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笋中学教育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管理兴校 质量兴校
--益阳市石笋中学教育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本次调研范围:全校教职工、部分家长、学生;调研内容:我校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及取得的成绩、影响我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对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拥有近六十年历史的老乡村初中学校,于1992年扩建搬入现址。座落于龙光桥镇道子坪村东南的石笋墟场,面朝公路,北靠寨子仑,右依道子坪盆地。上连益阳城区,下通泥江口和新市渡镇。覆盖周边道子坪、寨子仑、青茶村等14个行政村。现有学生480人,教学班10个,教职工40多人。境内是有名的“楠竹之乡”,物产资源较为丰富。这里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物产丰饶。
二、工作业绩
1、德育先行、谦谨务实
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一切工作之首,保证办学的正确方向。教师以自己的崇高品德,优秀人格,高深的学识,感染影响学生,获得学生的尊重,敬重。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与基础!学校近年来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利会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校本培训等认真学习与推广谦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涌现大批优秀典型。如老同志张泽群、臧跃彩、谭丽群老师,他们临近退休,却勇挑重担。又如夏必昌、李凯、曹植才、张勇军等同志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工作。再如卜胜概、张应科、曾建平、张正明等教师都担任了班主任,不仅教学任务重,管理工作也不轻松,却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四位教师均多次被评为区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这是这些任劳任怨的普通教育工作者,支承着石笋中学这一边远农村学校负重前行。
在学生中开展“五爱”教育。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将思想教育渗透到如五四演讲比赛、元旦、国庆联欢会、作文、英语、理化实验操作等学科竞赛、田径运动、拨河比赛、篮球比赛等各种活动中。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强调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在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这一系列做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几年来学校学生犯罪率为0,辍学率为0。学校团委书记符军辉也因此连续三年被评为区局团工作先进个人。
2、完善制度、重在落实
重视工会工作,让教职员工民主参与学校管理。每年举行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每个制度都经过酝酿-讨论-修改至再讨论-再修改,最终定稿。制定了《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教育教学奖惩制度》、《教职工福利使用决议》、《联审、经审制度》、《会议制度》、《毕业班优秀班主任、任课教师评选方案》、《后勤财务管理制度》《校本教研活动奖励细则》等制度。学校的日常工作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以制度管理学校。对评优评先等重大事项都先制定相关考评方案,然后再进行相关评选。既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也缓解了管理层与普通教师之间的矛盾。让全体教职员工做到心中有数,管理层工作有底气。
学校管理层采取分工又合作的模式。学校日常管理实行行政值班制度。由校长蔡麓好总值班,负责每天随机检查一节课教师及行政到位情况。政教主任兼团委书记符军辉负责学生日常督查。后勤主任臧跃彩负责食堂日常工作。副校长贾谷丰、工会主席曾建平、总务主任曹庆先、教导主任罗贵青、办公室主任陈茂每周各负责一天的日常工作督查。必须对迎学、送学、晨练、晚自习、晨读、白天每一节检查教师及学生到位情况,并首问处理突发事件。副校长贾谷丰需在完成每周一天的日常值班的同时负责迎学、送学、晨练、晚自习的督查。同时各处室主任又主管各自工作,协调好学校、教职工、学生之间的各种问题。
对于教师意见比较集中的后勤管理问题,学校严格实行有关财金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资料统计、报表制作、账务审核、资金使用四分开原则。有效的消除了坚守自盗,也尽最大可能的避免了无端的猜测及内耗。同时坚持每月学校账务向校职工代表大会汇报,接受监查;每学期向全体教职员工公开学校资金使用情况。
全体学校管理人员的辛苦劳作并没有白费,学校工作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提高了向心力,把许多问题与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并在2011年区局学校年度目标考核中评为优秀学校。
3、狠抓教学质量
学校利用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对当天知识进行“天天清”,每周利用晚自习
第一节课进行“周周清”,每月的质量调研进行“月月清”。在学生中大力开始学习小组、一对红等互帮互助学习方式,大力帮助潜能生,力争全面提高。在教师中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强调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围绕学生自主学这一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同时学校有针对性的进行大量的校本培训,要求老师备课时轻形式重质量,时刻考虑学生学习实际且备课必须手写。
学校还在财务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款用于教师校际交流,并争取机会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考察。
学校每学期都进行了全员教学比武,先以各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评选,然后推荐一位代表到学校参评。学校鼓励教师多听课、多上教研课、多参加区市教研教改活动,并取得成效。如地理学科贾谷丰老师、化学学科卜胜概老师,两位都是非专业教师、半道出家。但其教学经验多次在赫山区中考学科会中向全区推广。同时学校在2010年区初中毕业会考中获农村独立学校组第一名,并取得了11个学科6个第一,4个第二的优异成绩。在2011年区初中毕业会考中再创佳绩,获农村独立学校组第二名,仅有两个学科未获得优秀学科组。2010年和2011年区局组织的质量调研中两次都为农村独立学校组前矛。
三、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经验,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做法。但也存在许多不足。
1、教师队伍人心不稳
