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乡镇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汇报
各位领导:
按照调研安排,现就我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主要做法
(一)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引领,打造“有产业”的新农村。
一是做特做精现代农业。围绕培育特色产业,持续扩大硬质小麦、优质玉米、露地蔬菜农业种植优势,全镇高原xx种植面积达x.xx万亩、硬质小麦面积达
x.xx
万亩、优质玉米达
x.xx
万亩。积极支持和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
x
家,培育县级示范合作社
x
家。进一步规范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全年土地流转面积达
x.xx
万亩。以xx华信高效节水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建设为带动,促进全镇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智慧农业等多元化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计划投资
xxxx
万元,现已完成投资
xxx
万元,建成微滴灌、膜下滴灌工程
xxxx
亩、喷灌工程
xxx
亩。二是做强做优现代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仓储、加工、配送等产业,完成xx瑞津x万吨高原xx恒温库储运二期项目和xxxxx万吨高原xx恒温库储运项目建设。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进xx润
牧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反刍动物饲料加工生产线和xx县xx农产品包装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包装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xxx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反刍动物饲料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已竣工投产,xx农产品包装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包装材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已完成厂房建设与设备安装,全镇高原xx冷链物流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
xx
家,全镇高原xx加工贮运能力达到
xx万吨,啤酒大麦加工能力达到
x
万吨,饲料加工能力达到
xx
万吨,农产品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三是做大做活现代服务业。积极搭建商贸服务平台,先后建成xx市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丰彩购物广场、xx镇东市场等商业网点,初步形成了以镇区三大市场为主体,以
xx
个村级零售市场为支撑,以
xxx
家个体商户和
xx
家餐饮服务经营户为补充的商贸体系,带动了农民就业,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二)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打造“有颜值”的新农村。
一是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xxxx集中居住点续建项目,完成x栋住宅主体工程建设。抓好“一事一议”项目实施,xx村一社通社道路建成运行,xx村和新堡子村农民文化广场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完成金武路十字至镇区
xx
盏路灯架设。二是着力提升小城镇管理水平。不断健全完善小城镇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小城镇综合执法,集中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
营、乱搭乱建、城市“牛皮癣”等行为。同时,由镇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出资,筹备成立xx县xx物业有限公司,通过购买服务,将环卫作业、镇区绿化等服务外包,确保小城镇干净整洁有序。三是持续开展村容村貌整治。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攻坚行动,投入资金
x.x
万元,动用大型机械
xx
辆,人力
xxx
余人(次),拆除废旧棚圈、残垣断壁
xxxx
平方米,清理“三堆”xxxx
立方米,村容村貌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四是扎实推进全域无垃圾整治。着力抓好秸秆禁烧、尾菜处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面源污染治理,集中组织开展全域无垃圾清理活动xx
次,投入资金
xx
余万元,累计出动装载机、拖拉机等各类机械
xxx
余台次,出动人工
xxxx
余人次,清理垃圾
xxxxx
余方,全镇环境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三)以加强社会治理为引领,打造“有秩序”的新农村。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教育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扎实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行动,紧紧扭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任务,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基层党建工作,用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各种力量、各类资源和各项改革,真正把党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二是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先后举办“共筑中国梦·欢度幸福年”社火秧歌展演、“巾帼展风采·建功新时代”庆“三八”文艺汇演暨表彰活动、“迎新春送福送春联”志愿服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x
场次,配合xx大剧院演艺公司“红色文艺轻骑兵”演出小分队巡回表演
xx
余场,参与群众达到
xxxx
多人次,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扎实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六个一”工程建设,积极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督促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提高文明素养。三是建设法治乡村。深入推进普法教育宣传,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争取资金
xx.x
万元实施“雪亮工程”,在全镇重点路口、主要路段架设红外线高清探头
xx
个。依法开展反邪教“敲门行动”和惩治宗族恶势力行动,全面摸排各类不稳定因素,深入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着力抓好重点人群管控和反邪教工作,切实加强人民防线建设和国家安全工作,保障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多。
近年来,通过积极引导农户适度调减粮播面积,壮大露地蔬菜种植面积,形成了以硬质小麦、优质玉米、露地蔬菜为主导的农业种植优势。但种植模式依然以一家一户为主,耕地“细碎化”问题突出,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实施难度大,农业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种植的水平低。在农业品牌建设方面,虽然我镇露地蔬菜、硬质小麦、制种玉米等农产品品质比较优势明显,但农业品牌影响力不强,品牌对优质农产品效益的促进作用仍显不足。(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较多。
