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会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01:4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日本工会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日本工会调研报告》。

第一篇:日本工会调研报告

关于日本工会组织及劳资关系的调研报告

一、日本工会组织的发展状况

1946 年日本成立工会,现在共有27000 多家工会组织,企业工会占绝大部分。根据各自特点结成汽车、电气等产业工会。企业、员工有共同的利益目标,工会在健全稳定劳资关系中有很大影响力。1 .工会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1989 年成立的连合是现在最大的工会,由四家大型工会组建而成,拥有会员680 多万人,占会员总数的90%。其中,最大的产业工会是全纤同盟(从事服务业、制造业的工会),会员98 万人,自治劳(自治体劳动组合)是地方公务员工会。另外10% 的会员自己成立另一个全国工会全劳连,纲领与连合有所不同,更加自由、民主,在提高职工待遇上发挥作用。连合不接受政府、经营方干涉,有自主权开展活动。为了和世界工会组织合作,加入国际工联,连合会长兼任国际工联副会长。

目前,日本工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会组织率、员工入会率太低。正式员工在工会中的比例正逐年下降。1980 年日本工会组建率为30.8%,到2009 年仅为18.5%。究其原因:一是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增加,占到60 — 70%,出现大量灵活就业人员,组建工会有难度。二是政府部门减少。公务员工会人数减少。三是正式员工阶层的停顿,非正规劳动者组织化程度降低。大企业入会率高,都是正式员工。非正式工不在工会行列。但非正式工数量在增加,入会率又很低,社会地位低。现在正在加大工作力度,逐步推进非正式工入会率。全纤同盟98 万会员,入会率占44%,其中46万是非正式员工。工会替他们说话,给政府施压提出有利于他们的政策,这样提高入会率。如连合希望政府雇佣非正式员工,企业必须达到什么条件;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缩小正式工、非正式员工待遇差距。日本的工会组织紧紧抓住能够展示组织力量的一切时机开展建会宣传。每年的春季是员工加入工会的高潮时期。.工会的作用发挥

从现状看,日本是以企业工会为主,大多数企业工会都加入某一行业工会,并通过行业工会加入全国工会。企业工会不仅在组织运营或工会活动中享有极大自由权,而且在财政上也采取独立结算的原则。在协调劳资关系过程中,企业工会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而全国性工会组织则起着指导协调性的作用。一是通过企业内劳动条件的交涉等。企业工会力量很大,稳定劳资关系作用也很大。二是春季争取调薪运动和调薪的普遍化。众所周知,战后日本工会运动的特点是以企业工会为主,通过一年一度的“春斗”为员工增薪。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围绕企业劳动生产率、企业利润、物价及国家宏观经济状况等因素,企业工会与企业经营者进行协商谈判,在企业范围内自主决定。在确定工资体系时,一般要体现三项原则:稳定性、公平性、社会性。企业一般都实行定期提薪制度,每年定期提薪增长部分为2% 左右,其他部分由“春斗”确定。每年3 月集体交涉最集中,目标是加强工会集体谈判的力量,使全国工资水平均衡。其内容主要是工资、奖金、工作时间和退职金等,主要在企业进行,有的产业工会也拥有谈判权。全国工会中央组织和产业工会的作用是制定基本方针、具体要求标准,对企业工会进行调整和指导。“春斗”的特点,是工会把斗争重点放在确保实际工资上,目的是促进政府从稳定物价、保障雇佣、充实社会保障的角度调整劳动政策和制度。三是参与政策制定。工会不是单方面的涨工资要求,通过支持的民主党反映利益要求,直接要求制定政策。连合也从事其他活动,定期与政府会谈。四是国际性的作用。参加国际工联、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机构,与各国工会建立密切联系,工会要求反映到各国政策中去。

二、日本劳资关系的现状及调整机制

目前,日本劳资关系虽然总体上比较和谐稳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

(一)日本劳资关系现状 1.日本近期劳动问题分析

(1)劳动力的缺失。一是年轻劳动力锐减。出生率降低的长期化趋势,导致现场劳动力不足。日本总人口逐渐减少,每千人出生率从1950 年的29.1 降至2009 年的8.5。一年仅100 多万人出生,最直接的是年轻人减少,工作人数减少。二是老龄人口及占总人口比率骤增。2009 年统计,日本逐渐成为老龄化大国,65岁以上老人占到22.7%。日中技能者交流中心老年人就业的占到一半以上。由此带来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深刻影响,如退休人员养老金、医疗、看护等问题。(2)员工之间的差距问题。一是正式员工数的停滞和非正式员工数的骤增。二是工种之间的差距(如看护人员的不足及待遇偏低)。三是中小企业的劳动问题。四是官民差距,社会上对公务员待遇的批判。地方公务员比企业员工待遇高很多,财政危机情况下国会考虑降低公务员的工资问题,但阻力很大。

(3)雇佣失业情况的恶化。目前,员工工资不但不涨反降,失业人数达5%。失业率90 年以来历史最高。2010年1—9月统计显示,失业率在4.9—5.3%。劳动职业介绍所对每一个求职者仅有0.46—0.55个工作岗位提供。由此导致新内阁支持率从60% 降至30% 以下。

2.日本劳资关系的主要特点

由于日本经济进入调整期,经济处在紧缩状态,对劳资关系影响很大。一是劳资纠纷数目持续上升。从上世纪80 年代后期,由于工会组织率低下、就业方式多样化以及劳务管理个别化等原因,有关个别劳动争议不断增加。个别劳动争议的具体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传统类型的如解雇争议、拖欠工资争议等,在诉讼和咨询中仍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近年来,因劳动待遇下降、对女性的歧视和性骚扰、雇用形式的多样化(如临时工、合同工、劳务派遣等)、业绩、工资、奖金或升职等方面的考核评定而引发的争议层出不穷。2009 年个别劳动争议案件7248 件,比2004 年增加42%。二是罢工明显减少,劳资双方趋向于合作。如全日通工会1988年以后没再出现罢工,主要原因是员工明白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罢工也得不到多大好处,同时雇主也尽量与员工沟通。工会组织也越来越倾向于采取与资方合作的态度,在维护员工利益的同时,以“合作伙伴”的态度处理与资方的矛盾。

