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县“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汇报发言材料
某县“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汇报发言材料
篇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同志全程包联指导下,我们充分发挥组织部门职能作用,持续推动干部下基层、上一线,开展社区联防联控,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取得积极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全县未出现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家规上工业企业在 2 月底前全部复工复产,一季度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到X%,全省《基层组织建设情况通报》《××日报》和《××组工信息》先后刊发了我县做法。
一、四大班子成员带头包联。根据社区疫情防控需要,在“万名干部下基层”部署之前,我们就成立了由组织部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 3 名县级干部担任指挥长,5个部门单位“一把手”担任副指挥长的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时明确 8 名县级干部分包××个社区,第一时间构建起县级干部靠前指挥,组织部、住建局、公安局、街道办和纪委监委协调联动的社区防控组织体系。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干部联企业”安排部署后,县委组织部结合县发改局制定了 X 个包联方案,组织县四大班子成员带头分包××个重点项目、××家重点企业,安排××名科级干部每人分包 X 个中小微企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
复工复产,形成了持续加强、有力有序的工作态势,为“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机关党员干部一线值守。针对社区防控人手不足、力量薄弱的问题,县委组织部统一选派 X 个县直单位和垂管单位、X 名党员干部进驻社区,由单位党组织书记负总责、优秀后备干部任队长,组建 X 个工作队,全部接管、24 小时负责社区 X 个卡口的值守管控。工作队同步成立临时党组织,党员干部统一佩戴党徽、“双报到”标识牌上岗执勤,X 名县直单位“一把手”坚持在卡口轮岗,社区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在此基础上,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广泛发动群众。县委组织部结合团县委、县妇联、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面向共产党员、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不同群体发布倡议书或公开信,招募 X 多名志愿者;结合街道办组织招聘 X 名网格员。形成了机关党员、各类志愿者、社区网格员“三支队伍”联防联控工作格局。
三、涉企职能部门精准帮扶。我们把包联企业复工复产的部门和干部纳入防控一线考核考察范围,结合工信、发改、商务、经济开发区等涉企单位党组织,做好人员选派、指导督促和跟踪管理,推动业务科室和精干力量下沉企业,落实“惠企 20 条”措施,做到政策必宣、隐患必除、困难必帮。县行政审批局、县应急管理局、县人社局、县
商务局、县工信局等部门和下派人员立足职能职责,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手续办理、安全培训、用工保障、原料供应、物资运输、员工返岗出行等具体问题 X 多件次,确保了全县规上企业和 X 家中小微企业全部复工复产。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安排科级干部担任企业党建指导员,指导和协同企业党组织抗击疫情、恢复生产、关爱服务员工,X 个园区规上企业复工率率先达到 100%。
四、三项关爱措施激励保障。县委组织部及时出台《组织工作服务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十条措施》,有效发挥选人用人导向作用、正向关爱鞭策作用,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冲在第一线和最前沿。一是突出政治关爱。建立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包联镇街和县直单位制度,在一线了解班子状况、识别发现干部、挖掘正反典型,作为班子考核、干部使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树立实干担当的鲜明导向。二是突出精神关爱。开办《“战疫情、筑堡垒、当先锋”时报》,结合县电视台、××先锋微信公众号,全面宣传推介 X 个党组织、X 余名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向全市“战疫党旗红”特刊及时报送并刊发 X 多个典型事迹,凝聚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三是突出生活关爱。对下沉到社区和企业的党员干部,县委组织部和各部门单位坚持经常性走访慰问,协调落实物资装备、安全保障;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做好谈心谈话、心理疏导等人文
关怀;拨付专项党费××万元,落实慰问款物××万元,为下沉干部抗疫情、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当前,我县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可控,已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但境外输入、境内反弹的风险依然存在,必须做好长期防控准备,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就加强和改进干部下基层工作,提三条意见建议。
第一,强化组织统筹。鉴于社区疫情防控形势和任务发生变化,机关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特别是“六稳”“六保”任务繁重,建议从组织层面进行统筹、合理安排,适当调整下基层的部门和人员,确保机关工作、社区常态化防控“两不误”。
第二,力量重点倾斜。在街道社区,对已安装门禁系统的小区由人防为主向技防为主转变,把人员精力、防控设施向无物业的老旧小区倾斜,补齐短板,提高防控能力和效果。
第三,拓展工作内容。把工作重点由原来的单纯值守向统筹兼顾转变,支持配合“六位一体”治理体系建设、“三创四建”等重点任务,巩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这次座谈会特别是××部长讲话精神,继续加强和改进干部下基层工作,确保“两
不误”、夺取“双胜利”,向市委、向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篇二 尊敬各位领导:
xx 委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工作动员大会以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紧密结合实际,深入了解情况,合理制定方案,覆盖我乡所有村社的干部联系帮扶工作全面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乡联系帮扶工作的基本情况 目前省、市、县 16 个单位(省国土资源厅、市政府、市委办公厅、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教育条件装备处、市体彩管理中心、县政府、县国土资源局、县财政局、县工业和商务局、市交警支队、雁滩大队、东岗大队、榆中大队、市车管所)18 位领导,帮扶我乡 6 个村 552 户贫困户。其中,省国土资源厅联系帮扶上花岔村 69 户;市政府联系帮扶黑虎子村 3 户;市委办公厅联系帮扶百禄村 47 户;市教育局联系帮扶大岔村 55 户;市财政局联系帮扶王湾村 39 户;市教育条件装备处联系帮扶平湾村 7户;市体彩管理中心联系帮扶黑虎子村 4 户;市交警支队帮扶上花岔村 24 户;市车管所帮扶上花岔村 80 户;县政府联系帮扶上花岔村 3 户;县财政局联系帮扶平湾村 41 户;国土局联系帮扶黑虎子村 42 户;县工业和商务局分别联系帮扶百禄村 22 户、王
