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工作计划

时间:2019-05-12 01:5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卫生局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卫生局工作计划》。

第一篇:市卫生局工作计划

市卫生局·年工作安排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东莞高水平崛起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之年。全市卫生系统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化医改促发展,助力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

积极探索管办分开改革。按照协调高效和责权利一致原则,推进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在大卫生框架内整合相

关部门职能,坚持公益化方向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组建市属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与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公立医院改革配套政策。指导市属、镇街试点医院制定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案。

认真落实医药分开政策。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为突破口,学习借鉴北京、深圳等城市医药分开改革模式,同步推进医疗服务支付制度改革,将公立医院补偿渠道改为医疗服务收入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在试点医院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努力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加快实现政事分开模式。剥离镇街公立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职能,进一步完善基层应急处置和卫生监督网底,保持基层公共卫生队伍稳定性,降低公共卫生领域风险,形成运转协调、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新体制,促进依法行政,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造必要的条件。

统筹推进区域医疗发展。根据我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从资源的总量、结构、布局入手,突破传统观念和空间局限性,探索对现有医疗资源进行区域重组优化,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资源最优化和一体化管理。

二、保障基本惠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完善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城乡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带动其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实现均等化,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和慢性病,做好妇儿、老年人健康管理,以最基本、最现实的均等化服务提升东莞市民幸福感。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严格执行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和镇街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度,安排专家队伍提供适宜技术帮扶,提高社区首诊质量和水平,赢得群众的信任。继续开展社区卫生人员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提高诊疗技术水平。转变服务模式,试行全科医生团队分片负责的网格化健康管理服务。

启动农村卫生站转型试点。按照全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基层多元办医格局,选取试点镇街开展农村卫生站转型改革工作,将农村卫生站转型为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民营门诊部或诊所,明确农村卫生站的产权归属和经营性质,并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保基本”的网底功能。

开展平价医疗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平价医疗服务,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主,确定平价药包的种类,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率先推广使用,控制门诊人次费用,为市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在解决“病有所医”上取得新进展。建立平价医疗服务工作巡查制度,规范诊疗,优化服务,查处“大检查”、“大处方”行为。

三、狠抓内涵提品质,加快发展方式“三个转变”

着力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继续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发展专科护理,加强医疗技术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血液质量管理、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加强医疗卫生行业文化建设,精心策划卫生新闻宣传,强化职业操守和服务意识,提升文明素质,展现医疗卫生精神风貌。

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推广预约挂号服务和居民健康卡、社保卡“诊疗一卡通”服务,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诊疗服务流程。实现三级医院医学检验与影像检查结果互认。推进医院临床路径扩面和管理工作。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制定卫生人才发展计划,加大学科带头人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重点打造一批领军人才,用好用活现有人才。进一步加强科技专项组织和管理,以重点学科建设推动医院发展。着力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高对专科专病和疑难危重病人的诊疗救治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便利的优质医疗服务。

广纳资源提升医疗品质。鼓励多元化办医,为民营资本设立高质量、高技术、高水平领域的医疗机构营造宽松的政策和政务环境,在人才引进、技术准入、专科建设等给予支持。落实CEPA和ECFA关于医疗服务业先行先试政策,与港澳台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对接,在医疗机构准入和行业互认等方面深化合作,吸引优质医疗资源进入我市,服务我市人民。

四、强化监管建机制,以十个“一”构建行业体系

构建食品

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市、镇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和监管机构建设,探索镇街食品安全综合执法工作模式,逐步实施食品安全协管员制度,提高食品安全日常监督巡查频次。针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继续深化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各类违法行为。加快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探索建立覆盖各环节、全过程的食品安全信息电子追溯系统。建成东

莞市食品安全网,打造一个集政务信息公开、食品安全宣传、公众互动监督等功能为一体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

创建廉洁诚信医院体系。深化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医生”精神,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构筑医德医魂。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医德考评、敏感岗位人员轮岗、廉政谈话和患者满意度评价等制度。开展“廉洁诚信医院”创建年活动,进一步完善“阳光”制度,建立防止以商业为目的非法“统方”工作机制,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建设医疗服务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机构监管制度,推行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加强医疗机构准入及日常监管。切实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定期开展重大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建立医患矛盾纠纷协调处理机制,促进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设医疗卫生行业自律体系。

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结合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进市、镇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卫生监督及行政执法效能。继续加强医疗卫生机构、采供血机构、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等监督执法,扎实做好职业健康监护、放射诊疗许可管理和学校卫生工作,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和检查指引,探索建立被监督单位的卫生信用体系、“黑名单”和曝光制度。

