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敬畏党纪,守住底线警示教育月活动有感[本站推荐]
敬畏党纪 守住底线 2020 警示教育月活动有感
2020 年 6 月我镇集中开展了警示教育月活动,镇党委书记上了一堂廉政党课;观看了警示片《政治掮客苏洪波》;组织大家开展了一次廉洁大讨论。通过警示教育月活动,感触颇深。
尤其警示教育片《政治掮客苏洪波》,引起大家热议。其具体内容让人匪夷所思,政治生态让人忧心忡忡,形式性质让人深恶痛绝。经过认真反思反省,我认为原因如下:
首先,政治生态不清朗。苏洪波只是一个普通家庭,没有什么背景,从头到尾,靠的是投机取巧。但就是这么一个人,让领导对其青睐有加,奉其为座上宾。主要在于领导的思想意识不端正,看着苏洪波频繁往返于北京和云南,就认为他有关系、有靠山,于是就想着攀关系、拉人脉、赚人情、走捷径。思想浮躁、功利心强,上梁不正下梁歪,下面的干部可想而知,政治生态受到了严重污染,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其次,政商关系不清晰。政商是合作关系,不是朋友关系;是管理关系,不是利益关系。苏洪波这个案件,体现出来有的领导干部在处理政商关系上还比较模糊,甚至揣着明白装糊涂。由于攀比心理,享乐主义在内心作怪,想着与商人拉进关系,从而谋取利益与名气,赚取钱途与前途。名利双收,想法确实不错,但是他们忘了自己的身份,他们是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利己主义者,不能以损害国家的利益来谋取私利,不能以破坏人民群众的幸福来满足私欲。各级领导应该妥善处理好政商关系,清楚自己的身份,既不能过度干预,也不能放任不管;既不能避而远之,也不能勾肩搭背。要做好正确引导,把握好市场导
向,用无形之手调节市场运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以史为镜知兴衰,以人为镜知得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通过这个案例,应该深刻反省自己,端正思想意识,规范行为方式。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手。
第二篇:以人为鉴 用敬畏守住底线
以人为鉴 用敬畏守住底线
——践行三严三实,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三严三实”研讨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广大领导干部更深一层领悟为官之要,为民之本,以反面教材作为研讨内容无疑是给为官者进行一次作风建设的再动员,思想上的一次再警提。毛泽东同志说过,“典型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力量。”正面典型是为领导干部做示范、树标杆、明导向,而反面典型则是让领导干部知畏戒、明底线、受警醒。所以,作为党员干部要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以反面教材为戒尺,对自己的思想再来一次大检修,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从而真正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一、以反面案例为镜鉴,知畏戒
通过对***、***、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以及王敏、黄胜等一起起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违纪违法官员的扭曲权力观赤裸裸的曝露出来,他们凭借雄厚的人脉资源和过人的才干在官场如鱼得水,但掌握了大权就肆无忌惮的作权钱交易的勾当。对于这类官员来说,权力不是责任和义务,是发财的工具,是高人一等的身份象征,是藐视法纪的护身符,他们善于培植派别势力,通过在人事、财物等方面的决策权、审批权,控制下级官员的仕途、工程建设、人事任命等,在腐败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纵观这些反面案例,腐败官员的背后,常常有一个权钱交易的“朋友圈”,老话说:人搭人,鬼搭鬼,苍蝇喜欢搭烂腿。一些干部喜欢搞“朋友圈”无非是想给自己找一个避风港,找一个靠山,想通过这种不正常的关系网,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私利的氛围。殊不知,这种不良“朋友圈”,在短期之内可能会名利双收,飞黄腾达,但也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一朝大树倾倒,就将集体沦陷,到头来也难逃法纪的严惩。茂名腐败窝案,山西吕梁窝案,“周老虎”案等等,都是不良“朋友圈”的典型案例。此外,梳理一些贪官、浊官、庸官不难发现,他们大都管不好家庭,处理不好家务事。有的管不住妻子,后门不严,后院不净;有的讲亲情不讲原则,纵容子女,仗势敛财;有的把家人利益看得重于一切,利用自身权力,为亲戚朋友谋取好处,从***、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一个个“老虎”身上,无不带出其妻子儿子、兄弟姐妹等一个个“囊虫”。然而事实证明,“以利相交,利尽则散”,权钱交易结成的关系,再“铁”也靠不住;“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全家腐”必然得到“全家哭”,利用权力给身边人谋“福利”,不是一种爱而是一种害!落马官员的事后哀叹,也从来都是悔之晚矣,“人不能把金钱带进坟墓,但金钱却能把人带进坟墓”,看看他们的庭审陈述、听听他们的狱中忏悔,教训何其沉重、深刻!
