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5篇]

时间:2020-11-05 16:0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一篇: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信息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1.信息化档案管理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随着各种新兴场景的出现,也对档案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档案工作在收集、保管、归档和利用等方面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2.信息化档案管理是满足利用者需求的重要举措。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21世纪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档案管理也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公共服务机构还是广大社会群体对档案信息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数字化档案要求越来越强烈,对于时间以及效率的要求也不断促使其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最大化社会价值。3.信息化档案管理是传统档案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信息化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档案管理工作要乘势而为,各方面发展都迫切要求转变观念,加快档案管理转型升级,推进档案工作数字化进程,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档案管理现代化。

二、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势

1.较之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更加省时省力。传统档案查找需要进行手动查找,效率非常低,而且很容易出现错误。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档案信息化管理有着明显优势,传统档案管理工作量大,效率低下,分类查询复杂,分类归档、人工查询纸张原件需要大量时间。档案信息化后,数据只需一次录入就可以多次使用,加快搜索速度,提高搜索准确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较之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检索查询更加便捷。档案信息化管理在对档案进行归档时可以编制检索工具,查阅时只需按照关键词、分类号等采用模糊查询或精准查询的方式即可实现即时查询,实现档案资料迅速利用,大幅度减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资源共享更加便捷,提高了查询的效率。而传统档案管理的检索方式,查阅档案要经过非常繁琐的程序才能查阅档案,效率低下。3.较之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存储更加安全。传统的档案是纸质文档,容易受潮和虫蚀,反复查阅对纸质档案损害较大,并且存在火灾隐患,需要不断改良和优化放置档案的环境。对于传统的档案管理后续使用来讲,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对于档案保管来讲,不仅存在丢失无法复原的隐患,而且需要大额的保管经费。相比较而言,信息化管理档案,存储和使用更加灵活,信息化录入可以随时增减信息,相比传统的纸质保存,存储工作更加便捷,大大节省存储空间,避免了因环境等因素影响档案存储问题。此外,通过信息化手段添加密钥,可以避免信息失窃或泄露,利用更加先进的存储系统、云存储等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存储容量,有效保证了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4.较之传统档案管理模式资源共享更加便捷。传统档案管理难以实现信息共享,而且档案管理不能复制,共享需要到相关部门调阅查询,然而信息化档案管理使档案管理的资源共享更加便捷。借助基于互联网的档案信息网络服务平台能掌握其他部门和单位的工作重点和档案管理动态信息,不仅能共享档案信息资源,还能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和教训,相比传统档案管理,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资源共享更具便捷性。5.较之传统档案管理模式更具开放性和易用性传统方式下,档案开放程度较低,任何档案保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发挥最大价值,得到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档案,使用者无需到档案部门(室)查询档案,通过网络即可得到所需的档案资料,既节省了使用者的等待时间,又节省了人力,进一步方便了广大社会群体,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效率低下。一是在当今时代,纸质档案管理向电子档案管理转变是时代所趋,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很多档案部门没有意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档案管理工作决定着我们将为党和国家、为当前和今后、为历史和后代留下多少文化财富和留下什么样的文化财富,但现在很多档案部门的档案工作人员存在身兼数职的问题,配备人员少,工作任务重,外加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档案工作只是对资料的保存,只要保证其完好即可,工作态度不认真、不积极,这是造成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的根本原因。二是传统档案借阅需要借阅者手工填写查阅登记表,由档案管理员核对之后才能调取相关档案,并复印相关内容,借阅流程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多次借阅也造成了纸质档案的磨损,工作效率大大降低。2.缺乏资金。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资金支持,在加大硬件投入、加强管理规范等方面需要较大资金,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也需要对软硬件设施不断更新换代,信息安全防护系统构建都需要大量资金。而且在很多档案部门,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利用的目的,大量档案仍是纸质化,难以形成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规模化,导致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较慢。3.缺乏复合型人才。档案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档案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档案部门缺少具备专业档案管理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管理员,而且档案工作普遍待遇不高,导致档案工作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工作缺乏热情,工作效率低,档案部门缺乏综合型人才,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影响。4.信息化安全存在隐患。档案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资源共享连通信息孤岛,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档案信息化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在我们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档案信息化以互联网为基础,一旦遭到黑客攻击或网络故障,信息容易丢失或泄露,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系统建设不能适应信息化的安全需要,设备陈旧,网络建设跟不上,档案信息安全技术还需不断完善。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建议

1.更新观念,加强重视。创新观念,提高认识是保障档案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基础,信息化进程下,改进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迫在眉睫,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创新档案管理理念,引入新思路和新技术。各相关部门领导要提高重视程度,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领导,设定目标,分解任务,精心部署,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单位重点工作计划,重点进行考核。2.加大资金投入。档案管理信息化需要软硬件支撑以及人才培养,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保障,缺乏资金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相关部门需将档案事业信息化工作发展所需经费纳入制度化轨道,确保档案工作顺利开展。加大对档案管理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及时对数字化设备更新换代,合理引入软件,加强安全保密管理,探索电子档案管理查询、存储和检索模式,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五、青岛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出的探索与实践

