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导则(5篇范例)

时间:2020-10-06 12:0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导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导则》。

第一篇: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导则

备案号:

DB/T**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T****-**

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wet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in Jiangxi Province

次 前言............................................................................................................................I适用范围....................................................................................................................1规范性引用文件........................................................................................................1术语和定义................................................................................................................1鉴定评估工作程序....................................................................................................3湿地生态环境损害调查............................................................................................5湿地生态环境损害的确定........................................................................................6因果关系分析............................................................................................................7湿地生态环境损害实物量化....................................................................................8湿地生态环境损害价值量化....................................................................................9

附录 A.........................................................................................................................13

附录 B.........................................................................................................................16

参考文献......................................................................................................................18

I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江西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有关要求,规范我省湿地生态环境损害调查和评估行为,保障调查和评估质量,制定本技术导则。

本标准规定了江西省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一般性原则、程序、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附录 A 和附录 B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局制订。

本导则主要起草单位:南昌大学。

本导则的起草人:葛 刚、应智霞、吴平发、黄 鹏、施 陈、刘亚军、吴 兰、黄祖友 本导则由江西省林业局解释。

江西省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导则适用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涉及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一般性原则、程序、内容、方法和报告编写要求等。

本导则适用于江西省内所有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河流和人工湿地)因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等行为导致湿地生态环境损害的鉴定评估,也适用于江西省外造成江西省境内湿地生态环境损害的评估。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导则引用了下列标准规范、政策文件中的部分条款或内容。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SL219-2013 水环境监测规范

SL/T 238-1999 水资源评价导则 HJ 710.4-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鸟类 HJ 710.7-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内陆水域鱼类 HJ 710.8-2014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淡水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HJ 710.12-2016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 水生维管植物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第 II 版)(环办〔2014〕90 号)

司法鉴定文书规范(司发通〔2016〕112 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环境损害评估推荐方法(环办〔2014〕118 号 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环办〔2016〕67 号)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导则。

3.1

湿地 wetland 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适宜喜湿野生生物生存、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潮湿地域,主要包括湖泊湿地、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沼泽湿地、泥炭湿地等。

3.2

湿地生态系统 wetland ecosystem 指地表过湿或常年积水,生长着湿地植物的地区,湿地生物与周围环境共同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

3.3

湿地生态环境损害 damage of wetland eco-environmental 是指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违法征占用湿地等行为造成湿地水文、土壤、景观等环境要素和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及上述要素构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

3.4

生态系统服务 ecosystem service 指生态系统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的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降解污染)、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

3.5

生态环境基线 eco-environmental baseline 指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未发生时,评估区域内生态环境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状态。

3.6

期间损害 interim damage 指生态环境损害开始发生至生态环境恢复到基线的期间,生态系统向公众或其他生态系统提供服务功能的丧失或减少。

3.7

生态环境恢复 eco-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指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后,采取各项必要的、合理的措施将生态环境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至基线水平,同时补偿其期间损害。

3.8

基本恢复 primary restoration 指采取自然恢复或人工恢复措施,使受损的湿地生态环境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至基线水平。

3.9

补偿性恢复 compensatory restoration 指采取各项恢复措施,补偿湿地生态环境的期间损害。

3.10

永久性损害 permanent damage 指受损生态环境及其功能难以恢复,其向公众或其它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完全丧失。鉴定评估工作程序 4.1 鉴定评估原则 4.1.1 合法合规原则 鉴定评估工作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禁止伪造数据和弄虚作假。

4.1.2 科学合理原则 鉴定评估工作应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工作方案。鉴定评估工作方案中应包含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鉴定评估应当根据工作目的按照预先设计的工作方案开展,不得随意偏离或变更。在工作过程中有关数据和资料的收集,样品的采集、运输和分析检测等应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开展,并作为鉴定评估的客观依据,不得主观臆测鉴定评估结果。

4.1.3 客观独立原则 鉴定评估机构及鉴定评估人员应当运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独立客观地开展鉴定评估,不受鉴定评估委托方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

4.2 鉴定评估范围 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时间范围以污染湿地生态环境或破坏湿地生态行为发生日期为起,持续到受损湿地生态环境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恢复至生态环境基线为止。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空间范围的确定可以综合利用现场调查、环境监测、遥感分析和模型预测等方法,依据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范围或破坏湿地生态行为的影响范围确定。

4.3 鉴定评估工作程序和内容 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包括鉴定评估准备、湿地生态环境损害调查、因果关系分析、湿地生态环境损害实物量化、湿地生态环境损害价值量化和报告编制。鉴定评估实践中,应根据鉴定评估委托事项开展相应的工作,可根据鉴定委托事项适当简化工作程序。必

