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汉宦官蔡伦事迹先关介绍[范文模版]
东汉宦官蔡伦的事迹先关介绍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东汉宦官蔡伦的事迹先关介绍》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造纸的国家,东汉蔡伦是纸的发明者。但时你知道蔡伦同时也是一位宦官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东汉宦官蔡伦的事迹,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东汉宦官蔡伦的生平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造纸的国家,东汉蔡伦是纸的发明者。但时你知道蔡伦同时也是一位宦官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东汉宦官蔡伦的事迹,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
东汉宦官蔡伦的生平
蔡伦出身于东汉初年大凑山下从事冶铸的一个铁匠世家,他的祖上是打铁的。卫飒上任桂阳郡太守后,在桂阳设置铁官,蔡家因此与朝廷官员有了紧密的联系[10]。
小时候,他在大凑山麓一处被称作石林的乡学启蒙读书,习《周礼》,读《论语》,尤其对周边的生产、生活环境很感兴趣,比如冶炼、铸造,种麻、养蚕。少年蔡伦,已经是满腹经纶,很有才学[10]。
根据蔡伦后人的传说,蔡伦是在 18 岁以后,由京城到桂阳管理调运采冶铸铁的官员推荐,才进皇宫做了宦官。这一年,是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 75 年)。从史料分析,蔡伦是中国华南地区甚至江南地区第一位走进朝廷,进入皇宫为官的人[10]。
他被选入宫后,开始是在皇宫旁舍嫔妃所居的掖庭当差,几年后提升为出入皇宫、传递诏令的小黄门宦官。蔡伦的才华越来越显露出来[10]。
系奉窦皇后之命监管宋贵人之事,建初七年,窦后设计诬陷宋贵人,蔡伦“验实”[9]。到汉和帝即位时(公元 89 年),升迁为出入朝廷、侍从天子的中常侍,豫参帷幄之中,成了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参预朝政的高等宦官[11]。
汉和帝刚登上皇帝宝座时,年龄尚幼,蔡伦曾服侍过的窦皇后成为皇太后,把持朝政,皇权旁落外戚窦氏家族。窦太后的同胞窦宪等四个兄弟都为显贵,擅威权,谋不轨,炎势倾朝野。心性秉直的蔡伦看不惯这些,便与大宦官钩盾令郑众首谋,扶助和帝,乘窦宪出征班师回朝之机,收窦宪大将军印,清除了窦氏专权的弊端,巩固了和帝的皇权统治[10]。
永元九年(公元 97 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此前,由中常侍“加位尚方令”[9]。
元兴元年(公元 105 年)向汉和帝献纸[7] 这种纸被称为“蔡侯纸”[10]。
永初元年(公元 107 年),邓太后因为蔡担任了很长时间的侍卫,封他为龙亭侯,封地有三百户人口。后来担任长乐太仆(官职名)。元初四年(公元 110 年),皇帝因为经史传记等文字大多都没有核实确定,于是选拔有名的读书人谒者(学官名)刘珍以及博士(学官名)良史(史官名)聚集在东观(宫殿名),校正各种典籍,派蔡伦监督这件事情[12]。
建光元年(公元 121 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祖母宋贵人致死、剥夺刘庆的皇位继承权而被审讯查办。下令让蔡伦自己到廷尉(法官名)那里认罪。蔡伦耻于受辱,于是沐浴后穿戴整齐衣服、帽子,喝毒药而死。他的封地被废除(收回)
蔡伦的主要成就
主管皇宫制造
蔡伦兼任尚方令时,掌管尚方,这是一个主管皇宫制造业的机构,“尚方宝剑”就是尚方制作的宝剑,后来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因史书记载阙如,如今已无从考证这个任命是怎么发生的,但这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正确的任命之一。当时的皇宫作坊,集中了天下的能工巧匠,代表那个时代制造业最高水准,为蔡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他的个性、爱好以及他在工程技术方面的过人天资,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得到井喷式的展现[7]。
永元九年(公元 97 年)尚方制作的刀剑等器物,“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也就是说,他大幅度改进了制作工艺,达到极高水准,并长期居于技术的顶峰。晚蔡伦三四十年的崔寔在《政论》中写道:“有蔡太仆之弩,及龙亭九年之剑,至今擅名天下。”“蔡太仆”、“龙亭”,指的都是蔡伦,他已成为兵器“品牌。
改进造纸术时的蔡伦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他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13]。
元兴元年(公元 105 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7],蔡伦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皇帝,得到皇帝的赞赏,便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朝廷各官署、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九年后,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食邑 300 户。由于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纸方法是蔡伦发明的,人们便把这种纸都称为”蔡侯纸“[10]。
蔡伦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整个世界传播,为世界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蔡伦是哪里人
《后汉书蔡伦传》中介绍到: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又有燕塘乡红溪村蔡家现存的清乾隆三十四年续修的《蔡氏宗谱》中称:余始祖大汉受封龙亭侯讳伦字敬仲,住桂阳城南。清同治《桂阳直隶州志》也有记载:今州南门有蔡伦井,传云伦故居也。
由此可见,蔡伦是出生于桂阳这一点是跑不掉的了。但是后人对这个桂阳是现今的哪个地方产生了激烈的讨论。大多数人认为:蔡伦是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人士。主要依据就是《桂阳直隶州志》记载:蔡敬仲造纸,兴自洛阳,今州南门有蔡伦井,传云故居也,其井深不可测,下有隧道,石甃曲折,旁多刻识......但持相反态度的人则表示,证据不足,无法确切的说桂阳就是蔡伦的故乡。而且连传说中供奉蔡伦香火的奎星楼,也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土中。
