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乡镇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例文畜牧业调研报告
xx 镇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 xx 主题教育开展调查研究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我镇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全镇畜牧业产业化,我镇领导班子采取深入基层走访、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对全镇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畜牧业是我镇的传统产业,也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加快畜牧结构调整,加大畜牧业投入,畜牧业产业化取得明显效果。
(一)基本情况。全镇总土地面积 x 万亩,森林草原植被覆盖率达 x%,其中藏锦鸡儿保护区 x 万亩,天然柠条 x 万亩,耕地面积 x 万亩,年牲畜饲养量 x 万头只,20xx 年育肥肉羊 x 万只、肉牛 x 万头。建成配种站 x 处,建成肉羊养殖规模 x 只以上家庭牧场 x 处,规模 x只以上养殖基地 x 处。已成立各类养殖专业合作组织 x 个。
(二)发展优势。xx 镇发展高品质现代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农牧业资源丰富。全镇可利用土地面积 x 万亩,其中柠条种植面积 x 多万亩,优质牧草种植面积 x 万亩,水浇地 x 万亩,农牧户户均草牧场面积 x 多亩,户均牲畜饲养量达到了 x 头只。
二是发展基础条件坚实。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农牧户养殖棚圈覆盖率达到了 x%。连续多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旗平均水平,扩大再生产的投入能力较强。
三是生态环境条件优越。
全镇草原植被覆盖率达 x%以上,工业污染少,农牧民环境保护意识强,农牧业生产以传统养殖方式为主,土壤、水、空气洁净度高,发展高品质特色养殖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条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镇畜牧业在近年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调研情况看,仍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和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饲养水平有待提高。牧区沿用传统习惯饲养畜禽的现象还很普遍。饲养的各阶段,不是根据畜禽需要什么喂什么,而是有什么就喂什么。同时,受养殖户经济条件的制约,大多以散养为主,规模化程度不高,运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还很少。粗放经营、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现象很普遍,以 xxxx 阿拉腾瓦其尔为代表的部分牧户,养殖肉羊、肉牛数量不多,但品种却多达三种,肉羊商品率低、肉质不高都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二)龙头企业推动作用不强。我镇的龙头企业只有 xx 农牧业有限公司 x 家,再加企业定位、运作模式和市场影响等原因,导致产需不匹配、产销衔接不畅。同时,牧民与企业间仅为单纯的买卖关系导致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牧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养殖户单打独斗受市场影响的因素较大,行情好时,都抢着饲养;行情不好时,又都放弃生产,造成了产品的“短缺”和“过剩”交替出现,造成市场竞争乏力。同时,畜牧业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率低,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三)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养殖户专业素质较低,养殖经验靠摸索,养殖技术靠听说。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经营风险是对养殖户最大的威胁。镇里能提供服务的专业人才也比较缺乏,导致养殖户对牲畜疾病的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不到位,制约了开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
(四)产业结构单一。我镇畜牧业产业以肉羊、肉牛养殖为主,鸡、猪、驴等其他牲畜养殖数量极少,抵御市场行情变动风险能力差。
(五)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严重阻碍了畜产品流通。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冷链物流发展缓慢。我镇冷链装备基础设施建设与生产需要差距较大。二是畜产品物流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我国畜产品主要为公路运输,我镇通村公路基本覆盖,但社与社、社到户乡村道路覆盖率仅为 70%,导致畜产品流通受限。
三、意见建议 畜牧业是我镇农牧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保供给惠民生促稳定的大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关系农牧业现代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推进养殖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抓好优质肉羊短期育肥和肉牛生态养殖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在品种调优、效益调高上下功夫。结合 xx 实际,加强与相关企业、区内高等院校的对接合作,积极引进一批优质肉羊、肉牛品种,实施一批品种改良站点建设项目,依托现有的养殖基地探索制定完善一批养殖业操作标准规程,加大品种改良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推动区域连片发展,组织有条件的 xx 共同组建成立肉羊
肉牛养殖联合社,坚定不移做大做强优质肉羊、肉牛养殖产业,适度培育和发展肉驴等特色养殖,促进农牧民增收。
二是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大力推进“百户示范”行动,在金融支持、配套政策等方面加大对家庭牧场(专业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种养殖基地园区的帮扶力度,通过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和涉农财政贴息贷款优先支持、涉农涉牧项目倾斜、用地用电、技术指导服务等方面政策,鼓励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力争每个xx 都有一个优质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每个 xx 都有 x 户以上的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标准化家庭牧场。同时,结合推进农村牧区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更加紧密的“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示范户+农牧户”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各类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帮带、股金分红、带动发展同质产业等方式与农牧户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牧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力争利益联结覆盖农牧户达到 x%以上,逐步构建起抱团发展、联产共销的产业发展模式,全力提升农牧业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是健全保障服务体系。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扶持,深化与相关农牧业研究机构、上级科技部门的合作,健全新型农牧业科技示范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建立“专家+农牧业技术人员+企业+专业合作社+农牧户”的农牧业科技包村联户、包合作社、包基地的一对一对接服务,真正把好的技术引进来、用起来。持续加强新型职业农牧业培育,组织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入到各 xx 进行专题讲座、科技培训和经验介绍,提高广大牧民科技知识水平。结合政策信息、种养技术、经营经验、现代农业信息等,积极开展新型农牧民政策培训、创业培