要时,针对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的关键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4.3.1 鉴定评估准备 通过资料收集分析、现场踏勘、座谈走访、文献查阅、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污染环境和破坏湿地生态行为以及湿地生态环境损害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征,确定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内容和范围,筛选特征污染物、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编制鉴定评估工作方案。

4.3.2 损害调查确认 根据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污染环境和破坏湿地生态行为以及湿地生态环境损害状况调查或相关资料收集。湿地生态环境损害调查应编制调查方案,明确湿地生态环境损害调查的目标、内容、方法、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并进行专家论证。

4.3.3 因果关系分析 基于污染环境、破坏湿地生态行为和湿地生态环境损害事实的调查结果,分析污染环境或破坏湿地生态行为与湿地生态环境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于破坏湿地生态行为导致的损害,分析破坏湿地生态行为导致湿地生态环境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损害的机理,判定破坏湿地生态行为与湿地生态环境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4.3.4 损害实物量化 对比受损湿地生态环境状况与湿地生态环境基线的差异,确定湿地生态环境损害的范围和程度,计算湿地生态环境损害实物量。

筛选确定湿地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指标参数,对比受损湿地生态环境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相关指标参数的现状与湿地生态环境基线水平,确定湿地生态环境以及生态服务功能损害的范围和程度,计算湿地生态环境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

4.3.5 损害价值量化 根据替代等值原则评估湿地生态环境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的损失分析方法,编制并比选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方案,估算恢复工程量和工程费用,或采用环境价值评估方法,计算湿地生态环境损害价值。

4.3.6 评估报告编制 编制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意见)书,同时建立完整的鉴定评估工作档案。

4.4 鉴定评估报告(意见)书编制总体要求 鉴定评估机构应根据委托方要求,编制鉴定评估意见书或鉴定评估报告书。鉴定评估意见书包括湿地生态环境损害确认、因果关系分析、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量化及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涉及的特别事项等,鉴定评估报告书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参见附录 A。用于生态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目的的,报告书格式参见有关《司法鉴定文书规范》。生态环境恢复成效评估应编制独立的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效果评估报告。湿地生态环境损害调查 5.1 调查基本要求 湿地生态环境损害调查应满足损害评估编制的要求,反映受影响湿地生态损害程度,调查取得的数据、资料应详细做好记录。

5.2 损害 湿地 行为 调查 损害湿地行为调查主要包括损害方式、损害主体、损害范围、损害途径、损害程度等,选取的调查内容应满足损害评估的需要,根据调查结果判断是否开展评估工作。

调查内容包括以下要素:

——损害行为的类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和经过等。

——收集分析污染环境、破坏湿地生态行为的相关资料,开展现场踏勘和采样分析等,掌握污染环境、破坏湿地生态行为的基本情况。

——明确污染环境行为的特征污染物、污染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频率、排放浓度、排放过程、排放总量等情况。

——明确破坏湿地生态行为如湿地填埋、非法捕捞、非法采砂、非法空间占用、截断水源、湿地形态和岸线改造(硬化、裁弯取直)等的破坏方式、破坏对象和影响范围等情况。

——分析污染环境或破坏湿地生态行为产生湿地生态环境损害的可能路径、途径和机制,如特征污染物排放导致地表水、沉积物、土壤(包括底泥、基质)、地下水等损害,并进一步造成生物损害的路径、途径和机制。

5.3 湿地 损害 生态 状 况 调查 湿地生态状况调查主要包括湿地水文、地表水水质、沉积物、生物与生态等方面,指标选择应满足评估工作要求,根据损害事件的性质和湿地的生态特征,重点进行生态损害的特征参数调查。同时,搜集该湿地前期的生态与环境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

调查内容包括:

——湿地水文:水位、水深、水温、流速、流量、透明度、色度等全部或部分内容,参照 SL219-2013 的要求测量; ——湿地水资源: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总水资源、河流泥沙、天然水化学特征、水污染状况,参照 SL/T238-1999 的要求调查; ——湿地水质:应选取湿地生态损害事件有关的特征污染物和次生污染物,同时选取

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CODMn)、溶解氧、营养盐(指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 a、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病原体等全部或部分内容。按 SL219-2013 的要求测量,其中没有说明的,可参照相关文献,需在评估报告中加以注明; ——湿地沉积物:选取与湿地损害事件相关的特征污染物和次生污染物,同时选取总有机碳、氧化还原电位等调查指标,调查方法参照《湖泊沉积物调查规范》(科学出版社)。

