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皂苷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度论文(共5则)

时间:2019-10-09 18:25: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白头翁皂苷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白头翁皂苷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度论文》。

第一篇:白头翁皂苷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度论文

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Rege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杀虫燥湿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急性胃肠炎、急性菌痢、消化性溃疡、滴虫性阴道炎等。三萜皂苷类是白头翁中的主要成分,根据母核结构可分为齐墩果酸型和羽扇豆烷型两大类。研究表明白头翁皂苷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舒张血管等一系列药理活性,现将白头翁中主要的皂苷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综述如下。皂苷类化学成分

白头翁皂苷均为五环三萜类皂苷,其苷元类型主要分为齐墩果酸皂苷元、常春藤皂苷元和2,3-羟基白桦酸皂苷元三类,基本母核结构如。目前分离得到的有代表性的白头翁皂苷化学结构信息。白头翁皂苷药理作用

2.1 抗肿瘤活性有关白头翁的抗肿瘤活性,于上世纪就有文献报道。白头翁水提物及醇提物对7721、Hela、MKN-45三种肿瘤细胞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水提物作用强于醇提物。朱京童等采用MTT法测定白头翁醇提物(PAE)及分离纯化后的有效部位对BGC823、CoC1、K562、Bcap37四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头翁醇提物对不同来源、不同生长特性的细胞株均有非常好的抑制增殖的作用,其IC50<30μg/mL。章荣华等利用二甲肼(DMH)诱导的小鼠大肠癌模型,发现白头翁水煎剂和醇提物均可抑制模型鼠肠黏膜细胞的增殖活性,并减少其发生突变的概率,从而发挥出一定治疗作用。进一步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白头翁提取物可以提高诱癌小鼠红细胞SOD活力和血GSH-Px活力,清除自由基,从而发挥治疗作用。2,3-羟基白桦酸是从白头翁中提取的一种单体成分,目前有关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报道较多且深入。有文献报道,2,3-羟基白桦酸可通过降低LoVo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来诱导其凋亡,从而发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后期作用机制研究表明,2,3-羟基白桦酸能使ROS的生成和清除过程出现失衡,造成ROS在细胞内过量增加。叶银英等发现2,3-羟基白桦酸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均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体内实验表明,大量肿瘤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使DNA的合成受到阻碍,同时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实现抑制作用。岳文化等分别通过MTT 法/集落形成实验、Hoechest 33342染色、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ting法证明了白头翁皂苷D对BEL-7402细胞增殖及细胞集落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显著诱导细胞凋亡,还可降低其线粒体膜电位,对上调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也有明显作用。25μg/mL 剂量的白头翁皂苷D 作用在BEL-7402细胞上48h的凋亡率为81.71%,显示白头翁皂苷D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实现的。另有研究表明,白头翁皂苷D对人源性胶质母细胞瘤U87MG 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FasL/Fas通路有关。

2.2 抗炎活性

杨坤等发现白头翁醇提物可通过抑制脂多糖(LPS)刺激肝枯否式细胞(K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而发挥抗炎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是连续的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且这种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高浓度较低浓度的抑制作用开始时间早,抑制程度高。张文远等研究证明白头翁醇提物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中TNF-A阳性细胞数(31.47±14.35)与模型组(49.86±17.33)比较明显减少,IL-6、PGE2也显著降低。推测白头翁醇提物可能是通过抑制上述炎性介质和炎性细胞因子来发挥抗炎作用,缓解黏膜糜烂、溃疡等症状,减轻肠炎损伤和腹泻。肠黏膜肥大细胞参与了炎症性肠炎的致病过程,白头翁醇提物对其也具有抑制作用。白头翁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肥大细胞计数结果明显降低,肠炎组织中组胺含量明显增加,证明白头翁醇提物可通过终止IMMC所致的肥大细胞细胞因子级联反应的链式环节来抑制炎症反应。此外,白头翁的细胞免疫调节作用也可能是其抗炎机制之一,有实验证明,白头翁醇提物可抑制CD4+T细胞的过度活化并上调结肠组织及脾脏中CD8+T细胞的表达,抑制TNF-A、IL-6等致炎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翁福海等通过实验发现白头翁提取物可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LTB4及5-HETE,其浓度在5.9×10-2g/L时,抑制率分别可达到94.9%和44.4%。段慧琴等通过实验发现白头翁素可下调LPS引起的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NO和ET-I分泌增加,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2.3 舒血管作用

林顺明等证实白头翁皂苷A3对预收缩的SD大鼠胸主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肾动脉、左冠状动脉这三种阻力血管具有明显的收缩作用。通过考察白头翁皂苷A3舒血管效应与K+ 通道、Ca2+ 通道及肾血管外周神经的关系,推测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断配体门控性通道(ROCC)和电压门控性通道(VGCC)以抑制外Ca2+ 内流。

2.4 抗菌

白头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枯草杆菌、伤寒杆菌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原白头翁素和白头翁素可能为白头翁发挥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时维静等研究得到白头翁三种提取物白头翁素、白头翁总皂苷、白头翁浸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抑菌效果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2.5 抗氧化

