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重点(含5篇)

时间:2020-11-10 12:2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管理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管理重点》。

第一篇:信息管理重点

精选 管理方案

文件编号:0 2020 年 年 6 6月

信息管理重点

版本号:

A A

修改号:1

次:

1.0

制:

签:

核:

准 :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方案大全

方案整理

信息的定义(1)信息是用来消除未来的某种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论创始人香农的观点(2)信息是与外界相互交换的内容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的观点(3)信息是事物变化或差异的表现

于光远的观点(4)信息是一切事物运动的方式和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或状态的反映和表述 钟义信的观点 信息管理界的信息定义:信息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在信息管理界,信息是按照用户决策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

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存在的依附性、普遍性与客观性 ②信息产生的主观性、加工性与可开发性

③信息运动的储存性、传递性与共享性

④信息利用的价值性、时效性与整体性

信息的分类(1)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

语法信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是什么形式)

语义信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逻辑内在含义(是什么意思)

语用信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效用价值(有什么用处)

信息管理关注的主要是语用层次上的信息现象。

(2)按信息载体和存储方式划分 文献型信息:它包括由传统介质(纸张、竹、帛)和各种现代介质(磁盘、光盘、胶卷等)记录和存储的知识信息。

实物型信息资源:由实物本身来存储和表现的知识信息。如样品、样机,本身代表一种技术信息。

(3)加工程度 :从信息管理的角度看,信息按加工深度分为一次信息(原始信息)、二次信息(对原始信息加工处理后的信息)、三次信息(管理决策信息)。

零次信息:是通过直接交流获得的未经过人脑进行加工和组织的信息资源。即口头传播的信息资源。

获取方式:通过谈话、咨询、旁听、聚会、讲演、会议、教学、电话交流等。

一次信息:是以零次信息资源为基础,对自然状态和社会表象的信息以及大脑存储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经过文字、图像等各种方式表达的信息资源。这类信息资源末经过系统化的组织。通常表现:讲演、手稿、日记、录音、录像、广告等,具有原创性、表达性等特点。

二次信息:是指在一次信息资源基础上,进行科学思维加工整理所得到的信息资源。如专着、论文、报告、剧本等。

三次信息:是对大量的二次信息资源进行浓缩、编排、综合而产生的系统化成果。如:科学评论、书评、各种资料汇编、信息检索工具(书目、文摘、索引)、综述、述评等。具有工具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特征。

信息资源的内涵及功能

内涵:

狭义的理解: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科技信息、政策法规信息、市场信息、金融信息等。

广义的理解:指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功能:⑴ 信息资源的科学认识功能。信息是认识客体的中介。信息是人类思维的材料。

⑵ 信息资源的管理功能。信息是科学决策的依据,信息是合理计划的基础,信息是有序组织的依据,信息是有效控制的手段。

⑶ 信息资源的经济功能。a、信息资源观、财富观已经为社会所认同

b、信息创造了经济效益、财富和利润 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信息产业的崛起)

信息管理的内涵及管理对象 含义:

狭义的理解: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传播和利用的过程。也就是信息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从存储到传播,从传播到利用的过程。这种说法把信息管理局限于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对信息的管理)

广义的理解: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活动过程中的所有要素,如信息、人员、技术、机构、环境等进行管理,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满足社会对信息需求的过程。

(对信息活动诸要素管理)

根据目前发展的状况,采取广义的说法比较合适。

对象:可以认为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活动的管理。这其中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信息资源;二是信息活动。

⑴ 信息资源 狭义信息资源:信息本身的集合。

广义信息资源:信息、信息技术、信息人员的有机集合。

⑵ 信息活动 信息活动是指人类社会围绕信息资源形成、传递和利用而开展的管理活动与服务活功。

信息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和三个层次. ①

信息资源形成阶段。活动特点:以信息的产生、记录、传播、收集、加工、处理、存储为过程,目的在于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以对信息资源的检索、传递、吸收、分析、选择、评价、利用等活动为特征,目的是实现信息资源的价值,达到信息管理的目标。

三个层次:

①个人信息活动:是个体获取、控制信息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活动。

个体信息活动效率取决于:个人信息技能、个人的智力水平、信息技术能力和知识素质等。

② 组织信息活动:组织收集、处理与开发利用组织内信息和外源信息,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完成组织任务的活动。形式:各类信息系统 ③社会信息活动:是社会规模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活动,体现为社会规模的信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形式:信息产业、社会信息化 信息管理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传统管理阶段、技术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和知识管理阶段。

传统管理阶段:特点:以信息源的管理为核心,以文献为主要载体,公益性服务为主要目标

技术管理阶段(年):特点:以信息流的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信息任务主要是解决大量数据的处理和检索。

信息资源管理阶段(1980--)):特点:将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来开发和利用,强调信息资源是重要的经济资源、管理资源和竞争资源,重视信息资源在组织管理决策与竞争中的作用。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对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即相关要素进行综合管理,包括技术、人文、经济等综合管理手段的应用。

知识管理阶段(KM):

技术知识管理的使能器 共享知识管理的催化剂 人:知识管理的主体 知识:知识管理的内容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 与信息管理的技术时期相比较,他提出了信息管理的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和人文管理三种模式,并分别对应三种社会背景: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

技术管理就是用技术的手段从事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工作,从而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经济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手段,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管理信息资源,确保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人文管理就是通过信息政策、信息法律、以及信息道德等人文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三者目标一致、功能协调,相辅相成。

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特点(1)综合性:在管理对象上强调信息管理对象的多样性;在管理内容上着眼于对信息资源处理过程的综合性;在管理方法上将多种方法集于一身,并加以综合应用(2)集成性: 技术、经济、人文手段相结合,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体集成管理(3)系统性:IRM 是对包括信息、人员、设备、资金等诸要素在内的大信息系统的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的系统观和过程观 系统观: 信息源(含收集)系统(一次信息系统)

信息检索(含存储)系统(二次信息系统)

信息研究(含加工)系统(三次信息系统)

信息服务(含传递)系统

从系统观来看,信息资源管理是对整个信息系统的管理,这四个子系统构成整个信息系统的业务体系。

过程观:信息是一种具有生命周期的资源,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信息资源管理过程环节包括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使用和维护阶段 信息资源管理的手段和层次 P31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内涵 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也称编码知识,是经过整理和组织,以语言、文字、公式、计算机程序、数据库等编码形式表现出来,并可以通过正式的、系统化的方式(如出版物等)加以传播,容易被人们学习的知识。如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 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也称隐含经验类知识,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实践积累而拥有的、通常不易用言语表达的难以传播的知识。如技术和技巧等。

知识创新的四种基本模式(SECI A

社会化模式(Socialization):

通过共享经验、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而转化成为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达到创新的目的。

B

外化模式(Externalization)

把抽象的隐性知识(经验等)转化为便于交流和理解,可以被他人共享的显性知识的过程。(重要环节)

C

综合化模式(Combination)

把不同的显性知识结合起来,转化为更复杂和系统的显性知识的过程。

D 内化模式(Internalization)

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实质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通过社会化、外化、综合获得的知识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形成技术技巧、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区别和联系)

联系:

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都强调知识(信息)的共享和利用,强调用户的需求,但程度有所不同。(前者关注“我是否提供了你需要的信息”,后者关注“是否通过我的服务解决了你的问题”。)

两者都重视信息和信息技术。信息是知识的原始来源,信息技术也是知识管理的工具。

区别:

信息管理学的实用体系框架和学科体系结构 实用体系框架:

学科体系结构:

信息科学理论的三大基石及信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信息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信息学、管理学和系统科学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三者构成了信息管理学基础理论体系结构,是信息管理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

三大基石:

1)信息学是信息管理的基石 2)管理学是信息管理的母体 3)信息管理也需要系统思想观念和系统工程技术

信息产业的内涵和类型 内涵:信息产业是从事信息技术设备制造及信息产品生产开发与流通服务的新兴产业群体。

类型:信息技术设备制造部门 信息商品化部门 准信息部门 信息化内涵及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内涵: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更加有效地开发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发展阶段:

①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初级阶段)

②经济信息化 ③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信息技术的体系结构(4C 技术)

感测技术:是信息的采集技术,对应于人的感觉器官; 通信技术:是信息的传递技术,对应于人的神经系统;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的处理和存储技术,对应于人的思维器官; 控制技术:是信息的使用技术,对应于人的执行器官。

对于信息管理领域来说,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是最重要的两种信息技术工具。

信息管理对组织管理的影响 信息管理对组织管理的影响(SCM、BPR、ERP、CRM)

信息源基本类型 按信息的存在形式:

(1)

记录信息源(或文献信息源)

(2)

实物信息源(3)

智力型信息源(4)

零次信息源 信息源其他分类:以组织边界为界限,可将信息源分为内部信息源和外部信息源。

根据时间标准来区分,可分为一次信息源和二次信息源。

根据信息的运动形式,还可以把信息源分为静态信息源和动态信息源。

信息是否数字化,可以将信息源区分为数字化信息源和非数字化信息源。

企业信息采集渠道 企业信息采集主要有内部途径和外部途径两条获取信息的渠道。

(一)内部途径

1.管理监督部门(管理各环节现状信息和战略决策信息)

2.研究开发部门(新技术新产品设计研发信息)

3.市场营销部门(竞争环境与竞争对手的动态信息)

4“葡萄藤”渠道(员工对决策的反馈信息)

5.内部信息网络

(Intranet 跨平台信息交换与共享)

(二)外部途径

1.大众传播媒介(内容新、范围广信息资料,专题信息采集)

2.政府机关(政策法规、专利标准、统计资料、研究报告等)

3.社团组织(学会、协会等行业团体收集内部通讯和专业简报 等非公开出版物,了解最新技术与同行信息)

4.各种会议(研讨会、洽谈会、交易会、发布会、展销会等,获取外部环境信息与竞争对手信息)

5.个人关系

(获取非公开的机密信息)

6.协作伙伴

(供应链战略伙伴获取信息)

7.用户和消费者(产品需求与反馈信息)

8.外部信息网络——Internet 网络信息采集的主要方法 网络查询法:利用 Internet 所提供的便利条件,通过多种网上信息查询工具采集所需信息。

信息采集的方法(1)内部信息索取法(2)互通有无交换法(3)委托采集法(4)实物样品分析法(5)实地考察法(6)间接调查法(7)网络查询法(8)大众传媒采集法(9)咨询采集法 信息组织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内容:

信息描述——初级组织(外表特征描述)

信息揭示——中级组织(内容特征揭示)

信息分析——高级组织(信息重组,提供三次信息)

信息存储——空间组织(存储在载体中,便于检索信息 主要作用:向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层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基本要求:1)及时性,所谓及时有两层含义:一是时过境迁的信息要及时记录;二是有用信息要迅速采集。

2)准确性,信息要求准确无误地反映实际情况,信息失真就会造成决策失误。

3)适用性,信息贵在于适用,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

4)经济性,取得信息是要付出代价的。注意信息价值与成本的关系,力求以最少的费用,发挥信息的最大作用。

语法、语义、语用信息的组织方法 语义信息组织 + 组织方法 以信息的内容特征为根据序化信息(1)分类组织法

学科分类 文献分类 专利分类 商品分类

职能分类(2)主题组织法

主题——信息所论述的主要对象 主题词——用来表述信息主题的词语 主题法——把主题词作为文献标识,对主题词进行字顺排列,进而表达文献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信息组织方法 语用信息组织

+ 组织方法:以信息的效用特征为依据序化信息的方法 1)重要性大小组织法(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序化信息。如大众传媒的栏目设置。

(2)权值组织法 赋予信息不同的权重值,以权值大小组织信息,如决策方案的选择,信息服务质量的评估指标等(3)概率组织法 以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来组织信息。预测体育比赛的胜负等(4)特色组织法 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组织信息。如摄影信息,旅游信息等 语法信息组织

+ 组织方法:以信息的外表形式特征为根据序化信息

(1)

字顺组织法

(2)

代码组织法

(3)

地序组织法

(4)

时序组织法 信息处理过程的基本环节 信息流的运动过程,实际上是信息的处理过程。

信息处理过程的基本环节:收集、加工、传递、存储、检索、使用、反馈

最简单的信息处理过程:收集、加工、传递、使用四个环节。

信息行为的具体表现及基本规律 用户的信息行为主要表现:

信息查寻行为、信息选择行为和信息使用行为。

基本规律 穆尔斯定律(Mooers)

内涵:

一个信息检索系统,如果对用户来说,取得信息比不取得信息更伤脑筋和麻烦的话,这个系统就不会得到利用。

定律表明:信息系统的易用性对用户的信息查寻行为有很大影响。

穆尔斯定律告诉我们:信息的使用与获得信息的容易程度成正比。”

齐夫(Zipf)最小努力原则 内涵:

1948 年齐夫完成了专着-《人类行为与最小努力原则》,该原理认为,一个人的整个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受花费最小力气驱使的,即受“最小努力原则”的制约。

尽量投入最小的力量,追求最大的效益是从事任何工作人们的共同愿望,最小努力原则是人类的基本行为原则

定律说明:用户的信息行为如同广义的走路,选择最短路线即遵循信息查询的可近性/快捷性省力原则,获取和吸收信息的工作量最小,符合齐夫最小努力原则。

马太效应定律 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马太效应现代涵义:指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定律说明:用户信息需求与用户积累信息量之间的正相关性。也就是说,用户掌握的信息越多,就会有越多的信息需求,从而引发更多的信息行为,掌握更多更新的信息,依次类推越来越多,反之,越来越少。

组织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特点分析 企业物流和信息流的关系 1、信息流是物流的先导,物流是对信息流的回应。

2、信息流影响物流,控制和调节物流信息流不畅通就会导致物流不通。

3、物流是有形的单向流动,信息流是无形的双向流动。

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遵循的基本步骤(1)明确影响企业竞争和赢利能力的信息资源的范围。

(2)设定信息组织,规范管理制度(3)制定信息资源开发规划(4)建设信息网络平台(5)建设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6)整合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7)提供辅助决策信息,实现企业智能。

