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研 报告
非公有制企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自己人”在想什么?“自己人”是什么状况?如何通过建强党组织,把“自己人”做强做大?这是全国各地都在探索的一个现实命题。
江苏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2018 年底,全省共有正常缴纳社保、有一定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 37.9 万家,建立党组织 4.21 万个,86 家企业上榜全国民营企业 500 强。通过座谈访谈等,我们了解到,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江苏非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党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成长路径和相辅相成、相伴相生的发展实践,特别是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广大民营企业家进一步增强了对非公有制党建的认知,提振了抓好党建工作的信心。大部分出资人已经形成“党建工作不再是政治安排,而是发展需要;不再是外部强加,而是内生诉求”的政治认同,这也使党组织在企业找到了立身之本。
当前,我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总体态势向好,但问题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两喜两忧”,即政策布局之喜、探索实践之喜,动力不足之忧、发展不均之忧。既有党组织覆盖不广的问题,也有党的工作质量不高的问题;既有微观管理不得力、不经常的问
题,也有宏观管理不得法、不系统的问题。经调研发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存在“五个化”的问题,必须通过“五个转变”加以破解。
一、着力解决党组织覆盖粗放化问题,变“有形态”为“有质态” 强化组织覆盖是确保党的全面领导的“物质基础”。2018 年,我们组织开展了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基本情况专项检查,发现组织覆盖水平仍然偏低。通过调研分析,主要原因有 5 个方面:一是想建不知怎么建,二是符合条件不愿建,三是党员不足无法建,四是质量不高反复建,五是功能不强应付建。
为此,我们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扩量提质作为经常性任务,从推动应建尽建、强化区域统筹、突出重点培育、全面巩固提升 4个方面入手,确保党组织建而有效、实而有质。2019 年以来,我们开展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设置规范升级行动。一方面,扩大覆盖增量,推动党组织应建尽建。全省新单独组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2342 个。另一方面,提升覆盖质量,该清理的清理、该优化的优化。全省清理、撤并“空壳”党组织 1950 个,对 609 家覆盖企业数超过 5 家的联合党组织进行优化调整。针对互联网企业迅速发展的态势,成立省互联网行业党委,对 105 家重点互联网企业全部选派党建指导员,推动 96 家新闻信息类、网络社交类互联网企业全部建立党组织。
二、着力解决党组织书记队伍薄弱化问题,变应付干为领着干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实质作用的核心要素支撑,关键在以党组织书记为代表的党务工作者。从调研情况看,我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呈现“四多四难”现象:一是“打工书记”多,角色定位难;二是“新手书记”多,发挥作用难;三是“兼职书记”多,精力投入难;四是“流动书记”多,队伍稳定难。
破解带头人队伍建设难题,重点要在 3 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多渠道选配。通过内部选举、组织选派、公开选拔、双向选择等方式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有计划地选派党建指导员,做到重点企业全面指导、培育企业有人联系、小微企业包片负责。
二是多样化培训。省级层面每年开展 1 至 2 次示范培训,市县两级每 2 至 3 年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普遍轮训一遍。
三是多方位激励。全面推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责任清单、实绩考核、年度述职、特殊津贴等制度。2019 年 8 月,我们为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列出了一份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明确了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选派 6.7 万名党建工作指导员驻企帮扶。创新设立江苏省党支部书记学院及民企分院。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省市县联动将全省 4.2 万名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书记普遍轮训了一遍。
三、着力解决出资人党建意识模糊化问题,变旁观者为推动者 从工作实践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主要取决于两个推动力:领导重视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外在推动力,业主支持是保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内在原动力。调研发现,对党建工作不重视的企业出资人主要有三种表现:一是红色记忆淡化,二是自身觉悟不够,三是价值取向偏差。
要着力打造一支与党同心同德的出资人队伍。
一是教育培训引导人。强化“经济不发展没有地位,党建搞不好无法升位”的共识,激发出资人支持党建、融入党建、推动党建的热情和动力。将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纳入全省领导干部主体班培训对象。
二是精准服务凝聚人。深化组织工作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遇到的实际困难。
三是政治待遇激励人。把出资人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作为推荐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和评先评优等重要依据。
为此,我们建立了省市县组织部门重点联系民营企业党组织制度,省委组织部带头联系 30 家民营企业,示范带动市县组织部门全员出动,对重点联系的 3428 家民营企业逐一走访、现场指导。及时推出组织工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 5 项重点举措,在政策、项目、融资、招工等方面给予关爱扶持。推动 15 个省级机关的 24 个党组织与 26 家重点民营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集聚多方资源和智慧,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同时,举办全省非公有制企业新生代出资人政治教育专题培训示范班,为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和党组织书记上专题党课,助推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
四、着力解决党员管理形式化问题,变有活动为有活力 调研发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中,有害怕被关注的“担忧派”,有不参加组织活动的“逍遥派”,甚至有抛弃信仰的“离心派”。分析原因:一是党员关系不明晰,二是工作方法不得当,三是组织观念不牢固。
党员队伍质量高低与党员作用发挥密切相关。一方面,要提升组织生活吸引力。不折不扣抓好组织生活规定动作的落实。创新“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使党的活动既契合“网性”又坚守“党性”,既富于“网味”又体现“党味”。另一方面,要提升组织生活实效性。创设“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确保要害部门有党员守着、重要岗位有党员顶着、关键环节有党员把着,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得到党组织的存在、党员作用的发挥。2019 年,我们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组织全省近50 万名企业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初心是什么、使命干什么、奋斗比什么”开展讨论。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学周恩来精神、基层干部学赵亚夫、广大党员学王继才的“三学”活动。广泛开展重读入党志愿、重温入党誓词、重忆入党经历、重问入党初心,党员亮身份、服务亮承诺、工作亮标准、担当亮作为“四重四亮”活动。创设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我为企业献一策”、劳动竞赛等活动,在广大企业党员中形成了爱岗敬业作奉献、履职尽责作表率、争当新时代奋斗者的浓厚氛围。
五、着力解决党组织功能发挥表面化问题,变“两张皮”为“一盘棋” 调研发现,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总体上“点好面差”,有些企业党组织职责定位不清,有些企业党组织功能属性不强,党组织活动与生产经营结合不紧密,与职工诉求连接不畅通,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引领推动不够有力。
