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1年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计划[推荐5篇]

时间:2021-06-15 08:4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2021年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2021年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计划》。

第一篇:关于2021年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计划

关于2021年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计划

一、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一)稳步推进氢能及新能源产业。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成立氢能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政府部门+氢能企业”的“x+x”氢能产业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二是高标准做好顶层设计,出台《x市x区关于培育氢能产业建设绿色氢都的实施意见》,完成编写《x区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规划(xxxx—xxxx年)》,成立总规模xx亿元的东方电气氢能产业基金。三是推动氢能产业起步布局。签约落地协议投资约xx亿元的液空厚普氢能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园及加氢站项目,第二代氢燃料电池客车成功下线并进入工信部推荐目录,东方氢能总部及燃料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取得实质进展。四是氢能示范应用。西南地区第一座加油加氢综合供能站建成投运,xxxx年xx月xx日起进行实车加氢测试运营,并启动第二座、第三座固定式加氢站建设相关工作;已完成氢燃料电池客车xxx辆。

(二)做好产业转移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一是完成市局下达的中优”非核心功能区一般性制造业项目中涉及的x县玉龙锌业有限公司的关闭疏解工作。二是自主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xxxx年市局未下达淘汰落后产能具体目标,我局按照《x市x区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工作要求,对全区铸造、化工、造纸等行业企业进行了摸排梳理。目前,已淘汰x家铸造企业的铸造工艺;三是提前谋划xxxx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对xxxx年淘汰落后产能开展全面摸排,引导x区天立新型建材厂转型升级,力争在xxxx年底前全面淘汰并拆除。

(三)持续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治。为打好“散乱污”攻坚战,制定《x区打好“散乱污”整治攻坚战实施方案》(郫工经领办〔xxxx〕x 号)。坚持月例会和定期通报工作制度,严格落实“发现一起整治一起”、“先停后治”等整治要求,对不符合整改条件的“散乱污”企业实施“两断三清”。xxxx年已发送xx期工作简报,发函xxx件,督查企业xxx余家,实现“散乱污”工业企业动态清零xxx家。

二、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

(一)强化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一是全面完成目标任务。xxxx年,市上下达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为x%,规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目标为x%。根据统计,x-x月我区单位GDP能耗下降x.xx%,规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xx.xx%。二是做好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制定《x市x区xxxx年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方案》,分解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节点;配合区统计局对六大高耗能行业进行检查,对能耗增长过快或异常的企业进行预警调控;x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新华西乳业有限公司成功创建绿色工厂示范单位;指导重点用能企业x市成塑线缆有限公司开展节能工作,引导企业对部分高耗能设备进行拆除和停用。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完成绿色建筑 xx个,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为 xx.x%;积极开展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工作,完成装配式建筑 xx 个;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 xx.x%;初步设计审查房建项目 xx 个,已要求做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建设;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x 个。吊销所有营运黄标车运输证,xx家维修企业全部推广使用环保无污染的水性漆;全区xxxx年新增新能源货车x辆;新能源货车总量达到xx辆,xxx辆新能源公交车全部已投入运营,建成清江公交站、唐昌公交站、唐元公交站、安靖公交站等场站充电桩xx个,高铁站,全部实现公交覆盖。圆满完成市局下达的“xxxx年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同比下降x.x%、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比下降x%、人均水耗同比下降x%”公共机构节能目标任务。在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及餐饮企业广泛开展节能宣传、培训活动,逐步更换商场照明灯具为LED节能灯具,鼓励餐饮企业安装餐饮油烟净化处理装置,鼓励使用燃气采暖热水炉的商贸流通企业、大型餐饮企业安装低碳燃烧装置。三是开展“绿色发展,节能先行”节能宣传周活动,累计发放节能手册xxxx余册。利用专题培训会、微信平台、现场走访等方式向重点用能企业普及工业领域节能低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知识,引导企业自觉参与节能低碳行动。

(二)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一是电力基础建设。蜀州-丹景第Ⅲ回xxx千伏输变电工程(x区段)已完成所有塔基施工作业面移交,xxx户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已基本签订完毕,xx户(占比xx.x%)房屋已拆除完毕;xxx千伏沙西输变电工程已取得区政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意见、市国土局用地预审意见、市经信局用地确认函、省住建厅选址意见书;xxx千伏沙西输变电配套电力通道工程已取得施工图审查报告;xxx千伏太和-沙西电力通道建设工程方案已通过市供电公司审核;鹃城xx千伏通道已完成xx%的通道主体建设;xxx千伏郫筒变电站扩建工程已进场施工。二是城镇燃气管网建设。重新启动了“新天线”x段输气管道建设。x区段设计长度约xx公里,各街道累计完成拆迁安置、青赔约xx公里,管道焊接完成x.x公里,签订协议xxx户。两条重要支线工程已在我区建设完成;区内燃气公司实施气源管线“互联互通”工作。三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经统计,目前我区已建成充电站约xx座,约xxx个公用充电桩,自用、自建充电桩。

