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平衡电桥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时间:2019 年
月
日,第批 签到序号:
【进入实验室后填写】
福州大学
【实验 四 】非平衡电桥
(306 实验室)
学 学 院
班 班 级
学 学 号
姓 姓 名
实验前必须完成【实验预习部分】
登录下载预习资料
携带学生证 提前 10 分钟进实验室
实验预习部分 【 实验目的】
】
【 实验仪器】(名称、规格或型号)
【 实验原理 】(文字叙述、主要公式、原理图)
实验预习部分 【 实验内容和步骤】
】
实验预习部分
观察非平衡电桥的输出特性:
:
约 按照上图接线,电源电压调节到约 3V,接通电路,从小到大调节XR,观察对应的输出电压。
二、测量非平衡电桥零点附近输出特性,并计算零点灵敏度 1、判断电桥是否平衡时数字多用表使用
(直流/ 交流)电压
(最大/ 最小)档,当输出电压为
时电阻箱取值为0 XR。
。、在0 XR 附近选择不同的阻值,测量相应的输出电压,作出非平衡电桥的曲线,用图解法求出零点灵敏度,并与理论计算值相比较。为了作图方便,应取整数值。
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非平衡电桥电压输出特性:
值 标称值 R 1 =
,R 2 =
,R 3 =
,电桥比率23RKR
得 测得 E=
,电桥平衡时 R X0 =
,0 2(1)KS EK理论值=
R X())
R X())
-300-250-200-150-100-5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K R X((k ))
U o((mV)
二、非平衡电桥 电压输出特性:
值 标称值 R 1 =
,R 2 =
,R 3 =
,电桥比率23RKR
得 测得 E=
,电桥平衡时 R X0 =
R X((k ))
R X((k ))
-30-25-20-15-10-5 0 5 10 15 20 25 30 K R X((k ))
U o((mV)
在直线(一)
上取两点:
A 点坐标(,)
B 点坐标(,))
率 斜率 k=
实测零点灵敏度 S 0 =kR X0 K=
思考题:
1.电桥的 K K 越
(大/ / 小),非线性误差越小。
2.图解求得的直线斜率 k k 与电桥比率K K:
是同一个物理量吗?答:。
实验预习及操作成绩
实验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
实验报告成绩
报告批阅教师签字
日期
第二篇:Fe-C相图与非平衡相转变总结
Fe-C相图与非平衡相转变总结
钢通常被定义为一种铁和碳的合金,其中碳含量在几个ppm到2.11wt%之间。其它的合金元素在低合金钢中可总计达5wt%,在高合金钢例如工具钢,不锈钢(>10.5%)和耐热CrNi钢(>18%)合金元素含量甚至更高。钢可以展现出一系列的性能,这些性能依据于钢的组成,相状态和微观组成结构,而这些又取决于钢的热处理。
Fe-C相图 理解钢的热处理的基础是Fe-C相图(图一)。
图一实际上有两个图:(1)稳定态Fe-C图(点划线),(2)亚稳态Fe-Fe3C图。由于稳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特别是在低温和低碳情况下,亚稳态往往引起人们更多的兴趣。Fe-C相图告诉我们,在不同碳含量的组成和温度下,达稳态平衡或亚稳态平衡时哪些相会生成。
我们区别了a-铁素体和奥氏体,a-铁素体在727°C(1341°F)时最多溶解0.028%C,奥氏体在1148°C(2098°F)可溶解2.11wt%C。在碳多的一侧我们发现了渗碳体(Fe3C),另外,除了高合金钢之外,高温下存在的a-铁素体引起我们较少的兴趣。
在单相区之间存在着两相混合区,例如铁素体和渗碳体,奥氏体 和渗碳体,铁素体和奥氏体。在最高温下,液相区可被发现,在液相区以下有两相区域液态奥氏体,液态渗碳体和液态铁素体。在钢的热处理中,我们总是避免液相的生成。我们给单相区一些重要的边界特殊的名字:(1)A1,低共熔温度,是奥氏体生成的最低温度;(2)A3,奥氏体区域的低温低碳边界,也即r/(r+a)边界;(3)Acm,奥氏体区域的高碳边界,也即r/(r+Fe3C)边界。
低共熔温度碳含量是指在奥氏体生成的最低温度时的碳含量(0.77wt%C)。铁素体-渗碳体混合相在冷却形成时有一个特殊的外貌,被称为珠光体,可作为微观结构实体或微观组成物来进行处理。珠光体是一种a-铁素体和渗碳体薄片的混合物,渗碳体薄片又退化为渗碳体颗粒散步在一个铁素体基质中,散步过程发生在铁素体基质扩散接近A1边界之后。
Fe-C相图源于实验。但是,热力学原理和现代热力学的数据的相关知识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相图的精确计算。当相图边界不得不被推测和低温下实验平衡很慢达到时,这种计算特别有用。如果合金元素加入Fe-C相图,A1,A3,Acm边界的位置和低共熔组成的位置会变化。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重要的合金元素降低了低共熔碳含量。奥氏体的稳定元素锰,镍降低了A3,铁素体稳定元素铬,硅,钼和钨增加A3。平衡相图不能说明的相变动力学过程与亚稳态相,必须用非稳态相转变图来描述。各种相转变图
