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调查报告(草稿)
【校徽或标志】
居
民
环
保
意
识
调
研
报
告
新闻一班
X X xx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性的严重公害之一。此时,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力有限,仅仅依靠国家保护不足以缓解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环境问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有利于发扬民主、加强监督、群策群力,搞好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因而是发展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迫切要求和现实选择。
调查发现,居民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他们 并未意识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加大 宣传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人类的发展是伴随着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而发展起来的。
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由于开始对环境问题的忽视,环境问题日益恶劣,而如今 人类也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 ── 环境问题空前严重地出现在人类面前,使人们陷入忧郁不安之中。
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环境状况的不断重视,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日益受到不断地重视和加强。尽管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整治力度,但是由于 一些 人为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还不容乐观。为此,我 利用这次暑假的机会对我 们 凉城岱海镇 的居民 展开 了一次 居民环保意识 和行为 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看法,同时对我们的周边生活环境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 , 并宣传环保。
本次调查 主要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调查的,通过对回收调查问卷的分析,总结出了以下的结果。
一、环保意识调查结果:1 . 调查显示,公众对环境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负责的,绝大多,数公众对环境的基本价值观是正确的,公众对常识性的普通环境知识答题的正确率较高,达到 85.6 %,但是对于 某些 简单题目,只有 9.3 %。的答对。
大部分 的居民认为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大 的问题,这说明 环境问题已经为广大人们所关注,已经成为了一个众人瞩目的重大问题。2 . 但是 当环境保护与切身利益相冲突时,公众的意见分歧较大。如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在自然界中很难化解,人们的认识非常深刻,表现的态度也很坚决。
%的人认为,塑料袋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回收利用。但对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只有 4.2 %的人选择 “ 坚决不用 ”。
这说明公众的环境伦理观已经上升到一定的层次。
3.有 有 62.2 %的人表示如果有环保组织招募环保志愿者愿意参加;有 有 27.8 %的人表示看时间而定不过会一直支持环保事业。看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 的不仅有热情,还有着自己的一份责任。
总体 看来,虽然人们的环保意识确实有所提高,但是还有一些不顾生态平衡蓄意破坏环境的人,而他们为的只是一些个人利益。
二、环保行为调查结果:
1.公众个人的参与行为表现积极。如 “ 你平时注意节约用水吗? ”63.4 %的人 “ 能注意节约用水 ”,18 %的人 “ 有时注意 ”。“ 在一个没有垃圾箱的公共场所你如何处理垃圾? ”61 %的人 “ 把垃圾装在自己的包(塑料袋)里带回去处理 ”。看来,大多数人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2.但是 公众在制止他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时,表现出积极态度的不多。如 “ 发现别 人浪费水 ”,只有 5 5 %的人会制止; “ 看到有人乱扔垃圾 ”,只有 2.5 %的人去制止;这说明公众 还 不敢勇敢地站出来伸张正义,维护环境。
三、建议:
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使我对部分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了解,其实目前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可以明确透露出 石牛 镇市民有着比较强的环保意识,但是其环保行为却远远落后于他们的环保意识,再加上有关部门的工作未做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对环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的存在。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下面谈谈我的 一些 建议:1 . 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树立 “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的新风气,加强居民环保意识,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素质。只有素质上去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才会相应地加强。
2.应从行动上切实支持政府的环保工作,响应政府号召,使自己良好的环保意愿能付诸行动,起到良好的环保效果。另外,对于那些污染环境的行为应加以批评并即 时 制止,用积极的实际行动去带动更多人加入环保队伍。
3.加大惩罚力度 ,对不保护环境的个人或企业要依法处理,从严处理。
用惩罚这种方法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让他们逐步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4.定期举行大型关于城市社区环境建设宣传工作,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让宣传进入家家户户,大到老人小到儿童,人人皆知。
5.
要在法律上规定民间环保团体参加制定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法律、法规、政策、计划方案和战略的机制和程序;建立民间环保团体参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计划、方案的执行、监督和检查的机制和程序。
以上是我个人环保工作的一些建议和看法,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可以明确地反应出 时 下 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 良好 的生活环境。当然,在我们憧憬美好的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爱 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相信,通过 石牛 镇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的大力配合,我们会拥有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四、调查内容和方法
(一)调查内容
根据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内容,本次调查从公众环境知识、环境态度、个人行为参与、环评参与和诉讼参与五个方面进行。
(二)调查对象
自己家所在小区居民以及凉城几个人口密集的小区居民
(三)调查方法与步骤
本次调查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针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拟定研究课题,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组织研究小组,进行分工协作,写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采用多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如我们进行了街头拦访面谈调查、中心地点入户访问调查、深访环保专家调查和问卷调查等。而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有关公众环境意识水平以及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资料,并且对其调查结果,由现象深入本质进行研究。从公众自身环境意识及受其影响的参与行为着手收集资料,筛选典型的材料。
第三阶段:结题时期。将各成员筛选出的典型的材料加以重组,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运用各种方法 进行分析、讨论,总结观点。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公众环境意识
1.环境知识
问卷题目涵盖了资源、能源、大气、水体、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等各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普通环境知识、工矿企业及农村环境知识三大部分。公众对常识性的普通环境知识答题的正确率较高,达到80.2 %,但是对于 “ 世界环境日是哪天? ” 这一简单题目,只有8.2 %的答对。另外,公众对工矿企业及农村环境知识了解不多,比,如,“ 对因化工厂的废水和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河流而使水草生长茂盛的看法 ”,公众中回答是 “ 好现象 ”占 的占 12.5 %,选择是 “ 富营养化现象 ” 的占 39.6 %,答是 “ 不好现象 ”占 占 21.6 %,答 “ 不知道 ”的占 26.3 %。