五、立足健康重预防,提升市民卫生文明素质

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提高卫生应急预警预测能力。开展卫生应急管理、急救技能培训和演练活动,加快市人民医院分院规划建设步伐,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

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加强重点传染病疫情监测,规范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置工作。建立完善性病监测网络,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和“五扩大、六加强”措施,加强高危人群行为干预。落实常规免疫规划,加强异常反应病例监测和补偿工作,加快推进消除麻疹工作。稳步推进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工作。认真贯彻即将实施的《精神卫生法》,提升市心理卫生中心服务功能,优化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

提升妇幼保健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妇幼安康工程,依法加强母婴保健技术监管和基础性工作,建立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机制,强化对导致孕产妇、婴儿死亡和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干预。继续实施妇女增补叶酸和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及 8万适龄妇女“两癌”筛查等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市儿童医院建设,争取启动首期工程。

开展全民健康教育行动。完善12320卫生公益热线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健康促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有条件的镇街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迎接“国家卫生城市”第二次复评,巩固卫生创建成果。扩大国家卫生镇、省卫生村创建范围,改善城乡卫生面貌。开展创建健康村(社区)调研和试点工作,提升市民健康素养。

六、弘扬传统显特色,满足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

提升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探索设立市国医馆,引入国内中医名家来我市坐诊,打造高层次、高水平中医药品牌,让市民享受到高品质的中医药医疗服务。加快综合医院中医科和中药房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提供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突出中医药防治特色优势。贯彻落实全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精神。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重大疑难疾病防治方面的作用,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

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工作。启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指导,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科(诊室)、中药房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达12项以上,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达60%。拓展社区中医药服务项目,在寮步、大岭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药代煎和配送服务试点,解决群众煎服中药不便利问题。

加强中医药学术传承培育。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活跃中医药学术交流。开展中医药技术骨干培训和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加强对中医药的药方、药材等基础性工作的研究,搜集整理中医传统药方和疗法。探索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新方法、新技术,推进中医药知识普及和中医药文化建设。

七、着力党建抓管理,以纪律促行业作风转变

加强党建和反腐工作。落实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的整体水平,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发挥卫生系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卫生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扎实工作,保障卫生工作顺利推进。

加强卫生法制建设。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后续监管措施。加大“六五”普法工作力度,开展“法律进医院”活动。开展执法稽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健全学法守法制度,创新法制教育形式,提升法制化管理水平,形成依法办事氛围。

加强财务审计管理。做好医院财务数据监测和分析汇总,为医改提供决策依据。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做好新旧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的政策衔接。开展“阳光物流”管理试点工作。推行成本核算方法,完善支出约束机制,确保基本医疗服务低成本供给,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充实内审力量,建立内部审计工作信息报告与通报制度,严格执行“有离必审”制度。探索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绩效审计。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贯彻执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引导全市卫生系统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业、谋发展、保稳定、惠民生上来。开展卫生行业作风建设暗访工作,强化工作人员遵纪守法意识、廉洁自律意识、为民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推动工作落实。

名词注解:

卫生系统承办的2012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主要目标任务:指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形成的《·年市政府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表》中,由卫生局作为责任单位承办的事项。共9项: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机制、完成15万户籍妇女“两癌”筛查、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落实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剥离镇街公立医院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功能、组建市传染病后备医院、制定扶持中医药发展措施、完善医患纠纷调解机制、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三好一满意”活动:国家卫生部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作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卫生行风建设的品牌工程。

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街道为基本范围,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基本医疗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发展方式“三个转变”:指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从做大医院向做强医院转变、从量的扩充向质的提升转变。

CEPA和ECFA:CEPA指《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包括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央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ECFA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十个“一”建设:指探索建立一支综合执法队伍、建立一体化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一张食品安全网、评选一批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建立一个廉洁诚信机制、建设一个行业自律体系、完善一套医疗机构监管制度、建立一个医疗纠纷预防处置办法、完善一个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一条卫生热线。

“四免一关怀”政策:“四免”指服用免费的抗病毒药物,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免费义务教育;“一关怀”指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

“五扩大、六加强”措施:“五扩大”指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扩大预防母婴传播覆盖面、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六加强”指加强血液管理、加强医疗保障、加强关怀救助、加强权益保护、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防治队伍建设。

“治未病”健康工程:“治未病”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

第二篇:市卫生局工作计划

xxxx年卫生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以健全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强化医疗质量全面监管,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着力推进各项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

1.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政〔2012〕98号)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县级医院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约束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

2.加强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管理。严格依据《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含高值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办法》,建立健全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机制。积极启动和落实县级公立医院高值医用耗材全省集中网上采购工作。