三、xxxx年工作计划

一是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实施产业培育、示范运营、基础布局、平台搭建、品牌建设五大工程,支持天路通、x客车、深冷液化、东方氢能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招引燃料电池、制氢、储氢、加氢设备等重要环节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详细制定xxxx年度氢能产业及应用示范工作计划,实施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运营示范,加快固定式加氢站建设投运。

二是继续抓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对六大高耗能行业企业的能耗预警跟踪,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充分协调好各职能部门发挥联动作用,做好商贸服务行业、公共机构、城市景观、户外照明节能的节能降耗工作,确保能源目标完成。

三是按照xxxx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要求,对辖区内的落后产能、设备和工艺进行全面排查,并根据统计摸排的重点行业企业是否属落后产能进行逐一甄别,对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能,纳入年度淘汰落后产能项目计划。

四是持续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清理整治攻坚,强化日常监管,防反弹、防新增。

第二篇: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要重视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要重视“四大方案”制定

低碳生态城实际是一个“舶来品”。当前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国际合作共建的低碳生态城市,一些城市在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往往容易忽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笔者以为,应把重心放在对几个“方案”的制定上。规划方案

尤其对于大中城市而言,低碳生态的土地利用方案是低碳生态之根本,应在充分吸收国外先进城市规划经验的同时,立足现代化城市新中心的定位,采取紧凑混合用地模式,规划建设交通综合体、社区综合体和市政综合体,建立一套适合高密度城市中心地区的低碳生态规划方案。能源方案

可再生能源比例是低碳生态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要利用好本地资源以及相关工厂的区位条件,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辅助能源系统,实现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合理能源构架。水资源方案

再生水利用率是低碳生态城市的又一重要指标,在立足本地水资源的实际情况之下,积极制定远期水资源使用目标,同时适当考虑污水回用的再生水利用方案。

绿色建筑方案

这也是目前很多城市非常关注的重要部分。对此政府应予以引导并推出支持政策,尤其是地方性的绿色建筑设计导则、施工导则和验收导则,要切合本地实际加以推进。

综合来看,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综合问题,需要诸多部门合力协调,更需要立足本地条件,切勿盲目贪大、贪多、求高端。要明确的是,打造出让大众生活便利、愉悦的宜居宜业的美好城市,才是最终的追求目标。

第三篇:武汉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武汉低碳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挑战日益严峻,低碳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空前的重视。可以说,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共识,已经不存在是否应该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城市是人口最为密集、资源最为紧缺的地方,世界各国都已经积极开展城市低碳经济,有的国家如丹麦在城市低碳发展上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我们国家也在加紧制定相关的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出台相应的政策,以改变当前日益恶劣的城市生存环境。

1、现状分析

发展低碳经济也是势在必行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使我国许多现存矛盾得到解决和缓解,例如资源越发紧缺,自然灾害频发,污染严重,垃圾处理难,人们生活环境恶化,人民幸福感不强等等问题。许多城市已经开始低碳经济的研究和实践,例如上海,杭州等。这些敢为他人先的做法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我们还应看到更多的城市的发展观念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还不能与国家的科学发展观相适应,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单纯追求GDP的增长,忽视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

当然在当前发展低碳经济也还存在着一些障碍。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国家财富还处在积累阶段,企业生存还比较艰难,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负担还很沉重,思想觉悟也与我们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我们的法律法规还亟需完善等,但这些困难不应成为我们对城市低碳化工作停滞的借口,而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充分认识国情,做到有的放矢,实事求是的发展,一步一步的发展,避免好大喜功,盲目推进。那种不切实际的做法只会产生更多更大的矛盾。

低碳经济就是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它关乎每一个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它意味着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技术的革新,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更好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武汉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条件

2.1武汉的政治,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位于北纬29度58分-31度22分,东经113度42分-115度4分的武汉是湖北省会,全市面积8494平方公里。2009年统计武汉常住人口达910万。武汉是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同时也是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和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

