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7
2020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总结经验做法综述情况汇报亮点成效
xx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xxxxx人,贫困发生率达x.x%;xxx个自然村季节性缺水,xxxx户群众住房不安全,xxx个自然村看病不方便,xxxx名群众收入低于xxxx元……今年初,摆在x面前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账单”。
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同步推进,实施xx个产业项目,带动xx个贫困村、xxxxx名贫困人口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低至x.xx%;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先后完成xx个集中安置区建设工程,安置人员x万多人;
解决xxxx户住房安全问题,解决x.x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年关岁尾,x县交出来的是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脱贫,以高标准工作保障高质量脱贫,以完善的防贫机制巩固高质量脱贫……今年以来,x县把高质量脱贫摘帽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第一抓手,改民生、兴产业、增保障,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整县高质量脱贫摘帽。
今年x到x调研时,给予“各项工作都很扎实”的高度评价;
x到x调研,对草莓产业共同体“扶贫地图”“贫困户二维码动态信息”
精准帮扶措施等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x在x检查工作时,认为“x县变化很大,各项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做的非常到位”。
一、以脱贫攻坚统揽发展全局
体制机制从“人人有责”到“层层落实”
缺少工业、干旱少雨、立地条件差,贫困人口多……地处坝上、“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x县,肩头上担负的是脱贫攻坚主战场这块沉甸甸的“牌子”。
如何高质量脱贫摘帽?
x县委把调动全县资源作为主抓手,站在将脱贫攻坚统揽全县高质量发展全局高度来抓脱贫。县委主动靠前,扛牢主体责任,压实县级领导的领导责任、分管责任和包联责任;落实部门、乡镇的推进责任,级级抓落实,形成了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抓脱贫攻坚的强大工作合力。
制定出台《xxxx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方案》,配套出台了驻村帮扶、金融支持、政策救助等一系列文件,明确责任、标准、时限,将扶贫攻坚工作各项任务细化分解到部门、乡镇,用制度规范部门脱贫攻坚工作行为。在健全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职责的基础上,x县将工作专班调整为x个协调推进组和xx个工作专班,将xx个乡镇划定为xx个“战区”,由xx名县处级领导带队作战,构建起“x+x+xx+xx”的攻坚模式,形成了“上下贯通、纵横交错、落实高效、推动有力”的攻坚体系。
全面调优配强xxx个工作队力量,调整工作队员xx名、第一书记xx名,切实把责任心强、业务精通、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放在扶贫一线。
实行县乡村三级干部职工全员“一包五”结对制度,坚持“三个一”精准帮扶,即一户一本帮扶台账、一户一套脱贫措施,一户一名帮扶责任人,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结对,推动党员干部因户施策。
从上至下、全员上阵、层层落实,给打赢精准脱贫攻坚站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以高质量发展带动高质量脱贫
———产业帮扶从“小打小闹”到“扩模延链”
如何让困难群众长期有收入、高质量脱贫?
今年,x县结合不同区域情况,将产业扶贫作为推动高质量脱贫的最有效路径,改变小打小闹上项目的传统做法,站位全县布局扶贫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重点围绕白羽肉鸡、万德草莓等x大优势产业和xx家龙头企业,实施了xx个产业项目,实现了“乡乡有脱贫支柱产业,户户有稳定增收渠道”。
调优调强生态农业。
做精做细蔬菜、x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精品草莓、吊蔓西瓜等优势产业,着力实施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项目,形成种养加储运销全产业链,成功建立了x“x产业联合体”、x村“四融合”等扶贫模式,通过土地流转、产业扶贫,辐射带动xxxxx户贫困户,户均增收xxxx元。
提速提质光伏产业。
x万千瓦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和xx个村级扶贫电站建成投产,xx个村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xxxxx户贫困户年均增收xxx元。
做活全域全季旅游。
建成了“x”西线和x国际旅游度假区;举办承办了首届冰雪文化节、全国汽车漂移锦标赛、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等xx项赛事活动。培育了x村文创旅游等魅力乡村,成立了全市首家农宅基地合作社,建起了xxx多间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x宾馆,通过赛事引爆了旅游、旅游带动了扶贫,xxx户贫困户通过出售土特产、就近打工,户均增收xxxx元。
省市领导对x产业扶贫等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x月xx日、x月xx日省市产业扶贫现场会分别到x召开;xx月xx日,x县先后在全省第二期市县(区)委书记擂台赛、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介绍脱贫攻坚经验。
三、以高标准工作保障脱贫成效
———扶贫帮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怎么让脱贫攻坚从增收入到增幸福?
