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村信访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信访的调研报告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矛盾频发,冲突加剧,农村信访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农村信访工作的新特点,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搞好信访工作的途径,促进社会和谐,无疑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对农村信访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建议。
一、农村信访基本特点
(一)农村信访方式发生改变。一是农民亲自上访增多,认为只有亲自去了,才能把问题说清楚。二是由原来的逐级向上反映变为越级上访情况增多,农民群众向上反映问题,本级政府解决不了,上访人员不是逐级向上反映情况,而是直接省政府、北京越级上访,希望以此给办案人员施加压力,从而尽快达到自己的上访目的。
(二)组织性明显增强。一些农民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上访人数越多,效果越好。个别农民精心策划,左右联络,有组织有规模地上访,给当地政府施加压力。
(三)重复上访增多。就相同问题不断上访。一是初次上访没有完全反映出自己的要求,进行多次重复上访。二是为了促使问题加快解决,反复多次上访且上访频率越来越快。
(四)对抗性明显增强。上访者情绪激烈,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情迫切,认为“法不责众”,打横幅、堵门口、喊冤叫屈、请愿下跪,行为过激,疏导劝解难度较大。
(五)上访时间地点的选择性和渠道的越级性越来越明显。一些上访者尤其是重复上访者,在时间上往往选择重大节日、重大政治活动时间,特别是“两会”期间、“双节期间”上访,希望通闹声势,造成不良影响。
二、农村信访涉访基本内容
(一)干群矛盾。一些村干部素质低,处理问题不当、不公、作风粗暴,方法简单,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恶化了干群关系,导致上访。
(二)村两委换届选举的后遗症。由于种种原因,两委换届中还有些不尽人意之处。个别投机取巧者,依靠家族势力拉票、贿票,并当上村官,结果引起群众不满;也有个别人因为在选举中没有达到个人目的而恶意寻事的;还有因为选举不符合程序,群众质疑的。因村官选举而引起的上访事件,上访事件中占一定的比例。
(三)医患矛盾。因为误诊、用药等原因,导致医患矛盾,双方协商无果,部分患者或其家属便放弃走司法程序,而是堵住政府或医院门口,大造声势,扰乱正常工作秩序,要求尽快解决问题。
(四)涉法案件。个别上访人员自认为一些涉法案件处理
不公,或嫌起诉麻烦,怕耽误时间,于是为达个人目的,不走司法程序,而是集体上访。
(五)占地拆迁。因企业占地、公路占地或拆迁未得到赔偿,或过高赔偿要求未被满足而引起的上访事件,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三、农村信访原因
(一)部分基层干部对稳定认识不到位,对基层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一是一些部门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出台的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平衡性;二是有的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的合理要求应该解决的不解决,该及时办的长期拖着不办;三是个别干部作风粗暴,方法简单,不能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导致问题积累,矛盾激化。
(二)法制教育不健全,普法教育有待进一步强化。普法教育工作虽取得积极成果,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农村的法制教育欠缺,这导致一些农民凡事不问程序,任意妄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干部对法律、法规宣传不够,群众缺乏了解,法律法规在农村群众中没有产生应有的约束力,群众在无知中违法;二是个别干部对群众的越级上访,简单地“拦、堵、卡、截”,导致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现象越来越多;三是个别群众法制观念淡薄,遇事要求过高,无理取闹。
四、建议
面对农村信访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特点,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是关键所在。只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大幅度减少越级上访批次。
(一)健全乡、村两级组织。加强信访队伍建设,首先,乡镇要组建一支懂政策、业务强的信访干部队伍。村级信访组织,应由村支书牵头,村组人员都要参与信访工作,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解决信访问题。这样可以做到小事不出村。
(二)完善信访工作机制,要实行定期排查、超前化解。乡村干部要深入到群众当中,对了解村民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信访信息,做到早预测、早预防。要组织人员定期排查,对可能发生的越级或集体上访,提前发现、提前介入,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将一些矛盾纠纷尤其是信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针对突发事件要建立及时报告制度,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对上级政府部门有明确意见的信访问题,要及时组织力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要深入细致地排查,化整为零,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就地化解,努力将问题解决在当地。
(三)强化基层干部责任意识,要把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当做乡村干部的职责。特别是对群众已经通过信访途径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认真受理,能办理的及时办理,不要拖拖拉拉,不能立即办的要及时答复,不能办的要说明原因。要提高初访的一次性办结率、就地化解率和群众满意率,坚决遏
制矛盾上交和推诿、拖延、扯皮、失职现象,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此外,要做好政策宣传和释疑解惑工作,特别是针对一些群众普遍关注或已在群众中产生误解甚至以讹传讹的问题,更要及时做好解释工作,以正视听。
