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方案(五篇模版)

时间:2021-02-21 13:0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方案》。

第一篇: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方案

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是新时代陕西加快追赶超越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我县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为切实做好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五个扎实”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动力,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升民生福祉,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着力化解风险挑战,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关系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大问题,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实现路径和重大举措,使全县“十四五”规划成为指导全县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蓝图和行动纲领。

二、编制原则

立足县情和全局视野相促进。跳出黄陵看黄陵,深刻研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科技、金融等领域发展动态与趋势,学习借鉴东部发达县区转型发展先进经验,提高规划编制的指导性、引领性。

战略导向和落实落地相统筹。既要强调发展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又要突出可操作性,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创新驱动、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积极谋划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形成有力项目支撑,力求规划实施有约束、能检查、易评估。

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认真研判发展阶段性特征变化,找准制约高质量发展主要症结,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同时,要着眼追赶超越总体定位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性目标,合理确定各项目标指标,实现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

政府治理和市场调节相协调。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五年规划编制主要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在市场能够充分调节的竞争性领域尽量不编或少编规划。

纵向衔接与横向联动相搭配。纵向上,做好与延安市规划的衔接,确保主题主线上下一致,形成统一规划体系;

横向上,要加强工作联动,同步推动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完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

三、主要任务

(一)发展规划。全县“十四五”规划是全县发展战略在规划期内的阶段性部署和安排,是编制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全县“十四五”规划由县经济发展局负责组织起草编制,具体程序如下:

第一阶段:编制准备阶段(2019年12月—2020年3月)。成立全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全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专班,制定印发全县“十四五”规划前期重大研究课题,组织开展编制前调研、学习培训等活动。承担重大课题研究单位要按时完成所承担研究课题成果,并报送本行业在规划期实施的重点项目。

第二阶段:思路研究阶段(2020年4月—2020年5月)。收集各镇办、各相关部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和相关规划,充分吸收行业主管部门的行业发展思路,研究提出全县“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基本框架、重点任务、重点项目,组织专家研究论证,报送县委、县政府研究审定。

第三阶段:规划编制阶段(2020年6月—2020年10月)。6月底前完成全县“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7月至9月底形成全县“十四五”规划(初稿)。10月份,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开展咨询论证、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和衔接等工作。

第四阶段:评审审议阶段(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12月份,邀请相关专家对全县“十四五”规划进行评审,形成全县“十四五”规划(评审稿),报县委、县政府审定修改后形成全县“十四五”规划(草案),提交县人代会审议,通过后印发执行。

(二)专项规划。各行业部门结合各自实际,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自行确定编制。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开展研究阶段(2020年3月—2020年5月)。县级有关部门根据本方案,开展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工作,理清基本思路。

第二阶段:编制阶段(2020年6月—2020年10月)。县级有关部门编制完成专项规划初稿。

第三阶段:衔接印发阶段(2020年11月—2021年3月)。完成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等工作,与省市相关专项规划、全县“十四五”规划进行衔接,按程序报批、印发实施。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保障。成立由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和政府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全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办、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邀请相关专家对全县“十四五”规划进行评审。选配知识结构好、工作能力强的业务骨干组建规划编制专班。县财政要将编制所需经费列入预算,保障编制工作顺利开展。

(二)注重调查研究。各镇办、部门要加强本地区本领域“十四五”时期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对“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估,进一步理清制约瓶颈、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工作思路、重点任务,特别是要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研究谋划一批重点工程和项目,支撑“十四五”发展基础。

(三)强化统筹衔接。各镇办各部门要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协调衔接好各类规划,确保形成统一规划体系。发展规划要发挥战略导向统领作用,空间规划要为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地提供空间保障,专项规划要与发展规划编制同步协调。

(四)广泛征求意见。坚持开门编规划,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要充分发挥规划专家委员会等智库作用,充分吸收各方研究成果,完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五)严格编制程序。要进一步规范编制程序,对标“时间表”和“路线图”,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工作流程开展前期研究、文本起草、衔接协调、征求意见、规划论证、审批发布等各环节工作,推动全县规划编制“一盘棋”,不断提高规划编制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附件:1.黄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2.黄陵县“十四五”规划编制进程安排

3.黄陵县“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表

第二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州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xx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xx实际,制定《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五”时期,我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中央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州委、州政府“创优升位”四大机遇,围绕建设经济强镇的发展目标,结合xx实际,抢抓机遇,自我加压,克难奋进,开拓创新,突出抓好“创优升位”,着力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增强后劲,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向上势头,综合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跃上新的台阶。全镇生产总值2005年完成32301万元,年均增长10%以上;2005年财政收入达到592.39万元,基本实现了翻番目标,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43元,年均增长10%以上,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3.17亿元,比“九五”期末翻1.86番,年均增长25.89%。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集镇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新阶段扶贫开发扎实推进,“两基”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科技普及与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实施西部大开发“五年打好基础”的目标基本实现,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

第二节 “十一五”发展环境和条件

“十一五”期间是我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我镇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出台优惠政策的机遇,积极争取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资金、技术、物质扶持,借助外部力量加快自身的发展。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中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工业项目在本镇实施的机会,拉动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中央加大对民族地区扶持力度的政策机遇,积极向上申报民族发展项目和资金,推动全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十五”期间,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烤烟、茶叶种植已具备相当规模。烤烟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05年共种植烤烟4578.9亩,收购烤烟126.8公斤,完成产值685.87万元,税收132万元,烟农直接增加收入685.87万元(含补助),烤烟户人均现金收入8164元。我镇茶叶具备良好的内在品质和xx毛尖的品牌优势,未来几年将培育发展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另一个主导产业,畜牧养殖已逐步形成规模,形成气候,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巨大。小城镇的发展已拥有一定的规模,对周边县乡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集效应进一步凸现。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争跨越的愿望强烈,是进一步改变经济社会面貌的强大动力。“十一五”期间,我镇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基础更加扎实,我们已经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总量偏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乡镇企业发展后劲乏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和后续产业任务仍然艰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群众思想观念尚待进一步更新,农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镇级财政收入不够雄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城镇人口规模较小,集聚功能不强,缺乏按功能和空间布局的内在合理性,缺乏相关配套的政策支持,发展水平与潜能不相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部分党员和干部自身素质与形势还不够适应,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知识、业务水平、工作方式方法等还需更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

第三节 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经济强镇为重点,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和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抢抓争快,实施可持续

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及试点。合理布局,适度聚居,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沼气以及改水、改厕、改灶,多方面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整洁村镇环境,改变陋习,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田园村寨和民族文化村寨。加大文明生态小康村建设力度,为实现总体小康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十一五”期间力争规划建设20个以上的文明生态小康村寨。

第三章 加大招商引企力度,打造工业强镇

大力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树立亲商、护商、合同招商的思想意识,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引进来,利用展销会、招商会、媒体、信息网络等多种方式发布招商引企项目,运用一切人力资源,扩大招商引企渠道。力争“十一五”期间,在继续抓好铅锌矿采选业的同时,引进一批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企业入驻xx,增加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全镇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一节 村级道路交通建设

“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方面主要抓好各村村级道路的改造和维护、维修,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车能力;加强村级公路网络建设,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100%村民小组通路通车;完善鸡坡公路,实现xx至鸡贾中巴线路恢复营运;积极申报或引资修建河东公路,解决制约河东片区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农民增收;力争建成至宣威泥青公路,xx至甲登公路的水泥路面硬化,建成甲登大桥,修通甲鸟公路,建成羊亚铁索桥,新建新桥至明英公路;结合文明生态小康村的建设,实施“村村寨寨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村寨路面硬化达90%以上。

