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质量的调研报告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分析与设想
绥阳县黄杨小学:任世胜
黄杨小学是绥阳县北部的一所边远乡镇学校,那里条件艰苦,环境恶劣。黄杨小学建校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但在近十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需要和发展,就小学系统而言,其发展形势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近几年来我校教学质量均居全县倒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老师们也有着不可抹灭的责任,就其情况引起我校领导及全体教师的思考,我镇处于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不均衡、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不和谐的两难境地,主要表现在:
1、学校的管理机制和体系不能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受整体财力的制约,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还不够大,教育经费不宽裕,学校高品位的育人环境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学校多功能育人的配套设施、信息化普及水平标准较低,适应素质教育的整体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4、教育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为青少年健康、生动、和谐成长发展的作用还不均衡,还没有完全形成强有力的综合教育体系。
5、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导致很多孩子留守在家,或交由年迈的老人看管,或寄托亲友照看,或让其独立生活,使这些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已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6、我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体育运动场(馆)面积、音乐器材配备、美术器材配备、实验仪器配备没有达到贵州省中小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学校均没有标准的图书室、仪器室和电教室。严重缺乏教学所需的设备设施,90%的村校无校门,无围墙,运动场未硬化。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我们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如“学困生”课题研究、校际联席教研、校本教研、各种活动与竞赛,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但离社会的需求和上级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通过本期个人学习,结合学校实际,认真的思考与总结,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迟迟不能提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学校的管理问题和思想观念没能得到解决和更新,使得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或几乎处于被动状态下工作。致使质量不能提高。通过个人的学习和工作实践,我认为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需紧紧围绕时代特征,学校特色
1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深化改革求真务实,以“科学发展观、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团结奋进,严管理,重科研,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具体思路如下:
一、发挥领导的核心作用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常言道,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关键性。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着学校,对内行使着“至高无上”的行政管理权力,其思想和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老师们的工作状态。首先,校长要高度重视学校的质量。因为学校的生命靠质量,学校的形象靠质量,老师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样靠质量。质量是学校的标志性工程,学校没有质量就相当于企业没有品牌,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校长要把抓质量就像企业抓品牌,抓拳头产品那样,不管东西南北风,扭住质量不放松。如果校长不摆正位置,不摆正心态,忽视教育教学这个中心工作,老师们就会丧失目标,失去前进的动力,工作起来就会感到迷茫,学校的工作重心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其次,校长要身体力行抓质量。抓质量是实实在在的事情,靠投机取巧不行,靠喝酒吹牛更不行,靠的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持之以恒地抓。校长要在学校弘扬正气,抓住质量这个主旋律,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环境。校长必须旗帜鲜明地抓质量,抓分数,并要拿出非常的措施,非常的办法,非常的手段,最大限度的调动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要求老师怎么做,自己必先做到,不当“甩手掌柜”,不当“遥控校长”。
二、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优质的教育是富民强国的动力,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与目标,而优质的教育源于优越的教育教学管理。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工作过程管理的“不精细化”。如我们在评价统一岗位或环境中的不同对象时常常以“差不多、几乎一样”等来评价,在体现他们的区别时只以人情或其他来区别,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所以在管理中我们必须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人为本,把学校常规工作的管理、教师的管理、学生的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点,根据人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建立、制定出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体系。
目前,学校管理理念受传统教育思想的约束仍然十分严重,有许多针对学生的评价仅限于考试范围。而事实上,考试评价是教育目标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只有充分体现义务教育价值取向的考试与评价,才能对义务教育的质量做出准确的衡量。因此,考试要注重每一个学生是否达到了“质量的最低标准”,这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整体素质。
因此,必须要改变目前为了追求“质量的最高标准”而组织的选拔性考试和为了简单的功利思想而看重的评比性考试,以及由此来决定学生发展趋向、评估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现状。不能把基础性知识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和学校的唯一标准,而应该将考试和考核的范围拓展到道德领域、体质领域和实践领域,以及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考试的结论也不能简单地采用百分制。同时加强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注重管理体系中的客观、公正的过程跟踪管理,从根本上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如果教师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潜意识都在为提高班上质量思考,为提高学科质量思索,科任老师也把学生的培养与教育当着自己份内的事,想办法,出主意,而不再错误的认为教育学生那是校长,政教处,班主任的事,自己只管教我的书就行了。这样,学校质量何愁不能提高呢?学生不好管教的问题不就能得到一定的缓解吗?过去那种教书大家在做,育人少数在做的局面就会得到改变,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着实做好学校常规工作
