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社会治安的调研报告
关于区政府加强本区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维护社会
治安稳定的调研报告
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
(2009年6月19日)
为做好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浦东新区实有人口管理情况的报告》的准备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法》的规定和市人大内司委的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了浦东新区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情况调研组。调研组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卫华任组长,区人大内司工委驻会成员组成。
本次调研的主要目标是推进政策完善和提高全区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的工作水平。今年4月份开始,调研组先后调研了区公安分局、浦兴路街道、南码头街道、洋泾街道、高行镇、合庆镇等5个街镇,4个基层公安派出所,听取了16个居村委关于基层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情况的介绍。调研组在充分调研,全面和广泛了解新区实有人口情况的基础上,就新区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情况作出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区政府加强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基本情况
(一)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稳步推进。近年来,新区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认真落实区委徐麟书记提出的“优化管理、合理引导、建立动态化、长效性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的要求,采取多项措施,推进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一是健全组织,分工明确。2009年4月,浦东新区政府成立区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该办公室设在新区公安分局,以下简称“区人口办”)。5月,新区成立实有人口信息联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常委、政法委副书记张俭同志担任组长。区人口办负责组织指导实有人口工作开展,协调各方,抓好培训、检查验收,经验总结。新区各街镇建立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办公室,负责推进本辖区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工作,组织居村委、协管队、物业公司等单位,落实信息采集,录入等工作。公安机关负责抓好业务指导,向市局信息系统录入数据以及日常更新等工作。二是建立制度,规范流程。区人口办在调研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实有人口源头信息采集工作的八条意见》。该意见详细规范了信息采集的基本思路、管理模式、工作流程、队伍建设、奖励考核等内容,为确保人口数据采集、更新及时准确全面,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数据整合,资源共享。新区制发了《新区实有人口信息联网整合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建立区级人口数据库,搭建区级层面数据共享平台,目前正在以就业网、房产信息网、人口管理网的“三网联动”为基础,推进人口信息数据整合。
(二)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成效初显。在全区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新区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全区基本摸清实有人口底数。公安分局自07年9月开始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实有人口排查工作,基本摸清浦东新区实有人口底数。二是街镇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水平有提升。如浦兴路街道从2007年就开始重视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探索建立了“四个一”(一个班子、一支队伍、一个平台、一套制度)工作新机制,依托社区,联动运作,不仅使人口信息的采集、更新、维护更加及时、全面、准确,而且人口信息的共享也提升了实有人口管理效能,实现了共赢效果。调研组实地查看了该街道一季度的数据复核结果,辖区内居委会人口数据准确率大部分到达95%以上。高行镇根据区位特点,积极开展实有人口登记管理工作,制度规范,台帐完整。三是公安派出所在实有人口管理工作中,动作迅速,落实有力。在近期全市“实有人口和实有房屋全覆盖”(简称“两个实有”)工作中,各派出所高度重视,全力推进,积极开展人和房清查和数据录入工作,做到“以房查人”和“查房知人”,高行派出所、南码头路派出所、合庆派出所、蔡路派出所等4个试点派出所已完成了阶段性目标,积累了较好经验,为全区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来沪人员大量涌入,为新区开发建设作出很大贡献。但同时由于实有人口激增,也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城郊结合部的社会稳定、综合整治等工作难度加大,来沪人员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目前新区看守所在押违法犯罪人员中外来人口超过80%。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正在成为新区政府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有必要对新区实有人口在服务和管理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以梳理分析,研究对策,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实有人口在服务和管理工作。
(一)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区人口办已归口到区公安分局。由于该工作涉及公安、民政、房产、计生、劳保、工商、经委、司法行政等多个部门,具有综合性、政策性、基础性等特点,因此做好这项工作应坚持“政府牵头、公安指导、部门配合、社会运作”的管理原则,由区政府和街镇统筹协调、明确分工,职能部门各司其职,自治组织发挥社区优势,才能实现“管理全覆盖,服务全人口”的工作目标。目前,各街镇虽然普遍设立了“人口办”,但在管理实效上还参差不齐,如有的街镇在人员、工作职责等方面尚未落实,有的街镇把人口工作在综治办、维稳办,兼职运作,有的甚至是有名无实。居村委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没有规范模式,实有人口协管员大多是兼职,且人员力量也不稳定,(二)实有人口管理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各街镇和各村聘用的实有人口协管员文化程度大部分在初中以下,招收对象主要是4050人员,有的村把平时游手好闲的人员收纳进来,大部分队员不能胜任电脑输入工作,队员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经费保障尚未完全落实。“两个实有”工作中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包括硬件建设、软件维护、宣传资料和采集表格印制,以及门牌号上墙的施工费用等。截至目前,经费来源尚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及时到位。同时,协管员人头经费保障较低,一般月工资在1200-1500元左右/人,这也是无法招聘到较高素质工作人员的主要因素。