第二节 村级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继续加大对各村的水利沟渠、小水窖建设,以及山塘、水库的维修维护,全面提高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完成早楼水库、高寨水库、白岩水库的险坝改造工程,提高蓄水、灌溉及防洪能力,新建甲双水坝,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力争向上对接项目,加大希望工程的投入,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大力发展生态能源沼气池建设,努力在2010年前建成2500口沼气池及配套的农村改厩改厕;依托国家扶贫政策,争取项目引进,使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实现重点突破,建成甲登电站、团渔浪电站,形成梯级电站发电网络。整村推进,确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全面完成新村办公用房建设。

第五章 加快城镇化发展,繁荣农村经济

第一节 科学规划城镇布局

按照2010年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建成xx东部中心城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前提下,完善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详细建设规划,依托大项目的支撑,抓住桃花电站、明英电站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构建人流、物流、资金流中心。城镇建设重点突出“一高”和“四个相适应”。一高是就要高起点规划城镇布局,立足长远,超前考虑,对总规、详规、点规严格把关,指导城镇建设科学规范发展。“四个相适应”,一是小城镇的作用要与“连接城市,辐射农村”的宗旨相适应;二是小城镇的功能要与市东部中心集镇及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相适应;三是小城镇的发展速度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四是小城镇的规划定位要与辖区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未来5-10年小城镇发展目标相适应。为此,城镇规划范围为:东起坡脚,南至坪洋,西至党垛,北起把朵,面积10平方公里,到2010年城镇人口目标为1万人以上。

第二节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实施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重点,要跳出抓小城镇建设就是抓基础设施建设的思维定势,利用小城镇建设构建经济发展平台,繁荣农村经济。一是继续做好项目库汇编,积极向上申请项目经费,同时采取盘活、置换等方式多渠道融资,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完成xx镇汽车场建设和民族广场的扩建,规划建设xx风情一条街。扩建改造镇自来水厂和管网供水系统,满足城镇居民用水和二、三产业发展用水需求;城镇道路硬化率100%,完成镇行政办公大楼的改造扩建工作;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构建区域中心。要依托小城镇建设的带动作用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培育和建立商品交易市场或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广聚人源,凝聚人气,努力把xx镇构建成为xx东部区域的中心。三是积极探索和研究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内部流转制度,国有土地储备,多元化投资机制等,确保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六章 做大做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镇

我镇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人文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浓郁,民间文化繁荣。我们要因势利导,充分引用这些优势开发并壮大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科学制定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加速我镇旅游业与市场化接轨;二是加大投入,对我镇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三是

nbsp;第四节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改革和制度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廉政建设。完善权力监督制约制度、反腐倡廉法律法规规范国家工作人员行政作为、进一步健全违纪违法案件行为惩处制度和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财政资金运行等环节行使监督;充分发挥党政、司法、社会的合力作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为完成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第九章 做好规划管理、实施及调整

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镇“十一五”期间指导全镇社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中期规划。要使目标顺利实现,必须完善规划体系,加强宏观调控,提高产业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态势。加强政府对全社会资金的引导和调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宽投资领域,简化审批程序。通过计划任务的分解落实,以及分的实施,使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在制定和执行计划和财政预算时,分以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在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领域,政府要直接组织推动或直接配置资源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各村、各部门要把本规划作为制定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目标任务。

当遇到内外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它重点原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计划目标时,镇政府要提出调整方案议案,报请镇人大主席团会议审议批准实施。

第三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州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共xx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xx实际,制定《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一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十

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五”时期,我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中央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州委、州政府“创优升位”四大机遇,围绕建设经济强镇的发展目标,结合xx实际,抢抓机遇,自我加压,克难奋进,开拓创新,突出抓好“创优升位”,着力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增强后劲,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向上势头,综合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跃上新的台阶。全镇生产总值2005年完成32301万元,年均增长10以上;2005年财政收入达到592.39万元,基本实现了翻番目标,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43元,年均增长10以上,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3.17亿元,比“九五”期末翻1.86番,年均增长25.89。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集镇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新阶段扶贫开发扎实推进,“两基”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科技普及与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实施西部大开发“五年打好基础”的目标基本实现,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

第二节“十一五”发展环境和条件

“十一五”期间是我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我镇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出台优惠政策的机遇,积极争取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资金、技术、物质扶持,借助外部力量加快自身的发展。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中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工业项目在本镇实施的机会,拉动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中央加大对民族地区扶持力度的政策机遇,积极向上申报民族发展项目和资金,推动全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十五”期间,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烤烟、茶叶种植已具备相当规模。烤烟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005年共种植烤烟4578.9亩,收购烤烟126.8公斤,完成产值685.87万元,税收132万元,烟农直接增加收入685.87万元(含补助),烤烟户人均现金收入8164元。我镇茶叶具备良好的内在品质和xx毛尖的品牌优势,未来几年将培育发展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另一个主导产业,畜牧养殖已逐步形成规模,形成气候,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巨大。小城镇的发展已拥有一定的规模,对周边县乡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集效应进一步凸现。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争跨越的愿望强烈,是进一步改变经济社会面貌的强大动力。“十一五”期间,我镇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基础更加扎实,我们已经站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新的起跑线上。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总量偏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乡镇企业发展后劲乏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和后续产业任务仍然艰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群众思想观念尚待进一步更新,农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镇级财政收入不够雄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城镇人口规模较小,集聚功能不强,缺乏按功能和空间布局的内在合理性,缺乏相关配套的政策支持,发展水平与潜能不相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部分党员和干部自身素质与形势还不够适应,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知识、业务水平、工作方式方法等还需更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

第三节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经济强镇为重点,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和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抢抓争快,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镇战略,突出抓好乡镇企业、畜牧业、烤烟、茶叶、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的发展,抓好“创优升位”、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xx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把我镇建设成为黔南经济强镇、xx市明星乡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节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工农业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平均增长15以上,比2005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达

到1114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用两年时间,使全镇五个省级一类贫困村全部脱贫,达到中等村发展水平;用5年时间力争5个村达到小康村;用5年时间建成城镇人口达1万人以上,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用5年时间把烤烟、旅游业、茶产业、畜牧业培养成为农民增收支柱产业。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新发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第二章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沃土工程”,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增加粮食种植科技含量,继续全面推行良种化、规范化种植,不断推广应用科学、高效的新种植模式和适用技术,尽力缩短新技术应用的推广周期,不断推进粮食种植由粗放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认真贯彻落实免除农业税的有关政策,进一步降低种粮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第二节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

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一是立足优势,围绕特色抓调整。在现有基础上,实施北烟南移战略,巩固老烟区,发展新烟区,到2010年,力争烤烟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重点抓好田烟生产,提高中上等烟比例,促进农民增收。用好用活退耕还林(茶)政策,依托xx毛尖品牌优势和建设“西部茶都”机遇,在现有茶园的基础上,继续发动鼓励农民发展茶叶种植,扶持各村茶叶协会,到2010年,力争建成优质高产茶园10000亩,把我镇建设成为“西部茶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二是立足市场,按照供需抓调整,发展订单农业。在坡脚、样畦、坪洋等公路沿线发展订单蔬菜生产,通过企业的介入,实现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直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力争在2010前,将xx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镇订单蔬菜种植突破3000亩,西瓜、红枣、辣椒、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实效。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促进农产品的就地增值,拓宽销售市场,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第三节培育壮大畜牧产业,建设畜牧大镇