2.环境态度
(1 1)公众对环境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负责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公众对环境的基本价值观是正确的,如对 “ 迅速增加的汽车所排放出的烟尘污染与其所带来的迅速、快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 这,一问题的看法,90 %的公众选择 “ 不同意 ” ;对农业烧荒问题的看法,62 %的人认为 “ 污染大气 ”,38 %的人认为 “ 秸秆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应当还田 ”。
p;
(2 2)当环境保护与切身利益相冲突时,公众的意见分歧较大。如塑料 会产生白色污染,在自然界中很难化解,人们的认识非常深刻,表现的态度也很坚决。
%的人认为,塑料袋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回收利用。但对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只有4.2 %的人选择 “ 坚决不用 ”,因为 “ 塑料餐具污染的是环境,方便的是自己。
”
再比如,对 “ 自然界的野生动物是因为人类的利用而存在的 ” 这一论述,32.8 %的人 “ 不同意 ”,62 %的人认为 “ 它们是和人类平等的 ”,这说明公众的环境伦理观已经上升到一定的层次。
另外,我们询问了接受产品价格因企业治理污染而上涨的意愿,78 %的人接受价格上涨,其中,认为 价格上涨率不宜超过 3 3 %和可在 3 3 %~5 5 %之间的人,分别占 61.5 %和 26.3 %,认为价格上涨率可在 5 5 %~ 10 %之间和超过 10 %的,分别占 6.7 %和 5.5 %。由此可见,公众的环境价值观还会受到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当自身经济条件允许时,以保护环境为重;当自身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相冲突时,就要保护自己的利益。
(二)公众参与环论保护现 状
1.公众个人的参与行为表现积极。如 “ 你平时注意节约用水吗? ”63.4 %的人 “ 能注意节约用水 ”,18 %的人 “ 有时注意 ”。“ 在一个没有垃圾箱的公共场所你如何处理垃圾? ”61 %的人 “ 把垃圾装在自己的包(塑料袋)里带回去处理 ”。看来,大多数人能自有 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 18.6 %的人 “ 不太注意节约用水 ”,31 %的人 “ 在僻静无人处偷偷地把垃圾扔掉 ”,如何提高公众自身的行为规范和习惯养成,看来是很重要的事。
2.公众在制止他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时,表现出积极态度的不多。如 “ 发现别人浪 费水 ”,只有 5 5 %的人会制止; “ 看到有人乱扔垃圾 ”,只有 2.5 %的人去制止; “ 看到某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污染环境 ”,只有 6 6 %的人愿意去举报。这说明公众受 “ 事不关
心,高高挂起 ”,“ 自扫门前雪 ” 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敢勇敢地站出来伸张正义,维护环境。
3.公众自身受到环境侵害时,能够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人不。
多。
“ 当发生环境民事纠纷时 ”,84.5 %的公众选择了到环保局投诉,10 %的公众选择忍气吞声,5.5 %的公众选择 “ 提起环境诉讼 ”。而在 “ 环境诉讼 ” 中,其中 86 %是环境民事诉讼,另外 14 %是环境行政诉讼。4..民间环保团体参与环境保护的情况。绿色之友协会是南京市最大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该组织主要的工作是为环境保护而进行各种宣传活动,偶尔协助江苏省环保厅搞些环境调查工作。绿色之友协会在 3 2003 年 年 8 8 月份组织了一次 “ 徒步秦淮河 —— 保护母亲河 ” 活动,我们调查小组参与了他们的部分工作。他们这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徒步考察,了解秦淮河的污染情况,向当地居民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同时向政府提出治理秦淮河污染的一些建议。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这次活动搞得比较成功,社会影响很大,金陵晚报进行了跟踪报道。这次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主 要是活动经费不足导致有些宣传活动没有很好地开展。
六..几点建议
(一)加强环境知识宣传教育
环保意识是调节、引导和控制人们环境行为的内在原因。因此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对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推广环保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要增长公民的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一个重要的手段就
是加强环境知识宣传教育。环境宣传教育要帮助人们掌握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以及环境保护的技术知识等。
环境宣传教育要通过各种形式来进行。将环境教育列入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学大纲中,作为正规教育的一部分。现在视频媒体高度发 达,它传递给人们的信息,也更加立体、形象,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在电视的一些热点栏目播出的前后多播出一些有关环保的公益广告,让人们目之所及都会看到人类的环境问题,从而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或是监督他人的行为,使环保意识由教育强化成一种习惯,从而使环保参与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二)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或不行为对公共环境利益造成侵害时,法律容许无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公共环境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当公众的环境权益遭受损害,特别是因为国家怠于行使职权造成公共 环境利益遭受损害或对于公共环境利益的保护不利时,倘若个人或其他社会组织无法提起诉讼,不仅不能体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而且也不符合权利意识日益高涨的公民权利要求。另外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有利于弥补国家环境行政管理的漏洞。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政府的公共事务也日趋繁多,这使得政府的环境管理不可能面面俱到,难免有遗漏之处。为了保证国家对环境的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借社会中介组织和个人的力量来补充国家力量的不足在现代社会就显得很必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还有助于监督环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依法环境行政的水平。
(三)完善环境行 政公开制度
环境行政公开制度是指国家环境行政机关,法律规章授权行使行政环境职权的企事业组织和公务员依法主动或者依法申请将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其他事项予以公开的制度。环境行政公开制度是实现公民环境知情权的需要。环境知情权又称环境信息权,是国民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法律法规,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关信息获得的权利。这一权利既是国民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又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民主程序。
环境行政公开制度要求政府公开各种环境信息。这里的环境信息包括公共信 息和个别信息,前者是指向全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如环境法律法规,环境状况公报,空气质量周(日)报等,后者指只有在公众提出要求的情况下才提供的个别信息,如某个污染企业的排污数据。
(四)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我国虽然在 2 2002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但没有很好地落实。项目建设前不向公众公布,也不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不召开听证会。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已有较完善的公众参与的程序和规则,通常的做法是:(1 1)通过新闻媒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或张贴广告发布拟建项目 的厂址、内容,让公众了解建设项目的情况;(2 2)政府主管部门可应公众的要求通过公众听证会听取公众对拟建项目的意见并进行答辩和解释,同时
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3 3)在拟建项目的环评报告书中设专门章节,用广大公众看得懂的文字论述公众的意见,并将环评报告书在当地图书馆等场所公布一段时间(如 3 3 个月),供公众随时进行查阅。国外公众参与在环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项目投资者在建设项目开工之前同公众进行磋商已是环评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一些涉及移民的建设项目。