湾村 11 户、大岔村 14 户。雁滩大队帮扶上花岔村 17 户,东岗大队帮扶上花岔村 18 户,榆中大队帮扶上花岔村 23 户,乡上有 30 名领导干部联系帮扶 6 个贫困村,36 户贫困户; 二、落实“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省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意见、市委“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县委“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下发后,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立足上花岔实际,认真研究部署,立即作出了在全乡落实“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工作”的实施办法 1.动员发动,宣传报道到位。3 月 1 日上午,乡委召开全乡落实“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工作”动员大会,为了使活动家喻户晓、人人参与,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努力在全乡营造强有力的舆论宣传声势,在上花政务网设立干部下基层专题报道专栏,制作永久宣传牌 10 个,在主要路口和各村社张贴标语 50 个,设立宣传公示栏 7 处,制作真情连心卡 36 张并发放到户。在全乡联系帮扶工作全面启动之后,乡联扶办宣传组积极响应,及时跟进报道干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工作动态。截至目前,榆中新闻网发布新闻报道 9 篇、上花政务网已发布新闻报道、信息 34 篇。及时总结、宣传落实联扶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借鉴、推广其他兄弟乡镇开展联系帮扶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截止目前,已印发简报 26 期。同时,利用办公阵地“三务公开栏”、单位宣传橱窗、学习园地和黑板报等载体,及时宣传联系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通过以上这些做法,提高了群众对联扶工作的知晓率,扩大了联系帮扶工作的影响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方案落实到位。通过召开乡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动员大会,成立协调领导小组,协调领导小组实施“一把手”工程,由书记总负责、负总责,协调领导办公室具体负责抓落实。同时在 6 个行政村设立办公室,由包村干部具体负责,村“两委”班子具体抓落实,为联系单位提供联系对象的各类信息,帮助困难户梳理发展思路。各村每周向乡协调领导办公室提供联系帮扶书面总结和进度表,协调领导小组每周星期一召开协调领导全体成员会议讨论研究各村帮扶计划、措施及步骤,并安排下周的具体帮扶工作。
3、强化措施落实、制定了“七步五心”工作法。助推 联系帮扶工作取得实效。“七步”即要求干部:一要“听”。要听取村“两委”班子关于本村确定的整体发展思路和脱贫计划,了解判断联系村整体发展状况,明确发展意向;二要“看”。要实地查看贫困户具体生产生活情况,了解群众心声;三要“访”。要走访贫困户,掌握贫困程度,分析梳理贫困原因,提供脱贫致富建议;四要“定”。要确定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帮扶对子,并张榜公示。针对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制定帮扶计划,确定帮扶方式,签订帮扶承诺书。五要“通”。联户干部每天要集中一小时时间进行沟通,学习政策,交流体会,整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六是要“写”。联户干部每天要记录民情日志和工作情况,重点写帮扶的方法、成效,及时报送帮扶信息;七是要“严”。要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尊重贫困户意愿,严守工作纪律。
“五心”即:在联系帮扶工作中做到为帮扶对象真心送温暖,在帮扶过程中用心结穷亲,在面对困难时实心解民忧,在项目发展上倾心帮民富,在经济发展上齐心谋小康,切实做到“进百姓门、听百姓言、摸百姓情、解百姓难、促百姓富、暖百姓心”。始终把落实“万名干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工作”作为向群众宣传政策的过程,作为体察民情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的过程,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过程,作为促进各项工作的过程,作为锻炼干部、提高能力、改进作风的过程。
4、强化考评督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为了确保这次活动高效开展,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不定期地对帮扶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将干部下基层开展联系帮扶工作列为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年终考核挂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同时力争做到“三个防止”“八个不准”,要加强工作指导,注重培养和发现先进典型,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干部下基层联系帮扶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5、紧扣实际,对接联扶工作成效明显。全乡紧紧围绕“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等六项主要任务。推进重点项目、帮困扶贫、群众脱贫致富等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充分发挥联系帮扶联系单位优势,解决我乡突出问题。
(1)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机械化进程,确保农业稳产增收。今年我乡在黑虎子村地湾社新修梯田 4000亩。针对梯田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缺口大、整体修建协调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等问题,在帮扶帮扶单位帮扶下,乡党委、政府认真调查研究,制定了科学的实施方案,严格履行合同制、公开制和责任制,确保了梯田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工程于 3 月上旬已开工建设。(2)加大土地整治力度,为了盘活存量土地、强化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土地产能,我乡在百禄村石圈子社土地开发整治 5000 亩,现已完成测绘、预算、项目申报等工作,在五月上旬即将开工建设。(3)双垄沟玉米种植 17000 亩。基于我乡区域条件恶劣,帮扶单位积极筹措资金培育壮大支柱特色产业。继续探索实践双垄沟玉米种植,使全乡双垄沟地膜粮种植面积达到 17000 亩,其中县国土资源局在黑虎子村、市委办公厅在百禄村、县财政局在平湾村各设一个千亩点,上花岔乡政府在上花岔村设立一个千亩点、王湾村设立一个五百亩点,目前我乡建成四个千亩片,一个 500 亩片。截至目前完成率达 75%。(4)在教育、财政等单位的大力