(四)加强法制宣传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由于对政策理解不全面,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农民会盲目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明白纸、小册子等多种形式宣传《信访条例》,宣传《治安管理处罚法》,让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学会用法律办事。
第二篇:关于农村信访现状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信访突出问题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各项需求的不断增加,农村因各种利益关系交织而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并由此产生的矛盾纠纷通过信访渠道显现出来,及时把握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农村信访的主要问题
1、农村土地征用引发的矛盾。今年来,县委、县政府上访约--批----人次,其中涉土类占信访总量---,并且大多涉及到群体性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反映征地补偿标准偏低问题。特别是城郊地区,土地被征用后往往用于商业开发,而由此产生价值远远高于土地征用价格,农民难以接受,心理不平衡。二是7%返回地的落实和使用问题。有些乡镇没有及时给予兑现,造成造成群众集体上访。在一些7%返回地如何使用上,由于村两委领导水平落后,造成处臵意见不统一而产生矛盾。三是集体土地补偿费分配上所产生的其它矛盾。如村级提留过高,婚嫁女的享受,及征用后承包地轮转问题。
2、村级组织建设与民主管理等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财级事务、财务不公开或部分公开,难以有效监督。二是村中大小事务村干部个人说了算,独断专行,不经村民会议研究,有的村干部以权谋私、经济不清,有的村干部办事不公,工作作风不正,故意为难村民,侵犯群众合法权益,打击报复和自己作对的村民,以宗族势力代替法制。
3、宅基地纠纷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农村存在住房难的问题,镇、村及有关部门在安排宅基地难以把握,对实际情况没有深入了解,只是按程序批办手续,引发矛盾。二是突击建房、违章建房打击难度大,有效的监管力度不大,对村民反映的问题调处不力或不及时,致使问题久拖不决。三是部分村规划不明确,宅基地权属的争议。
4、村委会换届选举与两委工作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两委换届选举中,有的村宗族、帮派关系复杂,村宗族、老人协会介入村两委换届,相互争权夺利,特别是一些较富裕的村,这种情况就更明显。二是换届选举中互相拆台,或违法拉选票。选举结束后落选的一方煽动群众上访,反映村干部各方面的问题,以达到迫使选上的一方下台的目的。选上的一方有时也上访,反映老班子不交接公章、帐目等。三是有的村村支部与村委会工作不协调,互相争权。
二、农村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
引发农村信访问题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只有一点,就是与村级组织管理、村干部作风、经济发展后利益分配存在重要关系。
一是改革发展前进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改革开放30周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一些收入分配、文化
教育、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等体制还不够健全,东西发展十分不平衡,导致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成为十分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从我县来看,农业效益低、农民增收慢,农民没有经济发展中普遍受益,特别在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公共设施、基础建设投入上不平衡,特别是偏远山区由于各种原因发展速度慢,群众对村两委、各级政府有怨言。今年来,我县十分关注民生问题,在出台民生政策方面的力度相当大,解决了一大批信访问题,如支宁、知青问题。但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没有根本上得到解决。如一些涉及民生方面的政策出台比较滞后,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需要。如在土地征用方面,我县在20**年出台*政发[20**]162号文件,明确规定征用耕地按照征地总量7%的标准给予安臵用地指标。但对20**年以前征用的土地没有给予详细说明,没有适当的政策倾斜,一些群众难以接受。近期,××镇某村针对20**年以前征用土地7%返回地问题去京上访。有些乡镇还因某种原因,7%返回地问题没有及时给予兑现,造成农民的上访因素增多。在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还没有妥善得到解决,这些隐些信访问题仍需要引起重视,在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得到合理解决。
二是村级民主管理体制与沉旧的思想观念矛盾。村级组织自治是实行农村民主重大跳跃,但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历史沿袭官僚作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铲除。反过来,群众要求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意愿十分强烈,造成双方矛盾纠纷,干群不和谐。从当前来看,这个矛盾最主要表现为基层民主选举机制还不健全,使一些优秀的村干部难以脱颖而出。一些村级在换届选举过程中,选民单纯从地域的、宗族的、眼前的利益出发来强调民主,不能从全局的、发展的、根本的利益出发来维护自身的民主权利,个别群体为争夺村级“控制权”,在选举过程中不惜大大出手,如郑楼镇某移民村因选举造成群体对立。一些村民被“一包烟”、“一席酒”就能换取“民主”。同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讲人情、讲面子也很难使最优秀的干部脱颖而出。
