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卷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卷的调查报告1
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学会学习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题,自主地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教会学生学习,是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则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一、调查目的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自主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素质提高为宗旨的适应21世纪需要的一门崭新课程。在学习化的社会里,自主学习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学会自主的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是一项涉及运用和理论研究范畴的综合性课题,其宗旨是从当代小学生的特点出发,探讨实现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途径,从而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主动积极精神的培养,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我校开展1363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我们小组申报了《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课题,为了解我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发现问题,寻找教育对策,也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依据,掌握教研教改的第一手材料,我们对本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以笔答问卷方式进行调查。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现有8个教学班,学生280多人,来自学校周边范围的适龄儿童,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学习自觉性较差,又没有家长辅导,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调查在全校进行,各班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为了使学生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本调查问卷只填班级、性别,不填姓名,并且当堂完成答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涉及自主学习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和学生家庭因素等方面。包括学生对自主学习意义的认知、感兴趣程度、学习方式、对老师和家长指导自己自学的方式认识及自学表现评价等。从中归纳出4大类进行结果分析。
(一)学习主动性的分析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表现为“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生活中具备主动性的学生还是不多,随着年龄增加,更多的是在父母社会等外在压力下去学习的,而把学习作为乐趣的人极少。另外,通过四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横向比较,说明学生对远景性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是有差异的,学优生和学困生都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学困生的选项中,更明显地看出,他们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的要求、态度和意向。
(二)学习独立性的分析
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如果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独立性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特征。
调查显示,自觉进行预习呈现出低段学生预习自觉性高于中高段学生的特点,这可能是因为低段学生学习负担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要高于高年级的学生,另外,低段学生预习要求低,容易做到。从调查中显示中高段学生在预习上还需利用一定的他主促使其进行预习,因为预习更能体现一个孩子的自主性。
(三)学习自控性的分析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表现和反应,突出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规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表现强化上。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比较依赖父母的督促,需要父母督促完成作业。
表面看低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强一些,实际上通过对学生的访问发现低年级学生的预习大部分是在老师的要求和家长的督促与指导下进行的。也就是说低年级的学生的学习还是以他主为主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一结果启示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多与家长沟通联系,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家庭因素分析
儿童的成长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支持,是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支持力量,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能忽视的教育资源。
从调查中不难看出,优秀学生的家庭成员关系都很和睦,父母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有比较明确的培养目标,大都有较为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大都有较好的教育方法。无论家庭居住条件如何,都比较注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这部分学生的家长自身文化素质比较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分析学习成绩差的这一部分学生的家庭因素,可以发现这些学生的家庭成员本身的文化素质比较低,有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紧张,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差,学生的学习环境都不太好。家长对孩子没有什么要求,即使对孩子有一定的要求,父母的教育意见和教育方法也存在较大分歧。这部分学生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严重地缺乏教育方法。由于家庭教育的乏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很难收到效果,教师只能唱独角戏,由此造成了孩子的学习滞后。
四、调查小结
分析小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目的在于谋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很重要的`因素,可以说,学习效果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学生的发展是起决定作用的。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保证每位学生全身心投入。
那种一讲到底或以问推进的课堂结构固然陈腐;牵制力极强的训练式课型也不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那种“一提问、二讨论、三总结、四质疑”的新的一成不变的走过场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流于形式。自主学习的课堂,要求教师要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学情灵活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模式,每一堂课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来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转变角色,指导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学科活动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自己的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研究者。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采取有效措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意志力。
(三)家校沟通,借用家庭力量激发学习源动力。
