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到3岁育儿知识启蒙教育
0到3岁育儿知识启蒙教育
在中国,家长往往在孩子的启蒙教育上就出现了错误。启蒙教育不是背背唐诗宋词那么简单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0到3岁育儿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在0-3岁育儿知识当中,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错误的。不知是受什么样的因素影响,或者是看了太多现在社会上的成功学,其实你要知道成功是没有标准的,最初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有正确的思想,这样才可以真正实现对孩子教育上的成功了。所以我们要知道很多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
在启蒙教育阶段,家长要做的事情是和孩子探索世界。0-3岁育儿知识中对世界的探索和发现是非常关键的,这个时候是孩子创造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学会和孩子一起来探索世界,这是最关键的。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好的事情就是带着孩子去玩耍,陪伴孩子去发现新的东西,包括在书本当中也包括在现实生活当中。而不是让孩子提前学习一些汉字和拼音,也不是提前让孩子学习数数。
家长在0-3岁育儿知识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个时候家长是一个陪伴人员,我们不是老师,很多的东西不需要你去手把手的交给他。如果孩子在穿裤子的时候能够自己穿上,就让他自己穿,只要他们感觉高兴就可以了。你会发现很多的问题不需要你去交给孩子,他们自己会去发现一些最基础的东西。
我们要好好的学习0-3岁育儿知识,作为一个好的父母,我们要真正的学习如何来给孩子进行启蒙教育。
0——6个月宝宝手部发展特点
1、只要在眼前的东西,不管是什么伸手就抓,并且还会两只小手同时抓。
2、这时宝宝还不会用手指尖捏东西,只能用手掌和全部手指生硬地抓东西。
3、双手可以在胸前互握玩耍,能被动地抓住像波浪鼓等玩具大约 30 秒钟。
4、宝宝的抓握还没有目的性,整个手都是弯曲的,什么东西都是一把抓,拇指与其他四个指头的弯曲方向一致。
5、宝宝能将一块积木传给左手,右手再拿第二块。
6、如果妈妈逗宝宝玩,用手绢遮在宝宝的脸上,宝宝能够用手抓住并扯下来。
7、宝宝的手还不大会驱动手指,但已经能够自由地使用双手了,并且手、眼、口已经配合得比较自如了。
锻炼建议:个月:不要给宝宝带手套,让他能自由地挥动拳头,看自己的手,玩手。个月:经常刺激宝宝手心,促进抓握反射;让宝宝触摸一些不同质地的玩具,帮助宝宝玩手。个月:拿一些颜色鲜艳、有悦耳声音的玩具给宝宝看,激起他产生抓握玩耍玩具的兴趣;把玩具放到宝宝手里,带宝宝去抓握。个月:摆几种能吸引宝宝的玩具,如玩具娃娃、波浪鼓,让他练习主动抓握。玩具可以从大到小,反复练习。如果宝宝抓不准,可以帮他把玩具移到准确的方位;一人抱着宝宝,另一人拿玩具放在约 1 米远处逗他,看宝宝是否会伸手去拿,如果宝宝不伸手,则引导他去触摸、摆弄这些玩具,为以后的伸手抓握训练打下基础。个月:在宝宝面前悬挂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让宝宝去抓握。开始放在宝宝一伸手就能抓到的地方,然后慢慢移到远一点的地方。可以时常更换不同质地的玩具,使宝宝在抓摸过程中接受不同刺激。每次的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个月:教宝宝撕纸,培养他的手眼协调,锻炼手的精细动作;有意连续向某只手传递玩具或食物,大人示范将手中的东西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让宝宝反复练习,学会 “ 倒手 ”;继续训练宝宝够取小物体,物体从大到小,从近到远。
7——12个月宝宝手部发展特点
1、会经常使用手掌到处探索,所以手的触觉敏锐度会得到极大加强。
2、宝宝会喜欢伸手拿玩具,触摸不同形状、不同质感的东西,并慢慢记住他们之间的不同。
3、妈妈可以用各种不同质地的布,如的确良、灯芯绒、麻布、丝等做成一块小垫子,让宝宝用手摸一摸。过不了多久,宝宝就能对号入座了。
4、精细动作进一步复杂化,最大的进步是宝宝能用拇指和食指对捏拿起小物品了,如黄豆、花生米等,这种对捏的动作难度很高,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
5、宝宝拇指、食指的动作已经相当熟练,学会了自己松手放下东西,能主动放弃手中现有的东西,选择其他物品玩。
6、宝宝能够把小球放入盒子中,并能拿笔涂鸦,几页几页地翻开书本。
锻炼建议:
1、如果宝宝扔玩具,你可以拾起来给他继续玩,让他积极地探索。
2、让宝宝练习用拇指配合其他手指抓起积木。
3、训练宝宝用一只手的玩具对击另一只手的玩具,发出声音时,给予奖励,这样能促进手 -眼-耳-脑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1——2岁宝宝手部发展特点
13~18个月: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宝宝开始学习如何把触觉同其他感觉联系在一起协调使用。如果你向宝宝发布指令:“把小熊递给妈妈。”他一定可以通过听、看、摸顺利地完成任务。
