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将心比心》读书感悟[共5篇]

时间:2021-03-25 16:2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文《将心比心》读书感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文《将心比心》读书感悟》。

第一篇:课文《将心比心》读书感悟

课文《将心比心》读书感悟5篇

【导语】《将心比心》说明了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分尊重,对孩子增加一分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以下是东星资源网分享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篇一】课文《将心比心》读书感悟

这几天我读了《将心比心》这一篇文章后,感受很深。

文章通过讲述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进行换位的思考,这样人与人之间才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社会才会安宁和谐。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我还记得一件关于将心比心的事情,一次坐公交车,车上来了一位阿姨,这时,车上就剩一个座位了,也只有阿姨一个人上车,所以,阿姨就坐到了那个座位上。车开了不久,一位老爷爷上了车,那位阿姨急忙让座。那位爷爷坐下后笑着对那位阿姨说:“谢谢你,你的心真是太善良了。”那位阿姨忙说:“不用谢,我真的希望我爸坐公交车时也有人为她让座啊!”听了那位阿姨的话,我感动极了!

走路的时候,我们留一边给那些需要赶路的朋友,坐车的时候,我们把座位让给那些需要照顾的人们;去医院的时候,我们把脚步放轻……这都是将心比心呀!我们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推以及人,理解他人,善待他人,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想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体现了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愿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都能时时处处推己及人,让五千年文明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篇二】课文《将心比心》读书感悟

我在预习四年级上册的书时,我对有一篇文章有很多的感想,这篇文章题目叫《将心比心》。

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小朋友的奶奶给那个小朋友讲了一件事,他奶奶有一次上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帮她推开沉重的门,当那个奶奶向那个阿姨道谢的时候,阿姨却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当她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有一天,那个小朋友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一位年轻的护士为他母亲扎针,打了两回都没扎进去,眼看针眼处处鼓包,那个小朋友正想抱怨几句,可看见母亲平静的眼神,她在注视着护士额头密密的汗珠,小朋友收住的涌到嘴边话。只听见母亲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针。“第三针果然扎上了,护士说:”阿姨,真对不起。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你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母亲对护士说:”这是我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读了这篇文章,我感觉到:做事要换一下角度来看这件事,不能光在自己的角度上来看待每一件事。这件事如果要是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办呢?所以,做每一件事都要将心比心地去做。

【篇三】课文《将心比心》读书感悟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第二组课文。在第二组课文中,我最喜欢的课文是《将心比心》。

在这篇课文中,我晓得了:人与人之间假如能将心比心,那在生活中就会减少很多摩擦和争吵。

《将心比心》这篇课文中,我最喜欢的是文章的最后的一个自然段:是啊,假如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份宽容和了解。在这句话中,我晓得了: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假如你想让他人宽容、善待本人,那你就要先宽容、善待他人。

就拿我亲身阅历的几件事情来说吧。

那一次,我还在医院输液。我的病床在5楼,我每次上楼都要坐电梯。合理我和爷爷奶奶准备关门时,看见一位年经的小伙子准备上电梯,原本我们能够再等一等,可我切按下了关门的按钮。电梯开端上升。当时,我想着:他能够坐下一次的电梯吗,反正没有多长时间,下一次电梯就下来了。

还有一次,我在公园里漫步,看见一位阿姨的身后跟着一只小狗,阿姨还不时地伸出手来拍拍小狗。这时,有一位叔叔从前面匆忙地走过,看上去有急事需求做。那位叔叔从阿姨对面走过时,不当心踩到了小狗,小狗“汪汪”地叫了起来。阿姨听见了,便开端与那位叔叔争持起来。

如今,回想起等电梯的那件事,我还很懊悔。当初,假如我让那个小伙子进去的话,那他就能够早一点见到本人的亲人了。

我以后也要将心比心。

【篇四】课文《将心比心》读书感悟

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课文,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将心比心》这篇课文。

《将心比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又一次,作者的奶奶去商店买东西,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了沉重的大门,等奶奶上来了她才松开手,她轻轻地说,她希望当她的妈妈遇到这种时候,她的妈妈也会得到帮助。这句话说明,人人都想获得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