按照州市关于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畜牧产业调大,品种品质调优,经济效益调高,饲养方式调良”的原则,抓住xx市作为肉牛、奶牛、猪、禽基地县的机遇,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积极争取项目经费的投入,结合州市畜牧行动计划,引导农民用好用足养殖信贷贴息政策,以贴息政策和政府支持增强农户养殖信心,激活部分群众手中资金,壮大畜牧产业,同时抓好项目带动,能人带动。大力支持和培育养殖专业户、养殖场,形成养殖规模,带动地方养殖业发展。大力推广坪洋“支部 协会”模式,全力打造养猪、养牛、养禽专业村,为养殖户提供必要的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使其进一步发展壮大。加强畜禽品种改良,提高畜禽品质,强化畜禽疫病防治,推广种草养畜,全面推进科学饲养,提高养殖效益。创新服务机制,以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技术推动畜牧业发展。力争到2010年把xx建成xx市畜牧大镇乃至强镇。

根据各村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养殖习惯,合理规划布局,充分发挥各村不同的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专业规模养殖。一是着力培育村为主的肉牛养殖专业村寨,重点发展存栏5头以上的养牛大户100户,以大量能繁母牛为基础,全面普及牛改冻配,提高养牛效益,各养殖专业村力争实现专业户均饲养2头牛的目标,辐射带动周边村组养牛业的发展;二是以龙场、甲沙等村寨为主发展二元母猪养殖。重点发展养猪10头以上的养殖户100户,把龙场、甲沙建成优质仔猪生产基地;三是在河东发展家禽养殖。重点发展养禽100只以上的养殖户100户,力争2010年全镇大牲畜存栏达7000头,猪年末存栏22000头,出栏35000头,家禽存栏50000只,出栏50000只,肉蛋产量45吨,畜牧产值2000万元。

第四节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和国有林业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依法合理流

第五节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远程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及试点。合理布局,适度聚居,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沼气以及改水、改厕、改灶,多方面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整洁村镇环境,改变陋习,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田园村寨和民族文化村寨。加大文明生态小康村建设力度,为实现总体小康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十一五”期间力争规划建设20个以上的文明生态小康村寨。

第三章加大招商引企力度,打造工业强镇

大力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出台优惠政策,树立亲商、护商、合同招商的思想意识,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积极主动地走出去,引进来,利用展销会、招商会、媒体、信息网络等多种方式发布招商引企项目,运用一切人力资源,扩大招商引企渠道。力争“十一五”期间,在继续抓好铅锌矿采选业的同时,引进一批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企业入驻xx,增加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全镇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一节村级道路交通建设

“十一五”期间,交通建设方面主要抓好各村村级道路的改造和维护、维修,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车能力;加强村级公路网络建设,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100村民小组通路通车;完善鸡坡公路,实现xx至鸡贾中巴线路恢复营运;积极申报或引资修建河东公路,解决制约河东片区经济发展的障碍,促进农民增收;力争建成至宣威泥青公路,xx至甲登公路的水泥路面硬化,建成甲登大桥,修通甲鸟公路,建成羊亚铁索桥,新建新桥至明英公路;结合文明生态小康村的建设,实施“村村寨寨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村寨路面硬化达90以上。

第二节村级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继续加大对各村的水利沟渠、小水窖建设,以及山塘、水库的维修维护,全面提高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完成早楼水库、高寨水库、白岩水库的险坝改造工程,提高蓄水、灌溉及防洪能力,新建甲双水坝,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力争向上对接项目,加大希望工程的投入,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大力发展生态能源沼气池建设,努力在2010年前建成2500口沼气池及配套的农村改厩改厕;依托国家扶贫政策,争取项目引进,使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实现重点突破,建成甲登电站、团渔浪电站,形成梯级电站发电网络。整村推进,确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全面完成新村办公用房建设。

第五章加快城镇化发展,繁荣农村经济

第一节科学规划城镇布局

按照2010年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以上,建成xx东部中心城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在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前提下,完善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详细建设规划,依托大项目的支撑,抓住桃花电站、明英电站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构建人流、物流、资金流中心。城镇建设重点突出“一高”和“四个相适应”。一高是就要高起点规划城镇布局,立足长远,超前考虑,对总规、详规、点规严格把关,指导城镇建设科学规范发展。“四个相适应”,一是小城镇的作用要与“连接城市,辐射农村”的宗旨相适应;二是小城镇的功能要与市东部中心集镇及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相适应;三是小城镇的发展速度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四是小城镇的规划定位要与辖区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未来5-10年小城镇发展目标相适应。为此,城镇规划范围为:东起坡脚,南至坪洋,西至党垛,北起把朵,面积10平方公里,到2010年城镇人口目标为1万人以上。

第二节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实施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重点,要跳出抓小城镇建设就是抓基础设施建设的思维定势,利用小城镇建设构建经济发展平台,繁荣农村经济。一是继续做好项目库汇编,积极向上申请项目经费,同时采取盘活、置换等方式多渠道融资,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完成xx镇汽车场建设和民族广场的扩建,规划建设xx风情一条街。扩建改造镇自来水厂和管网供水系统,满足城镇居民用水和二、三产业发展用水需求;城镇道路硬化率100,完成镇行政办公大楼的改造扩建工作;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构建区域中心。要依托小城镇建设的带动作用发展第三产业,着力培育和建立商品交易市场或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广聚人源,凝聚人气,努力把xx镇构建成为xx东部区域的中心。三是积极探索和研究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内部流转制度,国有土地储备,多元化投资机制等,确保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最终实现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一、二、三产业的互动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以及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六章做大做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镇

我镇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人文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浓郁,民间文化繁荣。我们要因势利导,充分引用这些优势开发并壮大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科学制定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加速我镇旅游业与市场化接轨;二是加大投入,对我镇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三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现有的民族文化和人文景观,建成“xx苗族文化展览馆”和象征xx苗族的大型雕塑;四是以芦笙会为载体,举办好每年一届的芦笙艺术节,并以此扩大我镇民族文化和民族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五是研发我镇民族旅游商品;六是规范我镇旅游市场。力争将我镇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镇经济发展后续产业之一。

第七章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

“十一五”期间,继续巩固“两基”成果,认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推进职业教育、素质教育和远程教育,进一步提高学龄儿童入学率,力争达到100,在校学生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合理进行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提高xx的整个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节狠抓计生工作,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继续围绕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目标,深入开展村民自治,巩固“村为主”,建立以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为重点的利益导向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开展优质服务,实现少生、晚生、优生。

第三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健全社会治安长效防范机制,完善三级防范网络,着力抓好“文明xx”、“平安xx”的建设,巩固群防群治活动,健全周边联防机制,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法制意识,积极推进依法治镇、以德治镇进程,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各项安全设施建设,预防和减少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工作和防灾减灾工作,完善救灾应急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和消防队伍建设,改善镇乡消防安全环境。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时消除治安隐患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

第四节积极推进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的向前发展

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以“三个代表”重点思想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倡导时代文明;加强卫生管理,提高从业人员医技水平,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在镇村两级医技工作人员中的比例,完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增强疾病防治能力和应对突发性卫生事件的能力。创建条件到2010年,全面建立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使广大农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第五节抓好民政救济,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

进一步完善规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严格低保金和救济款物发放,切实做好农村五保户的供养和扶贫济困,“十一五”五保供养标准力争达到全镇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贫困群众全部脱贫,继续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定期开展非农技能培训,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十一五”期间,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面达100,加强农村社会福利事业。

第八章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十一五”规划宏伟目标的实现

第一节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

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以州委、州政府在全州实施的“四线百乡千村万名党员示范工程”创建为拉动载体,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党委要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措施、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科学谋划和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发展事务的综合协调,不断完善、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统筹兼顾、注重协调,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找准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切实加强薄弱环节,努力解决突出问题,又快又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第二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环境。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文明创建活动,抓好集镇“卫生与秩序”及农村“文明生态小康村”创建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形成有利于诚信建设法制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