帮扶下,我乡建立了占地面积 100平凡米的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培训基地,内设远程教育室、农家书屋、科技文化活动室、农技推广中心,为我乡农民提供掌握技术的平台,真正将农民培养成实用型、技术型的专业人才。现在已竣工且投入使用。(5)妇女小额贷款项目。为了解决农民发展项目没资金的困窘,帮扶单位为我乡提供了妇女小额贷款项目,目前我乡已向县妇联上报 90户的妇女小额贷款申请,还部分农民正在报名申请,进一步拓宽我乡农民发展渠道。(6)为了环境绿化,为了改变乡容村貌,提高我乡对外形象形象,帮扶单位为我乡提供白杨、国槐、云杉等树苗,总共 4456 株,对我乡主干道及乡政府、学校周边绿化。本周星期三将拉开植树序幕。(7)乡计生服务中心危旧房改造项目。为了创造良好的办公条件,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帮扶单位提供资金新建我乡计生服务中心办公阵地,共建框架式结构平顶房 12 间(占地面积 5 亩),硬化地面、绿化周边。现已竣工完成,即将投入使用。
三、2012 年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 根据县委、县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乡党委、乡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为民富民为目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产业富民”两大主体战略,紧密结合全乡实际研究制定出“13555”总体发展新思路(户均输出劳务 1 人、人均种植双垄沟地膜玉米 3 亩、户均种植药材 5 亩、商品洋芋 5 亩、舍饲养羊 5 只),做好“两创新三加快四大产业”文章(即:创新发展思路、创新
社会管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上花区域中心建设、加快异地扶贫搬迁及土地整理;养羊产业、洋芋产业、药材产业、劳务产业),走上“三富”(即:支部领富、党员带富、群众致富)为民的道路。促使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对此,我乡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并提出相关的措施:
1.全乡养羊 9575 只,养猪 860 头,大牲口 996 头,特色养殖梅花鹿 27 只,主要以散户为主、大户带动少、规模比较小。
措施一:每村确定一个社,作为集中养殖点,按照每户养羊 15 至 20 只,猪 3 至 5 头,帮扶单位统一建造标准化的圈舍。
措施二:帮扶单位基于养殖用水量大的问题,集中修建一批水窖,或者分散给每户建造 1 口水窖。
措施三:帮扶个人对被帮扶农户养殖圈舍个人出资进行改造。
2.开展街道环境大整治及农贸市场的修建。对上花岔乡旧街道进行拆迁整治,为商户营造文明规范的经商氛围、为群众创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同时修建新的上花岔乡农贸市场,为群众的农产品销售提供平台。
措施一:帮扶单位围绕街道拓宽、标准化商铺新建、道路绿化、亮化和市场建设等,做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并给与资金的支持。
措施二:发挥我乡国土、财政、教育、工业和商务等部门帮扶的优势,集中帮扶单位积极争取多方资金和政策,以整合资金对我乡街道进行综合治理和市场建设。
措施三:委托甘肃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甘农大等专业单位编制上花岔乡片区规划,逐步建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上花。
3.完成黑虎子村、百禄村、上花岔村、平湾村办公阵地建设和文化广场建设,逐步提升村级办事效能,提高群众文化修养。
措施一:我乡黑虎子、百禄、上花、平湾 4 村办公阵地简陋,需重新修建,借此帮扶单位帮扶活动的机遇,修建 4 村标准化办公阵地,占地面积 3 亩,内设书记室、主任室、会议室、档案室、库房,配备电脑 2 台,文件柜 5 张、办公桌 3 张,会议圆桌 1 张。
措施二:我乡打算分别在黑虎子、百禄、上花、平湾 4 村各新建 1 文化广场建设,占地面积 5 亩,内设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管理用房、体育器材储藏室、配备各种健身器材和体育器材。希望帮扶单位能够给予资金的支持,提供健身器材和体育器材,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4.建成上花岔乡九年寄宿制学校教师周转房和上花岔乡中心幼儿园。
措施一:发挥我乡教育、财政、国土等帮扶单位的优势,新建上花岔学校框架结构的教师周转房 30 间,解决教师住房困难。
措施二:新建包括教室、宿舍、食堂、活动场所等为一体标准化幼儿园,使全乡近百名适龄儿童接受专业学前教育。并配备专业的幼师,同时配设一辆校车。
5.改造乡卫生院,新建村级标准化卫生所,方便群众看病。
措施一:完善乡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做好屋面防水处理、墙体加设保温层、院内绿化等,配备全科大夫坐诊,争取引进 120 救护车 1 辆。加大对现有医务工作人员的培训。
措施二:在我乡 6 个行政村各建一个框架结构的标准化卫生所,内设门诊室、药房、病房、档案室、宿舍。配备 1 名全科大夫,1 名护士,希望帮扶单位能够给予资金支持。
6.对乡村道路沙化、硬化、绿化。
措施:对我乡各村共计 12 公里的主干道(乡政府至村委会;村委会至学校、卫生所)进行硬化,道路两边绿化:对村社道路沙化,修建道路排水设施。
7、目前,黑虎子村小达口地质灾害隐患点山体滑坡,裂缝宽3-4 毫米,长 0.5 公里,隐患点处居住农户 38 户 134 人,现急需资金整体搬迁至。
措施:实施异地搬迁,将黑虎子村小达口子 38 户 134 人搬迁至金崖镇高沿坪,因特殊情况无法搬迁至金崖镇高沿坪的农户,实施就近原则,搬迁至黑虎子村其他社,帮扶单位能否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政策,解决隐患点居民的居住困难。
8、乡政府办公条件简陋,办公用房及干部宿舍均建于上世纪80 年代,冬天漏风、夏天漏雨。新建乡政府综合办公楼,解决办公用房紧缺、改善干部办公和住宿条件。
措施一:帮扶单位给予资金支持,新建乡政府办公大楼,将党政办、民政办、计生办,农业技术中心、财经中心、社会事务保障中心、纪委、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设立办公室,独立办公,以改变我乡部门只有门牌没有办公场所的局面。
措施二:帮扶单位在资金整合不充裕的情况下,能否把我乡现有办公场所重新装修,再扩建一个 120平方米的政务大厅,提供相应的办公设施。
9、民国十八年,榆中北部山区发生特大地震,由于地处在黄土坡地段,地质结构的疏松,导致山体移动,至今上花岔乡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上花岔乡主干线(榆白公路)西侧有一条裂缝,东西走向,东至上花岔乡变电所,西至信用社,呈断续分布,尤其街道西侧多栋商铺扭曲变形,地基下沉,墙体开裂。裂缝总长约1500 米、最大宽度 10 厘米,最小宽度 1 厘米,深度无法测量。且随着山体的东西移动,裂缝不断扩大,平均每年增宽 1 厘米,严重威胁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措施一,帮扶单位能否利用技术方面的优势,勘测这一地段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是否适宜居住和经商等。
措施二,帮扶单位能否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对裂缝地段的商铺、机关等搬迁至安全地段。以消除隐患,创造安全环境。