18~24个月:通过不断触摸,宝宝从简单理解一件东西是什么,渐渐发展到明白这件东西有什么用处,比如他知道积木可以用来搭起高高的房子,饿的时候饼干可以放到嘴里吃等。这一时期的宝宝不仅认知能力迅速增强,小手的精细动作能力也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抓住机会,多让宝宝做一些活动手部的游戏,可以很好地刺激宝宝的脑部发育。为了能够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发展,最好让宝宝的左右手都能得到充分的活动。
锻炼建议:个月:不要给宝宝带手套,让他能自由地挥动拳头,看自己的手,玩手。个月:经常刺激宝宝手心,促进抓握反射;让宝宝触摸一些不同质地的玩具,帮助宝宝玩手。个月:拿一些颜色鲜艳、有悦耳声音的玩具给宝宝看,激起他产生抓握玩耍玩具的兴趣;把玩具放到宝宝手里,带宝宝去抓握。个月:摆几种能吸引宝宝的玩具,如玩具娃娃、波浪鼓,让他练习主动抓握。玩具可以从大到小,反复练习。如果宝宝抓不准,可以帮他把玩具移到准确的方位;一人抱着宝宝,另一人拿玩具放在约 1 米远处逗他,看宝宝是否会伸手去拿,如果宝宝不伸手,则引导他去触摸、摆弄这些玩具,为以后的伸手抓握训练打下基础。个月:在宝宝面前悬挂一些颜色鲜艳的玩具,让宝宝去抓握。开始放在宝宝一伸手就能抓到的地方,然后慢慢移到远一点的地方。可以时常更换不同质地的玩具,使宝宝在抓摸过程中接受不同刺激。每次的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个月:教宝宝撕纸,培养他的手眼协调,锻炼手的精细动作;有意连续向某只手传递玩具或食物,大人示范将手中的东西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让宝宝反复练习,学会 “ 倒手 ”;继续训练宝宝够取小物体,物体从大到小,从近到远。
7——12个月宝宝手部发展特点
1、会经常使用手掌到处探索,所以手的触觉敏锐度会得到极大加强。
2、宝宝会喜欢伸手拿玩具,触摸不同形状、不同质感的东西,并慢慢记住他们之间的不同。
3、妈妈可以用各种不同质地的布,如的确良、灯芯绒、麻布、丝等做成一块小垫子,让宝宝用手摸一摸。过不了多久,宝宝就能对号入座了。
4、精细动作进一步复杂化,最大的进步是宝宝能用拇指和食指对捏拿起小物品了,如黄豆、花生米等,这种对捏的动作难度很高,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
5、宝宝拇指、食指的动作已经相当熟练,学会了自己松手放下东西,能主动放弃手中现有的东西,选择其他物品玩。
6、宝宝能够把小球放入盒子中,并能拿笔涂鸦,几页几页地翻开书本。
锻炼建议:
1、捡碎纸片
准备一些容易撕的纸。先让宝宝把纸撕成小纸片,扔向空中。等纸片散落到地上时,再让宝宝一片一片地捡起来。如果用各种颜色的纸,还可以增加宝宝游戏的兴趣。捡纸片不仅可以锻炼手指的力量,还有利于提高宝宝的注意力。
2、画画
1岁多的宝宝已经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动作和所画图形之间的关系了,可以说,这是教孩子涂鸦很重要的时期。父母可以和宝宝一起画,也可以给宝宝笔和纸,让他随心所欲地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宝宝会说话以后,还可以让他讲一讲画的是什么。不管宝宝画得像不像,你都要鼓励他。画画不仅可以刺激视觉,促进肌肉发育,还有利于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折纸
准备几种质地、厚度不同的纸。先让宝宝摸一摸,感觉一下不同纸的质地,然后再让宝宝随意地折叠。折纸时发出的微小的声音,可以刺激宝宝的听觉;折纸动作可以锻炼宝宝手部的力量,同时可以感受纸的不同触感。
4、摁电话键
准备一个玩具电话,让宝宝随意地去摁电话键。有些玩具电话还可以发出声响,以增加孩子玩的兴趣。这可以锻炼小肌肉,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小提示:很多宝宝都喜欢玩电话机,有时大人会把手机给宝宝玩。其买,手机有辐射,最好不要让宝宝玩,而是专门给宝宝买一个玩具电话,或者把家里用旧的电话给宝宝玩。)
5、使用叉子
给宝宝准备一把塑料质地的叉子。你将苹果、西瓜、香蕉等水果切成小块,放在盘子里,让宝宝自己用叉子将水果块叉起来吃。这不仅能够锻炼宝宝的手部力量,提高手腕的灵活性,而且对提高宝宝的注意力也很有益处。
6、手指交叉
教宝宝将双手的手指相互交叉在一起。开始时,宝宝可能做不好,你可以帮助他做。等熟练后,可以在你的语言提示下,让宝宝自己做手指交叉的动作。这可以促进宝宝手部小肌肉的发育,并且可以使手指关节的活动更加灵活。
2——3岁宝宝手部发展特点
这时的宝宝手腕和手指都已经比较灵活了。日常可以开始学习系扣子,用筷子,用剪刀等精细的手部动作。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利用以下的小游戏,来锻炼宝宝的手指灵活度。
锻炼建议:
1、捡豆豆
黄豆一把放在桌上,让宝宝放在小瓶子里。宝宝玩这个游戏时家长要在旁边要看护好,避免宝宝将痘痘放到嘴里。这个游戏同样可用于分类。比如黄豆和绿豆混在一起。
2、扔球3米远
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可适当增加球的重量。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给孩子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要扔的距离,为鼓励孩子尝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
3、互动式投篮
