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1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调研报告(五篇)

时间:2021-09-26 14:4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2021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2021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2021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调研报告

关于2021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调研报告范文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安排,XX月底,市人大常委会XXX副主任带队开展了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调研。市人大法制委、监察和司法委、环资委、财经委、民侨外委、市司法局以及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等有关单位和科室负责人参加了调研座谈会。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情况

我市生活垃圾分类起步于20XX年,20XX年X月通过政府采购平台引进“互联网+垃圾分类”服务企业X家在城区范围内试行垃圾分类。目前,已在五个城市区(园区)设置试点XX个,注册用户X.X万余户,回收资源型废弃物约XXXX余吨。20XX年,我市积极探索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建设,先后出台了《XX市城区20XX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试行)》和《XX市城区20XX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暂行办法(试行)》。20XX年,我市启动《XX市城区垃圾分类和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编制工作,规划范围为XX市城区(不含XX、XX、XX山及XX乡位于中心城区外的区域),规划期限为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提出了以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协同推进、系统治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健全机制、依法治理,集约用地、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结合城区垃圾分类试点现状,着力于建立完善城区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治理体系,有效衔接资源回收利用网络,配套垃圾减量源头控制体系,统筹规划建设垃圾分拣和终端处理设施,缓解生活垃圾清运和终端处理压力,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改善全市人居环境质量。科学统筹了城区垃圾分类和治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合理布局城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促进全市垃圾收运处系统达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方俱佳。

2020年,为落实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X政办发〔2020〕XX号)工作部署,我市起草了《XX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2020~2025年我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标。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任组长,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城管执法局等相关市直部门,各城市区人民政府、园区和示范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协调小组,全面负责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调度和考核工作。同时,明确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政负责、部门联动”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体系,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各城市区(园区)人民政府、管委会为主体责任,负责辖区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市直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推进。X月XX日,市人民政府第XX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XX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和《XX市城区垃圾分类和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XX月X日市委副书记、市长XXX组织召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大会,专题部署相关工作。

二、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垃圾分类投放意识亟待加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首要前提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作为生活垃圾分类的主体,市民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从源头推进垃圾分类与处理工作。但从目前情况特别是开展试点工作以来的情况看,垃圾分类处理主要还是靠政府投入来推动。一方面,分类意识不强。由于受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普通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还比较淡薄,从政府到社会、从单位到家庭,从垃圾不乱倒到垃圾分类倒,公共环境卫生、环境保护意识还亟待加强。另一方面,参与度不够。由于对居民参与分类既缺乏有效的激励引导措施,又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措施,且主动参与积极性并不高,XX个试点小区中居民参与率达到XX%以上的不多。此外,分类投放准确率不高。目前没有健全垃圾分类完整的体系,分类宣传仅停留在单一的发放宣传资料、新闻报道等层面,分类知识没有全面普及,市民实际掌握的分类知识很少,导致分类投放混乱,实际分类基本上依靠废品拣拾人员“二次分拣”来实现。

第二,再生资源的回收系统亟待完善。目前城区垃圾分类体系并未建立健全,试点工作仅由城管(环卫)部门现有的管理与作业体系运作,缺少专门机构、专业人才科学管理,分类后的可资源化利用垃圾难免与其他垃圾混装混运,未能真正实现分类收运;分类出来的可回收部分主要依托废旧物资回收,该行业在我市散、小、乱现象普遍,尚未形成比较规范的回收从业队伍和完善的可回收体系。受用地等因素制约,加上回收价格低,大量本来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废旧物资未能进入回收系统,如低价值物品如针织物、玻璃等本来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废旧物资得不到有效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垃圾除极少部分依托2家服务企业进行收运处理之外,绝大部分尚未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由此可见,即算居民垃圾源头分类出来,分类后的垃圾仍是进入现有环卫收运体系,由环卫部门统一收运至垃圾场或填埋或焚烧。

第三,垃圾分类硬件设施亟待增强。目前我市垃圾分类收、运、处等环节未建立健全,各项配套基础设施也尚未建设完毕,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处置场均在融资建设起步中,终端处理设施的投入制约着前端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行。从试点情况看,由企业服务的试点小区实行三分法(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企业尚能定期收集试点小区可回收和有毒有害垃圾;而没有实行垃圾分类试点的小区虽然摆放了组合分类收集桶,由于没有分类收运,又没有进一步地集中分拣,分类后的垃圾混装混运混处,严重打击了市民的分类积极性,制约了垃圾分类在我市的进一步推行。

第四,工作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是一个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组织管理、宣传教育、设施设备配置、资金配套以及一系列法规制度和体系的支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涵盖生活垃圾源头控制、分类收集、回收利用与末端处理等过程,涉及到城市管理、城乡建设、发展改革、环保、商务、财政、税务、卫生、科技、宣传、教育等诸多部门,存在思想认识不统一、责任主体不明确、监管能力匮乏、处理设施、运行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等问题。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肩负着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监督管理职责,面临机构、人员、设备不足,监管职能不足、环卫工人工资较低等诸多问题。垃圾分类处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无论是从设施建设、收集管理,还是资源化利用,都亟需建立一整套激励与约束政策,特别是经济补偿政策。

三、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建议及立法分析

一、加强舆论引导,形成强大的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攻势。生活垃圾分类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充分认识开展垃圾分类的现实意义,树立垃圾分类是一盘棋的思想,人人都有责,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共同参与、互相促进的浓厚氛围。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宣传栏等尤其是新媒体等各类载体开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平台建立垃圾分类处理宣传教育基地,针对不同群体研究不同的宣传方法,从娃娃抓起,做到家喻户晓,真正普及垃圾分类处理知识,强化垃圾分类意识,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标识,切实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的覆盖率。

