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假调研报告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会计系 会计专业
企业调研报告
姓名
所在专业
班级
学号
填写时间:年月日
附1企业调研报告正文参照模式(此行填写、打印时删除)
__╳╳___(公司/单位全称)的调研报告
(标题上下各空1行,此行填写、打印时删除)
一、调研企业概况
(一)单位性质:(下述内容小四宋体不加粗固定值22磅行距)
(二)单位规模:
(三)单位业务范围:
(四)调研单位的会计岗位设置及核心岗位考核标准:
(五)其他
二、调研企业内容(下述内容小四宋体不加粗固定值22磅行距)
(一)具体调研项目:
(二)调研过程:
(三)其它:
三、调研企业心得
(一)发挥了什么专长,有什么收获:(下述内容小四宋体不加粗固定值22磅行距)
1、2、(二)暴露了哪些不足:
1、2、(三)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情况:
1、2、(四)其他方面的心得体会:(可以是通过调研后的今后打算)
四、对调研企业在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探索(此项没有可以删除)
(一)存在问题(下述内容小四宋体不加粗固定值22磅行距)
1、2、(二)解决对策1、2、五、对所学专业在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附2企业调研报告项目内容选题参考
1.《××企业财务核算流程调查报告》
2.《××企业财务岗位设置的调查报告》
3.《××企业财务主管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调查报告》
4.《××企业出纳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调查报告》
5.《××企业材料核算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调查报告》
6.《××企业销售核算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调查报告》
7.《××企业工资核算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调查报告》
8.《××企业成本核算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调查报告》
9.《××企业税务核算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调查报告》
10.《××企业统计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调查报告》
11.《××企业报表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调查报告》
12.《××企业驻外会计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调查报告》
13.《××企业成本控制的调查报告》
14.《××企业税收筹划的调查报告》
15.《××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的调查报告》
16.《××企业内部审计情况的调查报告》
17.《××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展的调查报告》
18.《××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程度调查报告》
19.《××企业会计人才的新需求》
20.《关于××企业会计核算流程的调查报告》
关于企业(包括个体经营户)生产经营活动基本情况的社会调查
调查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08级会计系学生
调查对象:各类企业,如:制造企业、商业企业、服务企业等;个体经营户,如:养殖户(养鸡场、养猪场)、种植户、商户等,具体形式不限,暑假调研报告,工作报告《暑假调研报告》。
调查时间:1周调查内容:各类调查对象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如选择生产企业,调查内容为:被调查企业名称、规模、所属行业、经营范围、机构设置、主要产品种类、某一产品的具体生产工艺过程、产品的销售区域等。如选择养鸡场可了解:鸡场规模、资金投入情况、收入来源、生产周期长短、主要成本费用发生情况、销售方式等(其余类似)。
第二篇:2010暑假调研报告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根据党中央和民政部、工信部关于新社会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按照我协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第一阶段工作的要求,为了搞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把握行业发展的现状,找准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寻求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谋划和理清发展思路,做到有的放矢,视像协会积极行动,认真制定调研方案,确定调研内容和课题,围绕行业在当前数字化和平板化战略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工作。协会全体党员在秘书长白为民的领导下,就影响行业发展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合理化建议等内容,边学习边调研,采取走访、座谈、书面征询等多种形式,深入会员企业一线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
通过调研活动,一方面了解到广大会员单位非常重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正在努力学习、力求深刻掌握、认真实践,从而全面推动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
一、调研内容
1、影响行业发展的思想认识问题、现实问题;