破解这一难题,必须着眼打造企业、员工、社会“命运共同体”。一是引领企业发展。建立健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完善党组织和管理层双向互动机制。二是凝聚职工群众。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党组织主导先进文化建设,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依法依章开展工作。三是促进社会和谐。发挥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企业实施“反哺社会工程”、开展“企村结对共建”活动、参与慈善公益和扶贫帮困等,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为此,我们注重发挥好党组织功能,既“增面子”又“厚里子”。一方面,立足当前实际,系统总结、务实推广红豆集团“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建设+社会责任”的企业治理模式,在全省掀起了“党建强、发展强”的学习热潮。另一方面,面向未来,举办“新时代·新领域·新接力”长三角城市“两新”组织红色故事汇,创新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基层党建合作,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力推动“沿江党建带”建设,合力保障长江开放口岸安全稳定、和谐发展。开展“企村结对”活动,引导其在公益服务、自治自律、群防群治等方面更好地承担责任、发挥作用,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活动范围更趋扩大、工作内容更显重要、实践成效更具意义。
第二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罗江县现有非公有制企业253家,个体工商户4679个,从业人员达11674人,党员321名,党员业主45人,私企业主党员25人,其中担任党支部书记的6人,有3名党员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12家,现已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12个。建有工会组织120个,会员8126人。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和市私企工委的指导下,以抓组建和规范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和经验
1、立足组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
我们把组建党组织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加强领导、深入调查、广泛宣传,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大了组建力度,使党组织的组建面不断提高。一是加强领导。县委调整充实了私企工委,建立了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工商局、经贸局和工商联等单位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县主要领导、私企工委成员和乡镇党政领导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制度,及时指导企业支部开展党建工作,切实做到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二是深入调查。为了使组建工作不留“空白点”,县委组织部与私企工委一道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采取“听、看、议”(“听”私营企业发展状况,私企党组织开展工作情况,私营企业主的思想状态;“看”企业党建活动手册、电教手册和规范化建设的落实情况;“议”党建工作的开展)的方法,全面了解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状况和开展党的工作情况以及非公有制企业主的思想动态,及时为组建工作提供动态数据;三是派驻党建联络员。20xx年,我们对尚不具备建党条件,但企业主对党建工作比较拥护和支持,而其它条件较完善的企业,通过下派党建联络员的办法,努力创造条件帮其组建党组织。20xx年初我们向13家企业派驻了党建联络员,一年来,党建联络员深入企业开展宣传、指导共110余次,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6人,建立私企党支部4 个;四是突出宣传。我们认为企业主对党建工作支持与否是影响组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突出了对非党员厂长、董事长的宣传教育,结合企业主的思想动态,合理设置工作载体,开展宣传活动。同时,我们在县电视台利用《党建园地》栏目集中宣传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的先进事迹,有力地扩大了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的影响。
2、注重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规范化水平
我们按照“组建一个,巩固一个,规范一个”的要求,在抓好组建工作的同时,加强了私企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确保“建一个,活一个”。一是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把企业中懂经营、善管理、企业主信任、职工拥护的党员选为支部书记。同时将他们纳入全县党务干部培训班参加培训,通过党建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增强了他们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党组织规范化运作。我们要求已建的党组织都要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党员目标管理与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电化教育制度等。我们为私企党组织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制度,各支部按照要求都把各项制度和工作内容规范上墙,目前各私企支部基本做到了“八有”(有党支部的牌子、有20M2以上的党员活动室、有党旗、有桌椅、有制度、有学习资料、有党支部活动记录、有入党誓词。);三是完善目标考核机制,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监督。我们建立了定期考核制度,做到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核,通过检查党组织贯彻党的路线方针、作用发挥、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3、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我们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流动性大、从事行业不稳定等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工作。一是坚持标准,保证发展党员质量。我们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生产经营管理者、科技骨干和一线优秀青年上。在发展过程中,严把程序关、质量关。同时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中开展了“双向培养”工作,坚持把业务能手、管理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能手、管理骨干,20xx年有14名业务能手、管理骨干被培养成党员;二是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工作。我们针对部分企业党员素质不高,作用力弱化、先锋意识淡化等问题,立足于企业的特殊环境和实际情况,扎实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特别是加强了对党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加强了对党员的理想、宗旨、党员标准和组织纪律的教育,进一步强化了党员的先锋意识和角色意识。同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注重开展市场经济理论、科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等知识的培训。20xx年7月邀请了省工商联钱卫东教授为70余名私企业主作了讲座,20xx年6月,组织了部分私企党支部书记到德阳森普中房集团等企业参观学习私企党建和企业经营工作,增强了他们做好企业党建工作的信心和责任心。结合“四五”普法,我们在全县私企业主中深入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年请法律专业人士到企业上一堂法律课、送一本法律法观小册子、搞一次法律法规知识问卷)、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专题教育活动。
4、探索作用发挥,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
为了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我们积极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式和渠道。一是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作用。首先,我们要求企业党组织要摆正自身在企业中的地位,既不能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窒息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又不能使自身变为企业的附庸,要加强党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影响力,其次,要求党组织要发挥在企业中的“帮助、促进、协调、监督”作用,努力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监督企业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督促企业进行合法经营,帮助企业协调劳资关系。二是发挥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企业党组织要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把党的活动与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党员中开展党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示范行动,建立党员示范岗、示范车间。三是发挥党组织在经营决策中的参与作用。要求企业党组织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做好引导和监督工作,在生产经营中,做到对企业参与不干预,监督不滞后,配合不迁就,引导不强制,在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上,党组织要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及时向企业提合理化建议,积极出谋划策,使企业的决策合理化、科学化。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们加大了私营企业党建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县私企党建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
