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三毕业生免试直升工作方案
初三毕业生免试直升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全局,积极适应教育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进一步加大中招制度改革力度,使初三毕业生免试直升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有利于促进教育持续、科学、健康发展,有利于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免试直升规模 2018 届初三毕业生免试直升人数为 108 人。
三、免试直升学生的选拔标准 1.“思想道德素养”方面综合评价为“优秀”,主要表现为:
热爱祖国,维护国家荣誉;诚实守信,真诚待人;遵纪守法,维护公德;自尊自律,为人正直;有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乐于助人,富有爱心;注重修养,尊敬师长;礼貌待人,举止文明;勤劳俭朴、仪表大方;热爱学校,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团结友爱;活动积极,善于合作等。
“思想道德素养”等第的评定主要参考该届学生自初一年级起每个学年的相关评语和相应等第,同时参考该学生在两个学年内获得的校级及以上等级的各类奖励情况。
2.“科学人文素养”方面综合测评为“优良”,主要依据为:
按一定比例综合该学生在初中三年内各阶段所设课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情况以及平时的一贯表现,评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从中择优选拔。
3.“女生综合素养”方面综合评价为“优良”,主要表现为:
A、具有现代女中学生的基本特征,具有良好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积极进取,意志坚强;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B、赞同本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认可本校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群体结构、人际关系,对女校有较深厚的感情。
C、具有一定的科技、艺术或外语等特长,适合在本校高中阶段接受更高层次的特色教育。
D、具有明确的自我发展目标并愿意在本校高中阶段为此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女生综合素养”方面的评价工作由“AA 市第一女子中学初中毕业生直升高中工作领导小组”委托专门人员根据相关学生入学两年多来的表现进行认定。
四、确定“免试直升学生”和分设“初中毕业生直升班”的操作步骤 1.成立“AA 市第一女子中学初中毕业生直升高中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康立为 副组长:张伟婧、徐黎明、李晓春、吴婷、潘庄严 成员:周燕伟、张小利、王荐、金星、刘可、祁奇、张磊明、周华、骆乐、范恒立、陈国才、魏劬正、匡晓峰、张月炎、眭佳 2.召开有关“初高中免试直升说明会”,让本校初三年级中有“直升”意向的学生及家长填写《AA 市第一女子中学“初高中免试直升”志愿表》,确定报名人数。
3.对报名“免试直升”的学生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综合考察,初步拟定 108 名“直升”的学生名单。
4.完成对初拟“免试直升”学生名单的公示。
5.将“免试直升”学生名单上报 AA 市教育局相关主管部门。
五、监督制约机制 1.在实施本方案过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保证招生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2.免试直升的相关招生录取工作由“初中毕业生直升高中”工作领导小组直接负责,并接受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监督。
AA 市第一女子中学 2018 年 5 月 22 日
第二篇:华东师范音乐学系音乐学系推荐本科生免试直升硕士生工作细则
音乐学系推荐本科生免试直升硕士生工作细则
根据学校《关于做好推荐本科生免试直升201X年硕士生工作的通知》要求,音乐学系特制定以下工作细则。
一、成立直升推荐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以加强对推荐工作的领导。
工作领导小组:高晓东、卢波、常林; 工作小组成员:王周悦、秦蔚、程涛;
二、推荐直升基本条件
1、推荐生应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品行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等受处分记录;
3、非免费师范生;
4、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组织的各种活动;
5、学习成绩优良;
6、在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能如期毕业,专业学习成绩优秀,思维敏捷,能力强,具有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素质;