学校近几年虽在绩效工资发放方面严格实行多劳多得,奖勤罚劣。但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且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优胜劣汰的人事管理大环境未形成。造成部分教师安以现状,不思进取,缺少主人翁意识,敬业精神差,没有危机感。在调研中发现:有的老师只满足于“出满勤”,不关注教学效果;有的评了职称,涨了工资,就不想上课;有的不愿当班主任,片面强调付出与收入对等;特别严重是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学校与周边兄弟学校相比,课务明显偏重(本校平均课时在14以上),再加上交通、地理、教学设施等方面差异,许多教师一心想外调等等。
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部分教师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认识不够,加上平时不主动学习,不积极参加活动,对新课程理论了解甚少,对新课程标准掌握不全面,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满堂灌”、“填鸭式”、“题海战术”还有一定市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堂教学效率低
部分教师“向45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代替多,对学生不放心,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重点不突出、难点未突破,没能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随意性大,教学效果差。
4、学科教师不配套
我们学校教师人数严重不够,教职工中国家工友编制的后勤工作人员过多,一线教师严重缺乏。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全校四十几个教职工,基本是汉语言专业毕业,少部分数学、英语专业。史、地、思、生、化、音、体、美等学科没有专业教师。特别是思品、音乐、美术,学校不得于采取其他教师兼课的办法,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氛围,也大大增加了教师工作量。
5、教学设施陈旧
石笋中学自1992年改进以来,一直未进行大的修缮,又因立于山顶,风吹雨打。整个教学设施已经陈旧不堪,北面窗户已经只能用铁钉将其彻底封死,在这种情况下,遇到风雨较大的时,时不时有玻璃甚至是窗户掉下楼去。电力线路十多年来超负荷运转,每年用电高峰期都会出现线路烧毁甚至小规模起火事故。而教学仪器中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数量偏少,十个班共用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三十几台电脑,还时不时出现故障,且使用期限已超过五年。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教师使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四、对策建议
1、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激活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的管理格局。实行校长竞聘制和教师全员聘任制。落实岗位职责和任职目标,营造合理的竞争氛围。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资金额度,实行严格的多劳多得,奖优罚劣。
2、加大教师再培训
增加培训经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改变传统培训中自上而下的“大一统”的培训形式,建立“菜单式”的培训模式,满足受训者的不同需求,激发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
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岗位自学,建立严格的教师继续教育检查和考评制度,改变现行只提要求,不问结果;不认真学习,冒报学分的现象。
3、增加校园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石笋中学现阶段的校园建设首先应进行合格学校建设,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学校校舍建设,美化绿化校园,兼顾教学设备的投入。增大先进教学设备投入,增加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间数,以满足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需要,为教
师提供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家长及社会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工作,克服保守思想,消除传统思维定势,认真分析与科学发展观相抵触的问题,努力解决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狠抓落实,团结拼搏,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XXX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为全面、准确掌握全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现状,总结分析各校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特色作法和先进经验,发现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带共性的突出问题、难题与困惑,并研究探索有效的破解途径与策略方法,进一步整体推进全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迈向新台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均衡、整体、大幅度提升。通过各校的调研情况,对我乡教育教学教研作如下报告。
一、教育教学质量现状
我乡共有12所村小学、1所中心小学和2所中学,就综合情况来看,教育教学质量处于县中上水平,就本乡而言,中心小学成绩远比村小好得多。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全乡教育教学质量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历年小学质量评估都居全县前十名左右。唯有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处于县中等水平。
二、取得良好成绩的经验
1、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减少工作的随意性。
2、及时调整、充实学校领导班子,加强班子队伍的建设。
3、加强校本教研,特别是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大教学的有效性。
4、严格工作考核制度,坚决实行教师工作考核与各自津贴工资挂钩。
5、严检学校常规工作,加强质量的监控,全镇上下理直气壮地抓教育教学质量。
6、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师生展示的舞台。
三、存在的问题
客观方面:
1、学生逐渐减少,学校分散,教师编制有限,用人紧张,造成部分学校出现包班现象。
2、留守儿童逐渐增多,监护人关心不够。大部分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只停在表面上,表现在:不了解自己的子女在学校的情况,回到家里对孩子的监督也不够,更不用说辅导了。