2.2武汉生态资源丰富

拥有长江和汉江、东荆河、滠水河、界河、府河、朱家河、沙河、倒水河和举水河等长江支流。以城区为中心,以长江为主构成了庞大水网,保证了良好的森林植被以及生态环境。武汉有“百湖之城”的美誉,现有大小湖泊170个,其中城区湖泊41个,郊区湖泊129个,其中跨市、区湖泊9个。湖泊承雨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5个。在正常水位时,湖泊水面面积为942.8平方公里,湖泊水面率为11.11%,居中国首位。武汉水资源十分充足,水域面积2205.0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5.79%,居中国首位。

2.3武汉人文气息浓重,人文资源丰富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名胜古迹339处,革命纪念地103处,有13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及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6处。景观多集中在城区,郊区较少,著名的景点有天下第一楼黄鹤楼、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最大城中湖东湖、佛教圣地归元寺、亚洲民主之门红楼、百年老街江汉路等。

3、低碳现状分析

自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湖北省从自我实际出发,在武汉城市圈内探索区域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产业发展模式,建立促进资源节约、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重点推动了一批低碳经济示范工程建设,为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做了不少的努力,武汉作为湖北独大的经济增长极,率先走在了城市低碳的前沿,解放思想,通过这两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通过“以新带老”、“上大压小”等措施,新建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量大幅下降。得到了省政府授予武汉市“2007主要污染物减排优秀城市”等的荣誉称号。2008年的武汉环境空气质量实现飞跃,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计294天,优良率达到80%,比去年多出18天,是2000年以来环境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年。

但武汉低碳经济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难题和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武汉分布的重工业较多,高耗能、高污染、搞排放的企业不少,分布也比较分散,排放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污染严重,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不足,环保设施不到位,造成的污染难以及时处理。同时,近年来由于房地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楼房越建越多,一些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高耗能建筑急需规范。另外武汉市民的很多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成为推行低碳经济的障碍例如习惯铺张浪费,喜欢摆阔,喜欢用一次性消耗餐具等还没有形成较好的环保习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武汉截止到2009年底,武汉市共有机动车70.3万辆,而且呈现快速递增趋势,私家车数量增长迅猛。交通拥堵问题和尾气排放污染严重。

4、提出对策

4.1建立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GDP标准和政绩评价体系

当前的GDP标准和政绩评价体系存在许多弊端,制约了低碳工作的开展。低碳经济在地方行政长官这里没有实用性,是因为我们的评价体系升官看的是GDP,看的是政绩,要的是看得见的数字。因此应该积极的探索和制定更加科学完善的GDP评价标准和体系,将更多的绿色政绩因素加入到政绩评价体系当中,比如环境保护,环境治理,这些工作可能产生不了GDP的增长,带动不了很多产业的发展,但是却给人类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数,提高了生存质量,促进了全面发展。

4.2建立武汉低碳产业集聚区,鼓励低碳企业发展

对产业分布进行积聚化,可以实现管理和治理协同,提高行政管理的高效便捷,促进集聚区内部协作分工,是世界上产业分布的基本原则。武汉应该积极促进低碳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形成武汉特色的低碳产业园。政府应该积极研究、尽快制定出各个产业的低碳标准,方便行政检查部门开展工作。武汉城市圈内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较多,政府应支持和鼓励低碳企业发展,设立低碳企业奖,确立低碳等级,比如用五星来划分企业低碳等级,树立明星企业等。对于低碳企业,政府应制定两个标准。一个最低标准,一个奖惩标准。用最低标准要求所有企业,切实负担起社会责任,降低碳排放。用第二个标准激励低碳企业和惩治未达标企业。同时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对于那些低碳优秀企业进行材料补助和科研补助。促使企业必须在理念、技术等方面积极创新突破,主动向低碳发展转型,充分利用世界低碳契机开拓产业蓝海,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4.3推进“低碳屋顶”城市立体绿化项目,最大限度利用土地资源

可以吸收借鉴外国经验,实行立体绿化,充分利用每一块土地,种植植被,覆盖城市的钢铁结构。打造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低碳建筑。加紧制定高标准的低碳建筑标准,在房屋设计的时候,应尽可能科学设计,科学规划房屋绿化问题。

4.4多吸取他人成功经验,加大对外交流

为期两天的中国城市森林论坛4月28日在武汉落幕。70多个参会城市发出《武汉宣言》并交流了城市建设看法,这也是我国城市低碳经济迈出的重要一步。在发展低碳经济领域,很多国家很多城市都是在探索中前进,只有通过举办论坛的形式,聚焦媒体目光,开拓视野,博览众长,学习他人经验,为自己所用。