六、对帮扶工作的一点建议 1.整合帮扶资源,抓实抓好重点项目。组织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万名干部下基层帮扶单位联席会,成立帮扶领导小组,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思路,整合帮扶资源,分步实施,联合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2.从根本上解决贫穷,改变帮扶方式,变“输血为造血”从资金帮扶转化为技术信息、农业机械和养殖项目帮扶,为群众提供致富平台。
3.抓好教育扶贫工程,建议帮扶单位与我乡品学兼优贫困学生结对子,资助贫困学子不因贫失学。
4.帮扶单位党支部与帮扶村支部结对共建,增强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5、在我乡上花村小岔社和王湾村王湾社有直径 3 厘米的出水点,建议帮扶单位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勘测,是否有可开发利用的地下水源,从而开发利用。
6、1958 年,在矿产资源的勘测中,我乡境内发现金矿和锰矿,建议帮扶单位发挥职能优势进一步勘查,能否将此资源纳入开发利用项目。
7、从目前我乡的帮扶情况来看,存在各村不均衡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个别村帮扶单位多,大多数村帮扶单位少。如上花村帮扶单位有省国土资源厅帮扶 69 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帮扶 171户(机关 24 户、市车管所 80 户、雁滩大队 17 户、东岗大队 18户、河北大队 9 户、榆中大队 23)、县政府帮扶 3 户等 3 个单位共帮扶贫困户 264 户;而其余 5 村每村仅帮扶 50 户左右。建议协调领导小组再分配单位和帮扶户数时,能否先与乡镇联系,以便平衡各村,减少矛盾,使其同步跟进。
第二篇:万名干部下基层
万名干部基层下乡活动的安排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干部作风整顿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改进干部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根据县委关于深化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要求,镇政府决定,在全镇开展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三解”干部下基层活动。为确保我镇“干部基层下乡”活动有序推进并取得成效,结合我镇实际,对此活动作出以下意见安排。
一、切实提高对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加快推进基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部署,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镇党委、镇政府在全县统一部署下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站在全镇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在认真学习???次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提出的具体要求,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加强基层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进领导干部在主动联系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中践行宗旨、争先创优的具体体现。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对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的目标任务
以访民情、解民忧、顺民意、帮民富、促和谐为主线,通过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在全镇领导、干部中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真正使干部作风实现转变、基层组织晋位升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具体来说,要实现以下几点目标任务。
(一)加强基层组织。帮助基层组织建章立制,改进工作,建设“五好”党支部,实现晋位升级。帮助“两委”换届后有遗留问题的村组查找问题根源,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向流入(出)地党组织和党委组织部门反馈。
(二)化解矛盾纠纷。帮助基层组织建立矛盾问题台账,设立矛盾问题信息员、建立以村党组织牵头的矛盾纠纷调处委员会,吸收群众信任、威望高的同志进入调委会。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和信访案件,及时调处化解,维护和谐稳定。
(三)推动科学发展。想方设法帮助基层化解一些群众想办、发展有效、作用长远的实事。农村围绕“升级晋档”,推动落实“一有三有”,突出帮民致富、促进和谐。
三、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工作部署
此次“干部下基层”活动,以全镇党员干部为重点,县文体广电局有关同志予以指导,在全镇11个行政村范围内进行。活动共安排11个组,抽调干部40名;活动时间为2012年3月到2012年7月,分三阶段进行,按照“集中进村10天,定期联系半年”的办法,在3月1日前全部到位,每月到基层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3天。具体工作步骤安排如下。
(一)了解民情、建立台账阶段(2012年3月1日—3月17日)分别召开党员座谈会、群众大会或代表会议,介绍来意,听取意见,统一思想。开展一次大走访活动,听心声、拉家常、议发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准确把握群众所需、了解群众所怨、掌握群众所盼;不足100户的全部走访,超过100户的,走访不少于100户。在此基础上,建立矛盾台账,明确帮扶对象,确定拟办实事。
(二)组织实施、深入推进阶段(2012年3月18日—6月30日)根据既定任务,建立挂账销号制度,明确负责人员、实施目标、完成时限,逐一推动,认真落实。带着责任干好工作,带着感情为民办事,把事实办理到位、把矛盾化解彻底、把发展谋划长远。引进的项目、资金必须公开透明。坚持边做边查边改,及时倾听、掌握新的群众诉求,排查化解新的矛盾问题。
(三)总结回顾、评估考核阶段(2012年7月1日—7月31日)组织开展“回头看”,着重查看实事是否办理到位、支部是否晋位升级、矛盾纠纷是否化解、群众是否得到实惠。没有完成的,一律补课,确保取得实效。认真总结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撰写好调研报告和工作总结。以群众评价为基础,完成评估考核工作。
四、加强组织领导
在县文体广电局、镇党委、镇政府的指导下,各工作组要切实加强对“干部下基层”活动的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全面推进对活
动各项任务的落实,确保真正取得实效。
(一)领导带头,深入推进。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深入各个联系点,下基层不少于10天,每人结对帮扶困难群众4户以上。选派干部下基层不少于30天,每人结对帮扶困难群众2户以上。各工作组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经常性的联系沟通,加强组内干部的管理与指导。镇政府下派干部要服从工作组的管理,使干部下基层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真正成为群众欢迎和满意的民心工程。