7、外语成绩优良,CET-4不得低于425分或通过CET-6(425分及以上)。对个别能力较强并在专业领域内表现出相当优势者,虽外语成绩未达到推荐标准,也可破格推荐,并参加当年的研究生外语入学考试,成绩达到规定的最低分数,方能取得直升资格;
8、学业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25%以内。
三、综合素质测评方案
综合素质测评由三部分组成:
1、学业成绩;
2、专业加试;
3、综合素质加分(根据学生所获奖学金、专业获奖、各项荣誉称号及学术研究成果情况给予加分,具体加分细则见后)。
1、将学业成绩(包括前三年所修的通识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制选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进行测算,公式如下:
学业成绩测评分=
∑Ai×(ai+4)
∑(ai+4)
(Ai=学科成绩,ai=该学科学分)
2、专业加试内容如下:
当场弹奏或演唱曲目,由领导小组组织专业教师评分。① 钢琴:一首练习曲、一首乐曲。② 声乐:美声 一首外国歌剧咏叹调、一首艺术歌曲;
民声 一首咏叹调、一首艺术歌曲。
③ 管弦乐:一首练习曲、一首乐曲。④ 理论:命题写作1篇。
3、综合素质加分。A 竞赛类加分标准
(1)国际性专业竞赛,获一等奖加10分,二等奖加7分,三等奖加4分,其他等次加2分。
如德国Neue Stimmen国际声乐比赛,维也纳Hans Gaber Belvedere国际声乐比赛,意大利国际青年歌唱家大赛,西班牙卡巴列国际声乐比赛,意大利Bergeonzi国际声乐比赛,德国青年歌剧演员国际声乐比赛、匹兹堡青年艺术家比赛、法国斯克里亚宾国际钢琴比赛、法国玛格丽特龙国际钢琴比赛、德国巴赫国际钢琴比赛、德国舒曼国际钢琴比赛、中国国际钢琴比赛、中国上海国际钢琴比赛、柴可夫斯基国际大提琴比赛、保罗国际大提琴比赛、北京国际大提琴比赛、德国慕尼黑国际中提琴比赛、英国特蒂斯国际中提琴比赛、美国芝加哥普林姆罗斯国际中提琴比赛、美国青年艺术家国际中提琴比赛、俄罗斯尤里·巴斯梅特国际中提琴比赛、德国勃拉姆斯国际中提琴比赛、瑞士的日内瓦国际中提琴比赛、国际青年艺术家比赛、世界管乐大赛、亚洲长笛联盟比赛、朗帕尔国际长笛比赛、日本神户国际长笛比赛等。
(2)全国性专业竞赛,获一等奖加8分,二等奖加5分,三等奖加3分,其他等次加1分。
如国家文化部、教育部、中央宣传部举办的各类音乐类比赛,中国音协举办的各类音乐类比赛,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各类音乐类电视大奖赛,以上所列国际音乐类比赛全国选拔赛等。具体有: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海之春”艺术节全国声乐比赛、长三角声乐大赛、全国高校大学生基本功比赛、“神舟唱响”全国高校声乐比赛、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比赛、“音协杯”全国声乐比赛、金钟杯奖全国声乐比赛、“珠江杯”全国声乐大赛、“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比赛、孔雀奖全国声乐大赛、全国室内乐比赛、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中国钢琴作品比赛、“长江钢琴杯”高校联盟钢琴比赛、金钟奖全国大提琴比赛、全国大提琴比赛等。全国中提琴比赛、上海音乐学院中提琴邀请赛、CCTV全国钢琴、小提琴大赛、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金钟奖全国小提琴比赛、全国长笛比赛等。
(3)省市级专业竞赛,获一等奖加5分,二等奖加3分,三等奖加2分,其他等次加1分。
如直辖市(省)的宣传部、文化局(文化厅)、教育局(教育厅)、音协举办的各类音乐类比赛,以上所列国际、国内音乐类比赛上海地区选拔赛等。具体有:国际声乐比赛上海选拔赛、金钟杯全国声乐比赛上海选拔赛、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海选拔赛、上海市大学生艺术节声乐比赛、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比赛上海赛区、浙江省新人新作声乐比赛、上海市高等院校“长江杯”钢琴比赛、“海曼杯”上海市学生钢琴演奏赛、上海市普通高校钢琴比赛、“圣卡罗”杯上海市青少年钢琴比赛、上海音乐学院室内乐比赛、“海曲杯”上海市暨长三角地区青少年大提琴比赛等。
(4)校级竞赛,获一等奖加4分,二等奖加2分,三等奖加1分,其他等次加0.5分。如校党委宣传部、校教务处、校团委主办的各类音乐类比赛,具体有:新生文艺汇演、“红歌会”、“十大歌手”竞赛等。
(5)系级竞赛,获一等奖加2分,二等奖加1分,三等奖加0.5分。
如参加学校级以上(包括校级)比赛系里的选拔赛及其他经系本科生奖助学金评定小组同意认定的系级活动。B.学术类加分标准
(1)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CSSCI).8分/篇。
如,《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中国音乐》、《人民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四川音乐学院学报》、《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音乐创作》、《音乐探索》等。
(2)在一般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分/篇。(3)在学术性内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分/篇。(4)作曲并出版,1分/篇。