3.优化公立医院内部流程。重点围绕“加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建设”和“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这两个主题,建立以人文关怀为基石的医患关系,主要从转变观念、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就诊流程为关键措施、提高诊疗水平为保证四个方面着手,着力建设和培养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继续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抗菌药物专项治理”等活动。

4.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推进县级医院规范化和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加强医疗安全、院内感染、临床实验室检查,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患纠纷预防处置机制。继续实施医院等级评审,年底前完成所有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工作。无偿献血量力争比2012年增加3-5%。

5.提升医疗服质量。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力度,确保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入组率≥50%,完成率≥70%。进一步推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预约诊疗服务,落实医学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优化服务环境,简化就医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严厉打击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行为,按季度将医疗机构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情况进行公示。继续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推进和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6.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在《淮北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框架下,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按照批准的执业范围、医院等级、服务人口数量等,合理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进一步规范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专科医疗康复机构,形成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

7.健全完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提高无偿献血知晓率,提升公民无偿献血可及性和服务水平,保障临床血液供应,无偿献血量完成省厅规定标准。加强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管理,提高血站内部质量管理和血液安全管理水平。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规范化管理,保障血液制品及临床用血安全。

二、巩固发展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1.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农民受益水平。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进一步提高人均筹资水平,达到340元。继续稳定参合率保持在96%以上。

2.开展大病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大病住院报销比例。对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负担仍然超过1-2万元的大病患者再予适度补偿。继续完善儿童白血病等20种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并逐步扩大重大疾病病种范围。

3.继续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病种范围和医疗机构范围,推行住院总额预算管理,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病人负担和基金支付压力。

4.完善全市新农合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实施全市新农合网络的升级改造,完善与全市卫生信息专网的联通。完善全市短信平台系统,提高宣传效果和效率。

5.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在全市启动实施新农合“精细化管理、优质服务年”活动,签订服务协议和承诺,开展网上审核与病历抽查,实行定点机构量化管理,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

三、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机制

1.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意见》(皖政办〔2011〕61号),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机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效率。继续完善并落实村卫生室、村医补偿政策以及村医到龄退出养老补助政策,确保乡村医生队伍稳定。不断巩固基层医改成果。

2.巩固基本药物实施成果。积极组织开展

第三篇:市卫生局的工作计划

市卫生局工作计划

市卫生局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东莞高水平崛起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之年。全市卫生系统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化医改促发展,助力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积极探索管办分开改革。按照协调高效和责权利一致原则,推进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在大卫生框架内整合相

关部门职能,坚持公益化方向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组建市属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与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公立医院改革配套政策。指导市属、镇街试点医院制定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案。

认真落实医药分开政策。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为突破口,学习借鉴北京、深圳等城市医药分开改革模式,同步推进医疗服务支付制度改革,将公立医院补偿渠道改为医疗服务收入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在试点医院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努力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加快实现政事分开模式。剥离镇街公立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职能,进一步完善基层应急处置和卫生监督网底,保持基层公共卫生队伍稳定性,降低公共卫生领域风险,形成运转协调、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新体制,促进依法行政,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造必要的条件。

统筹推进区域医疗发展。根据我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从资源的总量、结构、布局入手,突破传统观念和空间局限性,探索对现有医疗资源进行区域重组优化,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资源最优化和一体化管理。

二、保障基本惠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完善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城乡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带动其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实现均等化,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和慢性病,做好妇儿、老年人健康管理,以最基本、最现实的均等化服务提升东莞市民幸福感。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严格执行市属医疗卫生机构和镇街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度,安排专家队伍提供适宜技术帮扶,提高社区首诊质量和水平,赢得群众的信任。继续开展社区卫生人员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提高诊疗技术水平。转变服务模式,试行全科医生团队分片负责的网格化健康管理服务。

启动农村卫生站转型试点。按照全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基层多元办医格局,选取试点镇街开展农村卫生站转型改革工作,将农村卫生站转型为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民营门诊部或诊所,明确农村卫生站的产权归属和经营性质,并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保基本”的网底功能。

开展平价医疗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平价医疗服务,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主,确定平价药包的种类,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率先推广使用,控制门诊人次费用,为市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在解决“病有所医”上取得新进展。建立平价医疗服务工作巡查制度,规范诊疗,优化服务,查处“大检查”、“大处方”行为。

三、狠抓内涵提品质,加快发展方式“三个转变”

着力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继续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发展专科护理,加强医疗技术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血液质量管理、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加强医疗卫生行业文化建设,精心策划卫生新闻宣传,强化职业操守和服务意识,提升文明素质,展现医疗卫生精神风貌。

