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城阳街道最大横距11.9公里、纵距9.5公里,总面积52.5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底,辖35个村改居社区、18个城市社区,总人口30万,户籍人口11.2万。2017年,全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8.96亿元;预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49亿元。根据市、区要求,街道对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有关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街道党组织建设现状
(一)组织设置情况
城阳街道党工委所辖基层党组织76个,其中:党委12个【社区党委8个,企业党委4个】,党总支31个【社区党总支18个、企业党总支3个、园区党总支3个、楼宇党总支1个、街道机关党总支1个、城区街道管委会党总支1个、企业服务中心党总支1个、教委办党总支1个、高校毕业生和退伍复员军人党总支1个、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党总支1个】,党支部33个【社区党支部9个、企业党支部20个、社会组织党支部1个、老干部党支部1个、保安大队党支部1个、党员教育管理中心党支部1个】。
(二)党员情况
截至2017年底,全街道共有党员6677名【女党员1722名】,其中:45岁及以上的党员3150名,占47.18%,46—59岁的党员1923名,占28.8%;60岁及以上的党员1604名,占24.0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2677名,占40.09%;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1名,年龄89岁,党龄已有69个年头。
(三)社区党组织现状
目前,街道所辖35个村改居社区、18个城市社区居委会均建立了党组织。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和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开展工作。
1、基本任务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先争优,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2)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3)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4)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5)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他们中间的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6)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7)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8)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2、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社区各项任务。(2)讨论决定本社区建设、管理中的重要问题。(3)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社区居民自治;领导社区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4)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5)组织党员和群众参加社区建设。(6)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和发展党员工作。
3、社区工作力量。
(1)村改居社区:2017年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结束后,35个村改居社区共选举产生新一届社区“两委”成员222名,总数为225名(含寺西、东旺疃居委会成员),其中,党组织成员160名,居委会成员121名,“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7.9岁,“两委”交叉任职56人,兼职比例达到24.89%。其中,社区书记、主任共49名,“一人兼”的有18人,兼职比例达36.73%;女委员55名,占24.44%;“两委”成员中35岁及以下9名,占4%,36-45岁72名,占32
%,46-59岁128名,占56.89%,60岁及以上16名,占7.11%;大学以上文化程度26名,占11.55%,大专文化程度89名,占39.55%,中专文化程度43名,占19.11%,高中文化程度52名,占23.1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4名,占6.22%。
(2)城市社区:2017年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结束后,城市社区共选举产生新一届社区“两委”成员36名,其中党组织成员24名,居委会成员24名,“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5.5岁,“两委”交叉任职12人,兼职比例达到33.3%;男委员9名,占25%。“两委”成员中35岁及以下5名,占13.89%,36-45岁11名,占30.56%,46-59岁19名,占52.78%,60岁及以上1名,占2.77%;大学以上文化程度5名,占13.89%,大专文化程度10名,占27.78%,中专文化程度6名,占16.67%,高中文化程度15名,占41.66%。
二、街道阳光党建主要做法
(一)抓社区班子建设,提升社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
