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设计(最终5篇)

时间:2020-11-26 21:2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设计》。

第一篇: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设计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 课程设计 2011年X月 目录 Ⅰ、《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Ⅱ、《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Ⅲ、课程设计报告 一、概述 1、项目设计背景 2、设计范围 3、设计内容 4、设计速度 5、设计依据 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气象 2、地震 三、设计原则 1、交通安全设施 2、照明设施 3、标志和标线 4、无障碍设施 5、道路绿化 四、五一路与韶山路交叉口交通工程设施设计 1、交通工程技术 2、交通组织思想方法 3、交通标志设计 4、交叉口渠化设计 5、交通标线设计 6、无障碍设施设计 7、绿化设施设计 8、照明设施设计 9、信号灯设计 10、港湾式公交站设计 五、施工要求:

1、道路标线 2、道路标志 3、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安装要求 4、供配电、照明系统主要设施的施工安装要求 六、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总结 七、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工程汇总表 八、课程设计成果图表和图纸 1、标段内(交叉口或路段)标志标线设计总图 2、地面道路标线大样图 3、单悬臂分道标志结构图 4、交通标志基础四(交通标志基础设计图)单柱式标志基础 双柱式标志基础 单悬臂标志基础 5、无障碍设计缘石坡道设计图 Ⅰ、《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 名:

设计名称:

长沙市五一路与韶山路交叉口交通工程设施设计 起止时间:

2011年11月7日~2011年11月18日 一.目的与任务 根据《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所学理论知识,主要依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等最新规范的规定,按照任务书要求独立开展设计任务,完成指定的设计内容,并按要求提交设计成果和资料。

本课程设计主要以长沙市主干道芙蓉路和韶山路为交通工程设施设计目标,按照“一人一题”的要求,每位同学安排其中一段,开展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工作。通过本次设计,要求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进一步巩固课堂基础知识,掌握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方法和要点,初步熟悉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加强学生读图、绘图、编制说明书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内容 根据工程实践要求和教学大纲要求,设计内容包含交通管理设施设计、交通安全设施设计、道路照明设计、道路绿化设施设计、道路无障碍设施设计等。

1、主要内容及时间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时间分配(天数)1 设计资料收集 收集道路的基本信息、对交通流运行特征、交通设施布局要求、交叉口渠化、以及行人交通流特征,路边停车管理等相关设计内容进行调查。2 交通条件和道路条件分析 利用交通工程专业知识对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进行分析,结合路网、路线实际条件,确定道路使用者对交通工程设施的需求,指出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应注意的问题。3 交通工程设施系统设计 对交叉口及路段交通工程设施进行系统设计,主要包括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安全设施、照明设施、绿化设施、无障碍设施等。4 交通工程设施系统复核 对交叉口及路段交通工程设施,从设置组合、系统布局、设施结构多角度进行全面深度复核。5平面详细设计 对交叉口及路段交通交通工程设施进行平面详细设计,包括尺寸、数量、形式、版面、信息选择等。6 结构设计 对标志牌、照明设施及安全设施等进行结构设计,包括支撑方式,连接方式、下部结构设计等。7 编制说明书及课程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应提交完整的设计图纸及设计计算说明,课程设计报告采用统一的格式标准,打印后装订成册 1 合计: 2、应提交的设计成果(1)课程设计报告(包含设计说明及相关设施设计的论证)(2)交通工程设施数量汇总表(3)设计成果图纸(A3图纸打印)三.课程设计要求 1.课程设计期间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遵守纪律;

2.各项任务要求独立完成;

3.课程设计报告应提交完整的设计图纸及设计计算说明;

4.课程设计报告采用统一的格式标准,打印后装订成册(具体格式见指导书);

5.成绩考核,依据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评定(附后);

6.课程设计应于2011年11月18日前完成。

四.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 6.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图集05MR601),2005 7.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图集05MR501),2005 8.长沙市建设委员会,长沙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优化指南(试行),2009 9.李俊利.《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0.孟祥海.《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11.杨晓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2.杨佩昆.《交通管理与控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Ⅱ、《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装订格式(一)封面(二)目录(三)课程设计任务书(四)课程设计指导书(五)课程设计报告(六)课程设计成果图表和图纸(七)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二.课程设计进度安排(一)准备工作阶段 l 11周一上午,课程设计总动员;

l 11周一下午,设计资料收集;

l 11周二,现场踏勘和调研基础上进行交通和道路条件分析(二)方案设计阶段 l 11周三~周五,进行交通工程设施系统设计、计算、分析等作业。

(三)详细设计阶段 l 12周一~周四,绘制设计图表和图纸,进行详细设计并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l 12周五,设计答辩及提交本次课程设计的成果。

三.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及设计要点(一)主要内容 1、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开展本次设计所依据的规范和标准。

2)设计范围及内容 本次设计的具体位置、范围、及开展的主要工作。

3)现场调研及道路、交通条件分析 根据设计内容,确定调研内容,主要包括所提供设计资料的校对、现状道路的基本信息、交通流运行特征、交通设施布局、交叉口渠化及信号控制、行人交通流特征,路边停车管理等。现状问题分析主要从交通设施设计的规范性、渠化设计的合理性、行人过街组织与设计、非机动车处理、公交站站点位置、容量及形式设计、路边停车管理的有序性等方面进行。

4)设计原则 依据规范要求,阐明各项设计的设计原则。

5)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含各类交通设施设计的计算与论证)(1)交叉口渠化:主要包括交叉口渠化设计说明、交叉口进口道展宽段、渐进段长度设计(含导向车道线长度、鱼肚皮设计计算)、人行横道宽度确定、公交站台位置、容量及形式论证与设计、指路标志信息的选取及尺寸说明等。

(2)交通标志设计:依据最新的规范,进行交叉口及路段交通标志的详细设计,包括各类标志前置距离、设置组合、设置形式、指路信息选择、版面设计、尺寸设计等内容的论证,以及标志牌结构设计、支撑方式设计等。

(3)交通标线设计:依据最新的规范,进行交叉口及路段交通标线详细设计,包括车道宽度标划、车道数确定、交叉路口及路段纵向标线、横向标线及字符标记等的设计与论证;

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站点布局及形式设计等。

(4)无障碍设施设计:依据相关设计原则,主要对道路缘石坡道、盲道以及无障碍标志进行设计。包含盲道设置形式、设置位置及盲道砖类型规格及纹样设计;

缘石坡道位置、平面形式设计、以及无障碍标志牌设计等。

(5)绿化设施设计:依据相关设计标准,对道路绿带进行设计,绘制道路标准段绿化景观大样图。

(6)照明设施设计:依据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对道路照明设施设置形式、布灯方式、设置高度、设置位置等进行设计,绘制道路照明平面布置图。

(7)其它交通设施设计:包括物理隔离设施、信号灯。主要确定隔离设施设置位置、形式及高度,人行横道信号灯、方向指示灯的数量及位置等。

7)施工要求 标志、标线等施工过程应注意的事项,包含涂料施工、标志安装、防锈防腐措施、运输等注意事项。

2、交通设施数量汇总表 包含标志、标线、标志杆、信号灯、控制系统、照明设施等交通设施数量及尺寸等。

3、CAD设计图纸(A3图纸打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平面设计图 Ø 交叉口及路段标志标线设计总图(2)交通标志标线大样图 Ø 机动车导向箭头大样图 Ø 地面道路标线大样图 Ø 交通标志版面大样图 Ø 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标志标线布置大样图(3)交通标志支撑结构设计图 Ø 单柱式标志结构设计图 Ø 双柱式标志结构设计图 Ø 悬臂式标志结构设计图(4)交通标志基础设计图 Ø 单柱式标志基础 Ø 双柱式标志基础 Ø 单悬臂标志基础(5)无障碍设计 Ø 人行道行进盲道与提示盲道设置图 Ø 盲道砖类型规格及纹样样图 Ø 人行道单面(三面)坡缘石坡道平面位置图 Ø 人行道缘石坡道平面位置图(6)绿化设计 Ø 道路绿化设计平面图 Ø 道路绿化设计大样图(7)照明设计 Ø 道路照明设施平面布置图 根据分组情况,各组成员提交的设计图纸如下表:

(1)标段内(交叉口或路段)标志标线设计总图(2)按学号顺序四选一 序号 主要内容 备注说明 1 交通标志牌面大样图(指路标志)、单柱式标志结构图、交通标志基础一、绿化设计图 2 交通标志牌面大样图(其它标志)、双柱式标志结构图、交通标志基础二、照明设计图、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标志标线布置大样图 其它标志包含交叉口及路段上设置的禁令、指令及警告标志。机动车导向箭头大样图、单悬臂指路标志结构图、交通标志基础三、无障碍设计盲道设计图 4 地面道路标线大样图、单悬臂分道标志结构图、交通标志基础四、无障碍设计缘石坡道设计图(二)设计要点 l 注意《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最新规范中部分标志标线设置参数和形式的调整,本课程设计所设计内容要求按最新规范规定进行,规范中没有详细规定的内容可以参照《长沙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优化指南(试行)》等其它设计资料进行。

l 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支路的路段上机动车道宽度一般为3.25m~3.5m;

平面交叉路口进口道受现有道路宽度限制时,每条机动车道宽度可采用2.8m~3.5m,当大型车辆混入率小于15%时可取下限;

特殊情况其宽度不应小于2.5m。平面交叉路口出口道每条机动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m,但出口道只有一条车道时不应小于3.25m。

l 车道宽度的计算界限规定:车行道中心双实线以一侧单实线线宽中心计;