二是村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与村民要求有距离。一些依靠宗族、地域以及其他非正常因素当选的村干部非常强势,思想素质差,法制意识淡,存在家长作风搞一言堂,不接受村民监督,在村集体项目建设上不公开招投标,从中谋利,在土地承包、村福利分配、处理村民一些纠纷时,不公正、不公平等,把群众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谋私利的工具成为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不规范,不公开或虽公开但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监督,群众对干部在财务上的收支产生怀疑和猜测心理,导致干群之间互不信任、产生隔阂。部分群众对村干部的要求过高,考虑问题不够客观,往往以个人、小团体或宗族的利益出发要求干部怎么做,一旦达不到自己的愿望,就产生不满。同时,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特别是在一些省、市重点工程上,一旦政府的决定与村里的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就认为自身的民主权利受到侵犯,就采取不合作 的方式来对抗,甚至出现聚众闹事等过激行为。
三、解决农村信访问题的几点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信访工作是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演讲稿的基础性工作”。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抓发展是政绩,保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充分认识做好农村信访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努力克服松懈麻痹和畏难发愁情绪,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
1、加强基层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重视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关健,要制定基层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及时排查和调处信访问题,就地化解矛盾,特别是要注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和一个时期的重点问题。对每一类信访问题都要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有地放矢,对症下药,制定出详细的解决措施。对信访问题,有法可依或有政策可落实,并且在现有情况下能解决的,要立即给予解决,不留尾巴;由于条件所限,目前难以处结的,对信访人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制定解决的期限,抓好实施。对信访人反映的问题,无法可依或无政策可落实,但合情合理的,本着服务群众的原则,根据情况,尽量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对于信访人的过高要求,要讲究工作方法,既不能激化矛盾,推卸责任,也不能乱开口子,随意答复,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拉近与信访人的距离,以真诚换取他们的理解,做到矛盾不上交、不转移、不激化。对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仍然不断信访、无理缠访,甚至借机闹事的,或为了达到个人目的,煽动、串联、操纵集体上访的,一方面要积极宣传法律法规或政策,反复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另一方面要严肃处理,并做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
2、要充分发挥镇综治中心预防和化解农村信访问题的作用。镇综治工作中心,在处理农村信访问题中具有超前预防作用,要充分发挥其“大服务”功效。一是要深化普法,依法治理。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重点,采取送法下乡、逐村讲法、赶“普法大集”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在农村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法律素质。二是要把法律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生活的各个角落。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和基层法律服务站的职能作用,采取让矛盾双方签订协议书、保证书、公证等方法,制约和规范矛盾各方获取利益的行为和意向,减弱、消除矛盾的磨擦和碰撞,防止矛盾激化。三是要发挥好人民调解在预防和调处农村信访问题中的长处。人民调解工作是基层防止矛盾激化的“第一道防线”,在国外被称为“东方经验”,这是党和政府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措施。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大对调解工作的投入,配齐配强镇、村调委会班子,做到“组织、工作、制度、报酬”四落实。采取“依法依德”调解的方法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逐步实现“依法调解”与“依德调解”的有机结合。要利用基层熟悉民情的优势,大力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是要建立领导接访与部门协调机制。对于那些涉及范围较广、社会影响大、事关各方面利益的农村信访问题,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或处理意见,及时予以解决。
2、加强对村干部的思想教育。一是要加强对村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手中的权力,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不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真心实意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不断增强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二是要转变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倡导求真务实、讲究民主的工作作风,处理问题时采取与群众平等的态度,协商的方式,及时公正。村中事务多听群众意见,尊重大多数人的愿望,提高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平时做到严于律已、宽于待人,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为村民起到表率作用。