人们常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而学校的规范和制度正是如此。常规工作是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提高质量的根本保证。不管怎样教学改革,万变不离常规,不抓或者不重视常规的教改教研也只会是海市蜃楼。学校没有工作常规就无法去规范教师的工作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习惯,那将会是一盘散沙。学校建立了工作常规,师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才有规范,才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凡是教育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其常规工作一定是很扎实而又到位的。首先,建立与自己学校相适应的各种工作常规。学校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常规要对师生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教育教学常规要明确、规范教师的备、教、改、辅、考等工作的各个环节。对教师如何备课,如何上课,作业的布置,学生的培优辅差,考试检测都要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学生的“双基”不能丢,考风考纪要抓严。过程决定质量,过程必须抓落实,绝不能含糊。特别是教育教学奖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更要体现其实用性和激励性。
四、抓好学校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指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是教育的生产力,是教师转变教学方法,促进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深入持久地提高学校质量的强大推手。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乐趣,使每天上课不成为一种枯燥而又单调的义务和程序,就要引导每一个教师都走上从事教育科研之路。我们要充分利用校本教研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本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或在新课程改革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困惑,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比如,一个班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如何根据其学历,个性和爱好等合理搭配都是很有讲究的,不能是语文、数学等学科只要有人上课都行。教师的最佳组合可以高效率的工作,以取得最佳效果。首先,制定教研计划。我们要分学期或学年制定校本教研计划,收集整理我们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提炼,形成校本教研课题。其次,制定教研制度。就是要制定好校本研究制度,要有制度予以保证,在经济上予以支持。最后,落实教研措施。多形式,多角度来开展教研。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教师的教学研究培训工作。还要经常开展教学大比武,听课评课,教育教学反思和案例分析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让老师们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研究。如果我们不加强校本教研,不去解决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疑难杂症,老师面临的困惑就会越来越多,影响老师的成长,影响其教育教学素质的提升,将会逐步沦为不合格的“教书匠”,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所抛弃。如果校本教研成就了我们的老师,那也就成就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
第二篇: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学校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在今年这些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聆听领导、专家的讲座和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深刻认识到,抓好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必须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掌握情况,寻找差距,谋求发展良策,根据县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第一阶段的要求,我和几位教研员一起,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镇初中,开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调研对象:用八天时间对XX中学、XX一中、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等初中开展视导调研。这些学校对我县中小学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调研方法:一是听校长汇报学校工作。主要了解校长是否有明晰的办学思路,是否落实切合学校实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二是深入课堂听课。主要抽查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功,新课程理念的贯穿,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双基的落实情况。三是走访师生。主要了解学校管理、常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教学工作状况、教师工作责任心、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等。五是查阅各类资料。重在掌握过程管理是否精细化。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这几所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经验,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做法。但也存在许多不足,这些不足也是我县中小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人事管理改革滞后
我县教师人事管理机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职业终身制、教师岗位“金饭碗”,没有被打破。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优胜 劣汰的人事管理体制没有形成。造成部分教师安以现状,不思进取,缺少主人翁意识,敬业精神差,没有危机感。在调研中发现:有的老师只满足于“出满勤”,不关注教学效果;有的小病装大病,请假在家,工资分文不少;有的评上高级职称,涨了工资,就不想上课;有的不愿当班主任等等。而学校领导对这些老师也只能是听之任之,其它奈何不了他。现阶段大家都觉得老师难管。
2、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
部分教师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认识不够,加上平时不主动学习,不积极参加活动,对新课程理论了解甚少,对新课程标准掌握不全面,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满堂灌”、“填鸭式”还有一定市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堂教学效益不高
部分教师“向45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教师辅导不到位等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
4、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经过教研室的广泛宣传和深入指导,很多学校对校本教研引起重视,但部分学校或学科组对校本教研还认识不够,工作停留在表面上。校本教研激励机制不健全,教研目的不明,教研方式单调,教师对教研没有热情,学校教研气氛不浓。很多教研活动大都流于形式,没有产生最大效益。教研对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不大。
5、教学常规管理抓得不细、不实
多年来,我们对学校常规管理(包括教学常规)进行了督查和考评,全县中小学校的常规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部分学校在教学常 2 规精细化方面还有欠缺。特别是镇教育总支对村校的管理力度不够,要求不细。在管理中,有的重视检查,不重视反馈整改;有的重视制度的制定,不重视制度的落实;有的重视量化统计,不重视定性分析;有的重视结果管理,不重视过程的指导等等。一些教学工作细节管理有漏洞。如教研组、教师工作计划审签、单元过关抽查、作业批改检查、教师听课评课辅导检查等,管理还不细致,不实在。
6、学科教师不配套
全县教师总数基本足够,但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局部有缺额,特别是XX、XX镇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配套不齐,部分科目教师不够。如英、史、地、生、化等学科教师普遍缺编,学校不得于采取其他教师兼课的办法,弥补部分科目教师不足,增加教师工作量,也由于专业不对口,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7、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
