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文格式调查报告
基层党的机关公文格式调查调查人: 汉语言三班 郭晓文
调查方法:网络调查
具体操作:用百度搜索搜查各地基层党组织的公文例文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基层党组织公文格式
调查结果:1·基层党组织的公文格式规定遵从的是:
(1)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
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2)国务院2000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
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配套制定的《国家
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格式》”)。
2·凡是《条例》作出规定的都应该严格遵循。《条
例》没有作出规定,但中共中央发布的文件一直沿用的,可以参照中央文件执行;若《条例》没有作出规定,也没有中央文件可参照的,则可以参照《办法》、《格式》执行。
3·《条例》虽然作出了规定,但基层党的机关在工
作实际中不便生搬硬套的,可在确保公文运转和效力的前提下,予以灵活处理。
基层党的机关公文格式调查报告
通过我查看例文和各个基层党组织对于公文格式的相关的详细的规定,我了解到以下信息:
一、版头。《条例》规定“版头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二字或者加括号标明文种组成”,对版头的字体(含字号,下同)未作规定。基层党的机关的版头字体可参照中央文件采用套红小标宋体字;其字号可参照《格式》,应当小于“中共中央文件”的字号,以突出中共中央作为党的领导机关的地位。
二、份号。《条例》规定“份号标注于公文首页左上角”。在遵循《条例》的基础上可参照中央文件予以明确:顶格标于首页版心左上角第1行。基层党的机关公文的份号多用印号机手工加盖,对其字体可不作要求。
三、密级。《条例》规定“密级标注于份号下方”。在遵循《条例》的基础上可参照中央文件予以明确: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注在公文首页版心左上角第2行,两字之间空1字。若有必要,可按照保密工作相关规定,在密级后用3号黑体标明保密期限,中间用“★”隔开。
四、紧急程度。《条例》对其字体和标注位置未作规定。可参照中央文件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注在首页版心左上角第3行,两字之间空1字。
五、发文字号。《条例》规定“发文字号标注于版头下方居中或者左下方”,其字体未作规定,标注位置也不甚明确。可参照《格式》用4号仿宋体字,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标识;年份用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其标注位置可参照《格式》予以明确:上行公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1字标注,平行公文居中标注。
六、签发人。《条例》规定“上报公文应当在发文字号右侧标注签发人”,未明确规定字体和具体标注位置。可参照《格式》,签发人姓名居右空1字标注;签发人用4号仿宋体字,签发人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4号楷体字标注签发人姓名。
七、标题。《条例》规定“标题位于发文字号下方”,对字体未作规定,标注位置也不甚明确。可参照中央文件,在红色横隔线下方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列。另需注意,标题中不得随意省略发文机关名称;除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八、主送机关。《条例》规定“主送机关位于正文上方,顶格排印”,对字体未作规定。可参照中央文件用3号仿宋体字。
九、正文。《条例》规定“正文位于标题或者主送机关下方”,对字体未作规定。可参照中央文件,用3号仿宋体字;正文中的数字、年份参照《格式》,不能回行。需要注意一点,对于印发、转发、批转类的公文可参照中央文件,其主送机关、批语、成文时间、发文机关署名均要用3号楷体字标注。
十、附件。《条例》规定“附件置于主件之后,与主件装订在一起,并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署名之前注明附件名称”,对字体未作规定,其标注位置也不甚明确。可参照《格式》,在正文下方空一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注“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另须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注“附件”,有序号时标注序号。
十一、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条例》规定“发文机关署名位于正文的右下方;成文日期位于发文机关署名右下方”。对字体未作规定,可参照中央文件用3号仿宋体字。其标注位置基层党的机关不能硬套,因为中央的普发性公文不需加盖印章,其成文日期与正文所隔间距往往较小,而基层党的机关的公文都必须加盖印章,若硬套参照则有可能出现印章压住正文的情况,可灵活处理,所空间距视印章大小而定,以印章上弧与正文的距离不到1行为宜。其排布应当参照中央文件,发文机关署名右空4字,成文日期右空2字,呈交错状。此外,《条例》规定“决议、决定等不标明主送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加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居中位置”,也不署发文机关名称,由于基层党的机关公文都必须加盖印章,如果按照《条例》执行,成文日期加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居中位置,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就没有加盖印章的地方,应当灵活处理,对所有文种都要署发文机关名称、成文日期都要标于正文下方,以便加盖印章。
十二、印章。条例规定“除会议纪要和印制的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外,公文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由于中央文件的传递、分发由机要交通途径完成,可保证文件的安全,普发性公文一般不加盖印章;但基层党的机关为防止伪造公文,每份公文都必须加盖印章。对于印章加盖方式,《条例》未作规定,可参照《格式》,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