龙盛京等利用H2O2-CTMAB-鲁米诺发光体系研究了白头翁水提液的抗氧化作用,实验结果证明白头翁水提液对H2O2的清除作用强于阳性对照物Vit C,且呈量效关系。刘忠平等发现白头翁水提液可使小鼠血清SOD活性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增强,作用机制可能与消除自由基、中断或终止自由基的氧化反应有关。

2.6 免疫活性

刘忠平等发现,白头翁水提物可以刺激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提高NK细胞的杀伤活性,提高小鼠脾脏细胞对大肠埃希菌脂多糖(LPS)的反应性,对抗环磷酰胺(CP)造成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杨小龙等证实白头翁醇提物可以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对其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均有增强作用。也有研究报道,白头翁糖蛋白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增强作用,并可诱导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提高其分泌白介素-1的能力。结语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对白头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白头翁中皂苷类成分众多,无论是总皂苷还是单体皂苷均具有抗癌、抗炎等药理活性。若能深入开展白头翁皂苷的体内代谢、药代动力学及安全性的研究,将对研发创制新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篇:小课题研究进度及实施步骤

小课题研究进度及实施步骤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2)教师制定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1)组织相关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与培训。

(2)在课题组指导下,根据研究目标,组织形式多样且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3)抓典型,组织专题研究和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

(4)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积累和建档工作。

组织课题组的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文献研究。对学生学习状况、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调查,完成课题开题报告,完善课题计划,做好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准备工作。抽样对有效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撰写有效教学的案例分析。根据研究进展情况修改有效教学案例研究的计划。

3、课题研究的推广阶段

在初步形成教学策略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典型引路,观摩教学,案例分析,教师交流等形式,进一步丰富完善有效策略的研究模式。

4、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1)整理分析研究材料,撰写研究报告。

(2)整理终结研究成果。

(3)总结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通过多种形式交流。

第三篇:[精品]个人形象设计论文:大学生求职形象设计误区分析及对策研究[实用论文 专业论文]

[医学论文 医学考试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个人形象设计论文:

大学生求职形象设计误区分析及对策研究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下,个人职业形象已经日益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它不仅能够彰显个人的专业实力和职业素养,更能够整体影响所在组织的公众形象和综合实力。正如美国形象设计大师罗伯特·庞德所说,“服装是视觉工具,你能用它达到你的目的,你的整体展示——服装、身体、面部、态度为你打开凯旋、胜利之门,你的出现向世界传递你的权威、可信度、被喜爱度。”因此,求职形象设计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活动中继学历、证书、社会实践经验等硬件条件准备之外的又一个不可或缺的必备要素。然而,目前中国大多数求职形象设计还是以包装外表为主。由于缺乏对职业形象设计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忽略对求职目标岗位的调查与分析,很多毕业生往往是投入较大而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一、大学生求职形象设计误区分析

笔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机会的缺少,大学教育中对职业感性认知的相关活动和训练的缺失,岗位要求与传统认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上大学毕业生对招聘面试实践经历较少等因素,导致了大学生对求职形象设计存在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求职形象就是“面子”工程

在整个求职活动中,“形象包装”成为急于推销自己的大学毕业生最直接采用的求职手段。为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在求职前一掷千金,在职业装、发型设计、美容化妆等个人形象包装上花费很多,甚至寻求专门的形象设计公司帮助其进行设计,同时恶补美容彩妆、服装搭配和商务礼仪等课程,希望能尽量提升自我形象,在面试中博得考官的青睐,于是也就造成了求职成本逐年上升、攀比之风随处可见的现象。

2.形象设计就是“模仿”工程

现代资讯的发达,使人们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获得有用的信息资源,但由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造成大学毕业生在甄别信息真伪方面往往不知所措。此外,由于信息提供者提供的形象设计等信息多具有普适性而缺乏针对性,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必要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提示,也就造成了大学生在实际进行求职形象设计过程中力不从心。在这种“囫囵吞枣”式的学习经验基础上,大学毕业生往往只能“照猫画虎”,依照自己的感官体验来进行求职形象的设计,于是造成了大学生招聘会现场随处可见的黑、白、灰三色的“熊猫装”大行其道的现象。

3.求职形象设计就是“形式”工程

由于大学毕业生对形象设计的理解偏差以及实际操作中的决策困难,造成大学毕业生虽然在行为上重视求职形象的设计,不惜花费时间、精力、金钱去进行设计,但是在意识上并没有认识到职业化的形象不仅是一种标识“符号”,更是一种职业意识的精神体现,是“学生”身份向“职业人”身份转变过程中所有知识、能力、社会经验、个人素养等因素的集合。于是,出现求职形象设计流于形式,注重外在的“形”而不顾及内在的“神”,在实际面试过程中被面试官认为缺乏职业素养等现象。同时,由于大学生普遍对职业缺乏感性认知,从而对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缺乏调查分析,对企业文化缺乏价值认同。

二、提高大学毕业生求职形象设计能力的对策

1.全面了解求职形象设计的内涵与外延

(1)对个人形象的定义进行概念的澄清。例如,对个人形象设计的定义,不能片面地认为就是解决个人外表的“主观设计”,局限于适合个人特点的发型、化妆和服饰,还应该包括内在性格的外在表现,如气质、举止、谈吐、生活习惯等内在表现的“客观诊断”。