经过“两基”攻坚的大量投入,全县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变,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投入不足,设备数量偏少。全县半数以上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初中各校也是十几个班共用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不能满足教师使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1、深化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建议上级党委、政府及人事部门研究出台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师人事管理规定,激活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的管理格局。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办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工作责任心和危机感,提高工作效益。一是实行校长竞聘制和教师全员聘任制。落实岗位职责和任职目标,营造合理的竞争氛围。二是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根据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三是暂停教师 3 养老保险扣缴,以鼓励教师安心教育教学工作。
2、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增加培训经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改变传统培训中自上而下的“大一统”的培训形式,建立“菜单式”的培训模式,满足受训者的不同需求,激发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二是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岗位自学,建立严格的教师继续教育检查和考评制度,改变现行只提要求,不问结果;不认真学习,冒报学分的现象。三是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建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科研经费奖励机制。四是认真解决一些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3、完善教学质量奖惩制度
以县委、县人民政府或者县局的名誉,出台“XX县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奖惩方案”,加强学校教学目标考核和质量监控,采取过程奖励和结果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给予在高考、中考、小学毕业合格率验收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学校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要求各个学校也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奖惩制度,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大力推进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中小学常规管理细则,分解管理内容,细化管理环节,规范管理行为,明确考评标准,注重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同时加强监督检查,重视问题反馈,落实整改措施,强化跟踪检查,要求整改到位。成立教育督导会诊小组,对教学管理薄弱的学校给予会诊帮扶,提出合理建议,实现整体提高。
5、扎实开展教学科研
增强科研兴校意识,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确立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工作原则。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校本教研以“有效教学”为切入点,以课堂教法、学生学法、教学艺术等为重点。课题研究以教学模式探讨、教学过程优化、学生潜能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为重点。注意完善教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全员参与教研,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教研内容,强调教研合一,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强化教学工作指导
县教研室作为全县中小学教学工作“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学校、教师,加强教学教研工作指导。一是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二是深入调研,掌握情况,了解教师需求,提高指导针对性;三是结合学科实际,组织学校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四是注意收集和传达教改信息,做好送教下乡工作,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7、加大投入增添教学设备
建议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加强学校校舍建设,美化绿化校园的同时,也要兼顾教学设备的投入。就我县目前来看,应该增大先进教学设备投入,增加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间数,以满足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需要,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家长及社会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工作,克服保守思想,消除传统思维定势,认真分析与科学发展观相抵触的问题,努力解决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狠抓落实,团结拼搏,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XX教育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篇:学校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学校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2434 学校教学质量调研报告-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莲山课件 在今年这些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聆听领导、专家的讲座和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深刻认识到,抓好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必须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掌握情况,寻找差距,谋求发展良策,根据县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第一阶段的要求,我和几位教研员一起,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镇初中,开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调研对象:用八天时间对XX中学、XX一中、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等初中开展视导调研。这些学校对我县中小学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调研方法:一是听校长汇报学校工作。主要了解校长是否有明晰的办学思路,是否落实切合学校实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二是深入课堂听课。主要抽查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功,新课程理念的贯穿,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双基的落实情况。三是走访师生。主要了解学校管理、常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教学工作状况、教师工作责任心、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等。五是查阅各类资料。重在掌握过程管理是否精细化。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这几所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经验,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做法。但也存在许多不足,这些不足也是我县中小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人事管理改革滞后
我县教师人事管理机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职业终身制、教师岗位“金饭碗”,没有被打破。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优胜劣汰的人事管理体制没有形成。造成部分教师安以现状,不思进取,缺少主人翁意识,敬业精神差,没有危机感。在调研中发现:有的老师只满足于“出满勤”,不关注教学效果;有的小病装大病,请假在家,工资分文不少;有的评上高级职称,涨了工资,就不想上课;有的不愿当班主任等等。而学校领导对这些老师也只能是听之任之,其它奈何不了他。现阶段大家都觉得老师难管。
2、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