2、当前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如何深化行业管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4、合理化的建议。
二、形成的主要问题
1、影响行业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个别会员单位还习惯于用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抓发展,工作中有时存在因循守旧的现象,只求过的去,不求过的硬。解放思想还不够,缺少活力、动力和竞争力,在落实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理念上,眼界不够广,思路不够宽,办法不够多,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够强。
(2)在我们一些会员单位中,对科学发展观思想认识有偏差,对中央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在具体贯彻执行中,特别是遇到改革发展中的困难,还是按老套路来办事情,创新科学发展的观念和思路不多。
(3)通过开展调研,发现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少数会员单位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对行业整体形势变化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应变机制;二是面对当前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如何落实国家经济政策,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开发市场适销对路产品,逐渐巩固市场地位,少数企业办法不多,转变不很明显。这些问题都应乘着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东风逐步解决落实。
2、当前经济危机已经触底,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在逐渐抬头,都在利用贸易保护措施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尤其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在不断增多,国际节能减排需求又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新的课题,在大背景下电子信息企业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产业链是当前大部分会员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是观念意识落后。由于传统的思想观念对部分会员单位还有影响,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个别企业还是习惯于用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看待现在的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业的发展,对全体会员单位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和答案,这需要从思想观念方面不断适应,从实践锻炼方面不断努力,才能切实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而这种适应和努力都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在短时间内全面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是不现实的。
2、是学习意识不强、学用结合不很好,学习效果不很理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由于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企业增强践行科学发展观能力的自觉性和实效性。在工作中,还有少数企业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认识不够,认为学不学无所谓,有的虽然理解了,但不善于用理论联系实际,不善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不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科学发展能力的提高。
3、是制度机制方面的因素。科学发展具体到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又不是完全能量化的事物,很难在主观上得到一致的认同,企业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
四、解决问题的理论对策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们牢牢把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有利时机,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解决问题的指导意义和作用,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从企业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坚持把发展作为企业生存的第一要务。
2、要切实深入领会科学发展的理念。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企业全体员工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和机遇意识,提高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能力和本领。
3、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以人为本,更加关注企业的全面发展、综合发展、个性发展。