二、加强政策引导,推进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体系建设。加快建立运转完备、规范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通过政策引导、行业整顿、强化管理等措施整合现有的废品回收队伍,促使其规范化、规模化,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在用地规划、交通运输等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优化废旧物资回收点的布局,完善回收网络。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拓展业务覆盖范围,运用电话回收、网络回收等方式,提高回收效率,方便市民交投。结合垃圾分类试点等工作,支持回收企业和有条件的加工处置企业在试点小区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并将大件垃圾和装修垃圾的处置纳入回收体系。积极推动回收体系与加工处置行业有效对接。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废旧物资回收体系与已有的加工处置企业形成对接,构成产业链条,使符合环保要求的加工处置企业得到充足供应,保障资源循环利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促进资源化利用水平的提升。对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加工处置企业存在的税收负担重、产品出路窄等问题,积极研究相关扶持政策,培育循环再生产品市场,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对因回收价格低导致未能实现回收再利用的废旧物资,通过必要的扶持政策,促进其循环利用,降低环境压力。

三、加强规划实施,加快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研发,通过完善技术、制定标准,解决当前湿垃圾资源化利用遇到的技术标准障碍。要具备超前规划意识,技术标准一旦明确,随即加大统筹力度,科学安排处理设施建设进度和区域布局,促进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合理配置,切实做到以资源化利用促进分类,推动减量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与垃圾产生量相匹配的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准确把握垃圾增量与处理设施建设保障的平衡,既防止运行处理体系“吃不饱”,又防止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垃圾围城”,避免因设施配备不到位、混装混运削弱居民参与分类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地推行垃圾分类与处理工作。

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体制。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分析研究和指导,形成一套更加系统、科学和可操作的运作机制,有效发挥政府、市场、公众各方面作用。根据居民家庭、集贸市场、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的构成特点,合理确定分类模式。对居住小区、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工作机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实行垃圾处理费用专款专用,保障从源头分类到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运转体系建设。针对当前居民分类投放缺乏约束机制、参与率普遍不高的问题,结合本市实际研究对策,包括垃圾处置收费政策的可行性研究等,建立长效的源头减量、分类回收、分类资源利用等奖励与约束性制度,通过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方式保障政府、社会、家庭参与率。

五、加强调研论证,推动形成广泛的立法共识。司法行政和城市管理部门要通力合作,在提出问题和建议的基础上,进行多方论证,反复调研梳理立法中需要重点突破的难点和分歧点。找准这些立法过程中需要解决和突破的难点和分歧点,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外地经验,形成立法共识。建议根据根据《XX省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试行)》,先行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如《XX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XX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等,进一步明确各责任主体权利与义务,健全作业规程,完善监管办法、应急预案等。在此基础上,再出台我市地方性法规。

第二篇: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生活垃圾,是指单位和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弃物。

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市政污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废弃物、医疗废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危险废物等废弃物的管理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粪便、动物尸骸、居民家庭装饰装修废弃物、绿化垃圾、餐饮垃圾(含废弃食用油脂)等废弃物的管理规定另行制定。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以及相关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市场运作的原则,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步骤推进,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全流程体系建设,逐步实现资源回收全利用、原生垃圾零填埋。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回收利用、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等政策措施,保障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人员配置和资金投入,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目标。

第六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市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立本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制定相关技术规范和再生资源回收目录,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教育、来穗人员服务管理、环境保护、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卫生计生、质量技术监督、旅游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第七条 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组织辖区内单位和个人参与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工作,配合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和居民、村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所在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动员小区居民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监督小区清洁工人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第八条 本市环卫、再生资源、物业管理、饮食、酒店等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将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工作纳入行业管理标准和自律规范,引导、督促会员单位遵守本规定。

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志愿者组织、环保组织等社会团体发挥各自优势,宣传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回收利用和垃圾分类知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全社会各阶层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第九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会同发展改革、商务、国土规划、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农业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制定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专业规划应当包含生活垃圾收运、再生资源回收分拣、终处理设施的建设安排,包括建设地点、规模、处理方式等内容。编制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由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应当公开规划草案,征求公众意见,经市发展改革、国土规划等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后,由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并由国土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纳入城乡规划。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用地纳入城市黄线保护范围,禁止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

第十条 本市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逐步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制度。

生活垃圾处理费专项用于生活垃圾减量、分类、收运和处置,严禁挪作他用。

第十一条 本市各级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来穗人员服务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户外广告、公交视频、楼宇视频、网站、图册等宣传媒介增强市民的分类意识,培养市民的分类习惯。本市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期刊等新闻媒体应当按照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安排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方面的公益性宣传内容。各新闻媒体应当根据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开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专栏,每周固定免费发布一定比例的公益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广告。

本市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

商场、集贸市场、地铁、机场、车站、码头、体育场馆、公园、旅游景点等公共设施、场所的经营管理者,应当采用各种形式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

第十二条 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进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清扫、收集、运输、处置领域。

本市鼓励和支持生活垃圾处理的科技创新,促进生活垃圾处理先进技术、工艺的研究开发和转化应用,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的科技水平。

第二章 源头减量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遵循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生产生活安全性原则,建立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各类废弃物源头减量工作机制,鼓励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生活中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

第十四条 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省和本市对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标准和要求,减少一次性包装材料的使用。对列入强制回收目录的产品和包装物,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予以标注并明确回收方式和回收地点。

第十五条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当实行绿色办公,推广无纸化办公。

政府采购应当优先采购可循环利用、再生利用商品。有关工作指引由市财政行政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 推行净菜上市、洁净农副产品进城,限制和减少塑料袋使用。

第十七条 市发展改革、商务、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农业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办法第十四条至第十六条的要求和各自职责,制定配套性文件,推动生产、销售和流通各环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

第三章 分类投放

第十八条 本规定所称生活垃圾分类,是指按照生活垃圾的组成、利用价值以及环境影响程度等因素,并根据不同处理方式的要求,实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行为。

本市生活垃圾分为以下四类:

(一)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木料和织物等;

(二)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充电电池、废扣式电池、废灯管、弃置药品、废杀虫剂(容器)、废油漆(容器)、废日用化学品、废水银产品等;

(三)餐厨垃圾(有机易腐垃圾),是指餐饮垃圾及废弃食用油脂、厨余垃圾和集贸市场有机垃圾等易腐性垃圾,包括废弃的食品、蔬菜、瓜果皮核以及家庭产生的花草、落叶等;