(二)日本劳资关系的调整机制

日本政府强调企业内部劳资关系调整通过自主协商谈判解决,企业外部劳资关系调整主要通过完备的立法和健全的处理机制,形成了以立法调整、企业内部自主协调、劳动争议处理为主要内容的较为完善的劳资关系调整机制。大致有以下几种: 1 .立法调整

日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特别重视劳动立法。劳动立法最根本的是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制定完备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约束劳资关系双方的行为,保持劳资关系双方力量的平衡。如《劳动标准法》、《劳动安全卫生法》、《最低工资法》、《尘肺法》、《劳动者派遣法》、《家内劳动法》、《民法》(适用劳动合同)、《工会法》、《劳动关系调整法》、《国营企业劳动关系调整法》等。日本劳动法本身立法完善,项目齐全,体系完备,还具有修改及时的特点。2001 年的《个别劳动争议解决促进法》、2004年的《劳动审判法》都是在日本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调整劳动基准法,使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还通过立法对公益事业予以确保。如对电气及煤炭行业争议方法予以限定、禁止公务员的争议行为等。

.企业内部的调整

在企业内部主要是劳资双方自主协商制度。企业劳资双方的集体协商制度相当普及,协商的主体一方是经营者,另一方是工会,无工会的企业则是工人的代表机构。协商制度包含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的内容(在日本称为团体交涉和劳动协约),但更重要的内容是指劳资双方经常性的、多层次的、内容广泛的相互协议。协商的内容相当广泛,大到企业经营管理、增加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等问题,小到对工人的处理。集体合同在日本虽已比较普及,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必须签订集体劳动合同。从日本工会组织率为18.5% 看,大约有1/5 的员工受到集体合同的保护。当然,集体合同形式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一纸协议,有的企业的集体合同就是企业劳动法规的汇编。全日通工会集体合同只有一个文本,共1 4 6 条内容,规定奖励、处罚员工的具体内容,每年内容都有更新。

集体协商活动最明显的就是每年一次为增加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而进行的“春斗”。“春斗”分三个层次进行。一是高层次的咨询,由连合发布一份有关本年度“春斗”工资指导线的报告供各行业工会参考;同时主要的经营者团体“日经联”②也提出自己的年度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供雇主参考。但连合与日经联不直接进行协商。二是分行业进行谈判指导,由各行业工会根据连合提供的工资指导线,结合本行业实际情况,提出本行业的增资幅度参考指标;与此同时,行业雇主组织也召集本行业雇主开会,研究情况,提出对策。各行业的工会组织和雇主组织也不直接进行协商谈判。三是企业的工会组织与雇主谈判决定本企业实际工资增长,这是实质性的协商谈判。3 .劳动争议处理

日本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是中央和地方劳动委员会,政府对劳动争议采取帮助解决的立场,一般不介入具体的争议处理,而是采取种种措施为劳资关系的良好发展创造外部条件,促进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劳动委员会由劳、资、公益方三方代表组成。中央劳动委员会由三方各出15 人共45 人,经内阁总理大臣任命后组成。其中劳方代表由连合推荐,资方代表由“日经联”推荐,公益方代表由专家、学者组成。劳动委员会是一个准司法的行政委员会,其职能和权限主要为劳动争议的斡旋、调停、仲裁和不当劳动行为的审查、以及救济等。会长由公益方代表担任。这就是所谓“公劳使”三方原则,政府不参加劳动委员会。这种劳资关系处理制度始建于1946 年,发展至今已形成一种比较成熟的调整劳资关系的机制。劳动争议处理实行级别管辖,中央劳动委员会只处理涉及全国重大的和跨地区的劳动争议纠纷。但近年来这类纠纷并未发生过,所以其主要工作只是审查地方委员会的裁决。

当劳动争议发生后,由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进入斡旋,相当于调解程序,没有强制性,劳资双方都有权拒绝。斡旋不成,可由双方申请或由劳动委员会决定进行调停,调停理论上也没有强制约束力,但是一般情况下调停都有结果,双方接受和解的达到90%。如果劳资双方都提出仲裁申请,则由仲裁进行仲裁。最后一步就是紧急调整,该权力属于内阁总理大臣,但是极少进行该程序。到目前为止,紧急调整只在1972 年进行过一次。

日本,通常只有争议较大的或复杂的劳动争议才会提请法院以诉讼解决。日本地方裁判所受理的案件近年来一般都在每年2500 件左右,这与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其数量几乎是微不足道。争议不大的或一般的劳动争议,大多基于自行协商解决。在协商解决机制中,也有繁简不同的多种方式,如劳动者个人的不满或意见可以向劳动局咨询予以解决;争议小、案件简单、数额不大的案件可以申请劳动局给予建议或指导予以解决;一般的或稍复杂的争议则向劳动局或劳动委员会申请斡旋。我们可以看到,在日本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中,最为有效的争议解决方式就是协商(行政)解决方式。究其原因,其关键就在于行政解决机制的高效、灵活和快捷;同时,行政机构提供行政服务都是免费的,对于当事人来说解决争议的成本最为低廉,而这正是仲裁机构和法院所缺乏的。.三方性机制

日本在调整劳资关系的实践中形成两种方式的三方机制:一是公、劳、使三方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公益委员由各方学者、专家组成;职工委员是工会代表;经营方委员是企业方代表。主要是劳资关系的宏观调整,如制定劳动、经济政策的建议。二是公、劳、使三方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主要是在劳动委员会的组成,劳动争议的处理方面运用,这样可以使政府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更加超脱,给争议当事人以公正的形象。

劳动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有三种方式:一是由劳动委员会指定1 至3 名斡旋员在争议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斡旋,这是一种不规则的调解方式。由于斡旋受理手续简单,可以打电话或到咨询窗口约谈,受到日本的重视,劳动委员会受理的案件中绝大部分是经斡旋解决的。二是由劳动委员会成立有公、劳、使三方委员组成的调停委员会提出调停方案,在争议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调停,是一种规则的调解方式,调停委员会的委员长由公益方担任。三是由劳动委员会成立由3 名公益方委员组成的仲裁委员会对争议案件进行裁定。