4、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推进会员单位党的组织、思想、作风、制度建设。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建工作,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体现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五、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1、要突出重点。开展活动不搞一哄而起,解决问题不搞形式主义。要使全体会员单位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每个企业、每个部门、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拿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的方案、一个好的工作思路来,人人参与。
2、要力求实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是单纯的理论宣传,这次活动重在理论联系实践,指导实践,重点要在实效上下功夫。要通过实践活动,使大家的思路更清晰,使各项工作更好地上一个新的台阶,能让群众看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实效、有变化、有成果。
3、要加强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始至终要由企业一把手负责。要求企业全体员工都参加该项活动,将这次活动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一抓到底。
4、要增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行业发展的意识。要全面深刻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自觉树立并落实到行业发展当中去,更新发展战略,明确发展方向,围绕工作核心,不断优化资源配臵,切实提升企业各项管理中的运行效率,努力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六、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电子视像行业解决发展中诸多问题和矛盾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行业积极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妥善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生产经营
作为一个企业,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必须要坚持“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加速发展。在保持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成本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关系,将发展的速度与企业、职工的承受程度结合起来。同时,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进行重大投资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和市场的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大胆开拓、又量力而行,努力实现企业的平稳发展,防止大起大落。
2、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转型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加快企业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抓好企业决策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内部监督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实现企务公开、阳光操作,扩大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3、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职工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要在生产经营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创造平等竞争、能够充分发挥和实现职工自身价值的内部氛围。
第三篇:暑假调研报告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新
农
村
环
境
保
护的调
查
报
告
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班级:服工1105
姓名:刘雨晨
学号:2
4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宜万乡环境保护情况
根据党和国家关注“三农”的政策,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先进农村的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新农村建设面貌焕然一新,基本上进入了初等新型农村的水平。但是伴随着新农村建设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这是经济发展没有与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表现。下面我就根据湖南省常德市XX乡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来谈谈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状况。我将从森林植被破坏情况,水污染情况,固体垃圾污染情况,水土流失情况,空气污染情况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来谈谈这些问题。