开展社区两委成员集中教育培训。增强社区“两委”成员“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相关科室定期组织相关业务专题培训,提升社区“两委”成员业务工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工作能力。开展社区两委成员岗位履职承诺活动。强化社区干部发展意识、自律意识、民主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社区干部规范工作行为,遵守工作纪律,改进工作作风,履行工作职责。开展社区班子建设“四项谈话”。通过建立集体廉政谈话、任职谈话、工作谈话、工作交接谈话制度,增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尽责意识。建立社区两委成员日常工作纪律专项督查制度。定期对社区两委成员在职在岗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通报,促进社区工作纪律落实,加强对社区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建立社区党员干部监督负面清单制度。加强与纪委、信访、安监、卫计、审计、环保、城管、公安、司法等职能部门联动沟通,及时梳理分析和甄别社区干部负面信息,对发现负面信息的社区党员干部,视情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置或纪律处分,提高社区干部自我约束能力。加强社区后备干部培养。建立社区后备干部培养长效机制,制定年度培养计划,开展专项考察考核,实施积分考核管理,建立优秀社区后备干部储备库,努力推进社区新老班子平稳过渡。加强软弱涣散社区整顿转化。建立街道领导干部包联软弱涣散社区制度,对软弱涣散社区有针对性采取派驻工作组、党工委成员列席社区会议制度、跨居任职锻炼、干部调配等措施,加强整顿转化。(二)抓党员队伍从严管理,树立党员干部形象。
实施积极分子动态管理。采用积分记实、差额推荐的方式,实现了党员的择优发展;明确了取消积极分子资格的14种情况,强化了党员发展源头管理。实施前置审查和日常审查。将党员发展对象前置审查,防止发展问题党员;每年抽审在职党员,对发现的问题党员及时反馈至有关部门处置;严格组织关系转接。强化党员出口管理。实施民主评议等量化考核措施,对存在不合格党员行为的,按程序进行教育转化,甚至采取劝退、除名等组织处置;对存在违纪违法行为的,严格纪律处分。强化党费收缴管理。组织所有基层党员签订党费基数申报确认书,确保党员足额及时缴纳党费。实施党员常态化教育。每年组织集中轮训活动,提升党员党性修养;落实“流动党校”和书记讲党课制度,促进基层党组织每年给党员集中讲党课不少于4次;结合主题党日,落实基层党支部每月集中学习制度;结合灯塔在线,推进基层党员在线答题。推行党员全程管理。重点在农村社区实施党员考勤管理、党员承诺践诺、党员“双向”联户全覆盖制度等,强化了党员纪律意识、宗旨意识和履职尽责意识。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家风”活动。强化基层党员对党员身份认同感,提高党员的自律意识和宗旨意识,弘扬社会正能量,引领文明新风尚。(三)抓社区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公信力。
完善党建九项计划和十项制度。完善党员发展、党员联户、党员志愿服务等九项计划和党组织工作会议、民情沟通日、权力运行监管等十项工作制度,为社区各项工作开展制定参照标准,促进社区规范管理。开展社区“亮目标、亮权力、亮家底”活动。用阳光理念指导社区开展工作,规范办事流程,规范“三务”公开,规范基层公权力和微权力使用,推进社区权力公开化、事务管理规范化、服务群众高效化。完善社区资财管理机制。完善街道级社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将社区采购和项目建设等全部纳入平台进行交易;修订《社区福利发放管理办法》,禁止社区发放实物福利;规范社区外出学习考察制度,严格社区集体资产管理,防止变相发放福利行为。推行智慧党建。推广使用党建灯塔在线信息系统,促进街道党建智慧系统向“岛城e支部”模块的无缝隙并入,促进使用范围从农村社区党组织向所有基层党组织全领域覆盖,实现对所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分级监管、动态管理、智能响应,促进基层党建向在线化、数据化、信息化发展。实施“阳光党建”优秀党组织、达标党组织评选和阳光党员评选活动。围绕党组织和党员职责,分领域制定“阳光党建”优秀党组织、达标党组织评选和阳光党员评选标准,指导各党支部开展“阳光党建”优秀党组织、达标党组织评选和阳光党员评选活动,提升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力、工作战斗力和群众号召力,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释放社会正能量。(四)抓实区域化党建,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
抓实区域化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径,构建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城市基层大党建格局。在街道层面:落实兼职委员制度,建立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开展街道“大党工委”2018年共建活动签约仪式,制定出全年共建活动计划和党建需求、资源、项目“三个”清单。在社区层面:发挥社区战斗堡垒作用。在部分农村、城市社区率先建立联合党委,完善联合党委运行机制,开展共建签约活动;开展社区联合党委集中成立、集中授牌仪式。推进10个新城市社区和10个农村社区的区域化党建社区“一对一”结对共建活动,制定全年共建活动计划。深化“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网格)党支部”的三级网络组织设置,依托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在各小区集中组建成立一批小区党支部,并把小区党支部就近纳入所在社区管理,促进街道党建网格化建设,提升区域化党建水平。探索社区+智库共建模式。以党建引领共建,加强社区与高校、党校、博士创业园等智库的联系交流,通过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充分发挥智库人才效应,为街道乡村振兴、社区再创辉煌提供智力支撑。推进城市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社区普及楼长制,实施网格化管理;探索社区服务项目化,激励社会公益组织发展;建立在线服务平台,打造智慧社区,推进阳光党建全领域覆盖、全方位提升。三、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困难