第二件事是: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输液,年轻的护士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在经过作者母亲的鼓励之后,终于扎进血管里,当护士道歉的时候,母亲说,希望当作者面对等一个患者的时候也会得到患者的`宽容。从中可以体会到,要想得到别人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和鼓励别人,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以自己对他人的鼓励和宽容,换取他人对自己宽容和鼓励。

真是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正如书上最后一自然段所说的是啊,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是啊,我们在生活中假如可以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些关爱,就会让许多的人得到宽容和理解!将心比心,就是让我们在生活中做到换位思考,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从这篇课文我体会到只要你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的。

【篇五】课文《将心比心》读书感悟

今天,我们学习了《将心比心》的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两件事,下面,让我给大家讲讲吧!

第一件事是说:“我”的奶奶告诉“我”她有一次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阿姨推开了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奶奶跟上来才松开。奶奶向阿姨道谢的时候,阿姨说:她希望自己的母亲遇到这种情况,也会有人为她开门。第二件事是讲“我”陪妈妈去输液,护士扎了两针也没扎上,“我”正要抱怨几句,可妈妈却依然鼓励她,第三针果然扎好了。

从这两件事情中我明白了将心比心原来这么重要。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80多岁的老奶奶上了车,可是一车的人竟然没有一个人站起来给老奶奶让个座位,而写着老、弱、病、残、孕专座上还坐着两个年轻人。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如果我现在坐着,我一定会羞愧得无地自容的。我对坐在我旁边的阿姨说:“阿姨,您能给老奶奶让个座吗?”这个阿姨极不情愿地从座位上站起来,老奶奶坐下了,向我和阿姨一直说谢谢。我想,如果我的奶奶坐公交车,是不是也会有人给她让座呢?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都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多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第二篇:课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课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课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1

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这篇(略读)课文我用了两个课时才上完。你呢?”“一个课时。略读课文嘛,学生读读说说就行了。”我想,前者是将略读课文的教学等同于精讲课,后者则是将略读课文忽略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教学用书》有明确要求:

一是内容上,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

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我想,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我们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我这样设计了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将心比心》的教学: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读通读顺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默读记叙这两件事的一、二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2、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5、多种方式读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总结专题

1、创设情景,模拟对话,说明“将心比心”:

⑴公共汽车上,一位少先队员给老奶奶让座。

⑵公路边,你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植树。

2、对本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

3、小练笔:

写在做人处事上给你启示的一个人或是一件事。

课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2

1课文简说。

中国有句成语,叫作“将心比心”。意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万善集》中有云:“物我一体,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文章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

其一:“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沉重的大门一旦松手,就会撞到后来的尾随者,于是她一直等后来者跟上才松手,然后想到自己,希望自己的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也有人会这样做。这就说明,人人都希望能获得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

其二:“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同样,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文中的那位母亲正是这样想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以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和鼓励,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

PS:是啊,坚持吧,风雨过后肯定会有美丽的彩虹!!!

课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3

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这篇(略读)课文我用了两个课时才上完。你呢?”“一个课时。略读课文嘛,学生读读说说就行了。”我想,前者是将略读课文的教学等同于精讲课,后者则是将略读课文忽略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教学用书》有明确要求:

一是内容上,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字串9

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我想,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我们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我这样设计了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将心比心》的教学: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读通读顺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字串8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默读记叙这两件事的一、二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2、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5、多种方式读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总结专题

1、创设情景,模拟对话,说明“将心比心”:

⑴ 公共汽车上,一位少先队员给老奶奶让座。

⑵ 公路边,你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植树。

2、对本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

3、小练笔:

写在做人处事上给你启示的《将心比心》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反思,来自!