近年来,全镇完成村社道路硬化xx.x
公里,xx
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级卫生室,x
个村建成了互助老人幸福院,农村人饮工程实现全覆盖。但由于全镇无财政收入,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排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投入主要靠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
(三)农村陈规陋习严重影响乡风文明。
近年来,全镇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共带动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x
个,建成村级乡村舞台
xx
个、村级文化广场
xx
个、农耕文化博物馆
x
个,虽然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但移山易,移俗难,据调查统计,全镇结婚支出平均达到
xx.xx
万元(其中:购建房屋
xxxxxx
元、交通工具
xxxxx
元、彩礼礼金
xxxxx
元、宴席支出
xxxxx
元、其他
xxxxx
元),殡葬支出平均达到
xxxxx
元,参加红白事宴请礼金平均达到
xxx
元,农村婚丧嫁娶事宜负担较重,群众有条件的讲排场、比阔气,没有条件的也要硬撑门面,甚至不惜债台高筑,加重了家庭负担,影响了正常生活,陈规陋习阻碍了乡风文明的进程。
三、意见及建议
(一)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由县级统筹制定乡村规划,与城镇规划相衔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农村,并突出农业生产、农村居住、生态环境保护和农耕文明传承等功能。同时,加大乡村资金投入,把农村土地出让金全部留在农村,做到取之于地、用之于民,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支出,为彻底改善乡村面貌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二)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夯实农业持续发展基础。
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土地整治项目实施,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广管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三)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
建议进一步创新培训机制,以农业生产实际为重点,探索农民“点菜式”培训模式,精准发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同时,加强与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联系配合,强化示范基地的建设,让教育培训的内容从课堂转化到实地,让农业教育专家到基地现场教学,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在实地的教学中,提升农业劳作的水平和技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进一步加强农村建设,发展农村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生活家园。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尽管在一系列强农、富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农村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但很多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是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对农村发展战略的再提升。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求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各项涉农经济制度,而且注重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有效推动乡村发展、农民致富。经过对相关政策学习梳理,并采取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结合南城区实际,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南城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状
南城区地处县城南部,所在辖区共8个行政村:北沙河、胡家庄、南杨家庄、孟家庄、杨家庄、申奉,2个农村社区:太纺二社区、天利达二社区。南城区把农村基础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差距逐步缩小。
(一)发展农业产业
目前,农业产业调整成效明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省果树所种植技术为支撑,依托玉露香梨、早黑宝葡萄等产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海宏牧业为养殖龙头,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银行+农户”的肉羊生产模式。南城区现有耕地6105亩,农业人口8362人,年出栏育肥羊达到20000只,生猪出栏量9360余头,能繁殖母猪148余头,年产肉鸡65000余只。在坚持以农户为主体的基础上,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积极与山西农业大学、省果树所对接,在产业结构调整、新品种引进、产业技能培训上下功夫。申奉村在农综开发的基础上与农业大学合作,并签订合同共建140亩试验田,更好的促进科技成果面向实际应用和需求转化,进一步带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虽然目前南城区产业调整成效明显,但还存在很多问题:1、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基本还是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生产生活;2、种植技术不发达,缺少专业农技人员的培训指导,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还需加强;3、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帮扶方式方法还需改进。
(二)改善生态环境,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要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自“拆违治乱提质”城乡环境大整治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各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形成了源于自然,用之于田,绿色环保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村秸秆焚烧现象也没有了,农村大气环境得到了大大改善。畜禽养殖采取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的模式,以就地就近种养还田和农用有机肥为方向,加强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建设,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得到集中处理。各村积极响应上级指示,清理本村建筑垃圾以及生活垃圾,进行墙壁美化,大力改善村容村貌。虽初步建立了生态系统保护的长效机制,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很多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很差甚至缺乏,今后还需采取设立环境课堂、加强舆论宣传等方式逐步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优质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临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农业生态环境成为短板,还需加强建设高标准、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