3、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一是要努力推进民主决策,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村集体的重要事项都事先提请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大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对未经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会议多数同意的重大决策,不能随意实施,绝不能搞个人说了算。二是切实搞好村务财务公开。村里的重大事项和财务收支问题,要及时准确的向村民公开,增强透明度。镇政府要支持帮助村民理财小组发挥作用,加强对村财务工作的监督检查。三是加强普法教育,大力开展对农村的法律法规的宣传,特别是与农村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力争让群众多了解、了解的透彻一
些,提高干部群众自觉知法守法的意识。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镇党委政府要重视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力争把有能力、愿意为群众办事、带领群众致富的人选进村领导班子,帮助村支部、村委会提高凝聚力、战斗力。二是规范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运作机制,妥善处理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与村委会依法自治之间的关系,使两套班子能相互尊重、各负其责,团结协调地开展工作。平时要了解村干部的思想工作动态,及时协调化解矛盾。
第三篇:信访调研报告
韩山镇基层信访维稳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推动六个高质量发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要求,进一步推动阳光信访的工作进程,更好的提高人民生活高质量。依据实际情况,我镇由信访办牵头,综治、司法、派出所等部门协作,成立调研工作组,党委书记潘亚超同志任组长,镇长蒋广西同志、人大主席杨立卫同志任副组长,深入到韩山社区、韩西村、刘徐村、尚庄村等地调研,召开了一定范围的信访维稳工作座谈会。调研组根据实地调研和多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了汇总研究。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前现状
今年,韩山镇信访维稳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特别结合我省“六个高质量”新时代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信访维稳工作的决策部署,突出社会治理创新、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稳定维护这三个重点,打造阳光信访、法治信访。在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创新工作方法,破解信访难题,促进矛盾化解,保障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信访量大,维稳压力大,进京非正常上访形势依然严峻。以韩山社区、韩西村信访工作为例,多年来面临拆迁安置、土地纠纷而形成众多矛盾和问题,社情民意复杂,社会治理工作长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较大的挑战。因此。今年全镇的信访维稳工作将始终围绕党的十九大维稳这条主线,落实各项工作举措。
二、主要做法
1、坚定政治站位,不断加强信访维稳领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联系谁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推动信访秩序规范化、制度化;强化组织领导,先后召开多次专门会议,研究部署信访维稳工作,明确任务和责任,要求各单位各部门按照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其他领导“一岗双责”、一般干部各司其责的要求,强化源头防范措施,把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一名干部身上,对进京非访和省市挂牌督办信访积案实行主要领导包案制。
2、加强领导接访,积极畅通信访维稳渠道。为了做好信访群众接待工作,畅通信访渠道,我镇专门出台了《领导接访工作方案》,制定了领导接访工作安排表,并予以公示,并要求各村支两委定期汇报所在村信访人员情况,旨在努力减少越级非正常上访发生。
3、落实宣传发动,信访条例深入民心。由镇信访办牵头,要求各村居和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行业的特点对专项活动开展宣传,活动悬挂了30余条横幅于各村居和镇区人群易集中场所,通过微信、微博广播等媒体开展《信访条例》宣传,在镇点将台广场、银行、农贸市场等人群密集场所发放宣传单及放置宣传展板5块,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学习枫桥经验,逐渐减少越级非法上访。首先是抓源头预防,减少社会矛盾发生。在全镇推行维稳风险评估制度,全面推行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听证制,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其次,通过各种制度的完善、活动的开展,提高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最后,开展信访听证化解专项行动,多次组织召开信访疑难案件调解会,与村支两委和包村干部挂钩,落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要求。
5、创新工作方式,合力遏制进京上访。我镇制定了活动方案,召开了专门的部署会议,对各成员单位的具体负责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对进京上访群众,对重点信访户,首先宣传、文广做好具体的宣传工作,其次组织信访干部、村支两委进社区、进企业、到田头、到群众家中实地开展宣讲活动,安排具体讲解信访的工作流程,突出信访中违法犯罪行为,解答群众疑惑,最后综治办负责联络和资料的汇总上报工作。