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教给家长在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这几年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学习成绩最好的一般为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女;其次是上学时要求选择班级、选择老师的子女;第三是由爷爷奶奶接送上学(家庭教育的任务全由他们负责)的普通家庭的子女;最差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和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后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这些告诉我们,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成效等跟家长的关注程度是成正比例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越高,给予的关注就越多,大多数的子女就能朝着父母所期望的方向成长。相反,家长缺乏对子女成才的期盼,或者期盼值不充分,对子女的关注也不多,学生就产生不了学习的动力,对学习效果的好坏不关心,渐渐地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因而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由于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形成,加上有意注意力还非常薄弱,这时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往往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源动力,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的有效操作方法还需深入研究。
2、调查抽样只具备代表性,但缺乏普遍性,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工作在教学实践中,还需更细致、更深入去开展个案研究。
3、与部分家长的沟通仍需费心费力。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卷的调查报告2
我们经常打这样的比方:“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它的含义有两点:一是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比学生多得多,二是要求教师竭尽全力向学生碗里倒水。与其这样,不如给学生一个空碗,教会学生寻找水源和舀水的方法,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取得比老师还要多的水。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
一、调查目的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自己学习,独立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能力。“餐桌式1363”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只有让学生充分深入的自学,依靠教师给学生预设的各种情境,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模式,才能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我们小组申报了《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课题,为了解我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发现问题,寻找对策,也为开展课题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对本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问卷。
二、调查内容方法
本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即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主动性包括学习兴趣、动机、目的、学习感受等。独立性包括预习习惯、学习方式等。自控性包括学习计划、学习效率等。
本调查采用笔答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我校是农村小学,师生共计300余人,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成绩低下。为了使学生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本调查问卷只填班级、性别,不填姓名,在全校各班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当堂完成答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涉及自主学习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等方面。包括学生对自主学习意义的认知、感兴趣程度、学习方式、对老师和家长指导自己自学的方式认识及自学表现评价等。
1、学生对于自己会不会自主学习在主观上没有做到充分的认识。说明学生在自己主动学习这一方面还不能做到我的学习我做主这一层面来正视自己的学习态度,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干预,自己则不能自主学习,同时也显示出我校学生本身的自制力存在严重的缺失。
2、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过于依赖老师,在没有老师的传授下,自己没有去主动获取知识。我校的学生为什么这么的过于依赖老师的讲授?是教师的满堂灌造成?是应试教育的造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受到限制造成?只要我们细细想想,相信不难发现,其实我们的学生是缺少了一个长期坚持的有效训练的机制。
3、学生自我预习的习惯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在自主学习的时候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导。“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学生一旦养成了认真预习的习惯,掌握了预习的方法,一开始就“抢跑”领先,有助于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距离,使学习变为主动。
4、学生的自控性很弱,阻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战胜自我,控制自我是强者的秉性。人最可悲的是不能战胜自己。若能控制自己,战胜自己就不必害怕任何困难。”自控性是自主学习的高级形态,能自己控制自己的学生,其自主性一定很强。
四、调查总结
调查分析小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目的在于谋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学生的发展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帮助学生收集学习的方法。建立以学定教的学习案,注重学生的学的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形成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勾勒出学习的发现。
2、建立小组学习的有效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建立课后练习的完成效果机制,及时的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制定培优补差的方案。
3、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定时的开展自我学习方法的研讨交流,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说出自己在学习上的得与失。
4、要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学习动机是学生自学活动的主观意图,是推动学生自学的内在力量。在正确的学习动机驱使下,学生就会产生自学的自觉性,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稳定的兴趣性和高度的责任感。小学老师要教育引导学生对社会需要和社会期望的正确的认识,激发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设多种形式的兴趣组活动,让他们都有自我展示获取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在成功后产生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要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使他们朝自身认知发展的正确方向前进,实现其人生的价值追求。从而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
5、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教会学生“会学”。学生的学习深化过程是一个解惑排难的过程。当学生有感待解,有难需排时,教师最好不要越俎代疱,急于解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要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针对性自学,让学生自已解惑排难。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只有在实践中能力才会受到锻炼和发展。自学是一种实践,学生在自学中不仅能够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容易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并形成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要优化课堂结构,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要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正确对待在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调查报告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调查报告1
我们经常打这样的比方:“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它的含义有两点:一是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比学生多得多,二是要求教师竭尽全力向学生碗里倒水。与其这样,不如给学生一个空碗,教会学生寻找水源和舀水的方法,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取得比老师还要多的水。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