(三)传承发展乡土文化,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乡村发展离不开稳定的村级环境,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通过完善村规民约、社会诚信体系等,不断提升村民的自治水平,达到改进村风民风的实效,切实营造和谐的乡村发展环境。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经过长期的不断努力,各村文化机制体制不断健全,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逐渐丰富。
1、农民业余文化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文化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群众自发组织各种文娱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在提升身心素养和幸福指数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2、各个基础设施建立健全,体育健身场所和图书馆等进一步完善,建立长效运行机制,免费对群众开放。3、目前,各村基本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且完善夕阳红养老院基础设施建设,为老年人养老提供保障。
但受到教育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制约乡村发展也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社会心理和教育有关。千百年来,“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致使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是围绕“远离农村、远离农业”展开的,“不好好学习,就当农民”,是乡村家长、教师激励孩子学习动机的最有效口号。人们骨子里潜移默化的渗透着一种观念,农民不是一个体面的职业,甚至只要和农业、农村有关的人与事都会“低人一等”,这样的说法虽然略显极端,但却是当前社会上的一种普遍观念。
(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在攻坚脱贫方面,南城区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系统内的低保贫困户7户9人,五保贫困户23户24人,全面强化包村干部责任到人,统筹推进,结对帮扶,政策兜底。为认真落实扶贫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确保贫困人口一户不落,一人不少,全部脱贫。但在在脱贫工作中,要注重新思维的培养和运用,针对不同的贫困类型采取相对的形式对贫困对象进行帮扶,并且要加强扶志的力度,从真正意义上做到的帮扶,真脱贫、不返贫。
二、对乡村振兴发展的思考
实现乡村振兴,首要的要明确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思路:进一步加强扶持政策落实,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加强集群发展和特色产业建设。依据战略思路,找准战略重点,结合推进情况,全面规划,合理确定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一)推进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地”是农民生产生活、农村发展的载体。长期以来,农民缺乏新动力、新途径。特别是农村耕地“碎片化”,无法大面积进行创新型生产发展。土地流转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给农民吃了定心丸,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合理合法地将手中闲置土地流转出去,盘活土地利用价值。(二)当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中小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蓬勃兴起,要继续鼓励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
并重点扶持解决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在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担保难、融资贵等难题。(三)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农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实行长效保护机制,改变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态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治理、生态保护问题。
有效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全面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四)传承发展乡土文化,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因地制宜,采取符合本乡村特点的有效方式,传承发展农村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完善农村基本阵地建设,建立更加长久的运行机制,挖掘本土人才,从思想上振兴农村。(五)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摆脱贫困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更加精准脱贫,强化脱贫质量是我们的目的。采取更加有效、创新的方式方法,改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情况。将扶贫与扶智、扶志将结合,鼓励推动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力争做到全部脱贫不返贫。(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额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地位,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1、完善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建立实施乡村战略领导责任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2、强化干部服务意识,提高干部队伍对新思想、新任务的认识,紧抓落实,提高办事效率;3、根据党的领导,开展工作,制定适合本村的工作条例、机制。总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改革创新、攻坚破难,要着力构建“多规合一、全域覆盖”的城乡规划机制,要着力构建“重点突破、系统推进”的改革创新机制,我们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贯彻落实各项制度,汇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坚决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朝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不断迈进!