另一种说法就是蔡伦是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县人士。最简单直接的证明便是一系列与蔡伦相关的建筑。蔡子池、蔡伦墓、石臼(捣敝布、鱼网用)、纸桥(耒阳河边周家码头,传为蔡伦造纸处)、玉鼎都是后人为了纪念蔡伦而设置的。但是,这些东西在哪里都可以建,于是这个说法还是无法确切的证明蔡伦是耒阳县人。
其实,蔡伦到底是哪里人,在《水经注》中已有解释:”耒阳旧县也,盖因水以制名。王莽更名南平亭,东傍耒水......水侧注西北,迳蔡洲。洲西,即蔡伦故宅,傍有蔡子池。伦,汉黄门,顺帝之世,捣故鱼网为纸,用代简素,自其始也。"而耒阳旧县隶属于桂阳郡,应该就是《后汉书》等书中提到的桂阳人也。因此,蔡伦应属于桂阳郡耒阳县人士。
第二篇:丁先国将军事迹介绍
丁先国少将
湖北麻城人,1909年出生。
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班长、排长、副连长、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四局科长兼政治委员、红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四军十师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冀南军区一军分区司令员、抗大总校高干科学员兼排长、旅政治部副主任,陕南豫鄂陕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旅副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
丁先国长期从事政治工作,他先后参与和指挥了攻打湖北新州城、孝感县双桥镇、费安县田树岗、河南豆腐店、费安县洪石、沙口、七里坪、河南光山县团山诸诚、山西乘头、河南昆山等战役和战斗。
1946年李先念、郑位
三、王震率领中原军区北路军突围,是从柳林车站以北地段打开突破口的,这个任务交给了13旅37团,37团是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5师的主力团之一,在坚持中原敌后的抗战中,屡建战功,威名遐迩,当时丁先国是37团政委。6月29日黄昏,37团沿柳林至黄庄一线展开,以突然、迅猛的动作向国民党守军发动攻击。丁先国率领1营向柳林车站发起进攻,迅速占领了该车站。经两个多小时的激战,37团控制了柳林至黄庄一线的铁路,为主力通过平汉铁路打开了一条通道。
当李先念北路军左翼部队进抵南化塘时,敌整编第1师第1旅抢先占领玉皇顶及其西南一线山梁,构筑工事,进行堵击。中原局、中原军区、第二纵队领导机关和北路军左翼部队,被压在玉皇顶右侧的深沟里,左右两侧均有敌重兵把守,尾追之敌源源而来,北路军左翼部队面临覆灭的危险。李先念命令37团正面强攻玉皇顶西南一线阵地,杀开一条血路。37团团长夏世厚、政委丁先国和副团长邹顺华各带一个营,同时向敌军发起冲锋,直至展开肉搏战,冲垮敌阵,37团继在阵地坚守了10多个小时,掩护了首脑机关和大部队突出了重围。
7月,北路军左翼部队在商南县与敌整编第90师第61旅遭遇,丁先国率37团1营作为前卫刚穿过一个山沟,2营和中原局、中原军区、第二纵队领导机关突遭敌袭击,丁先国率1营迅速折回,抢占制高点,向遭遇之敌猛攻,以少胜多,化险为夷。
1949年,丁先国担任70军209师政委。这时我军步兵正规军已达到70个。随着解放战争基本结束,步兵进行整编,较早撤消军番号的是70军,较早撤消师番号的是70军的209师。丁先国改行后勤战线,先后任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参加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上甘岭战役、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和金城战役的后勤保障。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回国后,他担任总后重庆办事处主任兼政委和后勤工程学院院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革期间,1970年升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总后重庆办事处主任,1971年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停职反省,丁先国即被免去总后勤部副部长职。
1988年丁先国获一级红星勋章。
丁先国离休后,为他配的厨师、保健医生和司机他一个都不要。他经常在住所周围捡破烂,将捡破烂积攒起来的钱和一部分离休金共3200元捐献给了贫困山区儿童。2001年丁先国逝世,享年93岁。《人民日报》刊登了丁先国逝世的消息,有“他无论在什么时期,担任什么职务,都认真负责,深入研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之评价。
丁先国生于1909年,卒于2001年11月11日。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乡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九军特务团政治处主任,红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师政治部主任。参加过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五八旅七七二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三十九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政治部副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鄂豫陕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原野战军第十四纵队四十一旅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主任兼政治委员,后勤工程学院院长,总后勤部副部长。一九五五年九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12师36团排长、副连长,红九军特务团政治处主任,第27师81团政治处主任,红四方面军4局科长兼政委,红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10师政治部主任。参与和指挥了攻打湖北新州城、孝感县双桥镇、苏家埠、潢光等战役战斗。川陕根据地的万源、仪南、营渠、宣达、雅安百丈关等战役战斗。参加了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政训处主任、师补充团政治委员,386旅772团政治委员,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新四军第5师13旅37、39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副主任。参与和指挥了奇袭阳明堡、神头岭伏击、香城固伏击、百团大战中正太破袭战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鄂豫陕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第13纵队37旅副政治委员,第14纵41旅政治委员。1949年任解放军第70军209师政治委员。参与和指挥了中原突围中荆紫关、南化塘及河南昆山等战役战斗。参加了郑州战役、淮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参与组织了五次战役、五圣山、上甘岭、金城等战役的后勤保障。