中心单实线、车行道分界线和车行道边缘线均以线宽的中心计。

l平面交叉口计算车速应视车流行驶方向而定,直行车在进口道部分的计算车速一般宜取路段车速的0.7倍,左右转车辆的计算车速宜取路段车速的0.5倍。

l 交叉口渠化设计(1)各进口道部分的车道数一般应多于相应道路路段的车道数,当确定进口道车道数及划分车道功能时,应考虑高峰小时周期平均到达量。

(2)应根据其流入交通的流量、流向及相交道路类别确定进口道车道数、划分车道功能并做渠化设计;

(3)交叉口设计应注意节约用地,合理拆迁;

(4)交叉口几何设计、交通设施设计应与交通信号控制设计同步进行,相互协调;

(5)应考虑行人的通行,并符合残疾人、儿童、老人等交通弱者的通行要求。

l 注意规范规定的交通标志和标线的配合建议。

l 设置连续照明的机动车交通道路的照明标准值应符合规范规定,并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诱导性。

l 人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侧,均应设置缘石坡道,可选择单面坡或三面坡的形式;

城市中心区道路的人行道应设置盲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人行横道及主要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

l 道路绿化设计应结合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城市美化等要求,选择种植位置、种植形式、种植规模,采用适当树种、草皮、花卉。

四.提供的设计资料及参考资料 1)相关电子地图 2)电子文献 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一部分:总则》GB5768.1-2009. 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二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5768.2-2009. 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三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 Ø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Ø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 Ø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Ø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 Ø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图集05MR601),2005 Ø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图集05MR501),2005 Ø 长沙市建设委员会,长沙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优化指南(试行),2009 3)长沙市城市道路设计部分图纸 Ⅲ、课程设计报告 一、概述 1、项目设计背景 长沙城市五一路与韶山路交叉口位于东西方向的主干道五一路与南北方向的主干道韶山路的交叉口,交叉方式为三层下穿式立交,其中五一路与多条南北方向的道路相交,向西并直接通向湘江一桥,而韶山路是贯穿南北方向的主干道,道路沿线为长沙市城区中心地带,属于商业中心,交通量巨大,人流车流均很复杂。本次设计主要以交叉口和五一路内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为主,道路设计范围内与长沙市东西主干道五一大道相交,作为长沙市城区的大动脉,其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对于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缓解沿线的交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设计范围 五一路与韶山路交叉口 3、设计内容 本次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以《长沙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优化指南(试行),2009》的城市主要进行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交通标志标线设计、交通安全设施设计、道路照明设计、道路绿化设施设计、道路无障碍设施设计。

4、设计速度 长沙市五一路为城市主干路(I级),路段设计速度为60km/h,平面交叉口计算车速应视车流行驶方向而定,直行车在进口道部分的计算车速一般宜取路段车速的0.7倍,左右转车辆的计算车速宜取路段车速的0.5倍。

5、设计依据 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3、《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 6、《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CJJ75-97.8、《路面标线涂料》(JT/T280-1995).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1995).10、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图集05MR601),2005 11、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图集05MR501),2005 12、长沙市建设委员会,长沙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优化指南(试行),2009 13、李俊利.《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4、孟祥海.《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15、杨晓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16、杨佩昆.《交通管理与控制》.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气象 设计道路所经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370mm,降雨多集中于4~8月,年平均气温16.8~17.2℃,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12℃,历年最大风速24m/s,多年平均风速2.6m/s。

2、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设计设施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范。

三、设计原则 依据规范要求,阐明各项设计的设计原则,还要注意以下原则:

1、交通安全设施 (1)首先应当满足交通安全和通畅;

(2)充分发挥绿化带作用;

2、照明设施 (1)避免与沿线地上、地下管线,各种构筑物以及人防工程等相互干扰;

(2)道路照明的设计应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环保、维修方便的原则进行。

3、标志和标线(1)保证车辆和行人在交叉口能以最短的时间顺利通过,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适应各条道路的行车要求。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应传递信息清晰、明确、简洁的信息,以引起道路使用者的注意,并使其具有足够的发现、认读和反应时间。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不应传递与道路交通无关的信息,如广告信息等。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传递的信息不应相互矛盾,应互为补充。

4、无障碍设施 (1)应能达到建设环境的所有地方,可接近性和易接近性;

(2)应能进入建设环境的所有地方,可达性;

(3)应能使用建设环境内的所有设施,可用性;

(4)应在到达、进入、使用建设环境所有设施时,并不感到是被怜悯的对象;

(5)安全性和可工作性。

5、道路绿化 (1)结合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城市美化等要求,选择绿化种植位置、种植形式和种植规模,并选择适当的树种、草皮和花卉。

(2)应选择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和城市复杂环境的乡土树种,要选择树干笔直、树形美观、夏日遮阳;

(3)道路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

(4)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

(5)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统筹安排,并应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

(6)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合植物间伴生的生态习性;

不宜绿化的土质,应改善土壤进行绿化;

(7)修建道路时,宜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

(8)道路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

道路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相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

(9)道路绿化应远近期结合。

四、五一路与韶山路交叉口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方案 此交叉口为下穿式三层立交,第一层为韶山路直行车道,第二层为东西方向的非机动车和人行通道,第三层为平面交叉。为保证交叉口的交通疏解能力,需要对交叉口进行精细的交通设计,特别是第三层的平交口设置。首先是要设置导流岛,进行交叉口渠化设计,在保证车辆通行空间的基础上,尽量减小交叉口面积,以尽量缩短车辆通过停车线之间所需时间;

设置左转专用车道和右转专用车道,保证交叉口的运行秩序;

设置调头车道,与左转车道共相位,为调头车辆提供方便;

根据路口高峰小时交通量分布,优化信号配时方案,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1、交通工程技术原则 (1)交通分离原则:不同流向、不同种类的交通流应在交通空间、时间上分离,避免发生冲突。

从形式上看,有法规分离和物理分离两类。从内涵上,有时间分离和空间分离两种。空间分离靠标志标线来实现,时间分离靠信号相位来完成。

(2)交通连续原则:交通连续原则即保证大多数人在交通活动过程中,在时间、空间、交通方式上不产生间断。

(3)交通负荷均分原则:交通负荷均分是指对路网交通流进行科学的调节、疏导,达到路网各节点交通压力逐步趋向大小一致,不会由于某一点压力过于集中而造成交通拥堵,这也是交通优化所追求的目标。

(4)置右原则:按照车道分布,从左至右交通流速度依次降低来分配车道即层流,按照交通流层流动态规律分配车道,层间行驶阻力最小,发生冲突机会最少,并且层间速度差也最小。反之,则易产生大量的并线变道,频繁的合流分流冲突引起交通紊流,造成拥堵和事故。

((5)优先原则:优先是指对某一种交通流给予优先通行特殊待遇,有车种及流向优先如小轿车专用道、公交专用道(优先道),直行车流优先,主路(或环岛内)车流优先等。

2、交通组织思想方法原则 (1)通行能力资源配置原则:这是道路交通组织的基础,源于管理学中的“木桶原理”,即长短不齐的木片箍成木桶,桶内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木片。通行能力资源配置的核心是上下游相同流向通行能力匹配问题,即上游路口最大通行能力应取决于下游路口所能提供的最大通行调控能力。

(2)路权分配原则:通行能力分配的实质是路权分配。路权分配不仅是要为管理者创造执法条件,更重要的是要让不同的交通行为人看懂各自的时间路权和空间路权。路权分配得清楚,表现得简单明了,交通执法才不会出现纠纷,交通秩序才会有根本性的好转。

(3)以人为本,方便群众的原则:交通组织不应以方便管理为出发点,而应以方便多数人出行为准则。在交通供需倒置的条件下,不同种类交通流在使用同一路面时都对通行条件提出需求,而这些需求往往又相互矛盾,故要求我们按照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通行时的规律特点综合进行交通组织,即混合交通组织。首先应以弱势群体的安全为基点,按照行人、骑车人、机动车驾驶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在尽可能照顾行人、骑车人的前提下,进行混合交通的综合交通组织。

(4)动静态交通组织相结合的原则:在路网静态通行能力资源配置基础上,根据路网各节点流量负荷,进行流量流向的动态调整,即通过不同节点的交通压力转移来达到路网交通压力均分的目的,减少交通拥堵发生的机会。

3、交通标志设计 依据五一路和韶山路的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Ⅰ级;

设计车速:行车速度为60km/h,标志的设置如下:

(1)标志文字:字体长沙市推荐使用交通部推荐的“交通标志专用字体”,文字大小依据规范选择,字高和字宽相等,汉字高度为35~50cm,交通标志专用字体如下:

其他文字与汉字高度关系如下表3所示 指路标志中文字的间隔、行距等按下表规定取值。

(2)标志尺寸:

警告标志:标志代号如图6.3所示,其边长、边宽根据车速60KM/H,三角形边长(A)采用90cm,黑边宽度(B)采用6.5cm,黑边圆角半径(R)采用4cm,衬变宽度(C)采用0.6cm。

图6.3警告标志尺寸代号 禁令标志:标志代号如图6.4,各尺寸采用表7 中速度范围为40~70的值。

图6.4禁令标志各部分尺寸代号 指示标志:标志代号如图6.5,各尺寸采用表8 中速度范围为40~70的值。

图6.5指示标志各部分尺寸代号 指路标志:指路标志外边框和衬边的尺寸,如图6.6所示,其大小根据字数、文字高度及排列情况确定,详细参见指路标志大样图。

图6.6外边框和衬边尺寸(3)标志设置位置 警告标志根据设计速度60KM/H,减速到交叉口处停止,采用的前置距离为30m,禁令、指示标志设置在禁止、限制或遵循路段开始的位置。