首先我来谈谈森林植被覆盖情况。以前我小的时候发现山上的树木非常茂盛,植被覆盖很广,树木高大,想要进入山里面非常困难。而如今再看看这些山地,看看山上的植被覆盖情况,不堪忍睹。由于村民们和外来人员无休止的砍伐树木商用和无休止的开垦荒地,再加上外来商贩在农村大办乡镇企业大量占用山地作为建筑用地造成大量的树木被伐。现在的山地上只剩下一些稀稀疏疏的小树木,有的山地干脆成了秃头,一棵不剩。大量的树木被伐造成森林植被覆盖严重减少对农村经济建设和新农村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应该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注意。
其次就是水污染情况。现在农村用来贮存水的水利工程主要是水库,然后就是天然形成的湖泊和河流。利用暑假时间我走访观察了宜万乡的近十个水库和河流,对里面的水质情况进行了调查。由于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经济的决定使乡镇企业在农村大力发展起来,鞭炮厂、砖厂和养猪场就是里面的典型。这些工厂又是需要大量的水源和水污染严重的工厂。我调查的这些水库和河流都大大小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以其中的群英水库为例:群英水库是XX乡最大的水库,原来湖水清澈见底,湖水甘甜可口,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群英村民。而如今的她去受到了严重的考验,由于在她附近建了一个中型养猪场,养猪场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并且由于管理不恰当,养猪场的粪便就直接排到水库里面,造成了水库水源的严重污染,现在的水都变成了浅绿色,更令人担心的是全村人以这个水库为重要的水源,而今水源严重污染会直接威胁到全村人的用水安全,这些应该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注意。再次就是固体垃圾的污染。由于现在的农村还保留着赶集的习俗。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了,赶集就自然比较热闹了。每次赶完集后,街上都有大量的垃圾,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大街上一片狼藉,臭气熏天,这不仅影响城镇环境,也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不便。接着就是水头流失情况严重。由于现在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乡镇企业大力发展,致使部分乡镇领导干部鼠目寸光,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盲目的开采山林作为企业用地,大量开办工厂。致使大量山地被开垦用作建筑用地,这就不得不大量的伐木,最终造成的是水头保持情况不容乐观。再之,由于农民缺乏森林保护意识,大量砍伐木材用于木材出售或者燃料等等。这些都使农村的植被覆盖率逐年减少,水土流失情况日益严重。
最后是农村的空气污染也比较严重,由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农村广布,农村占全国人口的70%的比例,然而农民普遍使用的是木材燃料,而大量燃用木材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空气污染,乡镇企业的发展,大量燃料的燃用也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
森林植被破坏、水体污染、固体垃圾的污染、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都是农村环境破坏的表现,都是农村经济发展未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纵观宜万乡的环境情况实在令人担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失去了平衡,为此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针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情况我觉得可以实行封山育林的政策,并且实行“伐一补一”的方针,砍伐一棵树木就种植一棵树苗,这样就能实现伐育结合,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针对村民们的滥伐情况实行封山育林政策,对那些还没到砍伐年龄的树木进行保护,有利于森林植被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农村水体污染的情况,实行“净化,清洁水体”的方针,严厉惩罚那些污染水体的不法分子并经常性的清洁水体,将禁止水污染用法律形式保护起来。针对固体了垃圾污染可以实行“严厉监管,实行惩罚”的方针,对那些赶集的村民进行教育引导其关注城镇卫生,共同克服城镇固体垃圾污染。针对水土流失情况,我认为应该扩大和保持植被覆盖,这是前提,要禁止无休止的砍伐活动,还要提高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进行广泛宣传,提高那些工厂主的文化素质和法制素质,让他们知道滥砍滥伐不仅是违法的并且也不了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还要有一个优秀的领导集体,好的政策,出台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领导要带头,带好头,带头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针对空气污染情况也可以用法制和教育来进行约束和规范。
这就是我暑假对宜万乡部分地区的环境调查,并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环境问题。以小见大,从宜万乡再引深到全国农村,这些环境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这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我想只要地方部门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就一定能克服这些问题。
服工1105班刘雨晨
2012年7月21日
第四篇:暑假调研报告
寒假社会调研