在钢的热处理中,相变的动力学因素与平衡图表同样重要。对于 钢的性能特别重要的亚稳相马氏体和形态上亚稳态的微观组成物贝氏体,可以在相对急速冷却至环境温度时产生。这时碳和合金杂质的扩散受抑制或者限制在极小范围内。
贝氏体是一种低共熔组成物,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最硬的组成物马氏体,在极度饱和的奥氏体快速冷却时通过完全转化形成,当碳含量增加至大约0.7wt%时,马氏体的硬度增加。如果这些不稳定的亚稳态产物接下来加热至一个适度的高温,它们分解为更稳定的铁素体和碳化物。这种重新加热的过程有时被称为回火或退火。钢加热奥氏体化是热处理的前提。环境温度下铁素体-珠光体或镇定马氏体的结构到高温下奥氏体或奥氏体-碳化物的结构转变对于钢的热处理同样重要。
钢的热处理涉及的四种相转变条件
我们可以利用相图方便地描述出在相变时发生了什么。四种不同的图可以被区别,它们是:(1)加热过程的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奥氏体化;(2)冷却过程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奥氏体的分解;(3)连续加热过程的奥氏体化;(4)连续冷却过程的奥氏体的分解。加热过程的奥氏体化
这种图展现了当钢在恒温时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时所呈现的状态。通过维持一些小样品在铅或盐浴中并在依次增加维持时间后每次冷却一个样品,之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在微观结构中生成的相的数量可以了解微观结构随时间的变化。共析钢加热过程的奥氏体化
在奥氏体的转变中,先从原始的铁素体和珠光体或镇定马氏体转变为较为紧密的奥氏体,这种转变中体积减小。在延长的曲线中,奥氏体形成的开始和结束时间通常被分别定义为转变进行至1%和99%时。
ITh diagrams
冷却过程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奥氏体的分解,TTT DIAGRAMS 这个过程在高温下开始,通常是在维持长时间获得均一的奥氏体而没有不溶解的碳化物后在奥氏体范围内发生,这之后又通过快速冷却至理想温度。A3边界上没有转变可以发生,在A1边界到A3边界之间只有铁素体可以通过奥氏体形成。连续加热过程的奥氏体化,CRT DIAGRAMS
在实际热处理情况下,恒温不要求,但要求在冷却或加热时有一个连续变化的温度。因此,如果相图使用的连续增加或减小的温度建立在膨胀计数据之上,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实用信息。如同ITH图,CRT图在预测发生在感应和之后的变硬过程中的短期奥氏体化的效果很有用。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在一个规定的加热速率下,达到完全的奥氏体化最大的表面温度有多高。当温度太高时,可引起我们不希望的奥氏体晶粒成长,这些又会导致一个更易破碎的马氏体的微观结构。连续冷却过程的奥氏体的分解,CCT DIAGRAMS
对于加热的图表,清晰地阐述转变图来源于哪种冷却曲线是很重要的。在实验操作中使用一个恒定的冷却速率是很平常的,但是,这种现象在实验状况下很少发生。我们也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找出所谓的自然冷却曲线,这些曲线模拟了大范围内部的行为,例如,在特殊条带上距冷却端一段距离的冷却速率。接近条纹样本的表面冷却速率的特征非常复杂。每一个CCT图包含了一系列在圆柱样本不同深度的冷却速率曲线。最慢的冷却速率曲线代表了圆柱的中心。冷却介质越不均匀,C形状曲线需要越长时间去改变,但M温度不受影响。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变图不能用于预言那些不同于构建图表的热学历史的反应。例如,在Ms之上第一次冷却从急速到缓慢而后重新加热至高温是一个很快的转变,这种转变快于在TTT图表上所显示的因为在开始的冷却中成核过程大大加速。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转变图对于在一定允许组成范围内精确的合金含量是十分敏感的。
冶金064班学习小组:赖晓寒同学整理完成
第三篇:平衡作文
1、生物圈的平衡是人类发展的基础。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如此美的景象,现在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野芳被拔铺大路,佳木被砍盖大楼,钢筋水泥一层层,形色匆匆夜不归,整个冬天不飘雪,三月大雪满天飞。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城市化?人类是绝对的主宰,其它任何生物都是被统治者,想砍就砍,想拔就拔?我们的土地怎能禁得起这样的失衡?我们不能让整个地球给我们陪葬,只有当人类的发展建立在整个生物圈平衡的基础之上,人类的发展才会更辉煌。