——湿地生物多样性: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型底栖动物、鱼类、鸟类、沉水植被、水生维管植物等全部或部分内容,按 HJ 710 4、HJ 710 7、HJ 710 8、HJ 710 12 的要求调查。

——湿地地形:对明显改变湿地岸线、水底地形的损害,应将湿地地形地貌作为调查内容。

5.4 湿地损害 社会经济调查 调查湿地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工作所需的社会经济资料,主要内容包括:

——受影响湿地开发利用与经济活动情况的资料; ——商品化的湿地生物资源的市场价格; ——受影响地域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规划方案与建设投资费用; ——受影响地域湿地环境修复工程规划方案与建设投资费用; ——受影响湿地为生态敏感区的,还应调查保护类型、级别、面积、主要保护对象等。湿地生态环境损害的确定 6.1 生态环境基线的确定 a)利用污染环境或破坏湿地生态行为发生前评估区域近三年内的历史数据确定基线,数据来源包括历史监测、专项调查、学术研究等反映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历史数据; b)利用未受污染环境或破坏湿地生态行为影响的相似现场数据确定基线,即“对照区域”数据。“对照区域”应与评估区域的湿地生态环境特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等具有可比性; c)利用模型确定基线。可考虑构建环境污染物浓度与种群密度、物种丰度等湿地生态环境损害评价指标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模型来确定基线; d)参考环境基准或国家和地方发布的环境质量标准,如 GB 3838、GB 11607、GB 15618 和 GB/T 14848 等确定基线。

——当损害基线确定所需数据充分时,优先选择 a)和 b)确定基线,如果 a)和 b)不可行,可考虑选择 c)和 d)确定基线。

——当基线确定所需数据不充分时,可综合采用不同基线确定方法并相互验证。

6.2 湿地生态环境损害的确认 a)评估区域地表水、沉积物、土壤、地下水等环境介质中特征污染物浓度超过基线 20%以上(含 20%); b)评估区域指示物种种群数量或密度降低,且与基线相比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 c)评估区域指示物种种群结构(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改变,且与基线相比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 d)评估区域植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且与基线相比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 e)评估区域植被覆盖度降低,且与基线相比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 f)评估区域水生生物物种丰度减少,且与基线相比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 g)评估区域湿地生物体外部畸形、骨骼变形、内部器官和软组织畸形、组织病理学水平损害等发生率增加,且与基线相比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 h)评估区域水动力、沉积、冲淤变,且与基线相比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 i)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其他情形。

满足以上任一条即可认定造成损害。因果关系分析 7.1 因果关系分析应以存在明确的污染环境或破坏湿地生态行为和湿地生态环境损害事实为前提。

7.2 污染环境行为与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间因果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物(污染源、环境介质、生物)的同源性分析、污染物迁移路径的合理性分析、生物暴露的可能性分析和生物发生损害的可能性分析。

7.2.1 调查分析污染环境或破坏湿地生态行为与湿地生态环境损害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

污染环境或破坏湿地生态行为与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间应存在明确的时间先后顺序,应明确其时间节点。

7.2.2 环境污染物的同源性分析。

采样分析污染源、环境介质和生物中污染物的成分、浓度、同位素丰度等,采用稳定同位素或放射性同位素和指纹图谱等技术,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判断污染源、环境介质和生物中污染物是否具有同源性。

7.2.3 迁移路径的合理性分析。

分析评估区域气候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判断是否存在污染物从

污染源迁移至环境介质最后到达生物体的可能。建立环境污染物从污染源经环境介质到生物的迁移路径假设,识别划分迁移路径的每一个单元,利用空间分析、迁移扩散模型等方法分析污染物迁移方向、浓度变化等情况,分析判断各个单元是否可以组成完整的链条,验证迁移路径的连续性、合理性和完整性。

7.2.4 生物暴露的可能性分析。

识别生物暴露于环境污染物的暴露介质、暴露途径和暴露方式,结合生物内暴露和外暴露测量,分析判断生物暴露于环境污染物的可能性。

7.2.5 生物发生损害的可能性分析。

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和毒理实验等方法,分析污染物暴露与生态环境损害间的关联性,阐明污染物暴露与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间可能的作用机理;建立污染物暴露与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模型,结合环境介质中污染物浓度、生物内暴露和外暴露量等,分析判断生物体暴露水平产生损害的可能性。