(四)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以外的混杂、难以分类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弃卫生巾、一次性纸尿布、餐巾纸、烟蒂、清扫渣土等。

第十九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和公布本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分类指南。

各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和公布本区生活垃圾的投放模式、实施细则等规定。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所在区生活垃圾的投放模式,制定符合本辖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第二十条 本市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制度。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按照以下规定确定:

(一)城市居住区,实行物业管理的,物业服务单位为责任人;单位自管的,自管的单位为责任人;

(二)农村居住区和转制社区,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责任人;

(三)机关、团体、部队、学校、医院、工厂等单位责任区,单位为责任人;

(四)集贸市场、商场、宾馆、酒店、展览展销、商铺等经营场所,经营管理单位为责任人;

(五)机场、码头、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公交站场、轨道交通车站、文化、体育、公园、旅游景点等场所,经营管理单位为责任人;

(六)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为责任人。

不能确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的,由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责任人。

第二十一条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负责以下工作:

(一)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并公告不同类别的生活垃圾的投放时间、投放地点、投放方式等;

(二)在责任范围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指导、监督单位、个人做好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

(三)依据相关规定,结合生活垃圾产生量、投放模式,合理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保持收集容器完好和整洁美观,出现破旧、污损或者数量不足的,应当及时维修、更换、清洗或者补设;

(四)使用本市规定的不同颜色的垃圾收集袋分别收集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

(五)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到指定收集站(点),并交由经许可的单位收集运输。

第二十二条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公告的时间、地点、方式等要求投放生活垃圾,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

投放生活垃圾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可回收物应当投放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或者交售给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企业)、个体回收人员;

(二)有害垃圾应当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或者交给有害垃圾回收点;

(三)厨余垃圾应当沥干水分后投放至餐厨垃圾收集容器;

(四)其他垃圾应当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第二十三条 家具、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垃圾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投放:

(一)家具、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体积大、整体性强,或者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大件垃圾,应当按规定预约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或者收运服务单位上门收集。

(二)废弃盆栽应当投放至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收集点,由收运单位按盆、泥、花(植物)分类收集运输。

(三)居民装饰装修中产生的零星建筑废弃物,应当装袋并按照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要求单独堆放。

(四)农资包装废弃物应当单独投放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指定的收集点,其中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应当投放至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收集点。

(五)禁止将老鼠、禽畜等动物尸体与生活垃圾混合投放,动物尸体应当按规定单独投放处理。

禁止将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废弃物、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第二十四条 市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网络的布局规划,市供销总社负责具体实施该规划,按照便于交售的原则,每1500户至2000户居民设置1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每个街道应当至少设置1个再生资源回收站,建筑面积不得少于50平方米。没有条件单独设置再生资源回收站的,可以与垃圾收集站合并设置。

鼓励物业服务小区、商场、超市、便利店等经营者或者管理者就地设立便民回收点。

鼓励采用押金、以旧换新、设置自动回收机、网购送货回收包装物等方式回收再生资源,实现回收途径多元化。

第二十五条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对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提出整改意见,拒不改正的,应当及时告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对其进行劝导。

市民对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行为可以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投诉。

第四章 分类收集

第二十六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国土规划、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等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本市建设工程配套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建设规范。市国土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纳入建设工程配套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建设规范中的有关内容。

城市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以及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小区,应当根据规划设置标准,并按照国家标准和本市规范要求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新建住宅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销售场所公示配套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设置位置、功能等内容,并在房屋买卖合同中明示。

第二十七条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应当按照《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及本市的相关规范,按以下规定配置收集容器:

(一)居民住宅区收集点应当配置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每个住宅区或者社区至少设置1个可回收物和1个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二)商务、办公、生产区域应当配置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并至少设置1个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三)人行道路、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应当配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收集容器的设置不得妨碍消防通道。

第二十八条 每个自然村应当建设1座以上的生活垃圾收集点。收集点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有挡雨功能,做到无暴露,日产日清,并不得焚烧,保持收集点及周边环境整洁;

(二)收集点应当设置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和可回收物临时收集区;

(三)垃圾桶(厢)应当带盖密闭,选用不易被盗的材料制作,并配套专用运输车辆;

(四)定期清洁,定期喷洒消毒和灭蚊蝇药物。

村民委员会应当对垃圾收集点及配套工具等进行编号标识,登记入册。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办法由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九条 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应当分类收集,禁止混合收集。

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应当定期收集,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应当每日定时收集。

分类收集后的有害垃圾应当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由各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建设有害垃圾贮存点负责临时贮存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不得在人行道、绿地、休闲区等公共区域堆放、分拣生活垃圾。

第三十条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监督管理制度,督促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第五章 分类运输

第三十一条 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结合垃圾产生量及分布状况,因地制宜、科学配套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压缩转运设施,逐步推进大型多功能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的建设。

市供销总社负责建设与垃圾分类收运设施相配套的资源分拣中转站及分拣中心。

第三十二条 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生活垃圾转运机制,统一规范和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站(点)标识,规范生活垃圾转运作业的站点、路线和时间。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监督、指导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将居民投放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到垃圾收集站(点)。

第三十三条 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应当分类运输,禁止将已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混合运输。

运输有害垃圾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危险废物转移和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相关规定。

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由经许可的单位按照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与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的要求运往生活垃圾处理场(厂)。

第三十四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本市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的技术规范。

运输车辆应当标示明显的相应运输类别的生活垃圾标志,并保持全密闭,具有防臭味扩散、防遗撒、防渗沥液滴漏功能。

第三十五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生活垃圾运输车辆和设备检测检查机制。运输车辆和设备应当安装生活垃圾运输进场电子卡,并符合地方技术规范。

第三十六条 从事生活垃圾收运、转运、压缩作业的服务单位,应当执行各项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根据生活垃圾类别、运输量、作业时间等,配备相应的运输设备和作业人员;

(二)不得混装混运,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滴漏污水;

(三)经过转运站转运的,应当密闭存放,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四)及时清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保持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和周边环境整洁;

