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景物的初中作文
描写景物的初中作文1
有人喜欢春天,有人喜欢夏天,有人喜欢冬天,可我却偏偏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有最美的景色,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秋天来了,空气格外清新,天空格外晴朗。一群群大雁一会排成人字型,一会排成一字型,好像在对人们说;“秋天来了,冬天不远了,我们要到南方去了。
秋天来了,树叶宝宝们有的穿上黄衣服,有的穿上红衣服,它们挣脱树枝妈妈的怀抱,像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在空中翩翩飞舞着,轻轻的落下……落下……
秋天来了,好多花儿都枯萎了,可菊花仙子欣然怒放,粉的。黄的。蓝的……成为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秋天来了,果园里,苹果现出了粉红的脸颊;梨树上挂满了金黄色的灯笼;石榴裂开了嘴唇,露出了红红的牙齿;紫水晶般的葡萄爬满了枝架;这么多水果娃娃,把原本寂静的果园装扮成了欢乐的游乐场。
秋天来了,田野一片丰收的景象;稻子笑弯了腰,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就连玉米也长出了深红色的胡须;勤劳的人们都在说着、笑着、品味这丰收带来了的喜悦。
秋天美不美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美丽的秋天、这丰收的季节吧!
描写景物的初中作文2
你必须去过雄伟的长城吧你必须去过美丽的故宫吧你必须会赞叹那里的雄伟和美丽吧你必须会认为那里就是世上最美丽的'奇观吧告诉你,我认为最美丽的奇观不是它们,而是——彩虹!
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我正在和小朋友玩耍,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了,我们赶紧跑回了家。刚刚进了家门,天上便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这天玩计划又泡汤了……”我这样想着,闷闷不乐的看着窗外。过了一会儿,雨突然停了,太阳出来了,我往窗外一看,那是什么啊!那竟然是彩虹!
云雾中的彩虹是那么美丽,就好像是一位身穿彩色衣服的仙女下凡一样,又像后羿射日用的弓箭一样,还像一只顽皮的小精灵,像牛郎织女相会的鹊桥……看着看着,我突然发此刻这条彩虹上又出现了一道彩虹!这两条彩虹就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样挂在天空。啊,这竟然是“双虹”!这可真是彩虹中的奇观啊!我赶紧拿出了相机,咔嚓咔嚓的照个不停,看着相机里的照片,我笑了,彩虹似乎也在微笑……
彩虹渐渐地消失了,但我还久久的站在窗前,我见到了,见过了,这美丽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彩虹,这也真应了那句老话:“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看到彩虹!”
描写景物的初中作文3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苦笑,我问花儿怎么了,花儿说“热”
的确“热”是夏天的标签,概况了夏天的烈日炎炎,染红了夏季的风采,时不时可以看到小学生把着的雪糕,青春少女拿着的伞,上班的人在赶时间,可以说此时人们忙的不亦乐乎,满头大汗,这个夏天不会寂寞。
以前我不喜欢夏天与冬天,我看到这么美好的国度,老百姓却活在冰火两重天中,很是不忍,夏天人们都嫌热,不会出门,冬天人们怕冷也不会出门,这么美这么美的景色怡人,却没有人来欣赏,我想它们也会呐喊一句:”天公无眼识良才“活生生的景色不容被埋没,于是就有了我,夏有夏景,试问冬天谁可以吃到入口的雪糕,咬到爽人的西瓜,带着心爱的人踏遍绿色。这是美,更是一种享受。
夜间温度降下,那少女在广场跳舞唱歌,情侣凉亭诉说情话,无奈单身像我一样的小帅哥只能长叹一声,内心在呐喊,加我一个。人们都说晚上是孤单难过的开始,似乎我这次又要度过这漫长寂寞的夜,谁来陪,难道还要继续一千年爱与不爱的`轮回吗?为什么不能把时光停留在那幸福的瞬间。此时小草的香味扑鼻而来,是夏为我传送信息。
不能多想,也不想多想。就让这无边美丽的夏伴我度过此季!
