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要点(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09:1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要点》。

第一篇: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要点

一、文本内容审查:《规划大纲》及《说明》内容是否齐备,结构是否合理,表达是否规范、简练、准确,是否突出了地方特色。

《大纲》内容:1.对现行规划评估;2.规划背景与供需形势分析;3.土地利用战略;4.规划主要目标的落实(包括: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规模、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安排等);5.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节约集约用地的优化方案;6.规划实施的措施等。

二、规划指标落实情况审查: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用地规模、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是否与市级规划下达的指标一致,空间上是否得到衔接协调,并把指标进行了分解落实。

三、用地结构及布局的落实情况:耕地及基本农田的布局调整及落实情况;建设用地的结构及布局情况。

四、城镇用地安排:中心城区的合理规模;中心镇的用地安排;合理确定城镇用地扩展边界(扩展边界大小与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与能调出基本农田的数量相适应;与农村居民点相适应;与城市的发展方向相适应)。

五、产业集聚区的用地安排:各类重点项目的数量及布局考虑。

六、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体现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及整合。

七、节约集约用地措施,规模控制及各类项目都要体现节约集约。

八、按国土资发〔2009〕10号文,合理转换基数。

九、图件审查:图件要素表达是否齐全,主次是否分明,编绘方法是否正确;图面是否整洁清晰,图件比例尺是否适当。

图件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心城区规划控制图、土地规划整理复垦开发图和基本农田保护等其它专题及分析图。

第二篇:浙江省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办法

浙江省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办法

浙土资发[2008]19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

《浙江省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办法》和《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内容要求》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遵照执行。

二○○八年六月九日

浙江省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办法

为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质量,加强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的审批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国土资源部《报国务院审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大纲评审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浙江省辖区内的各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的评审。对按规定需报国务院审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大纲,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初审。

一、成果报送要求

规划大纲报送成果应包含以下内容:

1、规划大纲评审请示(5份);

2、规划大纲及说明(20份);

3、规划大纲图件(2份,包括:市(县)域土地利用现状图、市(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示意图、中心城市和省级中心镇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图等);

4、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成果的审查意见(20份);

5、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县级规划大纲的初审意见(20份);

6、上述成果的电子文档(文字材料采用WORD文档、EXCEL表格格式,图件采用JPG格式)光盘(2份)。

二、评审的组织

评查工作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具体组织,成立规划大纲评审小组,对规划大纲进行审查。评审小组由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相关领域专家和人员组成。

三、评审的依据

(一)《土地管理法》等现行法律、法规;

(二)国家和省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标准;

(三)国家和省有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管理的相关文件;

(四)国家和省及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五)当地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

(六)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及其他调查资料;

(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成果的审查意见。

四、评审的重点

(一)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应体现“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体现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

(二)规划基数。规划应采用经验收合格的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成果,确保基础数据和图件的真实、准确、全面、可靠。

(三)规划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应作为约束性控制指标,建设占用耕地供需分析应科学合理,土地集约利用指标、土地生态环境指标应纳入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各项指标应符合上级规划调控的要求。在上级尚未下达规划控制指标前,应严格把握好

“三个基本原则”,即: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变,城镇村和工矿建设项目用地规模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控制标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明显提高。

(四)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应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体现“城镇建设用地扩大与村庄建设用地规模缩小相挂钩”的原则,建设用地布局应当科学合理,与县市域总体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旅游规划等相关规划应有效衔接,重点项目用地应有保障。

(五)分区空间管制。规划应提出土地利用用途分区及分区管制政策建议,提出中心城市(城区)建设用地发展的方向和规划控制范围,对特殊保护和限定的区域划定范围,应考虑建设用地适宜性,与相关规划做好协调。

(六)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和规划创新。规划应认真总结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经验,以及对其他地区编制规划有借鉴之处。

(七)规划大纲文本、说明的内容应符合要求,规划图内容和编绘方法科学合理。

五、评审的程序

(一)送审

市级规划大纲经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省国土资源厅;县级规划大纲由县级人民政府报经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上报省国土资源厅。

(二)审查

规划大纲评审小组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审查意见,明确评审通过、原则通过或不予通过。