一、调查目的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自己学习,独立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能力。“餐桌式1363”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只有让学生充分深入的自学,依靠教师给学生预设的各种情境,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模式,才能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我们小组申报了《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课题,为了解我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发现问题,寻找对策,也为开展课题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对本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问卷。
二、调查内容方法
本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即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主动性包括学习兴趣、动机、目的、学习感受等。独立性包括预习习惯、学习方式等。自控性包括学习计划、学习效率等。
本调查采用笔答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我校是农村小学,师生共计300余人,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成绩低下。为了使学生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本调查问卷只填班级、性别,不填姓名,在全校各班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当堂完成答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涉及自主学习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等方面。包括学生对自主学习意义的认知、感兴趣程度、学习方式、对老师和家长指导自己自学的方式认识及自学表现评价等。
1、学生对于自己会不会自主学习在主观上没有做到充分的认识。说明学生在自己主动学习这一方面还不能做到我的学习我做主这一层面来正视自己的学习态度,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干预,自己则不能自主学习,同时也显示出我校学生本身的自制力存在严重的缺失。
2、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过于依赖老师,在没有老师的传授下,自己没有去主动获取知识。我校的学生为什么这么的过于依赖老师的讲授?是教师的满堂灌造成?是应试教育的造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受到限制造成?只要我们细细想想,相信不难发现,其实我们的学生是缺少了一个长期坚持的有效训练的机制。
3、学生自我预习的习惯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在自主学习的时候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导。“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学生一旦养成了认真预习的习惯,掌握了预习的方法,一开始就“抢跑”领先,有助于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距离,使学习变为主动。
4、学生的自控性很弱,阻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战胜自我,控制自我是强者的秉性。人最可悲的是不能战胜自己。若能控制自己,战胜自己就不必害怕任何困难。”自控性是自主学习的高级形态,能自己控制自己的学生,其自主性一定很强。
四、调查总结
调查分析小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目的在于谋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学生的发展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帮助学生收集学习的方法。建立以学定教的学习案,注重学生的学的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形成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勾勒出学习的发现。
2、建立小组学习的有效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建立课后练习的完成效果机制,及时的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制定培优补差的方案。
3、帮助学生建立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定时的开展自我学习方法的研讨交流,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说出自己在学习上的得与失。
4、要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学习动机是学生自学活动的主观意图,是推动学生自学的内在力量。在正确的学习动机驱使下,学生就会产生自学的自觉性,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稳定的兴趣性和高度的责任感。小学老师要教育引导学生对社会需要和社会期望的正确的认识,激发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设多种形式的兴趣组活动,让他们都有自我展示获取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在成功后产生学习兴趣,在失败时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强化学习动机。要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使他们朝自身认知发展的正确方向前进,实现其人生的价值追求。从而使学生从教师“指路”学习,变成自己“找路”学习。
5、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教会学生“会学”。学生的学习深化过程是一个解惑排难的过程。当学生有感待解,有难需排时,教师最好不要越俎代疱,急于解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要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针对性自学,让学生自已解惑排难。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放开手让学生去做、去说、去论。只有在实践中能力才会受到锻炼和发展。自学是一种实践,学生在自学中不仅能够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容易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并形成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要优化课堂结构,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要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正确对待在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调查报告2
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学会学习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题,自主地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教会学生学习,是经济时代和学习化社会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则是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一、调查目的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自主学习”是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线,能力培养为核心,素质提高为宗旨的适应21世纪需要的一门崭新课程。 在学习化的社会里,自主学习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学会自主的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是一项涉及运用和理论研究范畴的综合性课题,其宗旨是从当代小学生的特点出发,探讨实现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途径,从而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主动积极精神的培养,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运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我校开展1363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我们小组申报了《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课题,为了解我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发现问题,寻找教育对策,也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依据,掌握教研教改的第一手材料,我们对本校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以笔答问卷方式进行调查。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现有8个教学班,学生280多人,来自学校周边范围的适龄儿童,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学习自觉性较差,又没有家长辅导,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调查在全校进行,各班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为了使学生表述自己的真实想法,本调查问卷只填班级、性别,不填姓名,并且当堂完成答卷。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涉及自主学习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和学生家庭因素等方面。包括学生对自主学习意义的认知、感兴趣程度、学习方式、对老师和家长指导自己自学的方式认识及自学表现评价等。从中归纳出4大类进行结果分析。