描写景物的初中作文4
我家门前变化万千,在一天之中就有三种不同的景象,使人的心情也随之而变。
清晨是美好的一天的开始,我家门前拥有新鲜的空气,一切都从睡梦中苏醒。小鸟早早地在窗外飞翔,把欢乐撒下,把清脆的歌声留下,红艳艳的月季花请来风婆婆为它散发芬芳,只听见“嗡嗡”“沙沙”……小昆虫飞来了,它们被月季花的香味征服了,陶醉在花间,还有紫色的菊花,花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如同珍珠一样,让菊花更鲜艳了。突然,一只白蝴蝶飞来,它停留在菊花上,不时扇动着翅膀,就如同一位穿白裙的俊俏小姑娘翩翩起舞,花坛里的树木被露珠冲刷后显得更有微生机了,使人心旷神怡。
中午我家门前是宁静的。中午大家在午休补充体力,唯独五颜六色的蝴蝶忘记了时间,它们还在花间快乐地玩耍嬉戏。风婆婆也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的`工作,吹来忽急忽慢的风。稻田里的稻子在风中不停的向我们点头,还有一些树木在一旁摆动着绿色的“短发”,但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大概是怕把人们惊醒吧!
夜晚我家门前是幽静而美丽的。一轮明月挂在天空,好象是一条弯弯的小船在行驶着,皎洁的月光照在房顶上,窗户上,地面上……月光悄悄地溜进我的房间,一会儿又把光辉洒在小河和水渠里,月光映在水面上闪闪发光,随着水的波动月影时聚时散。
我家门前真是个万物聚会的好地方啊!
初中作文训练:景物描写
一、学习抓景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地各有貌,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要仔细观察景物,抓住特点写具体,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请看以下片断,想想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的。
⒈夏日的中午,万里碧空上飘着朵朵白云。这些白云,有的几片连在一起,像海洋里翻滚着银色的浪花,像层峦叠嶂的远山,有时在一片银灰色的大云层上,又飘浮着一朵朵大小不
一、形状不同的云朵儿,就像岛屿礁石上怒放的海石花。
评析:这个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白云的形状、大小进行描写的。
⒉请大家再读以下几个片断,看看这几位作者又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写的?
①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评析: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火烧云的色彩绚丽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从而反映了火烧云的美。
②“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驼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
评析: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栎树、羚羊、驼鸟、小河、鲜花的数量进行描写的。
③“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杆。甲虫‘嗡嗡’地叫。扬科躺在河边静静地听着。”
评析: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青蛙、啄木鸟、甲虫发出的声响进行描写,反映了小音乐家扬科对音乐的喜爱。
⒊写景除了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这些方面进行描写外,还可以从那些方面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呢?还可抓住景物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
例如:①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这棵大榕树好像在把它全部生命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评析:这段描写作者抓住了大榕树枝繁叶茂中所表现出的神韵进行描写,使我们感觉到她充满了生命力。
②以上描写“火烧云”的片断。作者是抓住了火烧云短时间里色彩变化多、快的特点,反映了火烧云的美、奇。
③清晨,江面上格外平静,碧波荡漾,银光闪烁,海鸥在江面上展翅飞翔。此时,我总爱伫立在江堤上向北眺望吴淞口,那一望无际的江面,水天相连。一陈清风拂来,猛吸一口新鲜空气,顿时令人心旷神怡。江堤边的树林里,鸟儿清脆的叫声此起彼伏。一群老人在堤岸边散步,打太极拳„„当阳光撒满江面的时候,江面开始沸腾了。你看,那大小船只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机帆船的马达声、大轮船的汽笛声,江浪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支雄壮的交响乐。“呜”的一声汽笛。一艘万吨轮由远而近,所到之处涌起两排巨浪,呈八字形,像两条白龙朝两面三刀岸滚来,浪花扑打在江边的岩石滩上,溅起一簇簇白花„„傍晚,夕阳把江面映得通红。此时,我和小伙伴们总爱到江边的岩石堆上捉螃蜞。一个傍晚可捉二、三十只。晚上,沸腾的江面恢复了宁静。这时,停靠在码头上的万吨巨轮灯火辉煌,和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把船边的江水也映红了。江风阵阵,迎面袭来,驱散了夏日的暑意。
评析: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江面从早到晚的变化,写出了江面特有的美景。
④我们的教室和操场中间,有一条甬道,甬道两旁是两排齐刷刷的梧桐树。春风给它满枝叶苞,点点鹅黄,片片嫩绿。夏日,一张绎叶就是一个绿色的巴掌,托着一轮骄阳。一棵树就是一把漂亮的遮阳伞,树下清风习习。梧桐美在秋天。每天中秋过后,几场秋雨。几阵秋风,把那叶子染成锈红色。此时,蓝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高空,秋阳淡光,梧桐白白的躯干,红红的树冠,显得分外娴静、妖娆,优雅、庄重。走在这甬道上,置身在画图中,沉浸在恬适的氛围里。不必可惜,西北风一夜刮尽树叶,那遍地铺金,不 1
正象征这金色的丰收季节吗?冬天,梧桐粗壮的树干,光秃的枝桠,倔强地挺立在那里,顶严寒,斗风雪。看到它,缩颈袖手的人会挺起胸来,凝视它的身影,会油然而生敬意。
评析:这个片断作者抓住了梧桐树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反映了作者对校园梧桐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总结抓景物特点,写好景物的几种方法