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快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推广预约挂号服务和居民健康卡、社保卡“诊疗一卡通”服务,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诊疗服务流程。实现三级医院医学检验与影像检查结果互认。推进医院临床路径扩面和管理工作。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制定卫生人才发展计划,加大学科带头人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重点打造一批领军人才,用好用活现有人才。进一步加强科技专项组织和管理,以重点学科建设推动医院发展。着力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高对专科专病和疑难危重病人的诊疗救治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多、更便利的优质医疗服务。

广纳资源提升医疗品质。鼓励多元化办医,为民营资本设立高质量、高技术、高水平领域的医疗机构营造宽松的政策和政务环境,在人才引进、技术准入、专科建设等给予支持。落实CEpA和ECFA关于医疗服务业先行先试政策,与港澳台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对接,在医疗机构准入和行业互认等方面深化合作,吸引优质医疗资源进入我市,服务我市人民。

四、强化监管建机制,以十个“一”构建行业体系

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市、镇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和监管机构建设,探索镇街食品安全综合执法工作模式,逐步实施食品安全协管员制度,提高食品安全日常监督巡查频次。针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继续深化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各类违法行为。加快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探索建立覆盖各环节、全过程的食品安全信息电子追溯系统。建成东莞市食品安全网,打造一个集政务信息公开、食品安全宣传、公众互动监督等功能为一体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

创建廉洁诚信医院体系。深化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医生”精神,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构筑医德医魂。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医德考评、敏感岗位人员轮岗、廉政谈话和患者满意度评价等制度。开展“廉洁诚信医院”创建年活动,进一步完善“阳光”制度,建立防止以商业为目的非法“统方”工作机制,坚决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建设医疗服务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机构监管制度,推行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加强医疗机构准入及日常监管。切实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定期开展重大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工作,建立医患矛盾纠纷协调处理机制,促进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设医疗卫生行业自律体系。

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结合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进市、镇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卫生监督及行政执法效能。继续加强医疗卫生机构、采供血机构、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等监督执法,扎实做好职业健康监护、放射诊疗许可管理和学校卫生工作,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和检查指引,探索建立被监督单位的卫生信用体系、“黑名单”和曝光制度。

五、立足健康重预防,提升市民卫生文明素质

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提高卫生应急预警预测能力。开展卫生应急管理、急救技能培训和演练活动,加快市人民医院分院规划建设步伐,提高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能力。

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加强重点传染病疫情监测,规范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置工作。建立完善性病监测网络,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和“五扩大、六加强”措施,加强高危人群行为干预。落实常规免疫规划,加强异常反应病例监测和补偿工作,加快推进消除麻疹工作。稳步推进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工作。认真贯彻即将实施的《精神卫生法》,提升市心理卫生中心服务功能,优化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

提升妇幼保健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妇幼安康工程,依法加强母婴保健技术监管和基础性工作,建立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机制,强化对导致孕产妇、婴儿死亡和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干预。继续实施妇女增补叶酸和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及8万适龄妇女“两癌”筛查等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市儿童医院建设,争取启动首期工程。

开展全民健康教育行动。完善12320卫生公益热线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健康促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有条件的镇街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迎接“国家卫生城市”第二次复评,巩固卫生创建成果。扩大国家卫生镇、省卫生村创建范围,改善城乡卫生面貌。开展创建健康村(社区)调研和试点工作,提升市民健康素养。

六、弘扬传统显特色,满足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

提升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探索设立市国医馆,引入国内中医名家来我市坐诊,打造高层次、高水平中医药品牌,让市民享受到高品质的中医药医疗服务。加快综合医院中医科和中药房规范化建设。继续推进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提供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突出中医药防治特色优势。贯彻落实全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精神。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重大疑难疾病防治方面的作用,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治未病”健康工程。

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工作。启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中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指导,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科(诊室)、中药房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达12项以上,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达60%。拓展社区中医药服务项目,在寮步、大岭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药代煎和配送服务试点,解决群众煎服中药不便利问题。

加强中医药学术传承培育。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活跃中医药学术交流。开展中医药技术骨干培训和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加强对中医药的药方、药材等基础性工作的研究,搜集整理中医传统药方和疗法。探索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新方法、新技术,推进中医药知识普及和中医药文化建设。

七、着力党建抓管理,以纪律促行业作风转变

加强党建和反腐工作。落实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提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的整体水平,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发挥卫生系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卫生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扎实工作,保障卫生工作顺利推进。