2、当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向反应速度相等,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这个反应就会平静而繁忙的进行着。这是一种美好而和谐的状态。如果每个人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想尽办法保持住这个平衡,那么你的生命就是美好而有意义的。(开头简洁明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海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找到了为官与归隐之间的平衡。身处官场,就心系平民,多为百姓做好事。走出仕途以后,就多关心朝政,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正是因为找到了为官与归隐之间的平衡,不论身在何处,范仲淹都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在朝或者在野,他都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的生命就永远是有意义的。
对于古代的文人呢,能够步入仕途,飞黄腾达,是人生的头等大事。范仲淹找到了其中的平衡,让自己的生活美好而充实。那么对于现代人来说,最重要的应该就是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平衡了。因为找不到这个平衡,太多人投机取巧想要一夜暴富,太多人精神空虚,碌碌无为。
当然,也有找到了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平衡,从而快乐的生活着的人们。李灵,一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让村里每个孩子都能读书,是她最大的愿望。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她只能骑着三轮车在大街上收购旧课本。在别人眼里,她一定是个“穷人”,但她不觉得自己是贫穷的。她在物质上付出,换来的是精神上更多更大的回报。这实现了她在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其它人都在拼命索取的时候,她在默默付出,内心充实而快乐!
世间最难找到的,应该是生与死之间的平衡。大多数人都对死亡充满了恐惧。而史铁生,他却能从容面对生死。在经历双腿残疾后他曾三次试图自杀结束痛苦,但都没有成功。经历过这一切,他终于明白,死亡是一个早晚都会来临的节日。从此以后,他乐观的活着,虽然身患重病,但还是坚持写作,用文字鼓舞世人。他的节日最终还是来临了。在他的追悼会上,没有哀乐和花圈,取而代之的是鲜花和笑脸。他笑迎自己最后的节日,去到了另外一个没有痛苦,只有幸福的世界。正是因为找到了生死之间的平衡,史铁生才能乐观面对艰难的生活,淡然看待死亡。实现了生命的最大价值。
我们的生活需要平衡,当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之后,就能以平稳、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让自己的生活美好而有意义。
平衡
现如今,无处不提和谐,然而和谐来自于平衡,来自于人们内心的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平衡。
一个内心能达到平衡的人,便是一个无法摧毁的人。任命运如何摆弄,塞万提斯都可以使内心平衡。有时会怀疑老天的安排,怎么能让所有的不幸都恰巧又“何时机”的倾于一人身上。不如结束生命算了。然而塞万提斯却可以坚强的活下去,在狱中依然可以写出骄人著作。这绝不是偶然,他永远站在平衡的位置,从童年的颠沛流离,到战后返国遇海盗,再到不幸被 1
捕入狱,即使命运不公,他也不会将自己从平衡处推向深渊。他的内心足够平衡,所以他足够强大。所以他可以对命运说:“嗨,你输了。”这是人内心平衡所达的和谐,它足够强大。
人与人之间需要平衡,这种平衡使得社会和谐。自古便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佳话。然而,这是人与人之间达到平衡的基础。汶川地震中,我看到了和谐。一位老师紧抱学生,用身体对抗钢筋水泥。救援时,孩子都还好,而老师却早已无声音,紧紧的双臂,甚至无法松开,使得人们含泪锯下其臂,救出孩子。的确,这是无臂的飞翔。他将孩子放在了平衡位上。人与人间的平衡,不就是用奉献和感动维护的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平衡即可达到,社会必然和谐。
人与自然的平衡,需要用心去创造。动物见人便“逃”这本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所以我要赞赏冯骥才内心创造的平衡。还记得那篇课文《珍珠鸟》,没错,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鸟俯身喝作者的茶水,踩着稿件“哗,哗”直响。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片段。他们之间有信任,所以有这似乎神奇的平衡,一切也就变得和谐。而我一直认为,人与自然的平衡靠人来创造。少一点贪心和欲望,多一点爱心和自律,又怎能不平衡,又怎能有所谓不正常现象!