一个人或是一件事。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

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字串6

第三,作为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我注重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开课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结束时,又引导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简单回顾,并安排课后练笔,使整个单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当然不同体裁的略读课文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是同一体裁的略读课文教学方法也有差异,但最主要的是要以学生自己读懂,自己体会,真正增加语文知识的含量为目标来教学,这样才能教学得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4

在这次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们四年级选的是《将心比心》这篇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课文通过记叙两个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启示人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将心比心,尊重老人,关爱孩子,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我是排在最后一个讲的,听了前几位老师的课之后,让我越来越迷茫了,这几个老师整节课以分析故事内容为主,让孩子讲故事。课后,我又一次拿起了语文书,细细的读了几遍课文,认真的钻研教材,在脑海中酝酿着教学思路:如何能使学生受到遇事能推心置腹地为他人考虑呢?怎样才能升华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呢?

“体验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我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个我摔倒的情景,看看孩子们如何去处理?我间接的把我的思路告诉了其他的语文老师,希望他们能配合我一起演这出戏。

第二天我就要讲课了,我感觉这个方法不太合适,这不是明摆在欺骗学生吗?刚好我们班张贺同学生病了,我以这个事实为情景效果会更好。于是,我又推翻了原来的设想,重新设计了这节课。

导入:今天我的心就如这灿烂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昨天我告诉大家,张贺住院了,今天咱班的很多孩子就从自己家里拿来了水果,想要看望他,真让我感动。如果此时张贺知道了,会更感动的。大家的这份心意我先替张贺谢谢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我们的心会更加温暖的。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完成导学案的自主学习的1、2、3题。

品读课文:找出文中让你感到最温暖的句子,这些句子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表达出来的,做这些事他们都想到了谁?很自然的引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互动:

1、说说谁在班上帮助过别人,说明具体的事

2、谁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大胆的说声“谢谢“

3、让孩子现场给张贺打电话,说出祝福。

课堂小练笔:给张贺写贺卡

课堂小结:揭示课文主题: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教师总结:(此处配音乐)孩子们,将心比心,我们的心灵会更加美好,我们的心胸会更加宽广,我们的生命会更加精彩,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整个教学环节在我大脑中放映的好几遍,上好这节课,我信心十足。

上课了,孩子们的状态很好,各个环节进行的都很顺利。到互动情节了,我有些紧张,因为事先我没有和张贺的妈妈沟通,不知道打电话会能否顺利。我转身走向讲台,想要去拿放在讲台上的手机,和 电话号码。走的有些快,忘记了录播教室的讲台了,(教室里是没有三尺讲台的),刚要去拿手机,脚一下子踩在了讲台的边缘,另一只脚也悬空了,只听“扑通“一声,我整个身体狠狠的摔在了讲台上,脚踝和右腿膝盖剧烈的疼痛,我咬着牙,摸着脚踝,尽力稳定自己的情绪,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疼痛难忍的我涨红了脸,我好恨自己不小心,在学生面前丢大人了。眼看一节成功的课就要完成了,在这节骨眼上出了这样的岔子。疼痛加委屈泪流满面。我打算宣布下课,下节课继续讲。就在我放弃的那一瞬间,孩子们一下子拥了上来,“老师,你没事吧?”“老师,摔到那里了,很疼吧?”“老师,我们来扶你。”……一句句稚嫩的,关切的话语,像春天的雨露洒进我的心田,我又一次落泪了,百感交集。这股力量使我坚强的站了起来。深深的向大家鞠躬表示歉意,表示感谢。我就将机就计,让孩子们以刚才我摔倒后,所发生的事情写一篇小练笔,抓住动作和语言描写现场和人物。很快一篇篇感人肺腑的小写作诞生了。孩子们都能通过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刻画出了感人的画面。最让我感动的是儿子的肺腑之言:老师的眼泪 老师正在给我们讲课时,不小心摔倒了。老师哭了,因为她的腿摔疼了,这是咸咸的泪;老师哭了,因为其她的老师都很关心她,她很幸福,这是甜甜的泪;老师哭了,因为同学们都在担心着她,她感动了,这是暖暖的泪。我希望老师以后做什么事小心一点,希望她快点好。

孩子们习作是成功的,祝福是真诚的。我的疼痛成就了这次成功的习作,因为疼痛是最真实的。人生也是这样,失败时让我们痛,痛了,才能触及我们的灵魂,才能让我们奋发向上。只有疼过,才有痛的滋味。

