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脱贫战略连续性与脱贫机制转换
我国脱贫事业从起步到形成相对完整的国家战略目标,经历了关于贫困现象认知的逐步转变过程,国家脱贫政策与社会脱贫机制也随之转变。脱贫事业的成功与社会各界对实现脱贫的规律性认识不无关系。今后进一步完善脱贫政策,建立更有效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脱贫工作机制,仍需加深对脱贫规律性的认识。01 贫困自古以来是个相对性概念 流行说法把低发展水平的国家的贫困叫做“绝对贫困”,把高发展水平的国家的贫困叫做“相对贫困”。其实,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对性概念。
望文生义拆“贫”字,可看出古人对贫困的理解。贫,乃“分贝”,也就是分钱产生的一种后果。不论钱财总量多寡,分到钱财比较少的是贫困人群。过去有种说法,认为原始社会是平均分配财物,这已经被考古学的证据所否定。中国政府与国际机构关于贫困的标准在近几十年里有大幅提高,也说明贫困是一个相对性概念。我国政府实施的脱贫战略把今年的任务看做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反映了脱贫目标设定的“底线思维”,实际上这个标准无论按不变价格计算还是按实际购买力衡量,较之我国上世纪脱贫工作开展之初设定的目标,都有很大提高,可见脱贫标准在我国也非一成不变。
脱贫标准的相对性是由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贫困的认定是可以是一件复杂的的事情,一个人换了说话场景,就会对自己是否处于贫困状态产生不同想法。但是,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评价指标,脱贫标准的确定要为政府的目标服务。现代政府要保障所有国民不能因为贫困而失去基本尊严,所有家庭不能因为贫困而难以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满足这些目标的物质条件会随着社会进步发生变化,贫困认定的标准也应随之变化。
认识到脱贫标准的相对性,对于坚持国家脱贫战略的连续性、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逐步提高的脱贫标准之下,国家的脱贫工作将会长期开展,社会贫富差异将被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从国际经验看,现代国家有能力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使人均收入序列中低端的 15%以下的人口得到政府不同程度的帮助,并使之成为国家长期扶贫济困政策的瞄准目标。02 二元结构是中国贫困发生的核心机制 贫困人口必须是一个国家总人口中的少数,否则,扶贫政策难以操作。有效的扶贫政策要针对贫困的成因下功夫。除了战争、瘟疫等非常规性因素引起的贫困之外,以下几种贫困类型更为常见。
1.低度分工水平引起的贫困。工业革命前,因为社会分工水平低,经济严重低效率,人类社会总体上处于贫困状态。当今时代,在那些没有完成产业革命的国家以及那些存在“资源诅咒”问题的国家,未进入现代分工体系的国民基本处于营养不良、居住形态恶劣的生活贫困状态。
2.权利限制引起的贫困。这是指社会经济权利不平等引起的部分人口的贫困。多数情况下,处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国家会形成城乡二元结构,农民群体得到的公共服务水平低,农民的自由流动遇到歧视性政策壁垒,价格管制造成隐形利益剥夺,由此会使农民难以卷入现代社会分工体系,不得不从事小农经营,造成制度性贫困。
3.先天身体禀赋与后天病残引起的贫困。这类人口若按总人口6%估算,再去除家庭可资供养的部分,按 3%估算,我国也有需要政府供养的这类贫困人口,数量约 4 千万左右,其中大部分在农村地区。
改革开放前,如果按现在的脱贫标准衡量,我国大部分人口应属于贫困人口。按社会可接受程度所确定的标准来衡量,那时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较高保障,而农村居民绝大部分被认为处于贫困状态。经济史观察表明,如果城乡之间不存在制度壁垒,农村居民会紧跟城市化步伐,不断进入现代分工系统,享受劳动生产率提高提高的好处,最终使他们的收入赶上甚至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在这个过程中,上述第一、第二类原因引起的贫困会自然消除。我国一个时期实行权利限制性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就业制度构成了城乡壁垒,是农村贫困长期存在的基本原因。03 我国脱贫事业的根本经验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上述第一类贫困人口迅速脱贫的主要动力。上世纪 80 年代的农村改革增加了农民的有效工作时间,使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速超过人口增速,一举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
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为也为解决第二类贫困问题创造了条件。城市化、工业化使我国社会分工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缩小了城市劳动生产率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农民收入与市民收入的差距缩小,全国平均恩格尔系数逐步缩小到 30%左右,使全国大多数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超过联合国设定的脱贫标准。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消除城乡居民权利不对称的过程。只要人民有创业、择业和迁徙的自由,并享有平等权利,人民就会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脱贫奇迹归根到底是人民自己的创造力使然。