平衡,是和谐的最根本状态。它需要爱的滋润,需要乐观来支持。它温柔如水,亦如它与命运抗衡的强悍。我们所追求的就应该是这种平衡。因为那里有平衡,哪里就有和谐。
平衡
王婉晴
我们常常把人与自然间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状态称为和谐。平衡即和谐,是一种本不需刻意维护的自然状态。然而今天,我们却为了它焦头烂额,费尽心思。
在那个还没有出现工业的时代里,花前月下芳草萋萋是随处可见的常景,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是我们整个民族欣赏并追求的和谐意境。那时候,天与地平衡,森林与山川平衡,草地与农田平衡……整个自然与人类平衡,和谐,安逸,美丽。
正是因为曾经拥有,失去时才觉分外痛心。当这些美景不再,我们才开始向往田野,郊外。而城市里,拔地而起的高楼耸入云霄,拥挤的道路上汽车喘着粗气。我身处这个繁华却喧闹的都市,被高楼玻璃的反光晃伤了眼,被汽车不停喷出的热气熏晕了头。现代化都市与自然的平衡在哪呢?是北京一开春漫天乱窜让人恼火的柳絮?还是公路两旁被人为修剪得像剃了平头的灌木?现代化,太冰冷也太僵硬。自然在城市里,像是旧社会的小媳妇,战战兢兢,处处受气。在这里,世界的平衡,似乎暂时倒向了人类。
不要以为自然没有脾气。不说举国皆知的汶川地震到底是不是与三峡工程有关,不说南方闹腾不已的干旱雪灾与湿地破坏有什么关系,就说说工业化更全面的美国,去年的那场大灾难。石油大量泄漏,水体严重污染,海洋生物遭受灭顶之灾。可谁想得到,这场灾难竟是由一个小小的甲烷气泡引起?不,应该说,是这个气泡释放了自然承受已久的重压,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把自然的愤怒一股脑放了出来。人类,在广袤的自然面前,终究只是个孩子。而且,我们还是做错了事,要受到母亲责罚的淘气孩子。最终,世界的平衡还是倾向了自然。
一味坚持“人定胜天”的人类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放出了美食,豪宅,香车;也放出了可怕的地震,洪涝,暴风……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关上魔盒,为减缓气候剧变做努力,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读懂自然想要与我们建立的平衡。这种平衡,就是和谐。停止伤害自然,以一颗卑微虔诚的心敬爱自然,人类才可能实现所谓“可持续发展”,才可能生活得快乐自在。
小桥流水人家的日子已一去不返。平衡已被打破,恢复谈何容易。但我们的努力不是枉然。亡羊补牢,其时未晚。
我深信总有一日,灾难不再频演,和谐的平衡之下鸟语花香,微风暖软。
平衡
我们无法移去人生天平一端里苦难的砝码,但我们可以在天平的另一端放入新的砝码去平衡困难,以求得人生的平衡之状。
有人用乐观的砝码去平衡困难。
15岁,在那个花苞即将绽放的年龄,她却被告知患上了骇人听闻的血癌,这一沉重的砝码沉甸甸的压在了她幼小人生天平的一端,然而她竟用坦然接受生命如花般殒落的乐观态度平衡了这一困难。你看,在田维的每一张照片里你总能看到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在甜甜的笑着。她认真的走着每一步,书写着每一个字。如此平衡的人生状态着实让人难以想象那天平两端究竟装着什么。其实那里面很简单,一边沉重的让人几欲窒息的死亡,而另一边,则是决定要去过好每一天的乐观。