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调研报告 调研者:杨曼班级:0601101学院:生物信息学院
市委、市政府在谋划“十二五”总体思路时,***书记提出专门研究“城乡区域贫富差距”的命题。
今年初
《决定》系统谋划工作正式启动。“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命题清晰提出。今年2月
市领导给相关部门、单位布置任务,分门别类安排研究课题。
今年4月
起草小组依据28个调研报告,提出一揽子关于缩小三个差距的对策建议,首次上市委常委会专题讨论。
今年5月
起草小组拿出了9000余字的初稿,再次供市委常委会讨论,市领导肯定初稿后,提出了“瘦身”要求。
今年6月
共同富裕理论研讨会在渝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等充分讨论,研讨会成果进入《决定》。
今年7月初
初稿又发至相关部门和区县,同时召开3次各层面的座谈会征求意见。
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21日闭幕,一份4000余字“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出炉。
这份“意义深远”的文件,提出的促进共同富裕12条举措,能让一位普通老百姓触摸到利好。其通俗、易懂的表述背后,蕴含着大量的体制、机制创新和革命性的探索,带领重庆向一个世界性难题——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发起攻坚。
这份能给3200万重庆人民带来幸福的“宣言书”,在起草中,经历了字斟句酌的反复讨论,经历了数据引发的激烈争论等。近日,本报记者采访该份《决定》起草小组核心成员——市政府研究室综合处处长徐永德,披露其“炼炉”历程。
历程
万余字“瘦身”至4000余字
“这份《决定》初稿,有10000余字,吸纳了28个研究课题的精髓集聚而成。”22日中午,市政府研究室综合处办公室,处长徐永德从一大摞堆至头顶的文件中,翻找出一本封面写着“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专题调研报告汇编”册子说,这本册子集聚的智慧和心血,为《决定》的起草,提供了从理论到技术层面的支撑。
徐永德是《决定》起草小组核心成员之一。21日会议闭幕后,他和研究室一帮“秀才”们,才睡上一个囫囵觉。为这次会议召开,他们奋战了大半年。
“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是本次会议的主题。“这一主题的确定,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徐永德说,去年正值两个五年规划交替,市委、市政府在谋划“十二五”总体思路时,***书记提出专门研究“城乡区域贫富差距”的命题。在随后召开的市委三届八次全委会上,明确将“缩小三个差距”写入“十二五”规划建议。市政府赓即成立了专题研究小组。徐永德参与其中。
“不是写几条出来应付,更应注意顶层研究的系统性,将关键性的问题弄清楚”。徐永德回忆,在前期召开的至少五次理论研讨会上,这是市领导每每强调的要点。
今年,市政府研究室在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时,该《决定》系统谋划工作正式启动。“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命题清晰提出。徐永德介绍,重庆提出这一命题的战略考虑,市长黄奇帆在本次全委会上发言时进行了论述。
其一,就中国而言,改革开放30年,“蛋糕”做大举世公认。在此基础上,如何把“蛋糕”切得更好,更多地体现公平,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重庆若能系统解决这一问题,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一个很有价值的范例。
其二,就重庆而言,完成“314”总体部署,难度最大的是城乡统筹和全面小康,必须依托于“三个差距”问题的解决。
其三,重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通过缩小三个差距,推动经济增长向内需拉动特别是消费拉动转型。
其四,这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市“二元”结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由之路。徐永德说,今年2月底,市长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前,交代市政府研究室、发改委、社科院、党校、统计局相关单位,将“命题”涉及的重要问题研究清楚,对于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分门别类安排研究课题。如市社科院干技术活儿,重点研究缩小差距的“突破口”;市委党校干理论活儿,重点研究缩小三个差距的理论支撑。
“课题围绕系统性研究展开,数百人参与。从最初的13个拓展至25个。”徐永德说,市人大、市政协、市政府参事室等根据自身优势,主动参与进来,各自提供调研报告。到今年4月,起草小组依据28个调研报告,提出了一揽子关于缩小三个差距的对策建议,首次上市委常委会专题讨论。
5月28日,起草小组拿出了10000余字的初稿,也就是《决定》的母本,再次供市委常委会讨论。徐永德说,这份“母本”,除有缩小三个差距的举措外,还注重了对缩小三个差距系统性方案的阐述。
“将有重庆特色的东西、最管用的措施拎出来,让普通老百姓都能看懂。”市领导肯定初稿后,提出了“瘦身”要求。
徐永德说,数易其稿后,稿子缩减至4000余字。7月初,初稿又发至相关部门和区县,同时还召开3次各层面的座谈会征求意见,已经历了几上几下。
在《决定》修改完善过程中,市委主要领导倾注了大量心血:“直到《决定》上会前夕,领导还在亲自‘操刀’,从标题到每个段落,都作了字斟句酌的审改。”
“‘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无先例可循。作为一个省级市提出来,理论上能否站住脚,能否落地实施,市委、市政府异常谨慎。”徐永德说,基于此,才有共同富裕理论研讨会在渝召开。重庆邀请了中国社科院等国内一大批顶级专家来渝,开展了一次高规格的“借智”行动。
这次理论研讨会的成果,进入了《决定》。
“《决定》开篇的‘帽子’中有句话: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吸纳了研讨会的专家意见。”徐永德说,将最初的“本质属性”修改为“本质特征”。专家提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一词之改,更为准确。