(一)学习主动性的分析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表现为“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生活中具备主动性的学生还是不多,随着年龄增加,更多的是在父母社会等外在压力下去学习的,而把学习作为乐趣的人极少。另外,通过四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横向比较,说明学生对远景性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是有差异的,学优生和学困生都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学困生的选项中,更明显地看出,他们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父母的要求、态度和意向。
(二)学习独立性的分析
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如果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独立性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特征。
调查显示,自觉进行预习呈现出低段学生预习自觉性高于中高段学生的特点,这可能是因为低段学生学习负担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要高于高年级的学生,另外,低段学生预习要求低,容易做到。从调查中显示中高段学生在预习上还需利用一定的他主促使其进行预习,因为预习更能体现一个孩子的自主性。
(三)学习自控性的分析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表现和反应,突出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规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表现强化上。
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比较依赖父母的督促,需要父母督促完成作业。
表面看低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强一些,实际上通过对学生的访问发现低年级学生的预习大部分是在老师的要求和家长的督促与指导下进行的。也就是说低年级的学生的学习还是以他主为主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一结果启示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多与家长沟通联系,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家庭因素分析
儿童的成长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支持,是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支持力量,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能忽视的教育资源。
从调查中不难看出,优秀学生的家庭成员关系都很和睦,父母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有比较明确的培养目标,大都有较为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大都有较好的教育方法。无论家庭居住条件如何,都比较注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这部分学生的家长自身文化素质比较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分析学习成绩差的这一部分学生的家庭因素,可以发现这些学生的家庭成员本身的文化素质比较低,有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比较紧张,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差,学生的学习环境都不太好。家长对孩子没有什么要求,即使对孩子有一定的要求,父母的教育意见和教育方法也存在较大分歧。这部分学生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严重地缺乏教育方法。由于家庭教育的乏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很难收到效果,教师只能唱独角戏,由此造成了孩子的学习滞后。
四、调查小结
分析小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目的在于谋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很重要的因素,可以说,学习效果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学生的发展是起决定作用的。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保证每位学生全身心投入。
那种一讲到底或以问推进的课堂结构固然陈腐;牵制力极强的训练式课型也不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那种“一提问、二讨论、三总结、四质疑”的新的一成不变的走过场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流于形式。自主学习的课堂,要求教师要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学情灵活选择最恰当的教学模式,每一堂课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来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帮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二)转变角色,指导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学科活动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自己的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研究者。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采取有效措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意志力。
(三)家校沟通,借用家庭力量激发学习源动力。
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教给家长在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使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这几年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学习成绩最好的一般为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女;其次是上学时要求选择班级、选择老师的子女;第三是由爷爷奶奶接送上学(家庭教育的任务全由他们负责)的普通家庭的子女;最差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和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后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这些告诉我们,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成效等跟家长的关注程度是成正比例的。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越高,给予的关注就越多,大多数的子女就能朝着父母所期望的方向成长。相反,家长缺乏对子女成才的期盼,或者期盼值不充分,对子女的关注也不多,学生就产生不了学习的动力,对学习效果的好坏不关心,渐渐地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因而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由于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形成,加上有意注意力还非常薄弱,这时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往往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源动力,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的有效操作方法还需深入研究。
2、调查抽样只具备代表性,但缺乏普遍性,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工作在教学实践中,还需更细致、更深入去开展个案研究。
3、与部分家长的沟通仍需费心费力。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调查报告3
现代教育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是为了不用教”,这既说明了教学的目的,也说明了学生掌握方法后可以自主获取知识,寻求发展。学会学习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题,自主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教学生学习是经济时代和学习型社会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
一、调查目的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门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提高为目的的全新课程,适应21世纪的需要。在学习型社会中,自主学习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学会自主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是一门涉及应用和理论研究的综合性学科。其目的是从当代小学生的特点出发,探索实现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途径,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校进行了1363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我们组申请了课题《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为了了解我校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找出问题,找出教育对策,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依据,掌握教研改革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对我校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方法