政府在脱贫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社会分工的扩大创造了条件。政府的市场化改革举措改善了农民的就业环境,开辟了农民的收入增长空间。政府还以大规模社会动员的办法集中解决单靠市场难以解决刚性贫困问题,对于形成全社会关于脱贫正义性的价值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农业社会,主要依靠家庭负担、家族接济和社区慈善来缓解少数居民的刚性贫困问题,这个传统如今得以改变,应予积极评价。04 脱贫事业仍面临巨大挑战 从我国政府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经济发展要求看,我国脱贫事业远未取得决定性顺利。认清我国未来脱贫事业所面临重大挑
战,对于建立更为有效的脱贫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脱贫标准有待提高 在“兜底政策”的支持下,以年收入人均 3000 元左右的贫困线为标准,我国完成全社会脱贫任务当属无疑。在脱贫工作的实际操作中,我国政府要求确保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事实上使脱贫标准超过了上述人均收入标准。但是,从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看,现行脱贫标准还应提高。
我国已经被国际上列为 “ 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 ”,贫困人口的认定标准应该采用联合国的标准。按联合国的标准(包括恩格尔系数低于 59%),再根据我国官方数据及一些典型调查推算,人均收入低于 9280 元的家庭,即可认为该家庭处于贫困状态。到 2020年,这个贫困标准之下的农村人口占农村人口总数的比例为 40%左右,人口总数在 1.2 亿左右。显然,我国应确立新的脱贫工作目标人群,将脱贫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农村经济部门难以承载贫困人口 观察现代经济体,农民是最应该成为中产阶级的群体,这是主要由经济规律决定的。现代农村农业“养不了穷人”。这个道理很多人似乎不理解。
未来农业中资本技术装备替代重体力劳动是不可替代的趋势。如果农民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收入,必然发生农村人口转移,直至在农业领域产生规模化经营的条件,使农民收入达到城市居民水平。
满足这个条件需要农民的土地资产与自有农业技术装备,并以一定规模形成有效率的匹配关系。这样的农民当然属于中产阶级。在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格局下,农户以体力劳动为主从事农业,其机会成本远大于收益,必然陷入贫困。市场不会因为农户付出过多体力劳动而给予其产品高价售卖的机会。
在经济发达国家,农村地区的大部分居民实际是城市经济部门的就业人口,他们更是平均收入超过中产阶级水准的群体。
3.农村刚性贫困人口脱贫难 无论从政府工作效率看,还是从人道主义要求看,现代社会的刚性贫困人口不适合在农村生活。任何现代国家的农村地区的商业环境及公共服务的可及性都逊于城市,这对拥有交通工具的中产阶层居民基本不是问题,但对刚性贫困人口是个大问题。这是很多国家的刚性贫困人口主要生活于各类城市的基本原因。政府及慈善机构对刚性贫困人口的帮助在城市更为容易。
以上三个难题在目前我国以往脱贫政策体系中基本没有答案,脱贫制度创新迫在眉睫。05 脱贫工作模式转变 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后,要通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使预防贫困发生机制内生化,短期由政府强力动员的运动型脱贫工作转化为有法治保障、市场主导、政府调节的常态运行体制,使国家脱贫政策转变为一般性收入分配政策,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为此,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正确的区域经济资源评价指标,使一定时期不适应人口稳定脱贫的区域退出政府设定的开发政策目标区域。政府与企业都不宜在深度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实施“开发式扶贫”。
2.改进扶贫移民政策。在总的扶贫移民计划中,应考虑将完全依赖“社保计划”的刚性贫困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消除现行就近移民政策产生的新移民与原住民争夺资源的弊端。
3.精准脱贫政策实施中,要将 “ 市场瞄准 ” 与 “ 政府瞄准 ” 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市场瞄准”主要应看贫困户出售劳动产品和服务的净收益,“政府瞄准”则主要看贫困户的总收入,其中还包括农户未出售的产品的价值。
4.坚持以城市化引领农村发展。为此要合理布局城市,大力发展小型城市。
5.建立城乡统一的以 “ 食物券 ” 发放为主要手段的低收入人群营养改善计 划。国家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农村穷人进城,将农村居民贫困问题转变为一般性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以提高国家脱贫政策的实施效率,更好地消除贫困跨代继承现象。
第二篇:学校脱贫帮扶机制
学校教育脱贫结对帮扶计划
为了切实建档立卡户学生的帮扶力度资助力度,推进贫困家庭稳步脱贫,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中央的十八大精神,践行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思想,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为该贫困生提供物质上、精神上援助,使其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去求学机会,而成为未来孤立无援的社会弱势者。通过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和贫困生自己的努力,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帮扶对象
本校就读的建档立卡户
三、帮扶人员
校长牵头,形成党员教师、班主任、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行政领 导、年级组长、科任教师协助帮扶的机制,由学校脱贫办公室确定具体帮扶人员和帮扶对象。
四、帮扶内容:
1、通过召开家长会,利用微信群、QQ群、电子显示屏和资料发放等形式向全体学生和家长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段政府教育惠民政策和资助政策,把各种教育资助政策宣传到位。
2、做好学校教育工作,以“精神扶贫”推进“精准扶贫”;每位教师和自己所帮扶的贫困家庭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畅通的联系方式,要走访调查并详细记录该贫困户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拿出帮扶措施,进行有效的跟踪帮扶,且注意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3、开展“六关爱“精准帮扶活动(辅导学生学习、关心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健康、疏导学生心理、确保学生安全、培养学生能力)。
4、做好精准资助工作,保证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精准到贫困户。5多渠道筹集帮扶资金,从物质上对贫困家庭及其学生进行帮扶。
五、帮扶原则
1、要注重“教育”二字,深刻认识“教育”扶贫的广泛意义,以教育贫困家庭及其子女立德树人、奋发图强、技术脱贫为目标,追求长远价值。
2、必须及时了解所帮扶对象的家庭状况,收入来源,收入水平及致贫原因等基本情况。
3、要找准所帮扶对象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
4、要详实了解自己所帮扶对象的学习状况、思想状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做到“对策清”,从而有的放矢的开展帮扶工作,提高帮扶的实效性。
5、要经常性找帮扶对象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做好帮扶对象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使他们以乐观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进行学习和生活,做到“责任清”。
6、定期对所帮扶对象进行家访,并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形成老师帮、家长促的家校共育氛围。
7、每个帮扶教师要建立详实的帮扶档案,认真分析帮扶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对象在思想认识上有提高,学习成绩上有进步,不因贫困、学困而失学。
六、帮扶措施
1、家访活动。每名帮扶教师每学期至少家访一次,了解所帮扶对象的家庭状况,收入来源,收入水平、学生在家表现等状况。
2、谈心活动。每名帮扶教师每季度至少与帮扶的对象谈心一次,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想法,帮助他们坚强学习和生活。
3、六关爱活动。学校每月期不定时开展六关爱活动各一次,让建档立卡户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和生活自信,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4、慰问活动。多渠道筹集帮扶资金,从物质上对贫困家庭及其学生进行帮扶慰问。
第三篇:脱贫攻坚的战略机遇与长效机制
脱贫攻坚的战略机遇与长效机制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做出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是全党上下的政治任务和责任担当,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召开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就特别强调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这三个核心问题,明确了扶贫工作的大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确保我国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必须以这三个核心问题为抓手进一步加快推进扶贫领域的改革创新,构建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扶贫攻坚战略决策的历史机遇
在扶贫脱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由于在实践层面仅仅把扶贫工作等同于一个突击任务,对扶贫攻坚普遍缺乏国家战略意识,正是由于这个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扶贫工作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严重影响扶贫攻坚任务的全面落实。如何全面深刻把握、理解党中央对于脱贫攻坚的战略决策,既是一个紧迫的理论课题,也是扶贫攻坚的现实需要。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和“先富带后富”,就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而每一个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否则就会是“大跃进”运动。总书记为什么要提出在2019年7000多万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不是这个时间之前也不是之后?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任务,而是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也是人心所向,更是中国必须抓住的当前百年难得的历史机遇。