地方劳动委员会处理劳资争议(主要是指不当劳动行为引起的)之后,当事人如果不服可在5 日内向中央劳动委员会申诉,也可在规定的时效内(企业当事人须在30 天内,员工当事人须在3 个月内)直接向当地法院起诉。如果对中央劳动委员会的处理不服,可向东京的高级法院起诉。如果对当地法院的判决不服,可向地区的高级法院上诉。如果对地区高级法院的判决不服,还可向日本最高法院上诉,最高法院的判决是最终的处理决定。

三、从日本劳资关系考察得到的启示

借鉴和吸收日本的成功经验,紧密联系国情,强化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劳动争议调解制度中的作用,使调解制度在劳动争议处理中更为积极有效;另一方面,应整合有关组织、资源,形成合力,有效开展劳动争议的调解、预防工作。1。实行积极沟通原则

这是日本也是很多国家劳动争议调解普遍实行的原则,即积极地对冲突双方进行沟通,为劳动者和管理层提供更多机会形成一种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积极沟通,使双方都了解合作的益处和对抗的害处,进而达成谅解、实现妥协。应借鉴日本《个别劳动争议解决促进法》实施后的做法,政府出资在人员集中的大车站周围设置250个综合劳动问题咨询中心,由于利用人数激增,又有增加。现在全国共有390多处综合劳动咨询室,配备760 多人,解决大部分劳动争议案件。2009年咨询室共计咨询114万件争议案件,未调解成功进入下一步的有25 万件,约占20%。7800 多件进入调停阶段。都道府县劳动局长进行指导,听取双方意见,拿出解决方案,促使问题解决。受理对象包括:解雇、提拔、涨工资、合同续签、排挤欺负人等。它不但具有收集劳动就业领域有关劳动争议与纠纷信息的功能;还承担着争议处理、化解纠纷的功能,通过提供案例等相关劳动法律知识解决了大量的劳动领域的纠纷。

2.确保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独立性

调解组织的独立性是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充分实施的组织基础,也是获得劳动争议当事人信任的心理基础,即劳动争议调解机构能否取得当事人的充分信任。当事人对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信任程度决定了其是否愿意选择调解和履行调解协议,因此,在成立劳动争议调解机构时,特别强调其独立性,日本的劳动委员会等,具有自身的独立性。这一点值得思考。.健全多层次、相互补充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

借鉴日本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具有较强灵活性和快捷性的特点,政府应加强对三方协调的领导,吸纳工商联、个体和私企协会进入企业代表的组织,提高其代表的广泛性。鉴于集体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法律地位不明确、人员不固定,考虑到随着集体谈判制度的发展,因签订集体合同而发生劳动争议将会有所增加,劳动争议协调处理机构建议专门化、中立化。同时,完善各级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工会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会议制度,共同研究关于职工权益的事项。在部署工作、检查监督、考核评估等方面形成联动机制。通过制度安排,赋予工会参与涉及职工利益的各种决策听证的权利,完善政府决策程序。

四、关于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

尽管我国与日本社会制度不同,工会组织面临的情况不尽相同,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和任务都是相同的。日本工会、劳动部门在协调处理劳资关系的许多制度、机制和做法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的。当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多方面条件的支持,特别是政府的干预和监督必须加强;必须大力加强企业工会建设。因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不断完善劳动关系调整的立法体系 日本在劳资关系调整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做法就是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整体设计,建立起一套较为规范的法律制度体系,为劳资关系的调整和有效处理提供保证。我国除《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外,在劳动关系的建立和调整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制度,为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应针对当前劳动关系立法方面存在相对滞后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立法的力度,对劳动关系领域中的新问题尽快制定规范办法,保持立法的统一性,避免各地出台的政策互相冲突;对一些不适应当前形势的政策规定应予以废止或修订,特别是尽快出台《集体合同法》等法律,不断完善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制度体系。

.加强政府干预能力,开展对企业和职工的服务指导

劳动保障部门主要面临由被动的事后管理向事前主动服务和事后管理结合的管理方式上的转变。这既是国际趋势,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体制上、力量配备上和措施上必须进行调整,一是从体制上保证政府干预能力的加强。不仅要增加力量,调整人员结构和提升素质,而且要在体制上保证。如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在省级以下的垂直管理,保障行政执法的力度;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中,明确调解和对企业开展咨询指导服务工作的地位,配备一支相对独立的专业化队伍。确保行政执法的力度、法律救济渠道的畅通和开展对企业的服务。二是在机构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劳动保障部门要整合力量,重心下移。将政策咨询、监察仲裁以及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经办等力量整合起来,还要利用工会、企协的力量,在街道、乡镇和社区提供综合管理服务工作。日本设立综合劳动咨询室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国一些地方已有信访、监察和仲裁设立一个对外窗口的经验,也有在基层或外来劳动力市场设立调解中心或仲裁庭的经验。这些做法都值得总结、推广。

3.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调解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强有力的企业工会,是推动企业尊重职工、公正对待职工的最重要的力量。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和谐稳定、互利共赢的新型劳动关系,要进一步推进企业工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的组建;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积极稳妥地推行上级工会指导下的企业工会负责人由职工直接选举的办法;进一步强化对工会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维护力度;进一步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完善的行政救助和司法救助制度。日本除连合以外,各个行业都有行业工会,为本行业劳动者的利益与雇主和雇主组织进行协商和谈判,工会组织的影响力随处可见。我国有时候劳资双方存在分歧时,工会存在“缺位”现象。一些公司改制中酿成的劳资事件,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尤其要进一步加强对工会劳动争议协调员的能力建设。加强对他们的业务知识培训,是加大劳动争议处理力度的基础,也是强化工会劳动争议调处工作的重要方面。

第二篇:工会调研报告

车间工会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探析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通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权观、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按照处党委文件和闫书记动员讲话的要求,车间工会认真查找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认真分析原因,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取得的成绩和亮点

