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罗朝亮
调查时间:2008年9月10日-2008 年9月25日 调查地点: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调查目的:了解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和怎样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调查对象:医护人员 患者及家属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口头调查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我采取问卷调查和口头访问的方式对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了医患关系的实地调查。分别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了调查(医患关系问卷调查50份)。
“医患关系”本是指医生,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等与疾病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中性词。但是医与患存在怎样的关系才能有利于医学和社会的发展的呢?大家都知道“和谐”这个词在当今世界出现的频率是越来越高了,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校园的和谐等等的和谐,那么说到医患关系,我想我们也应该用“和谐”这个词来形容,那么什么样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的医患关系呢?
可是,尽管近年来医院总体服务质量上升,就医环境、设备及医技水平等改善提高,但医患间的“信任度”却越来越低。服务态度欠佳,缺少沟通理解等,被诸多患者和医护人员列为影响医患关系的负面因素。
一、问卷调查
在我针对医护人员和患者两套不同的调查问卷中,有一些题目是共同的,那就是关于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在“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医患关系紧张”这道调查题上,医者和患者的回答略有不同:
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从医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
医护人员:40%
患
者:46% 医务工作者工资低、风险高、责任大,导致心理失衡
医护人员:58%
患
者:10% 患者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
医护人员:70%
患
者:30%
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医务人员价值取向的偏差
医护人员:56%
患
者:30%
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事件发生
医护人员:32%
患
者:20% 首先有58%的医护人员看来,目前医务工作者工资低而风险较大,需要担的责任也大,导致了一部分人心理失衡,成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而在30%的患者及其家属们看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一部分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慢慢偏差才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
其次,有70%的医务工作者认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但对这一点,只有30%的患者认同这一点,而10%患者认为目前医务工作者工资低而风险较大,需要担的责任也大,导致了一部分人心理失衡,成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次要原因。有46%的患者认为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从医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而只有40%认可这一点。对于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事件发生的问题,患者有20%对此表示认同,而医务工作者则有32%支持这个观点。
在医院看来,医生一直是负重前行。在某种程度上,比之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医生得到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是不对等的。
二、口头访问调查
(一)医护人员
首先医护人员对执业环境,认为目前执业环境一般的占回答医务工作者的55%,认为很差的占37%,认为恶劣的占总参与人数的6%,而认为目前医师执业环境很好的只占了总参与人数的2%。由此可见,目前绝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是非常不满意的。
对于患者的投诉原因,认为是医疗质量的占28%,认为是服务态度的占41%,认为患者在无理取闹的占了医护卷总参与人数的28%,认为是候诊时间引发患者投诉的只占2%。
在医务人员与患者关系的问题上,有50%认为二者仅限于医疗的供与求关系,有23%的人认为彼此之间如同朋友,和睦相处,有18%的人认觉得说不清楚,而有9%认为他们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病人影响医务人员的生计。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40%的医务工作者希望社会各界站在公正的角度来看医务人员,22%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13%的人希望患者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2%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8%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5%选择了其他。由此看来,大部分医务工作者依旧是希望社会各界,以及民众们对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们更多一些理解。
随着医疗纠纷的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化倾向。在一篇名为《亟待改善医院执业和发展环境》的文章中列举了导致医务人员执业环境越来越差的几大因素:
1、医患纠纷触目惊心
根据2004年中国医师协会对114家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2000年至2003年间,每家医院平均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打砸事件5件,打伤医师5人,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付金额10.81万元。尽管医疗设施越来越完善,医务人员的医学水平和学历都越来越高,但医患纠纷事故依然存在,并且逐年升级,以至于开始上演一场场医患之间的“武打剧”。
2、医务人员人身没有保障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很多医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不安,有的甚至恐惧。从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被患者家属围攻殴打,到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王凯被患者用菜刀砍伤致残,以及湖南中医学院著名血液病专家王万林教授被其所救治的患者连捅46刀,不幸身亡,各地医生所受的人身侵害可谓事件愈演愈烈。
3、医疗风险危及医院生存
医疗风险已成为医院头号危机。现在医院院长们普遍有“三怕”:一怕要命、二怕闹事、三怕赔钱。医院和医生普遍感到的压力,使得他们在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时畏首畏尾,严重影响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由以上可以看出,医疗纠纷始终是影响医患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而由医疗纠纷产生的后果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生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也因此,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并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秩序。
(二)患者及家属
说起在就医过程中与医务人员的关系,有45%的人认为关系一般,33%认为跟医务人员的关系比较好,而非常融洽的占2%,有14%的人则认为比较差,5%则在就医过程中跟医务人员相处得非常糟糕。整体看来大部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与医生相处的还算较好,并没有发生过大的纠纷甚至冲突。
在对医院的选择上,有18%的人以价格是否公道为优先选择条件,而有37%的人选择了医疗技术领先这一项,有11%的人选择了交通方便或者离家近,有25%则以服务态度佳,口碑良好为先决条件,37%选择大型设备完善,资金雄厚,仅仅只有1%选择了听信广告宣传。大部分人在就医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医疗技术好,设备完善,资金雄厚的大医院,而这也许就是一些大型医院医患纠纷频发的原因之一吧。