“物必自腐而虫生”,腐败现象表面上看来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心无敬畏,因此目无法纪,无所顾忌,做人做事没有底线。为官者要是没有底线 危害就很大,因为他们手里掌握权力,权力是工具,可以谋公也可以谋私,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如果失去了敬畏,在用权上就会失去底线,权力就会流于谋私和做坏事,就会不惜损害国家公众利益,只为极少数人谋利。因此,务必要像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确立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用来服务公众的理念,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将权力的运行置于阳光之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防治腐败关键在于要下功夫祛除官员思想上的病毒,使之筑起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做到诱惑面前“不想腐”,这是反腐步伐最终迈进的理想方向,也是我党当前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良苦用心。
过去反腐“刑不上大夫”是默认的规则,现在官拜政治局常委的***、军中大“老虎”徐才厚双双“下马”,而且“铁帽子王”的没有打不掉的反腐仍在继续;过去正风肃纪被视为“一阵风”式的政治运动,时间不会太长的意识根深蒂固,新一届领导核心形成后,从“八项规定”出台到“反四风”的亮剑高悬,再到“三严三实”持续深入推进,各项举措无不显示出在新形势、新常态下,为官者应主动作为,积极适应新形势,转变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抛弃过去的“官本位”模式,低调实干,走出一条新的为官之道。
二、以先进典型为标杆,知崇高
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可以明底线,知畏戒,以先进典型为标 杆,可以知崇高,找差距。焦裕禄、杨善洲、孔繁森等先进典型以身载道、以行示范,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与价值信念,生动彰显了“严”的精神与“实”的作风。以他们为镜,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反复照一照,能够照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照出努力的方向和路径。以他们为标杆,不断汲取精神力量,不断提升完善自己,“三严三实”的要求方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先进典型为灯塔,做到心中有党、对党忠诚。焦裕禄同志在饱受病痛折磨的情况下仍然亲自带领群众治理兰考“三害”、杨善洲同志退休后带领家人和群众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孔繁森同志自动自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去。作为党员干部,时刻把基层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无私奉献,将共产党人的精神洒遍大地,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我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从先进党员干部的平凡故事当中感悟人生的真谛,把握人生的价值与追求,不断洗涤思想、净化心灵、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公道正派的政治品质,通过学习他们的精神实质,不断提升自己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学识水平,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通过认真总结,提升工作水平,努力做一个心中有党、对党忠诚、有益于人民的人。
以先进典型为风帆,做到心中有民、对民诚信。焦裕禄同志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杨善洲同志说“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 是要为人民谋福祉”、孔繁森同志说“老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这些话字字玑珠、振聋发聩,他们直接面对基层群众,接近全力服务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干事创业中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照先进典型与群众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我们作为党员干部,要树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把为民务实落到为民服务的方方面面,落实到工作的始终。对照之下,我虽然有服务意识,但探索服务的方式方法不够积极和主动,总感觉服务对象有需求再服务,尽量少去打扰下级或群众,主动问、主动服务的意识缺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深入实际,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方法,深入到分管基层单位,深入到一线,详细了解各级的真实想法,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为人民群众尽心竭力办实事、办好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服务于发展。
以先进典型为旗帜,做到心中有责,对责担当。焦裕禄、杨善洲、孔繁森同志明确自己身为党员干部的责任,面对艰苦的条件,没有选择逃避退缩,相反,为了破题破局孜孜不倦地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地实践探索,以自己的“肩膀”,承托起百姓的信任,他们为官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对照先进典型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的卓越才干,我扪心自问,在面临复杂局面、困难问题,面对新工作、新挑战时,能否敢于直面矛盾、勇于奋力拼搏、善于钻研,推动工作顺利开展;面对平凡的岗位、繁琐的工作,能否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好、做实、做出成效。通过自我反省,我深切感受到践行勇于担当,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一定有我”的境界和精神,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根本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为事业而忘我、为“大我”而弃“小我”,以老黄牛品格,千里马气势,传承事业、成就伟业;既要有锲而不舍的坚韧,又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只有千方百计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各方面的风险挑战,才能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用好两面镜子,讲规矩守纪律