规划重点内容符合要求的,评审通过;指导思想明确、控制指标合理,其他规划内容基本符合要求的,原则通过;各项规划重点内容大部分不符合要求的,不予通过。

(三)批复

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规划处依据评审意见提出批复建议,报厅领导审定批复。属评审通过或原则通过,但需对规划大纲作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的,编制单位应按审查意见认真组织修改,并将修改完善后的规划大纲报送省国土资源厅。

对需报国务院审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大纲,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初审通过并修改完善后报国土资源部评审。

六、大纲的效力

(一)规划成果编制的依据

编制规划大纲是对规划前期工作成果的归纳和总结,是加强规划编制公众参与、部门协调的必要阶段,通过评审的规划大纲是规划成果编制的重要依据。

(二)乡级规划试点的前提

为积极推进新一轮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在县级规划大纲通过评审后的规划编制期间,各县(市、区)可选择若干乡(镇)报经省国土资源厅同意后作为新一轮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试点单位。在通过评审的县级规划大纲框架内,按照现行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变,城镇村和工矿建设项目用地规模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控制标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明显提高的原则,以及符合新一轮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可以先行评审乡级试点规划。

乡级试点规划通过评审后,确实存在在现行规划确定的范围内无法安排的用地需求,可以在通过评审的新一轮规划框架内,确保当地现行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土地利用计划不突破、不涉及违法用地和标准农田的前提下,对现行规划作局部修改。附件: 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内容要求

为积极推进我省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范新一轮规划编制期间规划局部修改工作,根据《国务院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6〕42号)精神,各县(市、区)应在前期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部门沟通和协调,在完成规划成果之前,编制规划大纲。现对规划大纲编制内容提出如下要求: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方针,贯彻实施省委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按照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统筹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转变用地观念,创新用地模式,注重开源节流,落实共同责任,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促进我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规划原则

――必须严格保护耕地。坚持从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生态文明出发,把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放在首位,严格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必须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以供给引导需求合理确定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合理划定城乡扩展边界,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快各业各类用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防止用地浪费,增强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必须统筹安排各业各类土地利用。充分体现规划大纲的长远性、综合性和战略性,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立足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协调各业各类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引导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土地开发新格局的形成。――必须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总结规划实施管理的经验和创新,强化土地规划制度建设,落实规划实施共同责任,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二、总体要求

(一)明确规划目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分析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发展方向和结构特点,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明确重大土地利用问题,确定规划的战略目标和具体目标。

(二)制定框架性方案

通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多方案比较,初步拟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和控制范围、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调整(补划)方案、补充耕地对策、集约用地水平提高方案和重点建设项目的排序,充分体现规划大纲对规划成果编制的指导作用。

(三)提出重点任务

围绕规划目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的实现,提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城乡用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耕地补充、节约集约用地以及分区管制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四)研究保障措施

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管理经验和创新的基础上,研究规划实施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不断完善计划管理、预审管理、农转用规划审查管理制度,规范规划修编调整制度,强化规划公告和监督制度,落实规划责任考核和评估制度,推进科技创新和队伍建设,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三、具体要求

1、规划基数:

(1)以经验收合格的土地更新调查数据为基础,统一变更到2005年10月31日数据为底数,再进行规划基数的调整确认工作,确保基础数据和图件的真实、准确、全面、可靠;

(2)人口数据、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均用地指标,可以使用规划部门的数据进行分析;

(3)在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利用土地更新调查成果图重新补画2005年城镇建成区范围,重新调整2005年城镇建成区面积、农村居民点用地和独立工矿用地,做好与城镇总体规划的衔接。

(4)已发现但未补办建设用地手续的违法用地应调查清楚并上图表示,处理情况需单独列表说明。

(5)可以合并农用地中的三级类,并对标准农田作补充调查。

2、规划背景:

分析区域内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土地利用现状、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土地供需形势和多方案比较等分析的内容。

3、规划主要控制指标:

(1)控制指标的类型

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分为约束性控制指标和指导性控制指标。

约束性控制指标有: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指导性控制指标有:建设用地总规模、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建设占用耕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面积、土地利用强度和效益指标、土地生态环境指标等。