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主任兼政治委员、组建了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任第一任院长。
参与组织了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1968年援越抗美作战中的后勤保障。
1970年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重庆办事处主任。无论在什么时期,担任什么职务,都认真负责,深入研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获得朝鲜一级自由与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1年11月11日因病在重庆逝世,享年92岁。
丁先国(1909~2001)
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乡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12师36团排长、副连长,红九军特务团政治处主任,第27师81团政治处主任,红四方面军4局科长兼政委,红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10师政治部主任。参与和指挥了攻打湖北新州城、孝感县双桥镇、苏家埠、潢光等战役战斗。川陕根据地的万源、仪南、营渠、宣达、雅安百丈关等战役战斗。参加了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政训处主任、师补充团政治委员,386旅772团政治委员,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新四军第5师13旅37、39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副主任。参与和指挥了奇袭阳明堡、神头岭伏击、香城固伏击、百团大战中正太破袭战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鄂豫陕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第13纵队37旅副政治委员,第14纵41旅政治委员。1949年任解放军第70军209师政治委员。参与和指挥了中原突围中荆紫关、南化塘及河南昆山等战役战斗。参加了郑州战役、淮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参与组织了五次战役、五圣山、上甘岭、金城等战役的后勤保障。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主任兼政治委员、组建了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任第一任院长。参与组织了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1968年援越抗美作战中的后勤保障。1970年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重庆办事处主任。无论在什么时期,担任什么职务,都认真负责,深入研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获得朝鲜一级自由与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1年11月11日因病在重庆逝世,享年92岁。
丁先国将军简介
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兼重庆办事处主任、正兵团职离休干部。
丁先国同志是湖北麻城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班长、排长、副连长、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四局科长兼政治委员、红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四军十师政治部主任,八路军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冀南军区一军分区司令员、抗大总校高干科学员兼排长、旅政治部副主任,陕南豫鄂陕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旅副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分部副部长、部长,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副部长、第一副部长,总后重庆办事处主任、主任兼政治委员,总后重庆办事处主任兼后勤工程学院院长等职。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丁先国同志长期从事后勤指挥工作和政治工作,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革命战争年代,他先后参与和指挥了攻打湖北新州城、孝感县双桥镇、费安县田树岗、河南豆腐店、费安县洪石、沙口、七里坪、河南光山县团山诸诚、山西乘头、河南昆山等战役和战斗。曾参与组织上甘岭、金城等战役的后勤保障。他无论在什么时期,担任什么职务,都认真负责,深入研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丁先国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11月11日在重庆市逝世,享年93岁。丁先国少将生平经历 丁先国(1909~2001),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乡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丁先国一九0九年生0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九军特务团政治处主任,红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师政治部主任。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五八旅七七二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三十九团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曾任鄂豫陕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中原野战军第十四纵队四十一旅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主任兼政治委员,后勤工程学院院长,总后勤部副部长。