(二)上下联动,真抓实干。干部下基层活动由镇政府统筹安排,指导开展。各小组下基层前,要自觉接受党委的指导。民情台账,工作方案要及时征求党委意见,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各类不稳定因素,要详细列出单子提供给党委。具体问题的解决,以镇政府为主,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工作合力。镇政府要根据问题解决进展,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方意见,共同演技措施。下基层干部的生活补助、工作用品、交通问题等,一律由派出单位解决,坚决做到“五不准”:不准优亲厚友,不准增加负担,不准收受馈赠,不准娱乐消遣,不准借机徇私。
(三)严格考核,做好督查。镇政府实行督查、考核,其中重点督查后进村、矛盾村活动情况。督查、考核结果作为创先争优、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下基层干部必须翔实记录深入基层工作情况,形成“工作日志”,撰写调研报告。下基层期间,基层发生重大社会问题或重大信访案件的进行问责。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小组不能脱钩,干
部不能撤离,必须继续开展工作。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宣传部门负责整个活动的宣传工作。要牵头组织协调各类媒体,开辟专栏,编发简报,对活动情况、鲜活经验、取得成效及时报道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要重视发展、深化挖掘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形成良好导向。
第三篇:县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汇报1
*****“千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
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8月26日)中共*****委 *****人民政府
省委督查组:
省委、地委作出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的工作部署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县“千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动员部署会,并结合“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的深入开展,扎实推进“干部下基层”各工项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精心谋划、周密部署,迅速启动“千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
县委成立了“千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领导小组,制订出台了《*****“千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方案》,组建了办公机构,明确了办公人员,组织召开了全县动员部署大会,各单位和乡 1 镇按照县委部署,及时明确抽派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到各联系点。一是领导带头深入联系点。全县明确35个县领导分别联系1个乡镇,35个县直牵头部门和70个县直单位抽派2个以上精干人员组建工作组深入各镇、村开展工作。在动员大会结束的当天,地委委员、县委兴友书记就带头深入联系点草海镇,对产业园区征地拆迁问题进行实地走访调研;陈波县长深入联系点小海镇,安排解决小海镇松山村“五园新村”建设所需资金问题。自年初以来,县委兴友书记深入联系点64次,帮助解决基层发展难题115件次;陈波县长深入联系点58次,解决基层发展难题122件次。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深入联系点共250余次,现场解决基层实际困难365件次。为各乡镇、各单位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做出了表率。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各工作组成员要当好政策宣传员、问题调查员、矛盾调解员、作风监督员、发展帮带员、和谐促进员,对乡镇当前严肃换届纪律、搞好换届选举等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全面统筹,要求各工作组要集中排查联系点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集中力量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切实制定下发了《*****“千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记录表》,要求各工作组下基层的 当日要填报所到乡镇和村、解决的重点问题、采取的工作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等内容。目前,全县抽派干部已达1025人,深入联系点开展工作1500人次以上,填报工作表800多份。三是纳入动态跟踪考核管理。由县实绩考核办牵头,制定下基层干部动态跟踪考核制度和奖惩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下基层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切实加强对下基层干部队伍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下基层干部队伍的作用发挥。
二、与贯彻落实“四要十不准”规定有机结合,着力加大 “三项整顿”工作力度
8月15日,我县组织召开了全县文明执法教育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全县文明执法工作,切实制定了《关于在执法队伍中集中“开展三项整顿、树立三个形象”活动的方案》,从思想、纪律、作风三个方面加强执法队伍整顿,组织城管和交警在文明管理、热情服务等方面举办了3期培训,并将执法干部纳入了“双考双评双挂钩”考核机制。与“作风建设年”活动和贯彻落实“四要十不准”规定有机结合,组织了78个县直单位在威宁电视台进行了公开承诺,向全县执法干部队伍和各级干部职工发送以“四要十不准”为主要内容的手机短信2万多条、下发“四要十不准”小卡片5000 张,在威宁报、威宁电视台、威宁党建先锋网开辟了“四要十不准”专栏。根据县实绩考核办的随机,全县干部职工对“四要十不准”的知晓率达100%。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设立了举报投诉电话。县作风建设年办公室联合机关党委和环境办,派出5个督查组,对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执行“四要十不准”规定进行定期不定期明查暗访,严肃查处利用职权索要财物和吃、拿、卡、要行为,着力纠正滥用职权、越权执法、徇私舞弊等现象。
三、与“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有机结合,力求帮扶活动出实效