比较分析 MRP、MRP-2、ERP 之间的关系 信息管理逻辑顺序方法的基本步骤 信息调查、信息分类、信息登记、信息评价 第一步:信息调查 信息调查的含义: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记录、整理有关数据。

调查的目的:查清组织内部、外部信息资源的情况,包括显性信息资源、隐性信息资源等。

调查的要求:准确性

及时性 第二步:信息分类: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分类的目的是便于分析和综合。

第三步:信息登记(信息加工描述):信息经过一定的分类之后,需要大量的登记、归纳和整理。

第四步:信息评价(信息分析与研究):信息评价的目的:更好地使用信息资源。

任务:需要研究每一项信息资源的供应、管理和使用情况,核算信息资源的成本,对信息资源的价值与作用进行评价。

物理过程方法的基本内涵

是基于信息生命周期的一种管理活动。

信息生命周期:是信息运动的自然规律。从信息的产生到最终被使用发挥其价值,一般可分为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这几个阶段。

物理过程方法包括四个方面:(1)信息需求与服务。

(2)信息收集与加工。

(3)信息存储与检索。

(4)信息传递与反馈。

BSP 方法的步骤(一).准备工作 ;(二).研究开始阶段(调研);(三).定义企业过程 ;

(四).业务过程重组 ;

(五).定义数据类 ;(六).分析企业/系统关系

(七).定义信息结构(MIS 的总体结构 ;(八).形成文档、建议书以及开发计划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的基本过程 第一步:进行业务分析,建立企业模型 第二步:进行数据分析,建立主题数据库 第三步:子系统划分 一体化战略信息管理的内涵 从战略规划的角度考察:战略信息管理可以视之为信息战略的展开过程,是企业信息功能战略的制订、实施、监控、调整及其与企业业务战略的整合过程。

从理论来源的角度考察:战略信息管理可以视作战略管理与信息管理的交集,是一种跨领域的管理活动

从其作用领域来看:战略信息管理是一个作用于所有企业活动领域的相对独立的功能领域。

而从其活动内容来看:战略信息管理是围绕企业信息活动以及信息、信息技术、信息人员等相关资源要素实施规划、预算、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活动的多功能领域。

企业战略信息管理发展过程的五个阶段说 阶段一:文本管理阶段9(19 世纪晚期至 0 20 世纪 0 50 年代)。

人类信息管理的核心是对信息的物理载体进行管理,信息管理人员更关心信息载体的安全和保护而不是其传播和使用,与此相对应,信息管理功能是低水平和辅助性的。

阶段二:公司自动化技术管理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

企业信息管理的标志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引进和应用,管理重点开始由信息载体演变为信息技术,主要目的是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效率。

阶段三:信息资源管理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至 80 年代早期)。

年代末,发达国家的企业信息管理进入了信息资源管理时期,企业开始把信息内容本身看作是等同于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资金资源的战略资源,把信息管理功能视为等同于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开始朝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阶段四:竞争者分析和竞争情报阶段(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竞争情报是经过筛选、提炼和分析的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信息集合,是企业决策层的主要需求信息。因竞争的加剧,企业认识到必须有效利用信息来制定更积极的战略,维持或赢得竞争优势。企业开始研究和开发能够支持企业决策的信息系统。

阶段五:战略信息管理(知识管理阶段)知识本身被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知识管理主要利用信息、数据,并将其转变为有价值的可控的知识财富。通过建立知识共享机制,运用集体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一套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

基于 Intranet 的企业信息技术战略规划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企业内联网。这是企业信息技术战略的基础结构层次。通过 Intranet 把企业的所有信息资源集成起来,实现企业员工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

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外联网。这是在 Internet 和 Intranet 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 Intranet相联的战略伙伴协作网。通过企业外联网,把与本企业有业务合作关系的企业,诸如供应商和分销商等联成一体,使企业可以有效地进行供应链的管理,并能更好地把握住竞争机会。

第三个层次是企业电子商贸网。这同样是利用了 Internet 和 Intranet 技术并与 Intranet相联的产品销售与用户服务网。通过企业电子商贸网,可以提供联机销售服务,帮助企业建立用户支持系统,拓展市场份额或打开新兴市场。

战略信息资源的内涵及管理的过程 战略信息资源是与企业战略相关或是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所需要及所产生的信息资源的总和,是那些决定企业命运的、为企业决策所必需的、关系到企业发展全局和远期规划的信息资源。

战略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 1

广泛收集一般信息资源;

加工、提炼形成战略信息资源;

分析战略信息资源;(重点阶段)

传送战略信息资源给用户,最大限度地发挥战略信息资源的价值。

信息管理机构的基本功能(1)、信息汇总与收集功能(2)、信息管理与检索功能(3)、信息分析与处理功能(4)、信息的协调与沟通功能 企业信息管理机构的组织模式(1)、集中式结构模式。(中小企业)

(2)、分散型结构模式。(不设信息管理中心,各职能部门设信息员)

(3)、集中-分散型结构模式。(大型企业,理想的结构模式)

企业 CIO 的职责和知识能力素质 CIO 的职责 1)从统揽业务全局的高度来考虑信息工作的发展规划,为实现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服务。

2)熟悉各业务部信息流的关系,规范企业信息管理的基础标准,能够综合协调各部门的信息工作。

3)熟悉信息科学、系统方法和信息技术,能够将数据管理、网络通讯、计算机处理等方面的工作统筹安排,发挥作用。

知识能力素质:

知识结构三板块:信息技术知识、管理知识、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

能力结构三类:信息技术能力、管理技能、相关经验。

其他素质:应变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创新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信息服务的基本要素及信息服务的方式 信息服务的五个基本要素:信息服务者、信息用户、信息产品、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服务方法。

信息服务的方式 1)文献服务 场所——图书馆、资料馆、档案馆。(传统形式)

服务方式:阅览、借阅、复制等。

2)报道服务 多种渠道:信息发布、展览演示、信息出版物(主要方式)。

信息出版物:指信息机构对原始文献信息进行选择整序后形成的、用于宣传报道文献或文献线索的出版物。

信息出版物类型——检索类、报道类、研究类 3)检索服务

狭义的信息检索:为用户找出并提供信息的过程(查寻)。

广义的信息检索:将信息按一定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然后在用户需要的时候提供信息给用户。(存储和检索)

4)咨询服务

咨询受托人帮助客户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的一种高级智能型信息服务。

(通常是一种有组织的智力劳动)

需要专业知识背景、实践经验、创新能力等。

咨询服务分为五大主要类型:

①政策咨询;②管理咨询;③工程咨询;④技术咨询;⑤专业咨询。

5)网络服务

信息收集的原则与方式 原则(1)及时性。对于信息的收集和把握应当坚持及时的原则。换句话说,我们应在信息产生以后,以最短的时间把信息收集到手,信息的使用价值才能最大。

(2)准确性。收集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真实可靠的信息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要细心分析信息的来源,把假信息、伪信息及早剔除,以保证所收集的信息的真实性。

(3)系统性。连续地、系统地收集和积累信息,保持信息的系统性、连贯性、完整性。

方式(4)针对性。只有有针对性、有重点、有选择地采集利用价值大的,符合本单位用户需求的信息,才能提高信息工作的投入产出效益。

(5)超前性。密切注视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动向和趋势,随时留意新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的产生和发展,充分估计未来的信息需求,有预见地收集信息。