4、交叉口渠化设计 五一路与韶山路交叉口为下穿式三层立交,第一层为韶山路直行车道,第二层为非机动车和人行通道,第三层为平面交叉。为保证交叉口的交通疏解能力,主要是是第三层的平交口设置。第三层平交口首先是要设置导流岛,进行交叉口渠化设计,根据左右转弯车流的行驶路径,进行左转弯待转区设置、停止线前置、左转弯引导线设置,并根据道路宽度,增加进口道的车道数,在保证车辆不受影响的条件下压缩车道宽度,提高通行能力。韶山路上进入交叉口后均设置三个左转弯车道,并设置左转弯引导线,车道宽度可以设置成与正常路段宽度相同。五一大道则由正常路段的三车道变为四车道。根据桥面宽度的大小,五一大道出口道不能压缩的的情况下,五一大道各进口车道的宽度均采用3m。整个交叉口的渠化在保证车辆通行空间的基础上,尽量减小交叉口面积,以尽量缩短车辆通过停车线之间所需时间;

设置左转专用车道和右转专用车道,保证交叉口的运行秩序;

设置调头车道,与左转车道共相位,为调头车辆提供方便;

根据路口高峰小时交通量分布,优化信号配时方案,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根据新规范左转待行区的要求如下:

左弯待转区线为白色虚线,用来指示左转弯车辆在直行时段进入待转区等待左转的位置。

左弯待转区线应在设有左转弯专用信号且辟有左转弯专用车道时使用,设于左转弯专用车道前端,伸入交叉路口内,但不得妨碍对向直行车辆的正常行驶。左弯待转区线为两条平行并略带弧形的白虚线,线宽15cm,线段及间隔长均为50cm,其前端应划停止线。在待转区内须施划白色左转弯导向箭头,导向箭头长3m,一般施划于左弯待转区的起始位置和停止线前各施划一组,左弯待转区较长时,中间可以重复设置导向箭头,左弯待转区较短时可仅设置一个导向箭头。

5、交通标线设计(1)人行道与人行横道设计 人行道为城市道路两侧供行人使用的设施,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按《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设计了满足乘轮椅者、拄盲杖者及使用助行器者的通行及使用要求的无障碍设施。韶山路人行道宽度设置为6m。

本路段中交叉口为立体交叉,不需要设置人行横道,只要设置支路、小巷与支路及以上等级道路交叉口的4m宽的人行横道,设置了人行过街横道的地方后,并设置相应的配套标志和标线。

(2)道路标线行车道设计 道路全线机动车道设计宽度为3.5m,交叉口处有不同的参见交叉口渠化设计宽度。每侧行车道车道宽度设计为:0.5m路缘带+3.5×4m)行车道+0.5m路缘带。行车道均设置白色车道边缘线。对行车道部分的不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采用双黄实线,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采用白色6-9虚线。主要的道路标线设计方法如下:

①.左弯待转区线。

左弯待转区线为白色虚线,用来指示左转弯车辆在直行时段进入待转区等待左转的位置。

左弯待转区线应在设有左转弯专用信号且辟有左转弯专用车道时使用,设于左转弯专用车道前端,伸入交叉路口内,但不得妨碍对向直行车辆的正常行驶。左弯待转区线为两条平行并略带弧形的白虚线,线宽15cm,线段及间隔长均为50cm,其前端应划停止线。在待转区内须施划白色左转弯导向箭头,导向箭头长3m,一般施划于左弯待转区的起始位置和停止线前各施划一组,左弯待转区较长时,中间可以重复设置导向箭头,左弯待转区较短时可仅设置一个导向箭头 ②.路口导向线 在平面交叉口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或交通组织复杂,车辆寻找出口车道困难时,应设置路口导向线,辅助车辆行驶和转向。

路口导向线为虚线,实线段2m,间隔2m,线宽15cm。

连接同向车行道分界线或机非分界线的路口导向线为白色圆曲(或直)虚线;

连接对向车行道分界线的路口导向线为黄色圆曲(或直)虚线。

根据规范要求机动车的导向箭头如下:

③.道路出入口标线 道路出入口标线用于引导驶入或驶出车辆的运行轨迹,提供安全交汇,减少与突出缘石碰撞的可能,一般由出入口的纵向标线和三角地带的标线组成。

出入口标线的颜色为白色,应结合出入口的形式和具体线形进行设计布置。

④.双黄实线作为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分界线时,禁止双方向车辆跨线或压线行驶。一般施划于单方向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机动车道而没有设置实体中央分隔带的道路上,除交叉路口或允许车辆左转弯(或掉头)路段外,均应连续设置,可采用振动标线的形式。黄色实线线宽一般为15cm,特殊情况下可降低至10cm,两标线的间隔一般为10cm~30cm。

在赤岭路引道应设置双黄线。

⑤.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相交的地方设置禁止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用于禁止车辆跨越车行道分界线进行变换车道和借道超车。设于交通繁杂而同有多条车行道的桥梁、隧道、弯道、坡道、车行道宽度渐变路段、交叉口驶入段、接近人行横道线的路段或其他认为需要禁止变换车道的路段。用于路口驶入段时,也可称作导向车道线,其施划长度应根据路口的几何线形确定,一般不小于30m。

本标线为白色实线,一般线宽为10cm或15cm,交通量非常小的农村公路、专属专用道路等特殊应用情况下,线宽可采用8cm。可采用振动标线的形式。

⑥.停止线:表示车辆等候放行的停车位置。可施划于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铁路平交道口、左弯待转区的前端、人行横道线前及其他需要车辆停止的位置。

停止线为白色实线。双向行驶的路口,停止线应与对向车行道分界线连接。单向行驶的路口,其长度应横跨整个路面。停止线的宽度可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行驶速度的不同选用20cm、30cm、40cm。

⑦.导流线:表示车辆需按规定的路线行驶,不得压线或越线行驶。

主要用于过宽、不规则或行驶条件比较复杂的交叉路口,立体交叉的匝道口或其他特殊地点。导流线应根据交叉路口的地形和交通流量、流向情况进行设计。

导流线的颜色为白色,与道路中心线相连时,也可用黄色。标线型式可分为单实线、V 型线和斜纹线三种。

⑧.出入口导向车道线及导向箭头:

出入口导向车道线的长度应根据路口的几何线形确定,其最短长度为30m。导向车道线应划白色单实线,表示禁止车辆变更车道;

B.3.3.2平交路口驶入段的车道内,除可变导向车道外,应有导向箭头标明各车道的行驶方向。

非机动车组织到人行道上通行,交叉口处设置了专门的非机动车道。

车道标注详见平面设计图。

(3)掉头设计 在平交口上,每个进口均设置了掉头标志和标线,掉头位置要满足最小掉头半径要求,详见平面图。

(4)交叉口设计 交叉口拓宽进口标线分为2部分:实线段(禁止变换车道线)和虚线段。实线段长度按下表选取为60m(依下图选取);

虚线段长度为40米,条件不允许的路段最小可设置30米。虚线段为实线段的延长线,直行车道线必须连续不间断,确保”路权”的完整无空档。车道的车道数保持平衡性。左转弯导向线和左转弯待转区标线规格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左弯待转区线为两条平行并略带弧形的白虚线,线宽15cm,线段及间隔长均为50cm,其前端划停止线。在待转区内须施划白色左转弯导向箭头,导向箭头长3m,一般施划于左弯待转区的起始位置和停止线前各施划一组,左弯待转区较长时,中间可以重复设置导向箭头,左弯待转区较短时可仅设置一个导向箭头。

此处平面交叉口面积较大交通组织复杂,设置路口导向线,辅助车辆行驶和转向。

路口导向线为虚线,实线段2m,间隔2m,线宽15cm。设置为连接对向车行道分界线的路口导向线,颜色为黄色圆曲虚线。

6、无障碍设施设计 依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和《长沙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本次设计的无障碍设施设计主要包括缘石坡道坡道、盲道的设计。

缘石坡道设置在人行道的各种路口去必须设置,缘石坡道必须设在人行道的范围内,并与人行横道相对应;

缘石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缘石坡道峡口最多高出车行道地面20mm,根据具体的布设地点要求,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根据人行道宽度适当取值,但不能小于1.2m,各面坡度不能小于规范规定值。

行进盲道设计。行进盲道与人行道走向一致,布置在人行道上无障碍、无空间伤害的、行人较少的地方,设置要连续,避开井盖铺设,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根据设计路段的情况,行进盲道宽度设置为0.5m,感触材料规格要符合有关规定(如下表6.1)。铺设位置按照以下要求铺设:人行道外侧有围墙、花台、绿篱时行进盲道距离其0.5m,人行道内侧有树池时,行进盲道距离其0.5m,无树池时距离立缘石0.6m。盲道的颜色要求选择中黄色。

提示盲道设计。提示盲道宽度设置为0.5m,感触材料规格要符合有关规定(如表6.2)。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以及拐弯处应设置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如图6.7)。人行道中有台阶、坡道等障碍物时,在相距其0.5m处,应设置提示盲道。

4.2.1 盲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

指行残疾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图4.2.1-1);

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应设圆点形的提示盲道(图4.2.1-2);

4.2.3 提示盲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行进盲道的起点和终点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图4.2.3-1);

行进盲道在转弯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图4.2.3-2);

行进盲道触感条规格表如下 提示盲道触感圆点规格表如下:

7、绿化设施设计 整段道路绿化设计的主要内容为两侧绿化带绿带。

两侧绿化带绿化:两侧绿化带宽2m,每隔6米种植一颗红继木,剩余地块满铺草坪,不露黄土。靠车行道的行道树应满足侧向净宽的要求。株距4~10m,绿化带净宽度见表13.2.11。树池宜采用方形,每边净宽大于或等于1.5m;

采用矩形时,净宽与净长宜大于或等于1.2×1.8m 8、照明设施设计 道路照明标准应根据城市的规模、性质、道路分类按表14.2.2选用。中、小城市可视其道路分类降低一级使用,但路面平均照度应大于或等于1lx(相应亮度约为0.1cd/m2)。

(1)布灯方式和灯具选择 沿线道路照明采用普通双臂路灯双侧对称布灯方式,路灯杆设于道路两侧机非绿化带内。机动车道侧照明光源功率为NG400W,非机动车道侧照明光源功率为NG250W,臂长2.5m,灯具为截光型灯具,安装高度12.5m。适当加大仰角(≤15°)以提高车行道平均照度。

按规范,交叉口照明较直线段应相应提高,在交叉口设置中杆灯作为补充照明,布设位置详见照明布置图。中杆灯所采用光源功率为5×NG400W(H=15m),灯具为投光灯具。

本照明工程所用光源均为高压钠灯,所有灯具均要求自带补偿电容(COSΦ≥0.9)。照明灯杆采用钢质锥形杆,并且应采用热浸锌对灯杆和灯臂表面进行防腐处理,每杆路灯在安装时均配单灯保护熔断器。本工程照明灯杆杆距为30m。

(2)路灯节能 此工程沿线非机动车道侧道路照明采用“半夜灯”开关控制方式,机动车道侧路灯均加装单灯变流节能装置;

供电变压器选用高效节能变压器;

照明灯具选用高光效、优配光的灯具;

灯具内配置电容、耗能低的镇流器及性能卓越的启动设备。从上述四个方面降低电力系统损耗,提高照明功效,减少能耗。

(3)环境美化:

路灯照明主要考虑功能性照明,线杆以简捷流畅为原则,整个工程的照明效果具有很好的视觉诱导性,给人以整体的协调感和舒适感。道路照明标准如下:

9、信号灯设计 在立交顶层布设四组信号灯,东西方向有直行、左转两个相位,南北方向只有左转相位。信号灯布置在桥梁栏杆位置,不能使用独立基础,需要附着在桥梁上,要验证附着位置是否符合强度要求,高度也要符一定要求。

10、港湾式公交站设计 公共电、汽车交通应结合地下铁道、缆车、索道、轮渡等交通站点设站。城区停靠站间距一般为500~600m,郊区视具体情况确定。

道路交叉口附近的站位,宜安排在交叉口出口道一侧,距交叉口50~100m为宜 根据规范在进口道上游路段和接近出口处的下游路段设计公交站台,考虑为了减少对车流的影响而采取港湾式公交站设计,图如下:

五、施工要求:

1、道路标线 道路标线涂料采用热熔型涂料,产品应附有合格检测报告;

涂料预混玻璃微珠,热熔施工时再面撒布玻璃珠。路侧标线为黄色(公交车站处为白色),其余均为白色。涂料密度≥1.8-2.3(g/cm2),软化点90℃-120℃,涂膜外观应无发皱、泛花、起泡、开裂、发粘等现象,涂膜颜色和外观应与标准板差异不大。不粘胎干燥时间≤3min,抗压强度≥12Mpa,玻璃珠含量15%-23%;

预混的玻璃微珠和面撒玻璃珠应符合《路面标线用玻璃珠》JT/T446-2001中的要求。各种标线的画法见设计图纸。

施工时要避免在高峰期施工,施工是不应影响交通的正常进行。

2、道路标志 交通标志的尺寸规格见附图,制作时应严格按照该图制作,指路标志尺寸偏差为其外形尺寸的±0.5%,其他标志外形尺寸偏差为±5mm。

标志板应平整,表面无明显皱纹、凹痕或变形,底板每平方米范围内的平整度公差不应大于1.0mm。厂商生产的交通标志需经持有CMA标志的国家计量单位检测。

标志面采用3M高级反光材料,标志面上文字采用中英文对照,地名用汉语拼音,专用名词用英文,其他图案、符号均应符合GB5768-2009的规定。

禁令、警告、指示标志底板采用玻璃钢材料,指路标志底板采用铝合金材料;

标志板与支架或立柱应能固定连成一体;

标志板应具有抗变型强度(标志板受到任意方向的500N的力的作用时,标志板的残余变形不应大于100mm/m);

铝合金板的化学成分,冷轧板材牌号、规格、力学性能、尺寸应符合GB3190、GB3880、GB3194的规定;

玻璃钢应符合《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1995中的要求。

交通标志立柱采用钢管材料,钢柱应进行热镀锌处理;

标志牌基础土基应夯实,禁令、警告、指示标志基础土基压实度≥80%;

指路标志基础土基压实度≥90%;

基础开挖时,若遇不良土基,请与设计单位联系现场协商处理解决。

警告标志距危险点或注意点的距离为30M。交通标志设置在驾驶人员和行人容易看到,并能准确判读的醒目位置。根据需要可设置照明或采用反光、发光标志。

各种标志一般设置在车辆行进方向道路右侧或分隔带上,不得侵入道路建筑限界,牌面下缘至地面高度为1.8-2.5m。

同一地点需设两种以上标志时,可安装在同一根标志柱上,但最多不应超过四种,标志内容不应矛盾、重复,并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排列。各种标志的基础及结构见设计图纸,但各种标志牌的牌面内容及尺寸在施工前应报交通管理部门审批。人行横道指示标志为一杆双面牌,牌面应与道路中心线垂直。

3、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安装要求 (1)标志的施工安装要求 标志基础可根据《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 年版)》第410 节的规定就地浇筑。在加工标志的支撑结构时,应保证钻孔、焊接等加工在钢材镀锌之前完成。所有标志板的槽钢应在粘贴定向反光膜之前焊接或铆固好。反光膜应用不剥落的热活性胶粘剂粘贴到标志板上。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颜色及字体应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及图纸的规定执行。在标志板的运输、贮存和搬运时,两块标志邻接面之间应用适合的衬垫材料分隔。

所有交通标志都应按图纸及规范的要求定位和设置。钢支撑结构应根据《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 年版)》第414 节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86)的规定制作和安装。标志支撑结构的架设应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门架标志结构整个安装过程应以高空吊车为工具,不允许施工人员在门架的横梁上作业。在横梁安装之前,应先预拱: 门架式标志横梁中间处的预拱度一般为50mm,悬臂标志的预拱度为40mm。

(2)标线、突起路标、轮廓标的施工安装要求 在标线工程正式开工前应进行实地试划试验。在正式划标线前,应首先清理路面,保证路面表面清洁干燥,然后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放样,并使用划线车进行划线。如果是热熔标线,则应先喷涂下涂剂。在喷涂标线涂料时,其温度应符合涂料生产商提供的使用说明的要求,否则会影响喷涂使用寿命。烃树脂类材料,保持在熔融状态的时间不大于6h;

树胶树脂类材料,保持在熔融状态的时间不大于4h。在进行划线时,应通过划线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好标线厚度。如果所划标线为反光标线,在标线表面撒布玻璃珠的工作应在涂料喷涂后立即进行,以0.3kg/㎡的用量加压撒布在所有标线上。喷涂施工应在白天进行,雨天、风天、温度低于10℃时应暂时停止施工。

在进行突起路标施工时,首先将设置位置的路面清洁干净,然后将环氧树脂均匀涂覆于突起路标的底部,涂覆厚度约为8mm,最后将突起路标压在路面的正确位置上,在环氧树脂,凝固前对突起路标不得扰动。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置突起路标时,先用硬刷和10%盐酸溶液洗刷混凝土表面,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待路面清洁干燥后安装突起路标。突起路标设置高度,顶部不得高出路面25mm。在降雨、风速过大或温度过高过低时,不应进行施工。

在安装轮廓标时,所有轮廓标的设置高度应符合图纸要求,同一类型的轮廓标安装高度应一致。在波形梁护栏上设置轮廓标时,应注意与护栏施工的衔接。在设置柱式轮廓标时,应注意对排水沟或路肩石的保护。

4、供配电、照明系统主要设施的施工安装要求(1)安装前的准备 1)供配电、照明系统主要电力设备和材料应从由获得相关部门颁发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采购,采购前应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对比,挑选信誉高、质量有保证的产品。

2)设备、材料在安装、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或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高低压开关柜、配电箱(盘)安装要求 1)柜、盘、箱的金属柜架及基础型钢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2)基础型钢安装不垂直度和不水平度应小于lmm/m,全长应小于5mm,位置误差及不平行度小于5mm。

3)柜、箱、盘安装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相互间接缝不应大于2mm,相邻两盘边的盘面偏差小于lmm。

4)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必须大于0.5Mn,二次回路必须大于1Mn。

5)带电体裸露载流部分之间或与金属体之间电气间隙应符合规范要求。

6)柜、箱应有可靠的电击保护,柜内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S,应根据电源进线相线截面积S 决定,当S 在35—400m ㎡之间时S,应不小于S/2,且材质与S 相同。

7)箱、盘安装应牢固,底边距地面为1.5m,照明配电板底边距地面不小于1.8m。

(3)变压器、箱式变电所安装要求 1)变压器的低压侧中性点、箱式变电所的N 母线和PE 母线直接与接地装置的接地干线连接;