我车间担负着阜新百里矿区及内蒙古白音华煤田和本溪彩屯煤矿的安全供电的重要职能,是矿区经济发展的源头和命脉。与车间的地位和作用相适应,我车间工会工作通过多年的发展,车间民主管理、建家工作、班组建设等等在全处各单位中处于领先水平。

1、我车间工会工作的概况。我车间现有职工208名,下辖18个变电所,一个检修队。近年来,在车间党总支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车间工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以职工为本等理念,团结和动员全车间职工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维权、建设、教育、参与职能,积极围绕车间安全供电这一中心,主动服务于车间职工群众,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车间和谐协调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我车间工会工作的亮点。几年来,我车间以扎实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争创工人先锋号”“争创五星级班组”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先后被市、集团公司和供电公司授予“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二个变电所被集团公司评为五星级班组,有三个变电所达到四星级班组标准。有多名职工被集团公司和供电公司评为劳动模范和优秀班组长、生产标兵及先进生产者等,充分展示了新时期我车间职工队伍的新形象、新风采。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通过深入各所队调研、听取职工意见、查找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影响我车间工会工作发展的问题和原因。

1、对工会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工会组织思想解放还不够,宣传动员力度不够,满足于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部分干部对工会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忽视职工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忽视职工群众的政治权利、民主权利、经济权益。

2、在创新工会工作载体上有效性不够。由于组织职工参与工会工作的载体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在开展职工维权、建功立业、学习型组织、文明创建、特困帮扶、巾帼建功等活动方面研究和探索不够,因而在吸引职工、团结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和凝聚力不足,有待在实践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

3、在促进和谐共赢发展上实践性不够。客观上我车间职工安全供电责任大、各项工程改造等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今年遇到金融危机冲击,且我们是费用补贴单位,因此管理经费缺口大、经营创收难度大、提高职工收入难度大。同时,随着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过去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以被彻底打破,这使得企业内部不同职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拉大,一般职工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会陷入困难和特困之中,这就使工会工作面临“想维护又难维护”的尴尬局面。在目前环境和条件下,只能在确保安全供电的前提下,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增收节支力度,更需要全车间职工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和谐发展,不断破解制约和影响我车间科学发展的难题。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具体的办法和措施

面对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攻坚克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我车间工会工作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1、营造更加良好的工会工作环境。车间党总支和上级工会重视并关心车间工会工作,有车间行政的大力支持,广大职工群众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这是做好工会工作的重要前提。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继续打造我车间“模范职工之家”的优良品牌,不断开拓新思路、赋予新内容、提升新高度,今后要围绕“服务于企业发展、服务于职工群众”的大局,切实关注企业和谐发展、切实关心职工切身利益,主动争取党总支和车间行政对工会工作的支持,主动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不断加强、改进和提高工会工作。

2、凝聚更加强劲的工会工作合力。工会组织要通过加强民主与法制宣传,切实完善职代会制度、科务公开制度、合理化建议制度,主动与职工联系沟通,增强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协调。要切实担负起对困难员工“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继续开展送温暖活动,做到“用心、入脑、动情”的关心职工,达到“气顺、团结、稳定”的局面。要做好为职工“过生日”活动,进一步增加企业凝聚力。通过加大对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工作,充分激发职工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

3、发挥更加显著的工会工作作用。车间工会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安全供电这个中心,以创新发展为动力,通过扎实开展建功立业活动,激发广大职工主人翁责任感,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工会要鼓励职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如:读书自学、技能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等多种形式获取知识,增长才干。要教育职工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业务,提高劳动技能,争创一流业绩,为推动我处又好又快发展争做新贡献。发扬识大体、顾大局的优良传统,积极支持职工参与单位改革与发展,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社会和单位的和谐稳定。

4、打造更加鲜明的工会工作特色。我车间工会工作应不断拓宽维权领域、不断深化建家和班组建设活动、不断深化创建载体、不断加大扶贫帮困力度,精心谋划未来,保持争先创优的激情不减、奋发有为的精神不减、开拓创新的劲头不减,全力实现工会工作的新突破、新发展,以扎实的工作、突出的成绩赢得车间党政的信任、职工的拥护和认可,把车间工会工作打造成具有更加鲜明特色的优良品牌。

刘长奎

2009年4月22日

第三篇:工会调研报告

2009苏州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工会调研成果报告

——金融危机与青年发展

苏州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底,是一个年轻的公司,青年人占85%以上。2009年在公司工会领导的指导下,公司团支部对青年员工进行了调查摸底,就“金融危机与青年发展”这个课题进行了调研,通过为期半年的实践和总结,现将调研成果汇报如下。

一、一场金融危机,放大了在职青年的幸福感。..

“幸福感”属于心理学范畴,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可用以评估一段时期内个体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

2009年7月初公司团干部到苏州市委党校培训,上海师范大学青年研究中心的黄洪基教授给大家讲了一堂非常生动、有趣的有关青少年发展与金融危机的课程。黄洪基教授给大家介绍了09年5月在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青年研究中心做了一项关于“金融危机环境中在职青年的生存状..

态”调研。众所周知,从2008年三季度开始经济的突然降温,众多企业的匆忙过冬,着实让广大职场青年经历了一场精神上的“胃疼”。针对金融危机对青年人的影响,该调研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对上海市部分商务楼及街道社区内年龄处于18-35周岁的职场青年展开随访,获取抽样数据,回收有效问卷近1000份。调查中,请青年对自己的幸福感打分,打分区间在0-10分之间。结果表明,受访青年的总体幸福感为7.17分,其中在职状态的青年的幸福感达到了7.6,要明显高于总体水平,主要体....

