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局长包村调研报告
以党的建设为统领 推动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干部下乡住村帮建新农村建设,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推进我县新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就结对帮建新农村建设在繁城镇东魏村安营扎寨进行调研,在村委会听取了村支书魏北计同志对村里工作的汇报后,实地察看了村里的人畜饮水、村里的街巷硬化工程、水利设施、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农户家中问收入、拉家常,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给村民解难题、办实事,为我县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现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东魏村基本情况
繁城镇东魏村位于县城西北部、马峪河以东,全村有268户、1000多人,其中党员有34人,高中文化以上有5人。现有耕地面积1950亩(水浇地1000亩),大型企业有4个(1个砖厂3个选厂),标准化规模养殖牛存栏210头、猪存栏300头;全村经济作物有玉米、黍、谷。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经济发展情况。2013年,东魏村人均纯收入10000多元。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还是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为玉米、黍、谷种植、家庭养殖、劳务输出等。一是种植业,以玉米、黍、谷作为口粮只能解决全村的吃饭问题。二是养殖业,全村现存栏生猪300头,肉牛210头,有年均一万元以上收入的养殖专业户3户;三是运输业,全村从事运输业的6户,大小运输车6台;四是劳务输出,富余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310人。另外,有部分村民在农闲时到本村的1个砖厂3个选厂临时务工。
2.教育事业发展情况。东魏村有一座寄宿小学,周围几个村的学生都在这里就读,全校共六年级,专科学历的教师有13个,本科学历的教师有8个,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分别有41人、37人、37人、35人、33人、33人,共计226人。全村小学教育适龄儿童共104人,入学率100%,没有辍学现象,均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 3.社会保障发展情况。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000多人,参合率达到97%;2012年开始在全村范围内推广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对象800多人,参保率75%。全村60岁以上老人219人全部享受养老金。
4.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村部综合楼是集学习文化、教育培训、办公接待、医疗卫生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建于六烟屯,处于高升寨到县城的县乡道路边,为一栋砖混结构建筑,建筑面积为300多平米的办公室,内设办公室、计划生育室、培训室、医疗卫生室、文化室、会议厅等,卫生医疗室配备了基本的医疗救护药品。
5.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是在道路交通方面要加强养好。二是水利灌溉设施比较薄弱。三是通讯设施不完善。全村的通电、通电话、手机信号网络全覆盖,有三分之二的农户安装有卫星电视接收设备,但遇雷雨大风天气时常伴有短时间的停电和手机、电视信号中断现象。
6.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政策落实情况。村民的文明程度和民主意识、法制观念有待加强。村容村貌、群众精神面貌、卫生面貌较好,猪、鸡到处跑的现象较少,遍地猪牛粪的不卫生状况和群众砍树烧火的习俗在该村有较好的控制。
7.村级组织和党组织建设情况。一是村“两委”班子成员情况。现党支部班子有成员5人,其中支部书记1人,副支部书记1人(兼任村委主任),支部委员3人(2人兼任村委副主任);村委会 6人,其中村委主任1人,副主任2人,村委委员3人。平均年龄40岁,其中初中文化程度4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2人。村“两委”班子成员是各 村民小组的经济能人,能吃苦耐劳,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强的工作能力。二是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情况。目前,村“两委”建立了学习、工作、政务公开等制度,重大问题能集体研究。班子内部较为团结,关系比较融洽,能够保证村里工作的正常开展。村干部作风较为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村干部比较满意。三是党员队伍情况。全村现有党员34人,其中有女党员 1人,高中文化以上的有5人,50岁以上的有21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党员年龄老化。
三、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东魏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齐心协力,加快发展,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较大的变化。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村人民群众的温饱生活虽然得到了解决,但在生产生活中任然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1.群众思想认识还有偏差。部分群众的主体意识不够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尤其是在筹资建设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2.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整合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仍不够完善。由于乡村建设规划人才短缺,指导不到位,大都缺乏统一规划,房屋布局零乱,露天厕所、废弃水坑(塘)仍然较普遍,家户排污水沟独立不联通,有的家户直 接把污水排到路上,柴火乱堆乱放,村庄“差、乱、脏、臭”现象比较严重,村庄整治工作难度大,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待进一步加强。
3.村两委班子的干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只注重干一些具体工作,忽视了理论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4.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对于吸纳和培养年轻干部问题上认识不够,对年轻干部的使用放不开,怕出问题,缺乏对年轻干部的正确培养和引导。
5.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事业和综合保障部分比较健全,农民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创新不足,管理、保障措施不完善,工作成效不明显。