(2)控制指标的说明

各项指标应符合上级规划调控的要求。在上级尚未下达规划控制指标前,必须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变,城镇村和工矿建设项目用地规模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控制标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明显提高。

――耕地保有量。各县(市、区)耕地保有量应以上一轮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为基数,扣除(加上)规划实施中土地整理折抵指标买入(卖出)面积、上级追加的预留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指标面积、核减(追加)生态退耕面积、调出(调入)易地补充耕地面积(均以批准文件为准)后的数据为控制指标。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各县(市、区)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应在上一轮下达的保护面积基础上扣除(加上)省政府同意的跨县(市、区)易地代保面积、国家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易地补划(建)后的数据为控制指标。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在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减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提高的前提下,根据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力布局等区域性、阶段性特点和规律进行科学地预测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其中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应按现行国标核定人均用地指标的基础上确定,开发区、工业功能区等各类工业区块用地应纳入城镇建设用地统一规划。

4、基本农田保护:

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突出对标准农田的重点保护,促使基本农田保护由单纯的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生态型保护转变。应统筹考虑区域内基本农田易地代保、标准农田补划(建),明确提出规划期间可以(需要)代保(委托)的基本农田、标准农田补划(建)的潜力、面积和布局,使基本农田易地代保、标准农田易地补划(建)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进行。

5、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强化规划对城乡建设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的整体调控作用。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新增建设用地尽量利用低丘缓坡非耕地、荒地、滩涂等未利用地。

坚持“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原则,在控制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规模逐步缩小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城乡居民点用地结构和布局,加大中心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力度,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应提出中心村、基层村、撤并村建设的标准。

做好中心城市土地利用的专项规划,提出中心城市、各建制镇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和规划建设用地控制范围的建议。

提出规划期间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议。

6、土地开发整理复垦:

要拓宽耕地占补平衡的途径,提出补充耕地的对策,加大土地整理尤其是农村居民点整理、建设用地复垦力度,积极开展优质园地整治,提出规划期间重点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建议,规划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必须安排在城镇、集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用地区外。

7、土地利用分区管制:

按照“保护利用―重点建设―优化利用―限制建设”的次序对各类用地按规划主导用途划定不同土地空间调控区域,提出不同的管制规则建议。

纳入保护利用范畴优先划定的是: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湿地、泄滞洪区、生态廊道、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等。纳入重点建设范畴划定的是:城镇和中心村新增建设用地范围、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范围。

纳入优化利用范畴划定的是:城镇现状建成区(含各类开发区、工业功能区块现状建设用地)、保留型村庄等。

其他类用地纳入限制建设范畴最后划定。

8、加强公众参与和部门协调:

积极探索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方法,与当地产业布局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相关规划充分衔接,尤其是做好与县(市)域总体规划在建设用地总规模、空间布局、建设时序、基础工作和实施措施等五方面的衔接。

9、加快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加快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体要求详见《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南(试行)》和《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

10、注重上下协调,前期工作县、乡同步:

各乡镇人民政府应积极参与县级规划大纲的编制工作,在规划基数调整、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协调、专题研究等前期工作中,做到县、乡同步。

四、大纲的主要成果

(一)规划文本

主要内容有:

1、规划背景

2、规划总则

包括规划的指导思想、依据、原则、期限、范围

3、规划目标与主要控制指标

4、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与结构优化

5、主要用地规划建议

6、土地利用用途分区和管制规则

7、预期规划实施成效和创新

8、附表

包括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执行情况表、建设用地需求预测多方案汇总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多方案汇总表、城镇建设用地“两规”衔接情

况表、重点保护区一览表、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重点开发整理项目一览表等。

(二)规划说明

主要内容有:

1、规划基础数据的说明;

2、建设用地供需平衡,各部门协调和公众参与情况说明;

3、规划多方案比较及供选方案评价;

4、前期工作成果的修改完善情况说明;

5、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三)规划图件

规划图件应有:

1、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应反映规划基数。

2、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示意图。

3、县级土地利用用途分区管制图。

4、县级中心城市和省级中心镇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图(1:20000―1:50000)