当患者遇到医疗纠纷时,有27%的人选择面对面投诉医护人员,有17%会向医院设立的举报电话进行投诉,有5%选择往医院公设的意见箱投信,有12%的人通过第三公正方投诉,有38%的人只会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而不会采取一般的投诉手段。调查看出,大部分的患者已经学会使用自己掌握的方式,对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投诉,但依旧有1/3左右的人面对自己的遭遇而只向家人或朋友诉说,不采取投诉手段。在就医的过程中,有15%人曾经受到过医务人员的恶劣服务态度,有35%难以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有21%当遭遇到医患纠纷时苦于无处投诉,9%遇到医患纠纷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有20%没有遇到过医患纠纷问题。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13%希望医务人员能学学心理学,理解患者心理,38%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8%的人希望能够让自己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8 %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20%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5%选择了其他。
三、调查总结
一直以来,医患关系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医疗纠纷频繁发生,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医疗纠纷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于患者来说,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合理,患者享受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差,医疗保障不到位等原因,使原本就患有疾病的患者们心中充满了怨气。对患者而言,看病本身就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在承受病痛的折磨的同时同样要承受现今的医患关系,他们不仅仅希望得到的是身体上的健康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慰。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医护人员能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沟通;患者也应对当前的医疗环境审时度势,少一些高要求,少一些烦躁,少一些怨气。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宣扬“以人为本”,但在医疗环境来说,真正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医务人员肯付出更多一些,收效就会更好一些。
贵州省广播电视大学遵义分校
调查者:罗朝亮 2008年10月9日
第二篇:医患关系 调查报告
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09秋行政管理班 学号:0932001454291 姓名:俞小容
一、对医患关系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医疗卫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统计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74.29%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达到47.35%和13.28%。近3年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全国范围内医疗纠纷数量明显上升,但和医疗事故并不成比例。这反映技术问题不是主要原因,而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消除医患矛盾的基础,它不但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医疗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更是影响社会和谐公平的问题。
二、医患关系调查的方式
通过对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及其家属以及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并通过网络博客问卷方式,针对医患关系现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客观地提出影响医患关系的各种因素。
三、医患关系调查的实际状况——三大顽症激化了医患矛盾
(一)收受药品回扣、收受病人钱物、开单提成是医患关系激化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衍生了一些不正之风,医疗卫生行业同样无法幸免,特别是近年来医疗服务中滋生的收受药品回扣、收受病人钱物、开单提成等问题,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收受药品回扣、开单提成等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一些医生开大处方,乱开药、乱检查进而乱收费。这些案例三天两头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如今,打个喷嚏患个感冒开上千元的药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是典型的乱开药。
收受病人钱物,即所谓的收红包问题,一般发生在手术前。很多医务人员明确表示:的确不应该收,但社会大环境就是如此,办什么事不需要送个礼?更何况做手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患者送了红包心里也会踏实一点。患者送红包,在
日本,很多病人看完病后,会恭恭敬敬给医生递上一个''红包'',以表谢意,这红包仅表示一个心意。而国内的''红包''已经变味了,患者有花钱买安心的考虑,有些医生甚至会暗示患者送红包,那已经不能叫红包,而应该叫“黑包”了。“
(二)医疗纠纷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火药桶。
近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呈快速上升之势,医疗纠纷投诉已成为投诉热点之一。据中国消协的资料统计,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逾百万起,平均每年每家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数量在40起左右。尤其近两年来,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上升,增长幅度超过100%。而一旦遇到事故或”事故“,医患双方或”刀兵相见“,最后医院”私了“了事;或医疗鉴定,但鉴定不利于患者的,多数患者仍会采取”闹“的形式,少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总而言之,不管是事故还是”事故“,多是患者”伤人“,医者(医院和医生)”伤钱“,很难和平解决。
目前的医患关系,谈起来很涩,也很痛苦。医生就是''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在老百姓心目中,就是''白衣天使'',就是''神''啊!但最近20年来,我国的医疗水平提升很快,与国外的差距从10-20年缩短到2-3年,但医患矛盾却日趋激烈。这与我国的法制建设、老百姓的维权意识增强有很大的关系。以前看病出现纠纷和矛盾,患者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该找谁申诉,现在大多数患者已经知道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社会的进步。但仍有很多患者不愿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认为官官相互,患者讨不到公平,于是就''闹''。目前很多纠纷是通过''闹''来解决的,有的患者闹起来没完没了,甚至发生危害医护人员安全的事情。这不是个别现象,各家医院都有。
医患矛盾激化离不开社会大气候。近几年来,少部分人的心理发生严重扭曲,感觉医院是块”唐僧肉“,所以有”想要富,告大夫“说法的出现。而医院和医生长期委曲求全,”私了“之风盛行,不管有无过错,都想花钱买平安、买安稳,更助长了这股风气的流行。很多媒体将医院和医生进行”妖魔化“的片面宣传,近几年来,媒体关于医院、医生的负面报道连篇累牍,长期积累下来,已经把医生等同于贪官恶吏,把医生丑化成”披着白大褂的狼“。”非典时期,医生个个成了英雄,怎么非典一过,医生有成了狼了呢?医生还是医生啊!我们还是勤勤恳恳地在工作啊“"
(三)诚信缺失是对医患关系的致命一击
出现医患纠纷后,往往是患者责怪医者,医者埋怨患者,医患关系间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一些医生反映,现在不少患者就诊时,不愿意提供以前的病历。”可能要考考这些医生,看看医生懂不懂,有没有水平,诊断得对不对。更有甚者,一些患者看病时随身携带录音机,就诊过程中还带着录像机,防范医生的心态可见一斑。从这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患者现在是多么不信任医生“!