加强卫生法制建设。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后续监管措施。加大“六五”普法工作力度,开展“法律进医院”活动。开展执法稽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健全学法守法制度,创新法制教育形式,提升法制化管理水平,形成依法办事氛围。

加强财务审计管理。做好医院财务数据监测和分析汇总,为医改提供决策依据。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做好新旧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的政策衔接。开展“阳光物流”管理试点工作。推行成本核算方法,完善支出约束机制,确保基本医疗服务低成本供给,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充实内审力量,建立内部审计工作信息报告与通报制度,严格执行“有离必审”制度。探索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绩效审计。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贯彻执行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引导全市卫生系统党员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业、谋发展、保稳定、惠民生上来。开展卫生行业作风建设暗访工作,强化工作人员遵纪守法意识、廉洁自律意识、为民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推动工作落实。

名词注解:

卫生系统承办的2012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主要目标任务:指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形成的《·年市政府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表》中,由卫生局作为责任单位承办的事项。共9项: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机制、完成15万户籍妇女“两癌”筛查、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落实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剥离镇街公立医院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功能、组建市传染病后备医院、制定扶持中医药发展措施、完善医患纠纷调解机制、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三好一满意”活动:国家卫生部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活动,作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卫生行风建设的品牌工程。

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街道为基本范围,集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基本医疗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发展方式“三个转变”:指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从做大医院向做强医院转变、从量的扩充向质的提升转变。

CEpA和ECFA:CEpA指《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包括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中央政府与澳门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ECFA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十个“一”建设:指探索建立一支综合执法队伍、建立一体化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一张食品安全网、评选一批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建立一个廉洁诚信机制、建设一个行业自律体系、完善一套医疗机构监管制度、建立一个医疗纠纷预防处置办法、完善一个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一条卫生热线。

“四免一关怀”政策:“四免”指服用免费的抗病毒药物,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免费义务教育;“一关怀”指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

“五扩大、六加强”措施:“五扩大”指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扩大预防母婴传播覆盖面、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六加强”指加强血液管理、加强医疗保障、加强关怀救助、加强权益保护、加强组织领导、加强防治队伍建设。

“治未病”健康工程:“治未病”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

第四篇:市卫生局工作计划

市卫生局工作计划

xxxx年卫生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以健全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强化医疗质量全面监管,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着力推进各项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一、深化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

1.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政〔2012〕98号)要求。进一步建立完善县级医院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约束有效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

2.加强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管理。严格依据《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含高值医用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办法》,建立健全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机制。积极启动和落实县级公立医院高值医用耗材全省集中网上采购工作。

3.优化公立医院内部流程。重点围绕“加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建设”和“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这两个主题,建立以人文关怀为基石的医患关系,主要从转变观念、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就诊流程为关键措施、提高诊疗水平为保证四个方面着手,着力建设和培养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继续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抗菌药物专项治理”等活动。

4.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推进县级医院规范化和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加强医疗安全、院内感染、临床实验室检查,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完善医患纠纷预防处置机制。继续实施医院等级评审,年底前完成所有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工作。无偿献血量力争比2012年增加3-5%。

5.提升医疗服质量。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力度,确保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患者入组率≥50%,完成率≥70%。进一步推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预约诊疗服务,落实医学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优化服务环境,简化就医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严厉打击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行为,按季度将医疗机构发布虚假违法医疗广告情况进行公示。继续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推进和完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6.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在《淮北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框架下,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按照批准的执业范围、医院等级、服务人口数量等,合理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进一步规范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高水平、高质量的专科医疗康复机构,形成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格局。

7.健全完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提高无偿献血知晓率,提升公民无偿献血可及性和服务水平,保障临床血液供应,无偿献血量完成省厅规定标准。加强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管理,提高血站内部质量管理和血液安全管理水平。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规范化管理,保障血液制品及临床用血安全。

二、巩固发展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1.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农民受益水平。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进一步提高人均筹资水平,达到340元。继续稳定参合率保持在96%以上。

2.开展大病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大病住院报销比例。对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负担仍然超过1-2万元的大病患者再予适度补偿。继续完善儿童白血病等20种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并逐步扩大重大疾病病种范围。

3.继续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病种范围和医疗机构范围,推行住院总额预算管理,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病人负担和基金支付压力。

4.完善全市新农合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实施全市新农合网络的升级改造,完善与全市卫生信息专网的联通。完善全市短信平台系统,提高宣传效果和效率。

5.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在全市启动实施新农合“精细化管理、优质服务年”活动,签订服务协议和承诺,开展网上审核与病历抽查,实行定点机构量化管理,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