4.5加大市民宣传力度,引导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应从一点一滴做起。我们可以看到自从国家对一次性塑料袋有偿使用以来,城市白色污染问题得到实质性缓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方法,现存的矛盾总能解决。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上同样如此,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研究问题症结,不盲目决策,就一定能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城市经济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开车的人越来越多,骑自行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少,“缓堵”已经成为城市议论的热题。通过调查采访发现,武汉绝大多数市民反映交通管理存在问题较多,出行难问题较为明显。因此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市民出行,号召大家普及低碳知识,树立低碳生活理念,积极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家庭低碳生活方式,比如短途骑自行车出行,长途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降低公共交通的收费。对一次性餐具实行收费使用。

4.6加大科研力度,鼓励低碳技术创新

武汉市教育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科研院所林立。政府应加大科研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加强与高校的科研合作,设立专门的低碳研究实验室,将低碳新技术积极应用于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尤其是节能新技术、环保新设备、新能源开发利用、新材料研发“四新”更应重点保护,重点支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

第四篇:粮食局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计划

**年,我局在玉林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及“粮安工程”建设要求,结合本市粮食工作实际,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一、**年主要工作和成效

我局坚持以“种粮卖得出,吃粮买得起”的粮食流通工作“底线目标”,建立起“收购便利、储存安全、供给稳定、价格平稳、质量可靠、调控有力”的粮食流通格局,主要抓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较好完成了储备粮直补订单收购任务。

我市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桂政办发[**]50号)文件通知,把储备粮直补订单收购工作作为粮食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三农重要工作来抓,并通过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广泛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把任务逐级分解下达到村、屯、农户,粮食、财政、农业、工商、物价、农发行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做好粮食收购入库工作,储备粮食质量执行国家中等质量标准以上,达到干净、饱满,水分杂质不超标,质量是近年来比较好的一年。收购价格严格执行自治区定价,每50公斤普通早籼稻133元,专用稻140元,粮食部门按时结算付清农民粮款,没有压级压价,抬级抬价,没有打“白条”现象。截止12月31日止,全市订单收购入库普通稻谷70000吨,占全年任务100%。粮食直补资金补贴方面,能严格执行自治区政策规定,每公斤补贴0.24元,粮食收购企业根据农户交粮数量将有关资料报送当地财政所,及时兑付粮食直补资金,到目前为止,全市收购直补订单粮食71154吨,应总付直补资金1707.7万元,已全部及时足额兑现给农户,调动了农民卖粮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种粮收入。

(二)全面落实市县储备粮规模,认真抓好储粮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应急保障机制。

全面落实市县储备粮规模,并抓好科学贮粮,安全有效,确保储备粮质量可靠,数量真实。在应急机制上,全面落实了市本级的应急储备成品粮和储备食用油任务,并落实了应急加工企业3家,应急供应企业3家。

(三)继续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工作。

积极推进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放心粮油经营网络和服务体系,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安全。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建成放心粮油店37家,其中配送中心1家,中心店1家,经销店、专柜35家。

(四)积极做好前期工作,加快我市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市政府同意立项直属石鼓塘储备粮库改造扩建仓容2.5万吨项目。完成了可研报告和立项工作,现正在进行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环评和项目初设等工作。博白县亚山储备库扩建项目完成第一期工程投资209万元,正推进第二期13、14号仓;陆川县良田粮食中心储备库项目第一期投资665万元,扩建6020吨仓容,已开工建设。福绵区建设1.5万吨仓容,已通过了项目立项。北流市续建未完成的附属工程,已开工建设。

(五)开展粮食库存检查,确保储粮安全、数量确实。

市局面上指导组由分管领导带队,统计、会计、保管和监督查检查科人员参加,于4月份两个阶段进行巡回检查。自查结果检查实物库存与保管账面库存数、统计账面数和会计账面数“三员”对口,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六)认真抓好军粮供应,促进双拥工作。

全市各军粮供应站(点)能严格执行《军粮供应管理暂行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军供粮油质量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建立了军粮质量管理制度,严格采购、接受、保管、供应各环节要求,做到登记清楚、手续齐全。去年市粮食局组织检查组对各个军供站(点)进行了军粮供应质量、财务、保管工作检查。确保军粮供应不出现问题。

(七)建立粮食监督机构,为储备粮质量提供安全保障

全市七个县(市、区)均通过内部调整等方式配备了监督检查机构,去年市编委批复同意设立市质量检测中心,在市储备粮管理中心挂牌,增加编制3个,为我市的粮食质量监测、提高粮食原粮质量卫生监督水平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进一步完善粮食监督检查工作机制,有利于开展粮油库存检查、直补订单、收购资格等政策性业务监督检查、社会粮食流通执法检查。