7.2.6 排除其他可能的随机因素的影响,并阐述因果关系分析结论的不确定性。

7.3 破坏生态行为与生态环境损害间的因果关系分析 主要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样方调查和生态实验等方法,阐明破坏湿地生态行为导致湿地生态环境损害可能的作用机制,建立破坏湿地生态行为导致湿地生态环境损害的生态链条,分析破坏湿地生态行为导致湿地生态环境损害的关联性。湿地生态环境损害实物量化 选择实物量化的指标,对比受损湿地环境状况及生态服务功能相关指标参数的现状与基线的差异,以确定湿地生态环境以及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损害的范围和程度,计算湿地生态环境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损害实物量。

8.1 湿地生态环境损害实物量化内容 对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损害,一般以特征污染物浓度为量化指标;比较污染环境行为或人工外力破坏发生前后地表水、沉积物、地下水等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确定湿地生态环境中特征污染物浓度超过基线的时间、体积和程度等变量和因素以及外力破坏造成的湿地形态变化量。

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损害,一般选择指示物种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种群结构、植被覆盖度等指标作为量化指标;比较污染环境或破坏湿地生态行为发生前后生物种群数量、密度、结构等的变化,确定生物资源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超过基线的时间、面积和程度等变量和因素。

8.2 湿地生态环境损害实物量化方法 湿地生态环境损害实物量化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统计分析、空间分析、模型模拟等。湿地生态环境损害实物量化过程中应综合利用所列方法,并对不同方法量化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湿地生态环境损害价值量化 9.1 湿地生态环境价值量化的原则 湿地生态环境损害价值主要根据将受损湿地生态环境恢复至基线需要开展的生态环境恢复工程措施的费用进行计算,同时,还应包括湿地生态环境损害开始发生至恢复到基线水平的期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损害量。对于无法修复的情形,则通过替代工程的费用来计算湿地生态损害的价值损失。

9.2 湿地生态环境损害价值量化内容

第二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201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中办发〔2015〕57号),在吉林等7个省市部署开展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总结各地区改革试点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责任主体、索赔主体、损害赔偿解决途径等,形成相应的鉴定评估管理和技术体系、资金保障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到2020年,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构建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二、工作原则

——依法推进,鼓励创新。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立足国情和地方实际,由易到难、稳妥有序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对法律未作规定的具体问题,根据需要提出政策和立法建议。

——环境有价,损害担责。体现环境资源生态功能价值,促使赔偿义务人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生态环境损害无法修复的,实施货币赔偿,用于替代修复。赔偿义务人因同一生态环境损害行为需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的,不影响其依法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主动磋商,司法保障。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后,赔偿权利人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方案编制等工作,主动与赔偿义务人磋商。磋商未达成一致,赔偿权利人可依法提起诉讼。

——信息共享,公众监督。实施信息公开,推进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共享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信息。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方案编制等工作中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开,并邀请专家和利益相关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参与。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所称生态环境损害,是指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森林等环境要素和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以及上述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本方案要求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1.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

2.在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划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发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的;

3.发生其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后果的。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程度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明确具体情形。

(二)以下情形不适用本方案:

1.涉及人身伤害、个人和集体财产损失要求赔偿的,适用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

2.涉及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适用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及相关规定。

四、工作内容

(一)明确赔偿范围。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包括清除污染费用、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修复期间服务功能的损失、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调查、鉴定评估等合理费用。各地区可根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进展情况和需要,提出细化赔偿范围的建议。鼓励各地区开展环境健康损害赔偿探索性研究与实践。

(二)确定赔偿义务人。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做到应赔尽赔。现行民事法律和资源环境保护法律有相关免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规定的,按相应规定执行。各地区可根据需要扩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人范围,提出相关立法建议。

(三)明确赔偿权利人。国务院授权省级、市地级政府(包括直辖市所辖的区县级政府,下同)作为本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省域内跨市地的生态环境损害,由省级政府管辖;其他工作范围划分由省级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省级、市地级政府可指定相关部门或机构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具体工作。省级、市地级政府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均有权提起诉讼。跨省域的生态环境损害,由生态环境损害地的相关省级政府协商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在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区,受委托的省级政府可指定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的部门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具体工作;国务院直接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由受委托代行该所有权的部门作为赔偿权利人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当制定生态环境损害索赔启动条件、鉴定评估机构选定程序、信息公开等工作规定,明确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农业、林业等相关部门开展索赔工作的职责分工。建立对生态环境损害索赔行为的监督机制,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相关部门或机构的负责人、工作人员在索赔工作中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报要求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应当及时研究处理和答复。