单是学习还不够,还要把敬畏之心切实用于应对各种情况,用敬畏守住底线不是一句敷衍的空话,而是在复杂环境中能起作用,在做人做事用权上都有清晰的底线意识。领导干部如何做到用敬畏守住底线?应趁此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修身上下一番深切反省的功夫。坚定理想信念,从共产党擅长的党性修养中锻造出一颗敬畏之心,从传统文化中学习丰富的敬畏养成方法。中国古人讲敬畏讲得非常深刻,而且确实是从修身中体悟而来,“慎独”就是充满敬畏之心的表现,在别人都不知道而只有自己知道的情形下,也能守住底线,坚决不逾越一步,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只有很明确地知道底线在哪里,才能够心有所定,不为一时利欲所动。用敬畏之心时刻告诫自己谨守底线,作为领导干部,应把“忠诚、干净、担当”作 为立身之本,主动落实到工作和生活中,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做到实实在在谋事,认认真真干事,清清白白做事,以身作则带领大家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让广大群众在改革发展中享“红利”、得实惠,也才能赢得群众认可和追随。
巩固宗旨,坚定信念,守护清正廉洁的决心。身为一名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时刻不忘把廉洁从政作为主线,提升自己身为人民公仆的核心价值观,切实把廉洁为民融入到统计工作全过程。不断地深入学习各类警示教育活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激发自己不竭的工作热情;以反面的典型案例为警示,筑牢防线、守住底线,坚决消除不良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廉荣贪耻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自身理论素养和勤政廉政意识,使拒绝腐败的决心成为一种本能。
减少应酬,净化“三圈”,坚定奉公守法的信心。身为党员干部,自身形象不再是个人形象,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关乎政府的公信力。我们务必要严以律己,慎用手中的权利,明白权为民所赋、利为民而谋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减少交际、应酬上带头做表率,自觉净化“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同时,加强对亲属的监管,申明底线和划清界线,在家风上强调中央八项规定和各大项禁令,坚决不把个人裙带关系和私利掺和到工作中去,防止后院起火。摒除贪念,修身务实,维护一心为民的恒心。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金钱、美色的诱惑无处不在,我们务必要严以修身,剔除心中的贪念,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清廉自守,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坦坦荡荡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日常工作要经常深入群众、融入社会,了解群众疾苦,体会百姓不易,消除不满足、攀比、从众、侥幸等偏拗心理,求真务实,坚持执政为民、执法为民不动摇。
第三篇:201601坚守住敬畏生命的底线
坚守住敬畏生命的底线
◎ 文 / 编辑部
一、敬畏生命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早在东晋的陶渊明,以他的《自祭文》,就点明了生命的难能可贵。他说“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含欢谷汲,行歌负薪”,意思是说,天地生出万物,而我竟能成为万物之灵的人,实在是不容易。因此,我能庆幸,在困境中,也很乐观,上山砍柴,总是唱着歌。充分表现了对生的欢欣和对生命的珍视。
近年来,有人撰文,进一步阐发了一个人的生命形式的难能可贵。他说:生命是无数个原子特殊结合而成的有机体,其形成概率之小,让人惊叹;在茫茫宇宙之中,有无限星云,而成为太阳系中的一部分,其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而在太阳系中,又能融为地球的一分子,同样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在地球的混沌凝固中,又以碳氢氧相结合而成有机物质,岂非极大的幸运;随着地球数十亿年的进化发展,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结点上,被安排进了高等生物的行列,是在无数种可能性中最好的选择;最后在地球的许多高等生物中,“余得为人”,成为宇宙的万物之灵。每一次选择,只要有一丝偏差,就不会是如今这个样子。想起来,真是惊心动魄。每一个人的生命无不经历过无数次竞争选择,而被无形的自然法则认可的。每一个生命都是自然选择的幸运儿。
认识人的生命孕育形成的难能可贵,这是我们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本源之一。我们还可以从生命的自身特点来理解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必要性。查尔斯·科尔的《死亡课》中,指出了生命具有四个特征:坚韧性、脆弱性、有限性和互感性。(编者注:《死亡课》第4页(美)查尔斯·科尔著,榕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其中,关于生命的脆弱性,作者指出:“有些人正努力应对这劫后余生;有些人正在死亡的边缘挣扎;有些人曾经经历过失去至爱的痛楚或者亲朋好友正在与恶疾抗争,你班上的某个同学的生命正面临威胁„„如果你正经历着这些,那么你的感情可能非常脆弱。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格外呵护丧家的情绪,格外爱护这些渴望得到帮助的人们。”另外也有人把生命的脆弱性比喻为一只易碎的花瓶。当她活着的时刻,花瓶是美丽的,而当遭遇不测时,就如同一只花瓶破碎了再也修补不起来了。这个形象的比喻既说明了生命的脆弱性,也表明了生命的唯一性,不可复制性。死而不可复生,这是敬畏生命、热爱生活的又一哲理基础。