为力求扶贫效果最佳化,今年x县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的同时,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同步推进、“双基”
提升与人居环境整治同步推进,着力补齐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基础设施短板,实现了变脱贫“大水漫灌”为分类施治的“精准滴灌”。
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按照同步启动、同步推进的思路,完成xx个集中安置区建设工程,集中安置了xxxx户xxxx人,分散安置xxxx户xxxx人。加快易地搬迁“两区”同建,重点围绕吊蔓西瓜、服装加工等产业,配套建成产业园区xx个,实现了搬迁贫困户帮扶措施全覆盖,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全面开展农村住房安全等级鉴定,集中开展“清零”行动,对鉴定为危房的xxxx户,易地搬迁解决xxx户,就地新建完成xxxx户,加固修缮改造xxx户,公房安置xx户,租赁置换xxx户,彻底消除全县存量危房。
补齐基础短板。
新建连村道路xxx.x公里,硬化村街xxx万平米,安装路灯xxxx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行政村硬化、亮化全覆盖;
积极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大青沟水厂,实现跨乡镇集中连片供水,从根本上解决了x.x万人的安全饮水;
全面完成其他乡镇xx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彻底解决x.x万人吃水安全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除空心村和易地搬迁村以外的xxx个行政村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村庄绿化xxxx亩,铺设管网xxxx米,清除残垣断壁xx万米,砌筑围墙x万米,清运垃圾xx.x万方。
针对农村“厕所革命”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分类施策全面完成改厕任务xxxx座。
建立常态化保洁机制,实行村内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实现全县农村环境干净整洁,提升群众幸福生活指数。
四、以完善的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分配机制从“一分了之”到“按劳取酬”
为实现扶贫资金的科学分配,改变过去“一分了之”的简单做法,x县以支持鼓励贫困群众就业创业为重点,大力实施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等多种模式,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实现了变“输血”为“造血”,形成了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
强化就业扶贫,通过劳务协作和推介招工、设置扶贫车间和扶贫微工厂等方式,xxxx名贫困劳动力在县外就业,xxxxx名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率xx.xx%,人均年增收x.x万元。
全面推广“以事定岗、以岗定责、以工定酬、能者多劳、绩效挂钩”的公益岗扶贫模式,县乡村三级设立护林员、保洁员、巡河员等公益岗位,吸纳贫困群众上岗就业。
强化金融扶贫,着眼于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资金问题,xxxx年新增贷款xxx笔,获贷率xx.x%,新增贷款额全市第二。
重点支持xxx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业,xxx户发展特色养殖业,x户发展三产服务业,实现了自主创业脱贫。
强化消费扶贫,搭建市场销售、订单销售、电商销售三大平台,在x等x家超市建立“x蔬菜进京专柜”,畅通了农特产品销售渠道;举办农特产品推介会,通过三级订单、三个环节、三项目标的“x+x+x”消费扶贫模式,签定产销协议,惠及xxxx户xxxx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抢抓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政策机遇,成立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带动成立电子商务企业xx家,建成标准化农村商务服务站xxx个,形成了x电商扶贫直播村、正果村电商扶贫小微共享工厂、xx宾馆旅游电商村三个示范点。
强化科技扶贫,引进农业专家,巡回开展农技培训,向贫困村派驻科技特派员,实现贫困村全覆盖,组织农业科技培训,有效提高贫困群众创业能力。
强化生态扶贫,结合今年生态绿化工程,在项目上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采取合作社造林模式,劳务用工优先贫困群众,让更多贫困群众通过参与生态建设增加收入。
五、特色亮点、主要成效
“电商直播村+小微共享工厂”架起乡村振兴桥梁
近年来,x县依托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这一有利契机,积极推动当地农村电商发展,着力解决电商扶贫中存在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在不久前,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指导、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的“xxxx网络扶贫案例”发布上,x县“电商直播村+小微共享工厂”模式成为我省唯一入选的扶贫典型案例。
x县结合当地特点,通过打造x“电商直播村”和x乡“小微共享工厂”,有效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x村以电商培训为抓手,结合本地文化、民俗、产业,培养带动广大村民通过以直播为主的各类网络渠道对外宣传、销售本地农产品和手工产品,带动村民拓宽增收渠道;
x乡
“小微共享工厂”的建立解决了产品初加工问题,产品质量达到了电商渠道销售要求,为电商扶贫打下了基础。
直播+共享互为依托,架起了乡村振兴的桥梁。
“x产业联合体”入选全省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不久前x举行
“x省产业扶贫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发布全省x大类xx个产业扶贫典型案例,x县x产业联合体成功入选产业扶贫典型案例。
x是x县特色农产品,紧紧抓住这一优势,x企业着眼x深加工,创立“x”、“x”
品牌,成为当地龙头企业。
近年来,x整合了x.x万亩土地进行x种植,并积极吸纳周边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打造“x产业联合体”,以产业链新模式带动xx产业扶贫。
联合体制定统一标准进行推广,通过土地流转和收益分红等方式辐射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同时,针对贫困户,进行点对点介入,在生产环节通过成立就业扶贫车间、提供就业岗位等措施,让贫困户通过自食其力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