6、关切合理诉求,发挥人大代表社会维稳作用。各级人大代表生活和工作在基层,与广大群众联系最为密切,最容易听到群众的呼声,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特有的优势。近年来,韩山镇在处理信访维稳工作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借助人大代表较强的群众基础和威信,让他们做信访工作的信息员、联络员、服务员和调解员,准确掌握民情民意,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全力为信访维稳工作“减压”。如韩西村拆迁安置难题,我镇党委潘书记、人大代表杨主席等领导,在韩西拆迁安置做到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阳光运行,在原则问题上坚持一视同仁,不搞政策特殊,严格实施补偿标准,将心比心地站在对方角度做被征迁户的思想疏导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力争群众利益最大化,帮助他们打好“经济牌”,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维护被拆迁户的合法权益。再者,针对市县开展打击非法集资活动,镇人大代表率先带头,司法、综治、社区等党员干部共同参与,在中小学、公共广场发放宣传海报,讲解非法集资的特点,提高居民的金融防范意识,确保百姓守得住自己血汗钱。人大代表在社会稳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存在问题
1、热点问题突出。韩山镇当前正处于大力发展庄台经济的关键时期,土地征用、房屋征迁、土地权属、医疗卫生、劳动人事、非法融资、社会保障等领域信访问题突出,特别是随着拆迁安置改造的持续推进,涉及更多群众的切身利益,信访维稳任务加大。
2、信访积案冗杂。近半年,韩山镇对沉淀遗留信访案件组织了攻坚,并通过领导包案、专班处置等方式,部分得到了有效化解,但仍有一部分积案化解效果不理想。
3、信访群体多元化。韩山镇特定利益群体主要有部队志愿兵退役人员群体、老电影放映员群体、老民师群体等。新老群体的诉求活动此起彼伏,各群体相互攀比,我镇共排查出“八类人员”共81人,其中,乡村医生5人,双代员18人,被辞退民师21人,公办教师4人,被辞退农电工23人,四清人员6人,两参人员1人,全部落实包保稳控措施,目前,一切正常;涉军人员3人,已全部化解到位。
四、工作建议
1、领导责任再强化。首先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对重大信访案件,直接介入,分析研判。对群众诉求,无论何时何地,任何形式都及时回应,强化领导责任,切实做到不等,不推,不躲,不绕,不怕。其次,其他领导成员“一岗双责”,实行领导干部重点包保、机关干部驻村具体包保、村级干部动态追踪,推动形成捆绑联动考核奖惩、失职渎职递进间责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2、健全完善信访矛盾多元化解机制。结合法制宣传日和下访、接访等工作,多向群众宣传《信访条例》和相关法律知识,不定期面向社会开展法制讲座、典型事例剖析等活动,逐渐引导信访人员有序、依法信访,减少无理上访、缠访闹访事件发生。完善信访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机制,注重从老党员干部、乡贤、法律服务工作者中发展人民调解员,及时调解多发性民间矛盾,从而减少信访总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加大化解信访积案力度。结合我省提出的六个高质量发展要求,争做事,做实事,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始终把法治思维贯彻到信访维稳工作全过程,依法按政策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确保群众诉求在法治的框架内得到有效解决。对诉求不合理、无法律政策依据、以访施压的情况依法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同时,寻取政府救助、社会救济、民间互助相结合的办法,以及采取帮助困难信访群众发展生产、解决就业等实质性的措施,努力使一批信访人员在政府关怀中息访息诉。
4、做好重大活动期间值班备勤。要始终围绕党的十九大维稳这条主线,落实好各项工作举措。严格执行“战时”工作机制,全镇信访、综治、公安等部门必须24小时在岗,值班人员不得擅自脱离岗位,接访时,一律认真做好记录,能解决问题当场解决,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分管领导,限时处理。
5、强化人大代表在维稳中的重要作用。基层信访工作压力大,人大代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一是人大代表扮演广大群众说话人的角色,具有较高的社会威望、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独特的组织优势,有助于了解信访问题的起因,及时寻找最佳解决方式,避免矛盾激化,减少重复和越级上访。二是方便直接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能够使信访人依法、有序、理性的表达个人诉求。三是作为人大代表,要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掌握维稳信息,带头遵守法律政策,坚持道德自律,处事公道。四是敢担当,充当好维稳工作的“调解员”,动态跟踪,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敢于触及矛盾,大胆提出批评和建议,要真正做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通过此次信访调研学习活动,我镇将有效预防遏制无理、违法上访行为,保证信访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化解信访积案,保护韩山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信访工作正常进行,为我市县进一步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贡献力量。
吴涵
第四篇:信访调研报告
八、农村信访稳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前,农村信访稳定工作与以往相比,涉及面更广,情况更复杂,处理难度更大。把握关键,找准矛盾切入点,健全机制,正确解决和处理农村社会矛盾,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农村稳定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和法制意识淡薄。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无法接受和学习新知识。有的村民在遇到计划生育、土地、农村集体经济等纠纷时,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抱着“人多势众,法不责众”的心理,以聚众闹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集体经济薄弱。当前,大部分农民仍以基本农业种植等为主,城乡之间、村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少数人因心理失衡,导致行为失范,甚至铤而走险。有相当一部分的村级组织以前完全靠收取各种规费维持运作,税费改革后,很快“断炊”,因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无钱办事,影响村级组织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无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直接影响村级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三是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引发群众对立、不满情绪。有的村级财务公开不具体、不准确、不真实、不及时,群众不能及时了解村务、财务工作情况。有的在落实特困救助等优惠政策是徇私舞弊、优亲厚友。有的“白条充帐”,列支不合理的开支,扰乱了财经秩序,激化了干群矛盾。四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大。五是群众对上访认识上有偏差。部分群众通过上访解决了一些合理的诉求,也有极少数群众产生了误解,视各级组织的关心为软弱,认为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哪怕是违背原则和政策的无理要求,也屡揪不放、逐级上访。