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农牧民把握政策、对接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二篇:乡镇畜牧业发展工作调研报告
新集川镇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我县牢牢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群众路线贯穿于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全过程,坚持做决策以群众意见为依据、谋发展以群众需求为根本、评政绩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实现了群众意愿基本满足、群众利益基本维护、群众评价基本满意。
一、我镇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一)畜牧业发展情况
我镇畜牧业主要以羊、牛、猪、鸡养殖为主。结合我镇特点,近几年来政府通过各项优惠政策,以促进我镇养殖业的发展,在新集川村建成了设施养殖圈舍共1座,养殖业已初具规模,主要养殖奶山羊、土猪。截至今年6月底,全镇奶山羊、肉牛、土猪、土鸡分别存栏为1910余只、2295余头、350余头、3500余只;奶山羊、肉牛、土猪、土鸡出栏分别为700余只、500余头、300余头、3000余只。养殖业已成为带动全镇农民增收的新兴产业,发展百只以上规模养殖场1个,散养50头以上养殖户10余户。
(二)近几年我镇畜牧生产形势分析。
1、奶山羊发展势头强劲,效益显著。近几年,奶山羊产业持续高速增长。随着社会的进步,养殖奶山羊已不需要放牧即可饲养,而且可以提高养殖数量和效益。羊肉也更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替代弹性越来越大,奶山羊饲养量逐年扩大。
2、生猪发展趋于稳定,后劲较大。近几年,上级部门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能缓解生猪价格不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几年生猪价格起伏较大,2011年后半年来价格持续上升,生猪最高价为18元/斤。生猪价格的浮动,以及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是制约生猪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能繁母猪补贴和生猪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的驱动下,我镇能繁母猪存栏数量未出现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就上述形势分析我镇养猪业后劲较大。
3、近几年蛋鸡养殖利润较高,存栏量有所上升。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零散养殖量不断上升。蛋鸡养殖户出现“丰产丰收”的现象,即承担育雏风险小,等到开产、上高峰时蛋价也较高。综合近年总体趋势看,蛋鸡养殖户的积极性逐年上升。
二、我镇畜牧业发展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一)抓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积极进行调整,我镇对此也是非常重视,针对畜牧业做出结构调整。一是在深入考察、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立发展目标,定位畜牧业结构调整方向。二是政府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合理引导农户重点发展设施圈舍养殖,使我镇养殖产业稳步发展。
深加工增值环节。缺少良种繁育基地,自繁自养程度低,增加了养殖成本,也给动物疫病控制造成了困难。
(三)资金短缺。
目前,畜牧养殖仍处在自发的发展状态。政府虽有补贴,但额度有限。另加我镇为山区乡镇,经济基础薄弱,群众收入偏低,导致部分农户没有能力壮大养殖规模。当前,资金短缺是制约我镇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四、加快我镇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我镇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认真分析畜牧业发展形势、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应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本地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现代养殖科技为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发展。
(一)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村民的传统养殖观念。
一是举办专题讲座。剖析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因素,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二是张贴宣传标语。引导农民进行科学养殖致富。三是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的作用。不定期的召集养殖户观看相关畜牧养殖视频,通过党员示范户的带动,激发群众的养殖积极性。
(二)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科技养殖能力。
组织有经验的养殖大户到一起,通过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向从事养殖业的村民们传授养殖经验。另一方面积极与畜牧局等部门联系,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就科学饲养等内容,举办短期培训班,面对面的为村民指导繁育、养殖、防疫等各项技术,在我镇羊场推广青贮玉米秸秆技术,利用废弃秸秆,不仅减少污染还能节约养殖成本,实现种养业的有机结合,增强村民的科技畜养能力。引导村民建立养殖专业协会,解决信息缺乏、技术不足等问题,提高村民抗御风险能力。
(三)开辟养殖小区,全力发展规模养殖。
进行规模化小区养殖,有利于统一管理、统一防疫。选址建立养殖小区,在水电路配套建设方面予以支持,将养殖户集中到一起,发展规模养殖,有力地促进全镇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加快全镇畜牧业的发展步伐。不仅可提升养殖水平,提高养殖收益,更利于环境保护。
(四)多渠道增加畜牧业投入。鼓励全社会参与和支持畜牧业发展,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农民和企业投资、引进外资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第三篇: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畜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畜牧业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畜牧业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局对全区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质增效、增强产业竞争力为主线,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使全区畜牧业得到了协调、稳定、持续发展,龙头企业和养殖小区规模不断壮大,养殖户收益不断提高,畜牧经济总量再上新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0%。截止到目前,全区生猪饲养量62万头;牛1.8 万头;羊饲养量 4.4万只;禽饲养量163 万只。畜牧业发展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初步确立