为了提高环评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应充分利用当 地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在环评大纲阶段预先发布建设项目信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公众什么是环评、在环评公众参与中采取何种方式、何种渠道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要帮助公众避免孤立地看待问题,既要让他们了解不利的一面,也要让他们了解有利的一面,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对当地发展经济的意义。为了提高环评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应尽快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环评公众参与机制,对公众参与的方式、对象、步骤、内容、时间阶段、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等作出具体的规定或建议,并落到实处。
(五)完善环保 社会团体制度
把公众组织起来成立环保社会团体,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学术交流、环境保护科技推广等环境保护活动,促使环境资源问题的解决,监督政府依法行政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环保社团 0 1500 余个,其中不少已较具规模,如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文化村等。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保社会团体,在经过了一个从小到
大、从松散的组织形式到定型化的组织形式甚至政党组织形式,从简单的活动方式到现代化的活动方式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后,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以各种绿色团体或绿党为代表的环境保护社会团体引发了一场 “ 绿色革命 ”。
而与此相比,我国的环保,大都有政府支持、赞助和发动,主要是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科研活动。这些活动一般规模较小,声势不大。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快制定有关非政府环境保护社会团体的制度;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建立健全民间环保团体参与环境与发展管理的机制和程序。
要在法律上规定民间环保团体参加制定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法律、法规、政策、计划方案和战略的机制和程序;建立民间环保团体参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计划、方案的执行、监督和检查的机制和程序。政府应该鼓励民间环保团体以该组织的名义或代表该组织成员,就环境与 发展事务,向各级政府部门反映问题、提出批评,向司法机关依法提起环境行政诉讼、环境民事诉讼。另外在环境监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环境。
标志等环境管理活动中,应该规定民间环保团体参与的环节和程序。
七. 结束语
此次调查的样本是按照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和收入情况进行分类汇总的,在分布上可能存在偏差,但仍涵盖了社会公众的各个层面。这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环境意识和环保的参与状况不令人满意,这就意味着,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完善公众参与环保制度
第二篇: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调查报告(草稿)(共)
【校徽或标志】
居 民 环 保 意 识 调 研 报 告
新闻一班Xxx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性的严重公害之一。此时,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力有限,仅仅依靠国家保护不足以缓解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环境问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有利于发扬民主、加强监督、群策群力,搞好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因而是发展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迫切要求和现实选择。调查发现,居民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他们并未意识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人类的发展是伴随着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而发展起来的。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由于开始对环境问题的忽视,环境问题日益恶劣,而如今人类也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环境问题空前严重地出现在人类面前,使人们陷入忧郁不安之中。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环境状况的不断重视,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日益受到不断地重视和加强。尽管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整治力度,但是由于一些人为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还不容乐观。为此,我利用这次暑假的机会对我们凉城岱海镇的居民展开了一次居民环保意识和行为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看法,同时对我们的周边生活环境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宣传环保。
本次调查主要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调查的,通过对回收调查问卷的分析,总结出了以下的结果。
一、环保意识调查结果:
1.调查显示,公众对环境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负责的,绝大多数公众对环境的基本价值观是正确的,公众对常识性的普通环境知识答题的正确率较高,达到85.6%,但是对于某些简单题目,只有9.3%的答对。大部分的居民认为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大的问题,这说明环境问题已经为广大人们所关注,已经成为了一个众人瞩目的重大问题。
2.但是当环境保护与切身利益相冲突时,公众的意见分歧较大。如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在自然界中很难化解,人们的认识非常深刻,表现的态度也很坚决。82%的人认为,塑料袋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回收利用。但对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只有4.2%的人选择“坚决不用”。这说明公众的环境伦理观已经上升到一定的层次。
3.有62.2%的人表示如果有环保组织招募环保志愿者愿意参加;有27.8%的人表示看时间而定不过会一直支持环保事业。看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不仅有热情,还有着自己的一份责任。
总体看来,虽然人们的环保意识确实有所提高,但是还有一些不顾生态平衡蓄意破坏环境的人,而他们为的只是一些个人利益。
二、环保行为调查结果:
1.公众个人的参与行为表现积极。如“你平时注意节约用水吗?”63.4%的人“能注意节约用水”,18%的人“有时注意”。“在一个没有垃圾箱的公共场所你如何处理垃圾?”61%的人“把垃圾装在自己的包(塑料袋)里带回去处理”。看来,大多数人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2.但是公众在制止他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时,表现出积极态度的不多。如“发现别人浪费水”,只有5%的人会制止;“看到有人乱扔垃圾”,只有2.5%的人去制止;这说明公众还不敢勇敢地站出来伸张正义,维护环境。
三、建议:
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使我对部分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了解,其实目前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可以明确透露出石牛镇市民有着比较强的环保意识,但是其环保行为却远远落后于他们的环保意识,再加上有关部门的工作未做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对环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的存在。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建议:
1.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新风气,加强居民环保意识,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素质。只有素质上去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才会相应地加强。
2.应从行动上切实支持政府的环保工作,响应政府号召,使自己良好的环保意愿能付诸行动,起到良好的环保效果。另外,对于那些污染环境的行为应加以批评并即时制止,用积极的实际行动去带动更多人加入环保队伍。
3.加大惩罚力度,对不保护环境的个人或企业要依法处理,从严处理。用惩罚这种方法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让他们逐步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4.定期举行大型关于城市社区环境建设宣传工作,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让宣传进入家家户户,大到老人小到儿童,人人皆知。