三、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机制

1.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意见》(皖政办〔2011〕61号),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机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效率。继续完善并落实村卫生室、村医补偿政策以及村医到龄退出养老补助政策,确保乡村医生队伍稳定。不断巩固基层医改成果。

2.巩固基本药物实施成果。积极组织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检测评估工作。xxxx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二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要达到40%-50%,三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额要达到25%-30%。有序扩大基本药物实施范围,逐步将非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到基本药物的实施范围。

3.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采购配送机制。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药品全部实行网上采购,并按规定比例采购基本药物、省补充药品、限价药物和增配药品,完善采购计划发送、药品配送、验货签收、网上确认、财务结算等相关程序。县级公立医院自xxxx年2月1日起,药品实行网上采购。

4.加强对基本药物采购和使用情况的监测。充分发挥网上采购监管平台的优势,通过网上监管系统对医疗机构采购药品的品种、数量、价格、回款、配送和网上入库等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

四、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1.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应急救治、采供血、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切实推行绩效考核工作,不断完善和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和水平。

2.继续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三级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县级医院规范化和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积极开展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着力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内涵建设。继续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推广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内涵。

3.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推进服务模式和方式的转变,加大各级各类人员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加强各级专业指导机构的指导督查,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进一步完善督导考核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4.继续做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完成全市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任务,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和项目督导工作,全面提升检查质量;继续做好农村生育妇女补服叶酸、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项目。

5.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管理,不断提高项目建设水平。督促如期完成已安排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卫生建设项目,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建立起覆盖全市的项目资金监管网络。组织开展卫生项目专项资金综合督导检查,确保项目规范执行,资金使用安全。

6.加大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大力推进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民生工程。全面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不断提升婚检质量,婚检率稳定在80%以上;继续做好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和已建成机构的管养工作;结合新农合补助平台,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继续实施“降消”项目。大力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加强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巩固创建无烟卫生系统成果。

五、做好重大疾病和突发事件防控工作

1.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控。全力推进艾滋病病人、贫困结核病病人医疗救治民生工程,确保完成目标任务。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加强结核病、乙肝、疟疾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完成性病、麻风病防控目标任务;规范做好手足口病、狂犬病防控,积极开展流感、麻疹、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和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在确保接种工作质量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免疫规划高水平的接种率,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时妥善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事件。加强麻疹、流感实验室建设,有效控制免疫针对性传染病。

2.积极推进慢性病、地方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口腔卫生等常见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继续开展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认真做好《精神卫生法》宣传贯彻工作,完善重性精神病疾病防治网络建设。稳步推进新标准碘盐实施工作,全市以县为单位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

3.加快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卫生应急能力。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有效开展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和卫生应急保障。继续推进卫生应急综合县(区)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开展卫生应急进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家庭等活动,着力提高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能力。加强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大力开展卫生应急大比武、大练兵以及培训演练,提高卫生应急队伍快速反应、医疗卫生救援和突发事件现场处置能力,规范卫生应急信息员队伍。在全市全面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和卫生应急能力评估工作,对风险评估实施效果进行考评。

六、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1.贯彻落实安徽省卫生厅等7部门《关于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濉溪县要逐步开展农村中医药县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烈山区要积极开展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

2.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开展中医药惠民活动。在市、县中医医院启动以“提高疗效、控制费用、改善服务、提升满意度”为主题的中医药惠民活动计划,制定方案并积极实施。

3.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市、县中医院要设置并进一步完善养生康复、体质辨识、慢病干预等“治未病”门诊科室,并积极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纵向联合,全面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4.加强中医机构规范化建设。市中医医院对照标准积极开展三级中医医院创建,市、县中医医院做好迎接二级中医医院的复审工作。市人民医院要对照《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标准》,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5.继续实施中医药“三名三进”工程。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与市内外名老中医结对拜师,培育本地中医药后备人才,增强中医药事业发展后劲,积极参与安徽省名老中医评选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中医药诊疗特色优势及养生保健知识。

6.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招聘中医执业医师和招募医学院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继续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中医药大中专毕业生工作,组织本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报名和考试工作,落实农村具有一技之长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工作。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和县级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工作。

七、全面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

1、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人才培养。积极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全科医生建设的相关政策,完成全科转岗培训工作任务,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城市社区每万名居民有2名全科医生的目标。

2、加快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步伐,强化在岗培训人员管理,做好首批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结业考试考核工作。

3、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落实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师选拔,继续通过公开招聘、定向培养、岗位培训、对口支援等方式,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素质。

4、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加快推进医学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到辖区内100%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纳入系统化管理,并与职称晋升、考核、执业注册等挂钩,确保继教培训合格率达95%以上。