部分教师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认识不够,加上平时不主动学习,不积极参加活动,对新课程理论了解甚少,对新课程标准掌握不全面,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满堂灌”、“填鸭式”还有一定市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堂教学效益不高
部分教师“向45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教师辅导不到位等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
4、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经过教研室的广泛宣传和深入指导,很多学校对校本教研引起重视,但部分学校或学科组对校本教研还认识不够,工作停留在表面上。校本教研激励机制不健全,教研目的不明,教研方式单调,教师对教研没有热情,学校教研气氛不浓。很多教研活动大都流于形式,没有产生最大效益。教研对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不大。
5、教学常规管理抓得不细、不实
多年来,我们对学校常规管理(包括教学常规)进行了督查和考评,全县中小学校的常规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部分学校在教学常规精细化方面还有欠缺。特别是镇教育总支对村校的管理力度不够,要求不细。在管理中,有的重视检查,不重视反馈整改;有的重视制度的制定,不重视制度的落实;有的重视量化统计,不重视定性分析;有的重视结果管理,不重视过程的指导等等。一些教学工作细节管理有漏洞。如教研组、教师工作计划审签、单元过关抽查、作业批改检查、教师听课评课辅导检查等,管理还不细致,不实在。
6、学科教师不配套
全县教师总数基本足够,但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局部有缺额,特别是XX、XX镇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配套不齐,部分科目教师不够。如英、史、地、生、化等学科教师普遍缺编,学校不得于采取其他教师兼课的办法,弥补部分科目教师不足,增加教师工作量,也由于专业不对口,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7、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
经过“两基”攻坚的大量投入,全县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变,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投入不足,设备数量偏少。全县半数以上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初中各校也是十几个班共用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不能满足教师使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1、深化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建议上级党委、政府及人事部门研究出台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师人事管理规定,激活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的管理格局。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办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工作责任心和危机感,提高工作效益。一是实行校长竞聘制和教师全员聘任制。落实岗位职责和任职目标,营造合理的竞争氛围。二是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根据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三是暂停教师养老保险扣缴,以鼓励教师安心教育教学工作。
2、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增加培训经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改变传统培训中自上而下的“大一统”的培训形式,建立“菜单式”的培训模式,满足受训者的不同需求,激发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二是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岗位自学,建立严格的教师继续教育检查和考评制度,改变现行只提要求,不问结果;不认真学习,冒报学分的现象。三是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建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科研经费奖励机制。四是认真解决一些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3、完善教学质量奖惩制度
以县委、县人民政府或者县局的名誉,出台“XX县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奖惩方案”,加强学校教学目标考核和质量监控,采取过程奖励和结果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给予在高考、中考、小学毕业合格率验收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学校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要求各个学校也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奖惩制度,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大力推进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中小学常规管理细则,分解管理内容,细化管理环节,规范管理行为,明确考评标准,注重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同时加强监督检查,重视问题反馈,落实整改措施,强化跟踪检查,要求整改到位。成立教育督导会诊小组,对教学管理薄弱的学校给予会诊帮扶,提出合理建议,实现整体提高。
5、扎实开展教学科研
增强科研兴校意识,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确立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工作原则。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校本教研以“有效教学”为切入点,以课堂教法、学生学法、教学艺术等为重点。课题研究以教学模式探讨、教学过程优化、学生潜能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为重点。注意完善教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全员参与教研,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教研内容,强调教研合一,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强化教学工作指导
县教研室作为全县中小学教学工作“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学校、教师,加强教学教研工作指导。一是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二是深入调研,掌握情况,了解教师需求,提高指导针对性;三是结合学科实际,组织学校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四是注意收集和传达教改信息,做好送教下乡工作,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7、加大投入增添教学设备
建议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加强学校校舍建设,美化绿化校园的同时,也要兼顾教学设备的投入。就我县目前来看,应该增大先进教学设备投入,增加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间数,以满足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需要,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家长及社会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工作,克服保守思想,消除传统思维定势,认真分析与科学发展观相抵触的问题,努力解决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狠抓落实,团结拼搏,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XX教育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ww w.5 Y k j.CoM文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存在的主要问题: ⒈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
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具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不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没有培养自己从政治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只停留在表面,未看本质,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对政治学习“走过场”停于形式,敷衍了事,平时虽然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理论,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有意识其思想的精髓,更没有掌握dxp同志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