(八)认真开展 “美丽玉林 清洁乡村”等活动,提高广大干部的服务意识,促进粮食经济工作。

一是开展本局的“美丽玉林 构建清洁舒适高效粮食企业”活动,围绕粮库、所等粮食企业进行仓容库貌、安全生产、粮情监测、清洁环境、绿色环保储粮等工作。同时做好本局负责的市区周边卫生责任区及本单位办公场所清洁维护工作。二是对驻点村北流田心村等部门负责的村开展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四个目标”,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三清洁”为主要任务,以消除“五乱”和农村垃圾“围村堵河”为重点内容,推进本部门包村点的清洁整治工作。购买赠送垃圾清运车3辆,支持垃圾漕运费1.2万元。从资金和人力上支持乡

村把村容村貌搞整洁。三是组织参与万名干部进农家、万名干部入乡驻村工作队和返乡帮扶活动,宣讲十八大精神。

此外,党风廉政建设、“六五”普法、依法行政、机关党建、信访维稳、后勤服务等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为确保全市粮食流通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目前粮食工作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我市国有粮食企业

80%仓容为80年代前建设,难于适应现代储粮要求,需加快新粮仓建设工程。

二是粮食企业改制工作还未全面完成影响部分粮食企业生产经营。

三、扎实做好2014年全市粮食流通工作打算

2014年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要求,结合玉林市粮食工作实际,2014年我市粮食流通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自治区党委十届四次全会、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第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开展“三个年一活动”的决策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总揽粮食流通工作大局,认真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确保玉林粮食安全为中心,以全面实施粮安工程为重点,以守住管好天下粮仓为已任,继续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夯实基础、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加快发展,为实现玉林“两个同步”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4年,围绕“守底线,保安全,惠民生,保发展”的工作目标,要加大力度认真落实“抓收购、保供给、稳粮价”的中心工作。以全市正在开展的“三个年一活动”为指导,以党的群众路线学习实践活动要求为标准,扎实做好如下工作。

(一)加大仓储建设力度。

各地要加快中心粮库建设步伐,积极向各级财政争取仓储设施建设资金和仓库维修资金补助,确保完成自治区粮食局对我市到今年年底国有粮食企业完好仓容达到13万吨以上的绩效考核任务;市直属石鼓塘粮库扩建工程项目要加大建设进度,力争今年开工建设两栋仓库,同时抓紧扩建仓库的土地筹备工作。

(二)继续落实好储备粮直补订单收购工作。

今年自治区下达我市储备粮直补订单收购计划。为确保完成收购任务和直补资金真正发放到农民手中,务必要重点抓好“四个强化”和“三个不准”,四个强化就是强化宣传活动、强化警示教育、强化程序执行、强化监督检查;三不准就是不准利用上年储备粮轮换出库搞“转圈粮”收购旧粮,不准同粮商勾结倒卖粮食,不准虚购或虚销掺假掺杂从中套取差价和直补资金,用制度和纪律来管人、管事、监督粮食收购工作全过程。

(三)落实储备规模,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

抓好粮食质量,加强除杂、水分、隔年粮或虫粮等严格检查,保证收到当年本地生产符合国标的粮食。及时上报粮食留用划转储备和调出计划,及时做好验收工作和划转工作,使自治区储备和县市储备规模得到落实。并做好科学储粮,提高储粮水平和库存管理水平。市本级储备粮收购要超前做好收购、资金计划并向政府报告,争取收购工作主动权。

(四)切实抓好2014年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根据自治区粮食局、财政厅桂粮发【2014】12号文件通知,下达我市今年放心粮油网点建设计划8个,其中市级配送中收1个,县级配送中心、连锁中心店3个,经销店4个。一是实事求是做好调查摸底工作,确定各类放心粮油工程网点建设到县到点计划,制订放心粮油工作建设计划并落实到具体建设单位,及时下拨自治区补助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二是要加强监管,督促检查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放心粮油店经营规范情况,跟踪建设和经营情况的全过程。

(五)做好粮食应急工作,提高粮食应急保障能力。

着重抓好粮食应急预案制定和修订工作,废除过时或不适用条款;加强应急队伍建设,落实应急机构人员;足额落实粮食储备规模和应急成品粮油的储备,提高玉林城区的应急供应能力。同时做好其他应急物资的保障工作,确保应急粮食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抓好应急消防演练,增加防灾减灾意识,防患于未然。