归纳起来,问题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土地征用善后问题;二是村级财务问题;三是因新旧政策不一致产生的历史遗留问题;四是弱势群体生活困难问题;五是部分干部工作作风问题。而在处理这些问题上也暴露出我们工作和体制上的一些不足。其一,责任分工不明确。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协作,而且必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承担起稳定一方的责任。然而许多地方仍然是各行其是,有利纷争,见难就推,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其二,政
绩考核不科学,对维稳工作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出问题不处理。没有做到农村社会稳定工作关口前移,没有着力在预防上下功夫,以至于许多本可避免的没有避免,导致工作被动。二是出了问题不愿意处理。社会稳定工作说起来麻烦,处理起来棘手,不容易出成绩,费力不讨好。因此,很多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心理上不愿意插手不稳定工作,唯恐陷进去拔不出脚,脱不开身,影响个人的形象。三是工作成本高。很多基层领导和相关同志对群众不断上访、越级上访都比较头疼,深感稳定压力之大,都要投放很大的精力、物力和财力来确保社会稳定,稳定成本高得惊人。
对策及建议:
1、抓紧建立科学的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运行机制。第一,要坚持“关口”前移,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从强化基层,强化基础,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入手,研究、探讨、落实农村稳定工作的预防措施,力求把各种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建立高效的处理机制。对各种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进行归纳、分类,搞好协调分工,明确处理程序、处理时限、工作责任,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落实下去。第三,奖罚分明,建立全程的评价激励机制。对不稳定因素的预防、产生、处理、结局等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的责任,哪个环节做得好,就予以表彰。将农村稳定工作与干部提拔任用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鼓励更多素质高、能力强的同志从事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第四,大力加强农村的法制建设。一是要加大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各级政府要协调各方面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知识,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二是要认真落实村民组织法。要切实推行民主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大力推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提高公开的透明度,同时,要加强村规民约的建立和完善,促进村务行为的规范化。三是要建立农村法律援助制度。要发动广大法律工作者面向农村,为农民提供适时的法律援助。第五,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要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要把工作能力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党员选拔到党支部班子,夯实党支部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要加强村级调解组织建设。要把一些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以及有威望的老同志组织起
来,建立村民小组、村委会以及乡镇三级调解组织。三是要加强治安信息员队伍建设。要把一些责任心强、热心帮助他人的党员干部选为治安信息员,并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第六,大力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要建立农村社会稳定目标管理责任制。乡镇与村委、村委与村民小组、村民小组与农户要层层签订稳定工作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的责任制。同时要建立奖励机制,把稳定工作责任与与奖惩挂钩,做到奖罚分明。二是要建立适应农村的“打防控”一体化体系。要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掌握村民的思想动态,对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要成立治安防范巡逻队,实行义务巡逻。对违法犯罪行为,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给予严厉打击,确保农村的社会稳定。三是要抓好人民调解工作。各级调解组要坚持早排查、早发现、早化解,做到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2、坚持群众路线,以转变信访工作方式抓稳定。