(四)开展赔偿磋商。经调查发现生态环境损害需要修复或赔偿的,赔偿权利人根据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报告,就损害事实和程度、修复启动时间和期限、赔偿的责任承担方式和期限等具体问题与赔偿义务人进行磋商,统筹考虑修复方案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最优化、赔偿义务人赔偿能力、第三方治理可行性等情况,达成赔偿协议。对经磋商达成的赔偿协议,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司法确认的赔偿协议,赔偿义务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的,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磋商未达成一致的,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应当及时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诉讼。

(五)完善赔偿诉讼规则。各地人民法院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依托现有资源,由环境资源审判庭或指定专门法庭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民事案件;根据赔偿义务人主观过错、经营状况等因素试行分期赔付,探索多样化责任承担方式。

各地人民法院要研究符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需要的诉前证据保全、先予执行、执行监督等制度;可根据试行情况,提出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立法和制定司法解释建议。鼓励法定的机关和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依法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之间衔接等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商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指导意见予以明确。

(六)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与损害赔偿的执行和监督。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对磋商或诉讼后的生态环境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确保生态环境得到及 时有效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款项使用情况、生态环境修复效果要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七)规范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各地区要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业力量建设,推动组建符合条件的专业评估队伍,尽快形成评估能力。研究制定鉴定评估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保障独立开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并做好与司法程序的衔接。为磋商提供鉴定意见的鉴定评估机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要求;为诉讼提供鉴定意见的鉴定评估机构应当遵守司法行政机关等的相关规定规范。

(八)加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经磋商或诉讼确定赔偿义务人的,赔偿义务人应当根据磋商或判决要求,组织开展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赔偿义务人无能力开展修复工作的,可以委托具备修复能力的社会第三方机构进行修复。修复资金由赔偿义务人向委托的社会第三方机构支付。赔偿义务人自行修复或委托修复的,赔偿权利人前期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效果后评估等费用由赔偿义务人承担。

赔偿义务人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无法修复的,其赔偿资金作为政府非税收入,全额上缴同级国库,纳入预算管理。赔偿权利人及其指定的部门或机构根据磋商或判决要求,结合本区域生态环境损害情况开展替代修复。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改革责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的统一领导,及时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明确改革任务和时限要求,大胆探索,扎实推进,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成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省级、市地级政府指定的部门或机构,要明确有关人员专门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部门要明确任务、细化责任。

吉林、江苏、山东、湖南、重庆、贵州、云南7个试点省市试点期间的实施方案可以结合试点情况和本方案要求进行调整完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改革试行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相关制度。自2019年起,每年3月底前将上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情况送环境保护部汇总后报告党中央、国务院。

(二)加强业务指导。环境保护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指导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修复方案编制、修复效果后评估等业务工作。最高人民法院负责指导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审判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指导有关生态环 境损害赔偿的检察工作。司法部负责指导有关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工作。财政部负责指导有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环境保护部对各地区环境健康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或指导地方开展调查研究,加强环境与健康综合监测与风险评估。

(三)加快技术体系建设。国家建立健全统一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标准体系。环境保护部负责制定完善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技术总纲;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或修订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专项技术规范;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服务于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数据平台。相关部门针对基线确定、因果关系判定、损害数额量化等损害鉴定关键环节,组织加强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

(四)做好经费保障。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安排。

(五)鼓励公众参与。不断创新公众参与方式,邀请专家和利益相关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参加生态环境修复或赔偿磋商工作。依法公开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赔偿、诉讼裁判文书、生态环境修复效果报告等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

六、其他事项

2015年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自2018年1月1日起废止。

第三篇:“保护湿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倡议书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敬爱的叔叔阿姨们:

大家好!

我们的家乡在美丽的杭州湾畔,我们为杭州湾湿地而感到自豪!从小,我们就伴着波涛澎湃的钱塘江涌潮,捡拾滩涂上蛤蜊泥螺长大,“保护湿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倡议书。我常常和小伙伴们采下堤岸雪白的芦苇,尽情地玩耍着,在滩涂上抛下一串串欢快的小脚印。那时候的我,感觉杭州湾湿地真美!

fanwen.chazidian.com【查字典范文网】

这学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杭州湾湿地:用仪器测量她的水质,用彩笔描绘她绚丽,用歌声赞美她的富饶,用双手保护她的身躯……咱们用小公民的行动,美化着这片绿色的湿地——杭州湾变得更美了!