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又有新提高。今年全区畜牧业总产值将占农业总产值40%,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畜牧业在加速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和地方财政收入,保障市场供给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将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另外,大用集团、华英集团均已落户我市,投资成立综合性龙头企业和大型家禽养殖小区,这更将推动我区畜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饲养规模上水平,基地建设发展迅速
2008年新建养殖小区19个,其中生猪养殖小区6个,肉牛养殖小区5个,蛋鸡养殖小区3个,肉鸡养殖小区5个,这些小区的建成不仅使我区畜牧业发展上了新台阶,同时又带动周边养殖的积极性。
(三)、建立完善疫病防控监测体系
一是建立了区动物疫病建设中心化验室,并通过了省市项目组的验收,近期将投入使用。化验室的建成将迅速提高了我区动物疫病的诊断能力,为全县养殖户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通过实施4个乡镇防检站建设项目,提高乡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三是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区聘任村级防疫员 名,通过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完善了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与服务体系。彻底解决了养殖农户的技术服务之忧。四是认真落实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和免疫监测工作,保证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近年来全区没有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四)、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国内外畜产品市场发展。近年来,我们在加大对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的同时,严格了饲料、兽药执法监管。每年开展了两次畜产品质量安全拉网式大检查,严肃查处违法案件,重点打击了无证经营及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饲料、兽药的行为,杜绝了使用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药品的现象,从源头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保障了群众的肉食品安全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稳步推进发展
2008年我区共争取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3个,资金 万元。母猪补贴 万元。基层乡镇项目 个,资金 万元,这些项目的引进,有力的推进了我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六)、建立合作组织,带动产业发展
为了提高专业化规模化养殖户的素质,创立品牌形象,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区委、区政府及畜牧等部门积极引导,成立了由养殖大户为主的产业合作社6个,他们在防疫、引种、饲料、销售、价格等形成合力,并定期开展培训和座谈。目前,参加产业合作社的会员已达500多户,这些会员既是科学养殖的示范户,又是自治组织的带动人,通过他们宣传,示范带动了我区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我区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畜牧部门的努力下,我区畜牧业协调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有些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产业化结构有待完善
目前,我区的畜牧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特别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农民与企业间大多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养殖户受市场影响的因素较大。行情好时,都抢着饲养;行情不好时,又都放弃生产,造成了产品的“短缺”和“过剩”的交替出现,市场难以搞活,产销衔接不畅,市场竞争力弱,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发展资金较为短缺
畜牧业同种植业一样,属弱质产业,自身积累能力差。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对发展畜牧业投入能力较弱,所以很难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很多农民对奶牛、生猪、蛋鸡等畜禽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已有养殖场的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资金不足,只能到农村信用联社贷款。而农村信用联社发放贷款时需要担保,散户一般经济实力较差,很难找到人来担保,影响了养殖户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另外,信用社对养殖户的贷款利息高、周期短(利息超过一分,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对见效周期较长,一般要一年以上才能见成效的产业不适用(例如:养牛户往往没等到有收益时就需偿还信用社的贷款),这也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
(三)、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亟待解决 目前,畜牧业正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随着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规模越来越大,一个村里每家都养,或者一户养上千头猪、万只鸡,仍然作为庭院经济,所产生的大量粪尿等排泄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时都能对人类和畜禽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农业上由使用有机肥逐渐转向使用化肥,使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积压浪费、造成公害;由于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使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金属微量元素已成为畜禽防病治病、保健促长的需要,经济利益驱动和科学知识的不足,滥用上述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畜产品的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城区发展迅速,原来的饲养区很多变成了市区,不再适合养殖。