1、发展党员难。由于大多数企业用工不固定,从业人员的工作稳定性差,导致了发展党员难。
2、党组织组建难。一是多数企业规模小,员工流动性大,党员队伍不稳定;二是一些企业主对组建党组织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特别是在一些外企中,连工会、团支部这些群团组织的建立都相当困难。
3、党的优势发挥难。一是私企党组织保障监督作用被弱化;二是工作手段陈旧化;三是部分党员观念退化。
4、部分私企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方面存在形式单一的现象,客观上影响了党组织作用和党员作用发挥。
5、个别乡镇对私企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同时私企党支部活动经费还比较欠缺。
6、个别企业主对党建工作不系统,党支部开展活动很难得到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私企党建宣传力度,扩大影响面,营造良好的氛围。
2、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
3、按照“成熟一个、组建一个、规范一个”的要求,抓好组建工作。
4、积极探索私企党支部党员教育、党员作用发挥和党支部作用发挥的新机制。
5、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工程”。
6、抓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第三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以及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在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的同时,努力破解“党组织应如何有效发挥作用”这一难题,提出了“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总载体推进党建工作”的总体思路,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扩大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增强了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一、把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总载体
温州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先发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起步较早,1987年建立了全省第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瑞安市振中工程机械厂党支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组建到哪里”的原则,采取积极措施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自1987年至,经过18年的努力,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3100个,党的工作覆盖1.4万家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基础不断夯实。
从面上看,我市党建工作有了较好的基础,但党建工作质量并不高,大多数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不理想。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我们对部分企业主、企业职工和党组织书记进行问卷调查,认为党组织作用发挥“好”或“较好”的仅占32%,认为 “一般”的占59%,认为“差”的占9 %,甚至有少数企业党组织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有“退出”企业的危险,党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徘徊不前”、“形进实退”的态势。
通过深入调研后,我们认为,导致党组织作用发挥不理想的因素有很多、也很复杂,但其中最主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企业自身对党建工作缺乏热情,企业抓党建工作的“内源动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主、企业党组织书记和企业职工这三个党建主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思想困惑。
一些企业主认为党建工作“无用”,存有“戒备心理”。有的认为企业搞不搞党建工作“无所谓”,与企业关系不大。有的对“党组织在企业里干什么,自己如何对待党组织”等问题存有思想顾虑,担心党组织会削弱和制约自己的权力,影响企业生产;担忧在企业中开展党的工作,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大部分企业主并没有发自内心地接受党组织,少数企业主甚至还有排斥心理。
一些企业党组织书记开展工作有“畏难情绪”。由于长期受到“左”的影响,有的党组织书记认为,党组织为企业服务,就是帮助企业主赚钱,就是帮助企业主“剥削”,这样就会与党的宗旨相违背,思想包袱比较重,不敢大胆、明确地提出,把促进企业发展作为党组织的主要任务。因此,很多企业党组织的工作只是停留在抓自身建设上,难以融入企业管理,难以做到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的工作。另外,现行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地位和作用”的表述,针对性不强,方向不明确,有些党组织书记认为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
一些企业职工对党建工作则抱着“与己无关”的态度。职工在企业里打工的目的主要是赚钱养家糊口,在党组织没有什么地位的情况下,觉得在企业里党组织说了也不算,还是企业主说了算,对党组织有点失望。大部分职工认为,党组织的工作与他们利益之间联系不密切,所以,他们对党建工作漠不关心,参与态度也不积极。
要解决以上思想困惑,激发出党建工作的“内源动力”,真正变“要企业抓党建”为“企业要抓党建”,必须寻求企业各方的共同价值基础,并以此形成一个让企业各方共同认可的党建工作目标。
从非公有制企业特殊的治理结构看,企业党组织、企业主和企业职工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并且不尽相同。例如,企业主的价值取向是通过追求成本最小化和收入最大化来获得最大的利润;企业职工的价值取向是追求自身福利的最大化;企业党组织的价值取向则是实现党的工作目标。但通过深入分析,可以找到它们之间存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例如,企业主追求成本最小化和收入最大化,其前提就是加快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利润;企业职工追求自身福利最大化,就需要与企业主共同努力,把企业做强做大;党组织实现党的工作目标,其落脚点也是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可见,企业主、职工和党组织三方的共同价值基础,就是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共同价值基础的内在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提出把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党建工作目标。并把“活力和谐企业”的内涵定义为:一是发展充满活力,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得到合理匹配,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效益;二是内部关系融洽,企业内部人员之间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和谐融洽;三是外部环境友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企业与自然环境、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这些内涵定义包容了企业里的各种价值取向,是企业里各个阶层共同追求的目标。一是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体现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这一目标就是党中央重大战略思想在微观层次的反映,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落实。二是完全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职工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发展的环境得到改善,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不断提高,企业利益得到实现。三是完全符合职工的利益追求,企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企业职工的福利、收入就会增加。
因此,我们把建设“活力和谐企业”这一企业各方的共同目标作为党建工作目标,有效地激发了党建工作的“内源动力”。
当然,造成党组织作用发挥不理想,除了“内源动力”不足这一“内因”外,也有“外因”的影响,主要是在工作指导层面,我们一直没有明确提出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总载体。