五、规划编制机构和规划编制费用

为提高规划编制质量,同时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各市、县规划编制任务应实行公开招标投标。招投标方式、程序要按照国家招投标有关规定,采用公开招标。投标单位必须符合《浙江省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机构评选推荐标准》(《浙江省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机构评选推荐标准》另发)。禁止转包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业务。被投诉经证实转包规划编制业务或完成业务成果质量低劣的,委托方可以终止其编制任务。为保证规划编制质量,每个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机构在每个设区的市承担的编制任务不得超过2个。

为确保规划编制各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保证规划编制工作经费。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经费可参照城乡规划编制经费标准。

第三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

第43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已经2009年1月5日国土资源部第1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 徐绍史

二○○九年二月四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查和报批,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具体承办。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编制的城市、村镇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专项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 编制和审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第五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等部门落实规划编制工作经费,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 规划编制

第六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为国家、省、市、县和乡(镇)五级。

根据需要可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村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各地应当在编制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对村庄土地利用的总体布局作出科学规划和统筹安排。

第七条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方针。

第八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前,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现行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开展基础调查、重大问题研究等前期工作。

第九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以真实、准确、合法的土地调查基础数据为依据,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前款规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包括: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和原则,土地利用战略定位和目标,土地利用规模、结构与布局总体安排,规划实施措施等内容。

第十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经审查通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与所在地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步编制。第十一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对涉及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区域和城乡协调、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优化、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重大问题,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研究和论证。

第十二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征求各有关部门的意见。

第十三条 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可以向社会公众征询解决方案。

对直接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利益的规划内容,应当举行听证会,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

采取听证会形式听取意见的,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十四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相关方面专家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论证,论证意见及采纳情况应当作为报送审查材料一并上报。

第十五条 承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体编制工作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具有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工作业绩;

(三)有完备的技术和质量管理制度;

(四)有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国土资源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布符合本条规定条件的单位目录。

第三章 规划内容

第十六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二)规划背景与土地供需形势分析;

(三)土地利用战略;

(四)规划主要目标的确定,包括: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规模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安排等;

(五)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节约集约用地的优化方案;

(六)土地利用的差别化政策;

(七)规划实施的责任与保障措施。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前款规定的内容。第十七条 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重点突出下列内容:

(一)国家级土地利用任务的落实情况;

(二)重大土地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各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

(四)对市(地)级土地利用的调控;

(五)土地利用重大专项安排;

(六)规划实施的机制创新。

第十八条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重点突出下列内容:

(一)省级土地利用任务的落实;

(二)土地利用规模、结构与布局的安排;

(三)土地利用分区及分区管制规则;

(四)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五)对县级土地利用的调控;

(六)重点工程安排;

(七)规划实施的责任落实。

前款第(四)项规定的中心城区,包括城市主城区及其相关联的功能组团,其土地利用控制的重点是按照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确定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的规模与布局安排,划定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扩展边界。

第十九条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重点突出下列内容:

(一)市级土地利用任务的落实;

(二)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布局的具体安排;

(三)土地用途管制分区及其管制规则;

(四)城镇村用地扩展边界的划定;

(五)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的确定。

第二十条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重点突出下列内容:

(一)基本农田地块的落实;

(二)县级规划中土地用途分区、布局与边界的落实;

(三)各地块土地用途的确定;

(四)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展边界的划定;

(五)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的安排。

第二十一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包括: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附图。

前款第(二)项规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附图,包括规划现状图、专题规划图和规划分析图。

第二十二条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

第四章 审查和报批

第二十三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报批,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报批两个阶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经本级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逐级上报审批机关同级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第二十四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基础数据、规划目标、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调整等内容进行审查。

第二十五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未通过审查的,有关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重新申报审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通过审查后,有关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据审查通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二十六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的原则,自上而下审查报批。

第二十七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报批,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规划文本及说明;

(二)规划图件;

(三)专题研究报告;

(四)规划成果数据库;

(五)其他材料,包括征求意见及论证情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意见及修改落实情况、公众听证材料等。

第二十八条 有关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人民政府转来的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并自收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规划审查工作。

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较大分歧时,有关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各方进行协调。因特殊情况,确需延长规划审查期限的,可以延长审查。