1.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现代化为扶贫攻坚战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作为全球人口大国,中国要用占世界不到7%的耕地和资源不断满足超过世界20%人口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困难和挑战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从1978年的3645.2亿元、总量全世界位列第15位、占全球的比例的1.8%,到2015年的67.67万亿元、总量全世界位列第2位、占全球的比例的15.5%;人均GDP从1978年的190美元、排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到2015年的7990美元、排名第73位;外汇储备从1978年的仅1.67亿美元、位居世界第38位,到2015年的33303.62亿美元、长期占全世界外储总量的1/
3、峰期位居世界第一。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1132.2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5.4万亿元;城镇人口从1978年的1.7亿多(总人口为9.6亿多)、占总人口比重的17.9%,到2015年的7.7亿多(总人口为13.7亿多)、占总人口比重的56.10%,增加了6亿多城镇人口。中国从1978年的2.5亿绝对贫困人口(总人口为9.6亿多),下降到2015年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总人口为13.7亿多),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制定的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目标的国家”。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表明,我们用短短3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走了100多年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发展奇迹,为在经济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为扶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面完善了从严治党的体制机制。当前,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从“大老虎”到“小苍蝇”,从“大贪大腐”到“雁过拔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入。在严厉的八项规定和全面反“四风”的整顿中,当今所有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开支得到了控制,公款吃喝之风全面扭转,公车公务活动基本规范,反腐倡廉的制度不断完善,反腐败的力度不断深化和强化,威慑力也不断显现,反腐败从运动式逐渐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各项勤政廉政的制度建设全覆盖,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清洁廉明的政治风尚已经形成。在短短的四五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成就表明,这种通过从严治党彰显的政治上统一认识、集中全国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可以凝聚党心民心倾全国之力来精准扶贫,给了全国人民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因此,党中央把精准扶贫作为一项庄严的政治任务,全面制定了精准脱贫的时间表、下达了责任书,全国各地都把精准扶贫作为头等的大事,不仅为明确了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措施。
3.贫富差距过大所倒逼的共享发展新理念为扶贫攻坚战凝聚了广泛的社会共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总书记的农民情怀彰显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质,只有农民全面实现小康,才能建成中国的小康社会。当前,我国尽管三十年来有几亿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但是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民众的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比较突出,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职业之间的贫富差距还很大,这一显著的发展问题在中国仍然是实现全面小康实现全民共享发展的难题。有人说我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中国尽管有一部分人的财富快速膨胀和增长,但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还在贫困的生活中挣扎,我们还必须解决许多因为贫穷带来的社会矛盾问题。如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2009年—2015年,中国基尼系数分别为0.490、0.481、0.477、0.474、0.473、0.469、0.462,尽管基尼系数自2009年来连续第七年下降,但一直超越0.4的警戒线。此外,我国贫困人口还存在素质不高、就业难问题以及社会保障不到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都有待通过脱贫攻坚来解决。面对我国贫困差距的问题,习近平提出了“共享发展”新理念,作为公平正义的社会共识,成为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理想,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优秀传统一脉相承,也是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百年梦想。因此,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奠定着我国未来共享发展的社会基础,凝聚着我们共同的社会理想和发展目标。