6.缺少农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如适合标准化规模养殖,农民缺乏技术、销售、互助方面的依托,不敢投资,怕搞不成赔进去,加上没人组织多数不敢养,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7.村中还存在调产力度不够,经济发展不平衡,还是以传统的玉米、黍、谷大作物为主,对经济作物发展不够。
四、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继续加强宣传发动。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 策,特别是强农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熟悉党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只是国家的事、政府的事,而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已的事,是让农民群众确确实实得到实惠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引导他们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
2.立足长远发展,科学制定东魏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规划,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然后按规划分期分批逐步推进实施。建议首先应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认真编制好“十二五”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农村建设的各项用地和空间布局,综合协调村民住宅与道路、人畜饮水、学校、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关系,为农村居民提供符合当地实际、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要确保村庄建设规划得到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房舍建设要符合规划要求,对不符合规划的建设行为要及时制止,对历史建筑要逐年“消化”。积极推进农村改水、改灶、改厕、改路、改房,实现雨污分流、垃圾清理,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
3.加快人畜饮水和水利设施工程建设,彻底解决人畜 饮水和农田灌溉困难。建议按照“农民出一点、财政拿一点、社会筹一点、包村单位和有关部门帮一点”的思路,构建起“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群众自助、社会赞助”的投入机制。抓住国家对贫困地区大力支持这一大好发展机遇,彻底解决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性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
4.以在全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平台,加强对村两委班子干部的教育培训,努力扭转党员干部在思想观念,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使村集体的核心作用充分体现和发挥出来。
5.抓住这次帮建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在不断加强农村道路养护、人畜饮水、教育、医疗保障的同时,还要抓好“一村一品”,特别在大棚蔬菜、标准化规模养殖上下功夫,实现精品农业、畜牧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多种产业生产加工的经济发展模式。
6.做好农村富裕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同时还要安排好留守儿童家庭的后勤服务工作,让务工人员安心创业。
第二篇:下乡包村调研报告
“大排查、大接访、大化解”活动下乡包村
调研报告
岚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索海冰
一、王狮乡阳坡坪村基本情况
阳坡坪村位于石桥山下,距209国道10公里,人口680人,165户,耕地2450亩,宜林地3500余亩,全村党员17人,学校一所,学生26人,村卫生所一所。经济以种植、养殖业为主,有大牲畜200余头,羊600余只,基本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外出务工23人,人均收入2000余元。
二、存在的主要矛盾纠纷
通过逐户走访排查、实地调研和座谈会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惠农政策以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收集汇总了现阶段阳坡坪村经济社会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纠纷。
当前阳坡坪村各种关系基本协调,社会基本稳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关系与矛盾趋于复杂和紧张,存在着某些不安定的隐患和不和谐的因素;影响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经调查发现,阳坡坪村矛盾纠纷有以下两类。
1、群众与村支委及干部间的矛盾纠纷。
(1)、干部作风问题。由于村领导班子成员素质参差不齐,在政策执行上时常出现偏差,对待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对人民群众反映时间题敷衍塞责,推诿拖拉,对正当要求臵若罔闻,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能及时调处,常搞高压政策或“一言堂”,以人治代替法治、从而使小纠纷激化成大矛盾,因基层干部工作方式
1简单粗暴而引发的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基层干部与群众钓恶性互动起了双方的对立,基层群众把对个别干部的埋怨转化成对政策的不理解和对村委会的不信任。而群众的上访也让村委会把其划为“刁民”,干群关系逐步紧张。
(2)、管理职能与体制问题。基层组织,群防群治作用发挥不好。综治网络、人民调解网络不健全,组织的不健全导致在基层工作中,基层网络作用发挥不好,对因宅基地、土地、婚姻、邻里关系等引发的民事纠纷不能及时妥善化解处理。矛盾长期得不到化解,基层群众对村委会的信任度成下降趋势。
(3)、民主管理方面的问题。当前,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逐步增强,然而少数村干部在村级集体事务管理中;没有真正贯彻“四议两公开”,最多是形式上做到了村务、财务公开,但对于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只是个别领导开个会就研究决定了,决策的不公开极易引发村民不满,村民代表会和村民议事会多数形同摆设,村务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群众对干部多心、不放心,有意见,反映村干部吃喝贪占和财务混乱的越级上访问题仍居高不下。
2、群众与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
由于法律条文枯燥难懂,群众对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邻里发生纠纷后不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而基层组织又不能及时化解矛盾,从而导致邻里之间矛盾不断加深,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关系不断恶化。这些纠纷纠纷既影响 着村内的和谐、村风的健康发展,也使干群关系进一步恶化。
群众间的纠纷主要表现为:
(1)、因宅基地、责任田引起的纠纷。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法治与村规民约、历史与现状的冲撞,村宅基地纠纷正呈逐年增多之势。主要因村庄规划不够科学与规范;部分村民法律意识较为淡漠,对有关的法律法规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自主翻建或新建’,以致侵犯了他人的宅基地使用权或集体土地所有权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加之现在农村年青人往往不愿意与父母住在一起,某些村民在翻建房屋时,为了能让自己和父母分开居住“建新不拆旧”,形成事实上的“多占抢占”,而产生了矛盾纠纷;有一些村干部不按法律、村规民约办事,乱许口,乱批地,也造成了许多纠纷;宅基地纠纷,往往特别难调处。
(2)、因家庭、婚姻关系引起的纠纷。伴随着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转变,近年来家庭婚姻类纠纷成逐年上升趋势,农村离婚率逐年上升,婚姻矛盾逐年升级。农村伦理道德遭甚至引发家庭暴力,虐待妇女、儿童、老人等犯罪现象。
三、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特征
一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类型的多样性。矛盾纠纷由传统的婚姻家庭、继承、赡养、邻里等民间纠纷扩展到以经济利益诉求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矛盾纠纷。这类矛盾纠纷以利益冲突为特征,涉及政策、法律、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调处难度大。
二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主体的群体性。当前很多矛盾纠纷,由于纠纷主体利益一致,要求相似,往往“一枝动而百枝摇”,同时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个别群众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或者串联上访,或者鼓动、支持、参与集访。许多纠纷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三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的艰难与复杂性。过去的纠纷多发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调处时当事人的情绪也较为温
和,现在的矛盾纠纷多由经济利益冲突引发,且大多发生在个人或群体基层组织、政府部门之间,有些群众一旦发生纠纷就找政府解决,有时将矛头指向政府部门,导致个人与组织、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不断上升,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矛盾纠纷当事人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错误想法,为引起政府关注而采取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形式,以求达到自己的目的,情绪容易失控,行为较为激烈,给矛盾的调处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四是农村社会矛盾纠纷当事人寻求解决纠纷的方式呈现激烈化。矛盾纠纷的当事人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在矛盾出现之初,大多都能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手段寻求党政组织和有关单位部门解决纷争,希望能公正、公平地解决问题。但是,一些重大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没有能达到自己希望的结果。当事人往往采取群体围攻、上访甚至以武力相威胁的手段,迫使有关部门解决问题,从而引发了的群体性上访事件,而政府部门对待这些非正常上访事件,往往片面强调“和谐稳定”在处理问题中往往做出过多的妥协,最后事情虽然得到解决,但却在社会上造成人民群众信访不信法的恶劣影响。
四、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有其深刻政治经济根源和社会背景,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
1、少数群众追求个人利益的思想过于片面化。
2、干部的宗旨意识淡薄、缺乏高度的政治敏锐性。
3、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尤其是村一级干部参加政策理论学习不够,对法律知识掌握得不多,处理问题时主观因素影响大。
4、宣传解释工作做得不深入细致,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不大。
5、对热点难点问题处理得不够稳妥。
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基层矛盾是基层政府及基层干部必须直面面对的。
(1)、加大普法力度,促使群众知法、遵法、守法。现在,我国已进入“六五”普法阶段,在总结以往普法经验的基础上提高认识,加大对普法宣传的投入。
(2)、健全制度,依法管理,缓和干群关系。在健全村务管理制度中,乡镇政府帮助村级自治组织健全村务管理制度,同时乡镇政府应加强对村主要干部的考核,制定出相关考核办法。通过加强巩固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规范党务、村务行为,加快基层民主化进程,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因村务管理混乱而产生矛盾纠纷。
(3)、依法行政、减少行政纠纷。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廉洁自律、依法行政、不损群众利益,从而减少矛盾纠纷,促使社会和谐。
二○一二年六月十三日
第三篇:下乡包村工作调研报告
下乡包村工作调研报告
今年,按照上级精神要求,全乡开展了干部下乡住村帮扶农户增收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客观需要,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新农村建设工作合力的重要举措。通过下乡包村开展基层帮扶工作,现将工作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村情
村位于209国道西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辖两个
自然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360余户,人口1536人,全村土地面积4.6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为5405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苹果种植,副业有养鸡、养猪和交通运输等,其中养鸡户2户,养猪户10余户,运输户30户。2009年新修建的通村路总长1.6公里,宽5米,通村路两边种植了绿化苗木
1000余株,全村街巷道硬化覆盖率为百分之九十以上。
2011年新建农家书屋一个,内藏有图书2万余册,为群
众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新建文化活动室一个,内有民间艺术品剪纸、书法等,设有投影仪有一台,可以给群众播放一些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和科技知识。新硬化广场1200平方
米,安装有各种健身器材,广场内有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一个,满足了群众的业余文化娱乐生活。广场建成后,妇女朋友们每天在广场上学习广场舞,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最近,在村主干的支持下,村里又成立了女子军鼓队,现正在紧张学习和排练当中。
二、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情况