1、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薄弱。特别城市社区、两新及新兴领域党组织自身建设薄弱,党组织难以发挥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党组织少、组织覆盖程度低。全街道仅有31个两新及新兴领域党组织,距离全覆盖的要求差距较大,两新及新兴领域党组织整体势单力薄。【在企业成立党组织难的原因:(1)达不到成立党组织党员数量的基本要求。有的企业特别是服务业企业因产业性质、自身发展要求等,难以招用到优秀的党员员工;有的企业虽有党员、但党员的组织关系多在当地农村社区,不愿转往所在企业;有的企业职工及党员流动性太强,导致多数企业不具备成立党组织的基本条件。(2)企业没有成立党组织的意愿。有的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企业生存还面临挑战,无暇顾及党组织建设。有的企业负责人对成立党组织的认识存在偏差,主要包括:有的认为成立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会占用较大人力、物力、精力,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对企业发展不利;有的认为企业党建华而不实,对企业发展没有益处;有的自身并非党员,企业党员中也没有合适的书记人选,认为成立党组织对企业管理会带来负面影响,心理存在顾虑;有的对社会、对政府抱有成见,从心理上对党的建设存在抵触】二是党组织作用“软化”。近年来,城市社区因管辖范围迅速扩展、居民不断增加、城市管理任务重心下移、工作人员不足等诸多因素,导致工作量成倍增加,忙于应付日常事务性工作,忽视了对党建工作开展;两新及新兴领域党组织将主要精力用于生产经营上,对党建工作不重视。三是党员先锋意识“淡化”。面临着各种思潮的冲击,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意识形态发生变化;党员队伍年龄整体偏大,党员流动性增强。特别是城市社区党员,以退休党员、企业党员和下岗党员居多,因身体和生计原因,对党建活动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参与社区组织生活较少。甚至有一些党员长期不过党的生活,也不向组织报告工作、学习、生活情况,游离于组织生活、管理之外。四是党员教育管理“弱化”。受活动场所和电教设施配置限制,党员集中学习教育形式单一,多数还停留在传达文件、诵读党报党刊等老办法阶段,缺乏针对性和多样性。
2、以社区为核心的区域化党建尚未取得实效。受传统党建思维影响,城市、农村社区党建条块分割明显、界限清楚,导致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未取得重大突破,街道尚未构建起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城市基层大党建格局。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部分社区党组织书记认识不到位。有的没有认识到新形势对社区党组织提出的新要求,还是习惯用老眼光、老思维、老方法来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担心联合党委建设给社区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二是社区辖区内缺乏可以联建共建的党组织。有的社区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极少,甚至没有,导致社区联合党委建设缺乏支撑点,给区域化党建工作带来了难度。三是社区与其他党组织联系沟通难。社区与其他党组织间联系不密切,难以与其他党组织取得联系;有的党组织不主动、甚至不愿意加入社区联合党委,区域化党建存在一头热现象。
3、街道党组织网络建设尚不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居民小组)党小组”的四级网络设置结构尚不成熟,特别是城市社区还面临着整体党员数量偏少、党员队伍力量不足的现实状况,党组织网络无法切实覆盖所有楼座、所有居民,“虚设”的楼栋(居民小组)党小组难以切实发挥党组织引领的实效。
4、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融合度不深。部分基层党建工作突出的社区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取得了成效,但党建工作和社会治理融合的形式、措施还不是很丰富,无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社会治理需求;部分社区对党建工作和社会治理认识不到位,没有将两者有机融合,在很多具体措施上还存在就党建抓党建、就社会治理抓社会治理的问题;城市社区党组织战斗力与城市社区差距较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参差不齐,网格化建设与管理落实还不到位;社区普遍缺少既熟悉党建工作、又熟悉社会治理的工作人才,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缺少人才保障。
四、相关对策及建议
(一)健全三级联动的城市基层党建组织工作体系
1、街道兜底管理。街道党工委履行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主要是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统筹协调、有效联结辖区内各领域党组织,集中力量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建立街道“大党工委”工作机制,将部分驻街道单位、部门党员负责人吸收为街道党工委兼职委员,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建立议事规则和工作制度,形成定期协商沟通、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街道、社区党组织可对区直派驻单位党组织的考核评价权,对街道“大党工委”需要协助的工作,派驻单位要积极支持配合,做到共驻共建共商。
2、片区承接落实。片区联合党委履行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承接责任,负责统筹片区内各项事务,将片区内社区、两新组织以及驻区企事业单位等全部纳入协调管理和综合服务范围,促进城市基层各类组织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片区联合党委也应吸收区域内机关、学校以及部分有影响力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研究区域党建工作重要事项,研究制定片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年度计划和具体措施,及时向街道党工委反映情况、提出工作建议。街道综治、卫生计生、安监等科室,可根据工作需要在各片区设立工作站,与片区工作相融合,实现片区工作者队伍一专多能,充分发挥党员在片区工作中的作用。