青岛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对档案信息化做出了持续的实践和探索,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加强档案信息化人才培训,强化登记信息安全管控,有效提升了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的整合、共享和利用。1.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一是档案数字化扫描运行,引进专业公司,将纸质档案转化为完整、清晰的电子档案进行利用。二是不断升级档案自助查询机,档案信息自助查询,提高档案查询自助化程度,办事群众放入身份证,不用2分钟即可查询房屋权属信息、开具住房情况证明、进行权属状态验证,实现档案查询利用的全自助、便捷化。三是不动产登记信息实现网上查询。市本部于2019年12月上线不动产登记信息网上查询系统,办事群众不出家门即可查询所需信息,不必再为一纸证明、一条信息跑腿跑路。截至目前,不动产登记业务市内三区及其他部分区市实现了网上查询服务。办事企业和群众可登陆“青岛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和青岛网上房地产网站查询有关信息。实现网上查询,切实满足了查询申请人在前期了解不动产买卖、抵押、租赁等方面情况的需求,极大减少了往返查询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查询工作质量和利用效率,真正实现了“全程网办”和“零跑腿”。四是建设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使档案入库、上架、借阅等工作实现一条龙信息化管理,档案管理迈上了新台阶。五是持续推进信息共享及金融平台远程查询。与多个政府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出台共享信息的管理规定。同时实现了金融机构远程查询,制定了远程查询管理规定。信息共享及远程查询可有效缓解一线查询窗口压力。六是增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信息时代,提高效率最有效的方法,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增强与公安、税务、民政、社保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协同,彻底打破相关部门的“信息孤岛”,实现相关部门的互联互通,满足相关档案信息全国范围的查询,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简化要件,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2.培养档案信息化人才。一是提高重视,为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营造良好氛围,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着重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信息化意识,并掌握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档案人员。二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主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掌握档案查询等档案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成为既精通档案知识又熟悉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按档案信息化要求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观念,引进来和走出去,通过专题培训,实地考察和业务交流,为青岛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档案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档案管理干部队伍。四是设立档案工作人员考核机制,成立档案管理组织领导小组,定期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切实有效提升工作积极性,切实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水平。五是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结合实际工作合理安排人才,优化人才配置,激发队伍活力,为青岛市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不断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3.强化登记信息安全管控。一是制定下发《档案库房管理规定》,严禁任何人员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库房,做好安全巡查,重点检查库房用电和漏水等情况,切实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鼠等工作,用制度保障档案库房安全。二是严格落实档案管理、资料移交、信息查询等工作制度,完善制度规定,签订保密协议责任书,使档案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档案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从制度上规范各项业务工作,消除安全隐患。三是严格“以人查房”操作流程,完善信息查询中的留痕和可追溯功能,梳理系统使用权限,定期排查信息安全隐患。四是开展消防安全讲座,进行档案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开展消防演练活动,加强消防设施设备,定期对档案库房进行全面检查,科学备份数据,保障档案安全。五是召开全市不动产登记信息安全教育大会,定期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培训,从技术方面进行全方位全程监管,确保信息安全,多方面加强不动产信息安全长效机制建设。

六、结语

实现信息化档案管理迫在眉睫。要加快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尽快实现相关部门档案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方便社会和群众查询利用档案;

要不断加强消防设施设备,科学保存数据备份,注重保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

要汇聚人才,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信息化和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的深度融合,逐步实现传统纸质档案管理向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智慧型”管理的跃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档案服务水平,为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并为青岛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莉.加快档案队伍建设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j].中国水运,2016

[2]刘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优点与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7

[3]王玲玲.浅谈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及重要性[j].卷宗,2016

[4]青岛市个人不动产信息手机可查了!包含八类信息.中国山东网

[5]无锡市档案局.南京无锡两市档案局探讨“智慧档案”建设[j].档案与建设,2014

第二篇:中医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探索

中医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探索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逐渐被提上工作日程,针对集专业及传统文化特色于一身的中医院校而言,档案信息化建设显得更加迫切,必须充分意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弄清楚目前的建设现状,才能从本质上加快中医院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关键词]中医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0.122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0-0-01

中医院校作为一类专业性极强的高等院校,肩负着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中医药人才的重任。中医院校档案部门所存档案是对该校各项工作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反映学校在日常教学、科研、生产、行政管理等各项活动中所产生的珍贵资料,特别是在中医药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纸化办公的进程逐渐加快,随之产生了大量电子类、数字类文件、资料。结合《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所提出的“高等学校应当对纸质档案材料和电子档案材料同步归档”的基本要求,中医院校档案部门急需顺应时代潮流,在全国高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加快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医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1 思想观念陈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缺乏了解

中医院校是专业性很强的高等院校,其主要是以传播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人才为主要任务和目的。往往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如果做好了,也会对中医院校的发展和进步起到推动作用。无论是校领导还是学校各归档部门,往往很简单地认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购置软硬件,将纸质版的档案信息资料变成电子版的资料。但事实上,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现代的信息网络技术来加强高校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归档、存储、开发、利用等一系列复杂的系统工程,若大家认识不到这点,那么档案信息化建设从一开始就会走向误区。