5、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落实省各类重点学科建设任务,组织开展市级重点学科推荐和评审,确保用于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经费不低于医疗机构收入的2%。

八、扎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加强和规范卫生监督执

1.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综合协调机构,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办)政府食品安全综合管理协调机构,落实各级政府负总责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强化基层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职责内容,落实乡镇、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加强基层食品安全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农村监管“四员”制度,结合实际明确细化监管分工和要求,着力消除监管空白。推进“淮北市政府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实现上下级之间、各监管部门之间食品监管信息的透明共享、信息互通,及时妥善处理各类食品安全事件。

2.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保障食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异常病例报告工作,努力实现食品安全事故可控。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简化操作程序。落实《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案件工作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协调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积极推动建立食品安全示范点活动。加大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整顿力度,以治理重点品种、重点区域、“违禁超限”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添加、使用非食品原料、饲喂不合格饲料、滥用农兽药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3.继续深化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与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继续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推进卫生监督员规范化培训教育;加强卫生监督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卫生监督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推进卫生监督机构作风和文化建设;以强化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领导班子及干部作风为重点,促进卫生监督队伍转作风、提效能,提升卫生监督事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4.加强卫生监督执法综合管理。规范卫生行政许可工作,强化审批服务,规范许可工作,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推进卫生监督政务公开,进一步加大日常卫生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妥善做好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移送和协助调查工作,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违法行为立案率100%,结案率100%,无违法案件;进一步加强卫生执法稽查工作;全面实施卫生监督协管制度;突出宣传工作,提升卫生监督知晓率。

5.突出重点,全力抓好卫生监督工作。深化医疗秩序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违法行为;加大放射诊疗卫生监督力度;规范职业病诊疗监管工作;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强化学校卫生监督、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和传染病防治执法工作。

九、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1.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统一功能规范和信息标准,建设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新建或改造医院业务应用系统,功能涵盖电子病历、临床路径、诊疗规范、药品管理、医药价格管理、绩效考核、综合业务管理等;初步形成基于医院信息平台覆盖所有业务和管理的一体化信息系统;完成市级信息机房改造,搭建安全、高效的硬件基础设施和网络运行环境;通过平台服务与三级卫生综合区域平台实现区域医疗服务协同。

2.加快实施卫生信息化建设,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实现县级平台各信息点互联互通,基于平台部署整合业务应用系统,形成纵向贯穿市-县-乡-村、横向覆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药品供应和卫生综合管理等主要业务领域的全省卫生信息化基本架构,建设电子病历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依托卫生信息专网,实现试点范围内跨区域跨机构互联互通与信息共享。重点抓好县级数据中心及县域专网建设,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HIS与EMR部署应用。

3.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全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指导机构,统一部署“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全面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4.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的信息化网络。加强区域内医疗协同和跨区域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信息化的技术支持,加强市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和远程会诊技术支持,加入省级远程会诊中心,共享区域医疗资源。加快居民健康卡推广应用

十、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各项卫生工作

1.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和行风作风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宣传教育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改进会风文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推进全市卫生系统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完善医德考评制度,落实《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继续深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积极推进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问题,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

2.做好卫生规划和法制工作。指导县级区域卫生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卫生法制建设,组织开展“六五”普法工作,继续抓好依法行政和卫生行政审批,开展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活动。进一步做好卫生系统信息公开、政务公开、事务公开、院务公开等工作。推进市级紧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加快市妇幼保健院二期项目,努力推进市人民医院东院区建设。

3.加强卫生统计和宣传工作。加强卫生统计工作,完善医改监测评价体系。围绕医改等工作重点,继续组织开展系列新闻宣传活动,加强《健康周刊》工作,正确引导舆论,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4.加强卫生信访、维稳、综治工作。完善卫生系统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集中力量依法化解卫生信访积案。加强卫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做好离退休干部医疗保障及医疗费审核工作。做好重大会议、重要活动医疗卫生保障服务

第五篇:“市卫生局计划”卫生工作计划

2008年全市卫生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全面达小康,建设新___”的总体要求,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突出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三大重点,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建设全国一流的医疗卫生服务基地、实现医疗卫生基本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指导思想,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2008年我市卫生事业奋斗目标。

一、跨江发展

1、全面实施“跨江发展”战略,细化目标,落实责任,基本完成现代化医院的基础建设,启动江南、江北的对口帮扶工作,浦口区中心医院建成第一医院分院,六合区人民医院建成鼓楼医院分院,努力提高江北地区的卫生综合实力。

二、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妇幼卫生

2、全面巩固小康指标成果,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覆盖率100,人均筹资额110元以上,农民参保率97以上,基金使用率90以上,农民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30。