这项调查是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的。问卷调查以书面形式进行。
我们学校是农村小学,8个班,280多名学生。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学习意识差,无家长指导,学习成绩低于平均水平。
调查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每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本问卷只填写了班级,性别,没有填写姓名,在课堂上完成了答题卡。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该问卷涉及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力和学生的家庭因素。包括学生对自主学习意义的认知、兴趣程度、学习方式、对教师和家长指导其自学方式的理解以及对自学成绩的评价。总结了四个类别,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学习主动性分析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素质,表现为“我想学”,是基于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是直接促进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也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的需要。学习生活有主动性的同学还是不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学生在父母社会的外部压力下学习,而很少有人把学习当成乐趣。此外,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四年级学生的横向比较,表明学生的前瞻动机不同,存在差异。优秀学生和学困生都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学习困难学生的选择来看,更明显的是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父母的要求、态度和意图。
(二)学习独立性分析
独立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如果主动表示“我想学”,那么独立表示“我能学”。独立性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
根据调查,自我意识预习显示,低水平学生的自我意识高于中高水平学生。这可能是因为低水平的学生比高水平的学生学习负担更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更高。此外,低水平学生对预习的要求较低,容易做到。从调查来看,中高年级的学生需要利用其他一些人来让他们预习,因为预习可以更好地反映一个孩子的自主性。
(三)学习自控力的分析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有意识地表现和反应,表现在学生的自我规划、自我调整、自我引导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增强。
低年级的学生依靠父母的监督,需要父母监督完成作业。
从表面上看,低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强。事实上,通过对学生的采访,发现低年级学生的准备大多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在家长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的。也就是说,低年级的学生仍然在自主学习,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一结果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应多与家长沟通,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家庭因素分析
孩子的成长取决于学校,家庭,社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支持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支撑力量。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
从调查中不难看出,优秀学生家庭成员和睦,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更高,培养目标明确,家庭教育氛围更加民主,教育方式更好。不管家庭生活条件如何,我们都应该更加注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这些学生家长较高的文化素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分析这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家庭因素,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家庭成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一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相对紧张,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学生的学习环境也不是很好。父母对孩子没有要求,即使对孩子有一定的要求,他们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也大相径庭。这些学生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严重缺乏教育方法。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与家庭的联系难以取得成效,教师只能唱独角戏,导致孩子学习滞后。
四、调查摘要
本文分析了小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据调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性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说,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他们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确保每个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
走到最后或者通过提问推进的课堂结构当然是陈腐的;约束性强的实训型课堂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成不变的“一题两议三总结四题”新课堂教学模式也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流于形式。自主学习课堂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模式。在老师的指导下,每个班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获得知识。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他们可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快乐,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方法。
(二)转变角色,指导学生一些学习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研究者。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意志力。
(三)家校沟通,借家庭力量激发学习动机。
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导家长如何引导学生在家自学,让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近年来,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智力家庭的孩子一般学习成绩最好;其次,要求上学时选择班级和老师的孩子;第三种是普通家庭的孩子,由爷爷奶奶接送上学(都是负责家庭教育的任务);最糟糕的是农民工和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送孩子上学后从来不问孩子学习的情况)。
这些都告诉我们,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有效性与家长的关注度成正比。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高,给予的关注就越多,大部分孩子都能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成长。相反,父母对孩子的成功缺乏期望,或者期望值不够,对孩子关注不够,学生无法产生学习动力,也不关心学习效果,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由于对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学习的行为习惯尚未形成,有意的关注还很薄弱,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往往会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来源,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待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的有效操作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2.调查抽样只是代表性的,缺乏普遍性。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工作需要在更详细、更深入的案例研究中进行。
3.和一些家长沟通还是需要下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