(5)参加校大夏杯、上海市挑战杯、全国挑战杯竞赛获奖加分等同专业竞赛获奖。C.社会实践类加分标准
(1)上海市优秀实践项目或优秀实践论文,2分/项。(2)校级优秀实践项目或优秀实践论文,1分/项。D.奖学金类加分标准
特等优秀学生奖学金2分/次;
一等优秀学生奖学金1.5分/次; 二等优秀学生奖学金1分/次; 三等优秀学生奖学金0.5分/次;
国家奖学金、宝钢、申银万国等奖学金按照获奖等级参照优秀学生奖学金加分,但不得重复记分。E.其他类加分标准
对因社会活动或学生工作表现突出而被评为:(1)市级优秀学生干部,加5分。(2)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加3分。(3)系级优秀学生干部,加1分。
(4)市级优秀学生/党员/团员/志愿者,加2分。(5)校级优秀学生/党员/团员/志愿者,加1分。(6)系级优秀学生/党员/团员/志愿者,加0.5分。F.具体量化标准
(1)以上各项获奖项目或科研项目凡涉及集体参与且不分次序,加分标准:
个人得分则以100%计算。
(2)以上各项获奖项目或科研项目凡涉及集体参与且可根据实际参与力度分出参与次序,加分标准:
第一参与者
80% 第二参与者
60% 第三参与者
40% 第四参与者及之后参与者均按30%计算
(3)科研基金类立项未按时结题按70%计算,按时结题及在结题期限内按100%计算。(4)同一科研成果或获奖项目在不同刊物或机构中发表或获奖,原则上取其最高加分值,特殊情况酌情加分。
(5)社会活动或学生工作中,同年获得的奖项按照得分最高的计算,不可累加。以上三部分内容的测算比例为:
学业成绩*50%+专业加试*50%+综合素质加分。
按照以上测算结果进行排序,公示后向学校上报推荐名单。
四、推荐名额
学校根据应届毕业生总数测算并下发我系201X年免试直升研究生名额3名,所有推免生均可报考其他招生单位,所有推免生名额均可用于向其他招生单位推荐。
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推荐资格
1、被确定推荐后,受刑事或行政处分者;
2、不能在201X年如期毕业者及不能获得学士学位者;
3、毕业论文成绩达不到良者。
六、如遇特殊情况由领导小组评议决定。
音乐学系
201X年9月
第三篇:上海财经大学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2010年10月修订)
上海财经大学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
(2010年9月修订)
第一条 为规范我校本科学生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简称“免试生”,下同)工作,以素质教育要求为导向,倡导优良学风,提高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营造“公平、公开、公正”氛围,确保免试生质量,探索研究生培养新途径,特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对原《暂行条例》进行修订。
第二条 免试生应为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通过学生自愿报名、院系考核推荐、学校审核确定的方法择优产生。
第三条 免试生应符合以下条件:
1.热爱祖国,要求上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秀。2.遵纪守法,身心健康,积极参与集体、公益活动。曾获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者优先考虑。
3.学习成绩优良,无补考、无重修记录并多次获得校各类奖学金。一般应通过大学外语六级考试。
4.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曾公开发表(出版)研究成果、参与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或在省部级以上各类知识技能竞赛中获奖者优先考虑。
第四条 学校成立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推荐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校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免试直升研究生名额指标,研究生招生规模、学校学科发展、社会需求等因素提出当年该项工作原则及名额,报校部确定后于每年9月下达。
第五条 各院(系)、部由分管教学的院长(主任)负责成立相应的院系领导小组,根据学校下达额度,通过综合考核、民主评议、差额复试、公示,在本院系提出申请的学生中确定推荐名单。院系要充分重视对推荐生思想品德和实际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考核,避免单纯以课程考核成绩定论。
第六条 院、系、部推荐生名单应于每年9月上报校教务处学籍管理科。各院、系、部在申报推荐生时应注明所推荐学生排名序号,以提供学校参考。第七条 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创新活动中获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由各院(系)单独推荐,一旦录取不占院(系)名额。第八条 符合免试生条件,并在体育、文艺方面确有专长,获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可由相关部门向学校推荐。