第三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镇有机统一起来。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健全村务、政务公开,严格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依法治镇。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维护法制尊严。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按照法律界定,有所为有所不为,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权力制约法三章机制和对权力进行的监督,把勤政廉政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良好法制氛围,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切实推进依法治镇,以德治镇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四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改革和制度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廉政建设。完善权力监督制约制度、反腐倡廉法律法规规范国家工作人员行政作为、进一步健全违纪违法案件行为惩处制度和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财政资金运行等环节行使监督;充分发挥党政、司法、社会的合力作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为完成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第九章做好规划管理、实施及调整

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镇“十一五”期间指导全镇社会经济发展的纲领性中期规划。要使目标顺利实现,必须完善规划体系,加强宏观调控,提高产业竞争力,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态势。加强政府对全社会资金的引导和调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宽投资领域,简化审批程序。通过计划任务的分解落实,以及分的实施,使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在制定和执行计划和财政预算时,分以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在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领域,政府要直接组织推动或直接配置资源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各村、各部门要把本规划作为制定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认真落实目标任务。

当遇到内外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它重点原因使实际经济运行严重偏离计划目标时,镇政府要提出调整方案议案,报请镇人大主席团会议审议批准实施。

第四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新华社北京2011年3月16日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目 录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发展环境第二章 指导思想第三章 主要目标第四章 政策导向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会议主要议程之一。

7月22日和9月28日召开的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别确定了此次会议的主要议程和日期,并讨论了拟提请全会审议的文件。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明确信号

中央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通常都有重要标识意义。近年来,通过定期的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全会的平台,党先后讨论和作出了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具体决策部署。比如,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社会和谐部署,十七届四中全会的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决定。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关“十二五”规划建议,将勾勒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引起各方高度关注。9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会议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第五篇: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湖州市委关于制定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领全市人民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开创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新局面

正确把握未来形势,科学判断发展阶段,凝聚各方智慧力量,紧紧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新要求,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努力开创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新局面。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湖州经济社会转型的双重考验,全市上下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增强‘三力’、奋力崛起‛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市‛,着力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额均实现比‚十五‛末翻番,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突破2700亿元,超过‚十一五‛以前历年来的总和,加快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明显提升。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效生态农业稳步发展,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经营逐步扩大;先进制造业较快发展,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明显增强;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总量规模持续扩大,行业结构日趋合理,新型业态不断凸现。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5年的9.9:54.7:35.4调整为2010年的8:54.9:37.1。

城乡统筹走在前列。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投入使用,对外交通更加便利,城乡生活和生产条件日益改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功能日趋丰富和完善,城市化率五年提高9.6个百分点,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农村面貌显著改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农村建设‚湖州模式‛影响日益扩大。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2.5万元和1.3万元。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企业养老保险人数年均增加4.5万人。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教育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增强,平安、法治湖州建设取得新进展,‚平安湖州‛建设实现‚三连冠‛。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湖州和长兴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文化、卫生、行政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进展顺利。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金融创新成效显著,五年累计新增上市公司8家,成立小额贷款公司10家。全方位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突破40亿美元,质量明显提高,对外贸易突破200亿美元。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成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进展,主要水系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保持优良。

实践表明,‚十一五‛时期是湖州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不断创新发展举措,不断破解发展难题的五年;是湖州综合实力提升快、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实惠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湖州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起 点上。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湖州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关键时期,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机遇大于挑战。

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间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有利于我市在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工业化、城镇化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发展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长三角地区高铁网络的快速建设和区域一体化向纵深推进,将加快推动湖州成为长三角地区连接中部地区重要节点城市,加速推进长三角地区要素流动、产业协同发展和高铁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市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增添新动力,有利于我市抢抓发展新机遇、拓展发展新领域新空间。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速减缓,需求结构明显变化,围绕市场、人才、技术、标准的竞争更加激烈,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加剧。国际、国内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重要性日益突出。国内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区域竞相发展态势强劲。所有这些问题对我市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湖州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的新阶段。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中仍存在产业规模不大、层次较低、集聚度不高,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缺乏,城市综合竞争力亟待增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社会建设与管理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发展转型迫在眉睫。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增强推进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转型升级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实现富民强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努力开创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建设新局面。

第三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体部署,全力实施‚增强‘三力’、奋力崛起‛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根本目的,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开放,加强自主创新,建设生态文明,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集聚区、统筹城乡先行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幸福民生和谐区,加快建设‚富饶、秀美、宜居、乐活‛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

推进‚十二五‛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实现富民和强市的有机统一。

——坚持优化结构、转型提升。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全面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加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改革,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合作战略,再创科学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全面增强城市创新活力。

——坚持生态优市、绿色发展。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力打造山水清丽、环境秀美的生态湖州。

——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打造跨区域产业集聚大平台,全面提升开发区(园区)发展水平,推动市区经济加快发展和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第四节 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15年突破2000亿元;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五年累计突破5000亿元;居民消费能力明显提升,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逐步增强。

——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业比重提高,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

——社会民生得到新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生态建设达到新水平。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对生态和人居环境满意率持续提高。耕地保有量、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等指标达到省要求。建成国家级生态市和森林城市,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中心城市集聚、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县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小城市培育形成特色,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成效明显。建成一批布局科学、村容整洁、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行政村创建美丽乡村率达到60%以上,成为全省展示美丽乡村建设品牌的示范区。生态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新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示范作用充分显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参与区域经济、国际经济合作能力显著增强,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力争有更多的央企、民营500强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湖州。

第二章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重、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比重并举,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形成‚特色化、集群化‛和‚融合型、低碳型‛的现代产业体系,构筑长三角特色产业集聚区。

第一节 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两区‛建设。严格保护耕地,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全面完成6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121‛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到2015年建成现代农业综合园区10个、主导产业示范园区2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区200个。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科技化、市场化、生态化,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壮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规划和提升农民合作组织,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广的农业龙头企业,改造提升一批农业科技企业,培育一批农业加工企业。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农产品出口。到2015年,年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00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0家。

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市农科院、浙江大学长兴试验站、中科院湖州市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等农业科研机构建设,积极发展农技推广联盟。深入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工程‛,抓好农业品种的‚引、育、繁、推‛工作。大力推进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管理,加强农产品检测检疫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展示展销中心和活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建设,推进农产品直销、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深入实施农民信箱工程,组建现代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

第二节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科技、产业基础,大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重点加强与央企和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共建,着力推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新兴产业产品核心部件和核心技术,在开发区(园区)加快打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大规划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各类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组织实施若干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加强重点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市内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对接机制。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建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作联盟,积极构建民营企业公平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环境。

提升发展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建材、金属材料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技术装备更新、工艺优化和新产品开发,推进企业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移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的加工制造环节,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产品制造、研发设计、营销服务、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企业技术改造、企业管理方式的融合,提升信息化带动能力。

壮大重点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高协作配套能力、原材料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扩大发展规模。加快新增长区域和开发区(园区)产业集聚,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带动配套、发展产业集群。高标准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研发、物流、检测、信息、培训等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专业化配套协作,完善创新体系,提升集群品牌,推动企业加速向专业园区集聚,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超200亿元和500亿元的现代产业集群。

促进企业做大做强。积极鼓励本地企业深化细化技术链、价值链、产业链。鼓励企业在国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并购或跨区域联合重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跨国公司发展。跟踪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开发区(园区)产业布局动态和投资方向,着力引进一批领军型大企业。鼓励支持企业加强专业化分工协作,推动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到2015年,培育一批百亿级大企业。

第三节 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突出发展重点行业。坚持把服务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大力推动服务业发展加速、扩量、提质,提高服务业比重。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和服务外包业五大行业,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四大行业,有序发展中介服务业、房地产业两大行业。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培育发展健康养生等新兴服务业。