篇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七大战略”。作为国家战略,它是关系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布局,它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在xx镇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关系到全镇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镇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关系到全镇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顺利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为此,结合xx镇实际,在全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思路和具体做法。
一、基本情况
xx镇地处xx省xx西部、xx中上游,与国家级风景区xx毗邻,全镇总面积xx平方公里,河流xx条,建成区面积7.28平方公里,下辖8个社区,共78个村(居),户籍人口12.5万人,常住人口18万人。现有基层党组织xx个、党员xx人。xx拥有中国皮都、中国鞋料加工生产基地、中国宠物用品出口基地等称号,围绕一张皮做好做活文章,以制革、皮件加工、宠物用品为中心的各项产业兴旺发达,共有企业xx多家,其中规上企业50家。里革、皮带、宠物用品(狗咬胶)出口产量分别达到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是平阳县经济副中心,北港地区经济、文化、交通重镇和物资集散地。同时,我镇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政工作全优乡镇、省卫生镇、省文明镇、省教育强镇、省体育强镇、省爱心城镇和省文化强镇,是省百强镇、省区域中心镇、省级抗台先进单位等。
二、剖析调研问题
为把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贯彻好、领会好,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调查研究,采取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驻村蹲点、与农户面对面沟通等方式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调研结果显著,我们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成为制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瓶颈因素。
(一)农村人才资源要素较少。
xx镇以皮件、宠物用品为代表的的企业吸收了全镇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剩余劳动力一部分在村务农,另一部分在外务工或经商。有许多在外务工的人从此留在了城市,基本不回村里,更谈不上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另外,近年来,随着全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市的发展理念、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等要素不断吸引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农村的资源要素已不能满足现在年轻人的发展,导致人才资源要素向本地回输较少,输血功能较弱。(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全镇上下正在大力开展“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活动,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普还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等现象,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三)各村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仍旧存在。
一方面是村与村之间的发展差距明显,有的村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发展接近小康水平;有的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集体经济不强。另一方面是不同领域的人群收入差距悬殊,伴随有一定的社会矛盾隐患。同时,干群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实、落地,促进全镇社会的和谐发展。(四)部分党员党性意识不强。
部分村党员党性觉悟不高,党性意识不强,参与村级发展事务工作积极性不高,党的宗旨观念不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三、针对性“做手术”
(一)针对农村人才资源要素较少。
要大力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充分发挥“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第一,退居乡里的贤能之士,或社会各领域有贡献有影响的、能服务乡梓的人士,只要个人在人文、社会、科技等领域取得非凡业绩,且有一定影响,愿意为农村、社区建设尽力的精英名流,都将成为招募对象,成为培育的“乡贤”;第二,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良好风尚。要想增强全镇声望,个人的学识修养、社会文化影响力虽然重要,但有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人文氛围等才是吸引“乡贤”的硬条件;第三,不问身份、官职、教育背景、年资阅历。只要能服务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在正能量方面引导示范一方,就能成为“乡贤”。第四,在吸引人才方面,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都要遵守一个“贤”字,有以德为先,以德为上,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勇气和精神。这些人都尽可能地吸引到镇里来,为他们营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引领更好的时代风尚。(二)针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要进一步按照“两个提高,两个延伸”(提高文明素质,提高镇村环境管理水平;环境建设向美丽乡村延伸,向庭院农户延伸)的要求,开展了大清理、大整治活动,城乡卫生环境明显改观。(三)针对各村发展不平衡。
第一,全镇上下一定要营造一种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良好氛围。一些地形比较崎岖,发展空间较小的村落,村两委班子要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一些能促进本村经济集体发展的项目,变“输血”功能为“造血”功能,努力提升本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村民人均收入水平。第二,对于有企业的村落,要在解决本村实际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础上,有条件、有计划地吸收其他村的劳动力。第三,要让企业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多开展一些技能培训活动,让更多的人能够日有所依,掌握就业发展的技术。(四)针对部分党员党性意识不强现象。
要继续强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坚定全镇党员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全镇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要不断加强和提高两委班子成员的战斗力、凝聚力。总之,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仅局限于就三农问题去解决三农问题,而是将三农问题上升为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是在以往政策措施和实践成果基础上的凝结与升华,使以往的政策措施相互协同。全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重而道远,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将认真遵照上级的指示和安排,大范围改革,大踏步迈进,朝着新型特色小镇的目标发展,全面实施好、贯彻好、领会好这个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