4.世界格局演变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为扶贫攻坚战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尽管国际上风云多变,世界形势阴晴不定,面临许多难以预测的危机;但是,世界发展的方向是由许多综合事件驱动,世界格局的变化已经并非是某个国家或某几个国家所能左右。改变国际格局的往往是因为某些标志性事件发生,如伊拉克战争、911事件、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事件,不仅影响了全球格局演变的走向,也为我国的发展赢得了缓冲的机遇和时间。在整个世界的战略判断上,当前世界的主流仍然是和平与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当选让世界的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我国在战略上先后布局“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在战术上先后发起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全球治理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这些组合拳为我国持续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因此,在战略机遇上的天时地利人和,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审时度势抓住机遇集中精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彰显了党中央抓住当前国际环境有利条件的战略远见。
脱贫攻坚亟需应对的现实难题
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作为全球人口大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各个区域、各个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要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解决七千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面临着难以想象的现实难题。
1.在“扶持谁”的问题上,亟需破解如何精准识别贫困的难题
精准扶贫的首要问题是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破解如何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难题,只有找准了扶贫对象才能有效开展精准扶贫。但在实际工作中,精准识别谁是贫困对象并不容易。一是从贫困原因看,有的是因病、有的因子女读书、有的因为天灾人祸、有的是因为弱小、也有的因为赌赌博或生性懒惰而贫困,精准脱贫必须精准把脉,对症下药。二是从贫困人口识别的标准上,我们时常从农民收入上来核定,但是农民收入多元化,贫困人口有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难以精准判断农民的经济状况。事实上,农民不仅经济活动多元化,而且每个区域的情况又不一样,在不同收入来源没有监控和有效统计的情况下,很难准确计算农民的收入。三是识别贫困需要一套公平公正的程序,谁来识别贫困,是干部还是贫困人口自己,是通过摸底投票还是贫困人口自己申报再核定,等等,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各个地方的情况不尽相同,全国不能一刀切。四是贫困总是相对的和动态发展的,也许今天是贫困户,明天因一笔成功的生意就脱贫了;也许今天是富裕户,明天因一场大病就是贫困户了。与相邻的比较是贫困的,相对于其他地方又是不贫困的。如何区分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如何动态把握贫困,在现实中难以准确把握。
2.在“谁来扶”的问题上,亟需破解如何激活贫困主体的难题
在“扶持谁”的基础上解决“谁来扶”的问题,关键是如何破解激活贫困主体发展积极性的难题。当前我国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所有任务都压到了基层,似乎扶贫完全成了基层政府的天职。这种由政府包揽的扶贫会造成两大问题,其一是政府为完成任务而产生短期行为;其二是政府包揽会培养贫困群众的懒惰心理,抑制脱贫主体的积极性。从政府自身的责任和政府领导人的利益来看,在当前这样一个倒逼的机制下,扶贫责任层层分解,任务各个分散,上级各个部门全部跑到基层去检查考核验收,都在对下级下任务定指标,基层干部面对这么多的资料,这么多的表格和数据应接不暇。这种倒逼基层的压力型扶贫,容易造成地方政府扶贫的短期行为:为完成任务而扶贫,甚至导致通过数字达标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虚假行为。从政府包揽扶贫的效果来看,这种依靠地方政府和扶贫干部对贫困群众大包大揽的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借款办事脱贫致富的脱贫攻坚,给贫困人口造成了一些错觉,以为只要贫困就有人帮,逐渐养成了贫困群体的依赖思想,甚至有的还在“不脱贫,不提拔”的口号下“绑架”基层政府,以不签字为由威胁扶贫干部。同时,通过不适当的困难帮助,造成了基层民众的心理不平衡,如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之间的攀比心理和不平衡心态。勤劳致富得不到扶持,不劳而获致贫反而得到更多的好处,这不是简单的分配不公,而是一个公众心理和扶贫导向问题,处理不好会造成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难以激活,把扶贫看成是政府的责任,主动脱贫致富的信心和积极性不足,甚至养成了对政府扶贫的依赖。如果贫困群体把能要到扶贫资金作为一件光荣的事情,都坐在家里等着发钱,那就是扶贫政策的失败。因此,在谁来扶的问题上,必须发挥贫困人口的主体积极性,要进行“内源性扶贫脱贫”。
3.在“怎么扶”的问题上,亟需破解如何持续有效脱贫的难题