⒉宗旨观念不够牢固。
我有时对待学生和自己的同事不能始终保持热情的态度,尤其当手头工作稍多稍忙时,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以至自己为学生服务、为同事服务的公仆意识淡化,没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为群众所急。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基层的普通党员也干不了什么大事没有深刻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至于为群众服务意识的淡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质表明坚持任何时候都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得失的衡量标准,而我却忽略了群众的想法,这是工作中缺乏耐心的根本原因。“一切为了群众”是要求我们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拿出百分之百的热情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同事做到树立党员一面旗的良好形象 ⒊业务知识不够钻研。
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文秘工作者共同的天地!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筋,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缺乏一种敬业精神,认为自己已有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会抱有可拖就拖的心态,今天不行,就等明天再说,对问题采取逃避的方法,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己出现,虽然感到有潜在的压力和紧迫感,但缺乏自信心,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没有深刻意识到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和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一方面,自认为是专业院校毕业,又念了这么多年的本专业,用起专业知识来会措措有余,一种自傲的情绪,不愿更深入地去钻研;另一方面缺乏敬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得过且过在业务方面存有依赖性,认为领导会有具体的示,我不用先急着干,害怕自己先做做不好,反而招来非议。自己没有一整套学习业务知识的计划,所以在工作、学习中比较盲目还有一方面,缺乏创新精神。对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很依顺,不太动脑筋去创新尝试,不够大胆,害怕失败。⒋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工作时间久了,没有新鲜事物出现,会有一种厌倦的情绪产生,对待工作有时抱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
做事情只安于表面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有没有创新精神,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对问题不作深层次的分析,思考不深刻,有时还会把工作作为负担,却没有注意到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5.学校办学思想,理念不明确
校长需要加大向先进名校长学习,并在实践中研究教育,发展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大力开展养成教育,在活动中锻炼,培养学生能力。抓好优质教学研究课题实验,提高教学质量。做好读书报告工作,让学生能够看到老师在读书,引领学生读书。书就是最好的大学。坚持科学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教育大发展。
六.今后工作措施:
1.要坚持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发展经验,认真研究分析当前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探索教育如何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把查找出来的问题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制订整改方案、完善整改措施的重要内容,着重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在规范管理、科学治校上做文章。
2.要坚持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理清思路,紧紧围绕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针对广大群众、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深入调研,寻求突破,并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具体措施。3.要坚持边学边改,把学习调研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能办的事要马上就办,加强中小学德育等工作,要及时研究出台具体措施,办好一批惠及百姓的实事。
4.要坚持作风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乡各校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把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
5.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文化修养是人们为掌握和运用文化艺术及一般知识所进行的努力学习,以及所达到的一定素养或水平。我们要努力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工作中的内行专家目前对我而言,最大的问题是要加强业务学习,学习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只有狠下决心,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务实基础,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同时我要加强文化艺术修养,使自己更全面地发展提高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范。为广大师生做出表率,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6.剖析自己,虚心接受,更快进步。要做到真正剖析自己,要为自己定好位。我不能把自己降低为普通老百姓,不能仅仅按老百姓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必须牢牢把握“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个定义。正确地对待教师提出的各种意见,从教师意见中看清自己平常没有察觉或没有引起重视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更快地进步。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承担起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任,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加大工作力度,保证义务教育的各项任务和责任目标的完成,为实现****乡教育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XX学校教育教学调研情况报告
按照教育局下发的教育教学调研工作通知的要求,学校领导班子认真分析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状况,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目前学校教学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惑及解决措施和办法。包括校本教研、科研、骨干教师培训、教学公开课、领导教师听评课等方面。
(一)校本教研情况分析
1、从管理层面来讲目的不明确,作用不清楚是校本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产生其他问题的根源。中国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编辑。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和方法总结提炼出研究成果,再将成果又反过来作用于学校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和学校发展的教学研究活动。所以首先应该让教师明确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学校应该拿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是可行性的方案,计划。而不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方案和计划。
2、从教师层面来看研究水平有待于提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⑴职业倦怠,有的教师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但是不愿意研究。要真正解决一些教学中存在的实质性的问题,需要下一番功夫。发现问题绕道走,轻松一会是一会。