(五)对分类运输车辆和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设备实行日常养护,并规范作业,确保专用功能有效。

第三十七条 生活垃圾运输服务单位应当建立管理台账,记录生活垃圾来源、种类、数量、去向等,并每月向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八条 生活垃圾运输服务单位应当制定包括车辆应急调配、交通事故处理、运输路线变更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报所在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九条 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生活垃圾运输服务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执法协作机制,加强对生活垃圾运输车辆的联合执法检查。

第六章 分类处置

第四十条 本市生活垃圾处置按照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成熟的、环境友好的处置技术;对可回收物采用循环利用,对有害垃圾采用无害化处理,对餐厨垃圾采用生化处置等方式利用,对其他垃圾采用焚烧发电、填埋等方式能量利用,逐步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第四十一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生活垃圾处置设施采用园区化管理模式,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能力。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再生利用、焚烧、生化、填埋等技术综合应用的原则,编制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和园区管理规范。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管理办法由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四十二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管理规范。

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的建设应当符合国家、省和本市有关标准、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处置设施所采用的技术、设备、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鼓励生活垃圾处置服务单位采用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先进处理技术。

第四十三条 可回收物应当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或者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进行处置。在回收、再生利用和资源化过程中,应当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有害垃圾应当交付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进行处置。

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应当由取得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许可证的服务单位进行处置。

鼓励大型农贸、果蔬市场以及农村地区产生的餐厨垃圾采用生化处理等技术就近就地处理。支持开展农贸市场果蔬废弃物、厨余废弃物资源化深加工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机肥应用。

第四十四条 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或者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对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废玻璃、废竹木、废织物等低附加值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处理。低附加值可回收物管理办法由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四十五条 生活垃圾处置服务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接收并分类处置生活垃圾;

(二)处置设施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运行和管理,检修计划应当报主管部门备案;

(三)建立管理台账,计量每日收运、进出场站和处置的生活垃圾,并将相关统计数据和报表报送主管部门;

(四)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要求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

(五)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和超标报警装置,在线监测系统应当与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监管系统联网,并及时传输上报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按照监管机构的要求安装摄像头、传感器、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等,便于实时在线远程监管;

(六)做好场(厂)区道路、厂房和垃圾处置设施设备及其辅助设施设备的定期保养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状况良好、外观整洁;

(七)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并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八)污染物排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以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要求,按规定配备污染物治理设施,并正常运行;

(九)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依法向社会公开月度环境报告和环境报告书、生活垃圾处置设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环境监测等信息。

第四十六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生活垃圾调度工作,对生活垃圾处置设施运营活动进行监管。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监管,并根据其监管报告做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第四十七条 生活垃圾处置服务单位应当建立污染物排放日常监测制度,按规定向所在地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监测结果。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生活垃圾的组成、性质、产量等进行常规性调查,并定期对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评估。调查结果和评估报告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定期对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处理设施产生的水、气、声、渣等污染物进行监督性监测,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第七章 监督考核制度

第四十八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减量、分类的综合考核制度,并纳入各职能部门、各区政府管理绩效考评指标,定期公布考核结果。

第四十九条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统计制度。从事生活垃圾分类作业的单位应当填写相应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信息,定期上报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市生活垃圾分类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并于每年第一季度公布上一的统计信息。

第五十条 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全流程监管制度,搭建全流程监管信息系统。全流程监管信息系统应逐步与商务行政管理部门的资源回收信息系统和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置服务单位的信用档案,将服务单位的违规行为和处理结果等信息纳入全流程监管信息系统和环境卫生服务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

第五十一条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以及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制度,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第五十二条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举报和投诉电话;设置举报和投诉信箱。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均有权向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举报、投诉。举报或者投诉的受理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和依法处理,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或者投诉人。

举报、投诉违反本规定的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对举报、投诉人给予奖励。具体办法由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处理举报、投诉的过程中,发现有违反有害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相关管理规定的行为,接受举报、投诉的部门应当及时移交相关主管部门处理。

第五十三条 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可以通过奖励、积分等方式,发动居民和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具体奖励办法由市、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行政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鼓励企业、个人提供资金、商品、服务作为奖品通过积分等方式发动居民和单位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本市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不按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公益性宣传的,由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五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应当建设而未按照标准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六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进行处罚:

(一)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不按公告的时间、地点、方式投放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生活垃圾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二)不按本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规定投放相应的废弃物的,责令改正,并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三)不按本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处置居民装饰装修产生的零星建筑废弃物的,责令改正,并对个人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将老鼠、禽畜等动物尸体与生活垃圾混合投放的,依照《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九条第(二)项规定进行处罚;

(五)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将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废弃物、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的,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七条 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责令改正,并予处罚:

(一)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一)项规定,没有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并公告生活垃圾的投放时间、投放地点和投放方式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不按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三)项和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设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三)项规定,未保持生活垃圾收集容器完好和正常使用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四)不按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第(四)项规定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收集袋分别收集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五)项规定,将生活垃圾交由未经许可的单位收集运输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一、二、三款规定,混合收集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九条第四款规定,在公共区域堆放、分拣生活垃圾的,依照《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九条第(一)项规定进行处罚。

第五十八条 生活垃圾运输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责令改正,并予处罚:

(一)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将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混合运输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运输车辆未标示相应标志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规定第三十六条第(二)项规定,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生活垃圾或者滴漏污水的,对每车次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规定第三十六条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生活垃圾在转运站没有密闭存放,或者存放时间超过24小时,或者没有及时清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保持生活垃圾转运设施和周边环境整洁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七条规定,未建立管理台账,记录相关信息并每月向区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未取得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许可证处置餐厨垃圾或者其他垃圾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依照《广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九条第(八)项规定进行处罚。

生活垃圾处置服务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不遵守作业规范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条 转移、处置有害垃圾违反国家有关危险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

运输有害垃圾违反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的,由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十一条 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有关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的;

(二)未按规定编制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划的;

(三)未按规定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以及建设运转和处理设施的;

(四)未按规定建立监督检查制度或者不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

(五)未按规定建立分类信息反馈和公开机制的,或者未及时反馈、公开生活垃圾分类信息的;