(2)将求职形象设计的评价对象由“自评”转为“他评”。心理学认为,形象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即各种感觉的再现。在进行求职形象设计的过程中有一点认识非常重要,即个人求职形象设计是否得体不在于自己觉得是否合适,而是职业的普遍要求甚至直接是面试单位的面试官觉得是否合适。

(3)将求职形象设计与应聘职业的进行相关度联结。例如,在对自身职业装的设计过程中,第一要素为服

[医学论文 医学考试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

[医学论文 医学考试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装的整体效果,要能体现拟应聘的岗位的行业特征;第二要素为服装的款式,要尊重社会规范,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关键是整洁、大方、朴素;第三要素是根据自身的身高、体型、肤色、心理、文化修养等因素进行设计。

2.深入调查与分析面试相关职业群的岗位

大学毕业生在明确设计思路与了解自身体貌特征的基础上,必须对拟从业的职业领域相关职业群进行调查与岗位分析,这是一个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前必须要学习的重要课程。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相关职业领域的职业群的名称和工作内容。此项调查内容能够全面感性认知该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工作情况以及涉及职业装、职业行为的一般性特征。例如,网站推广人员和网站架构设计人员虽然都属于电子商务领域职业群,但由于工作的环境和内容不同,因此在职业装的选择、工作内容的处理方式等方面的要求是有明显区分的。对此,应针对性地对职业装、仪容仪表及面试语言等进行对照设计。

(2)岗位的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此项调查内容能够深入了解该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习惯、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例如,准备面试营销人员岗位,在工作方法上基本一致,但由于营销的产品和营销的对象的不同,在个人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一定有不同的要求。对此,应重点对职业装的款式、表达能力及肢体语言进行设计。

(3)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及文化内涵。该项调查内容能够理性分析企业人员的行为习惯和做事风格。例如,国企要求职员踏实工作,职业装的搭配要求简洁大方;日资企业较严谨,职业套装是必不可少的服装搭配,在肢体语言上应以规范为主;美资企业比较随意,求职形象可进行休闲化、时尚感的设计。

3.积极进行职业形象设计相关能力的养成型训练

人的印象是这样分配的:55%取决于外表,包括服饰、个人面貌、体形、发色等;38%是如何自我表现,包括语气、语调、手势、站姿、动作,坐姿等;只有7%才是所讲的真正内容。因此,应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能力的训练与提升。笔者认为,应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的训练与提升:

(1)培养职业形象的感官鉴别能力。可通过企业实地调查、网络资讯信息、报纸书刊杂志、影视电影作品、品牌服装专卖店等途径获得对职业形象的“静态”鉴别能力。

(2)提高对自身形象正确认识的能力。应整合知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相关资料,对个人的体型特点、发型特点、化妆特点、服装款式要求、饰品配件要求、个性要求、心理要求、文化修养要求进行重新的认识和调整。

(3)训练面试中的社交礼仪。重点对面试中的走、站、坐的姿势以及握手技巧、微笑技巧、眼光技巧等肢体语言进行训练。

(4)提升语言沟通技巧。重点对音调、音量、语气的使用技巧以及强调、停顿等使用技巧进行训练。

(5)掌握面试问题回答技巧。重点分析面试问题的类型以及问题设计的目的,进行针对性的立体训练。笔者认为,通过客观分析大学毕业生对求职形象设计的认识误区,以及制定解决问题的各种应对策略,有助于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根据行业与职业的要求、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特征,运用多种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其职业形象进行针对性的、系统的设计,并进行养成性训练,从而让大学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抓住机遇,赢得面试官的好感,实现顺利就业与提升个人职业发展空间。

[医学论文 医学考试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专业资料下载尽在豆丁

第四篇:音乐专业论文—关于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及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若干问题

关于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及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若干问题

作者题记:2009年3月20日,在中国音乐学院召开了“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民族音乐研究与教学回顾暨首届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筹备会”。这是作者在会上的发言稿。考虑到是筹备会的缘故,因而没有提交正式的学术论文,仅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一些目前学界常见的且令人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以供大家讨论。

1.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民族音乐理论)与民族音乐学究竟是何关系?

这是一个讨论了近30年的老问题,迄今依然没有形成共识,近年来似有升温的趋势。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可以看作是民族音乐学性质的研究,也自然可以归为民族音乐学学科。即民族音乐学是学科名,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属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还有人提出建立民族音乐学的“中国学派”之构想。另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与(西方)民族音乐学不一样,故此不宜称为“民族音乐学”。因此,近年来在不少音乐艺术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招生目录上,将民族音乐学(或音乐人类学)和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并列为两个研究方向。还有的甚至将其作为两个不同的学科。提出这一问题,并不是要大家都只认同一种意见(也许再讨论30年依然存在不同见解),问题在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学科归属。若按第一种意见,在学科归属上自然好说。但按第二种意见,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或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是否是一个学科的称谓?如果不是,它究竟应叫做什么?它如何在我国的音乐学学科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音乐学(或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应从何而来?