三、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 提高认识,大力营造现代畜牧业发展环境 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农业建设的突破口。大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是高层次、高起点、高水平、战略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区的畜牧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业,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产业,它已撑起了农业经济的半壁河山。当前要进一步加大畜牧业在农业中所占重要地位、重要作用的宣传,营造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氛围,真正把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列入现代农业建设,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多渠道破解资金、土地难题。资金不足的问题一直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加大地方金融部门的支持力度。规模发展畜牧业,离开金融支持寸步难行。商业银行、农发行和基层信用社要将本地规模养殖户纳入信贷重点,对农户发展规模养殖要适度提高授信等级,增加信贷额度,放宽抵押贷款条件,允许养殖户利用养殖场房、设备等进行抵押贷款,以解养殖户燃眉之急,推动畜牧业跨越式发展。新建养殖场征地依照政策属农业用地,征地时需各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三)抓好技术培训工作。通过有计划的培训,提高畜牧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各乡镇每年要结合防疫工作的开展,切实加强对村级防疫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村级防疫员的技术能力,通过扎实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对农民进行培训。培养一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尤其是要加大对村干部的培训,使他们成为生产的组织者,又能成为生产的服务者,通过他们带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形成有机连接。
(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切实增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要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搞好服务,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开发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发展精深加工,打造名优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我区畜产品的外销量,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凡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国家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现有的龙头企业要采取设立风险资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无偿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稳固、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实行订单农业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实现双方在资金、劳动力、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互惠双赢。同时发挥合作组织的应有作用,形成我们自己的航母舰队,去迎接市场的挑战。
(五)强化区域布局,突出抓好适度规模养殖
适度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有效途径。按照“布局区域化、品种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的要求,着力抓好现代养殖示范区、以年出栏生猪3000头以上,肉鸡5万只以上,蛋鸡存栏3万只以上,奶牛存栏150头以上为标准,高标准发展适度规模养殖,重点培育一大批规模养殖专业户。
(六)坚持科学治污,切实解决畜禽养殖面源污染问题 随着规模养殖业的形成,畜禽粪污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环保问题,要下大力气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当前,要结合我区实际,可采取“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沼气池——沼液存储池——人工供给蔬菜果园利用——生产无公害蔬菜水果,沼气池供自家利用”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把沼气建设走出村子,紧跟养殖(场)户,同时大力推广生态养殖,努力为当地群众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生活环境。
(七)加大动检、疫情防控力度,确保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 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按照“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切实做好春秋普防、月月补打工作,特别是要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确保免疫动态密度达到 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 70%以上。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出现疫情,要迅速启动预案,按照“早、快、严”的原则,落实“五强制,两强化”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确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
要加强疫病预防与监测,重点指导和帮助养殖小区、规模场(户)完善防疫设施和制度,强化日常消毒。加大市场运输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进动物标识和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严格产地和屠宰检疫,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密度和频率。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严格行业准入,从源头保障饲料安全,强化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和整治饲料兽药市场,加大“三素二精”的查处力度,确保老百姓放心消费畜产品。
(六)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立畜牧业发展的多元投入机制 各乡镇、街道和区级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制定的一系列现代畜牧业发展优惠政策,利用各地优势,积极向上争取畜牧业项目资金,以大项目为支撑,进一步提升全区畜牧业发展档次和水平。各级要组建队伍,落实专人,主动出击,全力争取上级的支持。区畜牧局、区发改委、区财政局等部门要按照国家资金投放重点,指导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做好现代畜牧业项目的申报、编制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加大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