变压器箱体、干式变压器的支架或外壳应接地(PE)。

2)油浸变压器运到现场后,三个月内不能安装时,应检查油箱密封情况,做油的绝缘测试,并注以合格油。

3)除厂家有规定外,1000kVA 以上变压器应做器身检查。

4)变压器的交接试验应符合相关规定。

(4)柴油发电机组安装要求 1)柴油发电机馈电线路连接后,两端的相序必须与原供电系统相序一致。

2)发电机中性线(工作零线)应与接地干线直接连接。

3)发电机组至低压配电柜馈电线路的相间、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n;

塑料绝缘电缆电线路直流耐压试验为2.4kV,时间15min,泄漏电流稳定,无击穿现象。

4)发电机的试验必须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附录A 中规定的发电机的静态和运转试验标准。

(5)不间断电源UPS 安装要求 1)不间断电源的输人、输出,各级保护系统和输出的电压稳定性、波形畸变系数、频率、相位、静态开关的动作等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试验调整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2)各连线的线间、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n。

3)不间断电源输出端的中线(N 极),必须与由接地装置直接引来的接地干线相连接,做重复接地。

4)安装时应横平竖直,水平度、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5‰。

5)主回路与控制回路应分别穿保护管敷设;

在电缆支架上平行敷设应保持150mm 距离。

(6)母线安装要求 1)母线的材质应符合规定要求。,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裂纹、折皱、夹杂物、变形和扭曲。

2)矩形母线应进行冷弯、不得热弯,用螺栓固定搭接时,搭接要求、紧固力矩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9—1990)中的规定。

3)连接螺栓两侧应有平垫圈,相邻垫圈间应有大于3mm 的间隙;

螺母侧应装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

4)母线安装应平直,安全距离应符合规定。

5)母线的相序排列及涂色,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上、下布置的交流母线,由上至下排列为A、B、C 相,直流母线正极在上,负极在下;

水平布置的交流母线,由盘后向盘前排列为A、B、C 相,直流母线正极在后,负极在前;

面对引下线的交流母线,由左至右排列为A、B、C 相,直流母线正极在左,负极在右;

母线的涂色:交流是A 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 相为红色;

直流是正极为赭色,负极为蓝色。

(7)电缆线路敷设要求 1)直埋电缆的埋深不应小于0.7m,敷设时应做波浪形,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1992)中的规定,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为10 倍外径。

2)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 厚的软土或砂层。

3)管道敷设时,电缆管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

4)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5)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6)电缆在沟内敷设时,应遵循低压在下、高压在上的原则。

(8)灯具安装要求照明设备安装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9—1996)。

1)具有产品合格证和CCC”认证标志的灯具安装时,灯具的吊钩圆钢直径不应小于灯具吊挂销钉的直径,且不小于6mm,大型花灯的固定及悬吊装置,应按灯具重量的二倍做过载试验。

2)当灯具重量大于3kg 时,应固定在螺栓或预埋吊钩上。

3)当钢管做灯杆时,钢管直径不应小于10mm,钢管厚度不应小于1.5mm。

4)立柱式路灯、建筑物景观照明每套灯具的导电部分对地绝缘电阻值大于2Mn。

5)在人行道等人员很密集场所安装的落地灯具;

无围栏防护,安装高度距地面2.5m 以上。

6)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m 时,金属构架和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及金属软管的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且有标识。

7)应急照明灯具安装,其电源除正常电源外,应另有一路电源供电。在正常电源断电后,电源转换时间为:疏散照明及备用照明≤15s,安全照明≤0.5s。

8)立柱式路灯、灯具与基础固定可靠,地脚螺栓备帽齐全。灯具的接线盒或熔断器,盒盖的防水密封垫完整;

金属立柱及灯具可接近裸露导体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接地单设干线,且有标识。

(9)动力设备安装要求安装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1996)。

1)动力设备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

2)安装应牢固,螺栓及防松零件齐全,不松动。

3)在设备的接线盒内,裸露不同相导线间和对地最小距离应大于8mm。

4)电动机等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n。

S)电动机应试通电,可空载试运行的电动机应运转2h,记录空载电流,检查机身和轴承的温升,检查有无异常。

(10)配电工程安装要求 1)钢管敷设 ①潮湿场所和直埋于地下时应采用厚壁钢管,干燥场所应采用薄壁钢管。

②钢管的内壁、外壁均应做防腐处理。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

③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钉连接。

④明配钢管或暗配镀锌钢管与盒(箱)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套帽固定,与设备连接时,应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管口与地面的距离宜大于200mm。

⑤镀锌钢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

2)塑料管敷设 ①塑料管及其配件必须由阻燃处理的材料制成,不应敷设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

②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采用插入法涂专用胶合剂连接;

当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 倍。

③塑料管直埋于现浇混凝土内时,应采取防止发生机械损伤的措施,敷设时其温度不宜低于-15℃。

④暗配时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距离不应小于15mm。

3)配线 ①导线的芯线应采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套管连接。在配线的分支线连接处,干线不应受到支线的横向拉力。

②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在同一根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应穿于同一钢管内。

③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穿入同一根管内,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 根。

六、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设计总结 经过两个多星期的课程设计,使我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逐渐形成了能结合实际并按照规范标准要求正确运用交通工程实施理论知识的能力。而交通工程实施设计主要通过在道路上布设交通工程实施来提高道路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美化交通运营环境,从而实现车辆在道路上高速、高效、安全、舒适、的行驶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是根据已有的道路线形为地图进行交通工程设施设计,通过对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达到应有的目的。重点采用的方法是通过交通渠化以及布设和信号配时的方法在空间和时间上分离交通冲突,在空间上通过渠化各进口、左转弯待转区设置、前置停止线和设置左转弯引导线等方法,并根据道路宽度,在保证车辆不受影响的条件下压缩车道宽度,以增加进口道的车道数,同时还要减小交叉口面积。在时间上通过信号控制来解决直行和左转之间的冲突,以合理的安排交通运行方式来提高次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在通过布设交通工程设施的同时也还要满足照明要求,还要重视行人、非机动车、公交车真心站台以及绿化的的设计,并且不但要满足实际的可行性更要满足规范要求。

通过此次交通工程设施课程设计,使我对交通工程设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不但熟悉了交通工程设施设计的相关规范,并且对交通工程设计的相关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以后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工程汇总表 八、课程设计成果图表和图纸(1)标段内(交叉口或路段)标志标线设计总图(2)地面道路标线大样图(3)单悬臂分道标志结构图(4)交通标志基础四(交通标志基础设计图)单柱式标志基础 双柱式标志基础 单悬臂标志基础(5)无障碍设计缘石坡道设计图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项目 分值 优秀(100>x≥90)良好(90>x≥80)中等(80>x≥70)及格(70>x≥60)不及格(x<60)评分 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 参考标准 学习态度 15 学习态度认真,科学作风严谨,遵守组织纪律 学习态度比较认真,科学作风良好,遵守组织纪律 学习态度尚好,遵守组织纪律 学习态度尚可,能遵守组织纪律 学习马虎,纪律涣散,工作作风不严谨 设计任务完成情况 15 严格保证设计时间,并按任务书中规定的进度开展各项工作 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 基本保证设计时间,按期完成各项工作 能按期完成任务 不能保证设计时间和进度 专业技术水平与实际能力 40 设计方案合理、分析与计算正确,设计图纸规范,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设计方案合理、分析与计算正确,设计图纸比较规范,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设计方案合理,分析与计算基本正确,设计图纸比较规范,有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 设计方案基本合理,分析与计算无大错,设计图纸无大错 设计方案不合理,分析与计算有原则错误,设计图纸有较多错误,实际动手能力差 报告撰写质量 30 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报告层次清晰,语言准确,格式规范;

图表非常工整、清晰 结构合理,符合逻辑,报告层次分明,语言准确,格式规范;

图表工整、清晰 结构合理,层次较为分明,文理通顺,格式较规范;

图表比较工整、清晰 结构基本合理,逻辑基本清楚,文字尚通顺,图表较工整 内容空泛,结构混乱,文字表达不清,错别字较多,图表不工整或不清晰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第二篇:交通工程设施参观心得

目录

实验一.........................................................................................................1

一、实验名称和类型..........................................................................1

二、实验时间......................................................................................1

三、实验地点......................................................................................1

四、实验目的......................................................................................1

五、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1

六、实验内容、过程记录..................................................................1

七、实验收获、心得及建议..............................................................3 实验二.........................................................................................................4

一、实验名称和类型..........................................................................4

二、实验时间......................................................................................4

三、实验地点......................................................................................4

四、实验目的......................................................................................4

五、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4

六、实验内容、过程记录..................................................................4

七、实验收获、心得及建议..............................................................5

0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和类型

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参观性实验

二、实验时间

2014年3月27日

三、实验地点

基础教学楼506实验室

四、实验目的

了解试验器材的功能和使用范围,适用条件等

五、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认真学习参观的实验仪器的功能、作用和适宜安装的条件;爱护实验室内的仪器,不能损坏仪器。

六、实验内容、过程记录

我们参观了实验室,实验室里面有各种小型的交通设施,最主要都是起视线诱导作用和提示作用的交通标志,有道钉,玻璃猫眼,警示灯,轮廓标,反光膜等多种交通设施。

道钉的规格一般为100mm*100mm*20mm,高度最高不超过25mm。反射器有多种,有反光片、反光珠,led发光、反光膜等。实验室里的道钉多为反光珠道钉和塑料道钉,还有两个太阳能道钉。道钉又叫做突起路标,主要安装在道路的标线中间或双黄线中间,通过其逆反射性能提醒司机按车道行驶。道钉的安装有直接贴在路面上的和打入路面的两种类型。警示灯,有工地警示灯,交通锥警示灯,根据供电情况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太阳能警示灯和需电源的警示灯。警示灯一般用在维护道路安全,一般用于道路维修施工时,起警告和提示的作用。