(四)实有人口信息系统有待改进。目前,涉及实有人口方面的信息开发系统是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多头管理,既缺乏统一的人口信息标准规范,同时各个条线、辖区的信息系统互不连通,兼容性差,数据交换困难。这不仅造成行政支出大,管理效率低,而且很难适应服务于社区、经济发展和现实斗争的需要。
(五)实有人口管理制度不配套、不完善。一是实有人口登记措施不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对于来沪人员不办理居住证登记以及境外人员不办理临时登记的情况,缺乏可操作性措施。居委会受政府委托上门核对人口居住情况的资格以及居民配合提供信息的义务,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使信息采集工作面临困难,而由公安民警上门采集信息,又面临警力不够的困境。二是居住证管理措施不配套。根据《上海市居住证暂行规定》,来沪人员办理居住证后可以享受社会保险、就医就学、购房购车、创办企业等一系列市民待遇,但相关的配套措施至今未出台,致使居住证的办理缺乏吸引力。新区有的镇政府主动上门为来沪人员办理居住证,但一些来沪人员拿到证件后马上又去销证,以取回25元押金。三是居住证信息设计不科学。居住证上只有姓名、年龄、性别和原籍地址,调研时,一些派出所反映,公安机关没有便携式读卡器(技术上尚未实现),仅凭居住证看不出外来人口在本区的实际居住地址、就业情况等信息。
(六)“两个实有”全覆盖进展不平衡。在当前“迎世博”的背景下,“两个实有”全覆盖要抓紧推进。但是各街镇推进进度不一,有的街镇在等待派出所拿出方案,而派出所在等待街镇牵头,这种等靠现象影响了“两个实有”全覆盖的进程。
(七)居民“人户分离”问题长期无法解决。新区人户分离人员占新区户籍人口总数的比例较高。例如原房屋建在浦东国际机场跑道上的部分人员,房屋早已拆迁,人也已搬到不同区域,但部分人员的户口还在机场跑道上,没有迁移。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对于购房、动迁、就业、婚姻等原因造成“人户分离”,公安机关不能强制居民迁移户口,这增加了各级政府社会管理的成本和难度。
三、关于进一步做好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目前,新区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整体水平较好,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区政府各级领导要继续高度重视,统筹协调,采取有力措施,抓紧解决。调研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的领导。“两个实有”全覆盖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区政府要抓紧总结“两个实有全覆盖”试点单位的成功经验,加快在全区推广。针对目前各单位进展不一的情况,要采取开现场会的方式推进工作进展,加大对此次专项工作组织领导、加紧落实任务。要加强宣传,利用新区报刊电视电台媒体,小区宣传栏等阵地,宣传实有人口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全区实有人口配合政府部门和社区组织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世博会前做到实有人口情况明、底数清。
(二)加强社区实有人口综合协管队伍建设。一是建议调整配置标准和人员结构。将新区社区综合协管队员的配置标准由原1:500逐步调整到1:250;建议在全区招聘40岁以下,具备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员,譬如退伍转业军人,充实协管员队伍;尝试在来沪人员中吸收积极分子作为兼职协管员,发挥楼组长信息收集作用。二是完善保障模式。建议以城乡居民平均年收入为标准,结合《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重新核定社区综合协管队员的工资奖金,提高社区综合协管队员的福利待遇。
(三)进一步落实经费保障。目前新区要根据本区实际,把区级、街镇、居村委的三级实有人口管理经费列入财政保障范围。在尚未完全落实前,要急事急办,划拨专门资金,确保世博会前实有人口工作抓紧落实。
(四)逐步完善实有人口信息化建设。人口信息数据应坚持“街镇牵头采集,各方共享共用”的原则,区政府要抓紧统一本区相关部门和各街镇有关实有人口的信息系统建设规范,浦兴路街道和高行镇软件平台进一步完善后可以在全区各街镇推广;要建立和完善基层信息采集工作的长效机制,规范工作标准,确保实有人口综合信息的及时采集和更新。
(五)推进居住证的管理机制。一是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建议相关职能部门理顺居住证件受理、发放、续签和数据传输各环节,加大居住证件管理工作的检查力度,提高办证率和续签率,增设网点,方便外来人员办证。二是探索研究推出以居住证件作为办理相关社会管理事务前置条件的政策、措施,使居住证成为享受市民待遇的依据,不断提高居住证的含金量。三是建议取消25元居住证押金,该押金有掌握核销外来人员的信息的作用,目前该功能现可以通过社区信息采集实现
第二篇:关于社会治安管理工作调研情况的报告
关于社会治安管理工作调研情况的报告
内司工委
(2009年6月19日)
为进一步了解我县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提高对政府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报告的审议质量,于本月3日-5日,在常委会副主任陈东升带领下,内司工委就社会治安管理工作进行了会前调研。调研先走访了尧渡派出所、香隅派出所、洋湖派出所,分别在三个派出所召开了由镇人大主席、副主席、镇分管领导、司法所所长、派出所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三所安排一定时间抽阅了部分案卷材料。然后安排一个下午集中在人大接待室抽阅了县局部分案卷材料。最后,在县公安局召开座谈会,局班子成员,治安、交警、法制、经警、刑警、国保、110指挥中心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会上听取了公安局负责人工作情况汇报,并与大家进行了座谈。在基层所调研时,公安局负责同志陪同了调研。调研之前,还向县人大代表发放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了解。现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社会治安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治安管理水平有很大提高,工作作风不断转变,克服了各种困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我县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是以《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06.3.1)为契机,认真组织干警学习、培训,提高公安机关依法履职的能力;强化治安管理措施,严格依照程序办案、规范干警执法行为;较好地树立了“四种意识”,即证据意识、程序意识、人权意识、时限意识,较好地克服了以往的“执法不知法、执法随意性、执法粗糙等一些不规范的执法行为,案件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以来共查处治安案件1220起,查处违法人员1908人。