一是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信访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针对农村实际,要实现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主动下访,要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每月下村调查不得少于5次,其它干部不得少于10天,对下村调查处理问题的情况由综治办统一核查,分类处理,并实行一月一检查,一月一通报,增强干部的下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变信访办理为信访服务,把信访工作与为民办实事相结起来,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镇设立专门信访接待室,每天有一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带班接访,所有接访人员都认真对待。对来访群众,做到耐心听取申述,虚心听取批评,有效地防止“一说就吵,一谈就崩,一定就跳”现象的发生,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三是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把群众信访问题都看成是信访部门的事。事实上大多数群众上访多是反映某个村、或某个部门、单位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还要靠各地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把推进政务公开、民主管理,落实民主权利作为稳定信访工作的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财务、计划生育、土地纠纷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群众信访隐患源头。
3、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严厉打击无理取闹上访,对恶意上访或借上访要挟、扰乱信访秩序的要依法予以惩处,决不让不法之徒从中获利,以此树立正确的信访导向。
第五篇:信访调研报告
信访调研报告
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群众举报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所反映的问题也参差不齐。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干部工作不到位、作风飘浮,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们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对群众的切身利益漠不关心,而我们的群众则认为纪检监察机关能解决他们所反映的这些问题。在这种新形势下,笔者就当前如何搞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经常换位思考,切实加强对信访举报工作的领导
人民群众通过来信来访来电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问题,是人民群众作为国家的主人,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权利,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有效途径,实质上是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一种信任,正确处理好群众信访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努力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有利于惩治和预防腐败,有利于防止和纠正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行为的不正之风,有利于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发展民主政治,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转变观念,整合力量。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不仅仅是纪检监察机关和信访举报部门几个干部的事,信访问题要得到彻底解决,必须各方面、各部门都要统筹协调,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切实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每个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合力。
二是换位思考,转换工作思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全体干部应站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服务“第一要务”的高度,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正确认识和对待群众的合理要求,随时转换工作思维,善于站在不同的角度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切忌把为群众办实事看成是找麻烦,把检举揭发的群众看成是“刁民”,而要把群众信访、来访看作是对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种鞭策和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提醒、警示。更要注重情、理、法的结合,深怀爱民之心,真诚地接受群众倾诉,以情感人,寓情于理,依法办事,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逐步化解矛盾,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三是切实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纪检监察信访部门作为纪检前沿阵地,要高度重视,经常过问,逐步建立起加强做好信访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而使信访举报工作既要立足于基本职责,把执纪办案与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相结合,与做群众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又要把调查取证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变成疏导群众情绪的过程,变成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充分发挥案源主渠道的作用和直查快办的优势,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大局服务。