1.2 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没有完善的制度约束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大多已经开展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但都是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高校与高校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总会造成建设漏洞和弊端,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的问题。对于中医院校来说,其思想观念更加保守,与学校其他部门或兄弟院校一起合作的情况不多,软件系统兼容性不好,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的现象,无法使档案信息资源集中统一管理。此外,相应的制度不完善,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起来没有制度约束和制度激励,容易造成工作懈怠、热情低等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学校档案信息建设进度。

中医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2.1 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意识

首先,通过大力宣传,在校内进一步深化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开展各档案馆藏特色专题档案展览、档案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来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使大家意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关注。其次,开设相关讲座,让大家了解到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将纸质档案变成电子档案的过程,还包括一系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资源数据进行加工、存储、传输、共享的过程。

2.2 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制度

针对很多高校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混乱局面,有必要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来规范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首先,建立电子档案管理归档、存储、加工、利用、管理制度,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其次,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传输模式等,确保档案信息资源在传输、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最后,完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与OA对接,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集中统一的管理,从而在档案利用上也更加有效率。

2.3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离不开软硬件的支持,这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如建立档案网站、建设档案管理系统、购置数据传输及存储设备等均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同时还要不断更新与维护这些软硬件设备。对于中医院校来讲,传统保守的思维模式使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缓慢,因此更需要学校及领导的支持,以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2.4 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及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批具备档案业务知识、网络技术知识、文字图片处理能力、数据处理及存储能力、信息管理知识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因此,中医院校本身就比其他综合类高校更加保守和传统,需要中医院校档案部门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引进高素质档案管理人才,另一方面要支持现有档案管理人员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与学习。最终提高中医院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和应对信息时代应该具备的现代化服务能力。

结语

中医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不仅需要档案部门的努力,还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在建立“数字校园”的大背景下,只有充分运用档案管理学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电子文件管理等多种知识,改变观念、拓宽思路、提高认识、勇于实践、建立标准和制度,中医院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才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祖国的中医药文化事业才能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邱艳.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09(6).[2]孙艳丽.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12(2).[3]路长兰.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2).

第三篇: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探索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

随着现代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金融企业管理运营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我国金融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财务公司通过信息化建设,有力的推动了公司管理运营、资金管理、客户服务等各方面水平的提升。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信息化也必将成为财务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财”或“公司”)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中国电力信托投资有限公司改组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由国家电网公司控股,注册资本金50亿元,目前拥有东北、西北、华中、华东、华北5家区域分公司和20家省级业务部,员工800余人,经营范围涵盖资金结算、存款、贷款、融资租赁、票据、贴现、债券承销、证券投资以及财务顾问等。中国电财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并始终将信息化纳入公司总体战略发展布局之中。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国电财建设完成了覆盖全公司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实现了业务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主要情况介绍如下。

一、中国电财信息化总体情况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电财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以一体化平台为基础,以应用系统为核心,以保障体系为支撑”的SG186企业信息化体系。其总体内容主要包括一体化平台、业务应用及信息化保障体系:一体化平台就是建成“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公司上下信息畅通和数据共享;业务应用就是建成适应公司管理需求的业务运营、客户服务、财务管理、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提高公司各项业务的管理能力;信息化保障体系就是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信息管控等六个信息化保障体系,推动信息化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在一体化信息平台方面,信息网络形成了公司光纤专线和备份链路的广域专网,规范和统一了网络出口和网络安全管理,实现了公司总部、25家分支机构以及集团成员单位的网络互连。按照国家A级机房标准建设了生产数据中心和测试培训中心,使得业务数据能进行充分共享和安全管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完成了“两地三中心”数据级容灾。完成了数据交换系统的安装部署,实现与国网系统的数据级联。全面实公司核心业务系统的一体化应用集成,实现了业务间流程协同作业,人力资源系统、综合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实现了门户级集成。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典型设计建设了企业门户,实现了分公司虚拟门户、即时通讯系统的有效集成,实现了审计系统、办公系统、内部网站等多种应用系统集成和单点登陆。

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方面,中国电财按照“业务应用一体化、应用部署集中化”的技术策略,实现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应用大集中和综合管理系统的部署大集中。核心业务系统是支撑公司业务经营和管理的生产系统,覆盖中国电财25家分支机构,涵盖了业务运营、客户服务以及财务管理三大应用,实现了公司业务“在线运营、在线管理、在线监控”的目标,全年通过系统处理集团资金结算量超过10万亿元。推进资金结算系统建设,构建企业集团到14家商业银行的统一资金结算通道,搭建了集团统一高效的“资金池”,有力支撑集团的资金集中化管理与集团化运作。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积极推进ERP系统实施,在国网金融平台首家完成试点上线及单轨验收,顺利完成项目实施和人资、财务两个专业基础应用,实现SAP与核心业务系统、财务管控系统应用集成,初步实现“人财一体化”和“业财一体化”。积极推进协同办公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审计管理系统、纪检监察管理、企业年金管理系统的推广实施,成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的首批试点或推广应用单位。