二是适时开展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各项专项行动,全力维护社会秩序,保持了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很好控制能力。组织“命案必破”专项斗争,效果显著,连续三年保持良好纪录(及时侦破2.20抢劫命案,6.3抢劫杀人案,特别是“6.3”抢车杀人案,只用了短短3天);组织开展了“两抢一盗”“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侦破一大批有影响的刑事案件,严厉打击了杀人、抢劫、爆炸、投毒等严重暴力犯罪,特别是“两抢一盗”发案上升势头得以遏制。据统计2006-2008年城区这类案件(可防性)分别下降34%、36%、37.5%。
三是治安管理有所加强。加大了对治安复杂区域和部位尤其是重点治安乱点的整治力度,加强了人口信息工作;加强了对高危人群的管控和旅店等重点行业的管理;加强了重大活动安保工作;加强了枪爆等危险物品动态监督,最大限度地消除治安隐患。加大了对涉黄、赌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查处力度,查处黄、赌案件32起,处理违法犯罪人员238人。同时,加强了道路交通、消防管理工作,08年以来,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8414起;08年全县交通事故和交通死亡人数较往年下降了69.2%、19.7%,今年1-5月又分别下降27.8%、6.25%;未发生过重特大消防事故。
四是防控体系有所完善。城区主要路段、复杂场所、要害部位共安装视频探头31个,全县76个金融网点报警系统完成与110联网。边境省、市际治安重点视频监控系统建成并使用,以“三台合一”的110指挥系统为龙头扁平化指挥体系逐步形成。组建了治安巡逻队,对城区实行24小时巡逻,城区治安防控能力明显提升。
五是基层基础工作有所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不断推进。08年5月,全县11个社区和31个农村警务室全部建成。在此基础上,还不断深化了警务机制和工作的创新改革(如尧渡所实行“三队一室”警务运行模式和根据居民生产、工作规律和治安情况,实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等等),使警务室真正成为了“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
六是在工作任务特别繁杂、艰巨的情况下,没有放松队伍建设。
二、问卷调查情况
向全县县人大代表发放175份“社会治安情况调查表”,收回175份。从调查表统计的情况看,县人大代表对我县治安管理工作总体反映良好,工作满意度较高。其中,“你对我县社会治安情况感觉如何?”满意110人,占62.9%;基本满意64人,占36.6%;不满意1人。“你对我县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工作是否满意?”满意99人,占56.6%;基本满意72人,占41.2%;不满意4人。“你对我县公安干警执法水平和工作作风是否满意?”满意94人,占53.7%;基本满意80人,占45.7%;不满意1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人们对衣食住行以外的社会问题也逐渐关心起来。治安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治安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心。从收回的问卷调查表看,县人大代表为对我县社会治安工作也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看有:进一步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人人知法、懂法、守法,达到群防群治;进一步加大对犯罪的打击力度,尤其加大对黄、赌的查处和惩治力度;进一步加强网吧的治理力度,尤其对偏远学校周边网吧的治理,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管;县城及乡镇闹区小偷猖獗,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希望公安机关要加大对盗窃犯的打击、整治力度,加强对流动人口管理,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高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加大对地皮卡的打击力度,为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加强对公安干警的教育,着力提升公安干警的素质,做到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严格执法。也呼吁增加基层派出所的警力、加强装备,提高基层派出所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治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在矛盾凸显时期,我县的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不能乐观,主要是:
(一)刑案犯罪发案率仍在高位运行,局部有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县入室盗窃、街面“两抢”、街头诈骗等刑事案件发案比例较大。恶性案件不时发生(如2.20、6.3抢劫杀人案件),特别是流窜、团伙作案增多,作案手段和工具不断翻新,犯罪分子胆子越来越大,侵害对象从以往的特定群体向一般群体转化,案发时间和地点从过去特定向不特定转化,恶性案件增多,社会危害性进一步增大,这充分暴露了我们治安防范领域还有很多薄弱环节。
(二)社会不稳定因素还大量存在。就我县而言在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林权改革、企业改制、生态环保、医患纠纷、安全生产事故等方面诱发的上访、群体性事件,依然不断发生。有些处理只是表面的,矛盾、问题仍然存在。
(三)警力不足,对治安管理工作上台阶造成影响。目前我县警力和人口比是万分之四点七,排在全省后边,因受警力不足影响,尽管公安机关最大限度的警力下沉到基层一线,也难以有效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目前,距公安部要求的城区派出所不低于20人、建制镇不低于10人、建制乡不低5人,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警力不足对社会治安管理以及执行行为规范化及执法质量等诸方面均造成一定影响。
(四)基层基础工作依然薄弱。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还不够到位,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对社会治安工作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现象依然存在,综治工作流于形式;一些乡、镇的巡防经费、人员待遇、安全技术防范装备经费得不到保障,群防群治组织难以为继;对流动人口和私房出租仍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办法;对重点场所的管控上,相关部门齐抓共管不够,没有形成合力;社区和农村警务室作用发挥不明显。
(五)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执法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从这次我们抽查的案卷中看,公安机关执法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执法行为不规范,办案存在随意性。人权意识、程序意识仍然不强。服务意识有待于加强。
(六)县城交通秩序比较混乱,街道车辆乱停乱放严重。这里主要是几个客观上的顽症没有得到解决,一是车站;二是马自达;三是没有商业或公益的停车场。
以上存在问题,既有社会的客观因素,也有体制和机制的原因,还有我们工作不到位的问题。