又如,《决定》在总体要求中提出的“着力解决效率与公平相脱节、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不协调、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都将理论研讨的成果吸纳进来。再如,发挥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在缩小三个差距中的基础性作用,也是当时研讨会上相关专家强调的,重庆恰恰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提炼
12举措由45个目标数据量化
20日大会开幕,历时大半年打磨、共计4000余字《决定》的讨论稿,摆在与会者的案头。讨论稿中提出的12项举措,由45个目标数据量化。
《决定》中,促进共同富裕目标中的核心指标是基尼系数缩小到0.35左右。“这个0.35,我们的‘12条’下去以后究竟能不能实现,市长非常关注。”徐永德透露,最初讨论初稿时,有部门提出目前我市基尼系数是0.42左右。市长反复询问这一数据到底如何测算而来?计算公式是什么?经历一番严谨的问询后,由统计部门借鉴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依据,拿出一个精准的计算模型,综合城镇化率、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内部贫富差距等指标,组合测算去年底我市的基尼系数是0.43。有了这一依据后,市长再依据公式,根据12条举措中提供的变量进行计算,得出0.35这个数据。
徐永德说,直到大会召开头天凌晨1点,正和同事们在办公室熬夜的他,还接到市长电话,叫他们前去讨论《决定》中相关数据特别是基尼系数的科学性,一直讨论至凌晨2点。经反复验证,到凌晨4点,上会的《决定》讨论稿才最终予以付印。
有的数据讨论中还经历了激烈的争论。比如,《决定》提出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徐永德说,在一次市政府常务会上,有意见提出,国家及全国大多城市,失业率都在4%~5%,要实现这一数据,都异常艰难。建议《决定》与国家水平一致,市长持不同看法。“按现在的工业销售值从一万亿跃升到三万亿。增加两万亿销售值,按人均一百万贡献率来测算,就有两百万个岗位。最保守有150万。加之带动服务业180万,就是330万。按照我们的城市化率来测算,为什么要提4%?我们能够做到,就要大胆拍起胸脯说。”在这番争论后,控制失业率由4%调整为3%以内。
有些数据的更改,经历了博弈的艰难过程。《决定》举措中第五条提出,“力争将50%的贫困区县脱贫摘帽”。
徐永德说,我市一些贫困区县不愿摘“穷帽”,是惦记着中央几千万的扶贫资金。同时,也有相关部门担心摘帽会削弱扶贫工作。
“一个直辖市,还有那么多区县戴着‘穷帽’干什么?贫困县的帽子影响整体形象,影响招商,影响发展。”在讨论中,市领导提出要有远见和魄力,不要为蝇头小利蒙住眼睛。“对摘帽的区县,市里将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持既有扶贫资金规模不减,不断巩固扶贫开发成果。”市领导一锤定音。
《决定》第9条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将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由目前的43%提高到50%以上”,徐永德说,最初的提法是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市长觉得老百姓看不懂,没有人知道是怎么算的。他就用最简单的办法,用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这样算,得出是43%。然后根据举措,能让居民可获得收入的增加途径测算,才有50%以上这一目标的出炉。
创新
重庆发展既长骨头又长肉
4000余字的《决定》,轻松读完。很多表述,在“民生十条”、“十二五”规划中都曾有表述。
“看似熟悉,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里面有革命性的突破和探索。”徐永德说,通读《决定》,理念创新十分突出。
徐永德说,《决定》第一条“新增330万个就业岗位,发展微企15万个、其他大中小型企业达到35万个、个体工商户增加至150万个”。这些数据,是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经济增长与创业就业同步的创新发展理念的落地支撑。这意味着重庆发展既长骨头又长肉,经济的发展更加健康、更富内涵。
“大幅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则将给我市‘三农’带来一次革命性变革。”徐永德说,户籍改革、地票、农房改造、“三权”抵押贷款、股份合作社等,都是带有革命性的创新。最后,徐永德谈到,12条举措在各点上的突破,汇集一起构成了重庆缩小三个差距的集成化系统,这是《决定》通俗表述体现的内核。
第五篇:暑假调研报告
长江师范学院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巫溪三宝村种植药草的调研报告
在经济、交通、区位相对滞后的巫溪县,一个叫做“三宝”的村庄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495元,是巫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6倍;2007年被国家司法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为了让三宝村的农产业发展更快更加丰富多样,尽我们的最大力量帮助他们解决种植上的基本困难,2012年7月6日我们在三宝村开展了关于农民种植药草的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情况对农民种植药草的困难作出了客观的分析.一、调研目的考察农民的性别、年龄、居住地、职业和经济收入等关于农民种植药草的基本情况;调查农民对种植药草的动机及困难。
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以三宝村的居民为调查总体,从中随机抽取57名农民作为调查的具体对象。
2.调查问卷。问卷分性别、年龄、居住地、职业、经济来源,种植药草的动机及种植药草存在的问题6个项目。各题均采用封闭式设计,要求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在各题所列的选择项中选取一项,作为对该题的回答。