护栏,分为柔性护栏,半刚性护栏和刚性护栏,我们在实验室支看到了一种半刚性护栏,即波形梁护栏。波形梁护栏是一种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用组合型波形板活动式钢护栏,该护栏由两片波形钢护栏板及两者之间固定夹放的两根立柱构成,两根立柱固定夹装在两片波形钢护栏板之间。在公路正常营运时,该护栏利用插拔立柱可方便地插入开口处预先设置的插拔孔内,起到隔离和防护作用,同时与公路外边上的护栏带相呼应,整齐划一,美观配套。车辆对其碰撞时,由于波形钢护栏板有良好的耐撞性能和吸收能量的作用,既不容易被撞毁,同时又可对车辆和司乘人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玻璃猫眼是一种设置道路边缘的用于提醒驾驶道路轮廓和边界的设施。

轮廓标是沿道路两侧边缘设置、用于显示道路边界轮廓、指引车辆正常行驶、具有逆反射性能的一种交通安全设施,是一种视线诱导设施。根据其设置条件不同可分为独立式轮廓标和附着式轮廓标两类。当路边无构造物时,轮廓标为柱式,由柱体、逆反射体组成,独立设置于路边土路肩中,其主体结构为三角形断面立柱;当路边有构造物时,轮廓标为附着式,由逆反射体、支架和连接件组成。根据构造物的不同,轮廓标可分别附着于波形梁护栏、混凝土护栏、隧道侧墙和缆索护栏之上。实验室有一个弹性柱式轮廓标,可承受较大的外力冲击。轮廓标的作用不容小视,尤其是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车辆行驶速度较快,而车辆在夜间行驶过程中,可视距离较短,这样都会大大降低行车的安全度,因此为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公路前方线形指示非常重要,轮廓标是除道钉外的另一种轮可以通过对汽车灯光的反射,使驾驶员提早了解前方路况;道路两侧设置的轮廓标作为道路车行道边界的警示标志,也可起到夜间诱导、警告驾驶员的作用,很好地保证了通行车辆的行车安全。

反光膜分为钻石级反光膜、高强级反光膜、工程级反光膜和经济级反 光膜。钻石级反光膜适用于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交通标志。高强级反光膜适用于一般道路的交通标志,即通常的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道路和临时使用的标志。工程级反光膜适用于一般道路的交通标志,即通常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道路和临时使用的标志。实验室里见到的反光膜反光性能比较低。

七、实验收获、心得及建议

了解了这些交通设施后,才知道我们每天到处都可以看到的交通设施竟然蕴含着这么多的内涵。这一系列交通设施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它的施工涉及到力学的知识,它的安装所涉及的知识面就更广了,需要考虑驾驶员的视角,以及它能否很容易地被交通参与者看见并识别,它所反射的光线会不会给驾驶员造成视觉困扰,如眩光等现象。交通设施涉及与施工这门课程博大精深,还需要我们探索和学习。实验二

一、实验名称和类型

交通工程设施综合性实验

二、实验时间

2014年4月8日

三、实验地点

渝北区中央公园

四、实验目的

了解交通设施的设置和安装,落实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同时巩固我们学到的知识。

五、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仔细听老师讲解,注意生命安全,一切行动听从老师指挥。

六、实验内容、过程记录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乘车来到中央公园实地接触和认识我们在书本上学过的但并不形象的交通设施,下车后老师沿途给我们讲解各种设施的构造的和组成,怎样进行安装等,我们主要了解了交通标志标牌的安装,地下的网线和管道铺设,认识了控制机,配电箱,认识和了解了我们以前经常看见却从来认真地去了解和认识的一些交通设施设备。

路面上的道路指向标志,主要是地名,方向指示标志。由于道路比较宽,有双向八车道,没有中央分隔带,那里的交通标志所采用的支撑方式基本都是悬臂 式,设置于路侧人行道上,高于道路建筑界限。中间用隔离墩分离对象车流,同时起到视线诱导的作用,且有较好的反光效果。老师给我们看了交通标志的支撑立柱的防腐处理情况,立柱的表面镀一层锌然后再在锌的表面刷了一层漆。

每个交叉口都有一个控制机和一个配电箱,以保证电源的不间断供电需求,保证信号灯能正常运行,维持正常的交通秩序。在安装控制机的那个路口我们可以看到地面上的人行横道线是画错了,又把它清理干净重新画过的,根据路面残留的痕迹猜想是用火烧过的。

在参观交通设施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路侧的标线存在缺陷,出现了一些裂纹,看起其形状,究其原因,估计是路面没有清洁干净所致或路面收缩而涂膜不能应变时产生的裂纹,这也是新修的沥青路面大多会产生的缺陷,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一些对策,由于路面裂纹致使涂膜产生裂纹,所以宜选用能适合环境和条件的涂料,新浇筑沥青路面,保养时间需要2周以上;涂膜显出脆性,出现龟裂,要注意不使用长期库存的原料;涂料一定要搅拌均匀,控制好温度。涂敷时厚度要均匀,保持规定的涂敷量;玻璃珠撒布适时,均匀,不要过量。

在我们参观的十字路口附近安装了很多的交通标志和设施,在这么优美,清新的环境中,这些标志就晓得有点格格不入,应该和当地的景观相结合,但是这些交通标志又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这些交通设施必然会引起混乱,人们的生命安全就少了保障,如果少了指路标志驾驶员就不知道具体的路线,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这里转弯,不知道该选择哪条路,虽说现在也有很多导航工具,但是在驾驶的过程中老盯着导航看还是很危险的,这就显得有点矛盾了,也许我们应该选择一种新的方法来引导驾驶员行驶。

七、实验收获、心得及建议

如果我们能参观那种交通标志安装的施工现场那该有多好啊,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每一个过程,再加上老师的讲解,我想这样印象会深刻很多,比起我们在课堂上听老师空洞地讲更容易让人接受,为我们以后的工作也能提供一次很好的机会,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虽说老师也将讲得很卖力,但是语言的表达总是有限的,永远也比不上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看到的操作过程。

第三篇:交通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交通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实践

教材及实践指导书名称:交通工程学 实践学时:一周

适用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先修课程:交通工程学 后续课程:无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以交通工程理论为中心进行有针对性地各类交通数据调查的实际操作技能。通过课程的讲授与现场实践活动,实现从课堂理论到具体交通项目数据调查和数据处理的过渡,加深对专门知识的深刻理解。

二、实践的目的及要求

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区域交叉口规划设计,通过设计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对道路网交通规划的理解。

要求学生知道产生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解决交通拥堵的方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安排

内容:1)在费县选取不少于6个交叉口的区域,进行交通调查(现地调查或调用已有资料),分析各交叉口的现状通行能力和饱和度。

2)通过分析制定交叉口的规划、设计方案。

3)针对交叉口规划的制约条件阐述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安排:

1、下达任务书,现场勘察

1天

2、交通量调查

1天

3、饱和度计算与现状分析

1天

4、改进方案设计(含对现场的再调查)

1天

5、整理文稿、绘制图纸

1天

四、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任福田、刘小明、荣建等.交通工程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年12月

参考资料:中国公路学会《交通工程手册》编委会.交通工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上交:

1、规划说明书

1)项目概况:说明规划范围和目的;

2)设计过程叙述,外业调研过程、内业分析过程及现场信息再搜集的说明 3)方案分析与改进设计(结合图表)。(有条件的可附路段和路口照片)

2、设计图纸

1)绘制标有现状饱和度的平面图1张

2)按非土木行为制定方案的标有饱和度的平面图1张 3)按含土木行为制定方案的标有饱和度的平面图1张

考核: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按照5分制评分。评定实习成绩各等级的标准如下:

1)调查资料认真、准确程度 2)计算分析是否正确

3)交叉口规划设计方案(在技术、经济上)是否合理 4)对交通规划的认识是否正确、有一定深度、有独特见解

5)设计报告详细、清楚、条理

评“优”条件:以上五条评分标准中,皆达到为“优”。评“良”条件:以上五条评分标准中,错两条以内为“良”。评“中”条件:以上五条评分标准中,错三条以内为“中”。“不及格”条件:以上五条评分标准中,错三条以上为“不及格”。无论以何种方式抄袭他人大作业成果考核成绩不合格

制定人: 翟清翠

教研室主任:

系主任:

第四篇:交通工程专业交通设计重点

1.交通设计的概念:基于规划的理念和成果,以交通安全、通畅、便利与环境协和为目的,以交通系统的“资源”(包括时间、空间、经济的资源)为约束条件,对现有和未来建设的交通系统及其设施加以优化设计,寻求最佳改善交通的方案,最佳地确定:交通系统的时间和空间要素;贯穿于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之中,指导交通设施的土木工程设计与交通管理。具有中微观的性质。

2.交通系统分析包括:交通系统有机关系分析;交通设计需求分析;交通系统资源和约束条件分析;交通问题基本对策分析。

3.交通设计内容取决于涉及的对象目地和目标。

交通设计理论基础

1.理论基础体系:系统工程学、工业设计原理、交通工程学、交通资源与环境学、交通设计、交通土木工程学

2.交通系统基本要素:人/物的交通特性、交通载运工具、交通设施、交通环境、交通规则、系统信息特性道路通行能力影响因素::车道数,几何条件(车道宽、曲线半径、坡度、视觉环境等)路设计车速、车型、流量/流向;交通管理条件:通行权、速度、标志、标线、信号与配饰;其它条件:气候、环境、心理环境(行为特征)、车辆动力性能等