提升服务业集聚发展水平。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资源整合,重点发展中心城市的商贸商务、信息服务和职业教育等集聚区,促进城市功能拓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中心镇在城乡服务业体系中的节点功能,重点建设现代物流、旅游度假、专业市场等集聚区,推动城镇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快发展。依托集聚区内骨干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引领产业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应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整合资源要素,加快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创建10个左右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着力培育重点企业。加大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品牌带动作用明显的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促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小巨人‛服务企业。强化政策引领,坚持分离与外包、分离与整合相结合,鼓励行业规模企业分离发展现代物流、售后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培育服务外包企业。加快服务业企业‚走出去‛步伐。

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市场准入,加快公共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社会化改革。加强行业监管,优化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进一步完善统分结合的服务业工作机制,健全服务业统计制度,提高服务业综合管理能力。

第四节 加快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建设

科学规划产业集聚区布局。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见成效‛的要求,统筹规划布局和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和生态保护,突出重点产业和专业化产业园的发展,突出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的发展,加快构建市级产业发展平台和东部片区、南浔片区、长兴片区的‚一核心、三片区‛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建设南太湖生物医药产业园、康山环保节能产业园、长东旅游度假新区、织东新能源产业园、内河临港重型装备产业园、临沪高性能机电产业园、李家巷新型纺织电器产业园等专业化产业园,推动集聚区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地,大项目引领和创新驱动的示范区。

推进集聚区高水平开发。围绕集聚集约、特色鲜明、创新服务的要求,加快开发和建设步伐,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效生态农业,突出区域交通运输、能源、水利、信息、环境等服务设施统一配套,促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强化各开发园区的开发功能,形成专业特色鲜明的园区开发模式,突出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和生态保障功能,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带动新型城市化进程。有效集聚科技、人才等创新资源,在改革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取得突破,成为促进科技进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区建设协调机制和管理体制,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优化科技要素分配激励机制,支持公共创新平台建设,构筑高效、灵活的产业集聚区创新体系。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批后监管工作,切实保障用地需求。加大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支持,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合理配臵环境容量指标,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调整。

第三章 全面增强城市创新活力

建立健全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市、教育强市和人才强市,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第一节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建设一批企业研发机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

完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体制和政策优势,建立支撑企业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改革政府科技投入机制,强化各类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孵化、民营企业孵化、科技成果中试、技术交易和中介服务、资本和人才集聚等功能,建设一批包括国家级科技创业中心在内的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快建设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或产学研合作联盟。完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体系,加强对科技企业的信息服务和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推进科技中介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

建立健全创新投融资体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创新体系建设的投入,构建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与风险投资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机结合,加大风险投资机构引进和培育力度。积极发展新型金融中介组织,完善知识产权抵押贷款机制,鼓励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探索建立湖州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与创业投资机构等有效对接。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担保公司开展面向科技型企业的担保业务。建立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为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金融创建试点城市。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眼于实现从保护为主转向鼓励创造、强化保护和促进转化并重,支持企业申请发明专利,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信息统计和专报制度,加快湖州专利技术转化平台建设,加强对特色优势产业的专利信息研究,帮助企业提高对专利信息的利用能力。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深化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全面实施政府质量奖励制度。

第二节 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大力发展以社区为依托,公办与民办相结合、以民办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和儿童早期服务,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以上,农村学前三年幼儿入学率达到95%以上。多种形式拓展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支持和鼓励普通高中争创省级重点高中,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高中,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推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加大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义务教育市域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完善与湖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的区域现代职教体系。全面实施‚职业院校助学讲学工程、新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校企合作工程、实训基地和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高技能‘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推进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加强工科及应用型学科建设,支持前沿性、前瞻性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依靠长三角地区优质充裕的高教资源,积极与省内外高校联合办学。积极探索引进国外知名高校来湖州合作办学。推动湖州师范学院建成湖州大学。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岗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各类成人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有效整合社区和各类机构的教育、文化、体育资源,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教育层次,积极开展适合社区居民需要的各类培训和教育活动。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远程教育和自学考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深化学校人事制度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和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工作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办学体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教育及社会培训事业,推动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全市各级财政教育经费支出。

第三节 加快建设人才强市

构筑人才高地。大力推进以‚南太湖精英计划‛为龙头的系列引才工程,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团队+项目‛引才模式,重点引进重点特色产业、农业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坚持引进大院名所、重大项目、技术、资本与引进人才智力紧密结合,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全职、兼职、担任顾问、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来湖工作和服务。强化产业的人才存量评估和需求分析预测,科学编制产业人才分类规划,动态发布紧缺人才目录,引导产业人才有序流动,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和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湖州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完善招才引智平台。依托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各类科技创新中心、研发机构、高新技术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大力推进市、县(区)联动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完善公共实验平台、技术成果交易市场、信息服务网络等配套服务平台,为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加快湖州师范学院和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集聚一批国内一流的领军型人才。深入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湖州行‛活动,加快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突出创新创业主题,加快构建覆盖世界主要产业先导区的人才工作网络,打造长效化引智平台。

优化人才工作机制。加快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和体现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人才主要由群众评价、市场评价、社会评价、业内评价的人才评价机制、奖优罚劣的人才激励机制、以及人才资源市场配臵和自由流动的机制。加大对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资助力度,构建服务人才发展全过程的政策体系,营造保障创新创业活动的学术环境、融资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不断拓展人才发展空间。加大人才开发政府资金投入,加强民间闲散资金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引导,努力在市、县(区)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人力资本投入体系。建立健全以人力资本价值实现为导向的产权激励机制。

第四章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市域空间结构,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构筑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小城市、特色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推动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优化市域空间结构

优化城镇空间结构。统筹规划,创新机制,推动中心城市集聚提升,加快吴兴东部新城、南浔新城和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湖旅游度假区建设,推动长兴县城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支持德清武康、安吉递铺中心县城建设,推进中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之间基础设施统一布局、共建共享,逐步形成功能分工清晰、产业定位互有补充、基础设施网络连接、人员往来便捷通畅的‚一带两组团四轴线‛的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空间架构。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综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潜力和现有开发强度,将全市域规划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域,实施空间分类调控,推动区域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优化开发区域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功能,优化发展环境。重点开发区域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重大项目引进,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适度开发区域控制整体开发强度,突出点状集聚开发,发展适宜性产业和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禁止开发区域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第二节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加快重要功能区开发建设,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着力完善公共交通、社会服务、商贸服务、公用设施等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城市功能。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加强投入、增加车辆、优化线路、改善服务,提倡绿色出行,合理引导私人小汽车发展,加快规划市域轨道交通,提升城市交通管理和交通智能化水平,着力解决‚行车难‛、‚停车难‛问题。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重点实施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切实提高社会服务功能。完善商贸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好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和大型超市、专业市场,不断增强商贸服务功能。完善公用设施体系,科学布局城市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环卫、消防、人防等设施,加快各类设施的建设。

提升城市宜居品质。突出自然生态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加强城市水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整治重要河流和城区内部河道水环境,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一批公共绿地公园及一批街头小游园,精心打造亲近自然和体现湖州历史文脉的城市景观,促进城市与河湖、山脉、森林、绿地和谐共生,建设河湖沿岸风景带、山水走廊生态带、沿交通干线绿道和城市绿化步行系统。继续推进老城区改造更新,综合整治老小区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高水平开展城市设计,加强对重点区域建筑形态、色彩、高度等元素的整体控制,实现城市形象、特色与功能相协调。强化住宅小区、安臵区的建筑设计。加强周边乡镇农民建房的规划控制,引导农民进城或集中居住。强化规划审批和后续管理,切实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实施城市‚网格化、数字化、实时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推进城市管理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深化市政设施、环卫、绿化、河道、桥梁等管护机制改革,提高管养水平。加大综合执法和专项整治力度,突出抓好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查控及市容市貌的整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推进管理流程再造,统筹兼顾市容与繁荣、管理与服务、教育与处罚的关系,实现向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疏堵结合管理方式的转变。加强小区物业管理。