(6)计划性。事先制定比较周密详细的信息收集计划,包括时间、方法与范围等。

方式 * *(1 1)

按信息收集的时效性,信息的收集方式可分为点型收集和线型收集。

点型收集也称一次型收集,是一种不连续的收集方式,一般在较长时间里才进行一次收集,主要是为了满足一时性的需要而组织的收集。如:突发事件信息等。

线型收集也称经常性收集,即随着被研究对象的变化,连续不断地进行数据登记和情况采集,以反映被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

如市场信息、客户需求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等。

* *(2 2)按信息收集层次划分,有原始信息收集法和二次信息收集法两种。

原始信息收集是对来源于客观世界信息的直接收集。如通过实地调查收集

二次信息收集是指对被加工处理以后的信息的收集。主要是文件和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收集。

(3 3)按信息采集方式划分:人工采集和自动化采集。联机方式形成自动化数据采集系

统。联机方式应是信息采集的发展方向。

信息加工的步骤与方式 步骤

(1)信息的筛选和判别

对原始信息,可能有残缺模糊、拼凑、夸大等情况,需鉴别其真伪。

(2)信息的分类和排序

原始信息多为零乱、孤立状态。

分类、排序 → 规则、有序、系统化

(3)信息的分析和研究

分类、排序后的信息的计算、分析、比较、归纳,及推理

判断→更为系统、深刻、有价值。

方式 ①按照处理功能的深浅,可分为三类加工:

预处理加工——对信息简单整理;

业务处理加工——对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是辅助决策信息;

决策处理加工——进行统计推断,产生决策信息。

②按加工处理响应时间,大体分两类:

实时处理型——将传递来的数据立即处理;

批处理型——将传递来的数据存起来达到一定的数量和时间后,再集中处理。

③按计算机配置,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

集中式——将计算机放在指定位置,由中心计算机集中承担处理功能。

分布式——以统一规划为基础,将适当规模的计算机系统安装在多个部门,分别承担处理功能。

信息检索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基本程序:

(1)分析研究信息检索课题

2)选择信息检索工具

(3)确定信息检索方法 方法 顺查法:一种以信息检索课题起始年代为起点,按时间顺序由远而近地查找信息的方法。

倒查法:一种逆时间顺序由近而远地查找信息的方法。

抽查法:一种针对研究课题发展的特点,抓住学科发展迅速、发表文献较多的年代进行查找的方法。

追溯法:又叫回溯法,是以某一篇文献末尾所附的参考文献为依据,由近及远进行逐一追踪的查找方法。

循环法:先利用检索工具查出一批有用文献,然后再利用这些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的线索进行追溯查找。

信息存储与检索的关系 信息的存储是信息库的“输入”和“存放”,信息的检索则是信息库的“输出”和“使用”。

存储是为了检索,检索则依赖于存储。

不存储,检索就无从谈起;不检索,存储也毫无意义。

网络安全的指标与网络安全功能 衡量网络安全的三个指标:保密性、可控制性和抗攻击性。

保密性指网络中有保密要求的信息只能在允许的情况下向已授权的人员开放;

可控制性指网络中信息不因人为或非人为的因素而改变信息原有的内容、形式与流向;

抗攻击性指网络资源在非正常条件下具有继续运行的能力。

网络安全功能:

对象认证:就是识别和证实。识别与证实身份正确后,系统才允许用户访问系统资源。

访问控制:是确定谁能访问系统、能访问系统那些资源,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使用这些资源。访问控制主要包括授权、确定访问权限和实施访问控制三个内容。

数据保密:是指对网络数据的存储、传输进行保护,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的用户。

数据可审查:指检测是否对信息进行了非法地处理,并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信息反馈的类型 正反馈:将决策实施后的正面经验、措施、效果反馈给决策机构,以便总结推广,使决策更加全面。

负反馈:将决策实施中的问题或造成的不良后果反馈给决策机构,以便修整或改变决策的内容,使决策更加稳妥和完善。

前馈:对决策过程及效果进行预测,得出的将会出现偏差的信息反送给决策机构,使其在出偏差之前采取措施,从而防止偏差的产生与发展。

信息、反馈和控制的关系 控制依赖于信息,没有信息就没有控制。

控制离不开反馈,没有反馈就无法控制。

控制是依靠信息反馈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 输入——来自于组织内部或社会环境中的数据和信息被送入系统之中; 处理——信息处理系统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人员把数据和信息转换为各种信息产品

输出——作业信息系统完成事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系统完成办公室通信,管理信息系统生成管理报告,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管理决策支持;

存储——将数据、信息和分析与决策模型储存起来以便检索与处理;

控制——使用信息资源管理职能监督并调节信息系统的性能,以便获得最佳效益与效率。

信息系统的类型与架构模式 信息系统从管理过程和层次角度,分为事物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战略决策支持系统三个层次 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式有三种

集中式的结构模式(主机-终端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模式

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模式 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任务和成果 信息系统的开发可由五个阶段组成,即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运行维护。

1)系统规划阶段 系统规划阶段的任务是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根据需要与可能,给出拟建系统的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2)系统分析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进一步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3)系统设计阶段 该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4)系统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的任务具体包括计算机等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系统测试,人员培训,数据转换,试运行与转换等。

(5)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系统投入运行后,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情况,根据一定的要求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大数据的内涵和特征 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

大数据是指难以利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兼具海量特征和复杂性特征的数据集合。

本书观点:大数据是指超出常用硬件环境和软件工具收集、管理、处理数据能力的复杂性数据集。

特征:

规模性(容量大 Volume)多样性(Variety)高速性(Velocity)价值性(Value)真实性(Veracity)

大数据对信息管理的挑战和对策 挑战 1)挑战------信息管理业务流程 2)挑战------信息管理学科 3)挑战----大数据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数据科学家和数据分析工程师)

4)挑战——大数据给信息安全带来新挑战 对策 1、提高认识,建立大数据时代信息管理的创新思维 2、建立大数据发展战略,推动大数据应用持续深入 3、推动业务流程再造 4、学习大数据技术知识(大数据分析挖掘工具、可视化技术等)现下流行的分析工具:R、Matlab/Octave、SPS、SAS、Stata 等。

5、培养新型信息管理人才(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等课程体系设计、实践平台建设等 6、制定数据应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第二篇:信息管理系统课程重点总结

管理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管理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的概念,主要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配合的部件为达成特定的目标,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整体。4系统的基本要素:系统的环境、系统的边界、系统的输入输出、系统的部件、系统的结构、子系统、系统的功能和行为。5系统的部件是指完成某种特定功能而不必进一步分解的工作单元 系统的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6信息系统的组成:输入(数据)部分、信息处理部分和输出(信息)部分 7诺兰信息系统发展的六个阶段:初装、扩展、控制、整体化、数据管理、信息管理。(计算机时代、信息时代)1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竟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MIS的基本资源:人、硬件、软件、数据。MIS的三大支柱: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组织协调。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MIS的功能:(1)数据处理功能:指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收集录入、加工处理、存储检索、传输提供等处理工作,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功能;(2)预测功能:指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预测模型,利用历史的数据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工作,这是管理计划和管理决策工作的前提;