社会各界的叔叔阿姨们一起来到即将建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游览,共同关注着大桥下一片宝贵的湿地资源,倡议书《“保护湿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倡议书》。“世界银行赠款500万美元支持杭州湾湿地保护,到明年大桥通车时,游客在大桥上,能看到海鸟起飞、鱼虾成群的美景。”这多么令人欣喜万分哪!作为家乡未来的主人翁,今天,我们还想用我稚嫩的声音,向全市的红领巾,向社会各界的叔叔阿姨们发出以下倡议:

1、自觉地爱护湿地里的每一种生物,珍惜每一寸水土,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

2、无论您从事什么工作,希望您都能成为一名杭州湾湿地保护的义务宣传员。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相信咱们的杭州湾湿地一定会成为最美的“湿地公园”,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慈溪观光游览!

有您的支持和参与,您才可以看见人与自然和谐的动人场景:人们在岸边垂钓,芦苇在和风中恣意生长,白鹭在水草中安宁的栖息,跳鱼在滩涂上跳跃,鱼虾在清水中畅游……

xxx小学“xxx”环保小社团

2012年12月10日

第四篇:“保护湿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倡议书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敬爱的叔叔阿姨们:

大家好!

我们的家乡在美丽的杭州湾畔,我们为杭州湾湿地而感到自豪!从小,我们就伴着波涛澎湃的钱塘江涌潮,捡拾滩涂上蛤蜊泥螺长大。我常常和小伙伴们采下堤岸雪白的芦苇,尽情地玩耍着,在滩涂上抛下一串串欢快的小脚印。那时候的我,感觉杭州湾湿地真美!

这学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杭州湾湿地:用仪器测量她的水质,用彩笔描绘她绚丽,用歌声赞美她的富饶,用双手保护她的身躯……咱们用小公民的行动,美化着这片绿色的湿地——杭州湾变得更美了!

社会各界的叔叔阿姨们一起来到即将建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游览,共同关注着大桥下一片宝贵的湿地资源。“世界银行赠款500万美元支持杭州湾湿地保护,到明年大桥通车时,游客在大桥上,能看到海鸟起飞、鱼虾成群的美景。”这多么令人欣喜万分哪!作为家乡未来的主人翁,今天,我们还想用我稚嫩的声音,向全市的红领巾,向社会各界的叔叔阿姨们发出以下倡议:

1、自觉地爱护湿地里的每一种生物,珍惜每一寸水土,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

2、无论您从事什么工作,希望您都能成为一名杭州湾湿地保护的义务宣传员。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相信咱们的杭州湾湿地一定会成为最美的“湿地公园”,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慈溪观光游览!

有您的支持和参与,您才可以看见人与自然和谐的动人场景:人们在岸边垂钓,芦苇在和风中恣意生长,白鹭在水草中安宁的栖息,跳鱼在滩涂上跳跃,鱼虾在清水中畅游……

xxx小学“xxx”环保小社团

2010年12月10日

第五篇:第二节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

第二节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

【本节导引】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办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根据中央有关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的要求,将各种责任追究方式有机衔接,在主体分类、责任明确的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追责方式,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责任追究链条,谨遵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责任,而且终身追究”的追责理念,充分体现了从严的精神。

【事件回放】

腾格里沙漠污染——追责到地方党委

2015年3月,环保部门调查发现,甘肃武威荣华工贸有限公司在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未建成的情况下,未经批准擅自试生产,私设暗管向腾格里沙漠腹地违法排放污水8万多吨,造成的沙漠污染面积达265.85亩,污染土方量62.51万立方米,环境调查和环境损害价值为356万元,虽然事后评估认为在生产废水排放区域内主要污染物含量低于环境风险筛选值,生态环境风险仍处可控态势,但不可否认,此次污染事件对腾格里沙漠及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

依据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甘肃省政府对此事件作出了严肃处理。处理意见当中明确表示,荣华公司应对其此次违法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负主体责任。此外,此次生态环境污染事件还追责到14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处理意见表明:武威市委、市政府负重要领导责任,凉州区委、区政府负主要领导责任,甘肃省环保厅负重要监管责任,武威市环保局负主要监管责任,凉州区环保局负直接监管责任。

显然,追责主体不再仅限于造成污染的市场主体和环保系统官员,而是扩大到地方政府有关领导和相关国家工作人员,处罚方式也不再拘泥于市场主体的刑事责任,而是包括了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行政警告、行政记过、行政降级等行政处理方式和党内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等党纪处分方式,这是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方面的一个伟大探索。随着《办法》的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主体和方式更加系统化、法治化,进一步反应了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方面的进步和完善,对我国治理生态环境污染具有重大意义。【主体内容】