3、学校教育教学用房紧缺,经费紧张,像样子的图书阅览室、多媒体、语音室等对我们来说也许太奢侈,制约教育活动的有力开展。
4、教师专业学科不全,部分科目质量平平。
主观方面:
1、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1
没兴趣,缺乏上进心。
2、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透彻,不能很好的运用新教材来进行教学,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效果低。平时练习不到位,辅导的深度及针对性不够,造成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且逐级聚积差生人数。
3、代课老师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她们多少有患得患失的心态,影响了工作的热情
4、校本教研深度、有效性不强,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滞缓。
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校本培训中体现)。
学校质量说到底其实就是教师的素质。教师教学观念的新旧,素质的高低制约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也制约着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如果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没有高深的文化素质,就很难做到与新课程同行,会被改革的步伐远远抛在后面。“教育成败在于教师”,当前,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转变观念,认真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及现代教育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观,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种教学法,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派骨干教师到外地学习、观摩,回来上“汇报课”。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的点滴经验,勤思考,常总结反思,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铺好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抓好课堂教学(教研活动中抓)。
教学要重视课堂教学,只有增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少甚至是拒绝无效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以往,教学停留在旧的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课堂教学变成机械乏味。教师总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学,因此课堂中教师讲得非常多,讲得非常细,“满堂灌”教学方式成为教师普遍运用的手段。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是关键。
首先,教师要备好课。一堂优质的课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还可以培养能力。备课要做到以下两点:
1、备教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编排体系,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教法及学法。
2、备学生,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应如何处理等都要充分设想。知道了学生该如何学,自己该如何教,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轻松自如,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成绩才能得到提高。
3、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去感悟,去思考,去质疑和明辨。要做教学的有心人,组织和引导学生去发现、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合作交流的空间、时间和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中,教师只能以教师行为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在观察、倾听和交流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再次,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利用好40分钟。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在40分钟的课堂中,学生的兴奋程度和思维活动的水平在不同的时间有着明显的起伏。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分配时间,复习旧知、新课探究、积累巩固、拓展延伸,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合理使用时间,详略得当,张弛有度,讲练结合,使课堂教学结构达到最优化。做到这样,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学生学习负担减轻了,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师生展示的舞台
教师方面:
1、展示老师的学习笔记。
2、展示老师的教学反思和精彩的课例。
3、展示老师的教学技能。
4、展示老师的教学成果。
学生方面:
1、展示学生的作业、试卷。
2、展示学生的特长。
3、展示学习成果。
(四)抓牢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而学习习惯要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我们要把提高学生的基础落到实处。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基础知识教师往往以为学生已经掌握了,而忽视了它的重要性和教学的必要性。想提高成绩水平,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新课程的实施,我们不断地吸收新思路新理念,但教学绝不能脱离基础,从基础知识抓起,才是结合实际的教学行为。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实践证明,不会思考的人,是不会学习的。对于学生,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学生问得多,必然想得多,问得深,必然想得深。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主体的发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起促进作用。
(五)加强对学校校本教研的指导。
为了确保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我们将建议学校从以下方面选择符合本乡学校实际的课题展开研究:
1、教师如何备课才更有效?课后应反思些什么?