按照“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服务基层、推动跨越”的要求,我县把“干部下基层”与“三个”设建年、“四帮四促”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帮扶活动出实效。一是深入开展“四进四帮”活动。按照“四帮四促”活动部署和要求,我县结合威宁县情实际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以“四进四帮”(进项目,帮助排忧解困,加速建设;进村组,帮助理清思路,加速发展;进农户,帮助增收致富,加速脱贫;进社区,帮助创建和谐,加速转型)为实践载体,强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提速发展。“四进四帮”活动开展以来,全县28位县党政领导班子已建工作联系点60个,建立党建扶贫联系点 56个并与112个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截止目前,共深入基层开展“四进四促”活动1000余人次,帮助联系点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600多个。帮助基层制定发展规划239个,落实帮扶资金4980.3万,解决具体问题284个,化解矛盾纠纷193起,提供就业信息447条。二是开展“科(局)长下基层”活动。建立健全了科(局)长下基层、结对帮扶、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等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全县全县200多名科(局)干部轮流深入基层、园区和群众,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全县科(局)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单位200个,深入生产一线829次,深入工程一线360多次,深入农村一线960多次,深入招商引资一线180多次,走访群众5183人,解决突出问题420个,落实解决措施200多条,协调资金514.2万元,化解矛盾157个,撰写调查报告120篇,撰写民情日记1200余篇。三是设置“首问责任”窗口和“服务接待”窗口。全县各级机关及事业单位设臵设立“首问责任”窗口167个、“服务接待”窗口236个。至目前,全县各“首问责任”和“服务接待”窗口接受咨询5250人次,提供指导3944人次,办理审批事项2216件切,实做到让办事群众“找得到门、见得到人、办得了事”。
四、与“九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相结合,扎实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
把转变职能、服务群众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群众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关于将群众工作纳入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双考双评双挂钩”动态跟踪考核管理的意见》等群众工作机制,对矛盾纠纷和积案排查化解、初信初访、办案质量、规范信访秩序、人员稳控、督办考核和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二是着力化解信访积案。按照“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思路,严格按照今明两年要基本化解信访积案的要求,对全县信访积案进行彻底排查清理,逐一明确责任主体、承办人员、化解措施、办结时限,因案施策,逐案化解。上半年清理积案26件,化解息诉22件,化解率为84.6%。三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常规排查和重要节庆前排查相结合的制度,把各种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和进京非访、重复非访全部纳入排查化解工作范围。尤其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前期,威宁作为第九届全国少数民 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炬传递点,县委高度重视,切实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实行层层包保,开展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力求实现“九运会”及其火炬期间“四个不发生”。今年以来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1次,排查出矛盾纠纷63件,协调化解息访49件,息诉息访率75%。四是认真落实领导班干部开门接访、下访。在抓好三级视频接访和常规接访的同时,认真落实周一、二、四部门领导定期到信访大厅接访研判信访事项制度和领导干部开门接访下访制度。截至目前,参与开门接访的县领导12人次,接待群众36批184人次,受理群众诉求32件,办结率68%下访21人次,接待群众44批238人次,办结率73%。乡科级领导干部参与开门接访136人次,接待群众126批396人次,办结率70.4%。
除上述工作以外,我县还采取“党政干部到难村、政法干部到乱村、经济干部到穷村、农业干部到专业村、离职干部回原村”的方式,选派了315名县乡机关干部到经济发展缓慢、村情复杂、基础薄弱村担任村干部第一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探索设臵了片区党的工作委员会,建立健全了村干部绩效考核机制等等,有效解决了*****村多面广、基础薄弱、村级组织活力不足等问题,有力推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上半年,全县实现 生产总值27.75亿元,同比增长19.8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7亿元,同比增长135.81%。财政总收入达4.6亿元,同比增长57.36%,为年初预算的55.43%。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8.8亿元,同比增长17.7%。
虽然我县在抽(选)派县乡干部到基层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就“千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中,少部分干部还存在查找问题不准、措施办法不多、工作思路有待明晰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威宁实际和工作重点,一是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实地查看等方式,进一步排查矛盾、找准问题;二是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出一个,解决一个,不能及时解决的要做好解释说明,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下派干部管理机制,加大考核考评和督查力度,强化奖惩措施,加强作风整治,确保全县抽派的“千名干部”深入基层、真抓实干、干出成效。
第四篇:万名干部下基层调查报告
“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
第一阶段工作调查报告
根据局党组的工作安排,9月21日至10月10日,综合监察科和州劳动监察支队在刘大慷副局长的带领下,对挂钩帮扶的龙里县龙山镇16维护村1社区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镇情
龙里县龙山镇地处龙里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180平方公里,辖16个村、3个社区,1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万,距省城贵阳33公里,距龙洞堡机场18公里,贵新高等级公路、黔桂铁路、湘黔铁路、321国道线、厦蓉高速公路和在建中的贵广快速铁路穿过镇境,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极为便利。201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50元,财政收入2.13亿元。2010年,该镇被授予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黔南州“先进基层党组织”、“经济强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该镇社会稳定,辖区内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二)旱情