一是完善阵地建设,实现组织活动的经常性开展。在去年的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完善阵地建设,在上级组织领导的帮扶下,实现了办公桌椅的配套使用,实现党员活动室制度上墙,保证了组织活动的经常性、科学性、规范性开展。
二是贯彻落实新的“五个全覆盖”工作,使群众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支农政策。对村里未硬化的巷道进行集中硬化,解决群众门前泥泞,出行不便的问题。共硬化巷道1公里,基本实现了本村巷道硬化全覆盖标准。在硬化巷道的同时,通过群众集资,干部垫资的方式,又对村委会文化广场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1200余平方米,为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平台,广场硬化后,在乡文化站的协助下,在广场上配套安装了健身器材,使群众在闲暇时间能够锻炼身体,娱乐身心。广场硬化好以后,妇女们的广场健身操活动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了。村干部通过多方努力,利用新建的村委大楼,简单收拾装潢一番后新建了村级图书室一个,图书室有两名专职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归还管理,室内配有沙发,茶几,桌椅,内藏图书2万余册,涵盖历时、人文、农技、生活常识、儿童等方面,让读书爱好者受益匪浅。
三、存在的问题
1、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果树种植,但由于农户管理不够科学,果树间伐工作开展不够充分,果农投资过大,造成增收困难。
建议:继续实现果树间伐工程,实现果树的通风透光,创建高标准、严管理的管理方式,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果农的增产增收。
2、南景村底子薄,虽然近两年村容村貌变化较大,新农村建设力度也很大,群众反应好。但全村整体情况还和别的村有较大差距。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群众公益性事业发展缓慢。
建议:完善各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力度,保持村容村貌长久整洁、干净,努力推进南景村新农村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加快本村的精神文化建设,满足群众空闲时节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村民的品味,宣传好文明新风。
第四篇:冯局长调研报告
浅析新时期在检察环节中
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方法新举措
盐山县检察院渎检局局长冯栋辉
化解社会矛盾是检察院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也是检察机关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推动自身工作的重要职责。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利益重新分配,政治、经济体制继续深化改革的转型期,因而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有可能在一些层面呈突现趋势,虽属人民内部矛盾,反映的主要是利益诉求,但切不可忽略,需要及时准确加以排解。新形势下的新的矛盾需要新的方式新的举措去解决。对于这个问题,结合基层院检察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在检察环节化解社会矛盾应有下列新方式新举措。
一、建立涉检信访风险评估预警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检察机关应将分析预测涉检信访动态与各类案件办理工作相结合,建立涉检信访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突出的社会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如对拟作批准或不批准逮捕、起诉或不起诉、决定逮捕或取保候审、提请或不提请抗诉、立案或不立案侦查、撤销案件决定的案件以及对拟作维持原处理决定刑事申诉案件、不予赔偿决定的案件,承办人应分析案件当事人对决定的态度,综合案件情况,对可能引 1
起涉检信访风险的苗头性、倾向性案件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程度,设置预警级别,在检察环节加强防范化解工作,对涉检信访问题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切实将上访苗头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重大敏感案件、涉众型案件、社会关注的案件进行预测研判,制定出信访风险化解预案、化解措施,提出化解目的和要求。承办人根据信访风险评估预案,把法制宣传和心理疏导工作寓于办案中,认真做好相关人员思想工作。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隐患、漏洞,及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检察建议,监督有关单位完善制度,加强管理,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二、建立健全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案件工作机制,着力化解深层次社会矛盾
职务犯罪分子的贪污受贿、渎职失职等各项腐败行为严重地损害党和政府以及干部队伍形象和威信,严重地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同时给当地的经济、社会、民风、民生造成不良影响,以致民怨沸腾,社会矛盾突出,各种心理的转化和扭曲,一旦遇到某种事由都有可能引起群体事件,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因此,检察机关在这一环节上要建立健全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机制,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同时,还要建立健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要充分利用检察建议帮助有关单位、企事业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要积极探索与有关部门一道,发挥多方合力的预防体系和机制的作用,及时消除隐患,有
效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
三、推行人民监督员参与化解矛盾纠纷机制,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
推行人民监督员参与化解矛盾纠纷,这是检察机关探索处理涉检信访的新机制,它使人民监督员面对面地听取来访群众的反映成为常态,深化了人民监督员对检察机关的外部监督机制,提高检察机关的办案质量、执法水平和透明度,促进依法行使检察权和妥善处理涉检信访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执法办案中,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拟撤消案件的;拟不起诉的;应当立案的而不立案或者是不该立案而立案的;超期羁押的;违法搜查、扣押、冻结的;应当给予刑事赔偿的而不依法予以确认或者不执行刑事赔偿决定的;检察人员在办案中有徇私舞弊、贪赃枉法、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违法违纪情况的案件,邀请人民监督员参与案件办理,结合案件调查和处理情况,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向信访人答疑解惑,尽可能说服信访当事人,促其息诉罢访。对于在办案中,发现执法不公问题,要实事求是正确对待,该纠正的纠正,对于违法违纪办案人员要进行责任倒查,严肃处理,不能姑息迁就。通过人民监督员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对执法活动实行监督,从而达到当事人满意,实现案结事了的社会效果。这不仅公平公正地处理了信访疑难案件,妥善化解涉检矛盾,而且又树立了检察机关新形象,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四、健全检察信访救助机制,体现司法人为关怀