四、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一部法律,也是一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律,要充分认识正确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重要性,要大力宣传这部法律。公安机关要结合这次“江淮普法行”活动的开展,采取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地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宣传教育活动。采用以案说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案例来教育群众,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努力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切实增强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意识,积极营造贯彻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2、进一步加大严打整治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公安机关要把严打整治工作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确保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目前,恶性刑事案件和“两抢一盗”“黄、赌”案件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公安机关要周密部署,加大综合整治力度,要以提升恶性案件侦查破案水平,加大对侵财性案件、流窜作案的打击力度为切入点。坚决遏制盗窃案件的高发势头,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3、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对干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筑牢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思想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一全体干警思想,引导广大干警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和要求,进一步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坚持和谐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实体与程序并重,打击与保护并重的理念,为执法行为规范化建设夯实思想基础。同时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公安执法的内外监督。在内部监督上,要严格标准,严密办案程序,落实工作责任,健全执法责任体系,执法质量考评体系,完善内部监督,从制度、规范上防止错案的发生。在外部监督上,自觉接受人大常委会、检察院等机关的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公安执法工作,争取让领导、各界、群众都满意。
4、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要充分发挥“三台合一”的警务指挥平台作用,加强社会治安信息网络化建设,及时掌握和了解社会治案信息。要结合实际,合理确定防控区域,明确防控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要在主城区全方面建立治安巡逻、特警处置机制(可以考虑从财政予以投入保障,扩大辅警方法予以解决),把治安问题处置在初始阶段,把突发问题控制在最小范围,防止问题扩大、蔓延和质变。要对一些治安复杂地区、行业和某一方面犯罪突出的重点地区和重点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以增强治安防范的主动性和实效性。要继续加强社区警务和农村警务建设。逐步提高民警万人比比率,增加城区巡逻人员,努力解决警力不足问题。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为公安机关公正、规范执法创造更好保障条件。同时要处处关心基层一线民警疾苦,从优待警,建立健全民警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切实消除基层一线民警的后顾之忧。
5、进一步加强对县城城区的交通安全管理。要加大对县城车辆乱停乱放管理,采取疏堵结合办法,解决马自达问题;车站搬迁问题应该列入议事日程;要在城区尽快解决停车场问题;相关部门通力配合,将县城主要街道人行道让出来,消除安全隐患,使城区交通秩序有一个明显的好转。
第三篇:某镇社会治安调研报告
某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某镇综治委树立起“加强监督检查,构建大综治大排查大调解格局”的的工作思路,有效推进了综治与平安建设各项工作的进展。近期,镇综治办对全镇综治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法综治中心的建设情况
我镇在原有的综治办基础上,整合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等部门,成立政法综治中心。将原有的综治、信访、司法各做各事的工作模式,高度整合为一站式的维稳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综治各职能部门作用,提高效能,强化保障。镇属相关单位在主体不变、职能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优势互补、联合运作,方便群众,在最快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推进平安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1、领导重视,工作到位
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综治工作,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把综治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摆上了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各村委会也相应成立了村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构,实行联合办公,确保每项部署有人抓、每项工作有专人管、每项要求有专人落实,有效保障了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工作的开展。
2、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机制
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带案下访制等。政法综治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接访制度、督办制度、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等,并进一步强化考核制度,相应地将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列入年终工作评定,与奖金挂钩,奖惩结合,提高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建立和完善基层组织群防群治信息报送机制
我镇建立和完善信息报送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处,增强防控机制和防控能力。信息报送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遗留问题化解在基础,防止激化矛盾。
4、加强办公环境建设,完善办公设施。