课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5

《将心比心》是一篇很简短的小文章,文中用两个小事例展现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将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换取他们的真心,这样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文章语言精练,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给读者带来很大的震撼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自由阅读,同桌,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书,将自己感动的语句画出来并写出感受,然后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学生读书的兴趣很浓,交流时的气氛也比较好。纵观整节课,切实有效的学习效果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肯定。但是在上课、评课的整个过程中也引发了我很多的反思。

课文中两个例子,(阿姨帮助奶奶开门,是希望自己的母亲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母亲宽容与体贴护士,是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她那即将当护士的女儿。)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帮助别人是希望别人也能给他们给予帮助。这与我们平常经常所说的帮助别人不求回报有一定的距离。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更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不用过分注重朗读等方面的重复指导,应给学生创设机会让其大胆自学,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受拘束。最后在教育意义上,我想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一定会受到教育,懂得在生活中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为他人着想,给别人多一份宽容和尊重。作为老师的我,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也深受体会,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也学会了将心比心,这是我更有价值的意外收获。

第三篇:课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课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

课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1

在这次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们四年级选的是《将心比心》这篇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课文通过记叙两个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启示人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将心比心,尊重老人,关爱孩子,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我是排在最后一个讲的,听了前几位老师的课之后,让我越来越迷茫了,这几个老师整节课以分析故事内容为主,让孩子讲故事。课后,我又一次拿起了语文书,细细的读了几遍课文,认真的钻研教材,在脑海中酝酿着教学思路:如何能使学生受到遇事能推心置腹地为他人考虑呢?怎样才能升华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呢?

“体验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我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个我摔倒的情景,看看孩子们如何去处理?我间接的把我的思路告诉了其他的语文老师,希望他们能配合我一起演这出戏。

第二天我就要讲课了,我感觉这个方法不太合适,这不是明摆在欺骗学生吗?刚好我们班张贺同学生病了,我以这个事实为情景效果会更好。于是,我又推翻了原来的设想,重新设计了这节课。

导入:今天我的心就如这灿烂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昨天我告诉大家,张贺住院了,今天咱班的很多孩子就从自己家里拿来了水果,想要看望他,真让我感动。如果此时张贺知道了,会更感动的。大家的这份心意我先替张贺谢谢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我们的心会更加温暖的。

自主学习:学生自学,完成导学案的自主学习的1、2、3题。

品读课文:找出文中让你感到最温暖的句子,这些句子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表达出来的,做这些事他们都想到了谁?很自然的引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互动:

1、说说谁在班上帮助过别人,说明具体的事

2、谁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大胆的说声“谢谢“

3、让孩子现场给张贺打电话,说出祝福。

课堂小练笔:给张贺写贺卡

课堂小结:揭示课文主题: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教师总结:(此处配音乐)孩子们,将心比心,我们的心灵会更加美好,我们的心胸会更加宽广,我们的生命会更加精彩,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整个教学环节在我大脑中放映的好几遍,上好这节课,我信心十足。