(六)按时完成2014年储备粮轮换抛售和新粮收购业务。

抓好市体级2012年入库的市级储备粮拍卖后的出库等工作,要配合储粮单位为客户做好服务工作,确保储备粮销售出库工作顺利完成。同时新粮上市前做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新粮收购任务按时完成。

(七)继续开展好各项粮食政策落实的检查。

一是依法组织开展全市粮食收购资格核查,二是开展粮食购销政策执行情况检查,三是开展全市军粮供应工作检查,并且配合安全监督和食品监督部门开展有关行政执法检查,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

(八)切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工作要求,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规定,深入开展好下一步的活动工作,着力查找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粮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开展“三个年一活动”为抓手,推动粮食各项工作的开展。

(九)继续开展好“美丽玉林、清洁乡村”活动

一是继续开展好“美丽粮库所构建清洁舒适高效粮食企业”活动,提升粮库、所等粮食企业仓容库貌和环境;二是对进驻包村点指导开展美化乡村、清洁工作;三是做好责任区“美丽玉林清洁乡村”包干点工作,促进城镇的环境清洁美化工作。

第五篇:低碳城市建设与区域供冷技术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低碳城市建设与区域供冷技术报告

丁淑红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111256)

[摘要] 本文介绍我了国低碳城市建设以及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回顾了区域供冷技术的历史发展及现状,总结了区域供冷技术的特点,并对区域供冷技术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 低碳,城市,区域供冷

TECHNICAL REPORTS OF LOW-CARBO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ISTICT COOLING

Abstract describes the problems of our low-carbo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review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district cooling technology and current status,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ct cooling technology, and district cooling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ow-carbon city development of the prospects.Key wordslow-carbon,urban,distict cooling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工业化发展不断深入,能源与资源消耗屡创新高,环境压力也非常严峻。目前我国已有房间空调器1亿台,商用空调120万套,空调能耗已占全国耗电量的15%左右。夏季用电高峰时,空调用电量甚至达到城镇总用电量的40%。几乎所有新建的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娱乐场所、医院以及改造过的上述建筑中都设置了中央空调系统,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舒适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能源与环境问题,设备使用效率低,管理落后,运行不经济,浪费能源,污染环境。

发展既节能、环保又经济可行的制冷技术成为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伟大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供冷技术提供了一种灵活的、节能的供冷方案。本文主要介绍我国低碳城市建设以及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回顾了区域供冷技术的历史发展及现状,总结了区域供冷技术的特点,并对区域供冷技术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低碳城市建设

2.1低碳城市

城市是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我国有600多个城市.对其中287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统计.这些城市的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55.48%,co2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58.84%.如果把其余的城市、集镇都加进来.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80%以上1。

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可以概括为低碳经济、低碳建设、低碳社会三方面全面建设的城市。

2008年初,原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上海和保定开展低碳经济示范试验工作,开始从低碳建设方面试点低碳城市,重点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低碳社区建设、发展可再生能源、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低碳管理的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

到205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一7500。中国城市的单位能耗和资源消耗所创造的价值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提高15-20倍,而按照低碳城市的发展力一案,到2035年就能实现温室气体总体排放的零增长,提早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四倍跃进”的目标2。

2.2我国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在发展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一,城市中的能源消耗急剧增加。我国城镇既有建筑约200亿㎡,并以每年20亿㎡的速度增加3;第二,在城市中,能源利用导致的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交通噪声、城市固体垃圾处理等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指标虽然逐年得到改善.但是依然存在严重问题;第三,能源和环境问题同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密切相关.具有长期性和惯性.非常复杂;第四,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的水、电力、天然气等部门在规划、建设阶段“各自为战”,造成的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情况严重,效率不高。

我国大多数城市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类别繁多,特点各异:有的以白然资源开发为主,有的以制造加工为主,各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在低碳城市建设的定位迥异,进行低碳化建设的力一法和途径也各不相同;而我国城市地理位置不同.文化风俗差异很大,应针对地力一特点进行低碳建设。区域供冷技术

3.1区域供冷技术的定义

区域能源对节能减排、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合理用能、科学用能、综合用能、集成用能。中国的区域能源发展始于建国初期,北方地区最先开始发展区域能源系统,主要以区域供热为主,在中国的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热力公司在从事区域供热。由于节能减排形势的紧迫,在中国由分散供