一九五五年九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12师36团排长、副连长,红九军特务团政治处主任,第27师81团政治处主任,红四方面军4局科长兼政委,红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10师政治部主任。参与和指挥了攻打湖北新州城、孝感县双桥镇、苏家埠、潢光等战役战斗。川陕根据地的万源、仪南、营渠、宣达、雅安百丈关等战役战斗。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政训处主任、师补充团政治委员,386旅772团政治委员,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新四军第5师13旅37、39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副主任。参与和指挥了奇袭阳明堡、神头岭伏击、香城固伏击、百团大战中正太破袭战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鄂豫陕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第13纵队37旅副政治委员,第14纵41旅政治委员。1949年任解放军第70军209师政治委员。参与和指挥了中原突围中荆紫关、南化塘及河南昆山等战役战斗。参加了郑州战役、淮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副司令,参与组织了五次战役、五圣山、上甘岭、金城等战役的后勤保障。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主任兼政治委员、组建了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任第一任院长。参与组织了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1968年援越抗美作战中的后勤保障。1970年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重庆办事处主任。无论在什么时期,担任什么职务,都认真负责,深入研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获得朝鲜一级自由与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1年11月11日因病在重庆逝世,享年92岁。丁先国故事
1946年李先念、郑位叁、王震率领中原军区北路军突围,是从柳林车站以北地段打开突破口的,这个任务交给了旅37团,37团是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5师的主力团之一,在坚持中原敌后的抗战中,屡建战功,威名遐迩,当时丁先国是37团政委。6月29日黄昏,37团沿柳林至黄庄一线展开,以突然、迅猛的动作向国民党守军发动攻击。丁先国率领1营向柳林车站发起进攻,迅速占领了该车站。经两个多小时的激战,37团控制了柳林至黄庄一线的铁路,为主力通过平汉铁路打开了一条通道。
解放战争时期当李先念北路军左翼部队进抵南化塘时,敌整编第1师第1旅抢先占领玉皇顶及其西南一线山梁,构筑工事,进行堵击。中原局、中原军区、第二纵队领导机关和北路军左翼部队,被压在玉皇顶右侧的深沟里,左右两侧均有敌重兵把守,尾追之敌源源而来,北路军左翼部队面临覆灭的危险。李先念命令37团正面强攻玉皇顶西南一线阵地,杀开一条血路。37团团长夏世厚、政委丁先国和副团长邹顺华各带一个营,同时向敌军发起冲锋,直至展开肉搏战,冲垮敌阵,37团继在阵地坚守了10多个小时,掩护了首脑机关和大部队突出了重围。7月,北路军左翼部队在商南县与敌整编第90师第61旅遭遇,丁先国率37团1营作为前卫刚穿过一个山沟,2营和中原局、中原军区、第二纵队领导机关突遭敌袭击,丁先国率1营迅速折回,抢占制高点,向遭遇之敌猛攻,以少胜多,化险为夷。1949年,丁先国担任70军209师政委。这时步兵正规军已达到70个。随着解放战争基本结束,步兵进行整编,较早撤消军番号的是70军,较早撤消师番号的是70军的209师。丁先国改行后勤战线,先后任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后勤工程学院院长。
1970年文革期间升任总后勤部副部长1971年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停职反省,丁先国即被免职。1988年丁先国获一级红星勋章。丁先国离休后,为他配的厨师、保健医生和司机他一个都不要。他经常在住所周围捡破烂,最终将捡破烂积攒起来的钱和一部分离休金共3200元捐献给了贫困山区儿童。
丁先国同志长期从事后勤指挥工作和政治工作,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革命战争年代,他先后参与和指挥了攻打湖北新州城、孝感县双桥镇、费安县田树岗、河南豆腐店、费安县洪石、沙口、七里坪、河南光山县团山诸诚、山西乘头、河南昆山等战役和战斗。曾参与组织上甘岭、金城等战役的后勤保障。他无论在什么时期,担任什么职务,都认真负责,深入研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丁先国红军三兄弟文物陈列在麻城开馆 张志峰、程胜利
9月29日上午,丁先国红军三兄弟文物陈列馆开馆仪式在湖北麻城举行。麻城市委书记李开寿,代市长杨遥等为铜像揭幕,市委宣传部长陈李红主持仪式。
丁先国少将(1909—2001年)是麻城人。一九二七年参加黄麻起义。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六团排长、副连长,红九军特务团政治处主任,第二十七师八十一团政治处主任,红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十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政治处主任、师补充团政治委员,三八六旅七七二团政治委员,冀南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三十九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副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鄂豫陕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三纵队三十七旅副政治委员,第十四纵队四十一旅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第二分部部长,志愿军后勤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重庆办事处主任兼政治委员、兼后勤工程学院院长,总后勤部副部长兼重庆办事处主任度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其堂兄弟丁先德湖北麻城人。1927年加入农民自卫军。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0月另、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连长、营长、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吉林省公安厅副厅长兼公安总队总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师师长。1954年9月任吉林省军区第三副司令员。