人类敬畏生命,不仅起源于对生命的起源、繁衍、发展的哲理性认知上,还源于对人类生命的情感,一种类生命的情怀。类生命情怀可能不需要后天养成,它是一种先天的集体无意识。而极富情感的人类,对同类的生命表示敬畏,其实影射着对自我生命的敬畏。生命信仰的最高境界,便是敬畏生命。
二、殡葬文化视野中的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是社会许多领域广泛研究的课题,更是殡葬文化持续探究的课题。本刊前几期多次谈到对故人的“爱与永恒的缅怀,是殡葬活动永恒的主题”,这个提法,其本源正在于人们敬畏生命的理念。首先要弄清楚,“敬畏”一词应作何理解?通常人们把敬畏分解为“敬”和“畏”两个方面:敬是指对人的生命的崇敬、珍爱与重视;畏的是畏惧生命的脆弱、生命的消逝。因为包括人的生命在内的一切生命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做减法。生命出现于这个世界,就进入了消亡倒计时。虽然现代科技可以延长人的寿命,但总体上没有改变这个趋势。况且,任何生命都具有脆弱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在这个意义上,对生命必然消亡的隐忧就构成了“畏”的主要内容。
其实在民间,对敬畏生命还有另一种理解。他不用把敬畏一词分拆开来理解,敬畏是一个整体概念。因为在敬畏生命这一命题中,人们已经把生命这一普通而又特别的现象,赋予了一种神圣的光环,具有一种神秘感。人在神圣的面前,神圣为尊,自我为卑;神圣为高,自我为下;神圣为强,自我为弱。尊者受敬,卑者自畏。所以敬畏生命是珍爱与敬重人的生命一种特殊、极致的表达方法。这种表达方式并非把生命神灵化、抽象化,而是一个具有科学内涵的用语。当然,要与某些民族和部落把花草树木、砖石泥土一切万物有灵,并对之顶礼膜拜那种敬畏生命的观念严格区分开来。
在前面已经提到在许多社会领域都已开展了对敬畏生命的研究。今天,我们从殡葬业和殡葬文化活动的视野去探讨,这一研究又有何特点呢?可以说,殡葬业和殡葬文化是一个特别的视角,它对敬畏生命的研究和提供的服务具有特殊的意义:
1、殡葬文化视野中的敬畏生命,是对人的个体生命的敬畏。
在敬畏生命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们提出过:伦理学意义上的敬畏生命、生命价值意义上的敬畏生命和生命质量意义上的敬畏生命。胡发贵在《论儒家敬畏生命的伦理情怀》一文中,从生生大德、爱惜物命、仁者爱人等三个方面系统叙述了儒家敬畏生命的思想。这一研究揭示了儒家泛敬畏生命观念。即儒家敬畏的不仅是人的生命,还包括天地万物、花草树木等一切有灵性的事物。伦理论没有把人与物区别开来,没有把对人的生命的敬畏与对自然的敬畏区别开来。虽然我们积极主张“人类应该敬畏自然”,但对人的生命的敬畏与对自然的敬畏是有本质区别的。伦理论笼而统之地谈敬畏生命,结果只能停留于一般的惜生爱物、悯怜同情、天道贵生上,未能触及敬畏生命中关于人的本质特性,即人作为主体的存在性问题,未能触及存在就是目的。这是人本精神的根本命题。关于敬畏生命的生命价值论和生命质量论,使问题的讨论重又回到了对人的生命的敬畏这一命题上来。例如,生命价值论的着眼点在于对生命存在形式的总的价值判断,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命体(以人为主)的全部生命活动对生命自身以及生命对其他存在物(包括他人和社会)的意义的自觉认识。而生命质量论是对生命价值论的扬弃。它“以人的本能和智能等自然素质的高低、优劣为依据,衡量生命对自身、他人和社会存在的价值。” 关于如何理解殡葬文化中以敬畏人的生命作为敬畏生命的根本,我们可以引用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的一段话,以促发深思。康德认为:“人类以及一般地说来每一个理性存在者,都是作为自身即是一目的而存在着。而不仅仅是作为这个或那个意志随意使用的一个手段而存在着。”
殡葬文化所倡导的敬畏生命既不同于伦理观念中对泛生命的敬畏,也不同于生命价值论那种依据生命价值去谈对人的生命的敬畏。殡葬文化是对每个人的个体生命的敬畏,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而且要从人的生命一开始就对其确立敬畏感。如此一来,这种敬畏建立在生命(人的生命)这个共同基础上。它不因人在社会生活中种种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地位高低、经济丰寡、智力高下、名声毁誉而发生根本改变。它是作为人这个“类生命”而共享的大致相同的礼遇。
因此,在生命的起点上便获得的受到他人的敬畏,体现了一种天然的公平或平等。任何一个普通人,只要是生命存在过,都享有人的尊荣,我们都应对他的生命有敬畏之心,努力维护他的生命的存在和延续。对生命的敬畏,是人与生俱来的人格尊严的最根本的表征,也是人类社会制定法律法规并敬畏法律的根源。
2、殡葬业、殡葬文化视野中对生命的敬畏是对逝者的敬畏,并由此追溯对其生平的敬畏。在众多领域对生命的敬畏中,多是指向对活着的生命的敬畏,是专指一个人从生到有机生命终结之前。其主要观点有:人的生物体生命消失以后,生命已经不存在了,敬畏已失去了对象,既不能“敬”,也不存在“畏”,由此对敬畏生命的时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伦理观念、生命价值观念、生命质量观念所倡导的敬畏生命,都坚守这一看法。以为生命体消失,伦理上的怜悯、同情也便消逝;死亡既成事实,生命质量高低已成定局,再谈提高生命质量已是毫无实际意义的虚诞之辞;至于生命价值观念中的敬畏生命,也因逝者不可能继续为社会为他人提供服务,而不再提及。
然而,殡葬业是为逝者提供服务的。殡葬文化视野中的敬畏生命恰恰是针对逝者而言的。殡葬服务虽然是对逝者亲属具有慰藉、安抚功能,但在敬畏生命上,明明白白是针对逝者而言的。他(她)已经逝去了,远离了我们,殡葬工作者才以最完美、最人性的方式,送他(她)最后一程,将对他(她)的生命的敬畏推向最高潮。一方面是已经逝去了的有机生命,另一方面却对其继续进行着崇高的敬畏生命的礼仪和各种缅怀追思活动,岂不相互矛盾?这个问题,殡葬文化研究者早就回答了。关键是人的生命具有三重意义,或者称为“三重生命”:即每个人除了拥有先天而来的生物体生命(即有机生命体),还拥有一个人特有的社会生命和他的全部生活经历所创造的文化生命。对一个逝者而言,逝去的是有机生命体,而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将能继续存活,它可能超越有机生命很长很长时间。敬畏生命,既包括对人的有机生命的敬畏,同时也包含对其社会生命和文化生命的敬畏。“三个生命”理论为人在逝世以后继续对其表示敬畏和各种礼仪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人文初祖黄帝、炎帝表示敬畏,其理由正在于此。
再以人类的殡葬祭祀活动实践来看,正是在人逝世以后,正是在逝者的葬礼上,正是在对逝者的祭祀和缅怀仪式中,敬畏生命的活动最庄重、参与的亲朋友好人数最多,规模最宏大,可谓将敬畏生命的活动推向了极致。
三、人生文化丰富了敬畏生命的内涵