第四篇:畜牧业发展不足之处调研报告
畜牧业发展不足之处调研报告
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主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牧户经营为主体,以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合作服务组织和专业市场为中介,把分散的农牧户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坚持分类指导,系列开发,确立和开发主导产品,发挥比较优势,建立教、研、推相结合的科技增长机制,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进而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
1、用产业理念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
农业的必然趋势
用产业理念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和重要选择。畜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领头产业、同时又是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用产业理念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过程,当前应着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畜牧业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然,没有畜牧业,农业就构不成完整的农业。但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其不同之处在于农业中畜牧业的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现代农业的中间消费(投入物)中畜禽生产成为主要成分。例如畜牧业通过畜禽产品的中间消费,把植物产品加工转化为动物产品,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份额,从而使其在农业中所占比重也相应大幅度提高。目前,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都在70%~80%,没有高比重的畜牧业就谈不上有现代化的农业。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国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其中在确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时,广大农区普遍选择了畜牧业。十余年的运行实践证明,畜牧业作为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通过对饲草饲料的旺盛需求,拉动了粮棉油菜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并将大量农副产品转化为肉蛋奶,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加快了农业的良性循环,又实现了生物转化增值。同时,带动了饲料、兽药、皮革、食品、储运和冷藏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尽管如此,如果仅仅是当畜牧业发展了,并且达到了一定发展水平,便认为现代农业已经近在咫尺,未免结论过早。严格地讲,它只能算是用产业化理念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中间阶段,而非最后的落脚点。因为畜牧业与种植业同属第一产业,畜牧业替代种植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仍然存在;以畜产品取代农产品作为主打产品,也只是以一种初级产品代替了另一种初级产品,价值增值和市场空间同样有限。现代农业不仅仅意味着畜牧业生产及产出水平的提高,它更体现在畜牧业产后加工增值能力的增强。因此,从长远看,发展畜牧业的最终出路还在于改造传统畜牧业,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层次,从而使从业农民增收更加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此,用产业化理念发展畜牧业,是用产业理念发展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过程。
2、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2.1 龙头企业优势不明显,一体化、集团化程度不高畜牧业龙头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有所壮大和发展,并在农业产业化中处于领先地位,但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仍存在许多问题。第一,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差,管理制度落后,竞争力不强。第二,大型龙头企业科技和制度创新能力不足。许多大型企业仍然依靠粗放扩张的经营模式,严重忽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自己的名牌产品和优势产品,在企业管理中,没有及时采用现代经营管理制度,存在产权不明晰、决策不科学的问题,仍然依靠传统家族式的管理方法来管理集团企业,使企业长远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有的企业严重缺乏稳定的原料基地,有的企业市场营销渠道不畅,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和手段有待提高。
2.2 产业化内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在利益分配方面,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企业与农民签订的经济合同不规范。一些企业往往凭借其自身的强大经济优势,在与农民签订合同时故意损害农民利益,使所订立的合同条款尽量有利于企业。第二,利益主体双方不守信用。有些地方,当产品市场价高、产品畅销时,农民往往违背合同,不愿将产品卖给企业,导致企业停工待料;而市场价低、产品滞销时,企业又不愿意按原定合同收购,有时即使愿意收购也经常压级压价,导致农民利益受损。第三,违约追索成本高。
2.3 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
畜牧业产业化要求畜牧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要有机联合;但我国的畜牧业集团化却存在产中、产前发 1
达,产后加工严重滞后的格局,畜产品加工业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发达国家畜产品加工量占畜产品生产总量的比重高达60%~ 70%,而我国肉类加工比重不到5%,且加工技术落后,企业规模小,还存在着加工深度不够、花色品种较少和优质高档品种比重低的问题。
2.4 产业化管理条块分割,政策引导失当
经过机构改革,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管理体制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部门分割、产销脱节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畜牧部门只管生产,加工和流通则由其他部门管理,各行政部门为了维持原有的利益格局,往往各行其是,政出多门,畜牧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缺乏统一管理,严重影响了畜牧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政府对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引导方面,则存在两种极端倾向:一是个别地方政府出于促进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往往不顾经济规律,简单采用行政命令,人为制造产业化