医生又何尝敢信任患者呢?很多医生表示,”举证倒置“的做法逼迫医生要给患者做更多的检查,以免出现纠纷后医生陷入困境,这也是为什么患者的检查项目越来越多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医生对一些有点风险的手术,宁可不做,就怕万一手术失败带来的纠纷。更何况不少医生认为,即使手术成功的,一些并发症也会成为患者闹纠纷的借口。长期从事医患关系研究的南京医科大学教授冷明祥说,医患互不信任后,医患关系只会进一步恶化。
由于医患双方正逐渐失去对对方的信任,已经影响到双方的利益。在医患矛盾没有激化前,医生的主观愿望就是为病人看好病,一些疑难杂症也会想方设法去创新、去尝试,会努力去搏一把,现在还有多少医生愿意去搏一把呢?还有哪个医生能放开手脚去诊治呢?其实在医务界,绝大多数医生是值得信任的。如果患者对医务人员越信任,医务工作者会感到责任越大,压力越大,越会想方设法去为患者服务”。
媒体失实报道加剧了双方的猜疑,现在不少媒体和记者,普遍存在“打尽天下抱不平”的侠气。发挥舆论监督、揭示社会阴暗面,本无可厚非,只是在对待医患纠纷、医患矛盾的报道处理上,的确有待商榷。社会上目前对医院工作的评价,并没有考虑到医疗服务的特殊性(高科技、高风险),而仅当一般的服务来理解,这样一来,所有走进医院的人只能康复不能死亡,这是做不到的。正是这样的大环境,舆论也是“一边倒”,矛头多数指向医院。我们并不反对舆论对医院的监督,但关于医患纠纷的报道一定要在了解真实情况的前提下,而不能只听一面之词、甚至带着观点来报道,媒体更不能做为法官来评判医患矛盾。很多失实的报道放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舆论导向很不好。
四、医患关系调查分析——医患关系不和谐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社会医疗体
制的不健全和地方主管部门对现行法律法规的执行不力
(一)“以药养医”是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现状,也是医疗机构所背负的最大“罪名”。
南京医科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有近30%的医生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报酬不相符。差不多同一时期北京市医师协会对近2000名医生中的调查表明,72%的医生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报酬不相符,57%的医生认为待遇太低。而一项来自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显示,80%多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报酬不相符。
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脑体倒挂''!目前我国病人总体医疗费用中,医院所收的医护人员的劳动费用其实很少,在总费用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大约只有5%-10%,而这些费用也并非全部付给医护人员。“就连前任卫生部部长也承认,大多数医疗技术服务项目收费价格较低,无法补偿医疗服务中的成本消耗,医疗机构只能从药品销售、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和开展新特项目中得到补偿,致使医疗行为扭曲。
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纠正不正之风的通知,并没有涉及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问题。”目前来看,要想提高医疗服务收费,很难!江苏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已经多年没有改变了,目前收费标准的确很低,对医院也确实不公平。医务人员的劳务不值钱,收费结构扭曲后就引发了一些不正之风。医院的现状就是''以药养医'',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提高服务收费,但很难。国家要考虑尽量避免出现'两头翘'的现象,如果药费还没降下去,诊疗费又上来了,患者更是吃不消“。
医改把医患双方推向了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将医院推向市场,实行差额补贴政策,医院必须依靠增加医疗收入来弥补国家财政对医院经济补偿的不足。医院有了经营性质,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必须强调经济效益,这必然带来医患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
医疗体制改革后各方利益重新分配和调整,客观上形成了医保、医药、医疗”三驾分头拉车“的尴尬局面,而”三驾分头拉车“把矛盾集中到了医院。医、药、保各方都从自身利益考虑,对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抱有过高期望。医保希望寻求确保收支平衡的稳定运作环境;医药希望形成价廉质优的药品销售市场;医疗希
望通过改革达到以较低的费用获得较高医疗质量的目的。