3.调查问卷的分发。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回得收率为100%。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居民的性别构成。57名调查对象中男性占总人数的35%,女顾性占总数的65%。在家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大部分年轻的男性都在外打工,女性一般在家带小孩照顾老人,只有只有极少数的年轻男子在家发展农业等其他行业。
2.居民的年龄组成。妇女在25~40岁,老人在55~70岁之间。
3.居民的居住地分布。因巫溪的山多,所以有一半的居民都居住在山坡上,他们的交通不便,故农作物不能及时地变成钱,影响他们种植的积极性。
4.居民的职业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部分是小孩都在读书,第二部分是妇女以种田为主,第三部分是老人,健康的还种田,身体不是很好的就种点菜等。
5.居民的月薪收入。老人和小孩几乎没收入,妇女的收入一般几千元。
6居民种植药草动机及其困难分析:
一、不知道什么地方及土质适合种植那种药材最合适;
二、不懂相关的政策和种植方法,没有专业人员指导他们生产,帮助他们改进生产方法,产量得不到提高;
三、不能很好的打开销路;
四、农民的困难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大部分年轻人认为在家的收入不可观,不愿在家发展,所以导致农村的劳动力流失严重,想发展农业的缺少劳动力。再加上偶尔因自然灾害导致收入不好等诸多因素影响了他们发展种植药草叶的积极性。四,中药材种植环境和条件里最重要的几个因素:
在人工栽培的200多个中药材品种中,各个品种有各自的生长习性,每个品种对土壤、温度、水分、光照、温差等自然条件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在砂壤土中生长良好的中药材品种,不能种植在粘重或沙质的土壤中,如丹参、白术、白芷、地黄等品种。在低温下完成生长周期的品种,遇高温会出现枯萎或倒苗,如红花、白芨、等。有的品种喜土壤干旱,如白芍、甘草等;有的品种喜土壤湿润,如薏苡、泽泻等;而有的品种既怕旱又怕涝,要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才能正常生长,如白术、。各品种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分要求也不一样。要求长日照的红花等品种,如种植在短日照的地区,产量低,质量差。半夏在土壤干旱、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强光照直射,就会倒苗,必须人为采取遮阳措施,才能正常生长。甘草、丹参等根茎类品种,在进入生殖生长的时期,必须有一定的温差刺激,才能完成养分的积累。在中药材种植生产的实际操作中,怎样合理调节温度、水分、光照等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高产优质中药材种植技术;有人说半夏在温度超过30度就会倒苗,但经笔者多年实践得出,只要土壤湿润,含水量20%左右,在隐蔽的环境条件下,短时间温度达35度,半夏也能正常生长;即使温度低于30度,在干旱(土壤含水量10%以下)强光照的情况下,半夏地上植株也会枯萎倒苗。所以,要种植出即高产又优质的中药材商品,就需从技术方面,根据生物学的特性,科学选择土壤,论证最佳播种或栽培时间,合理调节温度、光照、水分之间的关系,保证种植的中草药能够正常的健壮生长,从而在优质的基础上获得最高产量。土壤是中药材生长的基础和场所,其环境质量是中药材GAP生产的先决条件。现代中药材生产必须充分重视地理环境、农业生态条件对产量品质的综合影响,以中药材GAP为核心指导,走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道路,以确保中药材质量的平衡稳定。
下面是全方面的影响因素:
土壤环境质量指标是土壤和作物污染程度的硬性指标,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质、土壤、植被、工农业结构各生态因子及其相关因素,其中土壤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监测的重要依据。
1.地质状况与GAP
中药材具有地域性特点,讲求道地性。地质、气候及生物等各因子组合的“地质背景系统(GBS)”制约着中药材的分布、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和品质,也就是说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与地质背景系统有着密切关系,这是道地药材具有较强地域性的本质。究其原因,土壤是以母质为基础的,在气候、生物等作用下,不断地同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即通过“岩石(母质)-土壤-中药材”系统,将物质、能量、信息流(如矿质元素、地下水、地热等),源源不断地传递给中药材,这从某种角度决定了中药材的种类、地域分布和内在成分含量。因此,中药材的GAP生产首先必须考虑的就是地质状况对中药材的产地制约,必须遵循“产地区划,讲求道地”的原则。
2.地形地貌与GAP
中药材主要分布于山区、丘陵、平原等大陆地貌类型中,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及地形地貌等影响着中药材的分布、生长发育。因为地形引起母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进而引起光、热、水在母质和土壤中的再分配,各因子的综合作用,导致中药材随土壤呈现出纬度、经度、垂直地带性的“三向地带性”结合规律。中药材栽培在选择合适的地势类型的基础上,必须遵循“三向地带性”结合规律,在考虑经纬度、海拔的基础上进行引种驯化,扩大资源的再生繁衍,增强其产量品质。
3.气候因素与GAP
光、热、水、气是构成气候条件的主要因子,它们决定了成土过程的水热条件,是土壤环境系统中的重要因素,而且与中药材生长发育唇齿相关。
光照是中药材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不同类型的中药材对光照的要求不同,根据对光照时间长短和生长发育所需日光量的不同,中药材可分为阴生植物(如人参、细辛、黄精等)、阳生植物(如地黄、薏苡等)和中生植物;同时,中药材个体的生长发育时期不同,光照强度对其影响亦不相同。在造地、间作、套作时,对植物种类的选择和搭配以及间苗、整枝、合理密植等都要适应植物对光强度的要求。