现为“对工作机会的珍惜”、“对发展机会的感激”这些项目的得分高。

参考“金融危机环境中在职青年的生存状态”调研,我们也对公司..的青年进行了幸福感调研。95%以上的在岗青年认为要珍惜眼前的工作岗位和发展机会,并学会感恩,觉得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自己距离幸福更近了一步。进一步分析还表明,幸福感的高低还与在岗青年工作状态密切相关——被裁员的担心越小,幸福感就越高;与同事人际关系越好,幸福感就越高。

通过摸底调查我们了解到,面对金融危机的寒潮,尽管公司有不少青年选择了减少不必要的消费,但对于“必要”的消费则毫不吝啬。为了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职业危机感,在职青年更加注重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储备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他们对待学习、培训的热情日益高涨。此外,在青年生活中普遍涉及的“衣食住行”等消费内容中,要求青年就“如果要缩减开支,会从哪些消费开始”进行排序,结果显示:“行、住、衣、食”是青年在缩减消费项目时会遵循的基本顺序。

二、正确认识当代青年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历史地位。

“全球化”是当代中国青年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正如这次金融危机缘起于美国次贷危机,最后形成了一场全球为此买单的金融危机。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倡导一种“人人拥有住房,提出建设一个‘所有者社会’”的愿景。美国政府创造了抵押贷款行业,鼓励人们以近乎赌博的方式申请抵押贷款,加速向“人人有产权”的目标迈进,大批没有偿还能力的人在拥有产权房的同时,也为国家经济埋下地雷阵,于是一年过后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有如“蝴蝶效应”般的被催生了。当然除了经济全

球化外,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化效应也在不断渗透。

那么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青年的历史地位有那些鲜明特征呢?首先,当代青年在文化上引领潮流。胡景涛主席也曾说过“青年人引领先进文化的潮流”。下面就让我们来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来进行探讨。文化从传播的角度可以分为:“前喻文化”即文化由祖辈向下辈传播,“同喻文化”即在同一代之间传播,“后喻文化”即从年轻人向中老年人传播。在全球化、数字化时代,全球信息资源和数字化手段大多掌握在年轻精英手中,于是文化的传播就逐渐从上世纪的“前喻文化”向现在的“中喻文化”、“后喻文化”过度,年轻人成为信息和文化的传播者和引领者。第二,当代青年在经济上蓄势待发。在掌握了大量信息、知识、操作实务的基础上青年人比中老年人更加有创造的激情和创新的灵感,这是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例如现在的“知本家”、“知识英雄”、“先富一族”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从经济的全球化角度来看,随着金融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被创造,中国要打好金融战,不成为国际金融衍生产品泡沫的买单者,当代青年必须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通晓国际惯例,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三,当代青年在政治上参与广泛。青年参与政治主要体现在网络畅通的政治利益表达渠道,部分弥补了青年现实政治表达的“贫困”状态,为政治稳定提供了良性基础。青年在参与过程中,激发了其政治参与的兴趣与热情,逐渐培养了政治参与意识和技能、政治责任感,铸造了政治人格。

三、青年自组织发展迅速,共青团组织应顺势而为。

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青年自组织的发展

越来越壮大。所谓青年自组织,是指青年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我运作的民间组织。这些新颖、实用、自由、为广大青年所喜闻乐见的非正式青年组织,是当代青年群体中出现的新的组织和集结方式。在经济相对发达、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地区,青年自组织发展迅速,且以其高涨的社会参与热情和浓厚的自主参与意识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功能。例如:2009年里的“为你撑起一片绿茵”、“暴走一族”,还有应对金融危机的“爱拼才会赢”(通过拼车、拼团、拼卡、拼婚庆来节约开支的青年自组织)都是在青年中影响非常广泛、社会舆论好评如潮的青年自组织。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的周期波动和青年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共青团组织必须顺势而为,走向理性务实,从行政化的组织转到青年本位的组织,在社区、学校、各类企事业单位将青年自组织的活动加以引导和规范,争取把他们凝聚到团组织中来,更好地服务青年、服务社会,同时增加青年人抵御风险的能力。

2009年为了更好的服务青年,把青年自组织活动引向正规,公司团支部组织了多次活动,得到了青年员工的广泛好评。4月份,支部组织青年员工“亲近自然太湖生态游”,通过宣传环保理念、放飞爱心风筝、踏青等活动,将青年员工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6月份,由城投团委牵头,组织了一次和兄弟单位团员青年的羽毛球交流活动,让城投系统内部的团员们有了一个了解和熟悉的机会,也为大家在今后工作中更好的合作打下了基础。7月份,城投团委安排团干部参加了苏州市委党校举办的“新上岗团干部培训班”。培训班上团干部学习了最新团工作知识和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发展方向,这次培训对今后团工作的开展

有很大裨益。11月份,支部组织公司单身青年参加城投团委牵头的城投系统内部单身青年联谊活动。来自华东设计院、苏州自来水公司、苏州排水有限公司、苏州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等30余位年轻职工相聚在美丽的石湖湖畔。活动的主题很轻松,在游戏互动中,在团队合作中、在交流中彼此相互了解,彼此熟识,特别是让这些活动中的才俊靓女们有一个在大家面前展示自我的平台,从而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另一半。这一系列的有组织的团活动,把原本青年员工们就想自发组织的活动串联在了一起,起到凝聚人心和团结队伍的作用;青年员工即便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更愿意与公司共同分担压力和风险;公司所有的在职青年的归属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对青年发展并不是完全起着反作用的;相反,金融危机对青年特别是在职青年起着很大的正向作用。它使在职青年更加正确地定位自己,对工作机会更加珍惜,也对增强自身技能提出了自发的要求;青年对逆境的承受力也有增强的趋势,同时还对节约开支、做好自身财务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较深的思考;面对较为稳定的工作,青年对自己企业的热爱程度也大大提高,自身的幸福感也随之提高。

苏州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

2010年3月10日

第四篇:工会调研报告

摘 要:本文从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及现状着手,根

据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稳定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 高中青年教师 心态 现状 对策

学校作为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和培养人才的基地,曾受到多少学子的青睐,当老师是多么神圣和自豪。而今,改革的春风吹进了社会各个角落,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已不是荣光所辐射的地带,也不再是成就事业的“独木桥”。存有“佼佼者”心态到高中学校执教的青年教师究竟有多少呢?笔者就此问题对部分高中青年教师的“工作幸福指数”开展了交谈式抽样调查。情况如下:

号 “工作幸福”调查内容 “工作幸福”