十三、印发传达范围。《条例》规定“印发传达范围加括号标注于成文日期左下文”,字体和标注位置未作明确规定。可参照中央文件,在成文日期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加括号标注。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机关向上级请示工作越来越多,《条例》没有要求“请示”文种须标明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在实际工作中不利于工作联系,基层可灵活处理,参照《办法》和《格式》,对请示类公文可在印发传达范围处用3号仿宋字体加括号标注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十四、主题词。《条例》规定“主题词位于抄送机关上方”,对字体未作规定。可参照中央文件,“主题词”三字用3号黑体字,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
十五、抄送机关。《条例》规定“抄送机关名称标注于印制版记上方”,对字体未作规定。可参照《格式》,在主题词下1行,左空1字用4号仿宋体字标识,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十六、印制版记。《条例》规定“印制版记位于公文末页下端”,对字体未作规定。可参照中央文件,在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1行,用4号仿宋体字标注,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需要注意一点,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要参照中央文件,标注于公文最后一页,且必须是双数页,印制版记置于最后一行。
十七、页码。《条例》对页码的标注未作规定,可参照中央文件,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处。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单页码居右,双页码居左,不能一律居中。
十八、用纸与排版。《条例》虽然规定“公文用纸可采用16开型,也可采用A4型”,但中央的文件一直沿用16开型,党的基层机关也应该参照使用16开型;《条例》对公文排版没有作出规定,可参照中央文件,每页排20行,每行25个字,天头、地脚分别设为20、7毫米,订口、翻口分别设为20、15毫米。
第二篇:关于网上公文的调查报告
关于网上公文的调查报告
当今社会,公文的运用深入到各机关、团体的方方面面,各种通知、决定、意见、会议纪要......公文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几乎无处不在,而网上公文也随之越来越普遍,公文要求严谨规范,但网上公文往往错误连篇,在此,我们针对网上公文展开了调查,现就调查结果作如下分析报告:
一、网上公文写作的基本情况
许多公文都存在格式错误,如落写抄送机关,成文日期标志不清,发文字号与标题位置写反,标题、发文字号与正文之间所空间隔未注意,括号与六角号混用,红色反线与抄送机关的位置弄错......这些都是我们调查网上公文格式时的普遍错误。另外,在内容上,少数公文存在滥用主题词的现象,标题以及行文冗长不严谨,这些都是网上公文的常见弊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网上公文的撰写往往不够严谨,错误率较高,违反了公文写作的许多基本要求,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网上公文错误频率高的原因分析
(一)学习、宣传力度不够。《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施行后,很多地区和部门都不清楚《办法》的内容,在写法上完全依照惯例、经验进行操作,甚至都不知道《格式》的存在。特别是许多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没有按《办法》的要求切实发挥对本机关及下级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管理、指导、督查等职能,对新公文法规的学习、宣传和推行组织、监督不力。
(二)一些领导和公文办理人员对新公文法规重视不足。某些公文办理人员对公文格式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甚至错误地认为公文格式只不过是形式而已,只要内容正确,格式不规范无关紧要,所以有的部门有时还会出现漏码、漏号现象。加上一些部门对新公文法规不组织认真学习,不作广泛深入宣传,导致在公文办理中常常沿用旧的甚至错误的公文格式,大大影响了公文格式标准化的进程。
(三)一些公文办理人员素质不高。一些公文办理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工作上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平时热衷于事务应酬,很少主动系统深入地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计划经济时代的知识跟不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成了“秦砖汉瓦”,这是导致公文数量虽多而质量不高、格式不规范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公文审核把关和督查不严。实践中,有的公文制作者草拟公文时自由发挥,不守规则;复核人原则性不强,不负责任;领导签发时,或碍于情面,或忙于事务,常常忽视对公文格式的审核把关和督查,有的公文制作程序不规范,领导签发后才审核,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公文中出现了很多不合规范的问题。
(五)网络技术发达造成人得惰性。现在,网速越来越快,运用网络传达信息越来越方便快捷,由此造成人思想上的惰性,越来越依赖网络而惰于思考发现问题,网上公文也由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不规范的现象。
三、规范公文格式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公文格式规范化工作的自觉性。一方面各
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不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而且应当在实践中模范遵守《办法》,并加强对本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领导和检查,维护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具体从事公文办理的人员要抱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认真做好公文格式规范化工作。当前,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办法》,对《办法》和《格式》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掌握公文写作的格式,推进公文写作的标准化进程。