3、社区服务聚拢。社区党组织履行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具体责任,主要是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社区为核心推进村改居社区、城市社区的联合党委建设,将社区及周边企事业等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吸纳为兼职委员,对其他小微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实现服务聚拢。建立社区联合党委共建议事会议制度,对涉及社区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组织引导驻区单位、各类组织和居民群众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二)积极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融合发展
1、健全组织网络。结合实际,深化“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组织设置,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组织网络覆盖。在城市社区成立各小区党支部,在村改居社区合理划分建立楼栋党小组。将党组织网格化建设和社会治理网格化结合起来,在网格设计和网格长、网格员选任上,可结合党员联户及楼长制的工作安排,合理划分网格员网格内各联系对象,并将社区党员作为社会治理网格中的重要节点发挥作用,精心打造以“党员网格责任人--党员楼栋长--党员信息员--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主要框架的网格党员管理服务队伍。
2、扩大组织覆盖。分领域推进非公党建扩覆盖,加强党组织组建成立工作。推行“支部+”模式,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特别是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纳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布局一体谋划、协同推进。在商务楼宇,深化“支部建在楼上”,依托物业公司、产权单位或龙头企业等,先建立楼宇党组织后,逐步推进入驻单位建立党组织;在各类园区,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构,实行企业入园同步纳入党建工作视野、同步推进党建工作、同步扩大两个覆盖;在商圈市场,依托市场管理单位建立党组织,再拓展延伸至各个商家、店铺。
3、深化组织共建。完善共驻共建机制,实施“阳光党建·三联三带”工程,持续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组织街道机关及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联系社区党组织,带动阳光社区建设,建设过硬支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联系困难户、困难职工或信访户,带动基层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组织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带动基层党组织增强政治功能。探索建立以“党建工作联抓、社区发展联促、社会治理联动、环境卫生联管、志愿队伍联建、文体活动联办”为主要内容的“六联共建”联席会,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服务清单”三张清单,采取项目化管理方式,通过签约共建、双向认领等形式共同开展党建活动,积极探索区域内党组织融合、加强党员双向管理等有效方式。选派社区党建联络员,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和退休党员亮明身份,到社区报到,积极参与区域化党建、配合支持街道社区工作、服务社区群众等。
(三)着力提高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能力
1、强化政治引领。以政治领导作为方向引领和根本引领,使基层治理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学、管、带、联”行动。全面推行主题党日制度,以党支部为单位,每月安排一天开展党员活动。积极推进“岛城e支部”建设管理运行,建成三级综合管理服务网络,实现对所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分级监管、动态管理、智能响应。
2、强化组织引领。坚持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地位,选优配强各领域党组织书记。把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全区干部人才队伍总体规划,注重从具有3年以上社区工作经历的社区“两委”成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上级党组织选派的专职党务工作者中推荐社区党组织书记人选。也可根据需要从符合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选派。社区党组织书记参照街道事业单位中层正职(七级至九级职员)相应工资水平确定生活补贴,由区财政按照一定比例承担。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和各类组织积极参与、有序运转的治理架构。
3、强化能力引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群众工作优势,引领各类组织增强民主协商、依法办事、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能力。对社区减负增效,严格落实社区事务准入制度,清理“多头考核”、“重复考核”,推动社区党组织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抓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上来。推动工作力量下沉,探索建立街道后备干部和新录用人员到片区、园区、社区等基层党组织挂职锻炼制度。对工作基础较弱、任务较重的社区,及时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社区担任党组织书记。