我镇政法综治中心合理设臵办公场地,不断完善办公设施,购臵办公桌椅、电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饮水机等办公设备,为今后综治维稳工作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政法综治中心的主要工作
我镇政法综治中心自正式运作以来,迅速开展工作,排查矛盾纠纷、处臵各类突发事件和群体事件等,促进大综治大排查大调解格局的构建。
1、预防排查和化解各类矛盾,维护基层社会稳定
根据领导包案责任制、公共安全隐患排查等制度,中心广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其中,1—9月份中心受理各类矛盾纠纷诉求案件178宗,调处疏导化解矛盾纠纷178宗,调解率100%;信访受理各种纠纷109件,成功调解103件,成功率95%。定期排查与针对性排查、广泛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坚持每周排查一次,全面掌握社会动态,充分掌握这回不稳定因素根
源,逐项落实分解到单位负责人,取得较好的成效。
2、加强和完善信访工作,努力化解矛盾
信访工作是政法综治中心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同时信访工作也是群众向政府反映诉求的重要渠道。我镇政法综治中心严格执行《信访条例》及相关规定,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给予处理和答复,全镇均无越级上访、违法上访。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信访条例》及相关法规的宣传,让群众知道如何信访,避免出现恶性事件。
3、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解决纠纷的作用
司法所作为政法综治中心的单位成员之一,是人民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我镇政法综治中心致力于人民调解工作中,做到双方信服,化解矛盾。不少的群众在中心开展工作中了解到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职能,有矛盾纠纷主动进行调解,避免了矛盾激化,促进大调解格局的构建。
4、加强治安秩序整治,促进社会和谐
综治部门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主力军作用,狠狠打击违法犯罪,全力整治辖区社会治安秩序,严打整治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按照有关规定配合做好关于学校周边环境稳定的要求,组织有关部门到学校周边检查安全设施,对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人和事及时进行调处,有效地维护了学校周边的环境稳定。配合发挥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范网络。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的同时,深化开展无毒社区创建工作、帮教工作,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及出租屋的管理,创造一个平安舒适的生活环
境,促进社会和谐。
5、加强法制宣传,促进社会稳定
我镇政法综中心会同其他相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扎实推进“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法律六进”(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以及依法办事和维权水平。通过各种形式如派发宣传传单、举行讲座、张贴标语等使我县的“全民学法”活动得以有效的开展和落实。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有些村、部门对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不够重视。对此,要着力提高认识,完善并强化干部考核制度,提高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要把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作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要把综治维稳信访工作纳入党政“一把手”工程,把化解矛盾纠纷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身上;要加大督察考评和责任奖惩力度,把构建大综治大排查大调解工作体系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的重要内容。
2、各项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法有待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因利益冲突引发的社会矛盾也不断增多,矛盾纠纷集中在土地争议、合同纠纷、农村分红等方面,且矛盾纠纷呈现情况复杂、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需要进
一步的补充和完善。而工作方法也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探索出更多有利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成员单位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要坚持党政主导、部门协作配合,整合资源和力量;坚持重在基层、依靠群众,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入手,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工作,努力使纠纷早解决、矛盾不上交。
3、法制宣传力度不足,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农民法律知识淡薄,甚至不懂法律,导致在处理问题时,损害集体利益或村民利益,从而引发纠纷。要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宣传各种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拓展法律宣传的社会覆盖面,让法律走遍农村每个角落、走进农村每个家庭,提高村(居)民的法律观念和法律素质,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全社会营造开展大综治大调解工作的良好氛围。
4、建立健全法律服务制度,加强法律服务工作
解答法律方面的知识,引导村民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可以更好地保护广大的村民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服务工作,能有效预防人民矛盾的激化,促进大调解格局的构建。
5、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
继续坚持贯彻上级专项整治工作方针,坚持打防结合,严厉打击有组织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杀人和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抢劫、盗窃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财犯罪,对犯罪分子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建立健全对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定期排查制度,找出
症结,精心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斗争和专项整治活动,维护我镇的社会安全与稳定。