家长及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适当增大距离,多给予孩子鼓励。
4、小球钻洞
在地上用小板凳、各种书、板子搭成各种小洞作为障碍物。给宝宝规定路线,用棍子拨小球让小球走完全程。鼓励孩子耐心、细致地“走”完全程。在游戏开始,大人也可以拿一根小棍,给孩子以适当的帮助。
5、穿水果串
将胡萝卜、黄瓜、苹果、梨、桔子、香蕉去皮切成片,找几双一次性卫生筷,一头削尖,交胡萝卜等依次穿好。
日常生活中宝宝的锻炼
其实宝宝在生活中有很多锻炼的机会,孩子的生活中充满各种各样的机会能够让孩子锻炼他们的手部肌肉,而爸爸妈妈的任务就是去发现这些机会,并让孩子充分地利用这些机会:
【开门】当你们要出门的时候,让他来为你开门——扭开简易的门锁、门把手,而不是你为他开门,回来的时候,帮助他一起用钥匙开门。
【翻页】当你给他讲故事的时候,让他来翻书页。
【穿衣服】在不着急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来完成穿衣服的某些程序,例如拉拉锁、按上或打开粘扣等。
【吃饭】让孩子自己用大勺从锅里盛饭到自己的小碗里,一些可以用勺子盛的菜,也可以让他自己用勺子舀。
爸妈一定不要总觉得孩子太小,把他当成宝贝捧在手心中,而应让宝宝在不同时间做适龄的事情,不仅小手能得到充分锻炼,也有益大脑智力开发。
第二篇:0到1岁育儿知识分享(最终版)
0到1岁育儿知识分享
0-1岁的宝宝处在一个快速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生理、心理、体格、智力等诸多方面,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其中一些细微变化爸爸妈妈很难发现,下面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0到1岁育儿知识分享,希望大家喜欢。
0到1岁育儿知识:宝宝0-1岁常见疾病整理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肺炎(羊水、胎粪、乳汁)和感染性肺炎(宫内感染和出生后感染)。
新生儿得肺炎不像婴幼儿肺炎有明显的咳嗽及呼吸困难,尤其早产儿得肺炎后 很少有咳嗽,除了气急、萎靡、少哭、拒哺之外,还有口吐白色泡沫,口周三角发青、呻吟及点头呼吸。
两招判断是否患了肺炎:
1数呼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控制规划(ARI)方案所定:当小于两个月的婴儿,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于或等于60次,可视为呼吸增快;如果数两个1分钟均大于(或等于)60次可确定此患儿呼吸增快;
2观察胸凹陷:小于两个月的婴儿吸气时可见到胸壁下端明显向内凹陷。称之为胸凹陷。是由于患肺炎时,孩子需要比平时更用力吸气,才可完成气体交换所致。宝宝既有呼吸增快又有明显胸凹陷,就可诊断为重度肺炎,必须住院治疗。
国际上介绍最简单的方法是数呼吸的次数,当新生儿每分钟呼吸超过60次时就有可能得了肺炎(也可能比肺炎还严重),应马上送医院诊治。胎粪吸入性肺炎与宫内感染性肺炎比一般肺炎更严重,治疗更棘手。凡新生儿肺炎均需住院治疗。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1、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体位:要注意经常变换体位,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2、室内空气要新鲜,太闷太热对肺炎患儿都非常不利,可使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呼吸更为困难。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宜,火炉上应放上水盆,地上应经常洒些水,使室内空气不要太干燥。可以的话,放置加湿器也好。新生儿室内温度应在20℃~24℃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60%,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以防受凉。
3、新生儿得了肺炎往往不愿吃奶,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热量,除注意喂奶外,可输葡萄糖液。还可以买袋装的葡萄糖粉冲水给他喝。(葡萄糖是治疗低血糖时用的,不能喝太多,要在医生指导下喝,原则上多大都不应该喝葡萄糖水,最好给宝宝喝白开水,但当小儿在患病、拒食时,体质极度衰弱,为保证小儿基础代谢热量的需要,短时喂以葡萄糖,是可取的,有时静脉输给葡萄糖,就是这个道理。)如喂奶时患儿口鼻周围出现青紫、呛咳,应立即停止,并予吸氧。病情稳定后,喂奶也应少量多次。
4、患儿因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的水分较多,要多喂水,这样也可以使咽喉部湿润,使稠痰变稀,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以到医院做痰液雾化。
5、由于吃奶时可以加重喘,所以不要用奶瓶喂奶,应改用小勺喂。
6、要注意宝宝鼻腔内有无干痂,如有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以解决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畅。
湿疹