这是值得音乐学界讨论的基本理论问题。民族音乐学界人士虽没有公开讨论,但目前至少可看出有两种不同的倾向:其一为“框架论”。认为应直接引进西方民族音乐的理论与方法,或将其逐渐本土化,或将原有的民族音乐理论纳入这一“框架”之中。另一种为“积累论”。认为方法应从实践中来,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理论自然也是来自他们的“实践”。应在学习借鉴西方人建构学科理论的方法(或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在中国音乐研究的“实践”中建立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前者人称“借西方的钥匙开自己的锁”;后者是“借西方造钥匙的方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由此而来的问题便是,我们是要“框架论”还是“积累论”?抑或是二者兼容?若要框架论,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有否“本土化”的需要?如果有,如何“本土化”?如果方法从实践中来,要不要对自己的学术传统进行反思、梳理、总结?如果要,我们如何从中抽象出一套自己的学科理论?如二者兼容,又如何将西方的与本土的相结合?

3.在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的建构上要不要持“文化相对论”?

有些海外学者认为,中国大陆的民族音乐学研究至今还有人沿用早已“过时”的理论。大陆学者中有人也常说,我们这里是民族音乐学,你们那里还是民族音乐理论(大意是民族音乐学先进,民族音乐理论落后)。众所周知,民族音乐学者是高举“文化相对论”大旗的,但为何在学科理论上却又不持“相对论”呢?既然要“平等、相对”地看待中西音乐,但为何又不“平等、相对”地看待中西音乐的学科理论呢?

因此有如下一些问题值得关注: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有否高低之分?有否过时的理论?如果有,我们应如何看待学科理论的高低?民族音乐学界大都认同音乐文化应“多元发展”,那么,音乐学科理论的建构与发展,是否也应“多元发展”?如果说音乐是文化,那么音乐学科理论是否也是文化?如果是,在民族音乐学学科理论上如何持“相对观”?

4.在国内民族音乐学界的不同学术共同体中,如何彰显自己的特色?

在学术研究上,是倡导全中国的(民族)音乐学科都按一个模式发展?还是倡导不同学术共同体依据一定条件彰显自己的学术特色,从而形成不同流派呢?这也是可以讨论的一个问题。事实上,无论是民族学、人类学也好,还是哲学、史学也好,都存在不同流派。其一部学术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流派发展史。在国内高校中,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倡导办学应有特色(这主要体现在这类品牌专业的建设评估、硕士博士学位点的申报等等工作中)。

如果说我们认同民族音乐学学科在国际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学派”之说,那么在国内各地不同的学术共同体中,应否提倡在学科建设中彰显各自的特色?

在大陆民族音乐研究领域中,目前似有这样一些所谓“流派”现象:“苇子坑学派”、“鲍家街学派”、“左家庄学派”;还有由某些志同道合者所组成的跨地域的不同群体:“曹家军”、“上海E-研究院”等等。这种“不同”的格局,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音乐学学科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需要探讨的问题就有:什么是民族音乐学学科的特色?这些特色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如何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彰显自己的特色?

5.我们应如何看待民族音乐研究中学术规范问题?

学术规范是学界近年来讨论较多的问题,我近年来也较为关注这一领域(可能是干过编辑的人的“通病”——眼高手低)。音乐学界最早讨论学术规范的论文就出自我们民族音乐学界。即杨沐于1988年发表在《音乐研究》第4期的《我国音乐学学术文论写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20多年过去了,这些问题在大陆民族音乐学界引起了多大的重视还是个问号。在我看来,学术规范大多容易被理解为“写作格式”问题,即“形式规范”。然而,重要问题在于学术研究的“实质规范”,它是保证学术创新的重要准则。比如:我们有多少论文的作者在写作之前,全面、系统地研读过该研究领域的全部文献?有多少论文在写作中明确说明了自己的研究与已有成果的关系?有多少论文如实公布了自己的研究过程并详细说明了自己研究结论得出的经过?有多少论文如实公布了全部研究材料的来源和出处?

据粗略估计,不合以上“四项基本原则”(详参葛剑雄《学术研究规范》,杨玉圣、张保生主编《学术规范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的约占已发表成果的80~90%。我与研究生合写过一篇“汉族吹打乐研究”的文献综述,收集1980年以来的文献156篇,其中有93%的论文在自己的研究中不交代该领域的学术史,自说自话。没有规范的学术研究,只能产生学术垃圾。民族音乐学界在这方面的情况应引起讨论、引起重视。

以上所及仅为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则,即音乐学各学科均应遵守的学术规范。那么除此以外,音乐学各分支学科,有否本学科特有的学术规范?目前我们对此领域探讨较少(也有一些学科,比如音乐史学界在史料考证方面就有“无征不信,孤证不立”之基本规则等等)。那么,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基本规则是什么?有哪些?

6.在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如何处理技能与文化的关系?