上课了,孩子们的状态很好,各个环节进行的都很顺利。到互动情节了,我有些紧张,因为事先我没有和张贺的妈妈沟通,不知道打电话会能否顺利。我转身走向讲台,想要去拿放在讲台上的手机,和 电话号码。走的有些快,忘记了录播教室的讲台了,(教室里是没有三尺讲台的),刚要去拿手机,脚一下子踩在了讲台的边缘,另一只脚也悬空了,只听“扑通“一声,我整个身体狠狠的摔在了讲台上,脚踝和右腿膝盖剧烈的疼痛,我咬着牙,摸着脚踝,尽力稳定自己的情绪,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疼痛难忍的我涨红了脸,我好恨自己不小心,在学生面前丢大人了。眼看一节成功的课就要完成了,在这节骨眼上出了这样的岔子。疼痛加委屈泪流满面。我打算宣布下课,下节课继续讲。就在我放弃的那一瞬间,孩子们一下子拥了上来,“老师,你没事吧?”“老师,摔到那里了,很疼吧?”“老师,我们来扶你。”……一句句稚嫩的,关切的话语,像春天的雨露洒进我的心田,我又一次落泪了,百感交集。这股力量使我坚强的站了起来。深深的向大家鞠躬表示歉意,表示感谢。我就将机就计,让孩子们以刚才我摔倒后,所发生的事情写一篇小练笔,抓住动作和语言描写现场和人物。很快一篇篇感人肺腑的小写作诞生了。孩子们都能通过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刻画出了感人的画面。最让我感动的是儿子的肺腑之言:老师的眼泪 老师正在给我们讲课时,不小心摔倒了。老师哭了,因为她的腿摔疼了,这是咸咸的泪;老师哭了,因为其她的老师都很关心她,她很幸福,这是甜甜的泪;老师哭了,因为同学们都在担心着她,她感动了,这是暖暖的泪。我希望老师以后做什么事小心一点,希望她快点好。

孩子们习作是成功的,祝福是真诚的。我的疼痛成就了这次成功的习作,因为疼痛是最真实的。人生也是这样,失败时让我们痛,痛了,才能触及我们的灵魂,才能让我们奋发向上。只有疼过,才有痛的滋味。

课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2

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这篇(略读)课文我用了两个课时才上完。你呢?”“一个课时。略读课文嘛,学生读读说说就行了。”我想,前者是将略读课文的教学等同于精讲课,后者则是将略读课文忽略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教学用书》有明确要求:

一是内容上,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字串9

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我想,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我们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我这样设计了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将心比心》的教学: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读通读顺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字串8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默读记叙这两件事的一、二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2、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5、多种方式读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总结专题

1、创设情景,模拟对话,说明“将心比心”:

⑴ 公共汽车上,一位少先队员给老奶奶让座。

⑵ 公路边,你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植树。

2、对本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

3、小练笔:

写在做人处事上给你启示的《将心比心》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反思,来自!

一个人或是一件事。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

其次,重视朗读和读后感受,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过程。字串6

第三,作为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我注重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开课时自然地把学生带到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中;结束时,又引导学生对整组课文进行简单回顾,并安排课后练笔,使整个单元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当然不同体裁的略读课文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是同一体裁的略读课文教学方法也有差异,但最主要的是要以学生自己读懂,自己体会,真正增加语文知识的含量为目标来教学,这样才能教学得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3

《将心比心》是一篇很简短的小文章,文中用两个小事例展现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将心比心,用自己的真心去换取他们的真心,这样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和谐。文章语言精练,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却给读者带来很大的震撼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用自己最感兴趣,最擅长的方法学习,通过自由阅读,同桌,全班交流,来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完整。如: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书,将自己感动的语句画出来并写出感受,然后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学生读书的兴趣很浓,交流时的气氛也比较好。纵观整节课,切实有效的学习效果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肯定。但是在上课、评课的整个过程中也引发了我很多的反思。

课文中两个例子,(阿姨帮助奶奶开门,是希望自己的母亲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母亲宽容与体贴护士,是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她那即将当护士的女儿。)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帮助别人是希望别人也能给他们给予帮助。这与我们平常经常所说的帮助别人不求回报有一定的距离。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更关注学生的自学能力,不用过分注重朗读等方面的重复指导,应给学生创设机会让其大胆自学,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不受拘束。最后在教育意义上,我想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一定会受到教育,懂得在生活中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为他人着想,给别人多一份宽容和尊重。作为老师的我,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也深受体会,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也学会了将心比心,这是我更有价值的意外收获。

课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4

常常听到这样的对话:“这篇(略读)课文我用了两个课时才上完。你呢?”“一个课时。略读课文嘛,学生读读说说就行了。”我想,前者是将略读课文的教学等同于精讲课,后者则是将略读课文忽略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教学用书》有明确要求:

一是内容上,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要求。

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我想,编者安排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我们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我这样设计了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将心比心》的教学: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读通读顺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默读记叙这两件事的一、二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2、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5、多种方式读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总结专题