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设置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如“党员快餐制”、“党员人才工程”、“和馨行动”等,使党组织发挥作用有了合适的平台,党建工作得以不断推进。但是,这些载体都是围绕若干个比较小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而设计的,造成了企业党组织在同一阶段有几个不同的目标任务和不同的活动载体。目标任务的不断更新,活动载体的不断变换,使企业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感到无所适从。并且从抓工作的方法看,推动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明确一个总的目标任务,也需要有一个总抓手,这样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所以,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也应像农村基层组织“先锋工程”建设那样,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抓手。
从“活力和谐企业”内涵看,它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涵盖企业发展及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符合总抓手的要求。鉴于此,我们明确提出把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总载体。
二、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党组织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
我们提出建设“活力和谐企业”这一党建工作目标之后,虽然企业主对“企业建立党组织”的疑虑逐步消除了、抵触情绪也逐渐缓解了,但他们对“党组织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作用”的认识仍然不足。有的企业主认为,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的确非常重要,是企业各方共同追求的事业,但是这项工作未必一定要由党组织牵头抓总去做,因为他们自己可以做,企业行政管理层也可以做,而且企业里的其他组织都可以去做。如果“党组织的不可或缺性问题”得不到认同,那么党组织在企业里的地位也就难以巩固。
为了解决以上思想认识问题,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提炼出企业党组织五个方面的不可替代优势,以利于统一各方思想,使企业主更加自觉地依靠党组织。
第一,党组织具有政治引导、组织保证的独特优势。企业党组织是党的一个基层组织,基本职责就是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它可以在第一时间里把中央的最新精神传达到企业,能旗帜鲜明地向企业主和广大职工宣传、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确保企业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正如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所说的,企业党组织是企业最好的“政治导师”。
第二,党组织具有凝聚人心、激发热情的独特优势。党组织作为企业整体利益的维护者,兼容企业主和职工的需求,通过发挥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克服企业主和职工在目标追求上的“片面性”和“狭隘性”,把双方的力量凝聚起来,同心同力促进企业发展。例如,温州是个台风多发的地方,企业经常需要抗台抢险,这时候往往需要号召职工冲到最危险的地方,去保护抢救企业机器、设备。如果由企业主去发出这个号召,职工的感觉就会很差。因为职工认为,“企业主是为了个人财产,叫他们去冒险”。而党组织发出这个号召,就可以避免这种尴尬。
第三,党组织具有整合利益、化解矛盾的独特优势。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处在各种利益关系交织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矛盾。例如,当企业出现劳资关系矛盾时,由于代表资方利益的企业主和代表劳方利益的工会都是当事人,靠他们自身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而党组织除了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其角色比较超然,可以协调、处理好企业主与职工之间的矛盾。
第四,党组织具有集聚人才、培育人才的独特优势。一方面,当前许多企业职工并不满足于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希望聚集在党的旗帜下,接受党组织的培养,使自己成为优秀人才。这为党组织吸引各类人才到非公有制企业创业奠定了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地方各级党委都普遍建立了党管人才工作机制,把民营企业人才纳入工作体系,出台了培养选拔各类人才的优惠政策。这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五,党组织具有协调各方、整合资源的独特优势。企业党组织拥有丰富的组织体系资源,便于协调沟通,可以为企业发展服务。一方面,企业党组织能向上级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企业决策管理层的合理要求,协调企业与驻地的关系,争取各方的理解与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党组织积极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各种帮扶帮困活动,帮助提高企业的社会美誉度。
以上这些道理,我们在很多场合反复讲,使那些存有模糊认识的企业主逐渐感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确实离不开党组织,党组织在企业里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必须更加自觉地依靠党组织。
两年来的实践表明,我们把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党建工作目标,不仅解决了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也解决了工作层面的问题。
第一,企业主的思想疙瘩解开了。大多数企业主普遍认为,建设“活力和谐企业”这一党建工作目标比较容易接受,原来的种种“疑虑”也逐步消除了,普遍意识到党建工作是为促进企业发展服务的,深刻认识到党组织并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企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企业主认为党建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都发自内心地支持党建工作。过去那种“要企业抓党建”的被动局面有所改观,已经逐步向“企业要抓党建”转变。
第二,企业党组织书记的思想“包袱”卸下了。一些企业党务工作者也很有感触,他们说,过去在这里做党务工作,感觉不自在,说话的底气不足,工作的腰杆不硬。那么,现在认识到,企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企业发展服务,不是做帮助企业主剥削的“帮凶”,而是身体力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所以,党组织书记开展工作就更加放手了,觉得气更顺畅了、干劲也更足了。
第三,企业职工对党组织也更加拥护了。这是因为抓“活力和谐企业”建设以后,职工觉得党组织的目标与自己休戚相关,而且,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地位不断上升,在企业里威望也逐步提高。此外,由于企业主对党建工作非常支持,很多企业把一些重要职权交给党组织去做,如由党组织向董事会推荐干部等。这样一来,党组织的吸引力也增强了,很多职工就纷纷向党组织靠拢,表达自己政治上进步的愿望。
同时,地方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也找到了工作着力点,跳出了“就党建抓党建”的框框。从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的同志工作目标更清晰了,方向更明确了,工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总之,我市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围绕“活力和谐企业”建设开展工作,有了发挥作用的广阔平台,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赢得了广大企业主和企业职工的真心拥护,企业抓党建工作的“内源动力”明显增强。当前,党组织在企业里的地位明显提升,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
三、按照建设“活力和谐企业”这一总载体的要求,科学设置党建工作目标任务和活动载体
在实践中,我们在建设“活力和谐企业”这一总载体之下,科学细化目标要求,明确具体任务,设置活动载体,并把原来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纳入其中,形成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建工作目标任务体系和载体网络。