6、深入推进大综治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我镇大综治大排查大调解运行工作机制,建立矛盾纠纷联排联调的大调解工作平台;推动建立健全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医患纠纷等矛盾纠纷相对集中、多发领域的专业调解组织;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调联动的衔接机制。镇各单位要认真开展矛盾纠纷的大排查工作,并依靠群防群治力量,使排查工作制度化、长效化;要积极探索建立矛盾纠纷信息平台系统,实现工作部署、统计信息、预警预防、排查登记、调处流转等程序的联网联动、规范管理。
某镇综治办
×年×月×日
第四篇:当前社会治安调研
当前社会治安调研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社会公共安全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企业双转型进展稳定大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地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企业双转型的必然要求。
一、我镇当前治安情况:
2010年1月份至今,XX公安分局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目标,积极开展社会治安政治,实现了无“法轮功”演练人员,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无执法人员违法违纪案件,无集体越级上访事件,无群体性械斗事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发生,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人民群众满意的综治工作新局面。
1、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进一步深化全镇防
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和有效预防“两抢一盗”等多发性街面违法犯罪,XX公安分局组织巡警、各派出所民警和辅警实行定岗值守、动静结合地开展巡逻防控,实行重点部位定点监控及重点街道机动巡逻的工作机制,同时针对盗窃破坏电力、电信、电视设施等犯罪率较高的区域,认真组织加大了巡逻巡查力度,及时抓获现行,有效预防可防性案件发生,最大限度将公安民警和各种群防群治力量摆在路面和社区,1
提高了见警率;进一步严密对外资厂和车站、旅游景点、人员密集场所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监控和巡逻防控。
2、严抓“扫虎”工作。利用“老虎机”等电子赌博机
进行赌博的违法行为一直都是XX公安分局的重点打击对
象。为了严厉打击“老虎机”,XX公安专门抽调民警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扫虎”工作,以治安股牵头,各派出所辖区为单位,各警务区相配合,分不同时段对重点区域进行大规模的清查与突击整治,重点整治各治安复杂场所与各大综合市场的中小商铺,全方位压缩利用“老虎机”赌博行为的生存空间。
3、加强出租屋、娱乐场所管理。为进一步加强出租屋、娱乐场所管理,XX公安分局加大了出租屋及娱乐场所的检查力度,不定期对辖区出租屋、娱乐场所进行清查,对出租屋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对娱乐场所能够随时掌握治安情况,及时发现违法线索,减少“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的存在空间。
4、加强学校周边治安防范及校园内部安全防范工作。为了确保校园及学校周边治安安全,XX公安分局有针对性地派出警力加强治安巡逻,积极建立校园周边治安巡逻工作责任制,落实巡逻力量,重点在学生上学、放学期间等时间段和案件易发的校园周边等区域有针对性地加强巡逻管控力度,确保学生上学、放学的安全及夜间学校工作人员的人
2身、财产安全。同时,对指导各学校建立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的校园内部安全防范体系,提高安全防范系数。加强学校保卫队伍建设,健全保卫机构,配强配足保卫力量,为校园平安提供有力保障。
5、2010年以来,XX镇“黄赌毒”案件查处情况。
1月1日至8月11日,我分局共查处涉黄案件17起(其中刑事案件3宗),刑事拘留5人,行政拘留29人,行政罚款7人;查处涉赌案件57起,行政拘留78人,行政罚款65人,收缴老虎机的电子赌博机共189 台;查处涉毒案件40宗,处理违法人员52人(贩卖毒品案4宗,刑事拘留5人;吸毒案件36宗,强制戒毒22人,社区戒毒5人,行政拘留20人)。
二、提出以下建议,确保有效打击违法犯罪,实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的目标:
1、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重点对《刑法》、《社会治安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宣传要有针对性,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要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好。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使全镇人民群众懂法、守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注重矛盾排查,调处矛盾纠纷。随着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的进一步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将进一步凸
3现,对社会治安稳定必将产生一定影响和冲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重点排查调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可能转化成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密切掌握社会动向,依法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及时解决因资源二次整合,拆迁、改制等利益调整所产生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要快速反应,冷静处置,做好教育疏导工作,有效化解和钝化矛盾。要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努力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和人员的利益,认真分析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成因,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依法予以调处和疏导,把纠纷和矛盾解决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
3、加大对重点区域的防控力度。对校园周边、街道拐
巷、“电力、电信、电视”设施周边等打架斗殴、抢劫、盗窃等治安案件多发地,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坚持滚动排查,滚动整治,并严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集中人力、集中时间、集中物力,予以重点整治,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整治一片,巩固一处,安定一方的目标。
4、持续加大对“黄赌毒”行为的打击力度。要严厉查
处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问题,重点打击招嫖、招赌、聚众赌博、吸毒贩毒等违法行为,同时,规范各种娱乐服务场所,狠刹我镇各种歪风邪气。