在民族音乐理论的课程体系中,按课程的知识特点可分为两类:一类侧重技能训练,一类侧重文化知识。前者系指演唱、演奏能力,对乐谱的分析解读能力的训练,后者则指对音乐文化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的培养。

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如何处理这两类课程的关系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据武汉音乐学院的经验,早年的课程设置都比较偏重于技能训练(开设大量听唱、模唱类的具有感性知识的课程,还有关于形态分析的作业等等),这与当年偏重音乐形态研究的学术倾向有关。近年来,各类概论课程(诸如民族音乐学概论、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民间歌曲概论、戏曲音乐概论等)纷纷开设,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但是,新的问题也产生了。即,不少(音乐学专业)学生直到本科毕业,连一些非常基本的民族音乐形态问题都弄不清。我们又不得不重新在小组课中增加形态研究的内容、在集体课中增加“模唱课”。

同时,这一问题也与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某院校一位青年教师口若悬河的精彩发言令人倾倒,但当有人提问让其“举例说明”时,这位教师竟无以言对。还有一些感性知识积累

较为丰富的青年教师,音乐技能不错,但在文化知识基础、理论研究基础、语言文字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以至于在如何做学问等问题上感到茫然。

因此,在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如何处理技能类课程与文化类课程的关系?这两类课程在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中是否应有所不同的侧重?二者在课时的安排上,如何达到协调、平衡的最佳境地?

7.在民族音乐课程体系建构中,如何处理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

目前各音乐院校开设的民族音乐类课程,大致有:民族音乐学概论、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民间歌曲概论、戏曲音乐概论、曲艺音乐概论、民族器乐概论、民间歌舞音乐概论、宗教音乐文化、道教音乐、佛教音乐、民族音乐形态学、工尺谱视唱、中国传统乐理、传统声乐模唱、传统音乐记谱训练等等。目前的问题是,对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我们较少研究。以至于还存在着对上述各类课程的功能、性质认识不清和不同课程之间的“重复”现象等问题。

可见,其中的问题是:如何将这些课程分类?不同类别的课程其侧重点(或应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同时,在音乐院校中,面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应如何设置这些课程?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8.在民族音乐教材建设中,如何处理“知识更新”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民族音乐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大量新的理论成果不断问世。那么,我们在教材建设中如何吸纳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便成为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比如,面对新的研究成果,应否有一个鉴别、思考、选择的过程?如果有,应如何选择?再如,面对新的成果,我们是偏重于材料的取舍呢?还是应偏重于观点的选择?还有,在将新成果编入教材时,如何处理诸说并存的问题?在教材的编撰过程中,有否一个“穷尽材料”的基本原则(有人提出,除了学术研究应穷尽材料外,教材的编撰,也应如此)?等等。

9.在目前高等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中西关系如何?

理论上讲,我们应“中西平等对话”。同时,从今天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看,也有一个中西音乐课程设置的平衡、协调问题。但是我们现有的课程设置能否做到这点?或做得如何?都是一个未知数。比如,目前在有些音乐院校的研究生考试中,规定学习民族音乐专业的研究生必考西方的音乐分析学,但学习西方音乐专业的研究生,不考中华民族音乐。这就有个考试科目的“身份导向”问题。讨论民族音乐的课程建设,我们必须知道:在全国各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中西课程的学时比例如何?全国

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中西课程的学时比例如何?特别是后者,这是培养“工作母机”的地方,将直接关系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如果我们培养的音乐教师都不知何为民族音乐,或较少具有民族音乐的技能与知识,那么我们建构“中华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只能是一句空话。

因此,对此问题恐怕要作一较为广泛、深入的调查才能掌握一手资料,同时还应考虑如何在国家政策的规定上采取相应措施才是。

10.如何处理民族音乐课程体系建设与上级指令性政策的矛盾?

在各高校修订教学计划时,一般都有上级文件作指令性规定。比如规定必修课多少学时,选修课多少学时,课外实践多少学时等等。一般说来,这些规定当然应该执行,但是,其中有没有“一般与个别”的矛盾?有没有民族音乐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矛盾?或者说,上级规定的各类学时数,是否一定与艺术院校特别是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音乐人才的培养之需要完全适应?一方面,我们要建构民族音乐课程体系,在教学上办出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又要遵守上级的相关规定。特别是相关指令性政策,其中的矛盾如何处理?

11.何谓区域音乐文化研究?该领域有哪些研究课题?

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提法很好,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这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然而,我们在此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甚少。比如何谓区域音乐文化研究?该领域有哪些研究课题?等等,似乎不见权威经典。检索音乐学文献,只见到以“区域音乐”为题的论文2篇,但均未对何谓“区域音乐文化”下定义。参考其他学科的相关领域,大致有区域民族学、区域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等。其基本特点也是将这些学科领域中的问题置于特定的区域——或自然的或人文的环境中,然后进行研究的。一般而言,区域作为一个文化概念,它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地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区域,而是指文化上具有同质性、内聚力的地理空间(覃光广等《文化学词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由此可见,要进行区域音乐文化研究,首先须定义“区域音乐”这一概念。同时,还须进行该领域研究课题、发展战略的研讨。

12.如何看待已有传统音乐区域划分的不同类型?