⑵有的教师想研究,但由于水平有限,研究不出成果。
⑶教师的团队意思,合作意识较差,不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校本教研不仅仅是坐下来开教研会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共同互相探讨,资源共享。所以说没有一个好的团队,不能够很好的合作,是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的。
3、从研究层面来看
研究对象不确定,研究程序杂乱无章
今天想研究这个,明天有研究那个;头绪不清,程序混乱、措施不具体,对存在的问题搞到茫然,研究方法陈旧,究方式单一。
【对策】: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一定要体现校本教研“以校为本”的真谛,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确定的问题确是教师在教学中生成的,而不是外来的;要体现客观性,不能凭少数人的主观臆断闭门造车而确立。因此,在确定研究对象时,要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首先要让教师进行搜集、整理,在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学校进行筛选、甄别,最后再确定要解决的问题与对象。确立的研究项目越小越好,越具体越好。
【对策】:开展校本教研到底要遵循哪些程序呢?我认为这几个环节是必须到位的。首先要选择确定研究的对象。只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活动才有的放矢。因此,我们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第一道程序应该是动员全体教师搜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学校(或教研组)再进行梳理,选择确定要研究的项目、对象。
其次拟订实施方案。对象确定之后,如何开展研究要一套周密地、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它是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校本教研“有序性”的体现。方案中必须凸现出研究对象(问题)、人员分工(职责)、期望效果(目的)、活动步骤(过程)、活动管理(指导与评价)、成果提炼(归纳总结)与推广等这几个基本的构件。
再次就是抓落实,在有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方案之后,只有按计划一步一步地狠抓落实,校本教研工作才可能取得实效。
【对策】:将教与研存于同一体,教中有研,寓研于教;将有形的活动转化为教师的“隐性”的研究,让教师在心灵深处进行思考、反思;将集体行动转化“单兵”作战,让给教师自主研究的时空。是否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⒈ 抓自我反思。针对已确定的研究对象,教师课后对课堂教学作理性反思,自我检查在教学中对问题所解决的程度,用“课后记”形式归纳出自己新的体会、见解和观点。这种方法对于第一线广大教师(特别是教学点的教师)来讲是最实际、最可行的“校本教研”。
⒉ 抓案例分析。抓住自己或他人的某一典型的课堂教学或几个教学片断进行深入地评析,用新的教育理念进行解剖,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这种方法对于解决已确立的研究对象,特别是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大有裨益的,是最有效的“校本教研”。
⒊ 抓同伴互助。组织教师集体备课,针对某中国论文联盟www.xiexiebang.com整理一个问题通过相互听课,议课把解决的方法梳理出来形成新的模式,再用新的教学行为去检验所产生的教学模式的合理性,促使新一轮问题的滋生和新方法的产生。这种瞄准一个问题进行集体反思,不断使教学方法更为完善、教学行为更为优化的研究方式,是最实在的“校本教研”。
以上所讲,是根据工作中所掌握的信息,对当前开展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与建议。简而言之,只要深刻领会校本教研的真谛,牢牢抓住其“对象、主体、程序、方法、目的”这五个核心要素,我们的校本教研工作才能走出误区。只要我们来真的、实的,莫来假的、虚的,校本教研是绝对能够取得预期效果的。
(二)教育科研现状分析
1、心态分析
①科研立项的目的分析,功利心强,务实性差。目的是为晋级和评先争优创造条件。
②个别教师惰性心理严重,觉得搞科研是个苦差事。
2、能力分析
1、有的教师不具备科研能力。不去专研。
①课题研究不能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②课题研究不能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③课题研究不能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对策】
1、提高教师对科研的认识,改变教师对科研工作的不良心态。
2、教研是科研的前提,没有一个良好的教研氛围,科研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抓常规,科研兴师:把科研工作切实的摆到了日程,将教师考验纳入了科研工作之中,切实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4、做小事,小中见大:一两拨千金。
5、做实事,不搞花架子:要找准切入点,结合本校实际,抓出特色。
(三)骨干教师队伍现状
1、骨干教师队伍不纯,我看了其他地区对于骨干教师的现状分析,都是语文、外语、数学等学科的骨干教师多,而我们区体音美学科骨干教师比较多。而且有的骨干教师教学水平不高。
2、有的骨干教师人晋升高级以后,对骨干教师这个荣誉不珍惜了。
3、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发挥不够。骨干教师的教学示范、经验推广和传帮带辐射作用还为得到充分实现,骨干教师群体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对策】
1、加强对骨干教师的考核,培训。
2、给骨干教师压担子,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3、学校成立骨干教师理论学习组,定期组织教师学习,鼓励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构建以教师实践反思、教学创新、科研创新为核心的学习型组织,从而有效地推动学校学科教学改革,有效地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教学公开课情况 教学公开课形式的教学基本功大赛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开展,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有表奖。
公开课存在一个主要的问题,缺乏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
二、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原因、措施及办法。
①科学发展观强调规律,尊重实际,一切工作要从实际出发确立自己的工作思路。
②搞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③努力实现师资配备的基本均衡
④教学标准方面。没能掌握好度;教师不知道应该遵循或按什么标准进行教学,教到什么程度;学生也不知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一味的灌输,把学生灌得糊里糊涂。
⑤教学保障方面。主要反应在有关规章制度不健全,教学常规落实不实。导致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质量。
⑥教学评价方面。缺少科学的、系统的评价,对教师的工作态度起不到积极的影响。
(五)领导听评课情况
领导听评课不是单纯的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任务。
1、以领导听、评课是为了带动年级、学科的教师听评课的开展。
2、对于典型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跟踪指导,保证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为了推动校本教研活动,掌握第一手材料。
所以领导听课后要给予教师及时的指导。指导具有前瞻性、启发性、交流性。要结合教学的重点、难点给于具体指导,要在教学创新与教法研究上给与重点突破。论文 联盟网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教学质量提升调研报告
教学质量提升调研报告范文
一、调研背景
根据县教研室统计的20xx年-20xx年全县成绩统计表的显示,目前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上升缓慢,有的学校教学质量停滞不前,有的学校教学质量出现下滑现象。
为充分了解各校的教育教学情况,查找制约和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听取各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xx片区全体责任督学从x下旬开始深入第x小学、第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xx小学展开了教育教学质量的调研活动。
二、调研内容
调研内容主要涉及有学校管理;教师业务素质、教育教学能力;激励机制建设和实施效果情况;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情况;学风、校风,学生的学习情况;家校互动情况等五个方面。
三、调研形式
一是发放调查问卷。(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xxx份,收回xxx份。)主要通过问卷了解学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管理重视情况,了解学校的教风情况,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了解学困生的转化情况,了解学校的学风情况,了解家长的教育情况,了解制约学校质量提升的主要症结等等。