在信息保障体系方面,中国电财针对不同的体系制定了不同的建设方针和原则,并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在制定完成中国电财“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并首批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示范评审,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全面建设中国电财SG-ERP的工作目标与发展思路。建立了符合ISO20000国际运维标准、覆盖全公司范围的“两级三线”信息运维体系,有力保障了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基于金融行业特征和中国电财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确定了“以统一管理为龙头,集中建设与优质服务为两翼”的信息化管理管控模式。遵循“立足财务公司特征、遵循国网相关要求、借鉴商业银行标准”的建设原则,按照定时间、定人员、定方案、定措施的“四定”工作方法,开展信息化评价考核体系建设。按照“从项目中来,到项目中去”的原则,着力解决信息化项目中的关键技术、难点技术和重大问题,依赖有效的管理机制、人才组织和资金资源保障进行技术研究的构建。按照“集中统一领导、把握关键技术、发动业务部门、培养运维团队”的策略,构建信息化人才队伍,形成了层次鲜明、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电财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国资委、国家电网公司、银监会、财务公司协会等上级单位的高度肯定与认可,先后荣获“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示范单位”,“国资委央企首批信息化示范工程”、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及二等奖、第十五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等荣誉,连续4年荣获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初步建立了一套“安全稳定、架构合理、功能完备、标准规范”的一体化企业级信息系统,有力支撑了集团资金管理与财务公司经营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推动信息化与业务深度融合,支撑财务公司创新发展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直属金融机构,中国电财具有独特的内外部环境。从外部环境来看,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两化融合”在金融行业的具体体现,就是要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中国电财的业务运营具有典型的金融行业特征,业务主要围绕结算、信贷和中间业务开展,服务对象限于国家电网公司及成员单位。同时作为集团的直属单位,在内部管理、组织人事、行政和审计等方面,要遵循和执行集团统一的管理要求。从内部环境来看,中国电财通过公司总部、分公司和省级业务部三级机构,直接服务于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及网省公司,向电网企业提供资金结算、信贷,财务顾问等金融服务,形成了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的资金管理平台,有力的提高了国家电网公司的整体效益和资金管理效率。作为财务公司,中国电财要适应符合行业监管的信息化要求,同时与多家商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为国家电网公司提供融资和资金管理支持,支持电网建设,成为连接集团和银行的纽带和桥梁。

面临内外部环境要求,在公司信息化建设初期,中国电财按照国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总体要求,结合公司金融行业特征,提出了“以一体化平台为基础,以应用系统为核心,以六大信息保障体系为支撑”的SG186企业信息化体系,明确了信息化发展思路:一是按照“业务应用一体化、应用部署集中化”的架构策略,自主建设应用系统;二是在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公司总部大集中模式的实现,支撑日常业务的有序开展;三是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并重,通过集中建设、分级服务的模式,实现集约化管理下的高水平的客户服务。

中国电财在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总体技术框架下,采取自主建设与达标贯标两条路线并行的技术策略,最终要建设一个既符合集团统一要求又有财务公司自身特色的信息系统。回顾信息化建设发展过程,主要分为“支撑、协同、融合”三个阶段。

(一)基础环境建设阶段,实现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撑”

以业务数据大集中和信息网络全面覆盖为标志,实现信息化对业务的支撑。在信息化建设初期,由于未建立起有效的需求管理机制,且各部门和分支机构对业务系统建设需求把握不足和配合不够,主要以信息部门为主推动信息化建设。信息部门通过主动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项目开发效率,加大信息化建设宣传力度,积极推动系统建设工作,取得以下成果。

业务系统建设方面,中国电财主要开展了业务运营系统的建设工作。业务运营系统(CPFBOS)是中国电财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中的核心重点内容,主要依据金融行业特征,借鉴先进金融企业成果,采取自主建设的方式,以满足公司业务需求。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目标可概括为“建设四个平台,体现四个原则,实现三个在线”。四个平台即支撑核心业务数据中心的基础信息平台、运营客户服务系统的客户服务平台、进行统一业务管理的业务运营平台和进行业务分析和决策支持的管理决策平台。2006年,中国电财自主建设了业务运营系统项目一期工程,信息化对业务的推动作用逐步显现。2007年,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全部机构应用大集中和数据大集中,实现了从“应用大集中”到“当日日结”到“跨机构业务”的三大步跨越,以“数据大集中”为模式的系统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信息基础设施方面,2005年,建立了覆盖全公司的广域网络,实现了公司总部与所有分支机构网络的互联互通,公司集中式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基本形成公司“互连互通、分级管理、统一出口、安全可靠”基础网络平台,构建了坚实的信息化基础环境。

(二)业务环境建设阶段,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协同”

以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SG186工程为指引,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协同。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公司上下对信息化工作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态度上取得了一致、企业内部形成了较好的信息化建设氛围,业务需求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从以支撑业务运营向整合业务渠道转变,信息部门与业务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推动,将公司信息化建设同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合力,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向前发展。

在一体化平台方面,公司信息网络、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应用集成全面实现,企业门户投入试运行。在应用系统方面,不断提升和优化业务运营系统,深入开展技术架构优化工作,搭建了基于企业服务总线(ESB)的SOA系统架构,增强了对业务拓展、客户差异化服务等需求的支持能力;以需求管理办法为抓手,建立业务需求窗口期、业务需求评审会等工作机制,提升需求管理水平。推进资金结算系统并纳入国家电网公司财务信息化建设环节,成为国家电网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协同办公、企业门户、人力资源、审计管理、纪检监察等系统的上线应用,实现了信息化对公司各类综合业务的全覆盖。在保障体系方面,信息化管控体系得到加强,监控中心三期完成,完成运维体系详细设计,建立了过渡期业务系统运维模式;信息安防体系、技术研究、人才队伍、评价研究体系基本建成,标准规范体系得到全面加强。在国家电网公司首批通过信息化SG186示范单位测评并通过竣工验收。