5、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充分发
挥警务室、巡逻队、110报警中心的作用,坚持巡逻、盘查、4防控等好的做法,重点加强夜间巡逻工作,加大对违法犯罪分子的预防和打击力度,为全镇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6、实行长效管理,保持“严打”态势。实现社会治安根本好转,必须实行长效管理,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只有“严打”才能震慑犯罪,伸张正义,树立广大人民群众维护社会治安的信心。对于某些社会治安混乱地区和某些猖狂一时的犯罪活动,应及时开展集中整治和专项斗争。对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必须露头就打,决不能让其形成气候。要进一步提高“110”快速反应能力,加大案件侦破的力度。继续把“扫黑除恶”作为“严打”整治斗争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除恶务尽,不留后患。要以重点整治为突破口,对顶风作案分子,要狠刹其嚣张气焰,从重、从快打击。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确保我镇社会治安的稳定。
XX公安分局治安股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一日
第五篇:农村社会治安防控调研报告
当前,农村大量青壮年纷纷涌入城市务工,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加剧,形成了“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等留守农村的特殊群体。而农村治安管理是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治安稳定与否关系到社会和谐的建设与发展。当前,社会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面临转型期,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已变得日趋复杂,为了全面掌握当前我镇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寻求解决农村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就当前我镇农村社会稳定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行调研,镇政法委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学校教师等部门人员到 xx 村走访群众并与务工返乡人员、留守儿童监护人和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得到的认识,虽显粗浅,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一、农村社会治安防范现状 xx村行政村撤并建后,共辖16个村民组12个自然村寨,共 3092 人口。自 2014 年 5 月派出所撤并建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会治安防范工作,持续加大对农村治安防范的投入,组建了 35 个老行政村每村一名村警的农村治安队伍(原 xx 村和 xx 村分别聘请某某某、某某某作为两个老行政村的村警,分别负责 xx 和 xx 片区的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配备橡胶警棍、强光手电筒等必备器材。村警每月定期开展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对于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整改,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稳定。从 2015 年开始加大农村天网
工程建设力度,在镇域边界主要通道安装了多个摄像头(xx村作为我镇通往省城出口通道,已经安装),有力的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对公安机关的案件侦破起到了辅助作用。社会治安案件大幅下降,社会治安得到较大程度好转。
当前,也还存在农村自治组织群防群治功能弱化,防控工作形式重于内容,防控缺乏精准化,技防设施未普及,跟不上社会发展形势等诸多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群众联防联治功能未发挥实际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过去只讲义务不计报酬的群防群治模式受到严重挑战,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积极性明显下降,原有的治保会、治安巡逻队等防范力量形同虚设,不能发挥维护农村治安稳定的作用。同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也是导致群防群治工作较难开展的重要原因。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人防有时成了纸上谈兵,难以形成一套完整、真正发挥作用的治安防范体系。目前,xx 村 3 千人口中每年约有 1 千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留守在家的多为老弱妇幼,这些人受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自我防范能力较差,容易受到不法侵害。
2、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突出。留守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多由祖父辈照顾,成长中缺少
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日常家庭生活中实际履行监护责任的祖父母受年龄、身体、思想观念等因素制约,或是不会管或是管不了,致使家庭教育缺位,失位。农村留守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成绩下降,违纪频发,中途辍学现象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部分留守儿童、闲散青少年自控能力较弱,沉溺网络并染上一些不良习气,三五成群地纠结在一起,很容易想“歪点子”、打架斗殴、偷窃,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给家庭造成毁灭性打击。
3、基层警力严重不足,致使治安防控处于被动局面。镇党委、政府和公安派出所 2014 年撤并建后,很长时间内摆省警务室只有一名正式民警,13 个村警成为了整个片区社会治安管控的中坚力量,但村警因待遇低(2018 年以前是每月 1500 元)还要兼顾农业生产等,警力不足一直是困扰治安防范工作的老大难问题,农村警力量明显不足,在治安防范上存在死角死面,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在 xx 村,村联防联治未能发挥实质作用的情况下,2 名村警作为专门从事治安防控的人员,不仅要收集社情民意、调处矛盾纠纷,还要抓好本村重点信访人员稳控(该村信访重点人员多,占到全镇五分之一)等工作,工作量大,力不从心。
4、群体访和群体性事件频发。当前农村群体性矛盾多因林地、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的权属之争引起。各种问题引发的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增加,严重危害了农村社区
社会稳定,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财物损失,还耗用了基层组织和公安机关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比如,该村群体诉求杨某某、个体诉求吴某某均曾多次上访,要求政府给予解决或到北京非访。同时,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因法制观念不强,家族势力影响等因素,往往群体性事件“燃点”很低,一个简单的民事纠纷可能引发的就是背后两个家族、村寨的集体性械斗。