以上这些片断告诉我们,要写好景物,可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神韵、变化等这些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就可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当然,并不是在写每样景物时,都要运用以上这些描写方法,应根据所写景物的特征,有所侧重地选择景物描写方法,而且写时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另外,还须注意描写景物也要按一定的顺序,一层一层地写。有的按景物的远近写;有的按方位写;有的按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写等。但不能像列清单一样地把所有景物都写下来,要抓住特点,有重点地写。最后,要说的是不管写什么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怎样写出一处景物的特点呢?
⒈观察有顺序。按题目要求,你首先要选择一处自己喜爱的景物,如山川、田园、小河等,并确定观察点(立足点),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或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整体到部分;或者相反。这样写出的片段来才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⒉抓景物特点。掌握了一定的顺序后,观察什么呢?要仔细观察这处景物的特点,如形状、数量、颜色、姿态以及它们的变化等。要抓住这处景物独特的地方。首先要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其次,要善于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此外,还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只有在抓住景物特点、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才会有生动逼真的描写。我们在描写景物中,要运用电影摄影师的技巧,合理安排描写的顺序,像我们通常所见的写景文章,要有先后顺序,有远景,有近景,有主次之分,上下之分,先总写再分写。先写静态,再写动态,或动静结合;先写形状,再写颜色,声音,气味„„总之,观察要仔细,描写要有一定的顺序,一定的角度。
例:我爱秋天的田野,更爱秋天的树林。漫步林间,松树的、柏树的叶子还是那么苍翠,火红的枫叶染得树林一派生气。许多树木已脱去一身绿装,露出了香甜可口的果实。秋风飒飒,黄叶纷纷落地,于是地下的树叶粉红的、金黄的、青绿的、淡紫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和小伙伴们就在这大自然铺就的华丽的地毯上唱呀、跳呀,互相追逐嬉戏。秋林成了我们孩子们的乐园。
评析:这里作者按照由整体(秋天的树林)到部分(各种树)的顺序,既写了四季常青的苍松翠柏、一派生气的红枫,又写了累累的果实,还用许多描写色彩的词写出了各种树的落叶,从而展示出秋林的鲜明特色。
三、运用各种手法
加修饰语;运用修辞手法;融入作者的感受。
①加修饰语:在你所描写的景物前加上一些表性质、颜色、状态的词,把景物写活。
②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可以把景物描绘得更加形象。
③融入作者的感受即情景交融。写作中只有抒发真情实感才能深深打动读者,引起他们的共鸣。
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描写景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处结合起来,所绘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因而要善于找到最能表现景物特征的动词和一些恰当的形容词,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但要注意不能堆积。
常见的表现手段主要是:
⒈用修辞手法状物绘景。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作者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又如作者把耶诞红比作淑女,也生动形象地写出耶诞红的美丽。不过话要说回来,比喻也要创新。如果总把某
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是不会增添文章的情趣的。
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如“原野上的青草,换上青翠的衣服”,作者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把春天人格化为“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春天是个慈祥的守护神”“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这样状物写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
⒉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动”与“静”是一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呆一会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山更幽’ 呢?还有„„”“得了,得了!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对,互相依存,共同体现”。这个故事说明: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这是状物绘景中高妙的一着,它能使文章情趣盎然。
⒊运用传说,状物绘景。
状物写景要富有活力,运用传说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不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能使文章情趣横生。
⒋要融入感情。
在细致描述这处景物的同时,还要表达自己对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做到景中有情,情景交融。请看一位同学写《游老鼠潭》的感受:“我们乘着船游老鼠潭„„我低头看,只见水里倒映着蓝天白云,神奇的山峰,活灵活现的老鼠岩,我仿佛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妙趣呀!”作者看到老鼠潭倒映的美景,产生了联想,表达了自己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写景,主要是突出景物的特征,写出此景与他景的不同,向读者描绘出一幅独具特色的风景画。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呢?