(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公文办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公文办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在思想上重视公文格式规范化工作。其次要加强业务建设。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公文办理人员只有勤学苦练,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辅助知识,才能切实提高公文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严格要求,加强对公文格式规范化的管理和指导。一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从公文的起草到审核、审批都必须建立严格的制度和规范,明确各环节的权限和责任,严格制作程序。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厅(室)要定期不定期地对本机关和下级机关进行考核考评,严格奖惩。改变过去只重视公文的内容、语言而忽视公文格式的做法,把公文格式是否规范作为审校的重要内容、考评考核的重要方面。二是在公文处理过程中强化审核环节。“强化审核”,即办公厅(室)收到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后,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规范”等。二是要定期组织公文业务培
训和研讨交流。
因此,各机关的办公厅(室)要有计划地对本部门和下级机关的公文办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学习新的公文法规,不断提高公文办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三篇:公文写作与调查报告培训
《公文写作与调查报告》
讲师:谭小芳
培训时间:2天
培训地点:客户自定
培训收益:
4、掌握调查报告的写作格式;
2、掌握基本的公文写作要点及规范;
3、熟练掌握企业调查报告写作方法。
培训背景:
即便不是文字工作者,也会时常碰到文字烦恼......调查报告如何撰写?面对领导的要求,确吗?行文规范吗?用语得体吗?书本是怎么写的?经验是怎么说的?企业内部又有什么
特殊的规定?
企业管理的一切工作成果,最终几乎都可以以各种公文形式表示出来。梁代刘勰将公文称
之为“经国之枢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谭老师的行政公文写作课程以“文书概论—填空
置精巧——欢迎进入谭小芳老师的课程《公文写作与调查报告》!
培训大纲:
第一部分、公文写作
第一讲、概述
1、公文写作的概念与作用
2、公文写作的种类和特点
3、公文写作的基本原理
4、行政公文与一般事务性公文的理解及误区
第二讲、公文写作过程
1、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
2、公文写作的主题与材料
公文写作的结构和语言
4、学习行政公文写作的意义与方法
第三讲、请示、报告以及批复
1、什么情况下用请示?报告?批复?(讲授)
2、如何写请示、报告、批示(练习,改错)
3、请示、报告的分类(讲授)
4、写作规范模式(见三类模式表格)
第四讲、计划和总结
1、了解计划的多种“变体”和时间限定(讲授)
2、熟悉计划和总结的写法(练习,改错)
第五讲、通报、通告及通知
2、熟悉通知的几种类型和写法(练习,改错)
第六讲、会议纪要
1、学会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写作会议纪要(讲授)
第七讲、命令、决定、意见、公告、函
学会熟悉以上公文写作规范
第八讲、公文处理
2、公文写作与处理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3、提问与答疑
第二部分、调查报告
一、调查报告的含义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
1、针对性
2、用事实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指导性
1、按调查的范围、内容分
2、按作用分
第二讲、调查报告的格式
一、标题格式、公文式标题
2、新闻式标题
二、正文
(一)前言常见的开头方法
1、说明调查法
2、介绍对象法
3、概括主题法
4、提出问题法
5、突出成绩或问题法
(二)主体格式
1、横式结构
2、纵式结构、纵横式结构
4、对比式结构
(三)结尾格式
1、总结式
2、展望式
3、补充式、问题式
三、落款
第三讲、调查报告的写作
一、标题和落款的写作
1、标题的写作、落款的写作
二、正文的写作
1、前言的写作
2、主体的写作
3、结尾的写作
三、写作的基本要求
2、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
3、认真分析,科学概括
4、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第四篇:现代公文写作与处理:调查报告
现代公文写作与处理:调查报告
现代写作与处理: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概述
一、调查报告的含义
调查报告是根据某种特定的需要,有计划地对典型事物、社会问题或工作情况等,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后形成的书面报告形式的。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
(一)针对性
调查报告是为了解决工作中急需解决的某些问题而写作的,因此,应及时反映情况,揭露存在的问题,提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回答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二)用事实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调查报告不论是研究新事物、总结新经验,还是揭示问题的真相,都必须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
、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一般综合分析性质的调查报告多采用这种形式。
3.纵横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4.对比式结构。这种方法是用两种不同事物的对比,来提示问题的本质。这种对比的方法可以更深刻地让读者辨别某种现象的问题所在,也便于突出显示调查报告的中心旨意。
(三)结尾
结尾是调查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查报告,结尾的格式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