1、创设情景,模拟对话,说明“将心比心”:

⑴公共汽车上,一位少先队员给老奶奶让座。

⑵公路边,你看见一位老爷爷正在植树。

2、对本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

3、小练笔:

写在做人处事上给你启示的一个人或是一件事。

课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5

1课文简说。

中国有句成语,叫作“将心比心”。意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万善集》中有云:“物我一体,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文章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

其一:“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沉重的大门一旦松手,就会撞到后来的尾随者,于是她一直等后来者跟上才松手,然后想到自己,希望自己的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也有人会这样做。这就说明,人人都希望能获得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

其二:“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同样,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就要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文中的那位母亲正是这样想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以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和鼓励,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

PS:是啊,坚持吧,风雨过后肯定会有美丽的彩虹!!!

第四篇:从小学课文《将心比心》所获得的几点感悟

从小学课文《将心比心》所获得的几点感悟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传道”与“授业”同等重要,教师讲解课文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而应该从思想教育的角度思考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从中明白一些人生道理和处事方法。此外,教师自身品格以及家庭教育也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品格;家庭教育;思想教育;主阵地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3-007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3.044

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文《将心比心》,其文章主旨采用了卒章显志的表现手法,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在生活中能够“将心比心”,就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为此,笔者在执教过程中,有如下几点感悟供商榷。

一、传道与授业同等重要,二者不能偏废

这篇课文的育人功能十分明显,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其思想教育意义非常深远。在国家经济改革获得巨大成功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在孩子心灵深处播种文明的种子,让社会文明、和谐的种子在一片片肥沃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让孩子们长大后学会如何处事,如何做人。

人与人之间若能换位思考,必将使人们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于人、于己、于国家三者都十分重要,教师讲解课文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而应该从思想教育的角度思考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从中明白一些人生道理和处事方法。

韩愈在《师说》一文的开篇就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说明,教师不仅是学生心灵智慧的启蒙者,更应该是学生思想品格的修枝剪叶者,是一个真正的“园丁”。教师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接班人才。课文中的一段故事、一个素材,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新鲜养料,我们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回忆身边的好人好事,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做到举一反三和入脑入心。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把“传道”与“授业”相互融合,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健全完美的人格,最终实现春风化雨般的教化作用。

二、教师的高尚职业品格对学生优秀品格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情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叶圣陶先生的至情至性;“我既无天才,又无特长,终生努力取得的小小成就,无非是因为我对教育有信仰、有兴趣而已”,这是近代著名教育家、“南开之父”张伯苓先生的真情告白。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正人先正己,为师先为人。岁月更迭,人们记住的无数教师,往往在于他们为人、为师的品格;他们坚守了自己,更?A得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在当前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只有严格坚守职业道德的底线、教书育人的规范,才可能“为师为范”,才可能师心如水,才可能用自己的言行不断熏陶、感染学生。

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爱教育,首先要有敬业爱岗的精神。歌德说:“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加价值。”“尽力履行你的职责,那你就会立刻知道你的价值。”孟子曾提到自己的“人生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乐亲、乐心、乐业,这就是孟子做人做事的三条准绳,令人高山仰止、对人启迪良多。奉献是人类世世代代所尊崇的高尚道德品质,我们的职业本质就是奉献自己的知识、才华和毕生精力,通过向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使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最终使他们成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其次,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爱教育,就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生命定力,就要有接受“上得了课堂,跑得了操场;批得了作业,写得了文章;开得好班会,访得了家长;劝得了情种,管得住上网;解得了忧伤,破得了迷惘;吼得住多动,控得住轻狂;受得了奇葩,护得住低智商;查得了案件,打得过嚣张。还有一点是,忍得住工资不涨”的多种考验。

再次,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修养。教师要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中,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知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师爱是一种最高尚的爱。教师,一肩挑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一肩挑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希望。师爱承载着高度的社会责任,师爱担当着沉重的历史使命,没有哪种爱比师爱更高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师爱无声,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宠,友爱重在礼尚往来,情爱缺少几许严谨。师爱是一种最理智的爱,最无私的爱,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教与导的有机统一。