精准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解决了怎么扶的问题,扶贫才能真正有成效。当前,在怎么扶上,存在以下几大难题。一是经济指标脱贫易,可持续自我发展难。往往把脱贫攻坚分解为各项具体的经济指标,而实现这些经济指标就是一时达到某个数字,这对于基层来说并非难事,关键是要实现贫困人口的自我可持续发展。当前,有规定地方主要领导不脱贫不准提拔,结果地方主要领导就一味加快脱贫步伐,拼命把脱贫摘帽时间往前赶,尽管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这样很容易导致形式主义和数字脱贫,甚至损害贫困群众的利益。事实上,有些贫困因素具有不可控性,而且脱贫是一种资源的积累与壮大,难以一夜暴富。因此,贫困群众一时达到脱贫指标容易,要解决贫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很难。二是项目资金投入易,产业持续发展难。在精准扶贫中设立了很多产业项目,并且在产业发展上提供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一些贫困人口也确实通过发展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但产业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源优化配置,难道能够将那些弱势群体配置进去?市场经济这么发达,只要产业有利可图,根本就不需要政府来推动。即便有政府的强力主导和大量扶贫资金的支持,产业发展真正脱贫致富并非易事,况且产业还存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三是落实工作责任易,提升脱贫能力难。脱贫攻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不仅关系到执政党的政治地位,而且还关系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前途命运,在各级干部中落实责任并非难事。但是,如何克服干部为了任务而完成任务的短期行为,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惠民仁政和共享发展的长远大政,培育贫困群众的致富能力,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事情。
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扶贫的长效机制
导致上述现实难题的一个最为核心的原因,就是没有将扶贫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仅仅追求短期目标,忽视从根源上去解决根本问题。扶贫攻坚到了最后的决胜阶段,战略重点应由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为主逐步向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主转变,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机制设计,建立和完善扶助、救助、保障三大体系,实施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构建能够可持续发展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
1.全面制定顶层设计扶贫机制
做好扶贫攻坚工作,要从制度上做好顶层设计,做到有条不紊地推进并严格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同时,要避免那种没有制度约束的上面全面出动,基层应接不暇,到处检查应付的局面发生。为此,一是要制定政策统一管理,不能九龙治水。要建立统一统筹的扶贫政策,归口脱贫攻坚的管理工作,防止这个扶贫、那个扶贫,各个部门都发文件订出政策搞检查的九龙治水混乱;要统一脱贫攻坚的政策制定,防止政出多门和朝令夕改,防范那种“上面一句话,底下忙半夜”的混乱;要规范脱贫攻坚的管理程序,杜绝规定不
一、操作难、文件多、会议多、检查多的现象。扶贫攻坚要做到政策统一,全国一盘棋抓精准扶贫,各部门配合支持精准扶贫工作而不是各行其是。二是经费项目统一归口,不能天女散花。现在虽然确定了扶贫经费由县级统筹,但县级各部门配合的积极性不高,部门利益分割的现象不仅是县级部门的事,还有县级部门的上级部门也制约县级政府的统筹。要全面下放权力让县级政府有统筹整合资金的权力,上级政府和部门只监督资金的使用和效率,防止部门分割重复扶贫,或者资金分散天女散花的扶贫,使贫困县政府能够整合资金干大事,提高资金效率。三是考核评估要统一规范,不能百花齐放。考核评估要有专门部门管理,并且必须制度化,不能随意考核检查影响基层的扶贫工作秩序。同时,考核评估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真正让贫困人口参与并发挥监督作用,特别是要做到去繁就简,不能搞成花架子和形式主义,最终引致劳民伤财。比如打电话抽样检查调查贫困户,尊重贫困户意愿引导贫困户参与是好的,但不能把这个标准绝对化,要不然贫困户就会以不签字、不答应绑架基层政府,以此要挟基层政府而取得不正当利益。同时,更要防止考核全凭基层政府的表格和数据确认。所以,考核检查一定要讲究实效,要有综合的考核评价指标和方法,要有一个权威而有科学的专门单位实施。
2.全面升级社会保障制度
贫困人口是弱势群体,各方面都处于弱势,因此,做好贫困人口的国家兜底社会保障,是脱贫攻坚重要的措施和保障。只有全面升级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对贫困人口的兜底社会保障,才能解除贫困人口的后顾之忧。一是实施全面社会保障。国家可以因地制宜划定贫困线,凡是贫困线下的由政府全部兜底。不管贫困人口是什么原因贫困的,只要没有达到地域的贫困线,政府就负责补足,让他们能够维系起码的生活,这是人性的关怀。二是根据贫困原因分类保障。如果是因病致贫的,国家就从医疗保险那些方面来解决贫困问题;因读书致贫的,国家在学费上给他们解决;是因自然灾害致贫的,就通过救灾款给他们解决问题。国家通过兜底保障和按照贫困原因进行分类救助,既可以让贫困人口能够精准得到国家的相应扶持,又能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
3.全面完善生态补偿政策