二、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的力度,努力化解基层矛盾和对信访问题的预防处置工作
俗话说:“树有根,水有源”,“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也有其原因。从源头上解决好群众关心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已成为当前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环节。
一是要加大信访举报法规的宣传力度,教育群众树立法制观念,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问题,自觉遵守信访秩序。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信访举报环境,认真查处打击报复案件,为群众信访举报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利用接待场所和各种媒体,广泛宣传相关的法规、信访者的权利与义务、信访工作流程图、本委局受理的范围、工作程序及时限、质量要求以及领导接访的时间等,扩大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影响,增加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透明度。
二是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全年工作坚持做到“三办”,即: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普件快办;广泛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保持一张笑脸,程序上讲一个清楚,明确给一个答复,承诺一个时限,搞好优质的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实践“三种下访”形式:定点下访,即到信访问题较突出的单位和地区开展下访,督促基层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定人下访,即针对军转人员、重点上访对象、改制企业分流失业人员等特定人群开展下访,进行调查研究,听取意见,了解掌握群众的需求和思想动态,及时排查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信访“症结”,做好“预警”处理,切实解决好这些人员的实际困难;定事下访,针对移民安置补偿、新城征地补偿、城市拆迁等特殊弱势群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下访,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妥善处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要以群众合法合理的意愿、期待和要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动力,把群众满意或不满意作为衡量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第一标准,也就是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根本和主线,避免盲目决策、武断决策产生诱发群众信访、上访的苗头和隐患,多一点思考,少一分盲目。
四是要建立健全部门、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信访工作信息网络点。作为纪检
监察机关信访工作的“前位哨”、“电子眼”,定期或不定期报告信访信息,掌握基层信访苗头和动态,充分发挥基层党政组织“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坚持并完善领导包案、挂帐督办、领导下访、电话约访、信访工作百分考核、党风廉政信息发布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建立基层党政组织与群众互动、互信机制,随时掌握信访工作主动权。
三、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推行信访举报办事公开制度,依纪依法规范信访举报工作
一是创新工作机机制。结合《信访条例》、中纪委实施《信访条例》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依纪依法规范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科学分工,明确责任,逐步建立健全高效运转的领导负责机制,领导亲自阅信和接待来访制度和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信访问题排查调处机制、重要线索和疑难信访问题集体评估与研究制度、社会参与解决纠纷机制、首问责任制、实名举报制度、双向承诺制、保密制、信访举报责任追究制、信访季度分析制、集体访应急处理机制和处理重大集体访协调机制等,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解决问题的整体合力。
二是积极推行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日常工作中,信访举报办事程序要按照:受理→登记→送阅→领导批示→转办、交办、自办→反馈调查处理情况→上报领导审批→结案(了结)→立卷归档等程序办理,并积极探索信访举报在受理、调查、处理等环节的公开,切实增大纪检监察机关办理信访举报的透明度。
三是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因为信访举报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通过关门集中学习、走出去考察学习和在工作中实践学习,强化纪检监察机关信访干部的素质培养,切实加强信访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组织、纪律和素质建设,努力提高其具备五种能力:提高化解矛盾纠纷,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能力;提高捕捉信息,及时发现违纪案件线索和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能力;提高正确运用政策和纪律,查办信访案件的能力;提高调动各方面力量,协调处理突发性事件和疑难信访问题的能力;提高维护稳定、促进发展、把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
四是强化内部监督制约,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秉公执纪,做到每件信访有记录凭据、有拟办意见、有领导批阅、有办理结果、有档案储存,减少处理信访举报的随意性,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群众稳定在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