由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缺乏分析研究,有关部门和文件作出的医、药、保三方联动改革的设想,在具体操作和协调上尚欠完善和周全,显得主次不清,疏堵失当;三方在卫生体制改革上普遍持观望态度,碰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改革难点和关口常常踌躇不前,尚未形成主动实施改革的环境条件和氛围;三方联结点是医院,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医院,医患矛盾和利益冲突也是潜埋和爆发在医疗服务过程中。
可以这么说,”三驾分头拉车“把矛盾全部集中到了医院。而医院至今仍没有摆脱背靠计划经济,面对市场经济,在历史上的福利性和现实中的经营性形成的夹缝中生存的窘境。因此,仅靠医院的努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顽症,无法缓解医患矛盾。
(二)我国公民基本医疗保障权还没有提升到人权保障权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基本医疗首先不是个市场的概念,而是公民个人生存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医疗不能市场化;一旦将基本医疗市场化后,其保障体系肯定要受到严重冲击。
目前国家对医院的投入,平均只占医院需要的10%,还有90%要靠医院自己来挣,医院和医务人员不得不接受在医疗市场竞争中自己养活自己的事实。在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总投入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以药养医“成为无奈的选择,付费就医的压力降临到患者头上,导致医疗费用明显上涨。
政府在卫生经费上的投入不足,经费在国家财政支出所占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我国政府预算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20.3 %,世界平均水平是61.8%,发达国家达到73%。社会法制不健全,目前维护患者和医生权利义务和在医疗事故鉴定和处理办法上长期缺少权威性法律法规社会卫生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和医疗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调节机制相对落后也是政府方面原因一个体现。
很多专家表示,国家应该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更多的医疗费应该由国家财政来埋单,这样才能避免医患双方在费用上发生过多的纠缠,减少医患矛盾,这也是中央提倡”以人为本“的一个体现。从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看,不管什么单位,个人的负担是越来越重,这种改革倾向值得反思。相对于我国经济越
来越发达的情况下,个人应该在基本医疗、基本教育和住房的负担越来越轻,而不是越来越重。目前国人在”三条线“上的压力却越来越大,这是不正常的。
(三)现在不少卫生法律法规总体质量并不高,地方主管部门操作执行不力。卫生部门有关文件中明确表示:在药品采购和使用中收受回扣属接受商业贿赂的违法行为;在医疗服务活动中收受病人钱物,属背离行业宗旨和执业准则的违规违纪行为;开单提成是法人的违规违纪行为。既然三大顽症都属于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有关部门为什么不严查严打?为什么不努力去给广大患者一个说法呢?
目前,江苏省卫生厅发文有《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纠正不正之风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向这三大顽症”开刀“,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纠正不正之风”,但也只能表明行政部门在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努力使整治效果更好,但无法说能实现江苏近几年做了很多工作,但只能说会“有效遏制”这些情况的蔓延而已,的确离老百姓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不少专家建议,为有效钝化医患矛盾,我国的卫生法学理论界也应扎扎实实做好卫生法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建设一个科学系统的、切实可操作的卫生法律法规提供参照。他们认为,现在不少卫生法律法规总体质量并不高,前后不衔接、左右不均衡,地方主管部门也难操作。尤其是当前的《执业医师法》,”讲得那么高,弄起来乱糟糟",到今天也无法贯彻下去;2002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实行医疗侵权纠纷举证倒置,更是让医务人员无所适从,无形中也加大了患者的负担,增加了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不信任。
专家呼吁,要继续加大卫生立法的力度,逐步完善卫生法律体系,积极探索并初步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卫生立法和执法体制,全面维护公民的健康权益,并以此更好地平衡和调空医患利益关系。
第三篇: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开篇:医患关系缘何紧张?