自今年6月下旬以来,龙山镇遭受了罕见的高温天气,旱情形势异常严峻,受高温气候影响,该镇农作物普遍受旱灾,据调查统计,全镇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共有15个村民组278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4660亩,成灾面积达9280亩,绝收面积3410亩。其中:水稻受灾6300亩,成灾4200亩,绝收面积2030亩;玉米受灾5100亩,成灾2780亩,绝收面积960亩;蔬菜受灾3660亩,成灾2300亩,绝收面积500亩,灾情共涉及全镇16个村98个村民组,3975户,该镇平山片区摆谷
六、桥尾、新水、纸厂和平地、播箕、大竹等村受灾特别严重,绝大部分土地绝收,部分村寨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灾情给灾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今年粮食产量造成了较大影响。在对该镇新水村
1调查中,村支书龙进友同志告诉我们:由于本村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经济收入主要靠农作物变卖,去年天气好,大部分农户都将主要粮食变卖得了现钱维持生计,而今年受旱灾的影响,绝大部分土地绝收,70—80%的农户缺粮,下半年的生活将陷入困境。
二、龙山镇组织抗旱救灾工作的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千方百计保障人畜饮水。为搞好抗旱救灾工作,龙山镇严格按照抗旱“保民生、保稳定、保秋收”的基本要求,以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搞好农业生产自救为重点,结合该镇实际,成立了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300天农村供水、农业生产恢复和困难群众缺粮供应工作预案。目前,该镇对饮水困难的村寨,因地制宜采取从有水源的地方抽、提、引、挑的方式保证群众用水,对有水源点的村寨,组织群众应急打井。截止9月25日,全镇共打井3口,其中:播箕村毛栗寨群众自行打井2口。8月21日贵州省地矿局在坝上村厉家庄打井一口,日出水量250吨,可以解决800人的饮水问题,目前正待水质检验,水质合格后将修建100立方米水池,同时更换厉家庄、水井湾、养老院、白岩脚等村寨的入户水管,保证群众饮上安全卫生饮用水。省地矿局还将在该镇神奇矿泉水厂、城区四方井、平地村下坝继续打井三口,打井出水后,将缓解该镇部分村寨饮水困难,从调查的情况看,通过村镇两级组织的努力,全镇基本上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
二是真心实意帮,认认真真组织农业生产自救。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该镇为把农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投入了20余万资金为群众购买水管、抽水机等农机具,帮助群众抽水灌溉,最大限度地帮助群众生产自救,共为群众安装农田灌溉电表9块,在坝上厉家庄安装
0.4千伏的电路伸延180米,投在余下村、坝上村安装0.2千伏的电路伸延1200米,为余下村蔡家院安装变压器一座,目前正在为大竹村安装0.2千伏的线路130米,大冲村大土0.2千伏的线路130米,投入农机具13台,投入抗旱资金5万余元为群众购买抗旱用油及维修保养抽水排灌机械补助,维修拦河坝1处,清理和维修沟渠8000余米,同时,在莲花片区改种2000亩蔬菜示范点正在进行中。镇村干部积极开展“干部下基层”和‘四帮四促”活动,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深入群众核查灾情,组织群众找水和通水,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为纸厂村坪子上、新水村干坝等村寨解决了饮水等困难和问题。
三是认真搞好调查摸底,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的缺粮调查统计工作。为确保受灾群众灾后生活,该镇在组织群众寻找水源、搞好生产自救的同时,还认真做好了农村困难群众的缺粮调查统计工作,组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摸清受灾户数,特别是掌握五保户、孤儿、农村低保户、重病重残人员、缺乏或丧失劳动力等对象在耕地面积、减收产量,人均收入,粮食库存和按300天计划需要救助月数和数量等基本情况,全面掌握了全镇困难群众季节性缺粮底数,对调查出的缺粮对象登记造册,建立分类台帐,按台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供粮计划。
三、还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查走访,龙里县龙山镇在抗旱救灾过程中深得群众好评,也确实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把损失减少到了最低程度。但由于受干旱气候的影响,城区附近明显好于高山村寨,还有不少急需解决和关注的问题。
一是人员缺编公益性岗位需求大。据龙山镇反映,该镇下辖16个村、3个社区,1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万,还有2万多流动人口,工作人员少,工作压力大,现镇上的工作人员有的身兼数职,尤其在当前抗旱救灾的特殊时期,工作人员不足也严重影响了工作的进度。从走访龙山镇16村和1个社区的情况看,这一种情况确实存在。西山社区共有16个小区,辖区内驻有60多个单位,户口登记10068人,还3000多流动人口,而该社区除书记和社区主任外,仅有工作人员3名,繁锁的社区内部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仅仅迎接检查这一项工作就需2人。该镇所属各村虽然各类组织都已建立健全,但村干部受文化程度的限制,虽有工作热情和干劲,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方面没有新意,拿不出实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村的发展。
二是抗旱救灾生产自救资金缺口大。龙山镇根据今年旱灾情况,拟决定转产1000亩土地用于种植洋芋,目前还缺种子钱20多万元;该镇新水村有一水库,因当年在水库旁开挖煤矿,使这一水库受到严重污染和损坏,如果将这一废弃水库维修后重新启用,完全能解决该村的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可要维修该水库,目前还缺资金5万余元;该镇平地村,每个村民组均已修通公路,但由于缺少后续维修维护资金,时间一长,经过雨水的冲刷,现公路通行较为困难,要改变这一面貌,还有不小的资金缺口。
三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还需完善。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龙山镇新水村一户孤寡老人(饶天培、倪月珍)无儿无女,现已70多岁,体弱多病,生活主要靠民政救的每月60多元的补贴,根据据村支书龙进友的介绍,这户孤寡老人又不属于政策范围内的五保户,只能享受农村低保每人每月30多元的待遇。类似的情况在平地村也有3户,这些
孤寡老人不是残疾就是体弱多病,生活十分困难。同样,在该镇西门社区走访贫困户时,情况较上述两村好多了。我们走访的贫困户叫岳菊成,46岁,腿脚不方便,丈夫已去世,有一姑娘在黔南医专读书,现居住在社区一低矮破旧的民房内,平时靠捡垃圾生活和供孩子读书。该社区在了解这一情况后,通过多方联系为岳菊成解决了50个平方的廉租房,同时让她在社区做保洁员,还为她购臵了相关工具,在工作之余还可以烤包谷和红薯卖,目前能保障基本生活。
四、几点建议
根据调查了解的实际情况,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大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从我们走访的莲花村、新水村、平地村的情况来看,莲花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地理环境和地势条件相比其他两个村都占据很大的优势,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都比较齐全,像今年的大旱,就很方便找到水源。而新水、平地两个村的地理环境相对较差,地势较高,除了人畜饮水基本能保证外,农田灌溉基本靠“望天水”,一旦出现今年这种大旱,庄稼便颗粒无收。虽然这两个村的公路已通行,但由于没有后续维修维护资金的支持,时间一久经过雨水的冲刷,现在的通行状况太差。