(3)计划功能 :指对各种具体工作合理的计划和安排。(4)控制功能:指通过信息的反馈,可以对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进行情况进行监测、协调、控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5)辅助决策功能:只运用运筹学的方法和技术,为合理配置企业的各项资源和做出最佳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MIS研究的四种基本方法:信息学方法、系统学方法、管理行为方法、技术经济方法。MIS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一方面,Mis是信息技术应用的结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管理信息系统就无从谈起。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另一方面,管理信息系统是用于一个组织的信息系统,组织的目标、组织的环境、组织的结构、组织的行为、组织的文化以及它们与信息技术的关系等,都是耐人寻味的课题。(1)从技术角度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为了支持组织决策和管理而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和提供的系统。正式的信息系统是指具有固定的和众人公认的数据定义和过程定义,系统收集、存储、处理和使用数据时遵守这些定义。(2)电子计算机现在已越来越成为管理的重要工具,是现代管理的主要技术手段。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技术基础的,离开计算机技术的人工信息处理系统谈不上现代意义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采用何种信息系统或信息技术是由管理需求决定的,不是为了使用新技术而使用新技术,而是为了满足管理的需要而使用新技术。对管理信息系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对信息的研究,而且是对管理信息的研究,这包括许多非技术性的内容。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又区别于信息技术本身的计算机、通讯、电子等学科。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学术领域是管理科学的延伸而不是计算机科学的延伸。归根结底,管理信息系统是用来解决组织所面临的问题的系统,信息技术是用来为管理服务的工具。工作的中心仍然应该是为管理提供信息服务,而不是信息技术本身。因此,“为使用计算机而建立的系统”,“为信息化而建立的系统”都偏离了其宗旨。

Intranet即企业内部互联网,是企业或公司内部使用的网络,以达到企业内部资源共享和信息快速传递的目的。Extranet是Intranet的延伸和扩展,它不限于企业内部成员,而是可以延伸到企业之外,把相互合作的企业的Intranet网络连在了一起,特别是包括那些想与之建立联系的供应商和客户。Extranet是一种观念和模式,并不是一个可以看得见、摸

得着的实实在在的网络,而是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或专线连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而形成的一个专用网,以分享Intranet提供的信息,达到彼此的商业目的。数据库DB是数据组织与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被存储起来的数据及数据间逻辑关系的集合体。费用估算是对完成项目工作所需要的费用进行估计和计划,是项目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含义是为完成项目各项工作所需经费确定一个近似估计值。投入预算是项目及的基准费用执行计划的形成过程。是把整个项目估算的费用分配到各项活动或各部分工作上,进而确定测量项目实际执行情况的费用基准。管理信息系统按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可以划分为开发成本、实施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按照成本费用类型划分,可以将成本分为四类:硬件成本、软件成本、直接相关成本和隐性成本。软件成本一般包括网络管理软件成本、计算机操作系统成本、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企业信息系统成本。隐形成本:隐形成本是指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施相关的但不是直接由企业付费的成本投入,这类成本不易计量或容易被忽略。1人力资源成本:企业从信息系统咨询开始,就有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企业必须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整个系统的工作,包括管理需求分析、工程计划安排、企业内部人员的调配等,同时企业本身还需要一定的IT人员协助开发,所有人力资源的投放及IT人员的聘用都成为人力资源成本的组成部分。2管理变革成本:企业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对自己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的问题。在对不合理的流程进行改造时,对企业内部人员与业务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企业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解决人员的重新安置问题、新的业务流程建立与培训问题等,这些工作给企业运营带来较大的成本,而这些成本往往无法用资金准确计量。3数据管理与转换成本:企业建立新系统时,数据处理工作量非常大。首先需要对基础数据进行编码,其中产品与原料编码的工作量最大,其次要对现在数据进行核准,包括库存数据、顾客和供应商记录,同时对产品设计进行规划等等。由于企业内部原材料种类多,这些数据要达到统一和准确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花费很多精力做这些工作。为此,在实施系统前期要做好数据收集整理的准备,加强数据管理,尽可能使数据完备,才能降低数据转换的成本。4系统测试成本:任何系统完成后都要进行测试。信息系统是一个大型的集成管理软件,包括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决策支持等,企业业务数据必须在各功能模块中一一穿过。为保证数据处理的逻辑正确,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测试,只有经过详细测试的系统软件才能应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软件测试可以由软件开发商负责,企业人员一般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直接用真实数据测试并完成企业管理的全过程,这种测试成本常被企业管理人员忽略,实际上这种测试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除上述成本外,还有数据分析成本。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很多方面的数据分析,但不是每一个分析都可以由系统来单独完成,有些分析需要与其他系统产生的数据相结合。这时应当考虑数据分析的量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因此在预算之前掌握所有的数据分析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MIS成本管理特点:全员性、计划性、阶段性、例外性。MIS成本管理特点全员性、计划性、阶段性、例外性。MIS的效益分析包括:经济效益分析

1、降低企业运营成本:(1)库存费用下降;(2)采购费用下降;(3)管理费用降低;

(4)产品销量增加,营销费用降低。

2、增加了流动资金提高生产率提高客户服务水平3增加了产品销售量

4、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增加了产品销售量。

5、增加了企业利润。管理效益分析MIS的应用所产生管理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深刻。管理效益直接反映企业的行为实践,它是由MIS直接带来的。它主要表现在:

1、数据集成度提高,数据统一,数据处理效率提高。

2、企业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职能部门精简。

3、员工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提高,使企业管理更加规范,企业具备了长期的竞争优势和能力。

4、学习型的文化在企业内部得到加强。

5、提高了企业管理决策水平。社会效益分析

1、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和社会知名度。

2、创造更多的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的机会。

3、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管理。

4、加快了全社会信息化进程。外部竞争威胁模型和价值链模型两个模型已被用于识别信息系统所

能够提供竞争优势的经营领域。要使人员使用好MIS,必须首先了解不同人员的需求,用MIS尽量满足不同人员的需要,并让他们融入到MIS之中。使用MIS时,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是用户的阻力和抵制。阻力可能是由于对用户的教育、培训、说明不当引发的,也可能是因为用户个人的原因。研究表明,无论新系统最后方案设计成什么样,在受到一部分人支持时,也常常会引起另一些人的反对。学者们提出了三种理论解释抵制产生的原因 :基于人的理论、基于系统的理论、交互理论 基于人的理论认为产生抵制的原因完全来自于用户本身,他们不能克服人的缺点。基于系统的理论的理论认为产生用户抵制的原因来自于系统设计不良。交互理论认为用户的抵制是系统因素与人的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克服用户阻力的策略可以有如下几种:基于人的:对用户进行良好的培训、用行政手段干预、说服教育、鼓励用户参与基于系统的:对用户进行教育、改进人机界面、用户参与设计的改进、必要时对系统进行修改交互的:应用新系统前先解决好人的问题、重新设计用户的激励办法与制度、重新确定用户与设计者之间的关系、在适当的时候鼓励用户参与实施。让人员接受MIS:作好用户的工作。处理好使用者和开发者之间的关系