第九条 校领导小组在主管校长主持下,研究、拟定当免试生名单,经张榜公示后,报校长办公会议批准,正式予以公布。
第十条
各院系在学校正式公布免试生名单后的公示期内,如有争议,应进行复议,并及时向校领导小组报告,经校领导小组研究后作最后决定。如入选学生在学校名单正式公布后放弃免试推荐资格而造成学校当年免试生名额浪费者,其所在院系应对此负责。
第十一条 入选学生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取消其推荐资格: 1.被确定推荐后,受刑事或行政处分者; 2.被确定推荐后,所修课出现不及格者; 3.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达不到优良者。
第十二条 本《暂行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上海财经大学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
(2010年9月修订)
第一条 为规范我校本科学生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简称“免试生”,下同)工作,以素质教育要求为导向,倡导优良学风,提高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营造“公平、公开、公正”氛围,确保免试生质量,探索研究生培养新途径,特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对原《暂行条例》进行修订。
第二条 免试生应为本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通过学生自愿报名、院系考核推荐、学校审核确定的方法择优产生。
第三条 免试生应符合以下条件:
1.热爱祖国,要求上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秀。2.遵纪守法,身心健康,积极参与集体、公益活动。曾获省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者优先考虑。
3.学习成绩优良,无补考、无重修记录并多次获得校各类奖学金。一般应通过大学外语六级考试。
4.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曾公开发表(出版)研究成果、参与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或在省部级以上各类知识技能竞赛中获奖者优先考虑。
第四条 学校成立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推荐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校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免试直升研究生名额指标,研究生招生规模、学校学科发展、社会需求等因素提出当年该项工作原则及名额,报校部确定后于每年9月下达。
第五条 各院(系)、部由分管教学的院长(主任)负责成立相应的院系领导小组,根据学校下达额度,通过综合考核、民主评议、差额复试、公示,在本院系提出申请的学生中确定推荐名单。院系要充分重视对推荐生思想品德和实际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考核,避免单纯以课程考核成绩定论。
第六条 院、系、部推荐生名单应于每年9月上报校教务处学籍管理科。各院、系、部在申报推荐生时应注明所推荐学生排名序号,以提供学校参考。第七条 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创新活动中获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由各院(系)单独推荐,一旦录取不占院(系)名额。
第八条 符合免试生条件,并在体育、文艺方面确有专长,获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可由相关部门向学校推荐。
第九条 校领导小组在主管校长主持下,研究、拟定当免试生名单,经张榜公示后,报校长办公会议批准,正式予以公布。
第十条
各院系在学校正式公布免试生名单后的公示期内,如有争议,应进行复议,并及时向校领导小组报告,经校领导小组研究后作最后决定。如入选学生在学校名单正式公布后放弃免试推荐资格而造成学校当年免试生名额浪费者,其所在院系应对此负责。
第十一条 入选学生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取消其推荐资格: 1.被确定推荐后,受刑事或行政处分者; 2.被确定推荐后,所修课出现不及格者; 3.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达不到优良者。
第十二条 本《暂行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四篇:优秀中职毕业生可直升高职
优秀中职毕业生可直升高职
今年启动“五年一贯制”大专班和免试升学政策