(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生活垃圾处置环境信息公开有关职责的;

(七)对举报、投诉的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未及时依法处理或者未及时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投诉者的;

(八)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贪赃枉法,玩忽职守、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损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

第九章 附则

第六十二条 本规定自2015年9月1日起施行。2011年4月1日起施行的《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市政府令第53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试点工作简报(第四

第四期 【总第(4)期】

张家港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9月14日

目 录

【本期要闻】

1.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现场督查试点小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工作

2.我市试点小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全面实施

3.市区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小区动态】

试点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亮点及特色 【部门传真】

1.市城管局:垃圾分类 勇做表率

2.市级机关事务管理中心:超前谋划 多措并举 不断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本期要闻】

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现场督查试点小区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工作

8月24日上午,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城管局局长季洪良,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侯虎珍、副主任姚惠新等领导在相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冒雨对试点小区的餐厨垃圾二次分拣、收运和处理工作进行了现场督查。

督察组首先来到我市丽景华都小区,现场察看了小区分类指导员志愿者的二次分拣工作和分类电瓶车的运输过程,并通过询问了解小区居民目前的分类情况;随后来到位于消粪中心的餐厨垃圾处理站,详细了解餐厨垃圾处理机的性能、参数等情况,并对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要求相关部门和试点小区所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通力协作,努力发挥职能作用,完善相关工作措施,促进小区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不断将试点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引入长效化工作轨道。

我市试点小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全面实施

8月31日,随着城东街道东方明珠〃锦苑试点小区居民餐厨垃圾实行二次分拣、分类运输和统一处理,我市8个试点小 2

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就已全部展开,这标志着我市试点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真正进入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阶段。

在试点小区分类收集容器配置到位的基础上,市区四个街道办事处主动发挥职能作用,利用社区平台优势,广泛发动社会志愿者和社区居委、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居民家用分类组合桶贴膜、分类垃圾袋实名贴标、垃圾桶分发以及入户宣传等工作,在8月下旬基本完成了试点小区垃圾分类组合桶发放和初期宣传工作,为试点小区顺利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提供保障。

8月20日,我市餐厨垃圾生化处理站两台日处理总量达1000公斤的餐厨垃圾微生物处理机,在经过安装、调试和试运行后正式启用,开始陆续处理8个试点小区的餐厨垃圾,目前每天的处理量约500公斤。截止到8月31日,餐厨垃圾生化处理

站共处理餐厨垃圾4385公斤,其中东方明珠〃锦苑小区70公斤、世纪华庭40公斤,湖滨国际649公斤、丽景华都2400公斤、四季花园540公斤、汇景豪苑240公斤、国泰 时代花园305公斤、国泰现代城150公斤。其中96%的餐厨垃圾通过微生物降解菌作用,在12至24小时内代谢成水、二氧化碳、生物热能后,通过市政管网达标排放,4%的降解残留物沉淀成有机肥料。

市区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自7月29日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市区各党政机关高度重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张家港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扎实有效推进垃圾分类试点的各项工作。

文明城市复评期间,为督促各单位积极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增光添彩,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对市区党政机关单位垃圾分类管理试点工作进行检查的通知》,并于8月15日开始,会同市级机关工委和市级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对市区100多家党政机关的分类情况进行了第一次摸底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单位能按照分类工作的要求,在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台账资料建立、内部宣传引导等工作开展情况良好,机关工作人员的分类意识也逐步提高,分类习惯也正逐步养成。但也有极少数单位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设施设备配置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到位、分类宣传引导不到位等问题。

下一步,将结合摸底调查情况和各单位反馈意见,进一步 完善各党政机关分类设施设备的配置,在党政机关人员中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并根据即将出台的考核考评机制,抓好生活垃圾分类的督促、指导工作。

【小区动态】

试点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亮点及特色

丽景华都——创新分类工作方法,率先实施垃圾分类。小区入住居民有900多户,是所有试点小区入住人数最多的。小

区物业公司积极响应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试点工作的号召,在城南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在暨阳湖社区居委会的配合下,在社区志愿者的帮助下,分别完成了家用组合桶和垃圾袋的贴膜、贴标,逐户发放分类宣传资料、组合桶、垃圾袋以及分类指导员志愿者(二次分拣员)上岗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在八个试点小区中率先实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居民餐厨垃圾分拣中,小区物业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引导分类指导员志愿者对餐厨垃圾进行分类时采取集中分拣、统一收集、定点清运的方式,不仅将分散的分拣工作集中化,使收集清运便捷化,更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为分类指导员志愿者节省更多精力投入到小区居民分类宣传指导提供了条件。此种分类模式,得到了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肯定,目前已在所有试点小区进行推广。

【部门传真】

垃圾分类 勇做表率

市城管局既是垃圾分类工作试点单位,同时又是该项工作的牵头实施部门,在党政机关垃圾分类工作中更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提高机关科室工作人员分类意识,使垃圾分类工作

取得实效,目前,在局机关各科室推行了以下措施: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一把手领导主抓,分管领导主负责,各科室科长为主要责任人,逐级落实分类工作。

二是在每个办公室推行实名制,由督查科会同行管科对每个科室人员分类情况进行监督,组织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科室每月考核;

三是在每层洗漱间内配备50L蓝色可回收物收集桶和橘红色其他垃圾收集桶,并张贴明显标识和分类贴画,行管科扎口可回收物的收集处理和情况登记;

四是通过召开专题学习会议,政务邮箱发送垃圾分类系列知识、责任人日常提醒等方式,宣传普及分类知识,共同提高科室人员分类意识。

目前,局机关分类工作获得了机关工委和机关事务中心领导的肯定。市城管局将在继续扎实机关分类工作的基础上,将 执法大队、市容管理处、市区5个城管中队、5个环卫所纳入分类试点范围,积极推广局机关的成功做法,努力做好机关单位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表率。

(市城管局供稿)