2015年,网络上流传着叙利亚难民中一个三岁孩童俯卧淹没在地中海海滩上夭亡的照片,成为人类不幸中永恒的记录,他的名字叫艾兰·库尔迪。这个夭亡的小生命虽然无比弱小,却唤起了全世界人们对生命的由衷的敬畏;虽然涉世短暂,没有什么丰富的经历,但他被迫参与了这一时代的恐怖与反恐的离乱,他无可回避地经历了这次远涉异国他乡的万里奔波,他悲惨地成了逃难者中没有逃离死亡的罹难者。这个孩童用生命发出了对非正义战争的控诉,同时也向全世界发出了人类应当敬畏生命的呼唤。虽然这颗小小的生命早已星光泯灭,但他在网上传播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他所代表的叙利亚难民潮的社会、文化意义,早已超越了“三岁”的年龄。
由此,我们想到,对于一个涉世长久,而创造了丰富文化成果的人而言,必将在人们敬畏的过程中,增加了许多文化内容。人们不是因为文化生命精彩如何而决定是否敬畏,但敬畏生命的观念和活动却往往因文化积累、文化生命的精彩而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文化生命、社会生命概念的提出及研究大大拓展了人的社会功能作用的期限和范围。由于人生文化已成为一种文化形态,可以借助于各种传播媒体成倍地扩大影响范围,因而一个人的文化生命的影响范围可能比他有机生命的活动范围广大得多,时间也绵长得多。一般民众如此,而那些文化名人、历史业绩彪炳者的影响则可以超越乡里、省界、乃至国界。对于一个人如此重要的文化生命对社会和国家做出的贡献,在我们敬畏生命的讨论中是不可能忽视,被遗忘的。也因此,在对每个人进行的生命敬畏活动时,其实又是存在差异的,特别是人生文化丰富了我们敬畏生命的内涵。
一个普通人,不能要求他一生中创造多少业绩,但我们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然相信他总会作出若干积极的贡献,无论是属于家庭的、乡里的。虽然许多事物并不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但在社会文化进步中已溶入了这个普通人的文化创造。所以在他逝世后,依然对他的生命以及文化生命怀有敬畏之情,恒久缅怀。
第四篇:读《守住底线—69封廉政家书》有感
读《守住底线—69封廉政家书》有感
最近,我阅读了吴昌闪撰写的《守住底线—69封廉政家书》,该书里运用了古今鲜活的事例,结合当今世态人情,以家书的形式表述,含蓄、婉转而令人受到启发。书中的69封家书都是兄长写给弟弟的,每封家书短小而富有感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谦、廉、正、公等字眼,读起来通俗易懂,让人有新颖的感觉。耳旁仿佛响起了警示的钟声,清脆、悦耳,同时给心灵带来了震撼,让我对廉政教育有了新的感受和思考。
家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欲求上要作减法、二叔的不满、修鞋匠、交代你几件事、器度三则。我们每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与这个人对事物的理解、环境的改变密切相关,我们每个人的欲求各不相同,家书中提到“一个智慧的人生应该是在欲求上不断地作减法,而在内修上不断地作加法”,人的欲求无穷大、无穷多,只有我们明白物质的享受是有限度的,精神的获得才是人生最大的丰收这个道理,对欲求作减法,才能得到自我的满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因为受到利益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让我们变得贪慕虚荣,我们应该学习古师傅的低调、认真,他干的活又脏又累,收入又低,还经常被人看不起,但是他却从来都不显摆自己的绝技,不会埋怨自己的命运,认认真真地守好自己的本分,一丝不苟地修好每一双鞋。《器度三则》告诉我们看一个人能有多大的事业前途,常常看他的器度,一定要把握好“三不”:不争强、不报复、不计较。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俗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在小河沟里面从来也网不出大鲨鱼来。
第五篇:教育孩子守住道德底线
人大附中刘彭芝:教育孩子守住道德底
线(图)http://www.xiexiebang.com 2010年02月05日 11:20 新华网
2010年2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做客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5日电 新华网对话中小学校长系列访谈今天上午进行第一场,国务院参事、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作为首场嘉宾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刘彭芝在访谈中指出,要让孩子们在中学生活中切身感觉到快乐和幸福,而不是困扰和烦恼。
刘彭芝说,以我从教40多年的所见所闻,孩子们在中学的生活是比较枯燥比较单调的,就是从家门走到学校学习然后再回家。所以,我总想着还给孩子们一些童年和少年。
刘彭芝说,第一点就是教育孩子应该怎么生活,怎么做人。小孩在中学里是12岁到18岁,毕业的时候18岁已经是成人了,已经是一个公民了,所以首先要教育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成人,一个合格的公民。要把品德教育居于第一位,也就是教会他学会爱,爱家人、爱学校的同学、爱学校的老师,爱社会上所有和他接触的人,他应该帮助他们,而且应该学会合作,所以对于学生的这种道德品质、人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要教育孩子把住道德的底线,道德的底线是什么?一个应该是遵纪守法;再一个是珍爱生命。所以我们很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和身体教育,也就是他的身心健康。现在是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这个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可以说是旷世难题,因为这是史无前例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整个国家几乎所有家庭都是一个孩子,而这一个孩子又有其独特性,一个家里有6个大人甚至更多的人来管这一个孩子,这就是一个问题。所以作为学校要对孩子进行分类教育,因为我们的家庭有不同的,有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很忙把孩子交给阿姨的,也有让孩子住校的等等。我们要分析各种不同的孩子,对他们有针对性的引导,让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周边的事物。