三、原因分析 1、党委、政府及基层党组织对社会治安防控工作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基层党委、政府和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重发展、轻稳定”的观念,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地方的维稳工作存在思想重视不够、问题研判不准、解决办法不多。事物不仅具有普遍性,更有特殊性。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该区域社会稳定问题不仅具备普通地区社会稳定的共性问题,更有该区域例如宗族把控和主导群体意识、集体排外意识及宗族之间群体争议等影响社会稳定的个性问题。少数民族聚居地,容易出现群众敬畏宗族不敬畏法律;对涉及区域的敏感事件或社会新鲜事物、政策等,各级组织的人员无法真正融入和参与该区域的群体意识疏导;宗族之间、宗族与外族之间的群体矛盾频发等问题。
2、农村集体经济不发达,村委会服务管理功能弱化,村民自治组织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当前,我镇 90%以上的村(社区)是空壳村,以 xx 村为例,该村日常运转全靠上级划拨工作经费,自治形式大于内容,村民自治组织很难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无力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群众普遍缺乏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村民普遍对村委会选举存在漠视态度,不参加或不关心自治组织“领头雁”选举工作)。集体经济的不发达,导致行政附属化倾向严重,村自治组织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有能力的人不愿到村委会任职。已当选的村干部想干事却常常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无奈空有理想和热情,却难以施展和实现,最后黯然辞职者大有人在。
3、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佳。由于受教育条件的限制,农村法制教育较为滞后,农民法律意识淡薄,自我防范意识普遍不强,不能在法律的约束下去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不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既搞不好自家安全防范又不愿配合基层党政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工作,更不愿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哪家有了违法犯罪行为,有些村民往往看热闹,甚至幸灾乐祸看笑话,致使打击违法犯罪工作难上加难,特别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甚至出现宗族里面的群众因受制于传统陈规陋习影响,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操控集体意识、故意煽动对立情绪,发生集体对抗法律和政策等事件。
四、提升农村社会治安防范能力的措施
1、党委、政府及基层党组织要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切实把各项治安防范措施落到实处。增加人、财、物的投入,保障综治及平安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强化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抓综治工作实绩档案,促进党政领导改变“重发展,轻维稳”的观念,特别是民族地方维稳工作的地位更为凸显牢固树立起“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坚决保证农村社会治安形势的稳定。
2、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升自治能力。一是增强村级自治组织的生财能力,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自身利益休戚相关,集体经济发展好了,可通过发动村民多参加集体活动的方式来增强村民参与自治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推进了村民自治进程;二是选强配强村委会班子,严格按照《村民自治组织法》,把群众信得过、有能力、干担当的“领头雁”由群众选出来,只有这样,群众才能增强对自治组织的向心力和主人翁意识。
3、加强法制宣传,夯实基层巡防力量。一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县、镇下派驻村干部、帮扶包保人和村支两委等人员力量,利用院坝会、帮扶走访等契机,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增强广大农村群众法制观念。二是充实农村治安管理力量,建立健全三级(镇、村、组)网格员治安防范网络,做到信息准确、反应迅捷、调处
及时,并配合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三是夯实农村警务建设,深化农村警务效应。做好警务保障,增加经费投入,充实基层派出所警力,增加“见警率”。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目前 xx 社区不仅强化了服务功能,增强了人手,同时警务室除了 1 名民警和 13 名村警,另加强了 10 各特巡警的力量。四是以技防为抓手,构筑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农村科技防范,加大技防经费的投入,充分发挥天网工程、综治中心视频系统等。开展“平安村寨”等平安创建活动。
4、加强未成年人教育管理,开展警校共建活动。
针对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的特点,对留守在乡的学生,学校履行好法制教育职责,并保持与外出务工家长的经常性联系,督促他们担当好子女教育的教育责任。同时,进一步发挥学校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进校开展法制教育工作机制,定期到校开展法制报告,以案释法,让农村青少年得到健康成长。
5、完善网格员工作机制,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一是用好以自然村寨(村民小组)为基础网格的网格员管理机制,要求网格员坚决做到“寨不漏房、房不漏人、人不漏项”,扎实做好属地人口基础信息录入和管控工作。二是做好矛盾纠纷村级初调工作。充分发挥网格员、村警、村支两委人员、村调解委、县、镇下派帮扶干部等组织力量,对本
辖区的矛盾纠纷进行及时排查、及时调处、登记销号。三是要充分发挥镇级综治调解中心协调功能,把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民政办、国土所、农林水服务中心等力量整合起来,对一些村级初调初访案件难以化解的复杂纠纷问题进行联合调处。让各类矛盾纠纷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和减少“民转刑”案件及上访事件的发生,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总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积极构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大力开展以网格员为基础的防治工作,努力拼搏,锐意进取,为建设平安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