第一,围绕“企业经济效益好”谋划活动。企业是经济组织,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更是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的重点。企业的发展有赖于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建立企业党组织与企业决策管理层 “共谋发展机制”,共同研究企业发展大计,共同推动企业不断创造最佳效益。例如,我们探索建立了“党组织与董事会理论学习联合会议”制度,党组织班子定期与董事会成员共同学习,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层领导科学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建立了“党组织班子与董事会成员双向例会”制度,经常性地加强沟通交流,共同研究对策,努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围绕“人才队伍培养好”设计活动。建设“活力和谐企业”,必须注重培养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此,我们制定实施“素质提升计划”,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组织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开展“人才结对”活动,建立优秀人才与党员、职工联系制度,不断壮大党员人才队伍;定期组织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组织党员、职工技术攻关,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劳动竞赛”、评选技术标兵等活动,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围绕“企业文化氛围好”组织活动。我们把企业文化作为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品牌文化战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发扬企业优良传统,培育企业精神,形成上下同心、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使企业真正成为全体员工和睦相处的大家庭。例如,以“文明企业”创建为载体,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增强法制意识,不断提高企业的文明程度;以企业文化阵地为依托,定期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第四,围绕“安全生产管理好”安排活动。安全生产是“活力和谐企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企业党组织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协助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例如,牵头组织开展“平安企业”创建活动,建立“安全形势教育日”制度,协助内部职能机构定期检查生产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督促抓好整改,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第五,围绕“职工利益维护好”开展活动。广大职工是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的主力军。企业党组织大力倡导“关爱职工就是关爱企业”的观念,积极实施“关爱职工行动”,着力从生产生活等方面关心职工,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例如,通过开展“谈心接待日”活动和设立意见箱等,及时了解职工的呼声和愿望,畅通职工意见反馈渠道,随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建立“党员调解小分队”和“党员责任区”,组织党员定期走访职工,了解掌握职工内部的分歧和矛盾,并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企业职工互助基金,采取“企业出、职工捐”等途径筹措资金,定期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
第六,围绕“社会责任履行好”筹划活动。作为“活力和谐企业”,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只有在追求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才能为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大力实施“反哺社会工程”,积极动员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组织开展“千企千村结对共建”活动,发动非公有制企业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企村互利”的长效机制;动员企业主参与“慈善募捐”等社会公益事业,组织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四、努力构建齐抓共管格局,合力推进“活力和谐企业”建设
两年来,我们在科学设置党建工作目标、有效激发党建工作“内源动力”的基础上,始终把强化外力推动作为推进“活力和谐企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第一,成立专门班子。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构建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管理的组织网络。在市一级,建立社会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县(市、区)一级,也建立了社会工作委员会,并且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在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一级,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
第二,建立评价体系。我们根据“活力和谐企业”内涵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活力和谐企业” 科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发展充满活力”、“内部关系融洽”、“外部关系友好”和“党建扎实有效”等四个方面。评价指标包括企业的产值、税收、法人治理结构、安全生产、资源利用效率、自主创新、企业在行业中的排名、员工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以及党建基础工作等47个子项目,共涉及19个市直单位的业务工作。其中“党建工作”作为一项关键性指标,虽然权重只占20%,但具有“一票否决”权,必须达到最基本的“门槛”分才能合格,确立了党建工作的“指挥棒”地位。今年8月,按照这一评价体系的要求,我们首次组织评选了20家“活力和谐企业”和30家创建“活力和谐企业”先进单位,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活力和谐企业”是全市企业各类荣誉中的最高荣誉。以后将形成制度,每年组织评选一次。
第三,落实扶持政策。市委、市政府给予“活力和谐企业”相当程度的优惠政策,如拟定由市财政对每家“活力和谐企业”进行奖励3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又如,在安排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工商联、青联等人民团体领导职务时,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对“活力和谐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党组织书记予以优先考虑;再如,“活力和谐企业”评选入围单位的董事长(总经理)、党组织书记自然列为当市县两级评选“功勋企业家”、“优秀企业家”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各类先进的推荐对象等等。通过这一系列优惠政策,体现出“‘活力和谐企业’作为企业的最高荣誉”的真正价值。
第四,组建专职队伍。建立了一支党建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党务工作人才队伍。一方面,今年5月,我们从市直单位选派了50名优秀中层干部担任“活力和谐企业”创建工作指导员,各县(市、区)也选派了一批指导员,帮助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以党支部书记人才库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各级党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面向全社会招聘优秀党务工作者;并采取双向选择、人才推介等形式,不定期向企业输送优秀党务工作者。
第五,完善经费保障。我们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认真贯彻〈公司法〉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保障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建立健全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时间、场地等保障机制。其中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一般按不低于职工工资总额千分之八的比例列入财务计划,在企业管理费中列支,税前扣除。市、县两级社会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经费,按照每家企业每年1000元的标准,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并予以落实。
两年来,我们按照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的要求,合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充分激发了党建工作的“内源动力”,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是党建工作已成为企业看得见的生产力。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总载体推进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有机地融入企业的经济活动之中,与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通过企业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极大激发了企业主的创业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职工的聪明才智,同心同力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很多企业主认为,党建确实给企业带来了很多实惠,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力。如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瑞立集团,近年获10项国家专利,其中8项打入国际市场,承担科研任务的攻关组组长全部是生产一线的党支部书记。