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认为,教师的最大价值空间就是站好“三尺讲台”,教师的最大幸福来源就是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最大荣辱体验就是“校兴我兴、校衰我耻”。

那么,我们不禁要进一步问,幸福是什么?我认为,幸福是一个人内心的一种感觉,一种体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人对幸福要求的程度不同。饥饿的人得到一片面包是幸福,卖火柴的小女孩温暖的烤炉是幸福,久病的人得到一缕阳光是幸福。

作为一个教育人,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教学艺术,这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终身追求的教育理想和信念,这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来源于学生工工整整的作业本;教师的幸福,来源于学生满意的答卷;教师的幸福,来源于家长和学生代代相传的口碑;教师的幸福,来源于无私的奉献和不断的创造;教师的幸福,来源于对教育理想的那份坚守;教师的幸福,来源于实现教育理想而努力拼搏的征程。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优秀品格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教育如春天的雨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棵小树,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茁壮成长;一个孩子,只有在良好家庭教育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宋真宗主政时期,“陈氏三状元”都是朝廷重臣,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他们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仍然严格遵守父亲陈省华制定的家规,每当宾客来访时,三兄弟必然会站立在父亲身后,一个个端茶倒水毕恭毕敬。

一天,一个县太爷来到陈省华家做客,受到同样的礼遇。这位县太爷性格直爽,便问陈省华:“陈大人为何让三位公子站着?为何不让他们同坐呢?”

陈省华哈哈大笑说:“大人有所不知,我们做长辈的谈话,小辈应当在旁侍候,这是人之常情啊!”

“可是,你的三个公子是朝廷重臣,我怎么消受得起啊!”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他们在朝廷上是官员,在家中只是我的儿子,理应如此!尽忠和尽孝,都是他们的本分啊!”

据史料记载,支撑陈氏家族的精神支柱就是历久弥新的《陈氏宗谱》。该宗谱制定了明确的家规,即“十六务”和“十六戒”,涵?w了修身、齐家、治天下的朴素道理。

“人”字一撇一捺,写“人”只需两笔,做“人”却需一生!陈氏一门三状元,忠君事主,勤政爱民,后人景仰,陈氏家规、家训和家风,功莫大焉!

一户人家,一条家训;一户人家,一代家风。它们伴随了一代代人,启迪了一代代人,也影响了一代代人。

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从《钱氏家训》到《梁启超家训》,一部部家规,灿若星辰;一篇篇家训,语重心长。它们形式迥异,内容丰富,包含了修身、治学、做人、从政等各个方面。

历史的长河浩浩汤汤,这些散落在各个年代的家规家训,如一粒粒明珠光彩夺目,又如一页页史诗感人至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认为,尤其值得称颂的,是这些家规、家训、家风,包含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美好追求,包含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孟母三迁,这是写在行动上的家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材料。孟母对孩子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影响,培养了一代大儒――“亚圣”孟子。

岳母刺字,这是刻在肉体上的家训。“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岳飞的一生!沙场搏杀,壮怀激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用鲜血和生命,唱出了中华儿女感人肺腑的高亢之声!

播下了一种行为,收获了一种习惯;播下了一种习惯,收获了一种性格;播下了一种性格,收获了一种命运。

家规、家训、家风,都属于家教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食粮。春风化雨,家教如诗。一部好的家规,不只是其家族本身的精神食粮,同样也是整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传道”与“授业”同等重要,教师讲解课文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而应该从思想教育的角度思考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从中明白一些人生道理和处事方法。此外,教师自身品格以及家庭教育也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 庄国丰.浅析如何挖掘小学语文的思想教育功能[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2] 邱有才.教师职业道德对学生品德形成影响的研究――学高为师,德高为范[J].新课程(中学),2013(12).