依笔者的理解,区域音乐文化研究更多地是倾向于中华民族音乐的“文化地理学”研究,多探讨某一特定地理空间中的音乐文化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因此,要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音乐文化的区划问题。这既是学术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也是各音乐艺术院校开展区域音乐教学、合作的基本前提。

粗略考察该领域已有成果,目前音乐区域的划分大致有这样几种:

其一为地理学上的“综合人文区划”;其二为“单项人文区划”。前者在王耀华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一书中得以体现,还有杜亚雄关于“少数民族音乐的分组”的研究。后者为杨匡民、苗晶、乔建中等关于汉族民歌色彩区的划分,刘正维关于戏曲腔式、民间音乐调式的分布研究等等。

由此可见,综合区划是以多种音乐体裁、品种为参照的,单一区划则以某一种音乐体裁、品种或音乐形态要素为参照。需要讨论的是,这两种划分类型的目的、功能和意义是什么?我们今天应如何在其基础上,进行传统音乐的区域划分?

13.在传统音乐的地理区划中,如何处理“文化区”和“文化流”的关系?

一般认为,应以文化区为基础,再考虑文化流(文化流这一概念多见于音乐学界,大意相当于地理学界的文化圈或文化扩散)的问题。在传统音乐的各种类别中,民歌往往被看作是最基底层次的品种,但若考虑到民歌本身也在传播,也在流动,如何鉴别?也就是说,在民歌这一领域,有否也存在着文化区和文化流的问题?此外,在划分的结果上,对某些品种的地理归属问题也存在不同意见。诸如有学者认为,梆子腔起于陕西,本属西北高原区,但传到其他地区时就不能认定它仍是西北文化的组成部分(赵宋光)。但也有学者认为传自西北的河北梆子、山东梆子及湖北的西皮腔,均不应属于他们各自的“腔式板块”,而应属于“西北板块”(刘正维)。

需要讨论的是,在传统音乐的区划中,如何处理“文化区”和“文化流”的关系?或者说我们在划分上是应以“具有相似音乐文化属性”的区域为标准呢?还是应以“音乐文化的亲缘关系”为标准呢?抑或是将二者交叉运用,综合考虑呢?

14.在传统音乐的地理区划中,除了以音乐本体为标准外,还可否以不同的地理环境(含自然的和人文的)为标准?

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多以音乐本体作为地理区划的标准。考虑到音乐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其所依托的地理环境应有所联系(特别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传统音乐),那么,我们还可否考虑以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作为划分音乐区域的依据?比如自然地理环境,可按不同水文(长江流域的音乐、黄河流域的音乐、珠江流域的音乐等)、地貌(山区音乐、丘陵音乐、高原音乐、平原音乐等)、植被(寒带针叶林区的音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的音乐、温带草原区的音乐等)作划分。再如人文地理环境,也可按方言地理、农业地理、民族地理、宗教地理等等进行划分。

如果有这种学术上的需要,不仅生存于此环境中的音乐与生存于彼环境中的音乐可作比较研究,而且还可探讨在同一地理环境中,音乐事项的种种发展演变及其与特定的地理环境的关系。如此等等,均值得探讨。

15.在区域音乐文化研究中,如何借鉴文化地理学的理论?

当代文化地理学的课题有五: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综合作用(或文化整合)与文化景观(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五大课题的内涵及其与音乐学研究的关系?文化地理学的五大课题对我们音乐学研究而言,其借鉴意义是什么?它是否可以完全适应音乐学的研究?如果是,我们应如何借鉴其基础理论并将其运用音乐学的研究之中?如果不是,那么我们音乐学研究又如何在自己的学科领域提出新的问题?进行具有音乐学学科特点的文化地理学研究?等等。

第五篇:芜湖市论文 职教研究 芜湖市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

芜湖市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建议

【摘要】当前经济发展和民生就业都需要职业教育的有力支撑,然而,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急待提高,教师问题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中职教师队伍现状总体呈现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能力不足、缺少有效的专业培训等问题,探寻这些问题的成因,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进行职前培养、职中培训等,同时改革职业学校教师的聘用制度,逐步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结构合理,专兼职并存的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对策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受到多方关注,经费投入逐年加大,职业教育办学的基础能力得到很大改善,然而在整个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教师队伍的问题益显突出。各所中职学校普遍感到职业教育发展到当前这个关键时期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教师队伍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已是当务之急。

2013年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职业教育研究室对全市各类中职学校的教学人员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形式采用填写调查表(17所学校)、开座谈会(5所民办学校);2013年10月下旬在赴各中职学校进行专业调研期间,就学校专业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与部分学校进行了广泛交流和共同探讨。在对大量调查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后,分析芜湖市中职学校教师现状的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中职教师队伍现状总体概况

芜湖市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有22所(含:教育局直属学校3所,行业学校2所,县级职业学校7所,高职附属中专学校1所,民办职业学校9所)。从教人员约1500余人,其中事业编制内教师约1050人(文化课教师约560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约490人),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总体比例不足50%;事业编制外人员450余人(包括:公办学校外聘教师及民办学校教师,其中文化课教师约150人,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约300人);全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411人,占教师总量不足30%。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的兼职专业课及实习指导教师占专任专业课比例不足20%。具体情况如下。1.教师总量不足。随着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当前各公办中职学校师生比大多低于1:20。教师普遍任务重,不但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还需要承担招生、实习、就业、常规管理等工作。专业课师资严重不足,呈结构性缺编,特别是紧缺专业的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严重不足。教师授课周学数平均超过了16学时(专业课满课时工作量),有的甚至超过了20学时。学校的单位班级人数较多,在专业课实训教学中很难实施有效教学,另外专业课教师大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参加外出集中培训学习。