.总结式。对调查报告做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
2.展望式。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
3.补充式。补充交代正文中没有涉及到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4.问题式。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
三、落款
落款应署上调查者(单位、调查组织或个人)和调查报告完成的日期(年、月、日)。
调查报告的写作
调查报告的写作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的写作。
一、标题和落款的写作
(一)标题的写作
标题的写作比较灵活,采用何种格式应根据调查报告的主题来定。有的调查报告为节省标题文字,还可以不用“关于„„的”这个介词结构。
(二)落款的写作
调查报告落款的写作内外有别。
内部使用的调查报告正文之后,应署上调查者(单位、调查组织或个人)的名称或名字,并写上完成调查报告的日期。
公开发表的调查报告可以用上述落款的方式,但大多把调查者署在标题之下,正文之后也不写完成日期。
二、正文的写作
正文的写作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的写作。
(一)前言的写作
前言是调查报告的开头,用来简要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以及采用什么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调查者根据调查的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开头的方法很多,采用什么方法开头要根据主题来定,没有固定的格式。
(二)主体的写作
主体是调查报告的主干和核心。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分析问题所在及主要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或结论、办法等。内容较长的,可分列几部分或加上小标题,以求眉目清晰,让人便于阅读。主体部分包括了大量的材料,因此,要精心安排调查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三)结尾的写作
调查报告结尾的写法形式多样,采用何种方式结尾应根据调查报告的内容来确定。不论哪种方式结尾,都应简洁、凝练,不能拖泥带水。有些调查报告的前言和主体部分把话都说完了,就不必另加结尾了。
三、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般地讲,要想写出一份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深入实际,详尽地占有材料
2.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
3.认真分析,科学概括
4.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第五篇:【常见公务员公文】调查报告
关于全市基础教育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2008年10月30日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
第十三次会议上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主管副主任的带领下,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为依据,于9月下旬和10月上旬深入到政府有关部门、县区和基础教育学校,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发放调查问卷、暗访等形式, 对全市基础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基础教育主要包括学前三年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15年教育。据统计,目前全市有基础教育学校(幼儿园)842所(另有502个小学教学点),在校生(儿童)400625人,教职工36769人。
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使我市基础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走在了全省前列,形成了大庆教育品牌和特色。2005年底,《中国教师报》等多家媒体联合开展了“2005中国地区教育满意度调查”活动,大庆市在全国344个城市中排名第六。2008年初,《黑龙江日报》开展了“百姓口碑最佳单位”评选活动,市教育局被评为“百姓口碑最佳单位”。油田教育中心先后被授予“国家科研兴教示范单位”、“全国科研课题实验管理指导优秀实验区”。
(一)教育改革逐步深入,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企办中小学顺利移交政府管理,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了“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深化人事制度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市区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高考成绩连续六年在全省13个地市中名列前茅。近几年,我市每年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接近全省的2/5。义务教育“两基”成果不断扩大,市区80%的人口地区实现了“双高普九”。幼儿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市区学前三年和一年教育普及率分别达到95%和100%,四县分别达到70%和90%。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2001年以来,市本级财政共投入86534万元,县区投入12093万元,向上争取10287.7万元。企办学校积极争取油田、石化企业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维修费、水费、电费、采暖费等多方面的支持,油田企业每年投资都在2500万元左右。通过建、并、撤、分、改等方式,调整网点布局,城乡教育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办学差距逐渐缩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素质不断提升。注重优秀校长的选拔和培养,不断增强教师的师德意识,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教师 2 整体素质不断提升,骨干群体进一步壮大。目前,小学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9.53%,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48.3%,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5%,培养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378人,涌现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1853人、特级教师64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基础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不足。