第二十九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下列规定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审查:

(一)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二)国家有关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

(三)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四)土地利用相关规划;

(五)其他可以依据的基础调查资料等。

第三十条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重点内容包括:

(一)现行规划实施评价;

(二)规划编制原则与指导思想;

(三)战略定位与规划目标;

(四)土地利用结构、规模、布局和时序;

(五)土地利用主要指标分解情况;

(六)规划衔接协调论证情况和公众参与情况;

(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审查情况和相关部门意见,提出明确的审查结论,提请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可以编制土地利用专项规划。行业主管部门可以结合本行业特点编制行业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行业土地利用规划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行业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审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7年10月28日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发布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同时废止。

第四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和布局,是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基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各级行政区域内,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今后一段时期内(通常为15年)土地利用的总安排。

简介

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将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部门进行合理配置,首先是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进行配置,其次在农业与农业内部进行配置,如在农业内部的种植业、林业、牧业之间配置。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还明确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因此,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宏观土地利用规划,是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对辖区内全部土地的利用以及土地开发、整治、保护所作的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根据我国行政区划,规划分为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市)和乡(镇)五级,即五个层次。上下级规划必须紧密衔接,上一级规划是下级规划的依据,并指导下一级规划,下级规划是上级规划的基础和落实。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成果包括规划文件、规划图件及相应的附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制度。

相关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了土地总体规划编制的原则:

(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2)提高土地利用率;

(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5)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2、在2009年1月国土资源部会议审议通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还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规划内容、审查和报批等项作出明确规定。

3、《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

第九条 依照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确需征收房屋的各项建设活动,应当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旧城区改建,应当纳入市、县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应当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经过科学论证。

详细介绍 概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在各级行政区域内,根据土地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今后一段时期内(通常为15年)土地利用的总安排。其实质是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即土地资源的部门间的时空分配(数量、质量、区位),具体借助于土地利用结构加以实现。

土地资源配置是指对土地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部门之间(用途之间)数量、质量、区位的分布状态。时间、空间、用途和数量是构成土地资源配置的四项基本要素。

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一章第四条和第三章的规定,我国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省、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别由各级人民政府编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一项基本手段。所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从全局的和长远的利益出发,以区域内全部土地为对象,对土地利用、开发、整治、保护等方面所作的统筹安排。圈内: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大多数建设项目必须使用圈内土地。

圈外: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能源、交通、水利、军事项目可以使用圈外土地。

审批权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①省级、省政府所在地的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国务院审批;②除此之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省政府批准,其中,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省政府授权设区市的市政府批准;③浙江省省级及杭州市、宁波市、台州市等长三角城市均需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须报国务院批准,其他市级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省政府批准(报批土地占用基本农田的乡镇规划报省批准,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报本级地级市批准);④设区的城市郊区的乡镇(包括街道办事处、农场)、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和省政府确定的中心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省的批准,其他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的内容

1.是否充分体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的要求。

2.上级规划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控制指标是否落实。3.各类用地协调较好,布局合理,土地利用结果调整依据是否充分,调控措施是否可行。

4.土地利用分区是否科学,合理。

5.非农建设用地指标分解与各类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是否紧密衔接,控制到位。

6.耕地占补平衡挂钩措施是否得到落实。

7.规划文本,说明和专题研究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8.规划图内容是否全面,编绘方法是否正确,图面是否清晰。

9.采用基础资料是否准确,可靠。局部修改

局部修改规划必须符合以下条件:A、国务院和省政府已批准行政区划调整的;B、国家和重大能源、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及国家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用地涉及基本农田的;C、国防、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环保、城市和省级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扩大农副产品出口加工、重大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用地不涉及基本农田,但未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D、建设项目已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指标已预留,但由于选址未确定、没有落实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或已落实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但实际位置需作调整的;E、建设项目符合符合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机动指标条件的;F、建设项目用地符合国家供地政策(与产业政策基本相符),全部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非耕地的;G、对市、县(市、区)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城镇建设项目,确实无法在现行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在县(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完成后,可以申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一般一年只能提一至两个项目,项目类型没有限制);H、国家和省重大基础建设的拆迁安置、抢险避灾安置和下山脱贫安置用地,确定无法在现行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的(先用后批)。

