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调研报告
市妇幼主题教育调研二组
(2019年10月10日)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妇幼健康服务工作,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根据市委“**”主题教育工作安排,我们调研组成员于近期就全市妇幼健康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妇女儿童健康管理不断规范
认真执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要求,以基层摸底、随访管理为基础,以市直助产机构开展的产前筛查、产前检查、住院分娩为依托,将妊娠风险评估为黄色、橙色、红色、紫色孕产妇作为管理为重点,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加强托幼机构儿童健康管理,积极开展儿童眼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科学知识,指导儿童家长落实近视防控措施。上半年,全市活产数1525人,产妇数1503人;孕产妇建卡1461人,建卡率97.21﹪;孕产妇系统管理
1451人,系统管理率95.15﹪;筛查出高危孕产妇553人,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住院分娩活产数1524人,住院分娩率99.93%;剖宫产523人,剖宫产率34.30%。全年无孕产妇死亡。我市7岁以下儿童27061人,儿童保健覆盖人数25777
人,覆盖率95.26﹪,其中3岁以下儿童12321人,系统管理11637人,系统管理率94.45﹪。5岁以下儿童死亡9
例,死亡率5.90‰(其中婴儿死亡4例,死亡率2.62‰;新生儿死亡3例,死亡率1.97‰)。5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检测率81.83%。通过儿童系统管理查出的高危、营养性疾病儿童全部进行了登记及专案管理。
(二)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不断加强
防止缺陷儿的降生,关键在于提前预防。我市继续大力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发放叶酸、免费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三级预防措施,大大降低了出生缺陷风险,提高了出生人口质量。上半年,全市婚前医学检查1920人,检查率为97.66%,对检测出来的疾病都给出了合理化医学意见;叶酸服用人数1683人,服用率为97.96%,叶酸服用依从率89.01%。完成免费孕前体检项目人数1045对,完成进度58.06%,覆盖率116.11%(应完成覆盖率>90%),检查对象中发现高风险156人次,高风险率7.46%,早孕随访到位率100%,妊娠结局随访到位率100%。免费产前筛查人数为1583人(含早中筛),筛查出高危孕妇128人,接受干预诊断高危孕产妇人数98人,干预诊断率为76.56%,高危孕产妇妊娠结局随访率100%。从4月1日起,我市启动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代金券检测项目,上半年全市助产机构新生儿疾病筛查1196例,截至8月底共使用934张代金券,对筛查阳性的对象都进行了追踪管理,并与***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建立了转诊制度,对全部患儿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干预。
(三)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序推进
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我市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指导,通过电视、宣传栏、医院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大力宣传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同时各种卫生宣传日,向婚前保健人群、孕妇及产妇等目标人群发放各种宣传折页、画报、宣传单等资料,开展健康教育。上半年,我市共有机构分娩产妇1207人,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病毒机构检测率100%。检测发现孕产妇艾滋病阳性0人,孕产妇梅毒阳性4人,阳性孕产妇用药4人,用药率100%;产妇3人,规范用药3人,规范用药率,100%;阳性孕产妇所生儿童3人,儿童预防性用药3人,无先天梅毒,儿童用药率100%。孕产妇乙肝病毒阳性102人、所生新生儿出生时都及时免费给予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顺利完成。今年我市“两癌”免费检查目标任务数为3500人,截止2019年7月2日已全部完成免费筛查任务。通过乳腺彩色B超检查BI-RADS分级为0级以及3级以上者11个,已进行乳腺钼靶检查11人,乳腺钼靶BI-RADS分级为4级及以上者0人。TCT检查结果异常/可疑病例为170人,已进行阴道镜检查155人,对阴道镜检查异常/可疑病例进行宫颈活检(或ECC)及病理检38人,病理检查结果为CINⅠ级4人,病理检查结果为CINⅡ-Ⅲ级9人,宫颈癌1人,已进行宫颈手术10人。
(四)二级妇幼保健院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市卫生健康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市妇幼保健院在去年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了创建二级妇幼保健院工作领导小组,安排了专门工作人员从事创建日常工作。认真制定了《创建二级妇幼保健院实施方案》和《创建二级妇幼保健院职责任务分工表》,积极开展人员培训、建章立制、落实制度等查漏补缺工作。为传导创建工作压力,院长与各分管领导、科室责任人分别签订了《创建二级妇幼保健院目标管理责任状》,明确职责任务和奖罚措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新建业务综合楼于年初全面投入使用,各职能科室基本设备配备到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环境大大改善。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积极开展医务人员业务技能培训,今年已累计派出8人次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先后邀请**市儿童医院专家6人次来我院进行业务指导,有效提升了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7月底,市妇幼保健院内儿科住院部重装开业,与**市儿童医院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把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作为中心任务,邀请**市儿童医院儿科专家长期坐诊,通过引进上级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力量,更好满足我市儿童患者的就医需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队伍建设较为薄弱。我市妇幼卫生人才队伍亟待加强,城乡妇幼保健能力建设不平衡,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能按照要求落实妇幼专干待遇,普遍存在妇幼专干不专、不愿担任、流动频繁等现象。村卫生室技术人员无论是数量、结构,还是技术水平,都难以满足妇幼保健服务的要求,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高龄孕妇和高危孕产妇人数将明显增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将更量突出,成为制约妇幼保健能力建设的瓶颈。
(二)基层建设亟需加强。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不足、基本设备配置不全,村卫生室的医疗条件简陋,现有的医疗条件难以满足基层群众妇幼保健需求。特别是一些偏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用房及设施均较为简陋,业务开展受限,根本不能满足当群众妇幼保健需求。
(三)保健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部分新婚青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保健意识不强,不愿接受婚前医学检查。二是全市剖宫产率较高,指征控制不够严。三是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较差,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仍较高。
(四)经费投入不足。妇幼保健工作面广、量大,且很多项目属于免费服务,其工作经费主要依靠各级政府投入。由于经费保障力度不够,一定程度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和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三、今后工作建议
(一)创新机制,解决妇幼保健人才问题。国家放开二孩政策后,妇产科、儿科、妇女保健科和儿童保健科工作量将大幅度增加。为引进、培养人才,建立稳定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卫生健康主管部门需制定出台引进入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优惠政策。一是要简化妇幼专业技术人员入编手续,赋予医院用人自主权力,凡符合医院岗位需求的,在总的编制范围内直接由医院考试考核入编,向人社部门报备。二是提高妇幼岗位技术人员待遇,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妇幼医疗保健及相关岗位工作。三是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妇幼保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强化基层,夯实妇幼保健基础。妇幼保健工作点多面广,向下延伸到乡村社区,向外拓展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妇幼保健服务网络的网底,与满足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息息相关,要与新一轮医改工作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和设施设备配置,强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的妇幼保健服务功能,不断提高辖区妇女儿童保健水平。
(三)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群体保健意识和水平。加强婚前保健重要性宣传,进一步提高婚检率和婚检质量,做好孕前保健,提高产检质量,加强产前筛查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做好出生缺陷的一、二级预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四)加大经费投入。按照《母婴保健法》和“两纲”的要求,建议上级主管部门落实妇幼卫生工作经费,逐年增加对妇幼健康事业的投入,以稳定妇幼保健队伍,提高保健服务质量,努力改善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状况,使妇女儿童享受更好的保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