一、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情形

(一)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予以追责的八种情形 第一,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不力,致使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突出或者任期内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恶化的;

第二,作出的决策与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相违背的;

第三,违反主体功能区定位或者突破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四,作出的决策严重违反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的;

第五,地区和部门之间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协作方面推诿扯皮,主要领导成员不担当、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六,本地区发生主要领导成员职责范围内的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或者对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灾害)事件处置不力的;

第七,对公益诉讼裁决和资源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要求执行不力的;

第八,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二)地方党委和政府有关领导予以追责的五种情形

第一,指使、授意或者放任分管部门对不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或者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建设或者投产(使用)的;

第二,对分管部门违反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行为监管失察、制止不力甚至包庇纵容的;

第三,未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应当依法由政府责令停业、关闭的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生产经营者未停业、关闭的;

第四,对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组织查处不力的;

第五,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三)政府有关工作部门领导予以追责的五种情形 第一,制定的规定或者采取的措施与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相违背的;批准开发利用规划或者进行项目审批(核准)违反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的;

第二,执行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不力,不按规定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者在监督检查中敷衍塞责的;

第三,对发现或者群众举报的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的问题,不按规定查处的;

第四,不按规定报告、通报或者公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灾害)事件信息的;

第五,对应当移送有关机关处理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的违纪违法案件线索不按规定移送的以及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四)党政领导干部利用职务影响予以追责的五种情形 第一,限制、干扰、阻碍生态环境和资源监管执法工作的;

第二,干预司法活动,插手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具体司法案件处理的;

第三,干预、插手建设项目,致使不符合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设项目得以审批(核准)、建设或者投产(使用)的;

第四,指使篡改、伪造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调查和监测数据的;

第五,其他应当追究责任的情形。

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形式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方式除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外,还包括行政处理、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即“2+5+5+6”共18种处理方式。行政处理、组织处理、党纪处分、政纪处分是不同的概念,不能相互替换,但可以同时使用。《办法》第10条规定:“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形式有:诫勉、责令公开道歉;组织处理,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党纪政纪处分。组织处理和党纪政纪处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追责对象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害责任追究形式主要包括:

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

第一,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的行政处理,包括诫勉、责令公开道歉两种形式;

第二,由组织部门办理的组织处理,包括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五种形式;

第三,由纪检监察机关办理的党纪政纪处分,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五种党纪处分和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政纪处分;

第四,由司法机关应当依法追究的刑事责任。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责任方式宽严相济。生态环境损害程度与具体追责方式相互对应,轻的有诫勉,重的有党纪政纪处分甚至刑事责任,使追责更加具有针对性、精确性和可操作性,防止责任转嫁、滑落,确保权责一致、责罚相当,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生态环境损害最严格追究制度的要求。

第二,失责行为全面覆盖。通过将生态环境损害程度分三个层次,造成损害结果较轻的,适用诫勉、公开道歉等方式;造成严重后果、严重违反党纪的则适用引咎辞职或纪检机关给予党纪处分等方式;造成特别重大后果、违反法律的则有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等。这种追责方式形成层次分明、逐步加严的追责程序,对不同程度的失责行为全部覆盖,使各种追责方式有机衔接,在主体分类、责任明确的基础上,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责任追究链条。

三、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结果

(一)追责结果与评优、提拔、转任等挂钩

为引起党政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将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结果与党政领导干部评优、提拔、转任等挂起钩来,使生态环保的履职尽责情况成为干部任用中具有一票否决性质的重要指标。为此,《办法》在第9条明确规定:“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选拔任用工作中,应当按规定将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情况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造成严重破坏负有责任的干部不得提拔使用或者转任重要职务。”

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受到责任追究的,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受到调离岗位处理的,至少一年内不得提拔;单独受到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和免职处理的,至少一年内不得安排职务,至少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受到降职处理的,至少两年内不得提升职务。同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

明确责任追究结果其目的就是要促使领导干部慎用权力和资源,坚守环境底线,克服短期利益观,在生态环保方面有担当、有作为,对环保违法项目和企业绝不姑息,对发展从长计议。

(二)领导干部实行终身追责 谨遵总书记多次提出的“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责任,而且终身追究”讲话精神,《办法》将“终身追究”作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的一项基本原则,规定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

《办法》第4条规定: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坚持终身追究的原则;同时,在第12条规定:“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这使得党政领导的发展决策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对党政领导干部群体产生极大震动,促使其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环境的职责。【延伸阅读】