5.要在法律上规定民间环保团体参加制定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法律、法规、政策、计划方案和战略的机制和程序;建立民间环保团体参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计划、方案的执行、监督和检查的机制和程序。
以上是我个人环保工作的一些建议和看法,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可以明确地反应出时下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良好的生活环境。当然,在我们憧憬美好的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相信,通过石牛镇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的大力配合,我们会拥有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四、调查内容和方法
(一)调查内容
根据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内容,本次调查从公众环境知识、环境态度、个人行为参与、环评参与和诉讼参与五个方面进行。
(二)调查对象
自己家所在小区居民以及凉城几个人口密集的小区居民
(三)调查方法与步骤
本次调查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针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拟定研究课题,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组织研究小组,进行分工协作,写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采用多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如我们进行了街头拦访面谈调查、中心地点入户访问调查、深访环保专家调查和问卷调查等。而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有关公众环境意识水平以及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资料,并且对其调查结果,由现象深入本质进行研究。从公众自身环境意识及受其影响的参与行为着手收集资料,筛选典型的材料。
第三阶段:结题时期。将各成员筛选出的典型的材料加以重组,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总结观点。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公众环境意识
1.环境知识
问卷题目涵盖了资源、能源、大气、水体、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等各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普通环境知识、工矿企业及农村环境知识三大部分。公众对常识性的普通环境知识答题的正确率较高,达到80.2%,但是对于“世界环境日是哪天?”这一简单题目,只有8.2%的答对。另外,公众对工矿企业及农村环境知识了解不多,比如,“对因化工厂的废水和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河流而使水草生长茂盛的看法”,公众中回答是“好现象”的占12.5%,选择是“富营养化现象”的占39.6%,答是“不好现象”占21.6%,答“不知道”的占26.3%。
2.环境态度
(1)公众对环境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负责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公众对环境的基本价值观是正确的,如对“迅速增加的汽车所排放出的烟尘污染与其所带来的迅速、快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这一问题的看法,90%的公众选择“不同意”;对农业烧荒问题的看法,62%的人认为“污染大气”,38%的人认为“秸秆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应当还田”。p;
(2)当环境保护与切身利益相冲突时,公众的意见分歧较大。如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在自然界中很难化解,人们的认识非常深刻,表现的态度也很坚决。82%的人认为,塑料袋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回收利用。但对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只有4.2%的人选择“坚决不用”,因为“塑料餐具污染的是环境,方便的是自己。”
再比如,对“自然界的野生动物是因为人类的利用而存在的”这一论述,32.8%的人“不同意”,62%的人认为“它们是和人类平等的”,这说明公众的环境伦理观已经上升到一定的层次。
另外,我们询问了接受产品价格因企业治理污染而上涨的意愿,78%的人接受价格上涨,其中,认为价格上涨率不宜超过3%和可在3%~5%之间的人,分别占61.5%和26.3%,认为价格上涨率可在5%~10%之间和超过10%的,分别占6.7%和5.5%。由此可见,公众的环境价值观还会受到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当自身经济条件允许时,以保护环境为重;当自身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相冲突时,就要保护自己的利益。
(二)公众参与环论保护现状
1.公众个人的参与行为表现积极。如“你平时注意节约用水吗?”63.4%的人“能注意节约用水”,18%的人“有时注意”。“在一个没有垃圾箱的公共场所你如何处理垃圾?”61%的人“把垃圾装在自己的包(塑料袋)里带回去处理”。看来,大多数人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18.6%的人“不太注意节约用水”,31%的人“在僻静无人处偷偷地把垃圾扔掉”,如何提高公众自身的行为规范和习惯养成,看来是很重要的事。
2.公众在制止他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时,表现出积极态度的不多。如“发现别人浪费水”,只有5%的人会制止;“看到有人乱扔垃圾”,只有2.5%的人去制止;“看到某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污染环境”,只有6%的人愿意去举报。这说明公众受“事不关
心,高高挂起”,“自扫门前雪”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敢勇敢地站出来伸张正义,维护环境。
3.公众自身受到环境侵害时,能够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人不多。“当发生环境民事纠纷时”,84.5%的公众选择了到环保局投诉,10%的公众选择忍气吞声,5.5%的公众选择“提起环境诉讼”。而在“环境诉讼”中,其中86%是环境民事诉讼,另外14%是环境行政诉讼。
4.民间环保团体参与环境保护的情况。绿色之友协会是南京市最大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该组织主要的工作是为环境保护而进行各种宣传活动,偶尔协助江苏省环保厅搞些环境调查工作。绿色之友协会在2003年8月份组织了一次“徒步秦淮河——保护母亲河”活动,我们调查小组参与了他们的部分工作。他们这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徒步考察,了解秦淮河的污染情况,向当地居民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同时向政府提出治理秦淮河污染的一些建议。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这次活动搞得比较成功,社会影响很大,金陵晚报进行了跟踪报道。这次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活动经费不足导致有些宣传活动没有很好地开展。六.几点建议
(一)加强环境知识宣传教育
环保意识是调节、引导和控制人们环境行为的内在原因。因此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对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推广环保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要增长公民的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一个重要的手段就
是加强环境知识宣传教育。环境宣传教育要帮助人们掌握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以及环境保护的技术知识等。
环境宣传教育要通过各种形式来进行。将环境教育列入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学大纲中,作为正规教育的一部分。现在视频媒体高度发达,它传递给人们的信息,也更加立体、形象,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在电视的一些热点栏目播出的前后多播出一些有关环保的公益广告,让人们目之所及都会看到人类的环境问题,从而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或是监督他人的行为,使环保意识由教育强化成一种习惯,从而使环保参与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二)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或不行为对公共环境利益造成侵害时,法律容许无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公共环境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当公众的环境权益遭受损害,特别是因为国家怠于行使职权造成公共环境利益遭受损害或对于公共环境利益的保护不利时,倘若个人或其他社会组织无法提起诉讼,不仅不能体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而且也不符合权利意识日益高涨的公民权利要求。另外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有利于弥补国家环境行政管理的漏洞。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政府的公共事务也日趋繁多,这使得政府的环境管理不可能面面俱到,难免有遗漏之处。为了保证国家对环境的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借社会中介组织和个人的力量来补充国家力量的不足在现代社会就显得很必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还有助于监督环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依法环境行政的水平。