规划组成

(一)现行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二)规划背景与土地供需形势分析;

(三)土地利用战略;

(四)规划主要目标的确定,包括: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总规模、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安排等;

(五)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分区、建设用地管制和节约集约用地的优化方案;

(六)土地利用的差别化政策;

(七)规划实施的责任与保障措施。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前款规定的内容。

规划目标 1)总目标 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即三个效益的统一。

2)具体目标

是总体目标下的子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体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在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土地资源的供给状况、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和土地利用战略的研究成果,提出规划年所应实现的土地利用目标。

规划内容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土地供给量预测 3.土地需求量预测 4.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 5.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6.土地利用分区

7.确定实施规划的措施。规划任务

①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是土地利用宏观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土地利用宏观控制的组要依据。

②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时空上对各类用地进行合理布局,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引导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以保证充分、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防止对土地资源的盲目开发。③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法律效力,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规划方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监督各部门土地利用的重要依据。

主要内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不同级别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内容上有所区别,市以下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明确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国务院批准的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基本方针是: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通过充分协调和综合平衡,提出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方案,即确定规划目标年各类土地面积和布局。其中,耕地面积、基本农田面积、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开发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城镇用地面积5项为控制性指标。

国务院批准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5项控制指标为:到2010年,全市耕地减少量即建设占用耕地量不得超过9333.3公顷;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面积不得少于9333.3公顷;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2.46万公顷(637万亩),其中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达到35.67万公顷,占耕地保有量的84%;城镇用地总面积控制在270平方公里以内,其中合肥市中心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50平方公里以内。

3、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根据法律法规,制定配套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及措施,保障规划的实施。通常的实施措施包括:制定计划、执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严格农用地转用审查、严格城市、镇、村建设规划审查,指导农业结构调整。

编制依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要求;

3、土地供给能力;

4、各项建设对土地需求;

5、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程序

1、调查研究

摸清土地家底(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土地供需分析。

2、编制规划方案,形成规划文本、图件。

3、审批。

国务院审批全国、省级、省会及大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省政府批准除国务院审批外的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特点

1、整体性

2、长期性

3、战略性(研究用地的供需平衡)

4、控制性(下一级受上一级的指导和控制,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上一级的反馈)

第五篇:XX县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汇报材料

XX县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

作情况汇报

(XX县国土资源局)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大家好:

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自2007正式启动以来,在市局党组和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历经三年多,完成了XX县级规划,编制完成了全县14个乡镇级规划,现就我县乡镇级规划修编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总规修编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

我县于2005年4月成立了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乡镇人民政府也相应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在县财力十分困难的前提下,拨付专项工作经费用于我县总规修编工作。县人民政府组织各乡镇和各单位多次召开总规修编专题调研工作会。

(二)选择规划修编工作的承办单位。为了确保规划修编成果的质量,2007年 2月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择了XXX为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承担单位。同时签订了合同,明确了双方的职责和需要提交的成果。

(三)全面收集各类基础资料,开展前期工作调研。

根据规划修编有关技术要求和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我局与承担单位通力合作,在县直相关部门和乡镇的密切配合下,全面

1收集了各部门十一五专项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和乡镇基本情况等基础资料。

(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成情况

1.我县于 2007年12月完成了专题研究和县级规划修编大纲,并于2008年9月通过省级备案批复。

2.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备案批复已多年,由于时间跨度长,项目变动大,我县在上级下达我县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规划指标不变的前提下,本着更好的为我县的经济建设服务,于2009年9月再次拟定拟建项目征求函,征求函发出后,各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对拟建项目作了认真填报。2010年我局又重新收集有关十二五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再次核对项目表。2011年又重新收集14个乡镇的城镇规划和涉及我县的高速公路图件,为总规修编提供最现势资料。

3、我县的重点项目规划情况:14个乡镇的城镇建设区、XX农副产品园区,XX乡的工业园区,XX工业园区以及XX镇的工业园区、以及各乡镇主要交通干线建设、XX高速等、XX流域的XXXXXX三大电站和XX水库等。