二是党建工作已成为企业最亮的“品牌”。现在,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氛围很浓。很多企业都争着要求建党组织,舍得花“重金”聘任党务干部,都在争创“活力和谐企业”。党建工作这一“品牌”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如我国工业电气领域的龙头企业——德力西集团响亮地提出了“强党兴企”的口号。日本控股的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原计划刚建成投产的头3年不盈利,但在党支部的领导下,37名党员处处率先垂范,团结带领全体员工争分夺秒奋战,提前建成投产,当年就盈利20万元,开初抵制建党组织的日方老板诚恳地对党支部书记说:“我要投入党的怀抱,请党给我温暖!”
三是党建工作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企业主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党组织的引导和带领,就不会有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企业”。很多企业把党建工作看成是企业管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把党的工作内化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提拔任用干部和重大事项决策时,都能主动征求党组织的意见、建议,寻求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
今后,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以这次现场推进会为新的起点,坚持抓组建工作与抓作用发挥“双抓并重”的工作方针,坚定不移地推进“活力和谐企业”建设,不断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使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完善工作机制 整合社区资源 增强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效性的对策与思考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定海路社区(街道)党工委,按照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大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及区委的有关要求,从2006年9月上旬完成了“1+3”体制调整以来,充分发挥行政组织党组、社区综合党委和居民区党
委“三条线”作用,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工委体制调整,尤其是社区综合党委的建立,为进一步加强社区(街道)党工委对辖区内各类组织的有效领导、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健全党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提供了组织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6·25讲话”精神,保持基层党建事业顺利、健康发展,在党的十七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我们就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增强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性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基本概况
定海路街道是一个融居住、都市型工业和教育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老城社区,辖区面积4.44平方公里。辖区范围内,有国有事业单位21家(包括高等院校2所、中小学校11所、医院3家、机关、事业单位5家)、有各类企业943家(包括中央企业47家、市属企业147家、区属企业137家、无上级主管企业612家)、个体经营户1808户,总计有2793家单位。从总体上看,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二、特点分析
1、党组织建设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根据非公有制企业构成多样化的特点,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因情制宜,因势利导,采用“独立、联合、派遣”的形式多模式建立党组织。对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并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依托企业建立独立党组织;对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划分原则,依托行政组织建立联合党组织,如经济联合党支部;对无党员的企业,则选派党建联络员,深入企业开展工作。2005年底,社区(街道)已全面完成“双达标”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已建立党总支1个(下属3个党支部),独立党支部有22个,联合党支部有3个,组建数从2004年的14个,增加到28个,组建比例从5.5%,提高到11%。
2、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形式不断创新。根据非公经济生产和经营特点,积极实践,不断探索,并鼓励、支持、指导基层党组织结合自身情况,拓宽思路,把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如上海振宏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以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齐抓共进为着眼点,积极开展党员骨干为企业发展谏言献策专题讨论活动。定海路街道协管员联合党支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积极开展“立足本职岗位,学习身边典型,争创品牌形象”服务社区主题活动,在社区建设中已逐步成为一支生力军。上海沪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以企业文化凝聚党员、团结员工、积聚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党组织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到嘉兴南湖参加“红色之旅”,开展员工卡拉ok大赛,特邀著名书法家、画家题词、作画,并陈列于公司专辟的书画室供员工参观,努力营造“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企业文化氛围,让他们在感受到党组织温暖的同时,激发职工群众向党组织靠拢的强烈愿望。
3、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区域内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是指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和从业人员在50-99人且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党建工作调研表明,社区(街道)综合党委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在逐步深化、不断提高。首先,非公有制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快、势头好、后劲足,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的运行态势。其次,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是推动其健康、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党对非公有制企业政治领导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社区党建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再次,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知识杨浦的目标,从辖区内企业自身特点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构建定海和谐社区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三、主要困难
社区(街道)综合党委的建立,为从组织上落实“抓好党建促经济,围绕经济抓党建,以党建带工建和团建”工作目标提供了保证,在推进区域性党建工作、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方面,基于原先的工作基础,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从调研中发现,社区(街道)综合党委在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1、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团建设同步推进需进一步加强。定海辖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现有255家,员工数为6293人。目前,党组织覆盖的企业数是50家,仅占企业总数的19.6%;而工会组织覆盖的企业数为202家,占企业总数的79.2%;共青团组织覆盖的企业数为22家,占企业总数的8.6%。从目前的情况看,尚需依托社区(街道)党工团力量的有效整合,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团组织的同步建设。
2、制度规范不够,相对制约非公有制