3、六城区新(改)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创1个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和6个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全面完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造,年内建成5个省级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

4、在秦淮区实行全额拨款、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价试点工作的同时,全面推行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力争城市居民和农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率分别达45和60以上。

三、疾病预防控制

6、加强疫情监测,抓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努力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90/10万以下,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率达100。

7、做好计划免疫工作,脊灰、麻疹、百白破、乙脑、流脑、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新生儿24小时卡介苗接种率城区达98、农村达95以上。

10、市疾控中心检验项目100达到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制定的A类疾控机构检验能力标准,区县达80。

1

1、全面推广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做法和经验,在街道(镇)设立卫生监督、疾控中心分支机构,夯实公共卫生网底。

四、卫生监督执法

1

2、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继续在经卫生许可的餐饮单位推行量化分级管理,量化分级率达95以上,卫生监督覆盖率100,食物中毒及时查明率100,力争不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1

3、50以上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房屋建设、车辆基本符合卫生部标准;卫生监督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五、应急管理

1

1

5、建立健全全市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指挥网络通讯系统。

六、医疗机构管理

1

6、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制定___地区区域卫生资源配置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加强医疗机构的监管,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1

7、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积极推进创建基本现代化医院工作,鼓楼医院、第一医院、儿童医院、市中医院、口腔医院、高淳县医院、江北人民医院率先通过基本现代化医院的评审。

18、落实“三合理”规范,试行单病种限价管理,巩固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同城互认,完善惠民医疗服务体系,推进“药房托管”工作,努力缓解困难群体“看病贵”问题。

19、制定___市医疗机构内部财务控制规定和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分配机制,维护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

20、建成第二医院、脑科医院、儿童医院、胸科医院等病房大楼和江宁区医院门诊大楼并投入使用;启用南山医院,南医大二附院托管第三医院;加快推进鼓楼医院南扩、第一医院南扩、妇幼保健院妇儿保健中心大楼和六合区、浦口区、溧水县医院、高淳县新区医院等工程进度。

七、科技兴医和人才培养

2

1、完成“213”人才的新一轮选拔工作,建设___市卫生系统的高级人才库。加强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重点扶持3个江苏省临床医学中心、6个领军型人才。

八、中医工作

2

2

九、行风建设

2

4、积极开展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十、综合管理

2

5、建立卫生电子政务平台,实现许可、处罚网上运行。

2

6、在市应急指挥中心网络平台的基础上,运行医疗机构管理、计划免疫、卫生监督、社区卫生、干部保健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卫生信息化管理水平。

2

7、局管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完成率达100;基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完成率达100。

28、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加强警医共建,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和重大治安刑事案件。

29、加强新闻宣传工作,重点办好两个专版、两个专栏。局直属单位全年正面宣传4000篇、7000篇次以上。

30、开展档案管理达省级标准工作,鼓楼医院达省特一级,胸科医院、市疾控中心、市血液中心达省一级标准。

>>>>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下载市卫生局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卫生局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市卫生局2007年纠风办工作计划

    市卫生局2007年纠风办工作计划2007年纠风办工作计划2007年2月27日,在广州市政府召开的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市卫生局局长黄炯烈同志代表广州市卫生系统发言,提出2007年广州市......

    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

    2011年上海市卫生监督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意识,抓住机遇,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卫生监督体制......

    市卫生局2007年纠风办工作计划(最终版)

    市卫生局2007年纠风办工作计划 市卫生局2007年纠风办工作计划 2007年纠风办工作计划 2007年2月27日,在广州市政府召开的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市卫生局局长黄炯烈同志代表广州......

    市卫生局2008年工作计划(共5篇)

    2008年全市卫生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全面达小康,建设新___”的总体要求,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突出农村卫生、......

    市卫生局创建文明机关工作计划

    文章标题:市卫生局创建文明机关工作计划根据市直机关工委《关于在市级机关开展创建“文明机关”活动的实施意见》及《___市“文明机关”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我局将在2006年......

    市卫生局工作总结

    (一)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进一步巩固新农合制度,不断扩大受益面。xxxx年,全市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新农合参合人数397.53万人,参合率达97.72%。及时调整完......

    市卫生局年终工作报告

    2013年,卫生局认真落实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部署,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积极参加培训,主动公开工作信息,卫生工作透明度不断加强。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2013年,我局成立了......

    市卫生局年终工作汇报

    市卫生局年终工作汇报模板 工作汇报是工作人员向上级汇报工作的书面材料。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以下是由 2013年,卫生局认真落实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部署,加强领导,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