4、强化机制引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居民自治机制,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创新自治内容和形式,激发自治活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民主协商机制,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群团带动机制,坚持党群工作联动运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会参与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探索社区服务项目化,制定配套政策,培育发展民生服务类的社会组织,将部分公共服务项目每年向有资质的社会组织公开招标承包办理,把政府工作部门辅助性、技术性、服务性事务更多地向社会力量转移。
(四)加强对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1、严格落实责任。街道党工委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常议常抓,推动工作落实。街道领导班子中的党员成员每人联系1个社区联合党委,定期调研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纳入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范围,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工作实绩、干部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区直有关单位及各行业党委要结合工作职能,积极参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与街道党工委齐抓共管、同向发力,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工作督导,街道对城市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工作和服务经费落实、共驻共建等情况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中督查,不定期开展蹲点调研、随机抽查。
2、强化工作指导。一要加强教育培训。街道每年对社区“两委”成员进行集中轮训,重点对城市基层党建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理念、新内涵、新要求加强教育培训,从思想上、行动上实现由单纯的城市社区党建向城市基层党建的转变。二要加强典型引领。将城市基层党建典型培育与实施先进典型培树“十百千”工程紧密结合,每年推选宣传一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年组织1-2次城市基层党建观摩,每次观摩一定数量的社区、商务楼宇、园区、商圈市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群众自发组织等城市基层党建示范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带。三要加强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一支以专职社区、园区、片区党建工作者为主,街道干部下沉、社会志愿者为辅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者队伍,逐步完善评价机制、容错纠错机制和奖惩机制,调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性。积极推荐各领域优秀党务工作者参加各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劳动模范的评选表彰,推荐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
3、加强工作保障。一要落实人员保障。从2018年开始,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为每个社区党组织选聘1至2名大学毕业生担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助理,充实基层党建工作力量,为社区“两委”储备优秀人才。在城市社区,按照每300—400户居民配备1人的标准,由区统一招录全日制社区工作人员,实行总量管理,并建立进入和退出机制,报区组织、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原则上,每个社区专职工作者不少于5人,人员由街道统一管理。街道自行招聘的全日制社区工作人员,符合社区专职工作者招录标准、条件的,经街道党工委审查推荐、区统一组织考试或考核,可择优纳入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社区专职工作者与区指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签订劳动合同或与用人单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工作报酬标准比照当地事业单位同类人员工资水平确定,参加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所需经费由区财政承担。二要落实经费保障。建立区、街道两级财政投入为主的城市社区党组织工作和服务保障经费,每个社区每年工作经费不低于7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不少于10万元,经费要单独安排预算、实行独立账户(账页)管理、明确使用管理监督办法,确保城市基层党建各类经费保障到位、使用规范、专款专用。三要落实阵地保障。按照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积极完善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布局,以街道为单位规范建设标准,统一外观标识、功能布局,明确服务内容和工作要求,提高服务质量。在区管党费中设立社区党建服务场所修缮补助基金,每年对有需求的社区适当进行补助。四要落实激励保障。探索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享受街道中层干部待遇制度,激发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积极性。将区域化党建奖励基金拓展为城市基层党建奖励基金,每年从区财政和区管党费各拿出200万元,对各领域党建工作项目分档次进行补助,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积极性。五要加强信息支撑。依托“灯塔——党建在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在街道、社区、园区等积极搭建各具特色的城市智慧党建平台,提高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