指数 “工作不幸

福”指数 自己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 73% 27% 自己的工作与生活间有无冲突 28% 72% 自己承担的工作量是否合理 39% 71% 自己的工作能否得到领导支持 30% 70% 自己与同事的关系是否融洽 65% 35% 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是否满意 45% 55% 对自己所在单位的发展前途是否充满信心 41% 59% 是否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39% 61% 对自己直管上级的管理方法和风格是否满意 43% 57% 自己的工资待遇和自己对单位的贡献是否成比例 79% 21% 自己所在单位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是否合理 65% 35% 学校评价职工业绩是否合理 35% 65% 学校领导是否廉政勤政 48% 52%

调查显示:高中青年教师对工作幸福感普遍偏低,也就是有50%以上的人感到工作不幸福。这种情况尤其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党政领导、学校领导的进一步关注。

一、当前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

从整体和本质上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他们热爱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家乡,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充满热忱;他们思想敏税、刻苦耐劳、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一部分青年教师已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中成为骨干或学科带头人。有的还承担着省、市级重点攻关项目,成为当地教育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生力军。但是,也不可否认,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还存在着不少应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思想开放,关注政事;热心改革,反对腐败。但关注中夹杂着冷漠,热心中隐含着观望,期待中蕴藏着忧虑。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青年教师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际利益,亲眼目睹改革给周围带来的巨变,他们中的大多数十分关心教育事业,希望通过改革,为自己创造一个适于自身发展和成才的环境,有个能公平竞争,不论资排辈,不搞“阶级斗争”,不搞“暗箱操作”的良好机制。

高中青年教师对党和政府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廉政建设表示拥护,但对反腐倡廉已取得的成绩评价比较低调,认为“力度不够“,只流于形式。这一方面反映了部分青年教师存在偏激情绪,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人对反腐倡廉工作抱有较高的期望。

2.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的发展不够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教师也大都具有大学本科学历,部分教师还参加了研究生主干课程班或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他们有关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某方面的特长,在业务上有很大的潜力。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思想政治觉悟不高,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和基层工作体验,表现在认识上存在片面,态度上不够积极,政治上不够成熟。所以在付出与回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有时会陷入误区,影响了钻研业务,加强理论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消极低落情绪。

3.具有青年人和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作为青年人,他们血气方刚、热情奔放,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作为知识分子,他们知识丰富、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他们在业务上大都有着强烈的进取精神,有较大的抱负。实践证明一个知足常乐、胸无大志的人一般不会胜任高中教育工作。

高中青年教师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有所作为。但高中学校里知识分子成堆,优胜劣汰,必须具有竞争意识,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紧迫感和责任感使他们在目标设计和现实生活中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好高骛远,对现实的困难估计不足,而惰性和依赖性的意识行为又使他们对克服困难缺乏勇气和信心。当所处环境与自己的设想出入较大,或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或理想受挫时就常常表现出消沉、失落、苦闷,以致产生调离原校的想法。

4.学校本身缺乏吸引力。主要表现在:

一是学校的内外部环境令青年教师失望。许多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包括学校只是口头上重视教育事业、重视知识、重视青年人才、重视工作业绩,事实上却人浮于世,在分配制度上变相的平均主义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在职称评聘制度上又论资排辈,评价失准,人为“炒作”;法律赋予教师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政府政策的优越性得不到兑现;市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少斤缺两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例如某县市高中段教育进行市财政拼盘中,教师的工资构成中校发部分竟达到75%以上,房补是没有的,公积金是自交的。在劳动保障体制改革中把教师这一适应性差的行业首先推向社会,向社保所交养老金,而且自交养老金额度大,工资明加暗扣,教师的劳动价值得不到社会真正的认可,甚至“内耗现象”普遍,所有的这一切都使青年教师对所处的环境抱失望态度,以致丧失创新的欲望和激情。

二是物质生活条件差,使青年教师队伍“军心不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青年教师对获得较丰厚的劳动报酬抱有强烈的愿望。因为他们的经济生活负担较重。他们中的不少人读了近二十年的书,刚踏上工作岗位就面临购房、成家、育子等一系列问题。加之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农村,父母为培养他们已耗尽了财力,如今自己有了工作,却无力接济家里,大多数人还因请不起保姆不得不将不愿出远门的老母亲接来帮助带孩子……这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极度的内疚和痛苦。再看昔日的同学,在机关的,有的已有了一官半职,最差的婚后也拥有了成套的住房;在“三企”的,有优厚的工资报酬;至于那些下海早的,如今已当上老板的,更是出门小车,手提笔记本电脑。如此一比,心里失衡也就正常了。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的人才招聘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舆论导向,为青年教师谋求新的职业提供了极为优越的社会环境和理论依据,让他们“坐怀不乱”已不可能。在经历了痛苦的抉择后,有的只好放弃自己曾经热爱的教育事业而忍无可忍地选择去经商(走黄道),去考公务员当官(走红道);而大部分教育教学业务精湛的青年教师则是走“逃跑”到经济发达、教师待遇能兑现的东部沿海城市去执教的“白道”。而“没人要”的教师,继续留在原校的则被认为是在走“一横黑”的“黑道”。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现状

1.青年师资队伍流失严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基础教育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也不可否认地给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些青年教师,在“出国热”“下海热”“投资热”“经商热”等热风的刺激下纷纷跳槽,这给我市的教育教学、科研带来了诸多的新问题。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扩大高中教育的政策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率先扩大或普及高中段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这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需要大批教师或大批优秀教师,他们或以高薪或以厚遇大量引进教育人才,而且往往在年龄上有一定限制,这给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二次”创业的契机,他们为了响应发达地区创教育“强市”、“强县”、“强镇”,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为了支援浙江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建设教育大省,也为了解决自己生活与家庭困难问题,改变在校内压抑的环境,他们就像“洪流”般地滔滔涌向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浙西某经济欠发达县重点中学,两年中流到杭州市某一重点中学就有14人,全市流向东部沿海城市的已达上百人。

2.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由于收入、住房、职称等问题一时得不到妥善解决,一些业务精湛的青年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对教学敷衍了事,而整天忙于炒股票、炒地皮、炒房产、炒外汇或搞家教。还有的青年教师一门心思对付入城应考,或走后门、拉关系、等调动等等不一而论。