丁宪法,1914年11月生,湖北麻城市西张店乡丁家洼村人。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在红四方面军第11师31团当战士,第10师30团任排长、连长。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3、第4次反“围剿”,川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副营长、冀中第21团营长,南下支队通信队长,参加了太行反“扫荡”和反顽作战。后任冀鲁豫高陵和清本大队副大队长,第8军分区21团、第22旅66团副团长,参加了临汾、太原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总后勤部第496仓库主任。1955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01年11月1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据悉,红军三兄弟文物陈列馆共陈列三兄弟生前文物120多件,各个时期照片60多副。
第三篇:雅思口语-中秋节英文介绍及先关词汇
中秋节英文介绍及相关词汇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id-Autumn Day: “Zhong Qiu Jie”, which is also known as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It is a time for family members and loved ones to congregate and enjoy the full moon-an auspicious symbol of abundance, harmony and luck.Adults will usually indulge in fragrant mooncakes of many varieties with a good cup of piping hot Chinese tea, while the little ones run around with their brightly-lit lanterns.“Zhong Qiu Jie” probably began as a harvest festival.The festival was later given a mythological flavour with legends of Chang-E, the beautiful lady in the moon.According to Chinese mythology, the earth once had 10 suns circling over it.One day, all 10 suns appeared together, scorching the earth with their heat.The earth was saved when a strong archer, Hou Yi, succeeded in shooting down 9 of the suns.Yi stole the elixir of life to save the people from his tyrannical rule, but his wife, Chang-E drank it.Thus started the legend of the lady in the moon to whom young Chinese girls would pray at the Mid-Autumn Festival.In the 14th century, the eating of mooncakes at “Zhong Qiu Jie” was given a new significance.The story goes that when Zhu Yuan Zhang was plotting to overthrow the Yuan Dynasty started by the Mongolians, the rebels hid their messages in the Mid-Autumn mooncakes.Zhong Qiu Jie is hence also a commemoration of the overthrow of the Mongolians by the Han people.During the Yuan Dynasty(A.D.1206-1368)China was ruled by the Mongolian people.Leaders
from
the
preceding
Sung Dynasty(A.D.960-1279)were unhappy at submitting to foreign rule, and set how to coordinate the rebellion without it being discovered.The leaders of the rebellion, knowing that the Moon Festival was drawing near, ordered the making of special cakes.Packed into each mooncake was a message with the outline of the attack.On the night of the Moon Festival, the rebels successfully attacked and overthrew the government.What followed wa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ing Dynasty(A.D.1368-1644).Today, moon cakes are eaten to commemorate this event.Mid-Autumn Day is a traditional festival in China.Almost everyone likes to eat mooncakes on that day.Most families have a dinner together to celebrate the festival.A saying goes, “The moon in your hometown is almost always the brightest and roundest”.Many people who live far away from homes want to go back to have a family reunion.How happy it is to enjoy the moon cakes while watching the full moon with your family members.复习中秋节的相关英文词汇哦!Mid-autumn day 中秋节 lunar农历 mooncake月饼