第三节 推进重点区域建设

推进中心城市重点区块建设。优化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强化差别化功能定位,推进形成‚一核七区‛布局。围绕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发展产业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加快推进老城核心商贸区和各功能新区的转型发展,促进老城区与各功能新区多核联动,着力优化中心城市空间形态,加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有机衔接,强化功能配套互补,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力,推动中心城市中心极化、东西联动、南北呼应、滨湖崛起。

推进县域重点区块开发建设。增强各县城枢纽功能,加强各县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加快建设基础设施良好、城市管理到位、服务体系健全、要素集聚明显、发展特色鲜明的副中心城市。长兴要推进龙山新区、太湖新城、图影旅游度假区等开发建设,启动西太湖科教生态城建设,打造环太湖高端城市综合板块。德清要推进科技新城、城东新区、站场新区、临杭工业区和下渚湖的开发建设。安吉要推进递铺、高禹—良朋和梅溪、环灵峰山休闲度假区、黄浦江源休闲旅游区的开发建设。

推动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互动并进。统筹开发区(园区)、产业基地、大型居住区与新区建设,加强产业发展与新区建设互动融合,创造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投资、工作、生活环境。集聚符合功能导向和就业容量大的产业项目,完善新区内外交通网络,提高教育、医疗、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配套水平,培育城市个性和特色风貌,优化居住环境。加强全市统筹,优化资源配臵,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

第四节 推动城镇转型发展

着力培育小城市。按照特色城市的理念和标准规划建设,统筹资源要素,完善基础设施,做强产业特色,增强服务功能,提高人口集聚,加快培育织里、新市两个小城市,努力建成上承中心城市、下接一般城镇的区域性中心,切实发挥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作用。

积极发展特色镇。坚持以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发展,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积极发展一批既具有相应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又具有各自风貌和特色的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市区重点建设八里店、埭溪、双林、菱湖和练市等中心镇,县域重点建设乾元、钟管、泗安、和平、煤山、孝丰、梅溪等中心镇,加快形成集聚发展新优势。支持一般镇走特色发展道路。

第五节 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拓展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农民积极发展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鼓励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支持有条件乡镇发展工业及其他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鼓励农民发展物业股份合作社、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旅游农业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组织,参与农业示范园区、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增加农民投资性收入。积极发展乡镇超市、村组便民店和农资连锁店,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森林旅游等乡村休闲旅游业,鼓励探索建立乡村创业俱乐部,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鼓励扶持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中心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完善功能齐全的村务活动室、卫生室、警务室、体育健身场所、放心店、幼儿园及农民信箱和党员远程教育站等公共服务场所。深入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广电惠民工程,建立‚村村通‛、‚村村响‛长效管护机制。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深化文明乡镇、文明村(社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到2015年,全市绝大多数农民群众能够就近享受到文化、体育、卫生、培训、幼教、托老、通讯、气象等基本公共服务。

推进农村村庄整治建设。统筹实施中心村培育、百村整治和千村示范工程,培育建设一批中心村。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在道路交通、水、电、互联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实现改造升级,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快农房改造,提高农村政策性住房保险水平。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环境联片整治、河湖漾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业污染集中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废弃矿山复绿等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优秀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和弘扬,推进特色文化村建设。

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按照‚三集中三提高‛要求,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征地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农村宅基地和农房产权制度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承包落实到农户。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支持金融机构面向农村拓宽金融服务。

第五章 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认真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一节 积极扩大社会就业

推动以创业促进就业。完善就业促进政策,促进就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政策配套协调,鼓励支持城乡各类人才自主创业和各种经济实体二次创业,大力支持就业容量大的社区服务、公共卫生、城市环保等服务业发展、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各类企业和个人采取各种形式‚走出去‛创业。积极帮助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创业。积极创建全国创业型城市。

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扩大和延伸公共就业服务领域。加强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素质就业。积极举办各类人力资源交流会和技能人才对接会,加强外地劳务基地建设,引导职业中介机构、劳务派遣代理机构提供积极就业服务。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再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深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规范用工行为,完善劳动关系争议处理机制。全面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引导企业履行市场责任、用工责任、环保责任和公益慈善责任。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

第二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各类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衔接。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城乡统筹和门诊统筹,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基本全覆盖。不断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积极稳妥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健全失业保险保障基本生活、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机制。进一步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重点行业人员参保率,建立健全工伤补偿、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体系。不断完善生育保险政策,有效保障女职工生育合法权益。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积极探索商业保险参与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完善低保救助制度,建立实施低保边缘户分层分类救助办法,健全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机制。积极整合社会救助资源,形成集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灾害救助、脱贫援助、社会互助等为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和红十字事业,进一步增强慈善、红十字救助能力。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进一步保障孤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建设,加强老居住区、棚屋区及农村危旧住房改造,逐步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积极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对住房保障的积极作用。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政府扶持为后盾的养老服务体系。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综合福利中心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点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工作,扩大社会化养老服务覆盖面和服务内容,优先满足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需求。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领域,吸引社会力量建设养老长期护理机构、老年公寓和休闲养老基地。提高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丰富老年生活。积极发展老年教育,增加老年活动场所和文体设施,积极支持老年文体团队活动,加强老年人健康干预、心理慰藉,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第三节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臵,加快形成以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为核心、专科医院为辅助、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级卫生服务站为基础,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网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预防和妥善处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强化传染病管理、妇幼保健、职业病防治、食品安全保障和规范医疗市场秩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普及城乡居民健康知识。加快建立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残疾预防,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和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将残疾人基本康复项目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报销与救助范围。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基本医疗保障、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执法监督和卫生财政保障体系。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形成政策相互衔接、关系转移顺畅、费用结算便捷的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积极鼓励和引进社会力量办医,完善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以民办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办医格局。强化医疗服务收费监管,实施重大疾病救助。

增强公民体质和心理素质。全面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加强农村、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提高居民体育健身的可达性和便利性。积极承接和举办好重大体育赛事,提高体育赛事策划和营销运作能力。利用区域优势和特色,推出各种户外健身旅游项目,开展体育旅游服务。全面推进精神心理卫生防治体系建设,加快建立惠及全面、保障全面、持续提升的健康促进体系,促进人均寿命持续提高,到201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3年,比‚十一五‛末提高1年以上。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第四节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全面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完善低生育政策,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人口分布与生产力布局,实行适度宽松的户口迁移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引导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中心城市有序集聚,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加强外来务工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加快使农民工融入当地文化、生活和工作环境。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快建立妇女、未成年人等群体维权法庭,完善各种形式的法律援助机构。

创新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设施建设,完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创新社区管理方式和服务功能。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注重选拔熟悉基层工作、热心社区服务、具有专业水平的人员充实到社区工作岗位。强化社区经费保障,提高社区专职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服务、市场专业服务的联动互补发展。加快城乡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赋予其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养老服务、法律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险、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等综合服务功能。推进大型集中安臵居住区的规范化管理,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和配套服务设施。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规范依法信访秩序,完善领导下访、约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努力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和落实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有效预防和遏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和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重点人群和‚两新组织‛的服务管理,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教育和安全监控管理。加强防震、消防、人防和防御气象灾害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军警民联防、社会动员等机制,普及应急自救互救知识,推行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切实做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广泛开展‚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

提高价格管理与应对能力。加强政府对价格特别是消费品价格监管,做好货源组织和市场供应工作,稳定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健全物价上涨与低收入群体补贴联动政策。清理和取消不合理的涉及群众生活的收费项目,缓解群众生活费用增加的压力。切实加强重要商品储备和价格监测预警,防范市场价格异动。