有人用灼热的爱去平衡命运的不公。
上帝把自己的疯狂最先传给了人类画师梵高,这既给了梵高对于艺术近乎于疯狂的热爱,又给了他除了提奥以外,再没有第二个人愿意接近他,了解他的处世态度以及创作风格。周围所有人的嘲讽厌恶,落满灰尘却无人问当津的作品,这如此巨大的命运磨难沉甸甸的压在了文特森人生天平的一端,可是当后人们看到那如火一般炫烂耀眼的向日葵,那星光流转月光四溢的点点星空时,人们不禁问道这由画中美丽的平衡折射出的人生平衡状态究竟是如何而来?其实很简单,在文特森那攀满娇艳欲滴的紫罗兰的人生天平之上,一端是被市俗抛弃的痛苦,一端是让他不再去牵挂外界,而去专注于画布之中涂抹人生百感的对艺术的炽烈的爱。
还有许多许多人,他们人生的天平都曾险些失衡拜倒在种种磨难的重压之下,然而巧合的是,他们最终都无一例外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砝码。
对于注定无法将巨石推到山顶的现实重负,西西弗斯选择了用不妥协的勇敢去平衡它。并最终成就了淡泊处世笑看风云变幻的人生平衡之状;面对接连不断的无情打击,残酷失败的重压,亚伯拉罕林肯选择了用百折不挠的坚毅去平衡它。并最终达到了令无数后人为之动容的辉煌的人生平衡之状;孔子遭厄,文王被拘,左丘明失明,孙子膑脚,司马迁身为所辱,然而他们却最终都找到了用中文国人特有的使命感去平衡周身的苦难的砝码,仲尼作《春秋》给后人留一副明镜,文王推演《周易》打开了中国人智慧的源泉,左丘留有《国语》给后人留下一句句妙语,《孙子兵法》引领后人走出竞争迷宫……他们最终都达到了人生的平衡之状:
如此多的人最终都找到了自己的新砝码去平衡人生之中种种的重负。难道这真的只是一种巧合么?
纷繁世间,总是有一样东西可以去平衡我们所遭遇的艰难苦恨从而达到人生的平衡状态,因此永远都不要去轻易的推翻人生的天平。?
第四篇:平衡影评
《平衡》影评
一开始在一块悬空的板子上站着5个人,他们分别站在五个端点上,板子保持平衡。不一会儿,有个人从板子下面钓上来一个箱子,他那边的重量增加了,于是其他四个人走到板子的另一端来和他保持平衡。这时候四个人中有一个人向后退了一步,平衡被打破了,箱子朝他这边滑过来••如果他们站着不动那么他们这边的重量已增加,他们会一起滑下去;如果他们不想滑下去,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往现在得到箱子的人的对面走,即又形成一次平衡。这样他们才能保全自己,尽管这使他们离箱子更远了。
这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人们本来都没有差别,一起合作。但因为得到了一些好处,开始互相争夺,厮杀。社会上不缺少这样的人,我不想再继续弱者和强者之间必输的博弈循环。人们应该和谐共处,多为他人着想。而如果当社会不平衡,已经发生了动荡,强者又会再次出现,那弱者的梦想还是不能实现。我们要学会合作,要学会保持我们之间的平衡。
第五篇:《铁碳合金平衡组织金相分析实验报告》的注意事项内容
三、金相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1.严禁用手直接接触镜头;
2.注意使用镜头纸擦拭镜头;
3.试样应清洁、干燥、不得有残留的浸蚀剂如酒精、苦味酸钠等,以防腐蚀物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