minimooncake 迷你月饼
mooncakes with meat / nuts / 肉馅/果仁月饼 ham mooncake火腿月饼
grapefruit / pomelo / shaddock 柚子 glue pudding汤圆 lantern / scaldfish灯笼 Chang E 嫦娥 Hou Yi 后羿 light lantern 点灯笼
carry the lantern around 提灯笼 burn incense 烧香 fire dragon dances火龙舞 family reunion家庭团聚 / 圆
第四篇:先模事迹
卢振华,男,汉族,1977年7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预备党员,工程师。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青藏铁路铺架项目部工程部部长。2004年获中铁十一局集团三公司文明职工、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05年获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文明职工标兵称号、获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QC成果一、二、三等奖各一项、西藏自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集团公司成果奖多项。
修建青藏铁路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该路是一条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于一体的高新技术系统工程,是代表我国乃至世界高原、高寒铁路技术水平的标志性工程。卢振华刚受任上青藏高原,就接受了10多项科技成果攻关任务,他先后下工地上百次,积极向铁路专家、老工人学习,拜他们为师,为科技攻关积累了宝贵经验。他总结了一整套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铺架施工组织管理经验,为今后高原、高寒地区铁路建设提供了具体可操作性技术储备。他和同事们研制的“快速接头技术”使我国铺轨作业效率提高了5倍,为青藏铁路铺架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并创下了世界高原铺轨8.1公里的新记录,使这一铺轨技术达到领先水平;连续长大下坡铺架施工方案,使我国长大下坡铺架获得突破,同时也使铺架工程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5%以上。他积极要求进步,2005年10月,在世界上最高的铁路工地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卢振华和项目部全体职工经过艰苦卓绝的铺架施工,结束了西藏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创造了我国铁路施工史上的奇迹,作为关键岗位上的一员,他用他最实在的行动践行着实现人生价值的诺言。
陈宗福,男,汉族,1973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助理工程师。桥口区水务局排水队副队长。
2003年荣获市政府授予的110联动工作先进个人,市水务局授予的“排水疏浚家家乐”先进个人,2004年荣获“排水疏浚家家乐”十佳个人,排水管网改造先进个人称号。
1995年从学校毕业的他怀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走上工作岗位,面对着又脏又臭的下水道,他没有退缩,没有后悔,而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干就是11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优秀年轻共产党员的诺言。为了尽快熟悉排水管网的分布情况、排水管网的走向,他随身携带图纸,亲身到现场揭开井孔一个一个的查看,逐一核对,经过不懈努力,桥口区264公里的管涵明渠,2万余座排水井孔他都熟记心中,为更好地从事维护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先后深入到130个社区进行调查摸底,查看现场,从居民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积极和社区群干及居民取得联系,一一加以解决和落实。自从参与了110联动工作后,他放弃了所有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和陪同家人团聚的时间,24小时待命,随时处理突发事件,连女儿生病住院的时候,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确保了桥口区排水管网畅通和排水设施安全正常运行,体现了“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的崇高精神,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区居民的普遍认同。他为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将继续立足岗位、开拓创新,努力为水务事业的发展奉献青春和智慧
王宁,男,回族,1970年9月出生,中专学历,中药士。武汉市万年堂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经理。
2002年,获团省委、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首届“湖北青年创业奖”。
1999年,王宁在花桥街蔡家田创办了自己的药店。几年来,他先后投入资金近百万元,将其建设成为拥有一个医疗服务中心、一个低价药品超市、三个社区医疗服务站,成为武汉市较具规模的综合性药店。药店先后吸纳了卫校24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37名。在经营中,广辟进货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合理运作资金,降低销售价格,扩大销售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王宁倾心经营企业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的发展立足于人,服务于人,回报于人,离不开所有员工辛勤努力和社区居民的帮助支持。几年来,逢年过节,他总会带领本店的团员青年走访、慰问社区的军烈属、残疾人家庭、特困职工等,送去粮、油和一些常用药品。针对社区特困下岗职工及特困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开展社区医疗包干服务工作,即在社区发放免费医疗、用药优惠的“宇康阳光卡”,对特困下岗职工及残疾人等50户近百人次实行常用药品及医疗全免费服务。常年对9户孤寡老人、军烈属实行包干困难援助,建立健康档案,上门送药检查身体。每到新学年开学之际,他会资助一些贫困学生,解决他们的读书问题。王宁还非常关心外来务工人员,在公司设立“外来务工人员生殖保健站”,专门为外来务工青年免费服务,先后为7010名外来务工人员治疗或检查。