(三)信息全面整合阶段,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

以企业信息架构管控为抓手,实现业务与信息化的融合。经过多年建设,中国电财信息化实现了重要核心业务系统的开发上线,但原有信息化建设管理方式缺乏统一企业架构约束,尤其是涉及到跨专业、跨部门、跨机构的业务需求,容易出现“局部功能最优,整体效率下降”的情况,导致需求不稳定、系统功能重复开发等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电财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管理模式的转变,实现从项目管理向架构管控与项目群管理转变,主要做法如下。

坚持架构引领。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架构管控要求,有效融合公司发展战略,协同推进公司企业级流程架构设计。构建全面和完整的企业级架构蓝图,形成以统一企业架构为依据、以项目可研为前提、以项目储备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管控体系,抓住项目可研、概要设计与架构遵从测试“三个关键点”,确保信息化项目对整体架构的遵从,从全局高度实现对信息化企业架构的管控。实现业务驱动。经过多年信息化实践,业务部门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管理实践基础,具备了实现专业归口项目管理的条件。以业务为主导,建立以业务部门为主导的项目管理方式,发挥业务部门在专业和资源上的优势,实现具体项目管理工作从信息部门主导向业务部门主导转变。确保技术支撑。信息技术部门进一步加强信息化项目群管理,确保各信息化项目有效服务公司战略发展目标,充分运用架构管控手段,确保各项目推进方向与公司战略发展目标保持一致,确保项目群各项目的协调发展,对整体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控制和协调,确保各信息化项目关键路径的有序衔接与高度协同,确保信息系统之间接口标准的规范统一与高效集成。

三、信息化建设经验与体会

信息化本质上是管理变革,而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企业领导层高度重视,把握正确的方向和定位,采用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就能确保信息化取得成效,为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是明确方向定位。坚持信息化服务企业发展战略。中国电财信息化始终坚持围绕公司发展战略,不断适应公司各阶段战略目标,提出各阶段信息化建设规划并不断进行滚动修订。满足行业监管标准。高度重视信息系统风险,对照银监会《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评价和分类监管指引》要求,开展信息系统评价,公司将信息系统风险纳入公司经营风险统一管理;落实银监会《银行业重要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范》要求,完善公司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按照银监会《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要求,聘请国家安全权威认证机构对公司客户服务系统进行安全评测认证。满足集团主管标准。深入开展信息化SG186工程建设,与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保持一致并达到先进行列;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达标贯标。

二是掌握科学的工作方式方法。系统建设与安全运维并重。系统建设与安全运维并重是指信息安全理念贯彻落实到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全过程;系统建设与安全运维并重,特别是数据大集中,集中了数据,也集中和放大力风险,所以在系统建设和安全运行发生冲突时,要确保安全第一;信息安全的关键在预防,要做好安全规划和有效的防范计划;做好应急预案,组织演练是应对信息安全事件的重要措施。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借鉴商业银行和同行成功经验,发挥专业咨询公司的技术优势,包括借鉴银行体系架购和系统设计思想;引入专业咨询机构,业务系统需求分析引入毕博咨询,业务系统项目监理所引入IBM公司;在业务系统项目建设前,走访中石油、中石化、华能等财务公司,学习借鉴成功经验。遵循客观规律、探索科学有效方法。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尊重规律,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包括遵循软件开发的一般规律(需求-设计-开发-测试-试运行-验收-推广应用-评估-效益分析-持续优化);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如引入高水平监理,实施项目质量和过程控制;组织开展安全测评和认证,提升系统品质和客户信任度;关键阶段组织集中攻坚,短期内度过问题井喷期等。三是信息化须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要素是领导重视、业务配合、认识到位、方法科学、组织有序。没有领导层的重视,就无法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人财物资源,信息化建设只能是一纸空谈,没有广泛的员工参与,就无法保障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业务流程规范。规范化是信息化的前提,企业战略、业务和信息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业务模式决定信息系统的架构,只有规范、统一的业务流程才能转变稳定系统需求、系统功能,信息化才能推动业务管理跨越式发展。推进管理变革。信息化推广应用是一个变革的过程,但实施变革过程中会有一定时期的动荡过程。特别是大型应用系统上线前,都应该进行主动的变革管理,同时,信息技术部门应该积极改善和优化系统,各业务管理部门要加强引导、正确认识、主动适应。

第四篇: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体现档案工作发展方向和趋势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本文就档案信息化建设谈一点认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已经成为档案部门最为常见的工作工具和管理手段。档案信息以它所独具的最直接、最真实、最原始的特点区别于其它信息,从而在信息领域有其特殊的地位。在《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的带动下,今年起各级档案部门开始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点内容。要实现档案信息化,其基础工作就是实现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改变在过去以手工编写各种检索目录的传统模式,尽快使手工检索向计算机检索的全面过渡;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功能和作用;应用计算机技术管理馆藏档案;建立现代模式的档案数据库。