还有一个就是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一个孩子应该拥有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学习能力,有接触、合作或者是表演能力等各个方面。你发现这个孩子有什么样的特长,给他搭建什么样的平台让他去锻炼。除了这些就是我们也很注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从小应该让孩子自主学习,对学习有兴趣,然后锻炼他们,比如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团队精神,以及让孩子们独特的思想得到尊重,着重培养其创新能力。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是创造的源泉。我所做的很多的事情,取得的一些成功,都可以从这几句话里找到影子。比如孩子们说他们都喜欢我这个老刘,实际上是因为我对他们付出了爱,我不见得面对面地对每一个孩子好,但我付出了自己的爱,无私的不图回报的爱。当你没有图回报,但他却回报你,你被他们所爱的时候,才是最幸福的。
我们要把握住道德的底线:遵纪守法和珍爱生命。所以我们很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和身体教育,也就是他的身心健康。现在是独生子女时代,这是我们国家的旷世难题,因为这是史无前例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所有家庭几乎都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有他的独特性,一个家里有六个大人甚至更多人来管一个孩子,这就是个问题。作为学校,我们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我们的家庭各有不同,有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很忙把孩子交给阿姨的,也有让孩子住校的等等。我们要分析各种不同的孩子,对他们有针对性的引导,让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周边的事物。
我主张一个优质学校不能独善其身,应该兼济天下,所以我把我们的优质资源最大力量的辐射周边。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我们进行了七、八年的实验,比如我们学校每年有二百多学生是由西部地区来的,包括我们帮扶学校的一些学生。除了我们到他们学校试教,和他们进行交流和培训外,我们也把他们的一部分学生接到我们学校。我想同样的孩子应该在优质的教育环境下接受培养。有的地区的学生在我们学校学了一年回去后他们的自信、素质等各方面提得都比较快,回去以后有的考上清华,有的考上复旦,他们也都非常激动。
我们要重视社会责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近我们学校把13名干部输送到周边的学校。海淀区我们也送一些老师过去做干部,也送到北航附中一个校长一个书记,西山学校也是人大附中帮扶的,那里的干部也全部是我们派去的。最近海淀区的蓝靛厂中学也委托我们来管理,我们也派去了五位的这么一个团队。所以不管是我们学校土生土长培养出来的干部还是外面吸引来的,我们都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这就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双赢的,一方面我们支持了旁边的学校或者是比我们弱一点的学校,另一方面,我们培养的老师和干部也得到了发展,更体现了他们的价值。
对于将来能够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智力孩子,不给他们一个适宜的教育,是资源的浪费。教育公平实际上有两层:一层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一层是每个孩子都应该给他们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现在我们国家有常态儿童的普通学校,有残疾人的或者弱智孩子的特殊学校或者特殊班,但对于超常儿童,应该也有他们适宜的环境和教育,把他们混在一般的孩子中等于浪费了他们的生命、耽误了他们的时间。这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重视这一块。(陈曦辑录)刘彭芝:学生们喜欢“老刘”这个校长
新华网北京2月5日消息:今日8:30,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做客新华网,谈学校和老师该给学生提供什么等话题。
刘彭芝:“学生叫我老刘我不知道,这次你们提出来,学生当着我的面叫刘校长,背着我的面我知道叫什么的都有。但他们喜欢这个校长,实际上我感觉到不是因为单独的喜欢一个校长这么简单,而是因为喜欢这个学校,喜欢这个学校的一草一木和广大的师生员工。”
刘彭芝在谈到学生们对人大附中的感情时说:“我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从国外回来的孩子,见到我以后特别激动,上来就会给我一个拥抱,甚至掉眼泪,我就问他怎么了,他就说不离开人大附中还感觉不到那么好,离开以后就觉得非常留恋了。孩子说我承诺兑现了就是我在1997年当校长的时候自己的设想就是想办这样一所学校,能够还给孩子们的少年、青年,也就是让孩子们在这个学校里的生活是快乐的、幸福的。将来他们离开这个学校以后也是留恋的,是向往的。现在毕业的学生一批批走了,他们上大学或者走上工作岗位,他们还能够怀念这所学校,我也感到这是非常幸福的。”
刘彭芝说:“我是1974年到人大附中的,到今年已经第36年了,到人大附中我当了20多年的班主任,1989年开始当副校长,当了8年的副校长,1997年开始当校长,现在是第13年了,做了20年的正副校长。我从教40多年来最大的感受,我经常跟学校的教职工说我的教育感悟或者说是教育感言,我总结了这样的四句话“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也就是说我所做的很多的事情,或者说它取得的一些成功,都可以从这几句话里找到影子。比如刚才孩子们说他们都喜欢我这个老刘,实际上是因为我对他们付出了爱,我不见得对每一个孩子都面对面地对他怎么样,但是因为我付出了自己的爱,对他们的爱是无私的,是不图回报的。但是当你没有图回报,但是他却回报你的时候,你被他们所爱时,这样的人才是最幸福的。”
刘彭芝:中学生教育重点要把住道德底线
新华网北京2月5日消息:今日8:30,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做客新华网,谈学校和老师该给学生提供什么等话题。