企业党建工作的推进。当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第19条对企业党建作出了明文规定:“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然而,对公司没有为党组织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如何活动等,则缺乏可操作的细则。这使得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实践中,常常有一种“摸着石子过河、放不开手脚”的感觉。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制度规范不够,缺乏可供具体操作的制度支撑。
3、企业重视程度差异,造成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发展不平衡。尽管近年来党工委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上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面上看,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一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公司业主或是企业高管自身就是中共党员或党组织负责人,在企业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中具有双重权威,公司在时间、空间(办公场所)和经费方面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推进了企业党建的正常开展。如上海千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殷义,身为党员的他一贯对企业党建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每年拨出一定的资金作为党组织开展活动的专项经费;公司承接的工程项目再多,也挤出时间配合党支部书记搞好党员组织生活;二是从国有企业转制为非公企业,其党组织属整建制转移,党员人数较多,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具有较高的威信;三是部分非公企业,由于党员人数少、党组织的书记是一般雇员,与企业形成雇佣关系,他们在企业中往往没有一定的“话语权”,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四是个别非公有制企业还带有比较复杂的血缘、地缘、人缘关系,大多数重要岗位由非公有制企业业主的直系亲属担任,这种家族化的现象对党组织在企业中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产生一定影响。
四、对策思考
1、工作重点
鉴于上述开展辖区内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调研情况分析及目前存在的困难,综合党委在社区(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办法,不断增强工作的有效性,重点围绕完善工作机制,整合拓展社区内部资源,依托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平台,挖掘出典型案例。
2、主要措施
(1)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从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效性,健全完善综合党委党建工作运作机制入手。一是建立督查制度。根据“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要求,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考核标准,组织交流、检查、考核、督促;二是建立保障机制。为党组织活动提供一定的保障,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场地落实到位和正常运转。三是建立例会制度。通过例会的形式,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互相交流、工作指导和难点攻关,以达到推动工作的实效。四是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检查、考评,结合各类表彰活动,对先进基层党组织与党务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使党务干部思想上有事业心,工作上有成就感,业绩上受到激励。
(2)整合资源,拓展创新。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新机制,充分运用和发挥好综合党委的作用,拓展工作内涵,加大工作力度,努力营造“理直气壮抓党建”、“积极主动抓党建”、“齐心协力抓党建”的良好氛围。一是树立“党政工作一体化”理念,发挥职能部门作用。通过街道经济管理科在受理非公有制企业注册登记,接收常规企业相关信息的同时,了解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情况,并将有关情况作详细记录以便组织部门及时掌握,从实际出发,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二是依靠群团组织,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覆盖。在已建工会、共青团但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中,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会、共青团工作,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创造条件,从而形成党工团建设同步推进的整体合力。三是巩固现有组织基础,整合园区党建资源。以定海区域内现有企业党组织为基础,依托驻区单位、经济园区,建立以经济园区为单位的联合党组织,加大党组织服务管理范围,有效开展企业党建工作,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网格。四是利用规模企业调查摸底工作,挖掘这部分企业在社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潜力和空间,争取有所突破。
(3)依托平台,挖掘典型。根据“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目标,因企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从服务入手,依托平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一是依托联席会议平台,做到一“制”两推进。运用社区经济工作及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平台,畅通与辖区内企业联系渠道,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了解企业党建情况,实现党建工作与社区经济建设同步发展。二是培育党建工作典型,从“点的突破”迈向“面上提高”。以辖区内高新科技企业、创利纳税大户、高层次知识分子群体集中的企业为重点,指导、培育1至2个党建工作典型。与企业党组织共同探索研究,寻找对策,破解难题,进而总结经验,扩大宣传,推广成果。通过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辐射作用,推动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五篇:塔城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研
塔城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非公有制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适应而出现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这一新的社会团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也将随之发展壮大。在新的形势下,及时了解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特别是重视和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探索和创新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服务工作的新途径,是事关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同时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项突出而紧迫的任务。为进一步了解和摸清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建议,地区工商联专门深入部分县(市)和企业进行调研,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座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塔城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特别是自2001年以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工商联、地委统战部的指导下,在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地委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推动下,经过各级工商联和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共同努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取得新成绩,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2005年,全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9234户,从业人员39101人,注册资金55496万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22%、22%、37%;私营企业1184户,雇工人数17185人,注册资金