首先要注意观察。在确定观察对象以后,要进行长时间、全面、深入地观察,既要观察它的整体,又要观察它的局部,既要观察它的静态(颜色、姿态等),也要观察它的动态(生长过程、四季变化、刮风下雨等);还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力求形象、生动、明晰、特点显著。还要与其他景物进行比较,找出其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比较,把握其与众不同的地方,才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征。
另外,写景要选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有的先写全貌,再写部分,有的从上到下,有的由内而外,有的自远及近„„总之,要有一个基点,确定观察的顺序。
再有,写景作文离不开抒情,写景是手段,抒情才是目的,绝没有单纯为写景而写景的文章。通过生动、细致的描写,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只有渗透了作者真实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把感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使写景和抒情相结合呢?
首先应寻找适合自己表达感情的景物,一个风景点的景物是丰富多彩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它们全写进去,使文章不知所云。应该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找出能寓情的景物来写。同时,作者应有丰富的联想,采用多种写作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使描绘的景物形象化,带有人的特点、人的感情,这样就能做到文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有机的融为一体。
范文赏析
春夏秋冬的表演
春、夏、秋、冬,像四位神奇的演员,在自然这个大舞台上表演着各自的绝招。
春
瞧,翠绿的大幕拉开了。春姑娘穿着五彩的霓裳,轻盈地走上了舞台,她把长袖一挥,大地上的草丛
树木都被染上了绿色。春姑娘又从身后拿出一只漂亮的花篮,用纤巧的手从里面拿出一束束五色缤纷的鲜花,向台下撒去。鲜花飞向绿色的大地,飞向绿色的树木。立刻,嫩绿的翠叶间缀满了朵朵鲜花。鲜花在万绿丛中开放,恰似在绿色的锦缎中,用五色相间的丝线绣出了怒放的花朵。春姑娘红艳艳的面颊上浮现出醉人的春天微笑。她笑着,轻轻地退下台去。
翠绿的大幕拉拢了。
夏
台上翠绿的大幕,慢慢变成了深绿,然后缓缓拉开了。啊,夏出场了。夏似一位生气勃勃的少年,健步走上台来。夏的眼睛灼灼发亮,环视着台下的大地,大地上顿时出现一片火热的阳光。大树张开无数的臂膀,遮住夏火热的目光,洒下一片荫蔽。夏的目光到达那里,那里就是一片酷热,一片骄阳。夏施展过自己的绝技,满意地收起了目光,退下台来。深绿的大幕也随之闭拢了。
秋
深绿的幕布很快变成了金黄色,这预示着美丽的秋将出场了。幕布缓慢地拉开了。美丽的秋,身着金黄色的衣衫,出现在舞台中央。秋用细细的手一指,大地立即变得金黄一片。秋从身边拿出一只小口袋,变戏法似地取出一只只丰硕的果实,向台下抛去。那只袋里像有无穷无尽的果实,拿也拿不尽,取也取不竭。沉甸甸的果实飞向大地,坠满金黄的枝头,好一派硕果累累的金秋景色啊!