当前,我国大部分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脆弱的生态功能区,自身发展的资源不足,但同时又要承担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责任,如有些林区的贫困群众,有树不能砍,在某些矿区的困群众,有矿不能开采,这些本身就是一种公共贫困,是为国家生态环境做出牺牲的贫困。因此,对于处于生态功能区的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要根据其生态的贡献进行生态补偿。一是加大生态补偿公共财政投入。要引导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国家重大生态工程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充分利用国家、省级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补助资金,加大市县财政生态补偿投入,探索设立市县生态补偿财政专项基金,在国家补偿的基础上提高生态公益林、水源生态保护等项目的补偿标准,对以重要生态功能区为主的欠发达地区实行生态保护财政专项补助,对因生态保护而发展受限的贫困户进行补偿。二是探索多元化生态补偿方式。支持贫困地区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支持贫困县探索公益林赎买机制,财政每年统筹一定比例的生态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开展集体和个人所有公益林赎买试点。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完善流域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碳汇交易、生态产品服务标志等市场化补偿方式,健全“污染者付费、治污者受益”机制,支持贫困县探索通过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多种方式建立横向补偿关系,引导各类受益主体履行生态补偿责任。三是创新生态建设和补偿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在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管护、护林防火、护渔、农村保洁等生态保护用工中,优先聘用当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争取增加生态保护人员,将部分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安排到生态公益岗位上。同时,充实完善各类生态保护区的管护岗位,鼓励国有林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单位,优先聘用周边贫困农民从事服务性岗位或季节性工种,增加劳务收入。
4.全面优化产业扶贫投入
产业扶贫是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抓手,但是产业扶贫有风险,要优化产业扶贫的投入机制,建立产业扶贫的风险防范机制,完善相关的保险保障机制,以形成产业的带动力为前提,合理发展扶贫产业。一是以形成产业的带动力为前提。创新产业扶贫方式,重点扶持有带动力的产业。二是以发展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为目标。要结合贫困地区的地方特色发展贫困群众熟悉的传统优势产业,使贫困地区的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成为贫困群众有资源、有技术的致富产业。三是以催生产权改革来盘活资源要素为突破。要加大贫困群众的产权流转,特别是要建立因地制宜的土地流转机制,让贫困群众的住房等财产产生收益,让贫困群众的土地承包权能够产生效益,增强其发展的资源和能力。四是以引导金融、信贷创新投入机制为重点。加强贫困群众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引导,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供适宜的金融扶持,帮助他们控制金融风险,依靠能人和新型农民组织带动贫困群众闯市场,提高他们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五是以激发合作互助的村庄发展共同体建构为关键。引导贫困群众参与合作组织,探索新型农村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合作互助能力。六是要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直接帮扶、推进委托帮扶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构建贫困人口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传帮带机制。
5.全面畅通社会扶贫渠道
打赢扶贫攻坚战,不能只是政府“唱独角戏”,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围绕脱贫攻坚、经济协作、园区共建、凝聚社会各界的扶贫力量,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定点帮扶的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帮扶精准度和帮扶效果,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支撑的大格局。一是要推进对口帮扶与扶贫协作。推进贫困县与发达地区县市区建立精准对接机制,对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提供用工信息等就业服务,建立对口帮扶关系。二是推进驻村帮扶全覆盖。完善驻村扶贫保障体系,确保贫困村全面实现驻村帮扶工作队对所有贫困村、帮扶责任人对所有贫困户的全覆盖。坚持差异化驻村帮扶,对生存困难型村,主要采取鼓励生态移民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对发展受限型村,通过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加大低保、医保、新农保等公共服务保障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对潜力可挖型村,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准,重点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开发,加强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促进全面发展。