刘彭芝谈中学生的教育重点:“中学生如果按过去来讲,孩子们的生活是比较枯燥的,就是从家门走到学校学习然后再回家,比较单调。所以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总想着还给孩子们一些童年和少年。那到底怎么能让孩子们在中学生活感觉到快乐和幸福呢? 所以第一点就是这个孩子来到社会上应该怎么生活,怎么做人,小孩在中学里是12岁到18岁,毕业的时候18岁已经是成人了,已经是一个公民了,所以首先要教育孩子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成人,一个合格的公民。所以品德教育是第一位的。也就是教会他学会爱,爱家人、爱学校的同学、爱学校的老师,爱社会上所有和他接触的人,他应该帮助他们,而且应该学会合作。所以对于学生的这种道德品质、人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我也经常跟他们讲,要把住道德的底线,道德的底线是什么?一个应该是遵纪守法;再一个是珍爱生命。所以我们很重视的是学生的心理教育和身体教育,也就是他的身心健康。现在是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是我们国家的旷世难题,因为这是史无前例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整个国家的几乎所有家庭都是一个孩子,而这一个孩子就有他的独特性,一个家里有6个大人甚至更多的人来管这一个孩子,这就是一个问题。所以作为学校我们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因为我们的家庭有不同的,有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很忙把孩子交给阿姨的,也有让孩子住校的等等。我们要分析各种不同的孩子,对他们有针对性的引导,让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周边的事物。”
“还有一个就是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一个孩子应该拥有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学习能力,有接触、合作或者是表演能力等各个方面。你发现这个孩子有什么样的特长,给他搭建什么样的平台让他去锻炼。除了这些就是我们也很注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从小应该让孩子有自主学习,对学习有兴趣,然后锻炼他们,比如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团队精神,以及让孩子们独特的思想得到尊重。所以对培养他的创新能力我们也是非常关注的。”
刘彭芝:参加北京“两会”每年提十个议案
新华网北京2月5日消息:今日8:30,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做客新华网,谈学校和老师该给学生提供什么等话题。
刘彭芝:我前面五年作过市政协委员,最近这几年又作市人大代表,每年我的提案议案估计都在十份左右,因为我是工作在第一线,所以对教育了解得比较多,所以我总想把我的一些看法、想法和我周围的一些人们的需求和建议能够反映给政府。
像今年,我提的议案有十个,重点有一个就是建立家庭教育资讯中心。刚才我也提了,我们现在是独生子女社会,很多的孩子会有心理问题。实际上有的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家庭造成的,家庭为主但是学校也会对他有一定的影响,还有社会的,所以对一个孩子的教育应该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有社会教育。我们发现有些家长不是特别懂教育,而且有的家长本身就有心理问题。所以我们觉得应该成立家庭教育资讯中心,比如成立一些家长学校,给家长作报告,家长有什么问题可以来咨询。所以你想解决孩子的问题必须先帮着家长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有一个孩子得了抑郁症,找到我以后我就把他的爸爸妈妈都请来了,结果我一看他妈妈的抑郁症最重,他爸爸也有,他们孩子的抑郁症也算是比较轻的。所以你治理的时候要先从他妈妈身上下手,怎么能帮着她先解决一些心理的障碍。但是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学校的学生这么多,所以我们学校虽然有心理咨询中心,有心理老师,我们也要求我们这里的每一位心理老师都能够做心理咨询师。所以我们也呼吁社会能够建立家庭教育资讯中心,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另外我还递了一条议案是在网上开设高中国家选修课的议案。因为像我们学校,包括北京乃至全国各个地区的名校开设的选修课都比较多,但是作为普通校甚至薄弱校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开那么多课,所以如果我们这些选修课开得比较多、比较好的,包括有些比较新颖的课我们都可以把它放到网上,其他学校没有的学生们可以在网上进行学习。刘彭芝:教育的优质资源应最大力量辐射周边
新华网北京2月5日消息:今日8:30,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做客新华网,谈学校和老师该给学生提供什么等话题。
刘彭芝:我主张一个优质学校不能独善其身,应该兼济天下,所以我主张把我们的优质资源最大力量的辐射周边,所以从2002年开始到现在我们进行了七、八年的实验,比如我们学校每年有二百多名近三百名的学生是由西部地区来的,也有我们帮扶学校的一些学生,除了我们到他们学校试教还有和他们进行互相的交流和培训外,我们也把他们的一部分学生接到我们学校。我是想同样的孩子在优质教育的环境下看看能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子。
所以我们学校现在有内蒙的学生、四川灾区的学生,还有新疆的学生,另外有宁夏的、河南的,还有北京市延庆的,还有我们海淀区,像翠微中学、北航附中等,也就是所有和我们手拉手帮扶的学校的学生都有,加起来一共近三百人,确实这也占了人大附中的一部分优质资源,我们学校的老师也对他们非常友好。有的地区的学生在我们学校学了一年回去后他们的自信、素质等各方面提得都比较快,回去又学了一年以后有的考上清华了,有的考上复旦大学了,他们也都非常激动。
作为这种优质资源,我们能够为西部地区,为我们的周边服务我们也感到非常安慰。我也在做我们学校老师们的工作,我们为什么要帮助别人呢?西部地区的孩子自己在发言的时候说“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无私的帮助我们”,他们不理解,但是他有一个反馈就是“我只知道我要回报,我加倍的努力为祖国做贡献报答他们”。
我告诉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实行社会的责任,我们在帮助人的时候就像一句成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最近我们学校也把13名干部输送到我们周边的学校,北京市也和我们要人,希望我们把适宜的老师送过去,比如搞教研的等等。海淀区我们也送一些老师过去做干部,也送到北航附中一个校长一个书记,西山学校也是人大附中帮扶的,那里的干部也全部是我们派去的。最近海淀区的蓝靛厂中学也委托我们来管理,我们也派去了五位的这么一个团队。