第五节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和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等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加强基层政权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巩固和扩大以政务、厂务、村务公开、村民自治以及村(居)委会直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依法依规推进社区民主建设。

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切实做好政府法制工作,推进政府工作依法行政,完善公共权利有效制约机制。以实现公正和效率为目标,注重法律效用,大力发展法律中介组织,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构建现代法律服务体系。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强化社会监督,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持续开展依法维权活动,高度重视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突出问题,加大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社会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全面实施‚六五‛普法规划,提高全社会法律素养。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第六章 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以建设功能性、枢纽型基础设施体系为重点,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现代化水平,显著增强城市的区域集散能力、综合保障功能和建设管理水平,把湖州打造成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连接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第一节 加快综合交通建设

推进铁路网建设。围绕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长三角地区和浙江省铁路建设发展规划目标,适应同城化趋势,推进宣杭铁路电气化改造,加快宁杭、湖苏沪、合湖杭及湖州综合交通枢纽站场的规划建设,形成‚四线一枢纽‛铁路网。完成城市轨道及杭州至德清、安吉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适时启动项目前期。

推进公路网建设。加快推进杭长高速公路杭州至安城段和泗安至宜兴段、申嘉湖高速公路湖州至安吉段、杭宁高速公路拓宽、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德清段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加快推进滨湖大道、中心城市外环道路、318国道(南浔—湖州)改建工程、织里至菱湖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五纵五横‛干线公路网。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管护,构建‚便捷、畅通、安全、和谐‛的农村公路网。

推进水运网建设。加快长湖申线、京杭运河等高等级航道的改造提升,加快梅湖线、李湖南线等支线航道及矿区航道建设,构建干支直达、安全便捷、通江达海的河海联运体系。加快开发建设湖州港,构建以湖州中心港区为龙头、各县区港区为辅助,相互配套衔接和分工明确的内河港口体系,形成‚五干五支一港六区‛水运网。

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内外交通布局的衔接,加快构建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主枢纽、县(区)次枢纽以及中心镇交通集散节点,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的运营效率。

第二节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加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实施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太嘉河工程、杭嘉湖地区环湖河道整治工程、杭嘉湖南排工程等四大重点水利工程,提高骨干河道的防洪引排能力。加快水库建设,继续实施病险水库、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开展杭嘉湖圩区整治、区域性骨干河流治理、城市(镇)防洪工程,提高城镇和乡村防洪抗旱能力。完善防洪抗旱指挥、水文预报预警体系。加强暴雨、高温、干旱预警和防御。

加强水源保护和建设。续建完成合溪水库工程,新建胜天水库等水源工程。开展跨区域引水工程前期研究,力争启动建设。实施老虎潭、对河口、合溪等11座集中式供水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小流域综合整治、污染源治理、生态修复和保护,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水源安全。实施建设百万亩现代农业园区排灌渠道、泵站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利灌溉配套设施。加快农村小水电增效扩容保安建设。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加强水生态体系建设。基本完成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加强河、湖、水库水域和出入境水质的保护管理,改善并提升水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第三节 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加快电源建设。建成华能长兴电厂异地扩建2×60万千瓦级燃煤机组,建设琥珀天然气发电、安吉垃圾焚烧发电和南浔热电联供项目,力争启动建设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6×35万千瓦)。鼓励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并网。

加快电网建设。继续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建成±800千伏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实施1000千伏淮南-上海、浙北-浙中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500千伏妙西输变电工程,开展500千伏长兴变前期工作,完善500千伏电网布局;推动建设220千伏金钉子、祥福等输变电工程和华能长兴电厂送出等项目,优化220千伏、110千伏电网网架,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安全稳定水平;加快中心镇电网、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及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建设。

加强气、煤、油利用。加快天然气门站、城市管网、老小区改造、南浔区和安吉县等新开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天然气管网覆盖率。优化用气结构,提高居民气化率,有序发展工业用气。加快加气加油联供站建设,推进公共车辆气化改造。加强安全用气应急管理。切实做好煤碳和成品油供应保障。

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积极扶持光伏发电,推进长兴国家级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和风能,大力推广太阳能热能利用和地源热泵技术,加强农村沼气综合利用。

第四节 提升信息化水平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实施‚光纤入户‛工程,构建宽带、安全、融合的高速信息网。实施宽带接入网和IP骨干网扩容工程,构筑大容量、高速率、高质量、安全可靠、相互融合的骨干传输网。加快建设新一代移动通讯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地面数字电视等系统建设。加速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实现城乡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双向化改造。加强网络安全设施建设和网络安全管理。

加快数字湖州建设。构建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数据等四大‚数字湖州‛基础数据库,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城市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推进城市规划、市政管理、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社会治安、人口管理、应急指挥和口岸通关等城市建设管理领域的信息系统建设,为实现‚智能型‛城市奠定基础。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构建开放、高效、便捷、安全的公共信息平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全面推进政府、企业、社区和家庭信息化。加强电子政务、公共资源交易、公共征信和社区服务等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和‚市民卡‛工程。

第七章 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长三角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第一节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大力构建森林生态网络。大力发展近自然森林,加强主要道路、水系两侧的矿山复绿;以铁路、公路、河道等为骨架,建设通道生态景观林、生态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加快城市核心生态林地、环境保护林、生态隔离带等建设,着力构建城市生态屏障;大力发展城镇公共绿地,积极创建农村绿色家园,加快形成点、线、面、网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网络,为湖州市、环杭州湾地区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建设。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湿地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丰富城市绿化树种,培育推广乡土树种。建立健全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主体,保护小区、种质资源保护地为补充的自然保护网络,实现野生动植物的有效保护。加强森林火灾、森林有害生物防控,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加快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生态功能重要地区人口转移。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力度。

实施‚811‛生态文明推进行动。按照‚巩固、扩面、深化、创新‛的要求,整体推进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运创建,推动80%的县区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标准。实施生态文明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水环境保护。以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确保水质安全和水生态系统健康。深入实施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加大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抓好造纸、印染、制革、化工、医药、铅蓄电池等行业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加大化工、制革、食品加工、纺织等行业污染治理和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工程、配套管网建设和提标改造。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造,强化运行控制手段。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和水产排泄物治理。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积极普及清洁能源,推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实施油气排放综合治理,推广清洁公交。加强矿山大气污染治理,严格控制矿山开采、堆放、装运等过程的粉尘污染。开展城市和农村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餐馆及摊贩等生活油烟污染治理。深化工业大气污染防治,积极推进燃煤发电机组全面脱硫、脱硝,实施工业企业有机废气和恶臭整治,控制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污染。

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改进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压缩密闭运输。严格餐饮废弃物管理,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加快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处臵设施建设,提高生活垃圾的处臵能力和利用水平。加快工业企业污泥处臵设施改造和建设,开展污泥规范化处臵,提高工业企业污泥处臵能力和无害化水平。加强含重金属危险废物安全处臵设施建设,加大对含重金属危险废物转移和处臵利用的监管力度,有效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完善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加强工业等固定源噪声、机动车和船舶等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强化对商业、餐饮娱乐等噪声整治,加强广场群众性文体活动噪声管理,加强中、高考等敏感时期噪声源管理,严格施工工地噪声管理。

建立健全区域协作机制。加强市与县区、县区之间、县区与乡镇之间的协调配合,整体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在长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内,加快推动建立太湖保护和治理联动机制,加强各城市间沟通协作,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性治理项目的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制度,逐步形成太湖流域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

第三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加大节能降耗力度。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强制淘汰耗能高的技术、工艺和设备,促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积极发展新能源,建立多元能源结构。开发应用太阳能,鼓励大型公建、居住区、城市广场、道路等使用太阳能。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生产生活节能,推广节能措施,营造全社会节约能源的良好氛围。突出抓好高能耗行业和企业节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下降。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探索建立节能市场化机制。