(三)完善环境行政公开制度
环境行政公开制度是指国家环境行政机关,法律规章授权行使行政环境职权的企事业组织和公务员依法主动或者依法申请将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其他事项予以公开的制度。环境行政公开制度是实现公民环境知情权的需要。环境知情权又称环境信息权,是国民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法律法规,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关信息获得的权利。这一权利既是国民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又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民主程序。
环境行政公开制度要求政府公开各种环境信息。这里的环境信息包括公共信息和个别信息,前者是指向全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如环境法律法规,环境状况公报,空气质量周(日)报等,后者指只有在公众提出要求的情况下才提供的个别信息,如某个污染企业的排污数据。
(四)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我国虽然在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但没有很好地落实。项目建设前不向公众公布,也不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不召开听证会。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已有较完善的公众参与的程序和规则,通常的做法是:(1)通过新闻媒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或张贴广告发布拟建项目的厂址、内容,让公众了解建设项目的情况;(2)政府主管部门可应公众的要求通过公众听证会听取公众对拟建项目的意见并进行答辩和解释,同时
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3)在拟建项目的环评报告书中设专门章节,用广大公众看得懂的文字论述公众的意见,并将环评报告书在当地图书馆等场所公布一段时间(如3个月),供公众随时进行查阅。国外公众参与在环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项目投资者在建设项目开工之前同公众进行磋商已是环评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一些涉及移民的建设项目。
为了提高环评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在环评大纲阶段预先发布建设项目信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公众什么是环评、在环评公众参与中采取何种方式、何种渠道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要帮助公众避免孤立地看待问题,既要让他们了解不利的一面,也要让他们了解有利的一面,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对当地发展经济的意义。为了提高环评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应尽快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环评公众参与机制,对公众参与的方式、对象、步骤、内容、时间阶段、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等作出具体的规定或建议,并落到实处。
(五)完善环保社会团体制度
把公众组织起来成立环保社会团体,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学术交流、环境保护科技推广等环境保护活动,促使环境资源问题的解决,监督政府依法行政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环保社团1500余个,其中不少已较具规模,如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文化村等。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保社会团体,在经过了一个从小到
大、从松散的组织形式到定型化的组织形式甚至政党组织形式,从简单的活动方式到现代化的活动方式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后,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以各种绿色团体或绿党为代表的环境保护社会团体引发了一场“绿色革命”。而与此相比,我国的环保,大都有政府支持、赞助和发动,主要是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科研活动。这些活动一般规模较小,声势不大。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快制定有关非政府环境保护社会团体的制度;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建立健全民间环保团体参与环境与发展管理的机制和程序。
要在法律上规定民间环保团体参加制定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法律、法规、政策、计划方案和战略的机制和程序;建立民间环保团体参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计划、方案的执行、监督和检查的机制和程序。政府应该鼓励民间环保团体以该组织的名义或代表该组织成员,就环境与发展事务,向各级政府部门反映问题、提出批评,向司法机关依法提起环境行政诉讼、环境民事诉讼。另外在环境监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环境标志等环境管理活动中,应该规定民间环保团体参与的环节和程序。七.结束语
此次调查的样本是按照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和收入情况进行分类汇总的,在分布上可能存在偏差,但仍涵盖了社会公众的各个层面。这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环境意识和环保的参与状况不令人满意,这就意味着,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完善公众参与环保制度
第三篇: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调查报告(正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性的严重公害之一。此时,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力有限,仅仅依靠国家保护不足以缓解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环境问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有利于发扬民主、加强监督、群策群力,搞好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因而是发展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迫切要求和现实选择。调查发现,居民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他们并未意识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人类的发展是伴随着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而发展起来的。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由于开始对环境问题的忽视,环境问题日益恶劣,而如今人类也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环境问题空前严重地出现在人类面前,使人们陷入忧郁不安之中。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环境状况的不断重视,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日益受到不断地重视和加强。尽管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整治力度,但是由于一些人为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还不容乐观。为此,我利用这次暑假的机会对我们石牛镇的居民展开了一次居民环保意识和行为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看法,同时对我们的周边生活环境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宣传环保。
本次调查主要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调查的,通过对回收调查问卷的分析,总结出了以下的结果。
一、环保意识调查结果:
1.调查显示,公众对环境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负责的,绝大多数公众对环境的基本价值观是正确的,公众对常识性的普通环境知识答题的正确率较高,达到85.6%,但是对于“世界环境日是哪天?”这一简单题目,只有9.3%的答对。大部分的居民认为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大的问题,这说明环境问题已经为广大人们所关注,已经成为了一个众人瞩目的重大问题。
2.但是当环境保护与切身利益相冲突时,公众的意见分歧较大。如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在自然界中很难化解,人们的认识非常深刻,表现的态度也很坚决。82%的人认为,塑料袋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回收利用。但对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只有4.2%的人选择“坚决不用”。这说明公众的环境伦理观已经上升到一定的层次。
3.有62.2%的人表示如果有环保组织招募环保志愿者愿意参加;有27.8%的人表示看时间而定不过会一直支持环保事业。看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不仅有热情,还有着自己的一份责任。
总体看来,虽然人们的环保意识确实有所提高,但是还有一些不顾生态平衡蓄意破坏环境的人,而他们为的只是一些个人利益。
二、环保行为调查结果:
1.公众个人的参与行为表现积极。如“你平时注意节约用水吗?”63.4%的人“能注意节约用水”,18%的人“有时注意”。“在一个没有垃圾箱的公共场所你如何处理垃圾?”61%的人“把垃圾装在自己的包(塑料袋)里带回去处理”。看来,大多数人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2.但是公众在制止他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时,表现出积极态度的不多。如“发现别人浪费水”,只有5%的人会制止;“看到有人乱扔垃圾”,只有
2.5%的人去制止;这说明公众还不敢勇敢地站出来伸张正义,维护环境。
三、建议:
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使我对石牛镇部分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了解,其实目前在我们的调查结果中可以明确透露出石牛镇市民有着比较强的环保意识,但是其环保行为却远远落后于他们的环保意识,再加上有关部门的工作未做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对环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的存在。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建议:
1.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新风气,加强居民环保意识,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素质。只有素质上去了,居民的环保意识才会相应地加强。
2.应从行动上切实支持政府的环保工作,响应政府号召,使自己良好的环保意愿能付诸行动,起到良好的环保效果。另外,对于那些污染环境的行为应加以批评并即时制止,用积极的实际行动去带动更多人加入环保队伍。
3.加大惩罚力度,对不保护环境的个人或企业要依法处理,从严处理。用惩罚这种方法来约束他们的行为,让他们逐步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4.定期举行大型关于城市社区环境建设宣传工作,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让宣传进入家家户户,大到老人小到儿童,人人皆知。
5.要在法律上规定民间环保团体参加制定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法律、法规、政策、计划方案和战略的机制和程序;建立民间环保团体参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计划、方案的执行、监督和检查的机制和程序。
以上是我个人环保工作的一些建议和看法,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通过这次的社会调查可以明确地反应出时石牛镇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非常清楚自己需要的是良好的生活环境。当然,在我们憧憬美好的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相信,通过石牛镇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的大力配合,我们会拥有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二、调查内容和方法
(一)调查内容
根据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内容,本次调查从公众环境知识、环境态度、个人行为参与、环评参与和诉讼参与五个方面进行。问卷编制了25个题目,每个题目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反映公众环境意识水平和参与环境保护现状。
(二)调查对象
公众参与从社会学角度讲,是指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因此,广义上的公众参与包括一切与环境保护工作有关的单位、部门、群体和个人。用不同层次及其不同的参与面来表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对象形成一种塔式关系。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部门→社会单元(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团、社区及民间组织)→公民(城镇居民、农民等),甚至包括政府及司法部门在内。在这一层次关系中,无论是主管部门还是有关部门,包括政府机关,其职能不仅仅是基层工作的领导,在更多的情况下,它还应以参与者——“公众”的身份参与基层工作,才能体现大社会、小政府的管理原则。我们此次调查主要是在南京的江宁区、鼓楼区和溧水县等地进行,被调查对象覆盖行政机关、企业、社会团体(主要是环保组织)和公民等各个社会层面。
(三)调查方法与步骤
本次调查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针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拟定研究课题,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组织研究小组,进行分工协作,写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采用多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如我们进行了街头拦访面谈调查、中心地点入户访问调查、深访环保专家调查和问卷调查等。而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有关公众环境意识水平以及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资料,并且对其调查结果,由现象深入本质进行研究。从公众自身环境
意识及受其影响的参与行为着手收集资料,筛选典型的材料。
第三阶段:结题时期。将各成员筛选出的典型的材料加以重组,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总结观点。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公众环境意识
1.环境知识
问卷题目涵盖了资源、能源、大气、水体、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等各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普通环境知识、工矿企业及农村环境知识三大部分。公众对常识性的普通环境知识答题的正确率较高,达到80.2%,但是对于“世界环境日是哪天?”这一简单题目,只有8.2%的答对。另外,公众对工矿企业及农村环境知识了解不多,比如,“对因化工厂的废水和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河流而使水草生长茂盛的看法”,公众中回答是“好现象”的占12.5%,选择是“富营养化现象”的占39.6%,答是“不好现象”占21.6%,答“不知道”的占26.3%。
2.环境态度
(1)公众对环境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负责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公众对环境的基本价值观是正确的,如对“迅速增加的汽车所排放出的烟尘污染与其所带来的迅速、快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这一问题的看法,90%的公众选择“不同意”;对农业烧荒问题的看法,62%的人认为“污染大气”,38%的人认为“秸秆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应当还田”。p;(2)当环境保护与切身利益相冲突时,公众的意见分歧较大。如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在自然界中很难化解,人们的认识非常深刻,表现的态度也很坚决。82%的人认为,塑料袋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回收利用。但对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只有4.2%的人选择“坚决不用”,因为“塑料餐具污染的是环境,方便的是自己。”
再比如,对“自然界的野生动物是因为人类的利用而存在的”这一论述,32.8%的人“不同意”,62%的人认为“它们是和人类平等的”,这说明公众的环境伦理观已经上升到一定的层次。
另外,我们询问了接受产品价格因企业治理污染而上涨的意愿,78%的人接受价格上涨,其中,认为价格上涨率不宜超过3%和可在3%~5%之间的人,分别占61.5%和26.3%,认为价格上涨率可在5%~10%之间和超过10%的,分别占6.7%和5.5%。由此可见,公众的环境价值观还会受到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当自身经济条件允许时,以保护环境为重;当自身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相冲突时,就要保护自己的利益。
(二)公众参与环论保护现状
1.公众个人的参与行为表现积极。如“你平时注意节约用水吗?”63.4%的人“能注意节约用水”,18%的人“有时注意”。“在一个没有垃圾箱的公共场所你如何处理垃圾?”61%的人“把垃圾装在自己的包(塑料袋)里带回去处理”。看来,大多数人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18.6%的人“不太注意节约用水”,31%的人“在僻静无人处偷偷地把垃圾扔掉”,如何提高公众自身的行为规范和习惯养成,看来是很重要的事。
2.公众在制止他人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时,表现出积极态度的不多。如“发现别人浪费水”,只有5%的人会制止;“看到有人乱扔垃圾”,只有2.5%的人去制止;“看到某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污染环境”,只有6%的人愿意去举报。这说明公众受“事不关心,高高挂起”,“自扫门前雪”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敢勇敢地站出来伸张正义,维护环境。
3.公众自身受到环境侵害时,能够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人不多。“当发生环境民事纠纷时”,84.5%的公众选择了到环保局投诉,10%的公众选择忍气吞声,5.5%的公众选择“提起环境诉讼”。而在“环境诉讼”中,其中86%是环境民事诉讼,另外14%是环境行政诉讼。
4.为了解环境影响评论制度中的公众参与程度,问卷中设计了几个问题。
(1)你所在地区若建设了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施工前有没有举行论证会?
(2)相关编制机关在报送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环境规划审批前,有没有举行听证会?