如果你看到宝宝皮肤上有一些鳞片样、好像很痒的红斑,他很可能是长婴儿湿疹了。婴儿湿疹也称为“特应性皮炎”,俗称“奶癣”,是一种皮疹,两个月至两岁之间的宝宝最容易长。
婴儿湿疹通常出现在宝宝的前额、双颊、头皮、眉间、颈部、颌下和耳后,但也可能延伸到手臂、腿、胸部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婴儿湿疹症状表现可以是干燥、增厚、鳞片样皮肤,也可能是皮肤有一些轻微的红肿,有水泡,或渗出液体,搔抓后可能会感染。因为发生婴儿湿疹的部位特别痒,所以,很难控制宝宝不去挠抓。
没有人知道引起婴儿湿疹的确切原因,但我们已经知道湿疹常常来自遗传。因此,如果你或其他近亲得过湿疹、哮喘或过敏等疾病,你的宝宝就更有可能患婴儿湿疹。
湿疹宝宝的护理
1、患湿疹的宝宝如湿疹合成片状,并有些分泌物时,切勿洗患处,以免引起感染、发烧。洗澡水温不要过热,避免接触香皂和其它刺激性物品。对湿疹已结痂的宝宝,可涂抹婴儿润滑油,使痂皮逐渐软化。注意,千万不要用手揭去痂皮,应让痂皮自然脱落。
2、生活要有规律,保证睡眠,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患有湿疹有时会奇痒,婴儿会不自主地去抓,造成睡眠不安,因此给宝宝创造一个好的睡眠环境尤为重要。另外,如果宝宝总去抓湿疹部位的话,妈妈要将宝宝的指甲剪短,防止宝宝抓伤面部,也可以戴小布手套。还要避免婴儿哭闹不休,以致湿疹加重。
3、婴儿的生活环境要保持清洁,枕巾、被单经常换洗,睡觉前要擦地,保持开窗20分钟通风后再入睡,生活环境中要减少与过敏源的接触,如花粉、尘埃、螨、霉菌、真菌,尽量不要铺地毯及养宠物。
4、患湿疹严重的宝宝应避免强烈的紫外线照射,防止汗液刺激,衣被不可过厚,穿过的衣服和尿布用清水洗净、再用阳光照射后才可再次使用。
5、患了湿疹,可以到医院定期复查。因为湿疹在临床有不同的变化,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如果湿疹加重,应立即去医院。
咳嗽
婴儿还不会吐痰,即使痰液已经咳出,也只会再吞下。你可以给宝宝拍背帮助他排痰。具体方法是,在宝宝剧烈咳嗽时,或是进食后两个小时,让宝宝横向俯卧在你的大腿上,空心掌,用手腕的力,由下往上、从外到内给宝宝拍背。你的手劲要适度,能感觉到宝宝背部有震动就可以了。
几种实用的止咳法:
水蒸气止咳法 :在宝宝咳嗽剧烈时,让宝宝吸入水蒸气,潮湿的空气有助于缓解宝宝呼吸道黏膜的干燥,湿化痰液,平息咳嗽。不过,你可要千万小心,注意水温防止烫伤宝宝。
温热止咳法 :对于风寒引起的伤风感冒咳嗽,发病初期,可以用热水袋灌好40℃左右的热水,外面用毛巾包好,然后敷于宝宝背部靠近肺部的位置。中医认为,这样可以加速驱寒,帮助止咳。
补水止咳法 :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一般按少量多次的原则。如果你的宝宝还很小,尽量保证他吃母乳或配方奶的量,同时补充温热的白开水。要判断宝宝是否缺水,你可以数数他一天是否能尿湿6块尿布,或是看宝宝的小便是否清亮。
感冒
感冒在出生后第一年中几乎难以避免,病毒性感冒属于自然疾病,年轻的父母不必过于惊慌。当发生感冒时,让宝宝多饮水,注意加强营养,多休息。宝宝被感染后,大多表现为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鼻塞、咳嗽。有些小婴儿因鼻子不通气而张嘴呼吸,或者阵阵烦躁、哭闹,大一些的宝宝会诉说咽部疼痛。患儿常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个别宝宝还会因发热而引起抽风,或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一般来讲,如果治疗及时并护理得当,3~5天即可痊愈。
感冒大都是爸爸妈妈以及与宝宝接触的人传染给宝宝的。由于宝宝的抵抗力差,在一般情况下,当患了感冒的妈妈、爸爸或其他人在打喷嚏、鼻子不通气、稍有发烧、头痛,自己刚感觉到患感冒的时候,就已经传染给宝宝了。新生宝宝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
这都是类似感冒的疾病:
1、麻疹在发病的头1至2天有发热,上呼吸道呈感冒症状,伴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发红、怕光。第3天起先在口内粘膜上出现麻疹斑,其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先出现在耳后皮肤,继之出现于头部、面部、躯干、四肢。随出疹增多,发热也加重。
2、风疹在发病的头24小时,可有轻度上呼吸道感冒症状,如发热、流涕、咳嗽等,1至2天后皮肤出现浅红色丘疹,先从面部开始出现,在发病1至2天内遍布全身,并在2至3天后皮疹消退不留痕迹。出疹时有耳后淋巴结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3、水痘起病时有微热,全身不适,2天后在躯干和头面部皮肤上出现红色米粒大小的丘疹,尤以四肢比较多。丘疹出现1至2天后变成水疱,呈椭圆形,大小不等,疱内含透明液体,有痒感,5天左右泡疹干缩结痂,3周后痂皮脱落,不留疤痕。
4、猩红热起病急,发热高,发热3天后,先在头部、胸上部皮肤上出现呈猩红色的皮疹,然后扩展蔓延至全身。皮疹针尖大小,密集排列,像鸡皮一样,也有的皮疹融合成片。伴随出疹时有咽痛、扁桃体红肿,口唇周围苍白,舌面呈杨梅状。
5、百日咳发病时有感冒样的鼻塞、流涕、干咳、低热等,但咳嗽越来越重,呈阵发性和痉挛性咳嗽,咳得很费劲,面红耳赤,咳嗽终末出现似鸡叫的吸气回声,接着又出现一阵相同的 咳嗽,反复如此出现,一般持续2至6周。