检察机关要把信访救助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加大对困难刑事被害人、困难涉检信访人救助的力度。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无法及时获得有效赔偿的被害人,检察机关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积极引导和帮助刑事被害人特别是特困群体、弱势群体应对困境;对那些无法通过诉讼获得赔偿的困难涉检信访人,加强释法说理、心理疏导等工作。坚持把信访救助与依法办案相并重,从人道主义出发,根据司法救助的有关规定,从经济上予以适当的补偿,通过安抚的办法,抚慰受害人及其涉检信访当事人的心灵,安定其生产生活,以消除他们的对立情绪,达到化解矛盾的根本目的。同时,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救助工作的积极作用,注意不能因为刑事被害人获得救助而放纵对严重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也不能因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力赔偿而忽视从宽政策的适用,切实做到当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相济。对那些打着涉检信访旗号,未经公安机关批准,搞非法串联集会、游行,围堵党政机关,阻断交通,扰乱社会秩序的,要坚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游行示威法》处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对有犯罪行为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从而切实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五篇:郝局长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再上新台阶
郝继辉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科学理论,在全党开展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中央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当前,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交通局党委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此次“大学习、大讨论”过程中,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名在交通战线工作多年的老兵,我深深感觉到科学发展观对促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及管理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如何在新形势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交通基本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千方百计争取建设项目,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局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着力推进以公路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县十次党代会以来,嘉荫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交通事业发展,全面启动公路建设,嘉荫县的交通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可以说是一年一大步,几年大变样,尤其是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
1破。水泥路进村、通乡,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为嘉荫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包括执法人员和机关干部在内的职工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是解决办事能力、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的问题,从而推进交通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力事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农村公路建设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争取和筹措资金的路数和方法还要进一步扩大和提高。这些突出问题我们将列入今年工作重点并加以克服和解决。
三、下步工作打算及策思路
当前,全县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对交通工作的新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今后的农村公路建设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新的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模式,以更大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促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在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制定上,要克服四面出击、贪大求全、不切实际、不重效益、盲目攀比的现象,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在推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用创新的思路寻求推进工作的新举措,着力在“求新、求精、求廉、求实”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在农村公路建设上要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要结合我县实际,根据实际需要和资金情况,合理实施建设项目,确保有限的公路建设资金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要避免出现长期拖延工期的胡子工程、尾巴工程;避免出现因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等引发社会矛盾;避免脱离实际需要、片面追求高等级化的公路工程。——坚持少花钱、修好路的原则。要严格公路建设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管理,加强成本控制,牢固树立技术等级多标准、路面结构多样化、安保工程多形式、资金筹措多渠道的交通建设理念。努力节约建设养护成本,实现少花钱、多修路、修好路、养好路的目标。
(二)创新工作思路,全力破解发展难题