秋像一位满含羞涩的少女,害羞地笑着,款款步下台去。
冬
冬天来了!冬像一位爱干净的小女孩儿,浑身雪白,连幕布也由金黄而变得雪白了。冬戴着雪白的绒帽,浑身穿着白色的绒衣裤,脚上着一双白皮靴,就像一个可爱的白绒球一般。她用胖胖的小手,指挥着雪花向大地飞舞,去清除那里的污垢。雪花们顺从地听从冬的指挥,舞动着美丽的六角形身体,飘落在大地上。不一会儿,大地便白茫茫一片,成了白雪世界。
冬看着大地上的变化,高兴地笑了,胖胖的小脸上出现两个小小的酒窝。她蹦着、跳着、拍着小手,如一个快活的小绒球,滚下台去。
白色的干净的大幕也随着冬的退场而闭拢了。
就在春、夏、秋、冬四位神奇的演员表演各自的绝招时,时间老人的步子也飞快地迈动着。当冬表演结束后,一年过去了,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大地上的景物随着春夏秋冬的更替而不断地变化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夏秋冬四位神奇的魔术师,在自然这个大舞台上表演着各自的节目,表演着„„
祝愿他们的节目能越演越好,使人们更加热爱绚丽多姿的大自然!
评析:作者别出心裁地把春、夏、秋、冬的景色和神韵,比喻成四幕剧来描写。于是,描述了新的画面:大自然是一座宏伟的舞台,大地是一张神奇的幕布,季节则是高明的魔术师演员了。每个季节都表演出自己的绝招,春姑娘散花的轻盈,夏少年注目的火热,秋少女掷果的羞涩,冬孩子胖手的指挥,令读者油然产生一种心灵的共鸣和美感。文章构思新颖,富有诗情画意。
淡妆浓抹总相宜——景物描写训练浅谈
在记叙和抒情的文章中,景物描写有着交代环境、渲染气氛、寄托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一段优美的景物描写,就象一幅山水画。景物描写的作文训练中,学生只是粗略地勾勒景物轮廓,缺乏色彩,语言平淡。如何进行景物描写训练呢?下面简略谈一下。
一、注意景物的整体和局部
无论是自然界的景物,还是图片画面,学生的观察往往不能全面。只注意了鲜艳的色彩,尖锐的矛盾冲突,而忽视景物的背景和细节。例如在写雨景时,既要写远处迷梦的雨幕,又要写芭蕉叶上滴落的串串珍珠。这样写景就注意了点面结合。
二、注意写景的动静结合活动的画面比静止的画面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例: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
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干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中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黄河浪《故乡的榕树》)
评析:这是作者回忆故乡的榕树,枝叶婆娑,流水潺潺,鸭群嬉戏,又加以活动的人群,使画面动静结合,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用五觉描写景物
综合运用各种感觉描写景物,可以使景物描写更加细腻。
例:细细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如烟似雾;润湿的泥土散发的清新和芳香沁人心脾;雨点滴入口中,甜甜的,令人回味无穷;春风把雨丝送上你的脸颊如少女的手儿温柔细腻;俯身静听草长得声音如一望无际的旷野上悠扬的笛声在耳畔回响。啊,潇潇春雨,春雨潇潇。(学生习作《春雨》)
评析:这段作文综合运用了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五种感觉写春雨,细腻传神,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写作方法。
四、注意描写景物的色彩
彩色的电影比黑白的电影前进了一大步,彩色的画面比黑白的画面对视觉更具有冲击力。
例: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碧野《天山景物记》)
特别诱人的是牧野的黄昏,落日映红周围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褪,银灰色的暮霭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碧野《天山景物记》)
评析:这两段文字中,蓝天、白云、银灰色的暗花,夕阳的红火连锁映衬着蒙古包,牧女笼罩在金碧辉煌的世界中。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景物五光十色,准确的使用色彩词语会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当然,这离不开细致的观察。
五、写景的最高境界——情景交融
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说出了景和情的关系。你高兴时,小鸟为你唱歌;你悲痛时,乌云为你哭泣。一切景物都承载人的思想感情。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到了槐树的落蕊、牵牛花的蓝朵、农民的青衣、廿四桥的明月诸多景物,这些景物呈现处蓝白黑灰的冷色调,非常吻合作者当时苦闷的心情;当时北平有香山的红叶色彩绚丽,颐和园游人如织,这些暖色调不吻合作者心情。作者的心情孤独、苦闷、悲凉,笔下的景物自然就清、静、悲凉。此文写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六、景物描写语言的生动、形象
景物描写中要达到语言形象生动,方法之一就是用比喻拟人修辞。
例: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他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看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把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好像少了谁都不应该似的。(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评析:这段文字中“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把墨绿大伞”“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等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方法,写出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