么,你就成功了。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这句话,用在目前的大学生求职上,也可以说是生动且恰如切分的写照。有些大学生找工作四处无门,到处碰壁;有些却是一路绿灯,可以同时接待几个企业的offer。这不仅仅是表现个体竞争优势的差异,也表现在竞争技巧上的差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山下儿求索。”古人的一句话,送给目前正在求职路上跋涉的大学生们,谨祝你们一路好运!
第五篇:大学生求职礼仪与面试技巧
大学生求职礼仪与面试技巧
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势,除了本身具备相
应的素质外,在求职礼仪以及面试技巧等方面大下功夫已成了不约而同的选择。根据对多家用人单位的采访和一些毕业生面试求职中的实践经验,本文提炼出了一些有关求职礼仪和面试技巧方面的观点和建议,希望对即将迈向职场的大学生有所帮助。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着装和外表,特别是要多掌握一些求职的礼节,这样对自己的顺利就业是十分有帮助的。”身为某公司主管的一位我校校友这样说。为了能让更多的毕业生顺利走上就业岗位,各种有关面试求职技巧的讲座层出不穷。“很多大学生不知道面试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不知道求职所必须的礼仪。”一位培训员在讲座中谈到面试技巧时感慨地表示,“给用人单位留下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得体、恰到好处的礼节对大学生就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准备工作
不打无准备的仗,做任何事情之前准备工作是必须的,面试也一样,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在面试时应对自如。求职前的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的自我定位。很多人事业上发展不顺利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只有找到准确的定位,才可能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2)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优点和缺点。只有你认为有兴趣的事情,才会真正地去做,而且做好;所谓的特长是你擅长的方面,有可能是一门技术,一种知识,还有可能是你某方面的能力。(3)尽可能地收集相关信息。求职之前,要尽可能收集应试单位的有关信息,并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尽可能让这些信息与自己的特点发生联系,以展示出自己的特长。(4)精心策划设计个人简历。个人简历是求职应聘时必不可缺的材料。一份精心设计、编排的个人简历,可以引起主考官的注意和重视。制作简历时应对本人的能力、经验分门别类地做一个简要地描述,并针对应聘职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重点。假设你在计算机编程方面的能力比较突出,并且作为班干部组织了许多学生活动。如果是应聘营销、公关、文秘类的职务,你就应该突出后者以显示你的公关能力;而如果你打算到一个软件开发公司应聘,你对后者的描述就应该弱化,而花较大篇幅说明你在数学、语言、程序开发等方面的才能。总之,要站在招聘单位的角度来思考,你打算应聘的那个职位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简历要重点突出,否则你的简历就会淹没在成堆的简历中而成为一张废纸。
面试技巧
面试是决定求职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如果掌握了面试的技巧,就能为获得这份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我们在面试时要遵守社交礼仪几个基本原则:尊重原则、遵守原则、适度原则、自律原则。”一位已经成功就业的学姐这
样说。要想在交际中获得良好的效果,首先要掌握语言表达的艺术,懂得言谈礼仪,使你的谈吐风趣、高雅、富有感染力。自然,优雅的举止,洒脱的风度,也最能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一个人行为举止的综合,就是风度的具体表现,是社交中无声语言,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包括:规范的站姿、优雅的坐姿、正确的走姿、适度的手姿、合适的表情等。
着装仪态
印象是求职的第一块敲门砖。有一些求职者本身很有实力,就因为面试时仪表方面出了问题,导致与工作机会擦肩而过。专家说:“面试只看三个重点及一种sense(感知),也就是头发、衣饰、鞋子及与对事情的sense”。(1)头发代表一个人的个性与整洁的习惯。比如油腻的头发说明这个人整洁习惯欠佳。所以大学生求职者面试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头发的整洁远比发型更重要。(2)首饰配件,首饰不但说明了一个人的品味,也代表了对自我的要求。从地摊、精品店或是其它地方购得的首饰,道出了个人的生活水平与消费品味。然而价格并不能代表品味高低,搭配是否得体才能体现品味。(3)鞋子,似乎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反而往往最能透露某种讯息。一位服装仪容看起来都很完美的人,只是在交谈的过程中,被面试官无意地瞥见了藏在裤管底下的肮脏鞋子,先前的所有努力全部付之东流。鞋子体现稳健最好,别出心裁的鞋样在这里没有市场。女生的鞋要和衣裤相适
应,不要穿鞋跟太高太细的鞋,长统靴和带扣的鞋也会显得不合时宜。
面试时要做到严肃恭敬,偶尔微笑,不要太紧张同时也不要太放松。落座之前询问是否是指定位置,最好随身携带笔和本子,因为有时面试官会抛出一串问题,简要记录能帮助你有条理地回答每个问题。在简要自我介绍时记住,大多数时候,中庸路线是最好的选择。不要太过张扬或是胆怯,私人情况不宜多说。尽量采用带有积极感情色彩的措辞。在介绍自己的优点过程中一定要实话实说,但不要多说,一般一个或两个,把这一两个说得深入一些,尽量举例说明,最后加一点自身的不足,给人一种谦逊的印象。在谈缺点时也不能讲太多,不要超过两个。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把优点说成缺点,比如:“我这个人很较真!”再比如:“我说话太直!”(实际在说自己很坦率)。如果有情景测试,记住用人单位看重的是你的沟通能力。牢记支持性沟通的原则:一致有效、倾听负责、问题具体、描述联系。面试即将结束时尽量长话短说,不要拖延时间,这是对你的竞争对手的尊重,同时也是对面试官和你自己的尊重。
一次面试只是经验的积累,成功与否并不绝对重要,重要的是是否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面试失败不代表失态。大丈夫成也壮观,败也潇洒。只有在失败面前还能昂首挺胸的人才能最后走向成功。有时候,你坦然面对失败,反而会赢得别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