(3)建设单位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时,有没有征询你们的意见?关于第一个问题:89%的受调查者回答“没有”,8%的受调查者回答“不知道”,4%的受调查者没有作出回答。
关于第二个问题:86%的受调查者回答“没有”,14%的受调查者回答“不清楚”。
关于第三个问题:96%的受调查者回答“没有”,4%的回答“不知道”。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立法所承认,我国现行法律也规定“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2]这次调查发现,项目建设前不向大众公布,也不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不召开听证会,公众没有机会反映自己的意愿和要求。由次可见,在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没有落实,流于形式。
5.民间环保团体参与环境保护的情况。绿色之友协会是南京市最大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该组织主要的工作是为环境保护而进行各种宣传活动,偶尔协助江苏省环保厅搞些环境调查工作。绿色之友协会在2003年8月份组织了一次“徒步秦淮河——保护母亲河”活动,我们调查小组参与了他们的部分工作。他们这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徒步考察,了解秦淮河的污染情况,向当地居民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同时向政府提出治理秦淮河污染的一些建议。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这次活动搞得比较成功,社会影响很大,金陵晚报进行了跟踪报道。这次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活动经费不足导致有些宣传活动没有很好地开展。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环境知识宣传教育
环保意识是调节、引导和控制人们环境行为的内在原因。因此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对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推广环保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要增长公民的环境知识,提高环保意识,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强环境知识宣传教育。环境宣传教育要帮助人们掌握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以及环境保护的技术知识等。
环境宣传教育要通过各种形式来进行。将环境教育列入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学大纲中,作为正规教育的一部分。现在视频媒体高度发达,它传递给人们的信息,也更加立体、形象,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介。在电视的一些热点栏目播出的前后多播出一些有关环保的公益广告,让人们目之所及都会看到人类的环境问题,从而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或是监督他人的行为,使环保意识由教育强化成一种习惯,从而使环保参与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二)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或不行为对公共环境利益造成侵害时,法律容许无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公共环境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当公众的环境权益遭受损害,特别是因为国家怠于行使职权造成公共环境利益遭受损害或对于公共环境利益的保护不利时,倘若个人或其他社会组织无法提起诉讼,不仅不能体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而且也不符合权利意识日益高涨的公民权利要求。另外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有利于弥补国家环境行政管理的漏洞。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政府的公共事务也日趋繁多,这使得政府的环境管理不可能面面俱到,难免有遗漏之处。为了保证国家对环境的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借社会中介组织和个人的力量来补充国家力量的不足在现代社会就显得很必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还有助于监督环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依法环境行政的水平。
(三)完善环境行政公开制度
环境行政公开制度是指国家环境行政机关,法律规章授权行使行政环境职权的企事业组织和公务员依法主动或者依法申请将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外的其他事项予以公开的制度。环境行政公开制度是实现公民环境知情权的需要。环境知情权又称环境信息权,是国民对本国乃至世界的环境状况,国家的环境法律法规,国家的环境管理状况以及自身的环境状况等有关信息获得的权利。这一权利既是国民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前提,又是环境保护的必要民主程序。
环境行政公开制度要求政府公开各种环境信息。这里的环境信息包括公共信息和个别信息,前者是指向全社会发布的环境信息,如环境法律法规,环境状况公报,空气质量周(日)报等,后者指只有在公众提出要求的情况下才提供的个别信息,如某个污染企业的排污数据。
(四)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我国虽然在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但没有很好地落实。项目建设前不向公众公布,也不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不召开听证会。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已有较完善的公众参与的程序和规则,通常的做法是:(1)通过新闻媒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或张贴广告发布拟建项目的厂址、内容,让公众了解建设项目的情况;(2)政府主管部门可应公众的要求通过公众听证会听取公众对拟建项目的意见并进行答辩和解释,同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3)在拟建项目的环评报告书中设专门章节,用广大公众看得懂的文字论述公众的意见,并将环评报告书在当地图书馆等场所公布一段时间(如3个月),供公众随时进行查阅。国外公众参与在环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项目投资者在建设项目开工之前同公众进行磋商已是环评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一些涉及移民的建设项目。
为了提高环评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在环评大纲阶段预先发布建设项目信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公众什么是环评、在环评公众参与中采取何种方式、何种渠道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要帮助公众避免孤立地看待问题,既要让他们了解不利的一面,也要让他们了解有利的一面,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对当地发展经济的意义。为了提高环评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应尽快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环评公众参与机制,对公众参与的方式、对象、步骤、内容、时间阶段、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等作出具体的规定或建议,并落到实处。
(五)完善环保社会团体制度
把公众组织起来成立环保社会团体,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学术交流、环境保护科技推广等环境保护活动,促使环境资源问题的解决,监督政府依法行政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环保社团1500余个,其中不少已较具规模,如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文化村等。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保社会团体,在经过了一个从小到大、从松散的组织形式到定型化的组织形式甚至政党组织形式,从简单的活动方式到现代化的活动方式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后,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以各种绿色团体或绿党为代表的环境保护社会团体引发了一场“绿色革命”。而与此相比,我国的环保,大都有政府支持、赞助和发动,主要是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科研活动。这些活动一般规模较小,声势不大。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快制定有关非政府环境保护社会团体的制度;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建立健全民间环保团体参与环境与发展管理的机制和程序。
要在法律上规定民间环保团体参加制定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法律、法规、政策、计划方案和战略的机制和程序;建立民间环保团体参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计划、方案的执行、监督和检查的机制和程序。政府应该鼓励民间环保团体以该组织的名义或代表该组织成员,就环境与发展事务,向各级政府部门反映问题、提出批评,向司法机关依法提起环境行政诉讼、环境民事诉讼。另外在环境监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环境标志等环境管理活动中,应该规定民间环保团体参与的环节和程序。结束语
此次调查的样本是按照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和收入情况进行分类汇总的,在分布上可能存在偏差,但仍涵盖了社会公众的各个层面。这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环境意识和环保的参与状况不令人满意,这就意味着,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完善公众参与环保制度
第四篇:环境保护意识调查报告
关于市区环境状况的调查报告
组员:
环境是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一、问卷调查的题目
一)、选择题。
1.您有没有见到随手仍垃圾的现象()A、经常有 B、有时 C、没有
2.您对政府的环保工作是否满意()A、满意 B、不满意 C、没意见
3、您认为目前我们周围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污染()
A、大气、水 B、噪声 C、固体废物、垃圾等
4.你对市区的环保工作是否满意()A、满意 B、不满意 C、没意见
二)、问答题
1、您对市区环境现状的看法怎样?
2、您对市区未来环境有什么期望?
3、您认为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清扫?
二、统计结果
题号 选项
A
B
C
1.您有没有见到随手仍垃圾的现象
经常有10%
有时80%
没有10%
2.您对政府的环保工作是否满意
满意70%
不满意10%
没意见20%
3、您认为目前我们周围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污染()大气、水15%
噪声20%
固体废物、垃圾等65%
4.你对市区的环保工作是否满意
满意75%
不满意10%
没意见15%
问答题
1、您对市区环境现状的看法怎样? 有关市民表示,市区环境还算可以,比较干净了。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2、您对市区未来环境有什么期望?
3、您认为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清扫?