94790万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208%、154%、389%。自2001年以来,塔城地区个体工商户的发展速度平均每年保持在5%以上的速率水平上,而私营企业则更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发展速率则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从实际来看,塔城地区非公有制经济不论是增长速度,还是投资规模都保持了持续、旺盛的发展态势。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发展情况。目前,塔城地区私营企业已逾千余户。据不完全统计,我区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委的有2家,建立党总支的有4家,单独建立党支部的有62家,现有党员1832人。其中建立党组织的地直企业有6家:塔城地区正塔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建立党支部,现有党员121名;塔城地区平安客运公司建立党支部,现有党员24名;塔城地区振华运输公司建立党支部,现有党员26名;塔城地区煤矿建立党委,下设12个党支部,现有党员318名;地区糖厂建立党总支,下设6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06名;金塔毛纺织有限公司建立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现有党员80名。基层县(市)以塔城市为例,塔城市有私营企业147家,其党组织隶属于塔城市四个基层党委—市经贸委党委、市建设局党委、市粮食局党委、市直机关工委。具备建立党组织的20家都已建立了党支部,在建立的党支部中,正常开展工作的、组织活动正常的有16家,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组织活动不正常的有4家。从总体来看,非公有制企业中党员数量较少。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企业中发挥作用情况。通过调研并与部
分企业经营者座谈交流,我们不难看出企业党建工作在企业中的作用是明显的。企业党的组织通过组织党员并扩大到其他职工,开展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等教育活动,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发挥了共产党员在企业工作中的先锋带头作用。同时企业党组织的活动能够监督、督促企业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能够积极主动组织企业职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企业提高素质,加快发展。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存在错误理解。他们片面地认为企业就是搞经济建设,自己只要用心把企业办好就行,没有什么政治企图,搞党建工作没有意义。再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很忙,一些企业经营者担心企业党的组织活动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党的基层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活动情况。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在企业中切实发挥了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基本上能够坚持每周一次的组织生活,能够经常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按照上级党委的安排学习党的有关会议文件,并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开展对职工进行爱岗敬业教育等活动。但不少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开展活动很不规范,缺少文字记载材料,活动时断时有,随意性很大。少数企业党的基层组织活动基本维持在传达上级党委的文件、会议精神、收交党费上。
——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队伍情况。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主要是国有企业退休职工、企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从社会上招聘的人员以及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党员。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大都存在着交叉管理的问
题,许多党员的组织关系还在原地,特别是农村党员外出打工不知道该在哪里过组织生活。许多党员为私营企业主打工意识较浓,放松了自己的学习提高,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不明显。此外,据走访了解,各县(市)及乡(镇)、街道党委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普遍进行了指导,但也存在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的规范性不强,缺乏整体工作安排,工作依然有不到位的地方,少数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更是处于自主状态。
在调研中,调研组还发现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存在“三难”现象,即:一是党的优势发挥难。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私企党组织保障监督作用被弱化,工作手段陈旧化,部分党员观念退化造成。二是发展党员难。由于大多数企业用工不固定,从业人员的工作稳定性差,导致了发展党员难。三是开展活动难。个别企业主对党建工作不重视,私企党组织开展活动很难得到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开展活动形式单一,客观上影响了党组织作用和党员作用的发挥。
三、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建议
非公有制企业量大面广,党员数量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且流动性强。要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的覆盖面,发展党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力量,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在企业的先锋带头和战斗堡垒作用,任务非常艰巨。针对调研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就加强和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出建议:
(一)充分明确并切实发挥各级工商联在推动非公有制会员企业党建工作的助手作用。各级工商联肩负着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
济人士的职责,具有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能,和非公有制企业联系紧密,能够把党建工作和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建议认真落实新党办发[2006]23号文件和塔地党办[2006]21号文件精神,恢复或新建各县(市)工商联党的组织,明确各级工商联对非公有制会员企业的党建工作管理权限,落实相应职责,承担起非公有制会员企业党建工作任务。
(二)提高企业经营者对党建工作的认识。提高私营企业经营者对党建工作的认识是私营企业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和企业党的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各级工商联要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想方设法向广大私营企业经营者宣传党对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政策,宣传党的基层组织在私营企业中的作用,宣传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私营企业党组织的活动不仅是党的建设的需要,而且是促进私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把企业党的建设纳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从时间、经费、场地予以支持。
(三)重视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发展党员。目前,党员在非公有制企业职工中占的比例不大,制约了党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影响力。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和职工都是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中要重视发展党员,积极吸引培养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职工中的先进分子,按照《党章》要求及时吸收新党员,努力扩大党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力量。
(四)努力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一是加大对非公有制经
济人士中党员培训的力度。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等,通过学习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素质。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帮助指导企业党支部建立完善党员管理、党支部会议等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依规办事。三是建立企业决策者和企业党组织之间的沟通制度。要把企业党的建设活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和企业决策者之间必须建立沟通协商机制,共同研究确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问题,切实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