3.学校教学质量出现滑坡。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对教育事业“不管不问”,不少学校负债经营,教师福利差导致了青年教师人心不齐,加上近来学校搞“创收”,占用了学校领导的大量精力,虽说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的经费问题,但却影响了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得教学改革很难深入,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级市近六年来尚未有一所学校升格为省级重点中学,而在经济发达的县市有的一年就有6个学校上重点等级。

4.青年教师中躁动现象增加。主要表现在急躁、浮躁、狂躁。这种躁动化倾向充满了功利色彩,他们都恨不得自己在一夜之间成为富得流油的人,因而其行为常常带有强烈的冲动性、情绪性、盲目性。他们的心理也变得异常的脆弱、轻率、走险,稍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盲动,稍有点“诱惑”就会盲从,渐渐地,“精神”变成了“物质的奴隶”,理想、目标当然也就成了昨天的“故事”。

·市场调研报告 ·安全生产调研报告 ·社会调研报告 ·会计调研报告 ·产品调研报告

三、稳定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对策

1.根据知识分子的特点,加强和改进政治思想工作方法。由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教师对自己职业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以往教师对人们把自己比作“红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感到自豪,而现在一些青年教师则称自己是“应急灯”,亟待充电,方能继续维持。因此在高中学校内部,急需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敬业、奉献教育。但高中青年教师文化程度较高,不愿接受一般空泛的理论和流于形式的说教,也不愿接受那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强行灌输的思想教育内容,所以对他们的教育应多疏导和引导,少说教和训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以理解、关爱的态度,喻之以义,晓之以理;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高度出发,因势利导,对青年教师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帮助他们全面分析自我,正确选择道路,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2.在生活上多关心青年教师,努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在生理、生存、安全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去实现自我的价值。的确,“安居”才能“乐业”。青年教师在住房、婚姻、子女入托、入学以及继续教育、劳资福利等问题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不可听之任之、束之高阁或把一些正当的要求当作“只讲个人利益”予以批评,而应体察他们的实际困难,并竭力加以解决。否则也就难怪有的教育业内人士教育子女不要当教师。因为教师首先是“物质”的人,而不是“精神”附件。

3.利用榜样示范,有的放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高中青年教师是一个高层次、高文化的群体,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身体力行,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只有这样,青年教师才有可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同时,学校各级领导还应当经常深入到教研组、班主任当中去,了解和熟悉青年教师,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目标和任务。并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广大青年教师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健康成长。

4.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这个激励机制应包括晋职晋级、晋升工资、奖金、精神奖励、生活照顾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是学校现阶段激发教师教学、教研积极性的最直接动力。学校应该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打破以往论资排辈的观念,采取一些有力的倾斜政策。如:像高校里35岁以下教师晋升副教授,根据其教育教学、科研业绩可以不受任职年限、指标的限制,给予破格晋升。这样的做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年教师创造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且可以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总的说来,学校在职评过程中凭资格、拉关系、吃“大锅饭”等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一些业务素质好的青年教师因得不到晋升和重用,被迫卷起铺盖,拖儿带女,离开自己曾由衷热爱的家乡而走险他乡。只有进行目标管理,根据目标管理条例,对教师进行定期考察、量化考核,并作出正确评价晋升晋级,并给予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奖励,才可使青年教师积极进取,安心工作。

5.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优化成才的校内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环境刺激的反应,改变环境就可以改变人。在现实生活中,最有说服力的往往不是说教,而是生活本身。为什么在爱国问题上中小学生做得最好,大学生次之,在职人员再次之?问题关键就在于教师、教材远比不上社会生活的说服力,教师、教材的教学效果远抵不过受教育者亲身遭遇的事实。所以稳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段青年教师队伍的正确思路之一是营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以熏陶人、改变人、培养人,人际激励、尊重激励和成就激励等对知识分子来说则比金钱激励更有效。这是一种适合青年教师心理、行为特征而更有效的求实、求新、含蓄、潜移默化的教育,具体做法:

一是国家增加教育投入,切实提高教师待遇。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众传媒也应在平时报道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为他们唱赞歌,这比要等到教师节那天才把镜头对准校园的做法奏效得多。同时在宣传优秀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时,要避免“马太效应”。如某学校某个青年教师在某方面比较突出,就无限夸大其业绩,各种荣誉都往他(她)身上堆砌。其结果是打击了其他教师的积极性,致使一些同龄同学科教师产生逆反心理,疏远“典型”,甚至觉得有他在,自己就没戏的消极想法。其次,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起码要保证法律法规赋予教师的经济待遇。三要信任教师。如浙西某市公务员的信用证可低息贷款,而教师的信用证是没有用的。这是一种不信任人民教育工作者的典型体现。政府应相信育人者诚信。

二是改善青年教师教研、教科研和实验条件。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解决学科带头人和教育教学骨干在教研、教科研、实验室和设备等方面的需求存在的问题。在教育教学、教科研中要大胆使用青年教师,给他们定岗位、压担子,委以重任,提高业务素质,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新课改,支持青年教师出专著,不拘一格选择、培养青年人才,创造有利于杰出人才涌现和成长的氛围。

三是有目的地安排青年教师参加高层次培训学习、教研、教科研活动,扩大他们的眼界。青年教师书读得多,实际见识少,通过外派学习、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可扩大他们的教育教学视野,跟踪课改前沿,把握学科教学发展方面,同时,也会使这些青年骨干教师真正从心底里觉得在学校里干有甜头、有干头、有奔头。

实践证明,采用那种考核“不予合格”、职评“不予晋升”、聘任“给予下岗”等手段来恐吓青年教师的做法是失败的。把教师这一适应性较差的职业推向社会的做法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它只会激起青年教师的愤慨。教育的成功只属于对教育事业有“心”的人。