李峰,男,汉族,1973年5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高级经营师。武汉晨鸣汉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7年获山东寿光市“十佳青年”,山东省“十佳青年”,2005年获武汉市经济运行先进个人,湖北省环保先进个人。
李峰是一位从操作工、电工段长、车间主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到董事长一步步奋斗过来的年轻企业家。自2005年初担任公司董事长以来,他深入基层、扎根车间,一门心思专攻企业的薄弱环节。在这位“用智慧创业”的领头人带领下,武汉晨鸣成功实施了“三大工程”,即“产品结构调整工程”、“节能降耗工程”和关爱员工工程,通过自主创新,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经受住市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实现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2005年,企业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工业先进企业”称号,李峰也被晨鸣集团授予“特别贡献奖”,成为集团青年建功成才的典范。他还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营造愉悦、快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为员工办了大量的实事和好事,使员工切身感受到晨鸣大家庭的温暖,企业管理进一步明细化、规范化和人性化,以激励为主、“重奖轻罚”通过教育引导,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在发展企业、关爱员工的同时,他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在他的指示下,公司团委多次进行爱心捐款、爱心扶贫活动,荣获了“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黄银华,女,汉族,1974年6月出生,中专学历,中共党员。自主创业的残疾青年。
2001年获武汉市优秀进城务工青年;2002年获武汉市杰出进城务工青年;2003年获武汉市十大杰出残疾人,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黄银华,出生在鄂州市乡村一个五口之家,正当她怀着梦想考入当地重点中学时,不幸患了骨髓炎,左腿落下了残疾。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这个年仅17岁的女孩没有退缩,下决心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19岁,她拄双拐只身闯武汉,开办“云裳服装店”。1995年创办综合性书店“文心书屋”,被市文化局评为“万册图书馆”。2001年在武汉最大的居民区常青花园小区开办“玲珑坊”书吧。多年来,黄银华凭借着非凡的意志、不懈的努力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自谋生路,自主创业,赢得了人们对她的尊敬、赞扬和敬佩。通过多年的努力,黄银华从一个农村的残疾小女子成为一个初具规模和实力的个体女老板,她赚了钱,却不忘回报社会,为残疾朋友点亮生命的火种。2002年,她拿出有限的资金,自费筹建了一个残疾人网站,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网站在残疾人中的影响越来越大。2004年,网站经过第二次改版之后,点击率达到近2万人,100多位残疾人通过网站找到了工作岗位。与此同时,黄银华还积极投身残疾人的公益活动,2002年,在她的发起下,“携手同行残疾人互助会”成立,把残疾朋友团结了起来,互帮互助。现在会员已由当初的4人发展到40余人。他们的行动受到了残疾朋友的欢迎,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入了这个大家庭
张小红,男,汉族,1975年8月出生,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副教授。
1999年和2004年均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荣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荣获“超图杯”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中国GPS协会10周年青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张小红博士治学严谨,学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长期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人才培养中,由他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连续两次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他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投入大量的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50篇。主持和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共10多项,其中两项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成功研制精密单点定位软件(Trip),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经在全国推广使用。他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并参加国家973重点项目。他还先后两次参加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和一次北极科学考察,成为目前参加全国南北两级科学考察的最年轻的学者之一。张小红博士热爱科学,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他不畏艰苦,用于攀登科学高峰、探索科学未知领域的精神,展现了一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和人民教师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目前,他正带领着他的研究生瞄准新的奋斗目标,努力拼搏。
第五篇:事迹介绍
2008春季教育管理
本科“优秀毕业生”马彦伟事迹介绍