2、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3、如何组织学习小组,发挥小组组内帮扶、组外竞争的作用?
4、如何检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上进心?
5、学生厌学的外部原因及内部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对策?
当然,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学校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有力保证,教学常规的稳定、有序、落实与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是分不开的。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必须有一整套完善的教育管理措施,使我乡学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为此,我们将加倍努力。
XXX乡教育管理中心
2014年1月8日
第三篇: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随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我校的开展,通过科学发展观有关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我校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建设特色学校,就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质量工程。因此及时进行了“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调查。本次调研范围:全校教职工、部分家长、学生;调研内容: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影响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对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一、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
近些年来学校以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突破,坚持“学习、改革、发展、提高”的办学思路,坚持“立足人本,注重校本,为教师成功搭台,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唱响了“教学质量是从教之基,立校之本,扬校之根、发展之源”的主旋律,保证了学生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有所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我校教育教学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学管理不规范、不细致
教务处忙于上传下达,对教学研究管理不深入,教学管理措施不完善或未落到实处,教学管理不规范、不细致、不科学,属“粗放型”。部分教师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没有完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能有效落实因材施教、差异发展的要求。
(二)学生两级分化严重
我校生源复杂,覆盖面广,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层次差异表现尤为突出。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我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教师变动特别大。虽然实行了136910工程,但总还是“青黄不接”。骨干教师群体相对薄弱,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缺乏高层次的专业引领,新教师的成长需要专业发展制度作保障。
(四)部分课堂效率低下
部分教师向40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教师辅导不到位等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
(五)教学基本条件急需继续改善。近几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学校教育教学条件虽大为改善,但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图书室、实验室以及实验器材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和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学校目前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基本框架已经完成,但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制度相对较少,仍然停留在限制、约束与管理的阶段。
(七)教科研没有实效性。教研与教学不够紧密,公开课与平常课两样上,差距较大;老师静下心进行教研的心态不够成熟。
第四篇: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随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我校的开展,通过科学发展观有关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我校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建设特色学校,就必须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质量工程。因此及时进行了“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调查。本次调研范围:全校教职工、部分家长、学生;调研内容: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影响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对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一、我校教育教学的现状
近些年来学校以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突破,坚持“学习、改革、发展、提高”的办学思路,坚持“立足人本,注重校本,为教师成功搭台,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唱响了“教学质量是从教之基,立校之本,扬校之根、发展之源”的主旋律,保证了学生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学有所成”。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但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我校教育教学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
(一)教学管理不规范、不细致
教务处忙于上传下达,对教学研究管理不深入,教学管理措施不完善或未落到实处,教学管理不规范、不细致、不科学,属“粗放型”。部分教师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没有完全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能有效落实因材施教、差异发展的要求。
(二)学生两级分化严重
我校生源复杂,覆盖面广,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层次差异表现尤为突出。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我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教师变动特别大。虽然实行了136910工程,但总还是“青黄不接”。骨干教师群体相对薄弱,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缺乏高层次的专业引领,新教师的成长需要专业发展制度作保障。
(四)部分课堂效率低下
部分教师向40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教师辅导不到位等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
(五)教学基本条件急需继续改善。近几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学校教育教学条件虽大为改善,但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图书室、实验室以及实验器材还不能完全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和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学校目前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基本框架已经完成,但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制度相对较少,仍然停留在限制、约束与管理的阶段。