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本病简称“流脑”。起病时有发热、鼻塞及轻微咳嗽,很快转为寒颤高热,剧烈头痛,有喷射性呕吐,面色苍白,精神不振,甚至出现抽搐。多数人的皮肤上出现瘀点或瘀斑,婴幼儿出现前额膨出,头部强直等脑膜炎症状。
7、其他还有一些疾病也以感冒症状开始,如急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肺炎、肺结核等。因此,如果孩子有感冒表现,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密切注意观察,及时去看医生,以免耽误治疗。淋巴结是人体的“防御屏障”,担负着阻挡细菌和病毒的作用,防止细菌扩散到全身。
0到1岁育儿知识:0-1岁宝宝秋季护理
0-1个月的宝宝,补充鱼肝油
对于秋季刚刚出生的新生儿来说,过不了几个月就要进入冬季。北方冬季寒冷,日照不足,宝宝抱出室外接受阳光哺育的时间不充足,因此秋季就要通过服用鱼肝油,及时补充维生素D。一般来讲,宝宝出生后半个月即可以开始补充。
1-2个月的宝宝,注意别受凉
入秋后天气转凉,宝宝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身调节能力都还比较差,所以要特别注意防止宝宝受凉。但也不可过早添加衣物和被褥,因为初秋气温还不是很稳定,如果过早为宝宝添加衣服,会使宝宝难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冬季。
2-3个月的宝宝,耐寒锻炼好时机
初秋时节正是宝宝锻炼自身耐寒能力的好时机。如果天气刚刚见凉,父母就把宝宝捂起来的话,宝宝的呼吸道对寒冷的耐受性就会非常差。等到了冬季,宝宝半岁的时候,从妈妈体内获得的免疫球蛋白大部分会消失,而自身的免疫球蛋白又还没有完全生长出来,因此对病原菌的抵抗力会比较弱。
3-4个月的宝宝,户外活动要坚持
即使秋天天气凉了下来,宝宝也要坚持户外活动,增强自身耐寒能力和呼吸道抵抗病毒侵袭的能力,为寒冷的冬季做准备。不要急于给宝宝添加衣服,继续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不要急于关窗关门,减小室内室外的温差。
4-5个月的宝宝,珍惜秋阳补维D
在秋季让宝宝尽量多在户外接受阳光,宝宝体内便会储存一定量的维生素D。那么到了第二年春季,宝宝就不容易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了。
5-6个月的宝宝,春捂秋冻慢加衣
秋季,父母不要早早地关窗关门,把宝宝捂起来穿圆了,这对宝宝是很不好的。父母应该让宝宝做耐寒锻炼。如果穿得太多,宝宝一活动就会出汗,很容易烦躁,如果护理不当,还容易感冒。警惕秋后蚊子。秋季的蚊子咬人更厉害,要注意防止蚊虫叮咬宝宝。
6-7个月的宝宝,爱咳嗽
天气转凉,有的宝宝开始咳嗽,嗓子里总是好像有很多痰,爱长湿疹的宝宝更是如此。通常,妈妈会认为宝宝是患了气管炎,开始吃药打针。结果,吃了一冬天的药,咳嗽也没好。
其实,宝宝咳嗽并非感冒或气管炎,主要是因为气管分泌物多。天气一凉,就会这样。如果一看宝宝咳嗽,就不敢带宝宝到户外去,只会使气管分泌物更多。实际上,户外锻炼是很重要的,尽管宝宝嗓子里呼噜呼噜的,但并不妨碍进行耐寒锻炼,而且锻炼还会改善这种状况。
7-8个月的宝宝,易多痰
秋季痰鸣是指呼吸时嗓子发出呼噜呼噜的声响,摸摸宝宝的前胸和后背,父母会感到宝宝像小猫一样发喘。比较胖、长湿疹、或食物过敏的宝宝,都容易在气候渐冷的秋季出现痰鸣。越到秋末,痰鸣就越严重。
秋季痰鸣是否需要就医,要看具体情况。痰鸣一般有两种可能:小儿体质问题和支气管哮喘前期。因体质问题而造成痰鸣的宝宝,多为渗出体质,即虚胖、爱出汗、长湿疹、起风包;不爱吃蔬菜水果、爱吃甜食、只喝加奶的水;大便发稀;对鸡蛋牛奶过敏;户外活动少等等。对于这样的宝宝,解决痰鸣的根本办法不是药物,而是多做户外活动,增加运动量,锻炼耐寒能力。
但如果是支气管哮喘前期的痰鸣,父母就要带宝宝到医院就医,遵医嘱服药治疗。
8-9个月的宝宝,喝奶一定要适量
不要因为此时孩子食量变大了,就拼命给孩子吃,这会使孩子积食,导致消化不良。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身体发育状况和营养需求,调整食量合理喂食。
9-10个月的宝宝,不要总往医院跑
随着天气转冷,孩子可能出现咳嗽或喉咙有痰的症状。但其实,只要孩子精神好,不发烧,饭量不减少;虽然睡觉时出气很粗,但不会憋醒;咳嗽重时可能会把饭吐出来,但吐后精神还很好,不影响吃饭的话,家长就不必过于担心,不用总带孩子去医院。等到春天暖和了,喉咙中的痰就会消失。等到孩子一岁半以后,这种情况会有好转迹象。
10-11个月的宝宝,冷热不均易感冒
夏末秋初,气温变化大,时冷时热。一天之中,往往早晚凉爽,正午闷热。此时,如果宝宝不能及时增减衣物,就会造成凉热不均,易患感冒。秋季湿度下降,空气逐渐干燥,应多给宝宝补充水分,注意保持室内的湿度。
11-12个月的宝宝,活泼好动易出汗
孩子出汗时,不要马上脱掉衣服。应该让孩子静下来,用干毛巾擦干汗水之后再脱掉一件衣服。不要让宝宝饮用冷饮,应该给宝宝喝温度适中的白开水。这样不但可以预防感冒,还有益于胃肠道与肺部健康。
0到1岁育儿知识:0-1岁宝宝体检项目知多少
第一次体检
这是宝宝出生后接受的第一次检查,一般在出生后立刻进行。如果发现宝宝异常,可及早进行治疗。
体检项目:
1、皮肤颜色等身体各个部位:宝宝皮肤颜色红润为正常。检查全身有无严重疾病。
2、心率:检查心脏在一定时间内跳动的次数。心跳有力,每分钟超过100次为健康。
3、刺激后反应:检查宝宝是否有正常的生理反射。比如哭、反应灵敏为正常。
4、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宝宝活跃程度正常,肌张力为正常。
5、呼吸: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宝宝呼吸良好、哭声响亮为正常。