调查发现,我市多数学校存在不同程度的屋面漏雨、操场质量差、面积小、水暖管线老化、教育教学设备陈旧等问题。每逢恶劣天气,多数操场都会出现严重的积水或扬尘,学生没有体育活动场所,如36中、13中、龙凤区一小、方中小学等等都有这种情况。新潮学校至今没有操场,学生的体育课只能在教学楼前水泥硬化的小场地上进行。69中在校生超过3200人却只有一个200米的操场,且去年才由土操场硬化为柏油,虽不扬尘了,但学生活动时安全系数低。由于水暖管线老化,没有足够经费维修改造,穿孔现象时有发生。如东风中学最多时一天发生三处管线穿孔,冬季最低室温只有零上8摄氏度,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教学设备的更新上问题也比较突出,多数学校的教学设备已经到了更新期,由于费用紧张无力更新,器材和实验设备老化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开展。同时,我市普通高中还需加快改造和提升步伐,市区内共有8所一般高中,3 多数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办学水平低,优秀教师外流比较严重,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逐渐萎缩。另外,东风新村地区每年有初中毕业生2300人左右,其中应升入普通高中的有700人左右,而目前东风新村没有普通高中,上普通高中的学生只能选择较远的学校上学。
(二)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较大。
受教育投入城乡差别、城市和矿区布局调整、教育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市教育资源配臵与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城乡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客观上决定了城乡教育投入上的差距。农村教育整体办学水平较低,办学条件差,仍存在C、B级危房校舍;绝大多数学校基本还处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状态。一些学校由于用不起电,配备的计算机等设备只能成为一种摆设;师资力量弱,数量不足,学历、职称偏低,教育质量差。二是不同隶属关系差距较大。总的情况是,市教育局所属学校条件较好,规模较大,质量较高,社会认可程度较高。原企办学校划归地方政府管理前,企业投入不断减少,办学条件和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县、区属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不高,由于投入跟不上,办学条件较差。如龙凤区49中与区四小在一个院内,中、小学近2100人共用一个操场,上下课时间与间操只能串开。而与49中相距仅三、四百米的石化教育中心所属43中由于生源严重不足,两幢教学楼大部分闲臵,现已出租一栋。三是不同区域间差距较大。位于中心城区的学校办学水平明显好于位于偏远城区的学校,一些非主城区,特 4 别是城乡结合部学校生存困难,更谈不上发展。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和矿区布局调整,居住区逐渐向东、西主城区集中,但是学校规划建设与城市扩容不同步,而家长又有让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和需求,导致不同区域生源分布不均。两个主城区生源急剧增加,一些学校出现“大班额”现象。如市36中最大班额已达82人,出现了学生食宿难、学校管理难、安全保障难等问题;而老区和矿区因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回迁,学生逐年递减,生源严重不足。如市59中学设计规模是1000多人的学校,现在中学只有97名学生。卧里屯铁路中学在校生47人,平均班额10人,教师却有53人,平均每名教师带不到一个学生,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四是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有的新建住宅小区没有配套建设幼儿园,存在入园难的问题;同公办幼儿园相比,一些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能力和管理水平需要提高,特别是在收费上还需要规范。
(三)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教师总量超编、结构性缺编现象并存。总量超编主要体现在油田和石化两大中心。超编原因主要来自:石油石化教育中心各学校原隶属企业,安排因年龄或身体等原因撤下来的一线人员到学校工作;技校职高撤并,教师分流后专业不对口,不能从事普通教育教学;政策指令招收企业子女就业等等。在总量超编的同时,结构性缺编问题日益突出。如油田教育中心共有教职工总数7798人,共超员1159人,但目前还外聘教师300人。全市农村学校有2706人是民办 5 教师转正的,占四县和大同区教师总数的15.8%,这些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多数无法胜任本职工作。从年龄结构看,教师年龄偏大,石化教育中心教师平均年龄已达42岁,如不及时补充就会发生断档现象。二是县区优秀教师流失较多。县区中小学优秀教师流失现象较为普遍。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四县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共外流近100人,五区中仅龙凤区外流骨干教师就达34人。这些优秀教师多数调入城区学校或其他一些离城区近、教育质量好、待遇高的学校,他们大多是县(区)级骨干教师,是基层学校师资队伍中的栋梁。教师的流失不但给基层学校的教育计划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紊乱,也给教育质量带来一定影响。三是教师待遇偏低。在调查中,有57.23%的教师认为待遇一般,有34.34%的教师感觉待遇偏低。特别是对班主任津贴过低问题反映强烈。20多年来,班主任始终执行每月14元的津贴标准,与其每天8小时以上繁杂的工作量相悖,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有近46.39%的教师表示不愿意当班主任。油田和石化两大教育中心划归市政管理以来,在工资套改过程中发生工作年限与工资待遇倒挂问题,倒挂比例在油田教育中心占职工总数15%左右、石化教育中心占职工总数33%左右,职工反映强烈,再加上职称晋升名额过少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