二是听校长学校工作汇报。主要了解校长育人观和质量观,了解校长质量提升的规划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三是走访教师、学生、家长。通过走访了解学校管理、常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教学工作状况、教师业务素质能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四是查看资料。主要查阅发展规划、制度建设、校本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常规管理、教师和学生评价、各种活动开展等资料。
五是座谈。主要是召集学中层以上干部、教研组长、班主任、学科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进行座谈。通过座谈听取大家对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常规管理、奖惩机制、教育教学、家庭教育等方面声音;商榷解决制约质量提升的办法,收集大家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意见和建议。
四、影响教学质量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和走访、座谈,我们把制约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如下:
1、学校管理层方面:学校领导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水平不高;学校的激励机制不科学,不能完全激发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主要原因一是校长的教育观不端正,缺乏学校发展整体规划,工作无思想,无目标,缺乏为本地区家长、学生负责高度责任心。二是校长不重视自身素质提升,理念落后,管理水平、管理能力不高,学校缺乏凝聚力。三是有的校长不务正业,不把精力放在学校管理和学校提升上。四是制定的奖惩机制不科学、不全面,且考核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五是校长不深入课堂,对教学工作督促检查、指导不够。六是不重视教师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培训,学习培训质量不高,不重视教育教学的研究。
2、教师层面:教师业务素质不高,课堂教学水平不高,有的教师的教法老套,教学方法落后,仍有满堂灌现象;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师研究教材、教法、学法、课堂练习、单元检测、课后反思重视程度不够;实施“专业化”后,担任两个班的语文、数学教学任务的教师工作量较大,教师的教案格式太繁琐;学困生引导、指导、辅导耐心不够。
3、学生层面:学风不浓,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不强,被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方法不科学,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不会预习、不会听课、不会质疑、不会巩固已学知识,不会梳理知识;有的学生偏科、厌学,不喜欢的学科就不去学。
4、家庭层面:家长不够重视教育、不积极配合教师管教子女。主要表现在不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和督促预习,对孩子不严格要求,教育方法粗暴,不重平时孩子的学习过程,只重视考试结果。不主动与学校和教师间沟通,不主动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联系,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活动情况不关心,不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五、提高质量的建议
一是各学校要理清工作思路,确定学校的定位,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特别是教师素质提升发展规划、学生素质提升培养发展规划和教学质量提升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出台实现目标的具体实施办法,并抓好落实。
二是各校要提高人才观、质量观的认识,高度重视育人工作。要加强班风建设、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要积极营造健康的育人环境。要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抓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工作,抓实学生素质发展,不仅要抓好学生智力的开发,又要抓好学生品德、行为的培养,抓实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和形成,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是各校要科学的制定出台有效的激励奖惩机制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要科学制定出台评优评模、目标考核、绩效考核、岗位聘任等激励机制。通过公正、公平、公开的制度落实,规范工作行为,激发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
四是各校加强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首先要提高教师育人观,端正教师工作态度、增强工作责任心。其次要加强教师培训和业务学习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业务能力。
五是各校要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要形式多样的、认真扎实的、有针对性的有效开展教书育人的研究,把研究中重点放在育人、教学、教法、学法、班级管理、后进生提升等上。加强对课标、教材、学生、教法、学法、学困生的辅导提升的研究,达到以研促教、以研提质目的。
六加强常规督导。各校要加强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学困学生辅导、作业批改、整理复习、单元检查、课后反思等的督促检查力度,及时指出每位教师的不足,并及时给予指导。
七是各校要加强校风、班风建设。要高度重视校风的建设,建设良好的校园正气、风气。要从教师、学生言行举止抓起,从细小抓起,达到以校风促班风、促教风、促学风,促进师生的思想进步和增强工作、学习信心,提高工作质量和学习质量的目的。
八是各校要加强学风建设。学风是实现质量提升的有力保证。
1、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对学习的认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2、教师要在学生面前做学习的榜样。
3、学校要出台激励学生学习的激励机制,多形式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班级、小组、校园学习氛围。
4、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
5、教师要授予学生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
6、教师要耐心引导、帮助学困生转化,使其得到进步、得到提升提升。
九是各校要加强家校联动,形成教育合力。首先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履行落实好家长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和监管、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管理好学生。其次教师要要求家长平时多与学校联系、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表现情况,教师和家长都要及时反映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其三教师、家长要共同商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对策,做到家校合一,形成教育的合力。
只要我们抓好了学校管理层面、加强了内部管理、提升了教师素质能力、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了学校的三风建设、让学生会学习、抓好学困生的帮扶、形成了家校的教育合力,就很快实现质量的提升。
第五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XXX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为全面、准确掌握全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现状,总结分析各校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特色作法和先进经验,发现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带共性的突出问题、难题与困惑,并研究探索有效的破解途径与策略方法,进一步整体推进全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迈向新台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均衡、整体、大幅度提升。通过各校的调研情况,对我乡教育教学教研作如下报告。
一、教育教学质量现状
我乡共有12所村小学、1所中心小学和2所中学,就综合情况来看,教育教学质量处于县中上水平,就本乡而言,中心小学成绩远比村小好得多。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全乡教育教学质量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历年小学质量评估都居全县前十名左右。唯有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处于县中等水平。