超前谋划 多措并举 不断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文明建设,积极倡导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改善环境质量,根据《张家港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市级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在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工作目标,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专门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垃圾分类管理的日常工作。为确保工作质量,认真对照工作责任,高点定位,制定了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并把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各科室,要求各部门认真制定工作措施,严格按照工作目标狠抓落实,领导小组将定期进行督促检查,针对不足之处,认真落实改正措施,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为了使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深入人心,中心系统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活动。一是在机关集中办公区开展专项宣传活动。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在机关集中办公区开展垃圾分类管理知识宣传活动,营造“给垃圾分家,为城市减负,做文明有礼的张家港人”浓厚氛围,提升和增强广大机关干部职工的垃圾分类管 理意识和垃圾分类管理知识,为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开展打好基础、铺好路。二是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会议、学习、标语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垃圾分类管理的宣传教育,利用发放垃圾分类知识手册等机会不断强化垃圾分类管理的宣传,沙洲宾馆、府苑楼、机关服务部等下属单位利用班前会等各种形式进行了宣传,工会、共青团、妇联也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了纵向的宣传教育,在整个后勤系统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中心还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将宣传教育带进家庭、带进社区、带进社会,不断扩大宣传教育范围,为全市营造良好的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根据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要求,以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处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重点,加强检查,狠抓责任落实,对各项重点工作明确具体责任人,使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一是切实抓好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各项前期工作。配合相关部门抓好机关大院、东渡大厦、江南大厦等5个机关集中办公区域的垃圾分类收集前期准备工作,机关办公室等场所配发“可回收物”收集桶,各单位公共区域配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中型垃圾分类收集桶,各垃圾投放点配发“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大型垃圾分类收集桶。

二是重点抓好可回收物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工作。机关集中办公区大部分垃圾均为可回收物,尤其是纸类,我中心紧紧抓住这个特点,在垃圾分类管理过程中,以纸类等可回收物为重点进行宣传教育,对工勤人员进行专门指导,并加强督查。8月份回收纸类110斤。

三是坚持以点带面,认真组织督促检查。中心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5个机关集中办公区的垃圾分类收集情况进 8 行了多次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不清楚的问题及时向市领导小组请示,确保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四、健全机制,长效管理

垃圾分类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中心逐步建立了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和规范,积累了宝贵的实际工作经验。随着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机制,将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向规范化、长效化方向推进。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中心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基本走上正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宣传发动还需要加大力度,垃圾分类管理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普及,垃圾分类管理工作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的力度抓好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克服薄弱环节,强化有效措施,为文明港城贡献自己的力量。

(市级机关事务管理中心供稿)

报送:市委徐美健书记,市政府姚林荣市长,市委常委、政法委卞东方书记,市政府黄尧副市长、石锡贤副市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级机关工委、市文明办;苏州市市容市政管理局

抄送:市垃圾分类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试点单位 发:市城管局机关各科室,执法大队、市容管理处,各执法中队

第四篇:XX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

XX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XX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根据《XX县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结合XX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综合治理、因地制宜、长效管理”的原则,全面深入开展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四分类”工作,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系统,达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强化公共机构和企业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居民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健全“综合协调、分工协作”机制,明确管理主体和协同部门。加大政策支持,保障所需资金。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认知度、参与率。

坚持源头减量、分级分类。注重源头管控,减少过度包装,倡导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发挥居民、市场两大主体,普遍开展城镇生活垃圾分类。

坚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合理确定分类方法,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的具体方案,做到一体谋划,全程分类。按照就地处置原则,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处理设施规划。统筹社区、新村一体化发展,逐步扩大实施范围。

坚持分解为主、填埋为辅。充分发挥处置快、污染少、可产能等优势,完善以分解为主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提升。

三、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城镇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专项行动、回收利用专项行动、制度创新专项行动、处置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文明风尚专项行动等五大专项行动。到2020年底,全镇生活垃圾总量实现零增长;基本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实现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50%以上,资源利用率达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体系;建成集镇分类示范小区6个,国道沿线示范村2个;加大分类宣传力度,有效形成综合治理、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集镇范围内全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专项规划。

研究制定全镇生活垃圾分类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完善全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健全生活垃圾前端投放、中端收运、末端处理等各阶段专项规划,并纳入镇域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厨余垃圾、大件垃圾、废旧家电等处置设施规划建设,实现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研究制定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设施建设、考核评价等相关标准。

(二)实施强制分类。

按照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明确全镇强制分类类别,制定强制分类行动目标。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在集镇及国道沿线村庄范围开展垃圾三分类强制分类,镇属机关单位执行垃圾四分类。

五、重点实施主体

(1)镇属机关单位:党政机关、中小学校、中心卫生院、敬老院、供电所、信用社、派出所、交警中队、林业工作站等。

(2)相关企业:宾馆、饭店、超市、农贸市场、商铺、企业等。

(3)社区:安置房小区、XX湾小区、老政府大院、新街住宅区、供销社小区。

(4)国道沿线村庄:XX村整村、XX村(上、中、下组)、XX村(上、下陈斜)

六、分类要求

执行垃圾“三分类”即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中小型以上餐饮企业等产生餐厨垃圾的机构,按照餐厨垃圾管理规定设置餐厨垃圾桶。

(一)易腐垃圾:指家庭、饭店、食堂等生产的餐厨垃圾、餐饮垃圾以及其他易腐有机垃圾,如餐厨垃圾、骨骼内脏、果皮、残枝落叶、菜梗菜叶、剩菜剩饭等。

投放要求:居(村)民将易腐垃圾在家中投放到易腐垃圾袋内,投放时不能掺杂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如:包装袋、塑料袋、保鲜膜、商标、烟头、洗涤济等。易腐垃圾袋收集至一定容量后,由村民定时定点投放至专用“易腐”垃圾桶,由县集中“餐厨垃圾运输车”每天定时定点运输到县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处理。

(二)可回收垃圾:指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生活垃圾。

如玻璃、纸张、牛奶盒、金属、塑料、可乐罐等。

投放要求:废纸类应折好平压,并用绳运捆牢,回收时避免受到污染;塑料类塑料瓶内应无残留液体;玻璃类应去除瓶盖及标签,尽可能保持完好,瓶内残留物应用水冲洗干净;金属类易拉罐等应踩扁压实,金属尖利器物应用纸包装裹好。以上可回收垃圾由村(居)民自行送至回收网点兑换或投放可回收垃圾桶内由保洁员进行二次分拣。