6、生殖器: 男婴的睾丸此时应降入阴囊。
第二次体检
宝宝出生后28天,宝宝1个月。满月体检尤为重要,这个时候还要为宝宝办理计划免疫卡,以确保能够及时给宝宝注射疫苗。
体检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体重反映宝宝近期营养状况、评价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身高反映宝宝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最合适的指标。
2、头部:反映宝宝的脑和颅骨发育情况,脑容量的大小,也是评价宝宝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
3、眼部:能注视较大的物体,双眼很容易追随手电筒光,头单方向转动。
4、耳部:观察宝宝耳部有无出现炎症。
5、胸部:观察胸部两侧是否对称,有无隆起。评价宝宝胸廓和肺的发育状况,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程度。
6、呼吸频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是常用测量呼吸功能的方法之一。新生儿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44次。
7、臀部:皮肤是否光滑,注意是否存在脊柱裂。
8、生殖器及肛门:观察有无畸形,婴儿的睾丸是否下降至阴囊。
9、四肢:四肢有无多指或并指(趾),双大腿能否摊平。
10、1个月婴儿体格生长标准
体重: 男婴约5.03公斤;女婴约4.68公斤
身长: 男婴约57.06厘米;女婴约56.17厘米
头围: 男婴约38.43厘米;女婴约37.56厘米
胸围: 男婴约37.88厘米;女婴约37厘米
第三次体检
宝宝出生后42天,宝宝2个月,42天体检对于新生宝宝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是他出院回家后第一次到医院体检,也是对他进行生长发育监测的开始。
检查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体重反映宝宝近期营养状况,是评价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身高是反映宝宝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的指标。
2、头围:是反映宝宝的脑和颅骨发育情况、脑容量的大小,也是评价宝宝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
3、胸围:观察胸部两侧是否对称,有无隆起。
4、评价发育智能:以拉坐和竖抱等方式来测试宝宝竖头的情况,给予玩具来测评宝宝手部抓握的情况,用移动的图卡或玩具测试宝宝追视的情况,用摇铃测试宝宝听觉的情况,并询问家长宝宝语言发育的情况。对有智力发育迟缓的宝宝,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5、2个月婴儿体格生长标准
体重: 男婴约6.03公斤;女婴约5.48公斤
身长: 男婴约60.30厘米;女婴约58.99厘米
头围: 男婴约39.84厘米;女婴约38.67厘米
胸围: 男婴约40.10厘米;女婴约38.78厘米
第四次体检
宝宝4个月了
体检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反映宝宝近期营养状况、评价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
2、头围:也是评价宝宝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
3、视力:检查宝宝视力发育程度,头可以随着声音的方向转动,双眼追随运动的物体。
4、听力:检查宝宝听力发育程度,此时宝宝会留神倾听,对人们的谈话特别感兴趣。
5、动作发育:检查宝宝动作发育是否正常。竖抱能支撑住自己的头部。俯卧时,能把头抬起并和肩胛成90度。扶立时两腿能支撑身体。
6、验血:评价是否贫血。对于母亲孕期存在贫血问题的宝宝,可以做血常规检查,了解宝宝是否贫血,但一般不作为一项必须检查。
7、评价发育智能:四个月的宝宝可以主动翻身,俯卧抬头可以达到90度并可以抬胸,拉坐时可以较好地配合医生,可以很好地竖头,具有主动抓握意识,追视图片或玩具可以达到180度,听到声音会转头寻找声源,逗笑能发声,对智力发育迟缓的宝宝,可以及时进行家庭干预和早期康复治疗。
8、4个月婴儿体格生长指标
体重: 男婴约7.52公斤 女婴约6.87公斤
身长: 男婴约65.46厘米;女婴约63.88厘;
头围: 男婴约42.30厘米;女婴约41.20厘;
胸围: 男婴约42.68厘米;女婴约41.60厘米
第五次体检
宝宝6个月。部分宝宝已经开始出牙,会经常有口水横流”和磨牙等现象出现,家长要给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防止宝宝出现口周湿疹和龋齿等。
体检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
2、测量头围;
3、视力:检查宝宝视力发育程度,此时宝宝身体能随头和眼转动,对鲜艳的目标和玩具,可以注视约半分钟。
4、听力:检查宝宝听力发育程度,可以根据声音寻找声源属于正常。
5、动作发育:检查宝宝动作发育是否正常。此时宝宝会翻身,已经会坐,但还是坐不太稳。会伸手拿自己想要的东西。