冷向集中供冷,现又向区域供冷发展,已形成一个趋势。

区域供冷技术是指集中生产并输配冷量。冷量以冷冻水为载体被中心制冷工厂生产出来并通过埋入地下的管道输往办公写字楼、工业建筑和住宅建筑中去带走室内空气的热量,实现空调的舒适要求或生产的工艺要求4。典型的区域供冷系统包括下列部件:中央供冷站——提供冷冻水用作冷却服务。冷冻水分配网络——分配冷冻水到用户大厦。换热站——将区域供冷系统的冷冻水连接到大厦本身的空调系统。

3.2区域供冷技术的国内外发展与现状

1961年美国的哈特富德((Hartford)最早的商业化的区域供冷工程,1967年开始登陆欧洲大陆,地点是法国5。目前法国和瑞典是欧洲区域供冷发展最成熟也是技术最先进的两个国家。

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法规的出台以及当时日本繁荣的经济背景促成了亚洲第一个大型区域供冷项目的实现.。

1989年,第一个北欧区域供冷工程诞生于挪威,紧接着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市内大型区域供冷项目经过两年的精密筹划后于1995年正式投入使用,经过几次不断的扩充系统供冷能力,到目前为止该系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区域供冷工程之一,更重要的是从经济和环保的角度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区域供冷的典范6。挪威、瑞典和丹麦等地的区域供热供冷技术非常具有特色,它们普遍采用海水、湖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等作为冷源,或者利用生物质和垃圾焚烧作为热源。

近来,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加拿大的多伦多以及中东的沙特阿拉伯成为了区域供冷发展的新的亮点,几个超大型的区域供冷项目正在建设中或即将投入使用。

我国区域供冷技术的应用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2002年完成的深圳大学城采用区域供冷系统,总供冷量为28136 kW,供给一期工程的3所大学的空调系统。北京中关村西区建设中采用了外融冰式蓄冷的区域供冷技术,一期装机容量为28 136 kW,二期为158265 kW7,为区内地下空间和地上建筑提供空调冷冻水。制冷站建设采用模块方式,可按不同开发阶段和冷水需求情况进行建造,利于资金安排,也能准确地把制冷站设置在最大负荷的建筑物附近。中关村广场计划建两个外融冰式冷站,1#冷站已于2004年底完工,并在2004年4月开始为家乐福大型超市供冷:敷设在地下管廊内的主供回水管为环状管网,2个冷站通过环状管网相互连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区域供冷能够做到全年24 h不间断提供空调冷冻水8。

3.3 区域供冷技术的特点

3.3.2区域供冷技术的优点

(1)节能,降低用电负荷,节约能源,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节能要求。区域供冷采用集中的大容量制冷机组不仅效率比分散式空调高的多,而且能耗也降低很多。大型制冷机组的能效比可达4以上,分散式机组的能效比通常小于

2.2。

(2)保护环境,大型机组与单独设置的机组相比大大减少制冷剂的使用,可以起到防止大气污染的作用,美化环境,符合绿色建筑、健康住宅的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的要求,有经济社会效益。

(3)节省建筑空间,通过使用中央冷站的冷媒,各个建筑物不需要单独设置空调设备间,同时楼顶也不需要安装冷却塔,减少了投资,可以做成绿色屋顶,不仅降低负荷,也起到一定美化效果。

(4)不存在户式的安全隐患,消除了设备间制冷装置的运行噪声。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更加的舒适,健康。

3.2.3 区域供冷技术的缺点

(1)区域供冷系统的造价较高,由行政主管部门筹措资金,在资金量大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实际上多年来困扰我国区域供冷技术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这个问题,不少地方政府对区域供冷的优势看得很透彻,但是由于后期实施过程中的资金困难不得不放弃。解决这个问题,应变国家投资的方式为广泛吸收社会资本进入这个领域,独立的投资运营商对区域供冷技术的发展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可以借鉴日本政府在区域供冷技术推广发展上的做法,从立法、政府补贴、建立示范工程、低利率融资、低电力资费及给予建筑补助资金等方面促进其发展,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到区域供冷领域。

(2)潜在的环境问题。虽然区域供冷技术缓解了对臭氧层的破坏,并减轻了分散式空调系统造成的城市热岛效应,但它在利用地表水、地下水作为冷源时,却带来了不可预计的生态问题。目前,大多数工程的分析结果是水体升温并为对藻类植物及海洋生物造成明显的影响,然而对水体环境及微生物的长期影响并未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9。也可能因制冷剂泄漏造成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直接利用地下水作为冷源时回灌不利造成地面下沉等严重问题。

4区域供冷技术的发展展望

区域供冷技术与其他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是其很好的发展方向。其中包括冰蓄冷技术,水源热泵技术(海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大温差、小流量技术。