“医患关系”这个词,本是指医生,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等与疾病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中性词。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经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两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这段话很简明地说清楚了医与患的关系。
可是,尽管近年来医院总体服务质量上升,就医环境、设备及医技水平等改善提高,但医患间的“信任度”却越来越低。服务态度欠佳,缺少沟通理解等,被诸多患者和医护人员列为影响医患关系的负面因素。以至于现在当人们提到“医患关系”这个词,都会划为略带贬义的词。
在我们针对医护人员和患者两套不同的调查问卷中,有一道共同题目是共同的,那就是关于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在“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医患关系紧张”这道调查题上,医者和患者的回答略有不同:
医务工作者工资低、风险高、责任大,导致心理失衡
医护人员:44.64%
患者:23.86%
社会环境的改变导致医务人员价值取向的偏差
医护人员:27 16.07%
患者:44.31%
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从医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
医护人员:7.14%
患者:18.18%
患者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
医护人员:32.14%
患者:5.68%
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事件发生
医护人员:0%
患者:7.97%
在44.64%的医护人员看来,目前医务工作者工资低而风险较大,需要担的责任也大,导致了一部分人心理失衡,成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而在44.31%的患者及其家属们看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一部分医务人员的价值取向慢慢偏差才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首要原因。
其次,有32.14%的医务工作者认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一知一解。但对一这一点,只有5.68%的患者认同这一点,而23.86%患者认为目前医务工作者工资低而风险较大,需要担的责任也大,导致了一部分人心理失衡,成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次要原因。有18.18%的患者认为现行的医学教育制度缺乏人文教育,导致从医人员素质降低、自身修养欠缺是造成医患关
系紧张的原因,而只有7.14%认可这一点。对于投诉渠道不畅通导致恶性事件发生的问题,患者有7.97%对此表示认同,而医务工作者则没有人支持这个观点。
就患者而言,我们的医疗保障制度从公费医疗到医药费承包,再到医疗保险,尽管在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但由于医院之间缺乏竞争,个人在承担更多的医疗成本的时候,并没有得到更好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医院和患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
从医院的角度而言,市场经济发展并没有因此改善医院的投入体制。一份统计资料表明,美国医疗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7%,约为1万亿美元,等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国的医疗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中国国家卫生投入占世界卫生投入的1%,却服务了占世界总数22%的人口。中国国有医院目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国家拨款,外加以药养医,医生的技术劳动成本很低。
在医院看来,医生一直是负重前行。在某种程度上,比之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医生得到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地位是不对等的。
医护篇
首先是关于执业环境,认为目前执业环境一般的占回答问卷医务工作者的50%,认为很差的占3
7.5%,认为恶劣的占总参与人数的10.71%,而认为目前医师执业环境很好的只占了总参与人数的1.78%。由此可见,目前绝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是非常不满意的。
而对于“您所在的医院发生过的医疗纠纷大概年均多少次?”这个问题,有69.64%的人选择了50次以下,有23.21%选择50次-100次,3.57%选择在100次以上,3.58%的人选择“数不清”。有50%的人认为医疗事故的发生率与医患纠纷有关系,但并不成正比,有25%的人认为二者成正比关系,1
9.64%的人认为二者关系不大,而有5.36%的人认为二者完全没有关系。在以往的一份调研中发现,只有10%左右的医疗民事案件是由医疗事故引起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医患纠纷事件层出不穷呢?
关于自己所在的医院是否设有病人投诉管理机构或者相关部门这个问题,有94%以上的医务人员所在的医院都已经设立了接受病人投诉的相关管理部门,只有5.36%的问卷参与者说自己所在的医院没有这样的部门。但虽然大部分医院有设立相关的医疗投诉机构,只有32.14%的人认可自己医院的投诉部门管理比较专业和完善,有高达50%的人认为自己医院的投诉部门管理并不完善,更有1
2.5%的人承认自己医院设立的医疗投诉机构形同虚设。而关于是否需要重视患者投诉的问题上,有6
4.28%的医务人员都认为应该非常重视患者的投诉,19.64%人认为应该重视,但没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去处理,10.71%的医务人员认为没必要过多理会患者的投诉,认为“好多患者都是无理取闹”,有5.37%的人回避了这个问题,认为“这个问题不好说”。设立投诉部门,是患者与医疗机构进行沟通的最重要的机构,然后在大部门的医疗机构中,这个部门并没有受到重视,甚至形同虚设,有的医务工作人员也不重视这个环节,难怪我们的患者总是觉得“投诉无门”,当他们不能通过正当的手段维护自己权利的时候,或许无可奈何才会通过一些其他的不那么“正规”甚至有伤害性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吧。
对于患者的投诉原因,认为是医疗质量的占28.57%,认为是服务态度的占41.07%,认为患者在无理取闹的占了医护卷总参与人数的28.57%,认为是候诊时间引发患者投诉的只占1.78%。在医务人员与患者关系的问题上,有50%认为二者仅限于医疗的供与求关系,有23.23%的人认为彼此之间如同朋友,和睦相处,有17.85%的人认觉得说不清楚,而有8.92%认为他们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病人影响医务人员的生计。
有53.57%的医务人员觉得受到患者的精神压力,害怕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不理解,有28.57%的人害怕患者对自己进行投诉,12.5%的人担心发生医疗事故给患者带来痛苦,只有5.36%的人认为没有受到来自患者的精神压力。95%以上的医务人员都受到来自患者的或多或少的精神压力,由于医患关系紧张,打砸医院殴打医生事件时有发生,医生在执业中缺乏安全感,直接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据暨南大学医学院伤害控制中心的一项调查,被调查的31所医院的7228名医务人员,有65%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身体暴力。这也许是大部分医生感觉受到患者的精神压力的原因吧。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40%的医务工作者希望社会各界站在公正的角度来看医务人员,22.35%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12.94%的人希望患者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1.76%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8.23%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4.72%选择了其他。由此看来,大部分医务工作者依旧是希望社会各界,以及民众们对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们更多一些理解。