6、牙齿:查看宝宝乳牙是否正常萌出,乳牙的萌出时间是具有个体差异的,过早萌出或延迟萌出,都会对宝宝牙齿发育和辅食添加造成影响。医生会查看宝宝出牙状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意见。
7、验血:评价是否贫血。4—6个月时血红蛋白(Hb)<100g/L,6个月—3岁时Hb<110g/L为贫血。
8、骨骼:检查是否方颅,有没有肋骨外翻。
9、微量元素:一般微量元素主要检查血液中钙、铁、锌、硒、铜、镁和血铅等的含量。
10、评价发育智能:半岁的宝宝已经能够灵活地翻身,独坐稳定而持久,可以向各个方向转动,扶着腋下可以主动迈步,玩具能在两手之间倒手,想要抓取小物体,叫名字有反应,偶尔模仿发音,甚至可以说爸 妈 打”等词,能够理解语言和动作及物品之间的联系,怯生反应明显。医生会依据以上几个方面对宝宝进行测试,观察宝宝的反应,并给予家长正确的指导和意见。
11、6个月婴儿体格生长标准
体重: 男婴约8.46公斤;女婴约7.82公斤
身长: 男婴约68.88厘米;女婴约67.18厘米
头围: 男婴约44.32厘米;女婴约43.20厘米
胸围: 男婴约44.06厘米;女婴约42.86厘米
第六次体检
宝宝9个月
体检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体重;
2、测量头围;
3、视力:检查宝宝视力发育程度,此时视力约0.1,能注视单一线条。
4、动作发育:检查宝宝动作发育是否正常。稳坐,能自由躺下坐起,能够前后爬,扶杆能站。会双手敲积木。拇指和食指能协调地拿起小东西。
5、牙齿:查看宝宝乳牙是否正常萌出。此时宝宝长2—4颗牙。医生会查看宝宝出牙状况,了解宝宝是否患有龋齿,并指导家长帮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6、微量元素:通过采血化验,评价微量元素(钙、铁等)含量是否正常。
7、评价发育智能:9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够手膝爬,可以从仰卧位坐起到站立和坐下,各种体位和姿势之间可以较好的转换,扶着东西可以站并迈步,有取放意识,能够拇食指捏取小物体,会盖瓶盖、套杯等,可以清晰地发爸 妈”音,能够理解语言和动作联系,可以执行简单的指令,能认识身体部位,模仿家长肢体动作。
8、微量元素检查:宝宝出生后,前半岁由母体带来的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是较为充分的,因此不必做微量元素检查;半岁后以后,母体提供的微量元素已消耗殆尽,宝宝又开始添加辅食,就很可能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的现象,因此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查并遵医嘱适当补充。
9、9个月婴儿体格生长
体重: 男婴约9.4公斤;女婴约8.8公斤
身长: 男婴约73厘米;女婴约71厘米
头围: 男婴约46厘米;女婴约45.2厘
胸围: 男婴约45.6厘米;女婴约46.5厘米
第七次体检
宝宝12个月
体检项目:
1、测身高及体重体重;
2、测量头围;
3、视力:检查宝宝视力发育程度,此时宝宝可拿着爸妈的手指指鼻、头发或眼睛,大多会抚弄玩具或注视近物。
4、听力:检查宝宝听力发育程度,查看有无异常。喊他的时候能转身或抬头。
5、动作发育:检查宝宝动作发育是否正常。能自己站起来,能扶着东西行走,能手足并用爬台阶;能用蜡笔在纸上戳出点或画线。
6、牙齿:查看宝宝乳牙是否正常萌出。1岁的宝宝一般已经出6—8颗牙齿,乳牙萌出时间最晚不应超过一周岁。
7、血铅评价:检查是否铅超标。国际血铅诊断标准≥100微克/升为铅中毒。
8、评价发育智能:1岁的宝宝已经可以爬越障碍,独立站片刻,扶物行走了,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增强,他已经可以搭积木、滚皮球、够玩具、翻书画、学涂鸦了,他可以理解更多的语言,学会用点头和摇头表达自己的意见,模仿能力也越来越强,可以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还能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甚至还可以说抱、拿、给、走、要”等简单的词语。
9、微量元素检查;10、12个月婴儿体格生长标准
体重:男婴均为10.42公斤;女婴9.64公斤
身长:男婴约78.02厘米;女婴为76.36厘米
头围:男婴为46.93厘米;女婴为45.64厘米
胸围:男婴为46.80厘米;女婴为45.43厘米
牙齿:乳牙萌出约4-6颗门牙
第三篇:2~3岁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
2~3岁幼儿的音乐启蒙教育
对2~3岁的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父母大致有以下几种态度:
1、认为孩子年龄尚小,根本不懂得什么是音乐,也不会欣赏音乐,对他们谈音乐就如“对牛弹琴”。因此,成人无需在此花费时间和精力。
2、有些懂音乐的父母,对孩子学音乐抓得太紧,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下子就变成贝多芬,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学习。
3、运用各种适合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以启迪孩子的智慧。那么父母的做法和态度哪一种好?肯定的回答是第三种。
那么,父母该怎样对2~3岁的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呢?