第五篇:将心比心课文原文

《将心比心》说明了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分尊重,对孩子增加一分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将心比心》

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鼓起青包。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那位护士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她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将心比心》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将心比心》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文中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一、在商店里,阿姨帮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希望自己的母亲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二、母亲去医院打针,宽容与体贴没把针打好的实习护士,是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即将当护士的女儿。)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文中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作者通过这两个事例中的人物对话的描写来告诉学生: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二、说目标‘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因为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事例来揭示做人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正确的将课文读熟。

2、通过学习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只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我觉得真正难的是感动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将心比心,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这一学习目标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从课文内容中更进一步去理解“将心比心”的意义,从而把它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六阅读的能力认真听别人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表达能力。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文中两处人物的语言和结尾的重点段。

难点:深入理解课文,理解“将心比心”一词并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三、说教法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应以学生自读为主,所以我用引导法教学。教学中,我会以学生读和说为主,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理解,要求学生读不顺的地方多读,不理解的地方同桌或小组间讨论,解决不了的请教老师,教师再给予引导。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为了达到“读课文”这个目标,在教学中我主要安排了以下这几个环节:

1、自由朗读

朗读时采用难读的地方作上记号多读几遍,不会的轻声身别人请教的办法。检查朗读时我会提醒学生难读的地方,要求他们多读几遍或进行领读。

2、各别检查

指名学生读课文,看看学生是否已将课文读通,读的时候可采用这样的方式:点出几个学生,让他们一人一段接读课文。个别检查后让全班学生齐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深入理解

1、再读课文,说说故事

a、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后将文中故事复述出来。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故事内容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b、学生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这样做可以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想一想:课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用“”划出,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3、说一说:交流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

要求:a、要说清楚自己感动的原因。

b、其他同学说的时候要注意倾听,听后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说一说这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说话交流能力和倾听习惯的训练)

4、抓住重点段,层层深入的朗读

a、学生分角色朗读文中两处人物的对话。

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要读出文中人物当时的心情,让学生进入到文中人物的角色中去,让他们在读中悟,悟中读。

b、多次引读结尾段,以产生层层深入的效果打动学生的心灵。

这一段是文中的重点段,我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目的是想让他们在读中悟出真理并且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这一段记下来。

5、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更深一层感悟“将心比心”的内涵

这一点是教学中的难点,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身边有哪些事情是能够体现“将心比心”的,另外我会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情境故事,让学生说说应该怎么去做,看看学生是否已经真正领会“将心比心”的内涵以及课文所要传授的意图。

(四)再读课文,总结

1、生有感情的齐读课文

2、师总结归纳

五、说板书

板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因为本篇课文是阅读课文,所以我没有特别的去设计别样的板书,只是很普通的板书,但在上课过程中,我会根据需要在黑板上将重点的词句写出并讲解。

下载课文《将心比心》读书感悟[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文《将心比心》读书感悟[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将心比心的课文原文范文大全

    《将心比心》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将心比心》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

    读书感悟一(共5篇)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阆中市玉台镇中心学校 陶有勇 读完了《做最好的老师》,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我觉得贯穿本书的灵魂所在就是“爱的教育”。在“爱的教育里”没有......

    祝福读书感悟(共5篇)

    《祝福》读书感悟 鲁迅在《祝福》中刻画了许多的人物形象,主人公祥林嫂具有一种中国封建传统妇女的性格。在当时,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礼教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妇女的......

    读书感悟3月(共五篇)

    读书感悟 在课余学习时间拜读了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再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解读,觉得受益匪浅,思想境界得以......

    读书感悟

    读《爱的教育》有感 《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 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

    读书感悟

    读书感悟 王珊珊 曾经读过一篇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作品《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的新教师的我来说,在深深地感动之余,感受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地责任。短文写的......

    读书感悟

    《今天怎样当教师》读书有感 侯桥小学 强桂英 暑假,我认真拜读了王晓春老师的著作《今天怎样当教师》,虽然书中的100个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学校园,然而却关系到所有教育战线......

    读书感悟

    我和阳光撞了个满怀 一 在那个年纪,每个假期前老师都会报一些名著书目。凡是如我这样严肃的小孩,都会一丝不苟地买来拜读。正月间父母带着走亲访友,也不忘捎上一本。在哥哥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