随着医疗纠纷的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化倾向。在一篇名为《亟待改善医院执业和发展环境》的文章中列举了导致医务人员执业环境越来越差的几大因素:
医患纠纷触目惊心
据2004年中国医师协会对114家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2000年至2003年间,每家医院平均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打砸事件5.42件,打伤医师5人,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付金额10.81万元。尽管医疗设施越来越完善,医务人员的医学水平和学历都越来越高,但医患纠纷事故依然存在,并且逐年升级,以至于开始上演一场场医患之间的“武打剧”。
医务人员人身没有保障
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很多医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不安,有的甚至恐惧。从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被患者家属围攻殴打,到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王凯被患者用菜刀砍伤致残,以及湖南中医学院著名血液病专家王万林教授被其所救治的患者连捅46刀,不幸身亡,各地医生所受的人身侵害可谓事件愈演愈烈。
医疗风险危及医院生存
医疗风险已成为医院头号危机。现在医院院长们普遍有“三怕”:一怕要命、二怕闹事、三怕赔钱。医院和医生普遍感到的压力,使得他们在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时畏首畏尾,严重影响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由以上可以看出,医疗纠纷始终是影响医患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而由医疗纠纷产生的后果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生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也因此,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并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秩序。
患者篇:
说起在就医过程中与医务人员的关系,有45.45%的人认为关系一般,32.95%认为跟医务人员的关系比较好,而非常融洽的占2.27%,有13.63%的人则认为比较差,5.7%则在就医过程中跟医务人员相处得非常糟糕。整体看来大部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与医生相处的还算较好,并没有发生过大的纠纷甚至冲突。
在对医院的选择上,有18.7%的人以价格是否公道为优先选择条件,而有37.41%的人选择了医疗技术领先这一项,有10.79%的人选择了交通方便或者离家近,有25.17%则以服务态度佳,口碑良好为先决条件,37.19%选择大型设备完善,资金雄厚,仅仅只有0.74%选择了听信广告宣传。大部分人在就医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医疗技术好,设备完善,资金雄厚的大医院,而这也许就是一些大型医院医患纠纷频发的原因之一吧。
就医时,医护人员让无法忍受的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有13.63%的人认为医生在工作时使用的医学专业术语太专业,不乐意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有27.27%认为医务人员态度恶劣让人难以接受,有2
2.72%人选择了就诊手续太繁杂,医护人员不细心引导,有29.54%的人认为医护水平太差,延误患者治疗让人难以接受,而6.81%人则讨厌医务人员索要红包,利欲熏心。大部分患者依旧比较重视就医时接受的服务,包括医务人员的态度等,当我们患病就医时,希望得到的是一个温暖的环境和体贴的照顾。
当患者遇到医疗纠纷时,有27.27%的人选择面对面投诉医护人员,有17.04%会向医院设立的举报电话进行投诉,有4.54%选择往医院公设的意见箱投信,有12.5%的人通过第三公正方投诉,有38.63%的人只会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而不会采取一般的投诉手段。调查看出,大部分的患者已经学会使用自己掌握的方式,对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投诉,但依旧有1/3左右的人面对自己的遭遇而只向家人或朋友诉说,不采取投诉手段。
在就医的过程中,有15.9%人曾经受到过医务人员的恶劣服务态度,有35.22%难以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有19.31%当遭遇到医患纠纷时苦于无处投诉,9.09%遇到医患纠纷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有20.48%没有遇到过医患纠纷问题。
而涉及到患者自己与医务人员的关系时,有高达71.59%的人认为他们之间仅限于医疗的供与求关系,6.81%认为彼此之间存在利害关系,会考虑向医务人员塞红包以求得更好的服务和治疗,只有
9.1%认为彼此之间是朋友关系,能够和睦相处,另外有12.5%的人认为这个问题说不清楚。在大多数患者心里,依旧把医务人员放在了了彼此不相干,只存在供求关系的地位上,能够真正跟医务人员和睦相处的仅仅是少数不到10%的人。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13.63%希望医务人员能学学心理学,理解患者心理,38.63%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7.57%的人希望能够让自己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8.18%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19.69%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4.72%选择了其他。
一直以来,医患关系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医疗纠纷频繁发生,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医疗纠纷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于患者来说,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合理,患者享受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差,医疗保障不到位等原因,使原本就患有疾病的患者们心中充满了怨气。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宣扬“以人为本”,但在医疗环境来说,真正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
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医务人员肯付出更得一些,收效就会更好一些。
第四篇: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8月1日-2012年8月20日
调查地点:上海市各大医院
调查目的:了解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和怎样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调查对象: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
调查方式:口头调查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我采取口头访问的方式对上海市几个大医院进行了医患关系的实地调查。分别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了调查。
“医患关系”本是指医生,医务人员以及医疗机构等与疾病患者和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中性词。但是医与患存在怎样的关系才能有利于医学和社会的发展的呢?大家都知道“和谐”这个词在当今世界出现的频率是越来越高了,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校园的和谐等等的和谐,那么说到医患关系,我想我们也应该用“和谐”这个词来形容,那么什么样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的医患关系呢?