二是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我们在加快推进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同时,在政策范围内找到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结合点和平衡点,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从调查的情况看,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很大,特别是部分劳动能力丧失的孤寡老人,仅靠民政每月几十元的救济金实在很难维持生活,而他们居住的村落大部分又是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贫困村,大部分村民自身难保,更不可能去救助这些老人。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民维持生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新水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寨,总人口756人,外出务工的仅有103人,而其他人因为没有相关技能,仅靠在家种粮食和卖点蔬菜维持生计,去年的粮食已卖完,今年由于大旱庄稼无收,该村到下半年就有70—80%的家庭缺粮。
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缓解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
五、下步工作打算
由于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在前期的调查工作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离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只走访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寨,在下步的工作中,我们还将按照局党组的统一安排,深入一线,切实掌握了解民情,为局党组的帮扶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一是继续走访未走访的村和社区;
二是力所能及的解决群众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龙里县龙山镇帮扶组长:刘大慷
组员:罗庭学
王小平
黄泽明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第五篇: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总结
中共**乡委员会
“万名干部下基层,凝心聚力促发展”活动
工 作 总 结
为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万名干部下基层,凝心聚力促发展”活动的实施方案》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村级党组织建设“五个好”为目标、学习培训为基础、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制度建设为根本、三级联创为载体、平安建设为保障、作风整顿为抓手、切实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亲和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富裕、和谐、文明的新**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6月初,在乡党委书记***的带领下开始开展为期两个多月的“万名干部下基层,凝心聚力促发展”工作。下基层期间各机关干部在下驻点分别以实地调研座谈、村民座谈、党员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了解村情、民情,协助解决村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所做的工作
(一)了解村情。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下基层工作队挨户走访农户,了解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二)召开会议学习文件,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连续召开了支部委员会、党员会议、村支部扩大会议以及监督委员会。学习《关于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凝心聚力促发展”活动实施方案》,并且详细向与会人员讲解“5个严禁”、“5个一律”、“17个不准”。在各村分别召开党性教育会议,让村民重新认识党的伟大,感受党的温暖,在重温入党誓词时重点强调“永不叛党”!在会上,党员们就我乡目前的发展状况积极发言,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下基层干部还协助党支部加大对党员的党性教育,让他们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党员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进一步加强了村党支部的建设,增强了党的组织战斗力。
二、下基层工作的体会与收获
虽然“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结束了,但无论是哪个岗位都要继续发扬良好的工作作风,继续发扬“三苦”精神,继续深入群众,力争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用真情架起一座座“民心桥”,用一流的工作作风做出一流的万名干部下基层。下基层很有必要,关键要捧着精神去,种下和谐回;要带着真情去,带着实情回;要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虚假;多一些深入,少一些轻飘;多一些实际,少一些浮躁;有关部门要多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少搞一些花架子。只有这样,才能把相关活动做的实实在在,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在下基层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县委准确的目标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同时也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在此次活动中都是乡各级部门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亲自参与、具体负责,加强了组织保障。万名干部下基层既要巩固战斗果实,还要创新突破,全面深入农户交流了解。通过下基层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始终坚持以“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为主线与引领、贯穿指导下基层的各项工作要求和目标。把确保排忧解难促发展工作落实到位。在今后工作中,更要以下派干部进农村、进农户、促发展、促和谐为主导思想,深入人民群众当中,了解社情民意,倾听民意心声,积极为其排忧解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为“零”上访工作努力。
中**乡委员会
2012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