信息系统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1、信息资源观念与信息系统地位的建立,使企业组织结构向菱形结构发展。

2、信息与决策支持功能的开发与利用,使企业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3、基于信息网络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了企业组织结构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4、信息系统对企业变革的使能器作用,增加了企业流程重组及组织机构优化的成功率。MIS下的组织结构新形式:矩阵式结构、网络组织、虚拟组织、无边界组织。业务流程重组BPR概念:以企业过程为对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求在速度、质量、成本、服务(TQCS)等各项当代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改善。BRP步骤:

1、拓展业务的视野,提出组织的目标。

2、确定再造或重组的业务过程。

3、理解并评价已有业务过程的执行效果。

4、找出利用信息技术的机会。

5、建立新业务过程的原型。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系统;SCM:support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系统;CMS: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协同管理系统;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决策支持系统;EC:electronic commerce电子商务。MIS开发的全过程系统规划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实施阶段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小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进一步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开发过程所需要的人员有:用户、系统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程序员和操作员等

“开发MIS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这是每个有经验的开发者的深切体会,没有数据的信息系统就等于无米之炊。实际上,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就是对数据的不断收集、传送、处理、存储,以及提供各种所需的信息的过程。因此,对各种数据,尤其是基础数据的采集、代码化、结构化、录入、存储和共享是系统开发的核心问题,也是系统开发的瓶颈。将基础数据理顺,是一项工作量大、繁琐单调,认真细致的艰巨任务,需要企业各部门的众多人员的协调配合和艰苦努力,花费时间较长,通常贯穿系统开发的全过程,这的确是一件不容易但又必须完成的工作。因此,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应坚持以数据为主的原则,才能确保信息系统运转起来。

MIS的开发方法:结构化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定义和确定信息系统投资的优先级别,在资源有限和系统互相约束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应用组合,获得期望收益,并实现最终期望的组织变革。整个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包含如下内容:确定信息系统的总目标和发展战略规划、对组织目前的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的功能、应用环境和应用现状进行评价、对信息技术发展作出预测、作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MIS全面管理的具体内容人员管理、数据管理、文档管理、安全管理

组织协调管理信息系统在技术上依靠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但是管理信息系统不单纯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一个一体化的“人-机”合成系统,需要在不同的人之间协调,需要管理者的积极参与,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并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一把手”原则,即企业高层领导参与原则。

第三篇:设计院质量信息管理三个重点

设计院质量信息管理三个重点

发布时间:2013-4-20信息来源:项目管理者联盟

设计院项目质量管理管理原则,分解为三个方面。

1、通过项目实现质量信息的采集

建立《质量信息库》。《质量信息库》为数据库,通过各种渠道采集到的信息先进入到《初始库》、经过鉴别的信息再进入到《正式库》。

通过项目的实施,采集到各种质量信息,进入到《质量信息库》初始库。在项目中,质量信息采集渠道有:设计成品校审记录单(设入口,具体详见表单)、设计评审记录单(设入口)、业主审查等外部审查意见(如何采集见《质量信息管理流程》)。

2、实现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控要求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库》。《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库》为模拟库,包括内容为涉及到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文件》中要求控制的程序、规定、表单等各种过程文件和表单。

前提是:项目过程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过程流程步骤、签署、交出等过程要留有记录和形成各种符合体系要求的文件和输出表单。

进入《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库》的文件和表单,技术部部长和项目质量管理工程师、生产部门负责人等授权人员能够实现查询、浏览、输出等各种功能,实现调出、汇总。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受控的各种文件和表单全部进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库》。进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库》的文件和表单,不但含质量体系文件受控的,还包括有满足日常质量管理要求的或其他要求的文件内容。

为实现质量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例如贯标审查、日常质量抽查时,尽量不通过设计人员和设总就可实现检查目的,提高工作效率,杜绝后补,真正实现真实过程和结果的质量管理。例如要求系统生成“电子档案袋”,通过档案袋可查看设计成品信息(数量、差错率、质量等级、过程文件和表单目录清单),还可调出项目进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表单内容。实现贯标审查时需要的各种文件都可从《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库》中调出浏览。

3、提供质量管理信息的需求

通过项目形成的基础文件和表单中的各种数据,能够按项目/专业/卷册等条件,调出、归类、统计、计算、输出,来满足质量管理统计的要求。例如要求能够通过成品校审记录单能够按项目或专业生成《设计成品质量统计表》输出。按多个项目能够提取数据,形成按/季度/等方面的质量等级、差错率、差错或修改原因统计等。

第四篇:信息管理

22、信息管理监理工作实施细则 22.1 总则

22.1.1 用于××水电站监理工作的信息管理工作。22.1.2 本细则编写的依据是:

22.1.2.1 国家和各部委颁布的有关规程、规范; 22.1.2.2 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文件; 22.1.2.3 工程建设承包合同文件;

22.1.2.4 业主单位有关资料、信息管理的规定。22.2 信息管理

22.2.1 管理工作:工程信息的载体方式是监理单位使用并督促施工单位采用摄像、照像、图件、表报、文字记录和文件等合同规定的载体与传递方式,加强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类信息的采集、整理、存储、传递和更新等项管理。同时重要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面的信息,必须形成书面文件上报监理单位和业主单位;用于指导和管理工程项目按计划正常进行。

22.2.2 工程文件的分类管理:监理依据工程信息文件的来源及合同地位,按发包人指示、设计文件、施工文件和监理文件分类管理。信息的编报、审核、批准、加盖公章以及信息传递手续和时间均按照监理合同文件的规定。22.2.3 工程信息管理的主要做法

22.2.3.1 在工程项目开工前,完成合同工程项目编码的划分和编码系统编制; 22.2.3.2 根据工程建设监理合同文件规定,建立信息文件目录,完善工程信息、22.2.3.3 文件的传递流程及各项信息管理制度; 22.2.3.4 补充和完善工程管理表报的格式; 22.2.3.5 建立监理信息文件的编码方式;

22.2.3.6 建立或完善信息存储、检索、统计分析等计算机管理系统;

22.2.3.7 采集、整理工程施工中关于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合同支付目标控制,以及合同商务和工程进展过程信息,并向有关方反馈;

22.2.3.8 督促施工单位按工程承建合同文件规定和监理要求,及时编制并向监理报送工程表报和工程信息文件;

22.2.3.9 督促监理工程师和监理人员及时、全面、准确地做好监理记录,并定期进行整编与反馈; 22.2.3.10 工程信息文件和工程表报的编发;

22.2.3.10.1 工程信息管理工作的检查、指导、监督、协调、调整与完善。

22.2.3.10.2 工程建设监理信息管理工作,是指监理中心对工程建设中各信息源发出的工程的收集、加工处理、传递、使用及储存等的全部管理工作。

22.2.3.10.3 信息管理是监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监理工作的全过程。信息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有组织的信息交流、使有关人员能及时、准确的获得相应的信息,作为分析、判断、控制、决策的依据,也为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缺陷修复积累资料。22.3 施工期监理信息来源及分类 22.3.1 业主信息