2.教师结构不合理

(1)专业课教师所占比例偏低。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总体比例不足50%。但各校具体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芜湖市3所公办直属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约占教学人员的40%。行业学校和民办学校专业师资结构的专业课教师数远大于文化课教师,有的学校能达到70%。究其原因,行业学校前身为厂办学校,属于劳动社会保障局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是学校办学的主要力量;而民办学校为节省办学成本,在办学

人员配备上更关注结构的合理性,且不存在公办学校所谓的历史遗留问题。公办直属多为薄弱高中转型建成的,文化课教师队伍基数大。虽然近20年来,有不少文化课教师通过转岗培训转成了专业课教师,但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不能满足专业课教学需求,专业课程的开设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直接受到影响。

(2)年龄结构不合理。市直属3所公办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主要分布于45岁左右,约占60%-70%,而民办学校的教师主要分布于35岁以下,约占80%。这种结构对于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成长和团队的合作均有不利影响。近些年由于教师编制相对较紧,青年教师数量少,当前公办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而民办学校教师由于缺乏成熟教师的引领,加上教学负担重,很少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专业成长缓慢。

(3)学历层次有待提高。近20年来,各公办学校教师通过各种进修途径,学历达到本科层次的均在90%以上,但研究生层次的教师甚少,教师在教学研究和课程开发能力上明显不足。

(4)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总体数量偏少,但各校在结构上差异也很大。按教育部2012年颁发《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文件中对兼职教师的定义,“兼职教师是指受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担任特定专业课或者实习指导课教学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兼职教师占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总数的比例应在学校岗位设置方案中明确,一般不超过30%。”从中可以明确是,排除在中职学校任文化课教学的编制外人员或行政人员兼任教师岗位的情况。由此来看,兼职教师在各教育局直属中职学校及县级职教中心兼职专业课及实习指导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均达不到20%。而在行业学校兼职专业

课教师约占专业课教师一半以上的比例。结构上的不合理,使专业课教学困难重重。

3.专业能力不足。教师专业素质不够理想。专业教师很多是从物理、化学、生物等文化课学科或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也有一些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各校均存在专业课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不高、能开设的专业课有限等问题,学校在开展技能大赛和专业建设中缺少有力的师资支撑。

4.队伍不稳定。中职学校教师课务量普遍较重,还要完成招生任务,社会地位不高、工作待遇较差(中青年教师每月可支配收入在3000元左右。来自芜湖日报消息,一季度芜湖城镇职工月均工资4028元。),再加之教学管理压力大,教师容易产生职业厌倦心理,职业学校的教师普遍缺少职业的成就感和认同感。这些年优秀教师流失到普通高中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长期以来重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使得优秀高校毕业生不愿来中职学校任教。

5.民办学校教师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少,双师型教师数量远没有达标。在民办学校任教的教师约200人,大多来自于非师范类高校。很多年轻教师上岗前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由于学校教师人数少,大部分教师在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兼任学校的部分行政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工作量繁重,压力大。民办学校教师年龄多偏年青(多为30岁以下),相对集中于同一年龄段,他们处于共同的需求和共同的困惑中。缺少梯队的带动作用和与外界交流学习机会,加上在专业成长上缺少与公办学校共同的评价平台(如专业技术等级的认定),这些导致他们对专业成长和职业未来感到迷茫。

二、问题原因分析

1.中职学校教师来源问题。现有文化课教师大多来源于高校师范专业;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职教师资班定向培养和部分文化课教师的转行,有行业和企业经历的技术人员或高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的甚少。近些年来,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不少政策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如特别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政策等),各职业学校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但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职业学校进人渠道并不十分畅通,特别是要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专家型的技能人才时,常会遇到诸如人事制度等方面的阻力,妨碍了优秀人才的吸纳。职业学校教师的来源主要还是以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为主。这些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上讲台,大多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须的专业技能。

2.中职教师继续教育情况。目前芜湖市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途径主要有:一是到普通高校在职进修(如在职攻读研究生);二是参加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培训;三是参加学校内部组织的校本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职业教育通识性的教学改革理论和少量的和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教法,与专业技能提升相关的培训很少。国家文件对教师赴企业锻炼有明确要求,但由于关于校企合作制度体制上落实的确实,在实施中存在很多困难,学校在这方面能做实质性操作的甚少。

3.中职教师管理体制有待理顺,适应中职教育特点的用人机制有待完善。中职教育涉及教育、劳动、行业、企业等多个管理部门,由于各部门管理职责不明确,存在着多部门管理的问题,给中职师资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另外,在中职教师资格准入、职称评定、岗位聘任、行业技术人员到中职学校任教等方面,相应的政策