第五篇:工会调研报告

如何发挥工会优势,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职田镇小学 王利芳

学校凝聚力是指学校对教师的吸引力、教师对学校的满意程度与向心力、教师之间及教师与其他学校成员之间的互相吸引力或接纳程度。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赋予学校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学校面临严峻的挑战。学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建立一支稳定的学校教师队伍,才能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增强竞争力。因此,加强凝聚力建设是当今学校十分重要并迫在眉睫的任务。学校工会作为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工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与广大教职工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学校的凝聚力建设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学校工会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推进学校的凝聚力建设。我认为学校工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学校的凝聚力建设。

一、发挥工会的桥梁作用,共识学校发展的大计。

学校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广大教职工反映意愿的代言人和利益的代表者,同样也是学校行政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因其特殊地位决定着必须发挥特殊的作用——主动挑起具体组织者的责任,搭建行政与群众交流的活动平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同时,共同研究,共谋发展,使全校确立共同的信念,形成共同的认识,真正构建通力协作,合力发展的氛围。我们认为至少要达成以下共识:

1、发展才是硬道理。学校行政和教职工必须坚持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追求轻负担、高质量的有效教学,质量立校,特色兴校,规范治校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充分认识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多彩发展才是学校生存的保证,前进的动力。、学校发展必须依靠优质的教职工队伍,而教职工所享有的权益和物质待遇、个人发展又必须依赖于学校发展的现状,也就是说教师个人利益的实现与学校发展利益的实现放在一起,三位一体共赢发展,学校和教职工有着荣辱与共、同舟共济的关系。

3、保持和谐关系和形成学校与教职工利益共同体才能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全面实现各自的权利和利益。只有达成以上共识,才能较快地理顺相互关系,才能顺利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发挥工会的协商沟通作用,共谋民主管理之策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充满着神奇的力量和无穷的智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也是我党的工作路线。只有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向前发展。工会的介入,使学校行政和教职工有了平等对话的基础,沟通渠道变得更加畅通,共同谋求学校发展有了商讨的平台。学校工会应依照法律规定通过教代会或者党政工联席会议形式让群众与行政共谋发展之道,共绘发展蓝图。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使学校改制政策和方案充分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和智慧;对于学校特大事件的处理,工会应虚心听取群众意见,集思广益,及时与党政沟通协商,再盖棺定论;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以及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坚持通过校务公开或召开代表听证会,让职工知情,让职工讨论。

学校工会应积极配合学校领导,把学校的工作新思路、新目标、新规划、新措施推广到广大教职工中,广泛听取和征求意见,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的重大事件或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要积极 让教职工参与和发表意见。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民主化管理进程。应当建立健全学校的民主监督制度,充分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动员和组织教职工积极参加学校的改革和建设。有关学校的重大事件都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所有学校重大事件均张榜公示、征求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校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发挥工会优势,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是学校教职工开展活动的重要组织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工会要积极开展各种贴近生活、贴近职工、有趣味的文体活动来丰富教职工的生活,丰富校园文化,创造积极、向上、有活力的工作环境,增加教职工的凝聚力。

因为学校教师工作中多数时间是面对着学生,而教师彼此间的交流较少,通过活动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了解,增进友谊。工会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师群体开展不同的活动。工会可以根据教职工不同的兴趣爱好开展活动,工会可以通过建立各种文体协会,如羽毛球协会、篮球协会、摄影协会等。依托各协会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或比赛。协会可以凝聚具有共同爱好的教师,并且有利于教职工知识技能的提高。

工会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来开展活动。如通过卡拉ok大赛来展现教师风采;通过教学技能比赛、摄影比赛促进教职工知识技能的提高;通过“三育人”评选、“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进而增加广大教职工之间的凝聚力。

四、加强人文关怀,增加教职工的归属感

凝聚力建设中很重要一个内容就是团体内成员间的心理亲和力,工会就是要把工作做到成员的心坎里,建设人文关怀的文化环境,建设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大家庭。生活上,及时了解教工的生活状况、家庭坏境。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建立教职工的生活保障制度,帮助教师解决好教师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使教职工无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对生病或有困难的教职工做好慰问工作,要时刻把教职工的冷暖挂在心头,把组织的温暖送到教职工的心里。工作中,要充分关照教师,培养教师,让教师有学习进修的机会,为学术发展创造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职工的智慧和潜力。

做好“献爱心、送温暖”工作,切实履行工会职能,促证送温暖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关心教职工生活,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体检,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鼓励教职员工为未婚青年牵线搭桥。

解决实际问题使教职工更能体会到领导和组织的温暖、关怀,用这种方式凝聚人是最有力度、也最有实效。职工的幸福感、生活的满足感和工作的成就感有了,他们就不再为基本生活需要所累,在工作中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为他们打造一个轻松温暖的工作环境,才能使广大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增强教职工的归属感,增进学校的凝聚力。

总之,工会要增强学校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就把职工的呼声和意愿作为指导工作的第一信号,就把关心群众作为工会的第一职责,就把民主、公开作为凝聚人心的第一追求,就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成绩的第一标尺。

下载日本工会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日本工会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会调研报告

    我校工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马路镇中学邓建国按照县教育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工作,本人对学校工会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

    工会调研报告[大全]

    姜驿中学工会工作调研报告 一年来,学校工会在党支部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为指导,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德育见长”的......

    工会调研报告

    工会工作的调研和探讨近年来,管理处工会组织紧紧围绕扬水生产中心工作,通过创新工会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全处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以探索建立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长......

    工会调研报告

    工会工作调研报告 2009年市血防工会工作在上级工会组织和血防办党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全会精神,坚持围绕血防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以人为本地做好各项本职工作,为血......

    工会调研报告

    石井初中工会女职工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一、五年来工作总结: 我校现有女教职工33人,占全校教职员工总数的47﹪.在学校工作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学校的“半边天”......

    教育工会调研报告

    教 育 工 会 调 研 报 告 学校为教育教学、教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基地,曾受到许多学子的青睐,当老师是那么神圣和自豪。而今,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

    工会女职工调研报告

    工会女职工工作调研报告为了实现女职工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发挥女职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按照xx市女工委[2010]3号文件要求,对我县五年来的女职工工作进行了调查。现报......

    工会女职工调研报告

    济源市煤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工会女职工调研报告为了实现女职工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发挥女职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按照济女工委[2014]2号文件要求,对我公司五年来的女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