4.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影响因素:信号配时、道路条件、交通条件、规则及管理条件和交通行为等

5.交通冲突:是指两个或多个交通出行者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彼此接近一定程度,此时若不改变其运行状态就可能发生碰撞危险的交通现象。

6、交通设计以交通管理和控制理论为基础

第三章 交通问题及其特征分析

1.基础设施类型:城市道路等级反映道路的机动性与可达性。城市道路系统等级:快速路系统、干路系统、支路系统、生活区道路系统

2.交通系统广义的理解包括能实现人和物流动的所有交通方式 组成包括:交通主体 交通的载体以及交通的运行环境。

3.交通问题的本质是交通供需矛盾。

4.交通供需特征 :取决于交通设施和工具及行为与管理(信号等)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所能提供的交通服务能力,与交通设施、方式等相关;需求:是人物移动的目的地、交通方式、路径等的选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交通供需的不平衡性:供需间不平衡、交通需求时空分布不均性。交通供给的储备性:交通供给能力的最大值与最佳值之差。交通需求的可控性和随机性:刚性弹性需求,区别是受交通供给条件影响大不大。

5.TOD(公交导向的城市发展策略)模式是实现土地利用和交通发展互动的重要途径

6..交通结构与问题:结构:各种交通方式在总出行中分担比例的构成。取决于各种交通工具的适用范围、城市尺度与人口规模。城市用地的集约化(越高,公共交通分担率越大)。公交系统发展关键是城市用地的集约化。

7.出行组合方式:步行,非机动车、公共汽车,轨道、出租车、小汽车.9种

8.综合交通的特征:需求多样性、方式多样性、多子系统、多层次

9.绿色工具次序:步行,自行车、公共汽车,合乘车

10.通行能力不足型交通阻塞:A交叉口进口道通行能力不足:交叉口交通设计时特别考虑各类交通流通行能力的基本要求,对交叉口通行空间和通行时间等做出优化设计。B交叉口出口道通行能力不足:出口道车道数,应基于汇入的进口道车道与信号控制方案,以最不利条件为约束。考虑出口道通行能力与其下游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C城市主干路交叉口间距不当问题

11.通行能力不匹配型阻塞:a流出口与所衔接普通道路通行能力的不匹配,将导致出口车流滞留甚至排队延伸到快速路主线。快速路出口所衔接的普通道路通行能力与其下游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不匹配将进一步导致更大范围的交通阻塞。B交织区通行能力不匹配问题。C跨河(路)通道两端衔接设施通行能力不匹配。

12.通行时空资源浪费及通行能力挖掘不足型阻塞分为:

1、潮汐交通导致的交通问题

2、公交线路过度重复导致交通阻塞问题

3、通行能力挖掘利用不足型阻塞:交叉口通行能力挖掘利用不足(混合交通流无序、交叉口渠化和信号配时资源分配不当);路段通行能力挖掘不足问题(路段行驶条件组合不当、机动车路边停放不当);快速路进出口通行能力挖掘不足,快速路交织区通行能力挖掘不足。

13.交通规划与问题:城市道路网规划、红线规划、公交规划、停车规划

14.交通设计与交通问题:

1、道路横断面设计问题:空间资源利用问题;机动车单车道宽度过宽问题(导致土地和道路红线资源资源的浪费,引起违章超车现象)。

2、交叉口交通设计问题:交叉口混合交通流混乱问题(冲突点多且分布无序,导致交通流的混乱,降低交叉口的有序性、安全性和通行能力);通行能力匹配性问题;进口道车道功能与交通需求不匹配问题;内部空间设计问题;安全设计问题;行人过街设施问题。

3、道路沿线交通设计问题:路段进出交通问题;路段进出口视距问题路内停车与交通问题;路段行人过街与交通问题;附属设施设计与交通问题;交通与景观协调设计问题。

4、公共交通相关设计问题:公交专用道在交叉口进口道的处理问题(公交专用道在道路上的处理分为两个区段,其中路段部分设置于路测或路中,在交叉口区域受到其空间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公交专用道或延续为专用进口道);路段公交乘客过街交通设计问题(人行道应尽量设置于公交停靠站的上游,当受到条件限制,必须设置于公交停靠站下游,离开站台边缘的距离应保证大于30m,以保证公交车后续的车流视距良好);公交停靠站附近自行车交通处理问题;换乘交通设计问题。

15.交通控制策略参数:主要包括相位差、周期及配时、相位数及相序、绿信比

16.信号控制与交通设计结合问题:1不同相位的交通流饱和度不均衡,造成饱和度高的相位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而饱和度偏低的相位其绿灯末期无车辆通行;2同一相位内各流向饱和度不均衡造成在该相位绿灯期间,饱和度高的流向通行时间不足,而饱和度低的流向会出现车道闲置。

17.交通系统的性能取决于交通设施和交通方式

第四章 交通设计基础与条件

1.交通问题分析及对策:现状评价:交通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安全,秩序,便捷性。定性评价:交通秩序,交通心理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感官效果,道路通行资源有效利用情况,交通便捷性,公共交通准时性,乘客满意度等。方法:专家评价,实地勘测,问卷调查。定量评价:1设施瓶颈处的通行能力,延误,排队等;2行程时间,平均速度及方差;3交通事故的发生率;4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所占比例,公共交通满载率,行程时间等;5非机动车及行人的出行距离和换乘等待时间。评价方法:基于模型的计算方法,仿真方法;实测方法;基于各类图标的分析方法等。

2.道路功能及横断面概略设计:基于城市及区域交通的规划条件和现状条件,综合分析确定道路的基本功能,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和生活区道路;进一步确定道路和交叉口的横断面形式及其空间分配,包括: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道和分隔带布置及宽度。

3.路段概略设计:路段进出交通组织设计,路段行人过街交通设计,路段停车交通设计,近交叉口处的车道协调设计。

交叉口概略设计:进出口道车道数的确定、车道功能划分、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的处理以及控制方案选取。

4.设计指标:设计车速、车型、交通量,通行能力,饱和度,行程速度与方差,交叉口延误与排队长度。

5.详细设计• :道路横断面,人行道与人行横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路段进出,路段停车。交叉口:1机动车渠化2非机动车组织:左转二次过街、机动车道设置双停车线、非机动车停车线前移。3人行横道设计4信号配时设计:要点 相位的确定、相序的确定、最小绿灯时间、信号灯的选取。5交叉口内部空间6附属设施布局设计

6.交叉口设计::车道数确定、车道宽度、展宽度及其渐变段、左转特行区、掉头车道。排队状态:按车道依次排队(机动车)、交错、紧密型排队(非机动车、行人)

7.人行横道设计:沿道路缘石画一条直线做为人行横道的内侧边线,再向外侧偏移一个人行道宽度作为外侧边线。要点:

1、右转机动车跨越的两相邻人行横道之间应至少留有一辆标准车的长度,为右转机动车留出待行位置。

2、左转机动车跨越的两相邻的人行横道之间应能保证左转车的转弯半径

3、应尽可能缩短行人在交叉口步行的距离

4、人行道两端不应有障碍物。

8.信号配时设计原则:提高周期内的有效通行时间、在满足最小周期的前提下,非机动车应尽可能采用小周期、信号配时设计应与空间设计相协调、信号相位应根据交通流实际流量及特征灵活组合、在保证交通安全前提下,相序应使损失时间最小

第五章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P66

1.快速路:单车道通行能力1500 车速70~80 车道宽度 3.5~3.75 主干路:交叉口间距 500~800 车速60车道宽度

3.25~3.5 次干路 交叉口间距300~500 宽度3~3.5

2.交通工程技术原则:

1、分离原则

2、连续

3、负荷均衡:使路网中各时段交通负荷度趋于均衡,以最大限度利用道路通行资源

4、总量控制

5、置右

6、优先

3.左转非机动车交通二次过街设计:可以减少交叉口的冲突点数,对于提高混合交通流的有序性、安全性和通行能

力与效率有重要意义。

4.交叉口通行模式:

1、左转非机动车二次过街模式

2、左转非机动车随机动车通行模式。主要差异在于混合交通流通过交叉口时的冲突点数、过街时间等。

5.P89

6.交叉口人行横道位置设计:

1、为减少冲突提高安全性,缩短行人时间

2、应确保行人流线的顺畅

3、考虑与停车线位置的协调

4、相邻过街横道之间满足右转车停车让行空间的要求

5、左转半径不小于25m

7.过街位置选择:交叉口出设计人行横道,根据交叉口间距、道路性质、车流量、沿线两侧大型交通集散点及公交停靠站位置,路边停车等情况增设路段式慢行交通过街横道,在主干道和次干路的路段上,间距宜为250-300m,也可实施信号控制。不宜设置:

1、弯道、纵坡变化路段等视距不良的地方

2、车辆转弯进出较多又不能禁行的地方

3、交通瓶颈路段

8.立交的基本组成单元:相交道路主线路段、匝道、匝道与主线衔接单元(合流区、分流区、交织区、冲突区)

9.合流区:自由合流(主路车流优先)、强制合流、交替通行合流(主次优先等级相同)

10.出入口匝道横向位置分布:1内测式匝道(适用于匝道流出交通以左转和直行为主)2中间式匝道3外侧式匝道 当不采取禁行和分隔措施时,23都可对应于左转交织区或混合交织区,1对应于右转交织和混合交织区