优化配臵土地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保护耕地的各项措施。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实行行业用地定额标准和投资强度控制标准,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点推进旧村居整合、工矿废弃地利用,合理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优化配臵和高效利用、有效保护为前提,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统筹协调调度地表水、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中水回用。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加强灌区节水改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推广住宅小区的雨水利用和中水回用,推进城市尾水资源化利用。做好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使用。建立和完善水价调控机制。

加大矿山整治力度。按照‚减点、控量、集聚、生态‛的要求,全面关闭禁产区、大力收缩限产区、促进矿产资源向骨干优势企业集聚。全力推进矿山开发整合和绿色矿山创建。强化对现有矿山企业资源利用监管,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效率。

第四节 构筑低碳生产生活体系

构筑低碳生产体系。加强重点行业的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重点推进传统农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的低碳化改造,积极引导和推进企业内部、产业间、园区内建立多层面的循环生产系统,加快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在主要污染排放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施骨干企业的循环经济试点,引导新建、在建工业项目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布局或进行低碳化改造。推广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示范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形成低碳产业结构。

构筑低碳生活体系。坚持城市与农村并重,稳步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建立垃圾及废旧物资分类回收利用系统,做好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大力发展高效生态林业,充分发挥森林、湿地固碳抵排作用。积极推广节能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低碳环保产品,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大力推进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理念,鼓励使用节能产品,限制过度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加快形成低碳消费的生活方式。

加强低碳化体制机制建设。研究制定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的财税、土地、投资等政策,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加大对低碳经济重大产业化示范项目和技术开发项目的资金补助和贷款贴息。加快节能、节水、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探索建立碳汇、环境容量等市场化运作机制,培育低碳园区、低碳企业、低碳社区、低碳家庭等各类典型。加强低碳文化建设,构建低碳宣传教育机制,引领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完善绿色GDP考核机制。

探索建立低碳示范区。以太湖度假区为中心,加快发展低碳先进的现代产业体系、健康舒适的生态环境体系、优美自然的城市景观体系、方便快捷的绿色交通体系、循环高效的资源能源利用体系、宜居乐活的和谐社区体系,努力打造低碳、绿色、生态品牌,推进生态自然化、产业低碳化、经济持续化、生活和谐化,打造长三角低碳经济示范区和国内低碳经济先行区。

第八章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快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构筑文化发展新优势。

第一节 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大力弘扬湖州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为指导,整理和挖掘文化历史基因,发扬‚崇文重教、艰苦创业、兼容并蓄、不断创新‛的南太湖文化精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开放、务实、创新、和谐‛的当代湖州精神,赋予南太湖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培养和造就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创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探索典型宣传的新形式、新载体,大力宣传优秀党员、道德模范、劳动模范、英雄人物、优秀湖商代表、先进职业技工和民间创意名人群体等体现湖州精神的时代人物。

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倡导‚公平、正义、和谐‛理念,深化‚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营造‚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思想文化教育网络。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保障体系,推进志愿者服务工作机制化、常态化,积极引导全社会无偿献血、结对共建、扶贫帮困、服务社会等各类公益活动。进一步巩固‚四城联创‛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成果,深入实施文明素质提升、文明风尚培育、文明环境建设三大行动,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街道及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公众科学和文化素质建设,努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建设现代化的公民社会,促进全体市民的科学素质全面提升。加大财政对科普工作的投入,完善科普设施网络,增强各级科普教育基地、科技特色学校、科普场馆、活动中心等科普展教功能。

第二节 着力繁荣文化事业

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宫,以及乡镇和社区等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坚持政府投资的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的公益性质,免费向社会开放,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继续抓好文化下乡、进社区工作,探索‚送文化‛的有效载体。大力推进文化先进县(区)创建工作,构建基层文化建设先进示范体系。努力建设南太湖歌舞艺术团、湖州合唱团、湖州民乐团、湖州广电艺术团、湖州师院艺术团及湖州少年宫七色花艺术团等一批骨干艺术团体。

推进文化传播工程。加强新闻媒体建设,推进新闻核心业务数字化,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促进新闻单位生产精品力作、培育品牌栏目。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广播电视,开拓视频点播、车载电视、数字报纸、手机报纸、电子图书馆等新型传播载体和业务。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形成以新闻网站为龙头,各类政府网站、教育、文艺和社会商业网站为辅助的网络传播格局。

实施文化精品战略。积极打造体现优秀历史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湖州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努力在省以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群星奖‛奖项取得新突破。深入挖掘整合湖州历史文化资源,举办好国际湖笔文化节、国际生态乡村旅游节、陆羽国际茶文化节、南太湖音乐舞蹈节等节庆活动,力推‚丝绸之府、湖笔之都、书画之郡‛城市名片。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深入开展社科应用研究和历史文化研究,提高历史文化档案、史志资料的开发利用水平。深化‚社科普及周‛和‚南太湖人文大讲堂‛品牌建设。

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入实施文化保护工程,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积极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突出加大对南浔、新市等古镇,衣裳街、小西街等特色街区,钱山漾、下菰城、德清良渚、递铺城址、顾渚贡茶院、荻港古村落等遗址,飞英塔、莲花庄、陈英士墓、吴昌硕故居、陈霸先故居、铁佛寺、万寿寺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建设。推进建成民国历史文化陈列馆、沈家本纪念馆、赵孟頫艺术馆等专题博物展馆,积极鼓励和引导发展一批民办博物馆。加强善琏湖笔制作技艺、千金剪纸、百叶龙、扫蚕花地、湖剧、湖州三跳、湖州琴书、德清防风神话、长兴林城狮舞、安吉上舍化龙灯、吴兴羽毛扇制作技艺、南浔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等保护和开发。

第三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加快文化产业培育发展,努力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文体用品制造等重点产业,培育发展文化节庆会展业、文化产品流通业。以文化产业园区、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为带动,聚集和整合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形成一批集聚效果明显、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基地。

培育文化产业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打破部门分割和行业壁垒,积极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集团。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引导和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利用湖州的区位优势和湖笔、文体用品制造业发达的特点,打造以湖笔和文体用品交易为主的文化用品交易市场。围绕演出、娱乐、音像、电影和网络文化等文化产品与服务,发展和完善文化娱乐市场。健全发展文化要素市场。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力度,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加快培育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新主体。继续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完善市、县(区)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机构的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加快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新的宏观管理体制。完善创新型文化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强文化技术中介服务,加快形成鼓励支持文化创新的外部环境。

第九章 加快改革创新攻坚步伐

围绕经济社会转型,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强化改革的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节 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以浙江省全面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全面推进湖州市新农村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市校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1381行动计划‛,创新和完善现代农业发展、社区建设管理、生态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素质提升、资源要素保障、农村社会治理、工作推进机制等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吴兴区新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打造新农村建设典型和样板。到2015年,初步建立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

第二节 完善经济管理体制

深化资源要素配臵市场化改革。完善土地资源配臵机制,深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探索工业用地区别年期出让方式改革,加大闲臵土地处臵力度。切实加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力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全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健全排污权许可制度,建立排污权交易平台。完善产业投资政策,引导投资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深化水权、林权、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制度改革。

加快地方金融改革创新。加强市外金融机构引进,积极探索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大上市后备资源培育力度,充分利用主板、中小板市场,优先推动生物医药、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的企业上市融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推动重点基础设施、技术改造项目等发行企业债,鼓励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积极探索中小企业集合发行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推进发展中小企业保险、涉农保险、责任保险、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等区域特色险种,扩大保险的社会覆盖面。

完善民营经济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强和改进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指导和规范管理,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支持企业选择合适自身特点的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经营机制,促进产权结构多元化。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向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引导

下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方案(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方案(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