二、取得良好成绩的经验
1、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减少工作的随意性。
2、及时调整、充实学校领导班子,加强班子队伍的建设。
3、加强校本教研,特别是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大教学的有效性。
4、严格工作考核制度,坚决实行教师工作考核与各自津贴工资挂钩。
5、严检学校常规工作,加强质量的监控,全镇上下理直气壮地抓教育教学质量。
6、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师生展示的舞台。
三、存在的问题
客观方面:
1、学生逐渐减少,学校分散,教师编制有限,用人紧张,造成部分学校出现包班现象。
2、留守儿童逐渐增多,监护人关心不够。大部分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只停在表面上,表现在:不了解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的情况,回到家里对孩子的监督也不够,更不用说辅导了。
3、学校教育教学用房紧缺,经费紧张,像样子的图书阅览室、多媒体、语音室等对我们来说也许太奢侈,制约教育活动的有力开展。
4、教师专业学科不全,部分科目质量平平。
主观方面:
1、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1
没兴趣,缺乏上进心。
2、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透彻,不能很好的运用新教材来进行教学,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低。平时练习不到位,辅导的深度及针对性不够,造成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且逐级聚积差生人数。
3、代课老师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她们多少有患得患失的心态,影响了工作的热情
4、校本教研深度、有效性不强,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滞缓。
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校本培训中体现)。
学校质量说到底其实就是教师的素质。教师教学观念的新旧,素质的高低制约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也制约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如果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没有高深的文化素质,就很难做到与新课程同行,会被改革的步伐远远抛在后面。“教育成败在于教师”,当前,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及现代教育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观,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种教学法,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派骨干教师到外地学习、观摩,回来上“汇报课”。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的点滴经验,勤思考,常总结反思,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铺好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抓好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中抓)。
教学要重视课堂教学,只有增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少甚至是拒绝无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以往,教学停留在旧的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课堂教学变成机械乏味。教师总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学,因此课堂中教师讲得非常多,讲得非常细,“满堂灌”教学方式成为教师普遍运用的手段。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是关键。
首先,教师要备好课。一堂优质的课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还可以培养能力。备课要做到以下两点:
1、备教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编排体系,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教法及学法。
2、备学生,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应如何处理等都要充分设想。知道了学生该如何学,自己该如何教,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轻松自如,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成绩才能得到提高。
3、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去感悟,去思考,去质疑和明辨。要做教学的有心人,组织和引导学生去发现、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合作交流的空间、时间和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能以教师行为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在观察、倾听和交流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再次,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利用好40分钟。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在40分钟的课堂中,学生的兴奋程度和思维活动的水平在不同的时间有着明显的起伏。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分配时间,复习旧知、新课探究、积累巩固、拓展延伸,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合理使用时间,详略得当,张弛有度,讲练结合,使课堂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做到这样,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学生学习负担减轻了,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师生展示的舞台
教师方面:
1、展示老师的学习笔记。
2、展示老师的教学反思和精彩的课例。
3、展示老师的教学技能。
4、展示老师的教学成果。
学生方面:
1、展示学生的作业、试卷。
2、展示学生的特长。
3、展示学习成果。
(四)抓牢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而学习习惯要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我们要把提高学生的基础落到实处。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基础知识教师往往以为学生已经掌握了,而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和教学的必要性。想提高成绩水平,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新课程的实施,我们不断地吸收新思路新理念,但教学绝不能脱离基础,从基础知识抓起,才是结合实际的教学行为。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实践证明,不会思考的人,是不会学习的。对于学生,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学生问得多,必然想得多,问得深,必然想得深。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主体的发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起促进作用。
(五)加强对学校校本教研的指导。
为了确保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我们将建议学校从以下方面选择符合本乡学校实际的课题展开研究:
1、教师如何备课才更有效?课后应反思些什么?
2、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3、如何组织学习小组,发挥小组组内帮扶、组外竞争的作用?
4、如何检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上进心?
5、学生厌学的外部原因及内部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对策?
当然,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学校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有力保证,教学常规的稳定、有序、落实与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是分不开的。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必须有一整套完善的教育管理措施,使我乡学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为此,我们将加倍努力。
XXX乡教育管理中心
2014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