——求新,就是要在推进交通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有“新”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建设资金的筹措上,要转变观念、创新办法,努力拓展投融资渠道,完善投融资政策,积极探索投融资新体制、新方法。除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外,要积极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建设;要创新建设和经营管理思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同时,在实施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要按照“技术等级多标准、路面结构多样化、资金筹措多渠道”的要求,合理选择标准、等级、路面,既节约了建设成本,又保障了出行要求。
同时,我县农村公路建设应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发展思路,积极研究农村公路建设与资源开发、旅游开发、水土开发、环境
保护等方面的锲合点,努力实现多向互利、多向共赢的大好局面。
——求精,就是要在服务质量、工程质量方面精益求精,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在服务工作上,“求精”,就是要不断提升交通行业服务水平,从人民群众需求出发,为民多做好事;从解决“出行难”要求出发,为民多办实事;从方便群众办事出发。同时,要高度关注农民的出行问题,加快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在工程质量上,“求精”就是要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做到精益求精。要切实把工程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从严要求,从严把关,加大对在建工程的监督,督促项目建设单位依法有序地组织工程施工,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
——求廉,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努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在制度建设上,要不断完善各项监督措施,深入排查监管薄弱环节和漏洞,针对工程建设领域容易出现腐败的环节,研究一整套有效的办法,构建和完善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要健全议事规则制度,区分重大事项与一般事项的决策程序,处理好集体领导与各自分工负责的关系。在廉政教育上,要做到警钟长鸣,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自觉抵制商业贿赂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廉政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求实,就是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完成好今后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各项建设任务,关键是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我们要以时不我待、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以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全面落实好各项工
作措施。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严谨、规范有序、运转高效、运作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权责明确、紧张有序的工作格局,切实改变自上而下、层层交办、耗力费时而又容易跑冒滴漏的做法。要切实优化工作环境,营造一心一意抓工作、同心同德干事业的氛围,大力倡导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风尚,坚决制止浮燥、懒惰、散漫等不良倾向,造就一支团结实干的队伍,形成良好协作的工作氛围。
四、关于农村公路建设建设的几点意见
要完成“十二五”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抓责任落实。确保“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要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局领导班子要切实承担起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建设的组织领导责任,统筹协调,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明确分工,逐级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落实一班人盯着抓”的工作格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以往特别是去年以来好的建设经验,实行领导挂钩和分片负责制,切实把农村公路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予以强化和落实。
(二)强化协调配合,抓整体合力。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群众性和社会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交通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主动服从服务于工程建设,加强与施工
单位沟通与协调,切实履行好指导、监督和服务职责。要及时为施工单位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积极协调和妥善解决好施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要发挥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农村公路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在全县上下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农村公路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农村公路养护,抓建管养一体化。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民安全出行的重要基础条件,养护管理工作是保证农村公路长期使用和发挥效益的关键。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和具体的养护管理模式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我们要引起高度的重视,积极研究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的新举措,总结新经验,创造新业绩,切实抓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要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职责。要逐步确立“组织机构体系、各项制度体系、管养职责体系、规范操作体系、资金保障体系、考核验收体系”六大体系,实现农村公路建、管、养一体化。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要以饱满的精神、务实的作风,积极投身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工作中来,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为促进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