4.1与冰蓄冷技术的联合应用

对于人口密集、空间紧张的城市来说,建筑物空调需要的冷热量采用区域集中供给是城市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不仅能更好地保护环境,更能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电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在世界各国能源系统中都占有最大的比例,同时它也代表了21世纪环保能源发展的方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国力公司开始实行峰谷电分时段计费政策,许多工程技术单位借这一契机,发展了利用夜间廉价电力的蓄能技术,利用电力在电价低谷时段蓄能,将蓄好的能量在白天电价高峰段使用,从而节省整个系统的运行费用,实现了电负荷与冷负荷的移峰填谷[4].这一技术对宏观上平衡城市电力供应有着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正是由于电力蓄能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强大发展潜力,使其与代表城市中央空调发展方向的区域供冷系统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2与热泵技术的联合应用

区域供冷技术与热泵技术联合应用,其水源可以因地制宜利用海水、城市污水、江河湖泊作为冷/热源。我国北方的一些沿海海域水温条件比较理想,适合于发展海水源热泵。同时一些城市具有比较完备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城市污水来源稳定,污水中的冷/热量不加以利用也要白白排放到环境中去。我国南方地区有着众多的江河湖泊,地表水资源丰富,水温变化范围比空气小,换热性能比空气好,是热泵比较理想的冷/热源。

4.3与大温差、小流量技术的联合应用

空调水系统的投资及能耗在整个空调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采用大温差、小流量技术的制冷系统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青睐,因为这是一个减少系统投资、降低能耗的先进理念。采用大温差、小流量系统,冷冻水温差从常规的5℃(7/12℃提高到6~10℃,却水温差从5℃(32/37℃)提高到7℃(32/39 ℃)或8℃(32/40℃),整个系统的水管路管径减小,水泵流量降低,节省了设备初投资和运行成本。大温差、小流量系统的目的是优化空调系统各设备间的能耗配比,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减少冷量输送的能耗,或是减少冷却塔和末端空调箱的能耗,同时降低系统投资。与区域供冷技术结合后其节省投资和运行成本的量早非常可观的。5小结

区域供冷技术的应用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现阶段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包括经济基础的不同,人们思惩观念上的差异,区域供冷技术仅在我国的小范围内进行了应用,但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现有工程示范作用的逐步体现,区域供冷技术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发展我国跳区域供冷事业,为节能减排建设低碳城市,实现“零”碳排放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J].建设科技.2010

[2]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主报告[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3] 王登云,许文发.低碳城市建设与建筑区域能源规划[J].暖通空调,2011,(4)

[4] Euro Heat&Power.District Cooling Handbook(2nd edition)[Z].1999

[5] 王刚.瑞典区域供冷技术对中国的启示[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4,(3)

[6] 马宏权,龙惟定,等.区域供冷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暖通空调,2009,(10)

[7] 惠荣姗,徐奇,李德英,等.我国区域供冷的现状及发展[J].建筑节能.2007(3):47-50

[8] 赵建成,牛利敏,张志毅.低温区域供冷技术的实例与研究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32(10):922-924

[9] 张朝辉,李震,端木林区域供冷技术的应用及技术条件[J].煤气与热

力,2007,27(3):86-89

下载关于2021年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计划[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2021年低碳城市建设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计划[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低碳环保工作总结

    低碳环保工作总结 低碳环保工作总结1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我校开展了以“低碳生活,绿色校园”为主题的校园低碳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号召学生参加节约资源实践活动,让大家从身边小事......

    低碳社区工作总结

    低碳社区工作总结 低碳社区工作总结1 今年XX社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推进社区建设的精神,实行卫生城市专业管理,推进社区环境卫生,美化社区环境,创整洁、优美和谐的......

    绿色低碳工作总结

    绿色低碳工作总结 绿色低碳工作总结1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和政府从我国国情和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出一项重大决策,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

    低碳经济和低碳文明

    低碳经济和低碳文明 低碳的含义: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

    大学生和低碳经济

    大学生和低碳经济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 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据国外气象学家考证,在最近的200年内,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1.5℃......

    年度工作总结and来年工作计划

    年度工作总结and来年工作计划 写下前面的话: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从而......

    街道办全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计划

    街道办全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计划 天成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XX市委十三届五次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3年工作,研究部署2014年工作任务,动员全街道各党组织、全......

    杨柏乡2011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计划

    杨柏乡人民政府 2011年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计划 过去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乡人民政府组织带领全乡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深入实践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