温度是干扰中药材生产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对土壤的发育主要表现在土壤风化作用上。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温度存在最低、最适、最高温度“三基点”有着密切关联,植物的发育阶段不同,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是植物进化过程中对温度形成多样化适应的结果。
水是中药材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从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水平来说,水在生命系统中对有机体的热量平衡有着重要作用;从植物生态学水平来说,水对气候类型的形成与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水分在植物体内含量最重,土壤水是植物根部吸收水分的主要源泉。不同植物对水分的需要量不同,这决定了物种的分布范围。根据中药材对水分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方式,一般将其分为旱生、湿生、中生、水生等不同种类,这是它们对水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尤其值得提醒的是,水质的好坏和污染程度直接影响药用植物产品的品质,因此,中药材GAP生产过程中,对水质的要求(包括灌溉水)均应有其规范的标准,如灌溉水质执行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 5084-92等。
大气由干净空气、水气和各种悬浮的固态杂质微粒组成,是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为维持一切生命活动所必需。大气的质量好坏,对整个生态系统及中药材品质直接带来影响。氧和氮是地球一切生物呼吸和制造营养的源泉,中药材必须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生长;CO2对植物光合效应影响巨大;但污染的空气(尤其是工业“废气”)对中药材品质则会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在中药材GAP生产中,空气环境质量须执行一定的标准规范,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133095-82等。
4.土壤生态因子与GAP
中药材栽培生产除了要求土壤能提供良好的生根立足条件外,还要求土壤提供充足的营养、水分和空气(即土壤肥力)。品质纯正、质量稳定的中药材原料需要未受重金属和农药等污染的土壤条件。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土壤营养、土壤水分、土壤酸碱度、土壤空气及土壤微生物等均影响土壤肥力及中药材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土壤污染程度是中药材品质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中药材GAP生产要求的土壤环境质量须有一定的规范标准,如执行GB15618-1995。
土壤质地是土壤中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按砂、粉、粘粒的组成比例,可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及粘土类。不同中药材要求的土壤类型均有较大的差异,一般保水保肥力强、疏松、团粒结构优良的砂壤土均能适应大多数中药材的生长要求。
土壤有机质是中药材和微生物的养料源泉,也是土壤肥瘦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充分协调水、热、气关系起着巨大作用。
土壤水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成分,是中药材生长发育所需水分最重要的来源。
土壤酸碱度(即“土壤反应”)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很大,大多数中药材喜在中性或微酸、微度域值。故中药材栽培中应注意土壤酸碱度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调控以适应中药材生长及质量的要求。
土壤营养(氮、磷、钾、微量元素、有机质等)是供中药材生长发育的“粮食”,是创造优质高产中药材必需的物质条件之一。植物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均有其营养元素的平衡问题,土壤营养元素除碳、氢、氧来自大气外,其余元素基本上都来自土壤,而施肥和土壤自身的营养富集是土壤营养的重要来源。因此,合理施肥是中药材产量水平的关键,高品位施肥是中药材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进行中药材GAP产品生产时,结合中药材生长发育规律和土壤营养的实际水平,寻求最佳的施肥模式,是中药材能达到“高效优质丰产”的重要措施。
土壤微生物、土壤有机质或土壤腐殖质是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体现因素。有些中药材必须借助土壤微生物的共生才能生长发育,同时土壤微生物又是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动力,这均为中药材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良的土壤环境条件。
五、关于对三宝村种植药草的几点建议:
1、上级领导干部及专业人士应尽可能的想办法多宣传关于种药草的基本知识。
2、提高农民学习的积极性。
3、积极响应党员带动生产,树立好其他村民学习的好榜样。
4、向上级申请资金,多聘请专业人士来村里指导农民种植。
5、经常向村民了解困难,并及时想办法解决。
6、提高农民的种植信心(对农民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给予优惠)。
7、帮助他们打开一条好的销路,使资金能顺利地流通,保持他们长期生产经营。、教农民学会总结经验,分期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怎样提高产量、质量及销售价格。党员发挥先进性,支部增强凝聚力,村民勤劳向前进,团结奋进创佳绩.希望三包村的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