三、结论和相关思考:
相关结论:
相关思考:
第五篇:环境保护意识调查报告
环境保护意识报告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相对而言,破坏环境愈来愈多,并且在一种金钱至上的畸形心态的驱使下,许多不法分子不顾一切不计任何后果的破坏者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例如: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等比较严重的问题,以及现在仍不明显的的种种问题,每个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其行为将决定大家赖以生存环境,只有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而又健康的生存环境。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这次实践的背后是有很多益处的。我们一直处于学校这座象牙塔之中,对外面的世界来接仅限于书本上的东西,尽管近些年来有所改观,但实际的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的,这大大的束缚了我们的思想与观点,我们努力的学习接受新的知识目的是为了在未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为社会为人民最大限度的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尽管我们在学校很好的得到了知识的滋养,但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只是九牛一毛,这份安逸使得我们渐渐的与社会相脱离,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来
更多的来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把我们的知识学以致用,让我们的所学不再空洞,不切实际,并且,社会实践也是一种学习的机会,它能够教给我们课本上所没有的东西,能够锻炼我们自己,通过实践,我们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改善自己。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现如今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相比从前有了较大的改变,毕竟现在的人们素质有了一定得提高,媒体的宣传力度也较大,一些政策的实施较彻底。环境保护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它仍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我们的不断改善。也因为如今环境与过去相比差之甚远,我们更要竭尽全力的爱护我们的环境。
人们现在所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其本质上都是人类自身所导致的。
曾几何时人们乱砍乱伐,使得大自然的生态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严重的沙漠化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毁了无数人的家园,地震海啸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大自然的报复开始警醒人类要开始保护环境,梅水溪说过:没有自然,便没有人类。这是世界最朴素的真理之一。人类不顾一切的破坏自然,那么大自然也将不再庇护人类。98洪水,08冰灾与地震,这都是大自然的警示。曾几何时,人们乱捕乱杀,使得许许多多的动植物濒临灭绝。动植物是人类的朋友,与人类都是大自然的儿女,可是却屡屡发生一些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偷猎的屡禁不止,一些黑心餐馆里的野生动物,金钱的诱惑使得这些东西始终得不到好的解决。甚至,还发生了大学生伤熊事件,多么的令人震惊。在感慨人们素质低下的同时,又觉得是如此无知,实乃悲哀。大自然对此也有它自己的行动,比如那次使得人心慌慌的“非典”,就是因为人们滥吃的果子狸造成的。
曾几何时,人类家园一片祥和,人们好不容易处在这个和平年代,可是有些地方却开始爆发战争,人类美好的家园经过炮火的洗礼变得满目疮痍,广岛、长崎上空的蘑菇云虽然已经消散,可是造成的污染却很难变好,人们心中的创伤也久久不能痊愈。战争永远不是人们所希望的,和平,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因此人们要对这些问题负责,要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负责,可是通过这次的调查不难发现,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还存在以下几个较为明显较为严重的问题:
一.乱丢乱扔现象较为严重,人们对此习以为常
走在本应干净的大街上,在看到绿化进步的同时也不难发现,垃圾随处可见。也许许多人都没注意到,每天清晨,都有许多勤劳的环卫工在帮助我们美化这座城市,他们总是很小心的扫起每一片落叶,每一个废弃的纸袋。他们因何而劳动,又为何总是那么疲倦?这一切都是那些随手丢弃垃圾的人的所作所为,他们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举手之间的方便却换来了城市的脏乱,要知道在美丽的公园里,豪华的大楼前如果见到垃圾的话就像吃饭吃出苍蝇,也许可以将其拿出但人们的食欲已经不在了。等候在马路的某处,观察着过往的行人,很有讽刺意味的事情却经常发生——垃圾桶
近在咫尺却遭到冷落与离弃。
一个好的环境意识从外在的角度来说是一个人、一座城市的形象的体现,而深入其内的说是一种生活品质的象征,于人我们可以得到干净的生活环境益于身心健康发展,于城体现精神风貌宜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在这样一个文明进步的时代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垃圾的世界,但却有人在有意无意之间制造着垃圾的世界,因此我们要坚决抵制这种随手乱丢垃圾的坏习惯,养成放入垃圾桶的好的环保习惯,事无大小,为之为大,不为则小。这也是素质的一种体现,在国外,国人的形象在一直不是很好,许多公共场合的垃圾桶旁都用中文标示,这无疑是对喊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口号的我们的一种讽刺与批评,我们必须养成不随地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二.缺乏垃圾分类、回收意识
细心的人能够发现现在的许多垃圾桶是有明确的分类盛放的,可回收、不可回收等。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人们这种意识很是薄弱,只要是垃圾就随便一丢。当然养成垃圾入桶的习惯很好,但如果不注意分类的话,也会给社会带来不便的。比如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在经过回收加工处理后能够再一次的服务于社会,从而减少资源的开发,既保护的环境还减少了生产的成本;不可回收的垃圾通常是对环境不利的,这类垃圾需要专门的处理减害,否则不但污染了环境也有损大家的健康。也许受以前的习惯的影响吧,人们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但我相信随着政府相
关部门以及我们媒体的大力宣传,人们肯定会在这方面有所认识的。当然作为环境的调查者,我们也要从中吸取教训,学习垃圾分类,以身作则,造福社会。
三.缺乏节能意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更注重于外表的堂皇,而不从实际需要出发节能的角度出发去生活。例如:仍然有许多地方没有安装声光控开关,导致数十瓦的大灯通宵明亮。也许这点电费对于现代的人们算不了什么,但却充斥着百分之百的资源浪费,此处一点点,彼处一点点,处处一点点,很难想象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夜晚我们将会有多少的浪费。电能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无谓的浪费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如果说电能的浪费并不是那么明显的话,那么水资源的浪费则是令人心寒呀!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水的浪费,粗犷的用干净的淡水洗车,忘记关闭的水龙头等等随处可见,每天无谓的浪费许多的水资源。要这点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失去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再生的,而人体离开水的滋润的话,只需几个小时就会死亡,可想如果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的话那将会是什么样的悲惨的情况!
但是,还是有着一些可喜的变化的:
人们由过去的破坏环境到现在的环境保护,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换进通过保护意识已经开始向现实转变,不在停留在空想阶段,已然进入实践时代。
一方式方法的更新
人们开始从基础做起,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更好地做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有的人们甚至为自己制定了保护环境要做的100件小事,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人们开始吧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到了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
二实施的有效性增强
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和推广,例如“限塑令”的实施,国家对此监督力度相当之大,使得此规定有效实施,有效减少了白色污染
还有许许多多的变化,大家都可以看在眼中,但是对于现如今的环境来说,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认为应该: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