管理制度也有待建立和进一步完善。

4.中职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内需不足。中职办学质量的提升需要用人需求市场来拉动,仅靠教育部门提高质量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当前校企合作的低层次和利益的不均等,直接导致中职教育质量难以提升。企业一方面抱怨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专业技能不强,另一方面并不愿意实质性地介入中职教育培养过程,更多顾及的是眼前利益的最大化。学校办公经费的限制和师资的不足,使专业技能实习课的开足率不高,学生的技能水平难以提高。中职学校毕业生比从社会直接招聘的农民工就业优势不明显、转岗能力低下。职业教育得不到社会认可,没有办学吸引力,也就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

三、对策和建议

1.在政府的协调下,构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让企业承担起对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给中职学校提升办学质量以核心动力。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仅依靠教育部门的资源是远远不足的。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与行业和企业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实习实训设备、师资及评价等各方面的紧密合作,才能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时,求得教育自身的发展。这是客观必然,已为多个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及国内经济发达省市的成功经验所证实。现有的校企合作更多的是以企业获取廉价劳动力为合作基础。需求和供给双方不能进行有效的对话和平等的合作。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长久以往这种合作伤害的不仅是职业学校,地方经济发展的后劲也会受到影响,大量就业能力不足的人群滞留在城市里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建议在政府的协调下,成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明确政校企三方必须共同承担、合作履行的社会责任和

义务;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对学生实训岗位、赴企业实践教师、兼职教师的经费补贴等;建立校企合作公共网络服务平台,发布企业用人信息;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上投入经费,让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师的技能教学有动力,有压力,有评价。学校要积极主动与有适合中职学生就业层次用人需求、具备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合作,找到学校发展增长点,切实提升办学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同时也提升自身办学内涵。

2.解决当前中职学校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失衡、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缺少职业认同度等问题,首先要拓宽职教师资来源渠道,从源头上重新构建结构合理的职教师资队伍。

(1)实行开放式教师培训体制,挑选愿意当职教教师的各类高校毕业生到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接受一年的教育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并通过考核取得教师资格后,再到中等职业学校任教,以解决部分短线专业师资以及实习指导教师紧缺的困难。在重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立职教师资基本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中心,对志愿从教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合格后,安排到职业学校任教。

(2)扩大中职学校的用人自主权,设定浮动编制,充分尊重学校的用人自主权,让其依据专业开设情况按需设岗,开通面向社会招聘职教专业师资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渠道,并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社会有关人才报考、应聘。

(3)切实落实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师[2012]14号)及《安徽省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皖

教人[2013]5号)。《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要求,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占到30%以上。聘请兼职教师可以让学校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专业调整及专业课教师使用上有更多的灵活性。这是短期内解决专业课教师不足的有效方法。从社会聘请一部分兼职教师,使在职教师资队伍中保持适当比例的兼职教师,建设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4)在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证书资格考证中,要对申报人员从专业理论和操作能力两方面进行考核,使符合中职学校教学能力要求的各类专业人员有进入职业学校任教的资格,成为兼职教师的人才库。

(5)政府要加大投入,在资金上大力扶持职业学校,把解决好教师收入待遇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稳定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加入职业教育行列。

3.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提高专业课教师比例和专业技能水平。对于部分有一定专业基础的35岁以下年轻文化课教师,根据学校的专业需要,鼓励其通过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取得专业技能证书,并逐步转入专业课教学行列。学校要制订相关制度,通过分配制度、考核制度等形成激励机制、保障专业课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市级专业课教师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4.学校充分利用技能大赛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近几年的国家、省、市各级技能大赛有力地推动着各级各类的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专业建设的有力抓手。各中职学校要在学校内部开设教师专业技能比赛,切实做到以赛促教。

5.加强对骨干的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发挥他们的专业带头作用。要制定相关指导性政策,落实专业骨干教师的待遇,学校要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如建立名师工作室。2013年芜湖市首批“名师工作室”的10位名师中只有一位是中职学校的专业课骨干教师。我们鼓励学校为专业骨干教师设立工作室,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制订规划,发挥其在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技能竞赛中的专业带头作用。

6.关心民办学校及公办外聘教师的专业发展。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民办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数量上看其总量已占中职从教人员的1/3(约450人,含公办学校中工作的外聘教师),在中职教育中的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心这个群体的专业成长就是关心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孩子。加强对民办学校教师资格、双师型教师认证的监督管理,对民办学校教师或编制外的教师在的职称评定、交流学习方面等方面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让他们的专业发展得到合理的关怀,符合教育发展的整体利益。

职业教育的价值是在于促进民生就业和助推经济发展,只有当一个人通过职业教育也能获得有尊严的生活,经济发展在职业教育的人力支撑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时,职业教育才能真正为社会认可。政府、企业和教育的通力合作是职业教育提升办学内涵的基础。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在行业企业强有力的需求拉动下,借助于社会多方面的支持,才能逐步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 吴璟发.中职教师队伍现状与对策[A].机械职业教育.2007年3期.[2] 刘艳磊.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A].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06期.[3] 陈栋.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之我见.中国广州网.[4] 杨贵华.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思考.职业教育.2010年5期.[5] 戴丽丽.李新.甘鹏.国内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师资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7期

[6] 谭昌藩.刘伟.孙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师资队伍机制建设略论.职教创新.2013年1期.

下载白头翁皂苷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度论文(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白头翁皂苷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度论文(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