可是,尽管近年来医院总体服务质量上升,就医环境、设备及医技水平等改善提高,但医患间的“信任度”却越来越低。服务态度欠佳,缺少沟通理解等,被诸多患者和医护人员列为影响医患关系的负面因素。
医患纠纷的特点:
1、医患纠纷的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患者医疗索赔金额逐年增加;
3、采取医学鉴定或者司法途径解决纠纷的比例明显上升;
4、医闹分子介入,出现暴力事件;
5、处理难度越来越难;
6、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受到损失。
不良医患关系产生的原因:
1、政府资金不足:医院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医院过度市场化。
2、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
3、医院缺乏统一管理制度。
4、服务质量的问题:患者在医院里治疗,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
5、对医院过高要求:现在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有时已经超出了现代医学所能达到的水平。
口头访问调查
(一)医护人员
首先医护人员对执业环境,认为目前执业环境一般的占回答医务工作者的54%,认为很差的占38%,认为恶劣的占总参与人数的6%,而认为目前医师执业环境很好的只占了总参与人数的2%。由此可见,目前绝大部分医务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是非常不满意的。
在医务人员与患者关系的问题上,有一半的人认为二者仅限于医疗的供与求关系,有20%的人认为彼此之间如同朋友,和睦相处,有少部分的的人认觉得说不清楚,而有极少的人认为他们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病人影响医务人员的生计。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的医务工作者希望社会各界站在公正的角度来看医务人员,有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有的人希望患者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有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有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少部分的人选择了其他。由此看来,大部分医务工作者依旧是希望社会各界,以及民众们对从事医疗行业的人们更多一些理解。
随着医疗纠纷的显著增多,医患矛盾也不断激化并呈现暴力化倾向。究竟是什么导致医务人员执业环境越来越差?
1、医患纠纷触目惊心
根据2004年中国医师协会对114家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2000年至2003年间,每家医院平均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打砸事件5件,打伤医师5人,平均每起医疗纠纷赔付金额10.81万元。尽管医疗设施越来越完善,医务人员的医学水平和学历都越来越高,但医患纠纷事故依然存在,并且逐年升级,以至于开始上演一场场
医患之间的“武打剧”。
2、医务人员人身没有保障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很多医生对自己的执业环境感到不安,有的甚至恐惧。从北京协和医院王任直教授被患者家属围攻殴打,到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王凯被患者用菜刀砍伤致残,以及湖南中医学院著名血液病专家王万林教授被其所救治的患者连捅46刀,不幸身亡,各地医生所受的人身侵害可谓事件愈演愈烈。
3、医疗风险危及医院生存
医疗风险已成为医院头号危机。现在医院院长们普遍有“三怕”:一怕要命、二怕闹事、三怕赔钱。医院和医生普遍感到的压力,使得他们在遇到危、急、重症患者时畏首畏尾,严重影响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由以上可以看出,医疗纠纷始终是影响医患之间关系的主导因素,而由医疗纠纷产生的后果已经严重影响了医生的人身安全,甚至生命安全。也因此,大多数医务人员都感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并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秩序。
(二)患者及家属
说起在就医过程中与医务人员的关系,有45%的人认为关系一般,33%认为跟医务人员的关系比较好,而非常融洽的占2%,有14%的人则认为比较差,5%则在就医过程中跟医务人员相处得非常糟糕。整体看来大部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与医生相处的还算较好,并没有发生过大的纠纷甚至冲突。
在对医院的选择上,有18%的人以价格是否公道为优先选择条件,而有37%的人选择了医疗技术领先这一项,有11%的人选择了交通方便或者离家近,有25%则以服务态度佳,口碑良好为先决条件,37%选择大型设备完善,资金雄厚,仅仅只有1%选择了听信广告宣传。大部分人在就医的时候,还是会选择医疗技术好,设备完善,资金雄厚的大医院,而这也许就是一些大型医院医患纠纷频发的原因之一吧。
当患者遇到医疗纠纷时,有27%的人选择面对面投诉医护人员,有17%会向医院设立的举报电话进行投诉,有5%选择往医院公设的意见箱投信,有12%的人通过第三公正方投诉,有38%的人只会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而不会采取一般的投诉手段。调查看出,大部分的患者已经学会使用自己掌握的方式,对自己受到的不公
平待遇采取合理合法的手段进行投诉,但依旧有1/3左右的人面对自己的遭遇而只向家人或朋友诉说,不采取投诉手段。
在就医的过程中,有15%人曾经受到过医务人员的恶劣服务态度,有35%难以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有21%当遭遇到医患纠纷时苦于无处投诉,9%遇到医患纠纷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有20%没有遇到过医患纠纷问题。
至于如何重新树立医务工作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13%希望医务人员能学学心理学,理解患者心理,38%的人希望大家都能调整心态,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原则,8%的人希望能够让自己多了解一些医学基本常识,扫除各种沟通障碍,18 %的人希望医院加强管理,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20%的人希望医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工作能力,有5%选择了其他。
调查总结