企业和组织,有些地方则一方面强调要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化,另一方面却对畜牧业产业化企业在投资和融资方面设置了许多障碍,现在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反映得不到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3.1 继续增加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投入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既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资金投入的支持。今后,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必须走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方针。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发展规划中,确保投资及时到位。畜牧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国家农业基本建设总投资的比重应保持在10%以上,到2015年逐步提高到15%以上。各级政府在税收政策上,要对产加销龙头企业视同开发性农业企业,实行先征后退的税收优惠政策。要对区域性重点民营龙头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各级财政也要把畜牧业产业化作为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增设扶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基金;各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也应从资金投向和资金结构上向畜牧业产业化和畜牧业基础设施倾斜,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农业信用合作社也要在贷款方面向畜牧业产业化倾斜。
3.2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畜牧业产业化的实质是使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比较稳定的利益关系。企业与农户之间是否能建立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是事关产业化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各地要根据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对策。在产业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的地方,要重点发展和规范合同契约、“订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基础较好的地方,可以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最低收购保护价、返还一定利润等,使企业与农户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其次,也要积极探索畜牧业产业化利益分配的新机制。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农民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和资金入股,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积极鼓励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营形式,使农民与龙头企业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此外,还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户和企业管理者自觉履行各种经济契约和合同,尽量减少产业化发展中的履约交易成本,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3.3 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加强对重点龙头企业的管理,引导龙头企业探索企业与农户互惠互利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鼓励同行业强强联合积极协助和鼓励龙头企业、专业生产大户,运销大户、经纪人成立行业协会或商会等行业自律组织,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服务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发展的格局。最后,对龙头企业和为畜牧业产业化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组织,政府从计划审批小工商登记、征收所得税、征用土地、聘用人才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并给予其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扶持其发展;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际资本和大中型工商企业进入畜牧业,参与畜牧业的产业化改造。
第五篇:廉江市畜牧业调研报告
廉江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情况汇报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畜牧业发展的新常态,推进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我市实际,开展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调研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畜牧业生产现状
2017年全市生猪饲养量209.63万头,出栏量136.43万头;牛饲养量21.58万头,出栏量6.05万头;羊饲养量1.6万头,羊出栏1.04万只;家禽饲养量1933.12万只,出栏量1414.12万只;肉类总产量13.20万吨;牧业总产值33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18.85%。
二、畜禽规模养殖情况
廉江市畜禽养殖以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为主,现全市共培植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2017年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达到492户,共出栏83.70万头,占全市总出栏数的61.35%;出栏100—499头以上的养殖户为1084户, 共出栏29.97万头,占全市总出栏数的21.96%。牛出栏20—199头的养牛场达到9户,年出栏200头以上规模肉牛场2户;羊出栏50—499头以上养殖场的20户,年出栏500头以上养殖场2家;存栏500只以上规模养禽大户 2063户,现代化规模蛋鸡养殖场4个.三、畜牧养殖布局
廉江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划分廉江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域的通知》(廉府通[2011]12号)文件,进行了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分。按照三区划定方案,结合各乡镇自然资源,全市规模养殖场布局不断优化。生猪养殖主要集中在和寮镇、青平镇、塘蓬镇、长山镇、横山镇、安铺镇、石岭镇;肉牛养殖主要集中在雅塘镇、营仔镇、安铺镇、石城镇;蛋鸡养殖主要集中在横山镇、雅塘镇;肉羊养殖主要集中在新民镇、和寮镇、石岭镇,畜禽养殖呈现向优势区域集聚的良好态势。
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体状况
据估算,廉江市全年畜禽养殖共产生粪便123.56万吨,污水量375.9万吨,TN排放量10193.93吨、TP排放量4444.86吨,已成为我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近年来,廉江市市委市政府为保证畜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护良好的生态和生活环境,已着手开展对畜禽养殖污染的综合治理。