马彦伟,男,汉,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礼辛人,汉族,出生于1983年1月15日。2003年参加工作,甘谷县张家景文泽学校教师。2008年3月进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学习。
在电大学习期间,马彦伟同学学习刻苦、勤于思考、成绩优秀,能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坚持做到:
1、不旷课、迟到、早退,积极参加学校安排的面授辅导课;
2、学习态度端正,仔细钻研教材,面授辅导时能认真听课,笔记完整,重视网上资料的查阅;
3、学习目的明确,能认真完成形考作业,做作业时遇到繁难问题,经常请教辅导老师或从网上查找。他在平时的学习中坚持每次按时到校上课,做好相应的笔记,在课间他与老师同学进行学科的交流,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对学科内容的认识,而且开拓了视野。在学习中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工作经验,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自己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教学中所遇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从中查找不足,加以改进。临考前重点把握考试核心范围,及时整理成重点复习资料,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加之平时对学科的理解和一定量的练习,在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设必修课平均成绩达到75分以上。
马彦伟同学能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刻苦地进行自主学习。
1、积极参加中央电大、省电大、以及天水市分校举办的网上教学活动,认真查阅资料,在网上收看中央电大直播课程,并借助辅助光盘进行学习,积极从网上下载学习资料、复习题,积极参加网上答疑等活动。
2、下大力气充实自己,学习期间遇到学习与工作相冲突时,能沟通过看直播录象进行补课,并按要求,克服困难,练习大量习题。
3、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他能从网上查询相关资料,通过分析,及时解决问题,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常与他商讨,进行协作学习,或者通过共同在网上查寻,解决问题,这样做,既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又体现协作学习的作用。
马彦伟同学心地善良、为人正直、热心助人。他在制订好自己的学习计划的同时,还帮助家里没有电脑或者不会上网的同学制作个人学习计划,并对他们进行计算机技能操作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网上学习的方法,充分体现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功效,提高网上学习兴趣;在电大学习期间,学习认真,责任感强,对学校、班主任布置的任务总是认真负责地完成,无论是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或临时调课,他总是通过电话逐一通告,有些同学是他登门通知的,凡有集体活动,他能主动担任一些任务,并能较好地完成。在教学、社会实践活动中起骨干作用,发挥学习小组作用,弘扬互助精神,在社会实践或作业中,有的同学遇到困难,他总是热情地与其共同商讨解决问题,有时要在网上查寻后电话转告。在平时学习期间,当遇到学校学习或者学校重要通知时,总是第一时间通知同学,同学们遇上困难也喜欢找他解决,对同学的咨询、求助,他也能够做到有求必应,尽心尽力;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积极参加每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期间,主动联系指导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选择实用的论文题目,查阅大量的图书资料后,在规定的时间写出初稿,再根据指导老师的要求对论文进行修改,才最后定稿。他协助老师和同学收发电子邮件、调整论文格式,组织师生见面会讨论毕业实践问题,成为指导老师和毕业论文小组同学联系的纽带;他的形象深入人心,电大的学习让他不仅增长了知识和提高了学习能力,还收获了老师和同学的深情厚谊。他抱着终生学习的人生态度,同时鼓励自己的同学、朋友继续学习。在他的带动下,他所在学校的校长和几位教师先后参加了电大教育管理本科以及其他专业本科专业的学习,并取得了良好学习成绩,他对学习的热诚、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受到同学及同事的好评。
通过三年的学习,他了解和熟悉了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环境,建立了与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理念,适应了远程开放教育的教与学的方式,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学习期间,他能充分进行自主学习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在工作中,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学习与本身实践相结合,积极研究教学方法,认真
钻研教材,结合自己教育管理专业知识备好每节课的教案,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所学知识,认真上好每节课。并且在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获学校先进个人和优秀教师,同时在2009年获县先进教师荣誉称号,2010年9月在全市组织的数学说课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在三年的电大学习过程中,他能够努力协调好工学矛盾,坚持参加授辅导、网上学习、自主学习结合,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成绩良好。马彦伟同学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能妥善处理工作、学习与家庭三者的关系,在学习中既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又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中,提高了自己教学水平,为甘谷教育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010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