三是推进企业帮扶脱贫。大力开展“万企联村”、村企共建、“万企帮万村”等企业精准扶贫行动,深入推进企业定点帮扶贫困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帮助加快实施一批村内道路、小型农田水利等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扶贫公益基金、开展扶贫慈善信托。四是支持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组织从事扶贫开发事业。引导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兴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支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开展脱贫攻坚志愿服务行动。鼓励支持青年学生、专业技术人员、退休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扶贫志愿者行动。畅通社会各阶层交流交融、互帮互助的渠道,完善扶贫公益平台,建立社会扶贫“直通车”信息网络,引导广大社会成员和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华侨海外人士,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包村进户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改革的蓝图,完成中华民族伟大的脱贫攻坚历史使命,需要我们不断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才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第四篇:完善抓党建促脱贫机制
完善抓党建促脱贫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完善和落实抓党建促脱贫的体制机制。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聚合力,提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效能。
完善作战体系,压实政治责任。按照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监督检查、追责问责“五步工作法”,推动“四个不摘”具体化精准化制度化。健全作战指挥体系,稳定贫困县乡党政正职,保持市、县、乡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指挥部架构不变、力量不减,实现指挥高效、指令畅通、执行有力。完善工作落实体系,采取项目化推动、清单化推进、实效化推出、标准化推广的“四化落实法”,将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细化解构为具体任务。优化帮扶责任体系,完善定点帮扶、结对帮扶机制,持续推动攻坚力量向脱贫攻坚一线集聚。建立挂牌督战体系,分类制定督战清单,组建督战工作队伍,进行全覆盖挂牌督战,持续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
筑牢攻坚堡垒,强化组织保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咬定目标整体推进。制定党支部建设活动场所阵地化、工作队伍专业化、支部活动正常化、工作制度规范化、组织领导体系化、支部作用实效化标准,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政治功能。紧盯问题精准施策。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面化解50名党员以上的“大支部”,清理不符合条件的村“两委”人员。瞄准结果守正创新。围绕提升组织功能、提升生活水平、提升服务能力、提升环境质量、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建设“村级党组织+网格化党组织”的组织体系。
坚持力量统筹,实现尽锐出战。健全完善攻坚体系,持续推动力量下沉、资源下放、关口下移。责任在一线落实。强化以村为单位的力量统筹,明确下沉到村的干部一律由村级党组织管理,严肃督查问责,确保攻坚队伍不松劲、不厌战、不失责。队伍在一线建强。建立村党组织书记优进劣出机制,调整优化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储备村级后备力量;探索中职院校培养村级后备力量新模式,举办专题培训班,遴选优秀学生进行实战化定向培养。导向在一线树立。近距离精准考察识别干部,提拔使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待遇保障,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敢作敢为、善作善成。
发展集体经济,促进强村富民。聚焦农村产业革命,深入实施“千人帮千社、千企带千社”工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领助推产业扶贫。人才精准匹配。选派、引进和培养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引导企业与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结对,破解人才短缺、人才难留两大瓶颈,提高合作社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运行水平。专家精心指导。深化“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围绕重点产业建立专家库,将专家精准匹配服务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利益精确联结。创新党组织领导的合作社主导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第五篇:脱贫申请书
脱 贫 申 请 书
申请人:
,男(女),汉族,出生
年
月,现住邵岗乡邵岗村
组。
我叫,全家
口人,原本是本村建档贫困户,现通过国家扶持发展
产业脱贫致富,现申请退出贫困户档案。
特此申请。
申 请 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