(一)政策引导源头管控。市政府制定了印发了《关于划分廉江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域的通知》(廉府通[2011]12号),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积极组织养殖户申报建设标准化示范场、沼气工程建设、世行项目等粪污综合 利用示范项目。市环保、国土、畜牧等部门严格执行并联审批制度,严格把关养殖业项目审批,确保新建、扩建养殖场的选址符合规划定点和防护距离,小规模养殖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为进一步推进我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打下了基础。
(二)分类指导摸索经验。一是积极推广生态节能养殖技术。推广“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沼气工程”、“三分离一净化(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固液分离,污水净化达标排放)”等畜禽粪污处理及综合利用等先进技术,提高养殖生产集约化水平,促进粪污减量排放。二是因地制宜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模式。指导养殖户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零散养殖户主要推广直接堆肥沤肥还田,中小规模养殖户主要推广沼气生态、沼气+堆粪池(棚)、发酵床降解、发酵床+沼气复合处理等粪污综合治理利用模式。三是积极推进大型规模养殖工程化治污。鼓励和扶持规模养殖点自行建设相应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粪污厌氧消化和堆沤、有机肥加工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
我市畜禽养殖场现有沼气工程371个,占全市畜禽养殖场的16.16%;简单有机肥工程399个,占全市畜禽养殖场的17.38%;沉淀池、沤肥池自然发酵1498个、占全市畜禽养殖场的65.27%,其他处理方式的占1.19%。虽然多数养殖场配备畜禽废弃物处理设施,但与养殖规模不匹配,处理技术 落后,不能满足废弃物处理的要求。
(三)专项整治打开局面。一是开展水环境的专项整治行动。市政府以鹤地水库一级保护区专项整治为抓手,对鹤地水库沿线一级保护红线内禁养区域进行了专项整治,清理关闭的畜禽养殖场(户)552家。对鹤地水库200-2000米范围内238户养殖户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并登记造册指导养殖户综合治理。二是制定并印发了《廉江市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专业户)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廉江市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专业户)专项整治行动计划》等文件,对雷州青年运河、武陵水库、青建岭水库、长青水库、卖皂河、塘山岭风景区、九洲江流域禁养区域畜禽养殖场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关闭清理畜禽养殖场(专业户)75家。
(四)争取资金。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项目资金,按照《关于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广东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积极组织申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五、存在问题:
(一)业主法律、环保意识差。长期以来,不少养殖户粗放经营已成习惯,至今仍没有最基本的“谁收益谁投资、谁污染谁治理”环保法治常识,只算经济帐、不算生态 环保帐,只管养殖赚钱,不管粪污处理。大多数养殖户存在法不责众的等待观望心理,对上马环保配套设施的要求不予理睬,甚至抗拒,即使搞也想着要政府多给点补贴,或龙头企业多给点好处,而没有从自身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角度来考虑环保配套的必要性。目前农村的空气和水体环境遭到来自养殖业的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到了夏天,养殖点周边人居环境十分恶劣,群众怨声载道,也引发了很多邻里纠纷,加剧了对立情绪。
(二)规模养殖场(小区)布局不合理。近年来,廉江市畜牧业在由传统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乡镇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认识不足,没有科学规划养殖用地,导致许多养殖场(小区)私自建在了居民区和河道附近,治理困难。
(三)畜禽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不足。畜牧业经营属微利企业,随市场波动性比较大,一般2-3年一个周期,中小规模养殖场或分散养殖户居多,投入资金处理利用粪污是一件极其困难事情。以一个年出栏500只规模养猪场为例,按照目前该县生产方式,建成一个合格的粪污处理系统,至少花费在50万元以上,另外还需设备运行费用,目前还没有粪污粪污治理项目补助,全靠养殖场自筹解决,这对于属微利的畜牧业企业来说,难以承受。
六、对策及建议
1、整合政府现有资源、合力提高畜禽粪污治理效率。从政府层面整合农业、林业、卫生、环保、发改、财政等方面涉及到畜禽养殖污染和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和政策,形成合力,以治理工业污染的大手笔、硬措施来治理养殖污染,把治理与资源的循环利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配合。
2、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合理规划、科学选址是保证养殖业安全生产和控制污染的重要条件。养殖场的选址、布局既要保证养殖生产的需要,又要确保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在规划上,应考虑到当地环境容量和自然净化能力;在布局中,应禁止在饮用水源地、城市郊区、旅游景区、江河上游地区选址建设畜禽养殖场;在建设中,应执行环保“三同时”要求;在治污过程中,应达到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大养殖污染危害性及治理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环保意识,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的生产方式,有效开展污染治理,真正实现养殖废弃物治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促进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
4、强化政策扶持,增加资金投入。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治理与循环利用为能源与环境的综合工程,其社会与环境效 益高于经济效益,且畜禽养殖业又是弱势产业,市场风险大,产出低,政府应在养殖用地、农信贷款、治理工程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对已开展废弃物治理与循环利用的养殖场,在项目资金安排上要重点扶持。
5、强化执法监督,加强部门联动。认真贯彻执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环保执法监督手段,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纳入法治轨道。要加大畜禽养殖环境监察和环保宣传工作力度,新建或改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应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要采取随机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大对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对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