4、科学合理布局土地利用区,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基本农田上图工作,对全县各类用地按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四大区域进行规划布局。我局将上级下达的xx公顷建设用地增量指标按交通用地xx公顷、水利用地

xx公顷、其他基础设施用地xx公顷(可用于各类建设)、城乡工矿建设用地xx公顷,全部布局在允许建设区。

5、规划基数转换。2007年规划修编上级要求是以2005年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而2009年要求必须以第二次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因此需要对二调数据进行转换。为了完成此项工作,我县制定了《xx县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转换工作方案》,经过精心组织,按《xx市县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修编基数转换指导意见(试行)》xx土规修办发[2010]5号文件要求完成了道真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数转换成果,通过成果分析,认为规划基数转换成果是实事求是的,切实可行的,符合我县实际,可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基数。

6.在县级大纲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完成了全县14个乡镇规划初步成果。目前,xx镇文本已报省修编办备案,其余13个乡镇初步完成文本编制和建库工作,并通过了乡镇府、县政府、各部门审查和市国土资源局的前置审查。

二、规划修编坚持的原则和采取的措施

(一)修编原则。一是依法修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规划修编;二是公众参与原则,我县在总规修编过程中,曾多次广泛征求集乡镇政府,各行业单位意见,使规划修编更具可操作性和符合民众意愿;三是保护耕地和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依据上级下达耕地任务保有量和建设用地增量指标,认真审核我县城镇村人口规模和人均用地指

标,通过土地利用分区,将基本农田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重点风景文物保护区划入禁止建设区;严格按上级下达建设用地增量指标将规划项目划入允许建设区,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总规模;四提高土地利用率原则,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内涵挖潜,统筹安排各业用地,正确处理好土地利用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五是统筹考虑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原则,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六是切实贯彻耕地占补平衡原则,对划定的耕地和基本农田要切实加强保护,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在项目确需占用耕地时,需对占用耕地进行补充,确保目标年耕地保护面积不降低,质量不下降;七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规划修编和管理水平的原则。

(二)采取的措施。

1.认真运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经转换后作为规划基础数据。

2.认真运用“三界四区”规划理论,我县以二调现状图件为基础,按上级有关规定认真划定有条件建设区,我县按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的30%左右进行了划定。

3、把大于25度的耕地不完全列入退耕范围,而是加强土地整理工程,对坡度较大的耕地进行整治,改善其生产条件。

4、规划修编确定规划期内加大对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力度,将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纳入规划。

5、为了和城市总体规划相街接,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城市建设范围以外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城市建设范围以内的区域划为有条件建设区,为城市建设的不确定性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

6、对基本农田实施动态管理,在划定基本农田时,比上级下的指标多划定一量的基本农田,当无法避开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时,占多少在多划的基本农田内核减多少,确保在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总面积不低于规划目标确定的面积。

7、为了使规划更具弹性,满足不可预见项目发展的需要,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环境保护,经政府确定立项的项目用地进行影子规划,全部列入项目表,视为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下步工作:

1、尽快落实市级评审意见,修改完善成果上报审批,全面完成我县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工作。

2、建立和完善乡镇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

3、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下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要点(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要点(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汕头市南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简介(大全)

    汕头市南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简介(公众参与公示稿)《汕头市南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简称《规划大纲》)已形成送审稿,按有关规定进行公众咨询。现将大纲简......

    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评审办法

    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评审办法为规范规划大纲的编制和审查工作,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国土资源部《关......

    国土资源部转发《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办法》

    国土资源部转发《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办法》(国土资发(1998)257号 ) 作者:国土资源部 发布日期:2007-4-9 来源:未知 国土资发(1998)2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

    韶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万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说明$未设置$5$万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说明$515.00$F:X项目万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说明.doc$等待 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设置$5$......

    佛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佛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一、内容 《广东省佛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日前获得国务院批准实施,10月16日正式对外发布。根据《规划》,佛山市中心城区划......

    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一2010年)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最重要的资源和资产。为了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

    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芜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芜湖市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三月 目 录 前 言....................................... 1 一、规划总则..................................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查报告

    关于《xxx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成果的自查报告 xxx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