10、交叉口群的划分原则:1距离原则(当交叉口间距大于某一阈值,不宜将其纳入同一交叉口群内协调控制)2协调方向流量原则3信号周期原则

11、右转进出交通设计方法:1当右进右出车流量较大时,为了减少低速车辆对主路交通的干扰,宜在主路开口处进行必要的拓宽设计,具体的右进拓宽长度应基于右进交通量和可能的排队长度分析加以确定。适用条件:主干路上的路侧出入口或支路开口,限制左转的进出交通处理方式。优缺点:可保证干道的交通功能,但少量车辆需绕行一定距离

2、路侧出入口开口的铺装仍保持与路段相同的慢行交通铺装方式,而支路开口处需要设置行人及非机动车过街横道。需为主线右转进入出入口的车辆留有一辆车的待行空间(5-6m)

第六章 公共汽车交通设计

1.公交优先:有利于公交系统发展的 一切政策与措施。通过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管控等措施,在通行时、空上给公交优先。

2.公交优先内容:道路沿途行驶优先、交叉口通行优先、公交停靠站通行优先

3.公交专用车道:必要性•-基于移动的人和物的量及其重要度分配道路资源更具合理性、公共汽车对道路的设用效率、公交车路线固定,小汽车容易转移到替代路线、比轨交节约成本,更具适用性。设置条件:道路条件:不宜:仅为一车道,无其他可转移道路。行径道路,交叉口间距较小,双向不足四车道。

4.路段专用道布置方式:路中型:由中央实体分隔,公交站据较大的快速路主干道,以及道路两侧有较多车流频繁进出与临时停车的主干路。次路边型:减少沿线进出交通流的影响。路边型:设置在停靠站距较小的路段,可以直接沿边缘车道进出停靠站。

5.交叉口专用进口道:路侧型• 次右型• 内侧型• 锯齿形

6.停靠站间距:次干路支路:350-500m,主干路:500-800m,快速路:800-2000m,7.站点位置:

1、结合服务半径与客流需求均匀分布,数量不宜过多可建于交叉口附近

2、与交叉口过街设施一体化设计

3、与沿线其他交通方式合理衔接,方便换乘

4、到车站步行距离尽量缩短

5、与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干扰冲突最少

6、与转弯车辆冲突,并入其他车流能力。

8.(看书*)停靠站与交叉口距离:15-20m,在展宽车道长度之上增加一个公交站台长度,无展宽时应设在外侧车道最大排队长度之后15-20。对于新建交叉口,50,70,100.交叉口下游:视距三角形之外,分岔点向前15-20m。其主干路、的位置离开上游横道线至少805030

9.:优点:避免了公交车靠站时与非机动车交通间的冲突;缺点:非机动车道较窄时,停靠站外的道路断面要拓宽,非机动车流量较大时,会给乘客上下公交车造成不便。

两块板/四块板(外凸式港湾停靠站):优点:可以起到港湾式停靠站的功能,在无法拓宽道路建港湾式停靠站,而机动车道宽度交宽时,可改善靠站处交通,减少工程量与投资。缺点:当车道总宽度无条件时,难以设计出外凸型港湾停靠站。三块板:优点:改善交通进出口站及停靠条件,不会与其他车流产生交织;缺点:停靠站台宽度大于1.5m,保证行人安全,绿化带大于4m,相对于设置在慢行公板空间的停靠站,乘客上下车较方便。

10.借用非机动车道设置工具停靠站:优点:可利用非机动车道资源,节省因道路拓宽而增加的工程量和资源;缺点:仅适用于进站停靠的线路不多,非机动车流量不大的情形。

第七章 枢纽交通设计

1.枢纽交通设计的基本概念:是以交通“资源”为约束,对枢纽的个组成部分进行交通优化设计,以实现枢纽内的安全效率通畅和高品质服务。

2.TOD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将大量的运输系统的车站和枢纽与城市的发展与活动中心相结合,在枢纽周围建设高密度的住宅,办公或商业区域,辅以公共服务等混合多用途土地开发,通过城市规划设计的手段,达到土地的集约化与高效利用。

3.TOD模式下城市公共交通枢纽注意点:与枢纽周边设施一体化协调、面向慢行交通设计、停车规划合理设计,交通、环境、城市综合设计。

4.枢纽交通空间布局模式设计:综合体。平面布局模式:公交枢纽的规模,出入口的位置和形式,换乘区域的位置及接驳方式,功能区域的基本形式和布局等。

5.枢纽交通设计原则(以人为本,兼顾人车关系):充分合理利用空间,适当分离不同交通方式的空间,减少公共车辆迂回距离;缩短出行者在枢纽内行走距离与时间,并提高其安全性;减少枢纽对周边交通系统的影响实现共赢;保障残疾人士的出行方便;提高枢纽的综合环境;提供必要的附属设施。

6.枢纽交通流线优化设计:

1、机动车流线设计(原则:根据承担任务的轻重,由主至次分别设计、各类机动车行驶路线分离设计、避免各类车辆的冲突、减少公交车绕行)

2、行人流线设计:(组织方式:管道式和水库式)

3、流线冲突与交织的处理

7.枢纽交通细化设计:

1、出入口交通设计(A/B)

2、开口位置(设在主干路上时,开口与交叉口的距离不应小于80,设置次干路时不应小于50,在支路时:与主交叉口50,与次30,与支路20)

3、开口数量(区级枢纽可设1-2个,市级和对外枢纽最多3个)

第八章 停车场交通设计

1.静态交通:与车辆停驶相关的交通。

2.停车需求:给定停车服务区域特定时间间隔内停车数量

停车供应:一定停车区域能够提供的有效停车位数

累积停车数:典型停放点和区域一定时间内实际停放车辆数量

延停车数:一定时间内调查点或区域内累积停放车次数

停车场所性质:路内,路外;服务对象:机动车,非机动车;

停车场所属性:社会公共,配建,专用;

停车设施形式:地面,立体。

3.停车方式:平行,斜列,垂直

停发方式:前进式停车,后退式发车,后前,前前

4.路内停车位选择:当有停车需求且有条件时,路内停车设置在交通量较小的支路或次干路;有停车需求时,必须满足路内停车最小道路宽度要求;满足道路服务水平要求;在住宅,商业,学校等需要大量停车的地区,应尽量提供路内停车空间;在市中心,必须限制时间,以提高这些停车地点的停车周转率;当两交叉口距离较近时,设置路内停车位要保证不影响交叉口排队;允许停车地点的确定一般可采取“排除

5.交通语言:交通管理者与出行者之间信息交流的工具,以颜色,符合,文字和声音为基础的符号体系和规则体系的集合体。

第五篇: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心得

经过一周左右时间的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时间里,我组从课程设计前期的资料准备,实地调查,以及最后数据录入,整理和分析评价。让我深刻的接触了交通规划的重要性,不论是课堂上的理论学术,还是实际的交通行为,进一步拓展了我在大学的视野,拓宽了我对事物的认知范围,以及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一致性,重要性,原则性等。

交通规划目的不仅仅是引导交通的一系列交通行为,还是以工程学,经济学为基础,以统计学等为辅的科学方法,将多种理论,理念,技术和方法的综合。为此我组从成立初起的调查机构建立,准备的前期资料,以及上网查找到的地图进行交通小区划分,提示调查的注意事项,以及到最后的实地调查的数据录入,整理分析与评价,我组都极为艰辛。

作为小组的一员,我在整个课程设计的同样的参与了实地调查,调查获取的交通数据,搜集需要的人口等指标,Transcad的操作等等。在此过程中,不仅收获了顺境时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有逆境时失败的沮丧,不仅收获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来的交通规划、TransCAD操作等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小组团队成员的鼓励与信任,以及相互了解、彼此友谊的进一步加深,这些都使本次课程设计与交通调查实习充满意义和感动。

首先,在交通调查中我真正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在对现状路网的各项指标的调查中,不仅要明确调查的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小小的误差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是当很多个误差叠加在一起是就会造成调查结果的不准确,这对后续课程设计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通过交通调查,不仅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在实习过程中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只有以良好的态度去做一件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

通过这一次实践,我们真正学到了多少,真正学会了多少,真正理解了多少。我想这也是我们小组每个成员的想法吧。作为一名工科的学生,本来就是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到仪器,这样才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真正理解并且掌握。并且进一步的指导我们如何在实际中运行理论,如何按照从理论中来,回到实际中去的工作方法

下载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设计(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设计(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交通信号灯PLC课程设计.

    基于S7-200_PLC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 1 PLC概述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ie Logic Controller,缩写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计算机、通信、联网以及自动控制技术而......

    交通工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3)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0823)交通运输工程研究的对象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等各种......

    沿线设施工程

    8.沿线设施工程 沿线设施工程质量、进度、合同、安全、变更等按前述内容进行管理。前述内容未述及的执行本小节规定,沿线设施工程日常巡视检查实体项目违规处罚执行附件内容......

    工程设施论文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工程设施论文,欢迎查看!谈工程施工中大坝处理关键技术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各个行......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青海大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 程: 《基础工程》 课程设计 设 计 题 目: 独立基础和双柱联合基础指 导 教 师:张 吾 渝 专 业 年 级: 2010级土木工......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土木四班 学号:201103160430 姓名:王华瑞 独立基础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 设计资料 10号题A轴柱底荷载: ①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Fk=1598K......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灌注桩课程设计 本工程是办公大楼,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基础拟采用桩基础。根据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基土层依次为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填土、粉......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08级土木工程专业1、2班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桩基础设计 一、设计资料 1、某建筑场地在钻孔揭示深度内共有6个土层,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见表1。土层稳定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