本报讯(记者胡瑾中)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出台《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根据该方案,中职毕业生想进入高职学校就读,今后将有4条路径:即报考“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就读“3+2”职业教育、参加高职单考单招和技能优秀中职生可以免试升学。其中,“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和技能优秀中职毕业生免试升学,是今年刚刚启动的“新政”。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扩大高职教育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规模。到2015年,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将达到30%左右,高职专升本比例达到10%左右。从今年起,浙江的中职毕业生如果想进入高职学校就读,大致有4条路径。
路径一:报考“五年一贯制”
“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是指由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共同研究制订五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联合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并由高职院校为主统筹中职、高职阶段的教学与管理。
“五年一贯制”学生在中职学校期间按中职教育的相关政策规定执行,在高职院校期间按高职教育的相关政策规定执行。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期满后须经考核合格才能转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
今年,我市将在职技校、职成教中心学校设置“五年一贯制”班级5个,共招收数控技术、电子电器应用技术等专业学生200人。
路径二:就读五年制“3+2”职业教育
五年制“3+2”职业教育是指中职到高职的直接升学模式,由高职院校直接落实招生计划,前3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后2年按计划升入挂钩的高职学校学习。学生在中职就读3年之后经过一定的测试(非高职考试),绝大部分学生可以直接升入高职完成两年学业,并取得大专学历。
2012年我省将进一步规范五年制“3+2”职业教育,原则上每所中职学校可以设置的“3+2”班级不超过4个,人数不超过160人,高职院校“3+2”的招生人数不能超过其当年招生计划的50%。同时要求中职专业和高职专业应基本对应,并符合教育部专业目录。
今年我市职技校、职成教中心学校和四职校招收“3+2”班4个,共招收机电一体化、国际商务、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学生160人。
路径三:参加高职单考单招
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的第三条道路是参加高职学校组织的单考单招。2011年,我省共有33939名中职毕业生报考,实际录取28237人,录取率达84.2%。其中,我市共有962名中职毕业生报考,上线837人,上线率和录取率分别为87%、83.7%。
2012年,我省将继续维持高职单考单招现行招生规模,计划在高职单考单招的个别类别试行“文化课+技能水平证书考试”,以技能水平证书考试取代专业理论考试。目前,技能水平证书考试的具体实施办法尚在制订中。
路径四:技能优秀中职生可以免试升学
为引导中职学校加强技能教学与训练,我省将从2012年起实施技能优秀中职毕业生免试升学政策。凡获得教育部等国家部委举办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的本省籍应届中职毕业生,可免试保送就读我省高职院校相关或相近专业。目前,具体实施办法正在制订中。
同时,获得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一、二等奖的中职学生,在高职院校自主招生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中,由招生院校计入综合成绩,不受政策加分上限的限制。
据了解,我市近两年获得全国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有16名,这些符合免试入学的拟录取考生名单,在相关高校审核后,在本月25日前报省教育考试院。
第五篇:山东试点中高职毕业生可直升本科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山东试点中高职毕业生可直升本科
作者:
来源:《广西教育·D版》2013年第08期
据《人民日报》消息,山东省确定从今年起在潍坊、青岛、德州3市选择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和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开展“3+4”(中专+本科)分段培养,以及在山东省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与普通本科高校开展“3+2”(专科+本科)分段培养职业教育招生试点工作。“3+4”,即通过引导和选拔部分初中学习优良的毕业生进入试点中职学校相关专业学习3年后,择优选拔进入本科学校学习4年。“3+2”,即参加夏季高考的考生,经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正式录取后,进入试点高职高专院校学习,前3年在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第3年经考核测试,择优选拔部分学生进入本科高校学习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