(七)教科研没有实效性。教研与教学不够紧密,公开课与平常课两样上,差距较大;老师静下心进行教研的心态不够成熟。
(八)对写字课教学不够重视,学生书写习惯较差。
(九)超级大班现象严重,致使老师超负荷运转,学生也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影响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
(一)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制度建设(包括制度执行)有待加强。
目前我校教育教学基本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但是体系还不够完善,还存在制度空白的地方,需要立即建立健全。另外,有些制度虽然已经制定出来了,但是在工作中,常常碍于人情面子,执行打了折扣,降低了制度的权威性,因此,制定出来的制度急需加强执行力。
(二)教师队伍不稳定。
目前,我校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教师的勤变勤换严重影响了质量的提升和学校的持续发展。
(三)会议、活动太多,老师疲于奔命,心理压力大,没有职业幸福感。
(四)学生朗诵能力较差。晨读时间不充分,学生到校后大多在进行清洁大扫除,白白浪费了一天的黄金时间;课堂上老师要完成教学任务,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学生读。
(五)课程的设置不够科学,不符合农村小学学校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有些课没有设备、没有教材,老师又没有太多的精力充分准备,学生收效甚微。
(六)教育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创造适应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基本配套条件,否则谈质量提升也只是一句空话。然而,目前我校基本建设尚未完成,对于教育教学的投资力度较小,特别是图书资料、实验仪器设备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这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迅速提升。
(七)超级大班现象严重,教师压力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对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德治、法治、情治”相结合,增强师生的幸福指数。
在学生层面上,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也要体现“以人为本,发展为先”的理念。校园既是教师工作的场所,也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感受人生幸福的空间。教师在学校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生活”,校园应该成为让教师感受职业成就和生存幸福的场所。对老师既要注重“用”,更要注重“养”。在“用”上体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在“用”中实现教师的职业成就;在“养”上积累教师的精神财富,在“养”中丰富教师的专业内涵。
(二)加强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和谐、进取,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教职工队伍。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增加培训经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满足受训者的不同需求,激发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二是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岗位自学,建立严格的教师继续教育检查和考评制度。三是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四是切实解决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三)坚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
(1)道德行为教育。在各年级认真贯彻执行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继续开展长江小学一日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2)坚持德育工作贴近我校学生生活。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和形成层次分明的德育目标结构及与之相适应的德育内容与管理方法。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在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责任感、意志、兴趣、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
(四)坚定教学为主,质量第一的教育观,规范管理,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常规教学环节实现整体优化。
一是抓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智慧。二是打造高效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鼓励教师发挥个人特长,形成个人教学风格,配合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优质高效。三是以课堂为主阵地,强化培优辅困,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良好发展。四是注重教学反馈,精心设计作业。五是抓好教学质量的终端检测与分析。
第五篇: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学校教学质量调研报告
在今年这些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聆听领导、专家的讲座和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深刻认识到,抓好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必须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掌握情况,寻找差距,谋求发展良策,根据县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第一阶段的要求,我和几位教研员一起,深入到具有代表性的几个镇初中,开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调研对象:用八天时间对XX中学、XX一中、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XX中学等初中开展视导调研。这些学校对我县中小学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调研方法:一是听校长汇报学校工作。主要了解校长是否有明晰的办学思路,是否落实切合学校实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二是深入课堂听课。主要抽查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功,新课程理念的贯穿,教学方法的使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双基的落实情况。三是走访师生。主要了解学校管理、常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教学工作状况、教师工作责任心、学校对学生的管理等。五是查阅各类资料。重在掌握过程管理是否精细化。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这几所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经验,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做法。但也存在许多不足,这些不足也是我县中小学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人事管理改革滞后
我县教师人事管理机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职业终身制、教师岗位“金饭碗”,没有被打破。竞聘上岗、择优聘用、优胜 劣汰的人事管理体制没有形成。造成部分教师安以现状,不思进取,缺少主人翁意识,敬业精神差,没有危机感。在调研中发现:有的老师只满足于“出满勤”,不关注教学效果;有的小病装大病,请假在家,工资分文不少;有的评上高级职称,涨了工资,就不想上课;有的不愿当班主任等等。而学校领导对这些老师也只能是听之任之,其它奈何不了他。现阶段大家都觉得老师难管。
2、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
部分教师对推进新课程改革认识不够,加上平时不主动学习,不积极参加活动,对新课程理论了解甚少,对新课程标准掌握不全面,新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满堂灌”、“填鸭式”还有一定市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堂教学效益不高