22.3.1.1 国家有关部门、部委及省市有关工程建设管理的规定、要求,对监理单位的要求和制度。

22.3.1.2 由业主单位提供的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报告、各工程项目结构布置图、工程项目招标文件招标答疑材料、施工承建单位的投标文件、投标答疑材料、承包合同文件等;以及业主单位的有关工程管理的总体目标、具体规定、制度和方法。22.3.1.3 由业主单位下发的有关建设管理的有关工程建设的各类计划、指示、通知、简报及其他文函,有关呈报事项的批复、批转、复函及对监理单位有关工程建设方面的要求等。22.3.1.4 工程项目建设监理合同文件,监理单位有关工程建设监理管理的有关要求、规定和制度。

22.3.2 设计信息:包括施工详图、施工技术要求、技术标准、设计变更、设计(代)通知等文件。

22.3.3 施工信息:主要由施工承建单位发出的工程项目施工信息: 22.3.3.1 施工合同管理信息:包括工程项目开工申请报告、施工组织设计、对设计图纸和设计文件的反馈意见、施工索赔报告、合同变更及设计变更问题的函(报告)。

22.3.3.2 施工质量信息:包括施工承建单位质量保证体系的报告;施工承建单位检测试验机构资质及检测试验报告;单元工程、分部、分项工程“三检”资料及验收申请、工程验收质量评定资料及验收施工报告;质量安全事故处理报告及施工记录等。

22.3.3.3 施工进度信息:包括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配置资料及各种有关进度的问题的要求、意见等;材料供应申请、有关进度专题协调会实施情况资料;工期索赔要求及其他有关施工进度的信息。

22.3.3.4 工程造价信息:包括预付款及进度价款结算申请、有关设计变更和工程变更价款结算要求、竣工决算报告、竣工图及有关的其他信息。

22.3.3.5 其他有关施工活动与质量、进度、投资相关的有价值信息。22.3.4 监理信息:由监理单位收集、整理、加工、传递的信息。

22.3.4.1 综合性信息:包括监理规划(大纲)、监理实施细则、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等。22.3.4.2 监理表报:包括年报、月报、周报、日报、质量(安全)月报、监理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等。

22.3.4.3 合同管理信息:包括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开工申请等请示报告的批复意见及开工令、施工图审核签发、工程费用结算、索赔及变更处理意见、业主文件转发意见等。

22.3.4.4 质量管理信息:包括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审查意见、合同项目单元工程划分、单元工程及分部分项工程检查验收签证、工序验收及质量评定资料、监理检测试验资料、专题会议纪要、质量安全事故处理资料等。

22.3.4.5 进度管理信息:如控制性进度计划编制,及施工单位报送进度计划的审批意见、工程进度分析及动态控制意见、有关进度协调会纪要、工期索赔意见等。

22.3.4.6 造价信息:包括造价控制目标、月度预付款及进度款审批、设计与工程变更价格审查意见、竣工决算及其他造价方面文件。22.4 信息流通程序

监理工作的信息构成是多样的,包括有文字信息、声像、语言信息、新技术信息等。但主要的和大量的仍是文字信息。它在各参建单位之间及监理中心内部流动。22.5 信息收集、传递规则

22.5.1 一切工程信息,均以书面形式为准。

22.5.2 凡送监理单位的文件,都必须经监理中心办公室签收,统一填写文件处理单。填写项目包括:发文单位、文件名称、文号、发文日期、监理中心收文登记号、收到文件日期。该处理单连同文件交总(副总)监理工程师审阅后,批转至监理中心有关部门予以处理。文件的收、发应录入计算机存档。

22.5.3 凡我监理中心向有关参建单位发送的文件(除月报、周报等外),按文件去向分成: 22.5.3.1 监理报告:送往业主有关部门的正式文件。22.5.3.2 监理文件:送往施工承建单位的正式文件。

22.5.3.3 监理联系单:为送往设计单位或施工承建单位的非正式文件,用于对某些局部、具体事项进行协调,提注意或要求了解、要求配合等用途。22.5.3.4 所有正式文件在总(副总)监审查批准后,由监理中心办公室印制、登记、发送。对监理联系单,视内容性质也可以由施工监理工程师直接传递。

22.5.4 各单位不负有信息管理职能的个人或业务部门之间传递的信息,不能视为代表单位的正式传输信息。紧急情况或特殊情况下,必须立即由个人或各单位业务部门直接传输信息时,事后应尽快按正常程序正式补传该信息。

22.5.5 除合同文件有规定或业主另有指示外,业主各部门对施工承建单位的指示、规定、要求等,都应经由监理中心转发至施工承建单位。如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得跨越传递。22.5.6 除合同文件有专门规定或业主另有指示,施工承建单位向业主报送的各种文件、表报和要求,都须经监理单位审核,并转发,一般情况不得跨越;

22.5.7 监理中心在收到设计文件后,应尽快指派监理工程师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审核后,加盖监理审签章,发至业主和施工承建单位执行。对于施工详图,负责审核的监理工程师尚应填写审核登记表。对可能出现的疑问、问题、或差错,以及建议、意见等,就通过设计交底会议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业主单位,协商研究予以解决。

22.5.8 对于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缺陷,施工承建单位、设计、业主和监理中心的四方中,不管谁先发现,都不得隐瞒,应尽快通知其他各方。不管何种原因造成质量事故或质量缺陷,施工单位尽快报送事故情况报告或缺陷表报,为事故类型、原因的分析判断,处理措施研究提供信息。

22.5.9 为确保信息质量,施工承建单位报送的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各种报告、文函及各种表报等,应严格按照合同要求,以及业主单位的规定、通知等文件的要求整理、编制。若文件编制粗糙、信息不准或重要内容欠缺的,监理单位有权要求补充、增加信息数量,直至将其退回返工。

22.5.10 为保证信息质量,加快合同变更、索赔的审核,按照招标文件规定,施工承建单位应随文(函)送上工程量计算书(副本)及相应的依据资料。若资料不全,影响审查复核质量和进程者,监理单位有权退回文件,要求增补有效信息,再重新报审。

22.5.11 监理工程师应准确、及时做好监理日记、仓面(现场)值班记录,全面收集现场环境条件、施工单位资源投入(注意各级责任人员在岗情况)、设备运行情况、施工中出现过或存在的问题、重要现象、干扰及可能影响施工质量、进度的其他事项等信息,并做好必要的分析、加工、交流和存储工作。

22.5.12 凡需要存储的信息,必须按规进行分类,按工程信息建档存储。已存储的信息,应管理有序,便于检索。22.5.13 有保密要求的工程信息,必须按保密法有关规定存储借用、回收及销毁。22.6 工程信息计算机辅助管理与网络管理 22.6.1 一般性计算机辅助管理

22.6.1.1 根据施工任务,监理中心配备必要的专职(或兼职)信息员和管理员,他们应忠于职守,努力钻研计算机、技术,保证计算机辅助系统能发挥正常效能。

22.6.1.2 应按业主的文件、通知和纪要要求,信息员应在规定的日期、规定的钟点以前,把从施工现场收集到的规定信息内容,输入计算机,为领导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和决策判断提供参考资料。

22.6.1.3 为提高工程信息的计算机辅助管理水平,根据监理工作需要,配备适当数量的计算机和辅助设备,以及必要的支持软件。22.7 信息的整理、保存和归档

22.7.1 按照业主的规定,我中心所监理项目,按委托或补充协议对工程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立卷和归档。