计算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档案计算机管理的发展是计算机等新技术的社会化发展大环境中的一部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给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和管理方法带来巨大影响。我们已经体会到,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带来了高效率和高质量,而且也改变了档案工作的传统方式。例如:对著录标引的标准化要求,由于计算机文档一体化管理应用的普及,对档案信息的著录标引项目提出了增加对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生成、运转、鉴定等管理性信息的著录项目,以确定其法律效力及保管

方式;一些单位由于用计算机直接管理文件级档案,产生了是否还需保留案卷级管理的问题,有些部门应用计算机管理档案中已经根据新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改革了文件整理方式;档案电子化带来的某些原件是否保留的问题等。层出不穷的种种问题对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传统方法、思想观念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些问题逼迫我们要认真研究和分析,求得正确的解决方法,否则会带来很严重的不良后果。

2、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这标志着人类记录信息、传达信息、留存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它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运作方式,基本理论乃至思维观念。

3、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各种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是准确、及时、简捷、实用。用户希望提供的是经过加工后的综合信息,甚至于包含知识增值的产品。档案通过计算机的管理,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提取、分析、加工,从而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

4、实现手工检索向计算机检索的全面过渡。首先是完成三大目录体系的过渡:革命历史档案、旧政权档案、民国档案;把过去的案卷目录、全引目录、专题目录等等众多的目录,统一到用计算机编目的方法上来;建立科学的机读档案目录检索体系。

在实践中应用较好的软件

经过考察和反复比较,我们确定珠海泰坦DARMS2000档案管理系统为我单位档案管理系统平台。此软件主要有以下特点:

1、能满足档案人员日常的计算机管理要求,又能满足社会各届人员网上利用的需求;

2、符合Internet/Intranet发展潮流的档案资料管理系统。它是一个可塑管理平台,使用者,可自行发展,自我完善,而对档案资料的获取方式完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3、档案资料信息在管理上各司其责,利用上资源共享;

4、提供完善而科学的安全机制,使其在高度安全的前提下具有最大的开放性;

5、提供全文浏览和下载重复利用功能;

6、提供给用户强大的检索、查询、排序功能,用户可按档案的任意字段模糊查询。

目前,我们内蒙古通辽市档案馆已实现了馆藏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录入档案文件级检索目录26余万条,档案全文存储扫描5000余件。通过DARMS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在计算机上检索利用,全文浏览,归档立卷以及借阅管理和开放档案的管理。同时建立了局域网,并在政府网上建立了网页,开展网上档案宣传工作。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还将偿试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档案馆工作网站,设置多种栏目,以丰富生动的内容,准确翔实的档案信息资料,宣传档案工作和提供利用档案信息资料。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过程

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以档案信息资源为核心,以网络化管理为基础,依托各地政务信息网,加快网络建设,加大文档一体化、馆室一

体化管理的推进力度,加速完成各级综合档案馆文件级目录数据库的建设任务,为档案信息化产业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从基础做起,以实际需要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

首先是收集档案的过程。要扩大档案收集对象,既要向法定的档案形成部门进行收集,还要向非法定的信息收藏部门与研究部门进行收集,同时还要向个人进行收集;要扩大档案收集范围,不仅收集文书档案,还要收集其它门类的档案。档案的收集应注重收集好地方特色档案信息资源,特别是现行信息资源的收集,以弥补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不足,确保馆藏结构上的不断优化和调整,以及馆藏信息资源的进一步丰富和补充。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为档案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服务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这样才能实现档案馆服务社会的多样性、及时性和灵活性的功能,才可以拓宽档案工作服务渠道。

其次是管理档案的过程。决定档案信息系统是否有效,是否有实用价值,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积累起足够多的数字化档案信息。如果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数字化档案数据库,没有大量的、不断增加着的信息数据——数字化档案,就无法发挥档案信息系统的作用。所以说建立全文存储的档案数据库系统是重点中的重点。

通过信息技术管理档案,实现计算机联网,在网上实现档案目录检索,在一定的权限内进行档案全文浏览,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求。档案馆通过信息技术,介绍馆藏、编写各类档案信息,达到档案资源共享。

第三是利用档案的过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因此,对档案信息资源不能仅限于收集、保管,更重要的是利用好这些档案信息资源,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提取、分析、加工、管理,对档案的科学分类、排列、索引和编研等基础工作,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从而达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四是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针对现代办公条件下,电子文件大量产生的现状,制定前端控制战略和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模型,建立新型档案安全保障系统。

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由地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各级档案部门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建立在现实需求基础上,要先试点、后推广。切忌在没有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必要性论证之前,盲目购置设备。信息化建设工作可以先从基础工作做起。

2、保障重点,分级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集中力量对重要的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将一部分信息化处理后的档案先行对外提供利用。中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实际应用;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对各类档案的信息化进行分级建设。要有一个发展的先后顺序。一般的情况下,应该优先建立对文书档案的管理系统,以满足机关对档案中最多、最普遍部分的需求,而后根据条件,再建立其它门类的档案管理系统。这样能够保证档案部门在资金、人力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加快实现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3、切实重视人才培养。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观念、技术、设备、方法对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等进行重新整合和定位。需要有一定的档案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档案信息化工作,这就要求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采取非常手段,一方面要花大力气培养人才,如定期培训,送骨干到高校或国外深造,鼓励相关人员参加信息技术水平等级考试等;另一方面,要采取某种措施把本地区、本部门的人才集中起来,形成团体优势,解决本地区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难点问题。