部分教师“向45分钟要质量”的“有效教学”意识不强。课前准备不足,教案简单,对教材拓展不够,补充不足,挖掘不深;课中教师包办代替多,师生互动少,联系学生实际少,有效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不足,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差;课后学生练习量不够,教师辅导不到位等等。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待探索。
4、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经过教研室的广泛宣传和深入指导,很多学校对校本教研引起重视,但部分学校或学科组对校本教研还认识不够,工作停留在表面上。校本教研激励机制不健全,教研目的不明,教研方式单调,教师对教研没有热情,学校教研气氛不浓。很多教研活动大都流于形式,没有产生最大效益。教研对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不大。
5、教学常规管理抓得不细、不实
多年来,我们对学校常规管理(包括教学常规)进行了督查和考评,全县中小学校的常规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部分学校在教学常 2 规精细化方面还有欠缺。特别是镇教育总支对村校的管理力度不够,要求不细。在管理中,有的重视检查,不重视反馈整改;有的重视制度的制定,不重视制度的落实;有的重视量化统计,不重视定性分析;有的重视结果管理,不重视过程的指导等等。一些教学工作细节管理有漏洞。如教研组、教师工作计划审签、单元过关抽查、作业批改检查、教师听课评课辅导检查等,管理还不细致,不实在。
6、学科教师不配套
全县教师总数基本足够,但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局部有缺额,特别是XX、XX镇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配套不齐,部分科目教师不够。如英、史、地、生、化等学科教师普遍缺编,学校不得于采取其他教师兼课的办法,弥补部分科目教师不足,增加教师工作量,也由于专业不对口,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7、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
经过“两基”攻坚的大量投入,全县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变,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投入不足,设备数量偏少。全县半数以上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初中各校也是十几个班共用一个计算机教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不能满足教师使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1、深化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建议上级党委、政府及人事部门研究出台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师人事管理规定,激活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的管理格局。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办法,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工作责任心和危机感,提高工作效益。一是实行校长竞聘制和教师全员聘任制。落实岗位职责和任职目标,营造合理的竞争氛围。二是打破教师职称终身制。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根据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实行“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三是暂停教师 3 养老保险扣缴,以鼓励教师安心教育教学工作。
2、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必须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增加培训经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改变传统培训中自上而下的“大一统”的培训形式,建立“菜单式”的培训模式,满足受训者的不同需求,激发教师参加学习培训的自觉性。二是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鼓励教师岗位自学,建立严格的教师继续教育检查和考评制度,改变现行只提要求,不问结果;不认真学习,冒报学分的现象。三是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工程”,完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建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科研经费奖励机制。四是认真解决一些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
3、完善教学质量奖惩制度
以县委、县人民政府或者县局的名誉,出台“XX县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奖惩方案”,加强学校教学目标考核和质量监控,采取过程奖励和结果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给予在高考、中考、小学毕业合格率验收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学校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要求各个学校也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奖惩制度,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大力推进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中小学常规管理细则,分解管理内容,细化管理环节,规范管理行为,明确考评标准,注重过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同时加强监督检查,重视问题反馈,落实整改措施,强化跟踪检查,要求整改到位。成立教育督导会诊小组,对教学管理薄弱的学校给予会诊帮扶,提出合理建议,实现整体提高。
5、扎实开展教学科研
增强科研兴校意识,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确立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校本教研为基础的工作原则。校本教研与课题研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校本教研以“有效教学”为切入点,以课堂教法、学生学法、教学艺术等为重点。课题研究以教学模式探讨、教学过程优化、学生潜能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为重点。注意完善教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全员参与教研,创新教研形式,丰富教研内容,强调教研合一,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强化教学工作指导
县教研室作为全县中小学教学工作“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学校、教师,加强教学教研工作指导。一是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二是深入调研,掌握情况,了解教师需求,提高指导针对性;三是结合学科实际,组织学校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四是注意收集和传达教改信息,做好送教下乡工作,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
7、加大投入增添教学设备
建议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加强学校校舍建设,美化绿化校园的同时,也要兼顾教学设备的投入。就我县目前来看,应该增大先进教学设备投入,增加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间数,以满足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需要,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家长及社会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工作,克服保守思想,消除传统思维定势,认真分析与科学发展观相抵触的问题,努力解决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狠抓落实,团结拼搏,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XX教育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