(三)其他垃圾:指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

如纺织品、污染纸张、破旧陶瓷品、尘土、一次性餐具、法烟头等。

投放要求:其他垃圾应袋装投入指定垃圾投放点的的“其他垃圾”桶内,避免混入易腐垃圾及可回收垃圾。由县集中运输垃圾车运至县垃圾处理中心进行压缩中转至焚烧填埋。

(四)大型生活垃圾:指体积大、整体性强,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废弃物。

如办公桌椅、破旧沙发、床垫及电子产品垃圾等。

投放要求:村(居)民联系镇环境整治中心进行收运

处理或自行投放到三源路口垃圾中转中心,投放时摆放整齐。

处理方式:收集量达到一定量后,由镇环境整治中心统一拆分分类收集后送至县垃圾处理中心处理。

七、定点定时投放

定点投放:集镇共设10处投放点,分别是安置房、XX湾小老政府、幼儿园、政府食堂、农贸市场、XX停车场、丁子路口、上街头、供电所;XX村XX组2处、下章2处、横源2处、上付1处、下付3处;XX村上街2处。定点投放点投放三分类垃圾桶,分另为绿(易腐垃圾桶)、蓝(可回收垃圾桶)、灰(其他垃圾桶)三色。

集镇设“可回收垃圾回收网点“1个(在镇环保公司内),试点村以每村组保洁员家中作为定点回收网点。

定时投放:餐厨垃圾由村(居)民每天上午8:00-10:00,下午6:00-8:00将分类好的垃圾分别投入垃圾投放点相应绿色垃圾桶内。可回收垃圾由集镇“可回收垃圾回收网点”每星期的星期一全天开放回收可回收垃圾,由村(居)折叠、捆绑送到网点按市场价兑换现金并给予积分。试点村可回收垃圾由村民折叠、捆绑送到本村小组保洁员家中积分(废品本身价格置换积分并给予积分),也可以由村委会统一安排人员上门回收可回收垃圾并兑换积分。

定人员监督分类:在每一个垃圾投放点安排专人指导垃圾分类,集镇聘请10人按投放时间定点工作,试点村参照执行。主要职责是监督指导村(居)民是否正确分类,及时将错分的垃圾分类,并现场给予投放垃圾的村(居)民发放垃圾积分卡。

八、垃圾分类积分及物资兑换

(一)积分卷票面设置。

1分、2分、5分、10分、50分、100分,卷面盖政府公章并设防伪标志。

(二)可回收垃圾积分。

村(居)民每参加一次“可回收垃圾”网点投放积10分,每周最多一次。

1.按重量计算每1斤积1分,每100积分等于10元人民币。

2.废品本身价格置换积分,按实际市场价格按100积分等于10元人民币来计算。

(三)垃圾投放站垃圾投放积分。

村(居)民每次(按投放时间)参加定点垃圾投放(包括三种垃圾)积5分,每天不超过2次。

1.餐厨垃圾每次积10分,每天不超过2次。

2.没有送到可回收网点在垃圾投放点投放可回收垃圾的不计算废品本身价格,可回收垃圾每次积10分,每天不超过2次。

3.其他垃圾每次积10分,每天不超过2次。

4.有害垃圾每次1斤积100分,每次少于1斤不给予积分,每天不超过2次。

(四)超市兑换物资。

村(居)可持积分卷到指定超市兑换相应物品,积分卷使用以每100积分等于10元人民币标准,根据需要兑换自己所需物资。超市持已兑换积分卷以每100分等于10元人民币进行政府结算。

九、垃圾分类行政强制制约措施

村(居)民不执行垃圾分类工作,经多次劝说无效对其

采取行政强制制约措施,如不能评参加低保户、贫困户、五好家庭、清洁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不安排冬春救助金发放,不安排公益性岗位工作,上黑榜张榜公示。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XX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我镇生活垃圾分类任务落到实处。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成员由镇纪委、党政办、环境整治办、文明办、财政所、派出所等负责人担任。镇垃圾分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环境整治办公室。负责建立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定期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对单位、学校、小区、企业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完成情况的监督考核;建立工作简报机制,及时通报单位、学校、小区及企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态及先进做法等;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对各社区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

(二)落实资金保障。

镇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分类垃圾袋、分类垃圾桶配置以及分类督(劝)导员配备等所需经费。并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全镇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培训等。镇属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垃圾分类桶更新与配置经费,原则上由各单位自行负责。镇财政所要设立垃圾分类奖励经费,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创新激励措施与机制,对分类推进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激励居民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观念和习惯。

(三)严格督查考核。

试点各村、镇属机关各企(事)业单位应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计划,确保如期完成上级下达的各工作任务。强化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督查检查,试点各村要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在“垃圾革命”专项行动考核中作为重点内容,定期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检查,实施分类质量评估和工作考核。对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有力、绩效明显、分类效果好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奖励,将生活垃圾和减量工作纳入到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绿色学校(幼儿园)等评比活动。对落实不力、工作滞后的,要予以通报批评。

(四)强化制度建设。

研究制定XX镇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考核标准,从制度层面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体系建设、源头减量、监督管理、保障措施、政府和公众分类责任义务、公民行为规范、奖惩机制等方面予以明确,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规范长效。

(五)强化示范带动。

试点村、镇属各部门要结合本单位工作特点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引导单位职工和居民自觉、科学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逐步提升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的覆盖范围和水平。积极提供简便易行的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工具。安置小区要通过设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栏、配备督导员等方式,引导居民单独投放有害垃圾,将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分类收集、分类投放。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开展定时定点投放和清运试点。