1、首先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难以接受复杂的知识结构;孩子生理发展也不成熟,神经、骨骼等没有发育完善,不可能掌握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因此,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孩子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引导他们去观察、欣赏五彩缤纷的音乐天地,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探究艺术奥秘的愿望。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多接触音乐。早晨起床时,播放轻声悦耳的音乐;游戏时,配上活泼有趣的音乐;晚上睡觉时,放一段温柔、安静的摇篮曲。总之,要在生活中恰当地不断提供音乐刺激,激起孩子愉快的情感,使孩子的音乐天赋得以很好的发挥。
3、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简单、有趣味性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主动参与,激发孩子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可选择一些富有情趣的、歌词生动的、孩子能理解的歌曲让孩子学唱,如《小白兔》、《大公鸡》等。还可教孩子拍拍手、跺跺脚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准备几种乐器,如电子琴、扬琴、小铃、铃鼓等让孩子去摸摸、敲敲、打打,感受不同乐器发出来的声音等。
4、父母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去感受音乐的美。听听鸟儿婉转的叫声、虫儿唧唧的叫声、呼呼的风声、嘀嘀嗒嗒的雨声等,激发孩子对音乐的热爱。
第四篇:对2~3岁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
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
对2~3岁的孩子进行音乐教育,成人大致有以下几种态度:
1、认为孩子年龄尚小,根本不懂得什么是音乐,也不会欣赏音乐,对他们谈音乐就如“对牛弹琴”。因此,成人无需在此花费时间和精力。
2、有些懂音乐的成人,对孩子学音乐抓得太紧,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下子就变成贝多芬,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学习。
3、运用各种适合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以启迪孩子的智慧。成人的做法和态度哪一种好?肯定的回答是第三种。
那么,成人该怎样对2~3岁的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呢?
1、成人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难以接受复杂的知识结构;孩子生理发展也不成熟,神经、骨骼等没有发育完善,不可能掌握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因此,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孩子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引导他们去观察、欣赏五彩缤纷的音乐天地,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探究艺术奥秘的愿望。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多接触音乐。早晨起床时,播放轻声悦耳的音乐;游戏时,配上活泼有趣的音乐;晚上睡觉时,放一段温柔、安静的摇篮曲。总之,要在生活中恰当地不断提供音乐刺激,激起孩子愉快的情感,使孩子的音乐天赋得以很好的发挥。
3、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简单、有趣味性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主动参与,激发孩子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可选择一些富有情趣的、歌词生动的、孩子能理解的歌曲让孩子学唱,如《小白兔》、《大公鸡》等。还可教孩子拍拍手、跺跺脚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准备几种乐器,如电子琴、扬琴、小铃、铃鼓等让孩子去摸摸、敲敲、打打,感受不同乐器发出来的声音等。
4、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去感受音乐的美。听听鸟儿婉转的叫声、虫儿唧唧的叫声、呼呼的风声、嘀嘀嗒嗒的雨声等,激发孩子对音乐的热爱。
第五篇:育儿知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从小开始激发幼儿的创造积极性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呢?创新性是很重要的,很多孩子因为从小接受了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导致固定了思维模式,失去了创新的能力和激情。所以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开始。那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最好呢?
创新能力很重要,但由于从小接受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导致很多孩子固定了一种思维模式,缺少创新能力和激情。所以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母婴专家提出,想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需要从小开始。人的创新能力是在长期的学习和训练中逐步形成的,所以创新教育也应该从幼儿时期开始。通过下面一系列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积极性:
一、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幼儿的创新兴趣
幼儿年龄尚小,经验缺乏,所以在学习中总是以无意注意为主,也就是说他们很容易会被感兴趣的内容所吸引,往往都是凭借兴趣去认识事物。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个引人入胜,能激发孩子好奇心和兴趣的良好环境,如利用花坛、走廊、墙角等为孩子设立植物角、动物角、科学角、活动角等,以此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为孩子自主参与探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珍惜幼儿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创造积极性
好奇、好问是幼儿的天性,也是萌发创新能力的起点。只有对事物产生好奇,才会想要思考和探索,并逐渐发展为创新或创造能力。如果孩子对你提问一些问题,如“夏天为什么会打雷?冬天不会打雷呢?”类似于这种问题,有些老师或家长可能不知道如何回答,所以这时候要对孩子的提问表示肯定,不要感到厌烦,否则一旦批评孩子会挫伤他们探索的积极性。
无论是父母抑或是教师,都应该珍惜幼儿的好奇心,发现幼儿智慧的火花,并采用“助燃”的方式,鼓励孩子进行提问,并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想象、创造并寻求答案。
三、鼓励孩子标新立异,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孩子的某些想法总会不求边际,这个时候不要轻易的去否定他们,因为敢于别出新裁,追求新颖奇特才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内部动力。当你发现孩子的思维或想法有些不找边际的时候,你应该了解到这些标新立异的想法恰恰就是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无论是老师或家长,都应该多多给予鼓励,多给孩子创造、尝试的条件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