(四)教育教学管理应进一步加强。
《义务教育法》对举办各种重点校、重点班等提出禁止性要求。据调查,有25.77%的学生表示所在的学校设有重点 6 班,有六成家长坚决不支持学校办重点班。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择班问题仍然存在,有偿校外补课现象仍然较为普遍,甚至有的任课老师带自己班里的学生集体校外补课。在被调查的745名学生中,有12.21%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学校任课老师组织的课外补习班。由于择校,新村地区有的初中学校班额达70人左右,有的则不足30人。高中阶段,个别学校无序竞争生源。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四县共有1500多名学生选择到大庆市及其周边县借读,生源流失严重的学校办学出现困难,部分资源闲臵,社会各界对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普遍反响强烈。
(五)素质教育还有差距。
农村普遍缺少英语、计算机、音体美等学科专任教师,一些规定课程无法开全、开齐。城市学校教学仪器、体、音、美、卫、劳技等设备陈旧短缺,图书数量不足,多数学校缺少相应的活动场地和教学器材,客观上限制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受高考招生体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一些学校和教师片面地适应升学的需要,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养成、身心健康和能力发展,影响了素质教育开展。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基本教学需求。重点解决学校危房改造、校舍修缮、水暖管线维修、教学设备更新、操场改扩建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达到基本教学条件。建立及时维护设施设备并不断提高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弥补义务教育、农村学校、老学校、教学设备投 7 入的不足,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在基础设施投入上保证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继续整合教育资源,切实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要抓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解决城乡发展矛盾。制定规划,完善标准,突出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两个重点,明确实施步骤,落实保障措施,努力使全市中小学校全部达到规定标准,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办学差距。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解决体制原因造成的不均衡。企办学校归属地方的三年过渡期已经结束,这为全市教育资源的整合提供了先决条件。要按照优化配臵资源的要求,探索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和方法,逐步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保障。要搞好学校布局调整,解决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坚持学校标准化建设与城乡人口变化趋势、城市布局相结合,制定全市教育发展长远规划。把学校建设纳入城市和小区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尽快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城区中小学,以缓解入学难、“大班额”的矛盾。在东风新村地区规划建设普通高中。探索农村建立寄宿制学校的工作,对一些条件差、规模小、质量低、生源少的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逐年进行撤并。大力提升幼儿教育水平,解决学前教育中的问题。重点抓好新村、管局、总厂三大幼教中心建设和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强化对民办幼儿园的督导与管理,全面提高办园水平。
(三)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人才引进、培养及合理流动的机制,切实解决教师总量超编、结构性缺编问题。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坚持教培结合、研培结合、集中和分散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结合、传统方法与应用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认真研究制定有关政策,解决教师关心的班主任津贴过低、工资倒挂、职称评定困难等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的现实问题,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强化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划分学区,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实现生源质量均衡化。不得举办各种名目的重点校、重点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依法规范教师职业行为,纠正个别教师校外办班补课的错误做法,全面加强教育教学的管理。
(五)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努力转变人才培养方式,在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活动课程、加强课程建设上下功夫,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实施“阳光体育”工程,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