(六)积极宣传引导创建示范小区。

2020年2月前完成制定实施XX镇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引导行动计划,编制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宣传手册,制作公益广告宣传片,开办互动栏目,丰富宣传内容;2020年3月-6月期间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在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广场、集市大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和公益宣传,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浓厚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以安置小区为示范样板村,开展垃圾分类宣讲,广泛宣传典型经验,推广样板示范,增强生活垃圾科学分类的正能量。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和妇女组织作用,提升宣传引导效能。

(七)健全监督渠道。

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民意反映监督平台,开通投诉监督电话热线,开辟民情聚焦曝光栏目,设立民情民意留言箱,及时倾听群众呼声和意见,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加强线上、线下交流互动,调动网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自觉性、积极性。

第五篇:XX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

XX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XX县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XX县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考核办法》、《XX县完善提升城乡环境管理一体化工作》等文件精神,全面提升本街道垃圾分类管理能力和处置水平,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政府推动、全面参与,源头治理、全面推进,市场运作、政策支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通过完善分类收运、处置设施设备体系和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各环节的督查考核办法,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垃圾处理体系。用三年时间,进一步巩固前期工作成效,完善生活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全面提升市民垃圾分类意识,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努力使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认同感持续增强,全力助推美丽XX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二、实施范围

XX街道各村(社区)、站所、相关事业单位。

三、实施时间与步骤

从2019年5月到2022年5月,用三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全面提升各村、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水平。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9年5月-

2019年6月)

1.做好全面宣传动员,广泛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宣传。通过邀请县分类办、垃圾分类工作专家现场培训等形式,提升机关、村、社区干部垃圾分类工作能力和居民群众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

2.成立街道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XX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XX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考核办法》等文件,召开工作推进会议,进一步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

3.抽调相关人员成立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办公室、督查考核组、宣传培训组、指导推进组,对村、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现场督查指导。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9年7月-

2021年12月)

起,各村、社区按照《XX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XX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考核办法》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确保工作有效落到实处。

1.至2019年底,街道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100%,居民知晓率达100%,参与率100%,投放准确率达65%以上,分类运输率达85%以上,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回收利用率达45%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3个、示范小区5个以上,街道(含村、社区)办公场所创建成示范单位。

2.至2020年底,在覆盖面、知晓率、参与率达到10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他指标,确保投放准确率达80%以上,分类运输率达90%以上,回收利用率达60%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100%,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7个、示范小区8个。

3.至2021年底,街道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实现零增长,投放准确率达90%以上,分类运输率达100%,回收利用率达70%以上,实现街道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示范小区全覆盖。

(三)巩固提升阶段(2022年1月-2022年5月)

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模式适宜、分类高效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处理体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XX街道垃圾分类工作统筹协调和有效推进,成立由街道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宣传培训组、指导推进组、考核督查组,协调落实和推进各阶段垃圾分类工作。各村、社区要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推进小组。村、社区书记任组长,落实分片包干,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确保辖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二)强化宣传培训。加强垃圾分类培训教员、指导员、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实现垃圾分类的培训、指导和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专业化,切实发挥“三支队伍“的基础性作用。各村、社区志愿者人数不少于分类家庭户数的2%。建立健全培训工作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要积极组织垃圾分类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小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商场、进宾馆(酒店)、进窗口等“八进“活动,特别是要加强对村、社区两委班子,以及业委会成员、党员、楼道长、小组长、志愿者的培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物业企业、保洁队伍等组织和队伍的作用,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各村、社区开展培训活动原则上每月不少于1次。特别是村、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含网格员)要结合“三进三服务“和“一线恳谈日“等活动,每周二、六晚以“固定走访日“的形式开展上门走访宣传,指导垃圾分类。每月走访户数不少于200户,并做好登记。

(三)强化设施保障。各村、社区要加强设备设施日常管理的维护和监督工作,做到“数量合理、种类齐全、图文清晰、摆放正确、专桶专用、每日一洗、清洁卫生无破损“,方便分类投放、收集。按照要求布置好垃圾收集点、垃圾分拣中心,便于二次分类工作开展。建立新建、改建小区生活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包括垃圾分类桶收集房、分类垃圾放置点、垃圾分类专题宣传栏)的点位设置、建设和监督管理制度。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智能监管系统,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对恶意破坏、乱倾倒生活垃圾的单位或个人,村、社区及时上报街道,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置。

(四)强化考核监督。建立分层目标责任制体系,街道与村、社区签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和目标任务。将各村、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纳入街道对村、社区年终综合考核内容,每季度进行亮牌考核。街道纪工委牵头对各村、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垃圾分类工作不重视,推进不力,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影响垃圾分类工作正常运作的村、社区进行约谈问责。

下载关于2021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调研报告(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2021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立法调研报告(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一、垃圾的分类:依据公司目前的垃圾情况,分为危险废弃物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和不可回收利用垃圾三大类。1.1危险废弃物垃圾:是指会对大气及周边环境产生危害......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1.0 目的 提高物业服务处员工的环保意识,为确保管理区域内垃圾分类处理,配合业主方完成垃圾分类管理。 2.0 范围 适用服务处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3.0 规定......

    垃圾分类管理介绍

    生态城垃圾分类管理 垃圾分类管理介绍 中新天津生态城借鉴天津市多年垃圾分类工作经验,引进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技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积极探索实施“源头减......

    垃圾分类管理规章制度

    垃圾分类管理规章制度1 为全面贯彻《xx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全力推进我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建设,根据中共xx区教育委员会、xx区教育局关于印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

    乡村生活垃圾问题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迅猛增长和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生活垃圾污染开始侵蚀农村,因垃圾问题而引发的投诉在逐年攀升。从县河至关垭子,从水......

    幼儿园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幼儿园垃圾分类管理规定为了进一步推动创建市绿色幼儿园的工作,营造清洁、卫生、文明的校园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资源的可回收利用的意识,我园专门购买了2只具有自然......

    XX县交通运输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

    XX县交通运输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根据《中共XX县委办公室 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X委办〔2019〕X号)文件精神,为充分发挥机关单位的表率示范作用,现就推进......

    立法调研

    关于开展民办教育立法调研工作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局、三个开发(度假)区教育局、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倘甸产业园区和轿子雪山旅游开发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