22.7.2 我中心监理信息的整理、立卷和归档,是在总(副总)监领导下,由监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各业务部门协助执行。此项工作,应接受业主工程建设部门的归口管理; 22.7.3 归档住处的范围、内容和分类整理、立卷,以及签字、盖章等手续,应严格按照业主的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则执行。

22.7.4 监理信息是工程建设和重要资料,它的收集、积累、整理、立卷是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必须严格防止损毁、涂改、泄密(或擅自提供利用、复印)等,不允许有虚假或凑合现象发生。

22.7.5 在制定本细则之前已完成工程(项目),要严格按有关文件规定收缴监理信息资料,防止丢失、缺损。

22.7.6 凡需要立卷、归档的各种监理信息,都应做到书写材料优良、字迹清楚、数据准确、图象清晰、信息载体能够长期保存。

第五篇:信息管理

博野县教育局信息报送工作管理细则

为反映教育工作动态,突出教育改革新思路,展示教育发展新成就,展现教师精神新风貌,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舆论环境,制定此细则:

一、明确专人负责

各中小学、局直单位、局机关各股室(以下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工作的重要性,把其做为展示自我、推介单位、汇报工作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各单位要明确一名信息员, 负责本单位信息的采集、筛选、整理、上报、传输、反馈和存储工作。

二、规范报送内容

一般的报送内容应以正面宣传为主,可以包括:各单位对上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重大决策、重要会议、重大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各级领导到各单位视察、调研、指导工作等情况;教科研课题立项、实施、结题、成果情况;各单位、教师、学生获得的重大荣誉和奖励情况;社会各界捐资助教及教育局落实优抚政策情况;各单位按上级部署或自行组织开展的一些活动;本单位履职尽责的工作亮点、特色做法和工作经验等。

关于调研报告,教育局办公室将根据信息工作需要,采取指定内容、限定时限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向有关单位进行约稿。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高质量按时完成。

三、提高信息质量

(一)标题要完整。文章标题必须言简意赅、完整准确、特点鲜明,要点明学校名称和信息的主要内容。例:**学校开展**活动。切忌观点片面、主题不实、华而失真。

(二)内容要翔实。信息内容做到要素齐全、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注重反映主要做法、有效措施、先进经验、重大成果等方面内容,尽量不写目的意义、宣传口号等内容。

(三)表述要简洁。文字表达要实事求是、层次分明、语句流畅、语言简洁。要按照一定逻辑顺序谋篇布局,可设置小标题分类表述,减少“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之类的简单程序式表述,避免出现错别字及标点、语法上的错误。

(四)格式要规范。信息报送要使用第三人称,客观陈述,不得用“我们”、“我校”等称谓,信息中出现的人物名字、职务、称谓等要准确无误。信息内容必须用WORD文档排版,标题为三号黑体,正文为三号仿宋,单倍行距。同期照相的信息,图片资料不要嵌入WORD文档中,要将图片与WORD文档打包上传。

四、规范报送程序

(一)严格审核。各单位要对本单位信息稿件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把关,所有上报稿件必须由单位负责人审阅。

(二)归口报送。各单位要确立信息专用邮箱,向局上报信息和接收局下发的电子

版《教育简讯》只能使用你单位信息专用邮箱。4月1日起局办公室将byjyjx@126.com做为接收各单位信息和下发电子版《教育简讯》的唯一专用邮箱。

(三)严肃纪律。各单位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坚决杜绝出现假信息、抄袭、模仿、重复的信息,做到宁缺毋滥。

五、信息采用原则

信息的主要作用在于推进工作,教育局采用各单位上报信息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真实性。信息内容必须实事求是,真实、准确,不许“无中生有”。

2、时效性。当天发生的事件当天报;需要几天才能完成的活动在活动结束当天报。

3、针对性。信息内容要围绕当前教育工作的热点、难点、重点和关键点。

4、创新性。信息内容在全县范围内属于首创或者有特色,即做到了“有中生新”。

5、可借鉴性。信息内容可以供各单位学习、推广,实现共同进步。

六、信息考核办法

教育局办公室负责对稿件进行编辑、删改、合并、投送,请予以理解、支持。各单位也可向各级媒体、报纸、刊物投送稿件,但必须经过教育局办公室审核同意后才能投送。

(一)信息计分规则

1、基础得分:上报一条纯信息计1分,配发同期清晰照片(1-3张)的再加1分。

2、局级加分:被县局主办的《教育简讯》采用的信息每条再加2分。

3、县级加分:被两办、电视台及所有网络媒体采用的每条再加3分。此项只加一次。

4、市级加分:被市两办、市电视台、市局、保定日报、保定晚报采用的再加4分。此项只加一次。

5、终极加分:被省级以上(含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河北日报》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省级以上报纸、刊物采用的再加5分。此项只加一次。

(二)单位分类规则。

根据服务对象及管理职能,将所有初中及博野中学、职教中心分为a类;将七个中心校划为b类;将电大、进校、兴华小学、县幼儿园、活动中心、特教、教育股、人事股、督导室、财审股、安查室、监察室、教研室、仪器站、招生办、规划股、校产办、档案室等划为c类。同一类别内横向比较,纵向排名。

(三)信息表彰规则

县教育局将根据全年教育宣传信息工作开展情况、得分情况,每年按类别评选产生全县教育宣传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县教育宣传先进个人若干名,信息宣传先进个人原则从各单位信息员中产生,由县教育局通报表彰。

下载信息管理重点(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管理重点(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 一.单选题。 1.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信息和数据核心区别是前者有:() A.符号B.特征C.价值D.形式 2.在信息安全四要素中,信息载体只有得到授权的实体才能修改数据且判断别的数......

    信息管理

    1.入党申请书的内容。 一、正式表达入党的愿望,对党的认识,包括对党的性质、纲领和任务的认识,要表明入党动机和对入党的态度。 二、汇报本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个......

    信息管理

    1.导游人员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1.根据旅行社与游客签订的合同或约定,按照接待计划安排和组织 游客参观、游览。 2.负责向游客导游、讲解、介绍中国(或地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3.......

    毛概重点(含内容)

    毛概重点 第十章 第一节 1、贯彻新发展理念(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新发......

    文科重点大学排名(含5篇)

    1A++北京大学2A++北京师范大学3A++南京大学4A++复旦大学5A++中国人民大学6A++四川大学7A+浙江大学8A+清华大学9A+中国传媒大学10A+暨南大学 11A+中山大学12A+华东师范大学1......

    商业银行信贷重点(含5篇)

    商业银行信贷复习重点 题型:判断说明题(4分*10)、简答题(7分*6)、1个案例分析题、1个计算题 第一章: 资本结构理论 贷款金融合约 贷款业务的金融中介 风险管理理论(注意银行信贷风......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 王晓东 1106030124(含5篇)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11-1 1106030124 王晓东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一、企业上马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规......

    信息管理服务

    一、售前服务:1、信息服务一、整合信息资源1. 1整合企业传递信息1.1. 1企业简介:企业简介包括:企业发展历程、获得荣誉、开发项目、社会贡献等等;1.1. 2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