环境损害追责该如何打“老虎”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6年05月04日01:38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昨天向河北省反馈环境保护督察意见,认为河北省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积极成效,但由于历史原因、重化产业集中和发展方式粗放,全省环境问题依然十分突出。督察组指出,2013年至2015年7月间,原省委主要领导对环境保护工作不是真重视,没有真抓,导致环境保护工作压力在传递中层层衰减,一些基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保懒政、惰政情况突出。

今年初,中央环保督察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督察第一站即选在河北省,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北后,直接约见了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张庆伟,显示了前所未有的督察力度。河北省委书记、省长双双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约谈的消息上了《人民日报》,也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很多人着实“吓”了一跳,感觉中央环保督察组代表中央,对地方官员说话底气十足,感觉中央对地方政府环保工作的监督是要动真格了。

有人还不无敏感地猜测,中央环保督察组在河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现场督察,说不定会像中央巡视组在一些省份或部委揪出“老虎”那样,也揪出一两只环保工作失职渎职、滥用职权或涉及腐败的“老虎”。如果能揪出“环境老虎”,中央环保督察组在河北打响的“第一枪”,必将对其他地方特别是环境问题突出的地方形成巨大的震慑。

现在,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河北省反馈环保督察意见,第一个问题就是“环境保护工作压力传导不到位”,其中明确提到,“2013年至2015年7月间,原省委主要领导对环境保护工作不是真重视,没有真抓”。很显然,这名原省委主要领导,需要对包括“环境保护工作压力传导不到位”在内的环境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而这名原省委主要领导,于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担任河北省委书记,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2015年7月接受组织调查,同年10月被开除党籍,检察机关以涉嫌受贿罪对其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经查,这名原河北省委主要领导存在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重违反组织纪律、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重违反廉洁纪律、严重违反工作纪律等严重问题。

上述问题中,应该不包括这次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的对环保工作“不是真重视,没有真抓”的问题。也就是说,这次中央环保督察组在河北省揪出了一只“环境老虎”,但这只“老虎”此前已经因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拿下,现在他又被中央环保督察组揪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只“死老虎”了。这样说丝毫没有贬低中央环保督察组在河北督察取得成绩的意思,而只是说,如果这名原省委主要领导不是已经落马,而是还在河北省委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或者异地任职,或者担任了地位更高、权力更大的领导干部,那么,中央环保督察组要想查出他在河北任职期间对环保工作“不是真重视,没有真抓”的问题,要认定他对河北环境问题突出应当承担的责任,就肯定没有现在这样容易。

去年8月起施行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规定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河北省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揪出了“环境老虎”并不令人奇怪,但在其他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的地方,要想揪出“环境老虎”,或许就会面临巨大的阻力和困难。按照中央环保督察组在河北督察的力度,在其他地方可能督察到的“环境老虎”,恐怕就不是因其他严重违纪违法已被拿下的“死老虎”,而是仍然大权在握的现任高官,或者是虽已卸任但仍然具有非凡影响的人物,打“活老虎”谈何容易?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中央环保督察组能不能依法行使中央赋予的权力,在中央和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的协助下,将“活老虎”一举拿下,将是对中央环保督察制度的严峻考验。

下载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导则(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湿地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导则(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韶关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

    韶关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 追究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职责,根据《党政领导干部生......

    人身损害等级鉴定

    人身损害等级鉴定近年来,法院受理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即非因工受伤,因交通事故受伤)大幅度增多,在审理案件中发现带有一定普遍性问题,即在当事人出具的伤残等级鉴定报告中,许......

    医疗损害鉴定 大全

    医疗损害鉴定释义医疗损害鉴定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为在日常医疗行为中存在法定过错并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而导致的医疗损害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对于医疗技术等专门问题对......

    医疗损害鉴定申请书

    河北国途律师事务所李瑞恒律师依据2018年10月1日实施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而修改的最新版本和最新格式的医疗损害鉴定申请书,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私自传播: 医疗损害......

    人身损害鉴定标准

    人身损害鉴定标准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伤残的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伤残,人身损害鉴定标准。一级伤残划分依据a.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医疗损害鉴定申请书

    医疗损害鉴定申请书申请人:被申请人:法定代表人:申请事项申请对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的医疗纠纷作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损害鉴定申请书。事实和理由申请人于XX年年10月4日入住......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与研究设想 摘要: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对这一技术的迫切需要,本文介绍了目前人工湿地污......

    医疗技术损害预警

    关于印发《医疗技术风险预警与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的通知 各科室: 为提高医疗技术风险的早响应、早干预机制,及时控制医疗技术损害的扩大,妥善处理医疗技术损害问题,我院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