4、在网络环境中,档案信息的安全问题。防治计算机病毒是档案在网络上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根本保证。为确保档案在网络中的安全,必需安装知名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经常进行数据备份,不要盲目相信一种杀毒软件,应备有多种杀毒软件同时采用防火墙技术。

5、关于电子文件的保存、归档、管理问题。电子文件归档时,把属于一般性的电子文件,转换成各种平台都能使用的文本文件格式,以不变应万变,消除由于技术演变所带来的影响。对于特殊格式的电子文件,应在存储载体中同时存有相应的浏览软件;对归档后的电子文件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一旦发现文件损坏,立即对该载体内存储的所有文件进行修复。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细致的工作,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坚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实用有效的原则,用信息化建设思想统揽全局,实现档案

管理历史性的跨越,从而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全社会信息化同步发展,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提供快捷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

第五篇:档案信息化建设

论档案信息化建设

摘要:档案信息化是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必须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目前,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软件系统及其应用相对薄弱,工作基础较差;数据保护存在风险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和档案信息标准规范化建设。关键词: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重点

Abstract: The file information is the way that must be taken which makes great strides forward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file work, must strengthen the fil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At present, exists in the fil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lacks the unification standard and the standard;The records management personnel knowledge structure “the aging”, the ideological recognition does not arrive, takes the degree to be insufficient;Software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relatively weak, the work foundation is worse;

Question and so on data protection existence risk.Therefore must strengthen the records management personnel's quality construction and the file information standard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 The fil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the questionthe key

档案是指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因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深深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后,档案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对传承人类文明,对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具有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快档案工作融入信息社会的步伐,把档案信息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总格局中,大力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己是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和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档案信息化是档案工作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是档案工作实现历史与未来有机链接的战略之举。

一、档案信息化及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什么是档案信息化?杨公之主编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导论》一书定义为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换句话说就是:档案信息化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现代管理学为理念,以服务于全社会为宗旨而开展的一项涉及多学科知识交叉应用的新型工作模式,其核心和目标是发展档案业务,提高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挖掘档案的社会价值,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造福于后代。

档案信息化建设则是这样一个过程: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其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程度的变化,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也要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档案管理理论所面临的创新与发展要求也会表现出一定差异[1]。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推动力量是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广泛运用;档案信息化建设以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和确立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框架为阶段性目标;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原则、理论与方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延长档案信息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二、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档案信息化一般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

目前,许多部门在建设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发展先进通信设备和购置高档计算机系统,忽视档案信息资源标准规范化建设,结果是有路无车,投入巨额资金建成的档案信息系统无法转化为经济和科学发展的催化剂。

具体表现在:计算机软件开发缺乏整体规划性,软件在通用性、实用性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计算机及其有关设备型号各异,设备档次参差不齐,没有形成统一的硬件环境:档案信息规范化统一的分类编码标准不完善、不统一;并且由于缺乏技术组织上的支持和系统管理、网络技术的支撑,缺乏统一明确的管理性、业务性和技术性标准;这些都制约着信息交流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2、档案管理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老的档案管理人员对纸质档案的管理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已熟门 熟路,但不懂电子文件形成、信息的存储、传输、检索、利用等技术;而年轻的档案管理人员仅仅懂得电子计算机技术或数据通信技术,对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原则和管理环节却懂得不多,这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目前各单位档案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仅仅是普通的微机操作员,他们既没有经过专业学习,也没有通过系统培训,只是凭借着几年的微机操作经验来管理系统网络,出现问题有时只能坐等专业技术人员前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整个档案事业的创新发展。

还有些管理人员传统思想严重,对档案信息化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把档案信息化建设摆到应有的高度,认为档案信息化离自己还比较远,认为档案信息化是技术部门的事情,不需要业务人员参与其过程等等。

3、软件系统及其应用相对薄弱,工作基础较差。

许多档案馆虽然购置了硬件设备,但其软件应用水平和利用效率不高,大多以单机和简单的网上操作为主,局限于实现简单的查询和利用,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另外,也没有考虑买到的新的信息化软件与原有软件之间能否兼容以及是否影响到以后的升级,4、数据保护存在风险

目前,我国数据安全的保障主要依靠技术上的不断升级,设置复杂的密码和防火墙,但是单纯从技术角度只能被动地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而不能长远、全面地规范、保障数据安全。另外,从数据库系统本身的防范能力来讲,在快速变化的信息环境下,改进数据库保护方案不可能与时俱进,技术的改进不能完全防止计算机犯罪的发生,这也是风险所在。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一)、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最关键的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随着大量高新技术在档案部门的广泛应用,必须建立一支分工合理、结构科学、素质过硬、保障有力的档案管理队伍。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2]

业务素质问题关系到档案工作数字化建设成败关键。档案信息化建设涉及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计算机网络建设、办公自动化和文档一体化管理,简言之,就是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运用于文书工作和档案管理,可谓一项档案技术工程。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掌握档案学基础理论和档案管理知识,还要掌握一些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操作技能。具体而言,档案工作人员应该做到:

①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注重自我完善,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

和运用技能,使自己能熟练使用各种现代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输工具,为更快、更好地开发档案信息打下牢固的技术基础。

②能捕捉档案信息。当今信息时代,社会将更多地从信息服务的功能上去要求和评价档案部门。因此,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捕捉能力,不仅要熟练、快速地获取本馆所藏的档案信息提供给利用者,而且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和优势,熟悉网上的档案信息资源,引导利用者获得更多的档案信息。

③能鉴定有效的档案信息。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把有价值的档案信息有效地传递给档案利用者,这是利用者评价档案部门信息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网络环境下,信息份量重大,内容也十分芜杂,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比以往更强的鉴定评估能力,对档案信息进行判断、鉴选、分析,从中筛选出对特定利用者有用的部分,为利用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④能加工、提炼档案信息。信息社会,档案利用者更需要“精要”信息,提供“原件”已远远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提高对档案信息的加工、提炼能力。许多档案信息具有多重价值,从不同角度进行加工,剔除其中的无用成分,重新组合,将产生出新的档案信息产品。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的渗透增值能力,达到高效利用的目的。

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

①坚定的政治信念。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法律、方针、政策,严守机密,树立政治意识和政治信念。

②热情的工作态度。档案工作具有服务性强的特点,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爱业、敬业、奉献的精神和不为名、不为利的价值观.在服务态度上,力争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力争把档案的潜在价值转化成有用性、可用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③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档案工作不仅是一项政治性、服务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细致、烦琐的工作,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这种工作作风,要求我们整理档案的区分全宗、分类立卷、编目、鉴定、确定保管期限、汇编、注释档集内容、利用档案的咨询等各个环节都要准确无误。

④较强的事业心。档案的收集工作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耐得住寂寞,愿为档案事业奉献精力与时间,不为一时的困难所吓倒,为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勤奋学习,钻研业务。

(二)、档案信息标准规范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主要包括管理性标准规范、业务性标准规范和技术性标准规范。[3]标准规范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交通法规”,档案信息化法律法规和各种标准的支持,需要国家档案行政部门制定一整套统、规范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档案保管利用价值的最只能建立在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必须要有相关大化和案卷完整化、检索利用便捷化。

实行档案馆室规范化管理可以增强档案工作者和领导干部档案法律意识;也极大地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科技含量!

①档案信息著录的规范化

档案著录包括著录原则、方法、项目、格式、文字、来源、详简级次、主要规则和标识符号等。档案著录是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的第一步,通过著录将文件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记录下来,形成数据条目,再将数据条目录入计算机,组成档案信息数据库。著录必须统一规范,否则就会在出现同一事物或同一人物具有不同的名称,而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人物却具有同一名称等一系列问题时,造成同一检索点的条目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影响档案机读目录数据的检索和利用效率。目前,我国已有《档案著录规则》《电子文件著录规则》等一些标准,这是我国档案信息化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文件,我们的著录标引工作应以此为标准。

②档案信息存储的规范化

目录档案信息多以硬盘为存储方式,随着数量的增加,为了安全起见,就要考虑卸载方式保存档案的信息,要研究统一的存储载体,如果以光盘为主,那么就要对光盘作为档案信息的保存载体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操作规范。

③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开发技术的规范化

档案信息管理是对传统档案实体信息及档案的管理信息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辅助管理。作为一个规范化的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必须具备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保管、鉴定、检索、开发利用及档案统计等基本业务管理能力。它不是简单的模拟手工作业,而是根据档案管理中各个环节的业务工作流程,结合计算机硬件特性来实现一个具有高效率、高质量、简捷的合理化工作模式。因而我们应该更新原有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将原系统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平滑转入新的信息平台并投入使用,使其为档案资源数据库高度共享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注释:

[1] 崔丽君:《档案信息化建设刍议》,《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6期。

[2] 雷亚旭:《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改进》,《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4月第13卷第7期

[3] 周风云、赵焕中、姜桂娥:《浅谈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山东档案》,2004年第2期

下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探索[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阿克塞县档案局 常青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等事物的出现,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

    档案信息化建设三思

    档案信息化建设三思 进入新世纪,信息化已深入人心,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增强了信息化建设力度。经过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段时间的实践,促使我产生一些思考。 一、实用为主。......

    论档案信息化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档案信息化建设 作者:周丽 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8期 摘要:档案信息化是新时期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提高档案信息化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

    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

    【关键词】信息化 [摘要]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需要我们从各方面予以重视,从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建设、目录数据库建设以及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等......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探讨 何细乃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信息网络中心,武汉430080)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指出了本公司档案信息化建设的......

    社保局档案信息化建设

    社会保险事业局 档案信息化管理新技术应用情况说明随着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应用技术的发展普及,1994年以来,我局的社保档案管理工作在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档案管......

    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建设探索与实践 陈 航 (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650211)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但信息化机构建设相对滞后,本文就信息化......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对于广大社会企业而言,稳定的发展一直都是企业的重要追求目标。作为现代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开发的基础,企业档案建设的信息化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