所以不管是我们学校土生土长培养出来的干部还是外面吸引来的,我们都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这就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双赢的,一方面我们支持了旁边的学校或者是比我们弱一点的学校,另一方面,我们培养的老师和干部也得到了发展更体现了他们的价值。
刘彭芝:培养教师最注重的是练内功
新华网北京2月5日消息:今日8:30,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做客新华网,谈学校和老师该给学生提供什么等话题。
刘彭芝: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我给老师和员工们解释,“尊重个性”我们的教育目标对象是学生,我们的着眼点是学生,我们的着力点是员工,我的尊重个性是要求尊重全校师生员工每一个人的个性,我们要求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有位农民工叫王峰他到我们学校已经20年了,从到我们学校当清洁工、锅炉工还有食堂工人,最后到电教室作工人,因为我发现他非常爱动电器,我们当时的电教室老师非常爱护他、培养他,帮助他考一些电工的工种,另外他也特别喜欢照相,所以也在不断给他创造条件。所以我说人大附中就是一个大舞台,校长就是拉大幕的人,不管是老师还是员工都可以尽他可能的在舞台上表演。不管他有什么能力我们都会给他创造条件。
我当副校长的时候有一次春节我就把这个王峰还有一个数学老师请到家里一起玩,我就鼓励他们自己有什么爱好都要自己努力,我们也会给你们创造条件,这位数学老师现在成了一个摄影家了,前两天我们一起到英国去惠灵顿中学,他也跟着我们一起去照相,后来这个学校的老师到我们这里来回访的时候看到这个照片就说我们学校这么多年的历史都没有这样的照片,你们赶紧给我一幅自己收藏了。最近这个老师也参加了国际的摄影大赛,并获得了铜奖,他照的鸟也是栩栩如生的,像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也照得是晶莹剔透,他这次得的铜奖评委就说,你就是作品名起得不够档次,否则能得金奖。下来我就跟他说你怎么不叫咱们的老师和学生帮你策划策划啊。
对于培养教师,我们学校最注重的是练内功,也就是我们每年寒暑假有一个比较长期的培训,一般是在十天左右,另外我们每个学期对老师都有听课、评课的制度,另外我们还有一个网上学习,我们学校有一套整个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计划,就是每周给老师们普及什么,学校发展到哪一步老师们就跟着学习。
比如我们学校在90年代到20世纪初期,我给学校开设了很多的外语,首先开的先是英语,英语开了以后又开了18种英语的学科课程,之后又开了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一共11种外语,这个外语课程的开设也是为了给学生们培养兴趣,但问题是谁来当老师,所以我们的老师里有在日本留学过的,有在韩国留学过的,也有在俄罗斯留学过的,这些老师就就地取材,他们自己可以兼选修课的老师。还有一些老师自己想设什么样的课,也可以让学生报名,有报名的他们就可以开。
比如我们食堂的这个工人,他自己的雕刻技术就已经达到了全国总冠军的水平了,你还搁食堂里单独当工人肯定当不住了,所以我就说你可以兼一下选修课,他就开了雕刻的这门课,孩子们也来学习,这个员工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所以我们学校原来一直有一个口号“统一思想与行动,凝聚智慧和力量,为把人大附中办成世界一流的学校而奋斗”,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团队精神,在我们学校比较突出的就是一种团队精神、一种科学精神、一种奉献精神。
刘彭芝:拔尖创新人才应该从娃娃做起
新华网北京2月5日消息:今日8:30,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做客新华网,谈学校和老师该给学生提供什么等话题。
刘彭芝:这个仁华学校的前身是北京华罗庚数学学校,是在1989年建立的,当时是科学院、华罗庚实验室,和中国科技大学以及人大附中联合创办的,创办的时候在科学院的在数学通讯上还有成立剪彩的条目,当时的数学家王元先生,还有冯克勤等很多的学者都来了。北京市华罗庚数学学校到1994年就更名为北京华罗庚学校了,没有数学两个字了,当时我们是数学起家,后来我们发现培养这些超常儿童让他们单独地学数学是比较枯燥的,而这些孩子是智商比较高、比较聪明或者是早期开发得比较好,但是他们有爱好数学的,也有爱好其他学科的,琴棋书画各个方面都有,所以1994年就改成了北京市华罗庚学校。
1985年我们学校就成立了外语学校、发明创造学校等等,所以这些学校现在统称为北京华罗庚学校,包括我们的足球学校到目前为止也创造20年了,这所学校孩子们办学办读,我们这个学校代表北京参加了全运会,初中队和高中队分别获得了全国的高中足球冠军和初中足球冠军。我们的交响乐团也是从小培养的,他在奥地利的维也纳拿到了世界金奖。我们的发明创造这些年拿到了几十件、上百件的大奖。所以我们北京市华罗庚学校是培养各个方面有特长的,而且又早期开发得不错的,我们给他搭平台,希望他们能够从这里走出来。
1994年开始我们又更名为仁华学校,实际上仁华学校,我们在1989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册子,是北京市华罗庚学校是人大附中的超常儿童的实验基地,所以这所学校在寒暑假的时候都不活动,我们只是每周有半天给这些孩子们进行一些培训,每个班里面都有班主任,对于他们进行动态的选拔、培养和鉴别。我们国家说60年没有培养出杰出如才,没有大批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实际上在我们国家对于培养这种拔尖创新人才,四代国家领导人都很强调,大家也都知道,希望我们能够培养。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实际上我认为我们国家的这种机制,而且都认为在大学才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应该是从娃娃做起,26年前邓小平同志提出来:学习计算机要从娃娃开始。所以我们的国家利用20年计算机教学技术就追上了有的国家半个世纪才达到的水平。
所以现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认为我们的幼儿园,我们的小学、中学都有责任。比如大学,认为他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这没有错。我举一个例子,就跟一个人吃饭吃饱了,他吃了两个馒头饱了,大家都看着这第二个馒头,其实小学、中学、幼儿园起的作用是第一个馒头,你如果不管第一个馒头,第二个馒头也就没什么可谈的了。我中学毕业的18岁孩子送到大学一个孩子最能有发明创造的时候是20到40岁,我中学送的孩子虽然是高分考到你那里了,但是他的创新精神、科学研究精神都不行,他将来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吗?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确实应该引起大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