一直以来,医患关系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共同关心的敏感话题。医疗纠纷频繁发生,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医疗纠纷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已经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于患者来说,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合理,患者享受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差,医疗保障不到位等原因,使原本就患有疾病的患者们心中充满了怨气。对患者而言,看病本身就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在承受病痛的折磨的同时同样要承受现今的医患关系,他们不仅仅希望得到的是身体上的健康更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慰。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医护人员能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沟通;患者也应对当前的医疗环境审时度势,少一些高要求,少一些烦躁,少一些怨气。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宣扬“以人为本”,但在医疗环境来说,真正要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多为患者着想,多一些耐心,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要靠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医务人员肯付出更多一些,收效就会更好一些。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调查者:夏莉娜
2012年8月30日
第五篇:医患关系调查报告
关于医患关系的调查报告
2010级七年制三班刘媛媛 Q10010009
1目的医患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是医疗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医患关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已经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它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不断发生新的变化。目前我国经济正沿着市场化的轨迹发展,医疗制度改革也在深入进行,这对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
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十分突出。医疗环境那个中存在一种现象,一方面,患者怨声载道,抱怨自己付了医药费却得不到相应的服务,甚至自身利益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医生叫苦,自己在承担繁忙的临床工作的同时又要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同时各地患方向医务人员施暴的恶性事件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患者对医务人员不信任,医务人员对病人的信任度都很低,医院存在着被医疗纠纷问题困扰。各地法院的医疗纠纷案件呈现上升的趋势,造成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因素,不仅涉及技术性问题,更包括医患双方的个体及群体的社会文化因素、心里状态、认知水平、价值观及行为规范和医疗环境、服务流程等诸多非技术性因素。诸如此类的事件如此多,表明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警觉,更值得我们医学生深思。
案例
徐文医生被砍事件2011年9月15日下午3时54分,一名身份不明男子将同仁医院一名女医生追杀砍伤,手段极其残忍,行为极其恶劣。被伤女医生徐文,43岁,是一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于2009年当选为北京市卫生系统首批高层次卫
生技术人才,备受全院职工和广大患者赞誉。同仁医院强烈呼吁严惩凶手,尊重医护人员,保护医护人员生命安全!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9月16日上午,同仁医院特别聘请了安定医院专家对部分医务人员进行了心理疏导,以安抚医务人员情绪,保证医疗服务有序进行。大家再次强烈呼吁严惩凶手,尊重医护人员,保护医护人员生命安全,营造让医务人员放心、安全,令患者满意的医疗环境。分析医患关系不和谐因素
(一)社会因素
1.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
2.医疗保险分担机制不完善。
(二)媒体因素
随着媒体业市场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媒体为了维持和增加本媒体的听众、观众和读者,竞相推出大众感兴趣的热点新闻,已达到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治安、环境、教育、医疗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以医疗问题涉及面最广,受面最宽,炒作医疗问题所产生的政治风险最小二成为媒体报道的首选对象。
(三)医方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院方对经济效益的热衷与追求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卫生改革的逐步深入,医院将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往往注重追求经济效益。
(三)患方因素
1.患方维权意识增强。
2.患方对医疗过程参加意识增强。
3.“就医感受”对医疗满意度的影响
4.医疗服务的直接和间接对象。
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
医患关系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患者三者共建、理解和信任。只要善待患者,加强沟通,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和
耐心的服务,就会赢得患者对我们的尊重和认同,和谐的医患关系就一定会建立起来。
一.政府要完善法制、健全机制、理顺体制
1.完善卫生体制,及安全运行体制。
2.改革卫生体质,转变两个模式。
二.医患危机预防模型从医患关系互动着手,建立“病人投诉管理体系”。
三.加强医师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养。
1.增强医生责任心和临床医技能力。
2.现代医学模式,要求的是复合型的医学人才。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疗卫生体制的完善
1.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大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
2.医疗、医保、医药三改联动,创造医疗保障制度实施的好环境。
3.发展社区卫生事业,顺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五.深化卫生体制改革
1.完善立法规范医患行为。
2.准确定位医疗市场。
总结
想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必须医方、患方、社会三者共同努力,国建增加卫生投资力度,准确定位医疗机构的性质,确保广大中低档人群的基本健康等实际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才能实现医患关系的真正意义上的融洽。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理想化的期待与非理想化的现实差距是客观存在,融洽的医患关系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健全法制的同时提高自律的约束,只有以诚信为杠杆,人文为基石,才能真正实现理想状态下得医患关系,即充满同情心的医生和对医生充满信任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