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公共场所控烟背后有三难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虽然全国多地立法控烟已经实施多年,但不少人仍然认为在室内公共场所抽烟“理所当然”,可以说控烟成效不容乐观,有的地方室内公共场所控烟甚至“形同虚设”,沦为一纸空文,越来越多的妇女、儿童正遭受二手烟的伤害。
一、存在的问题
1.法规落实难。当前虽然2011年3月修订后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增加了“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规定,但至今还没有一部有针对性的全国性公共场所控烟禁烟法规,法律上仍未完全实现对公共场所吸烟者说“不”。而且虽然一些城市出台了地方性的公共场所控烟禁烟法规,但执行力度很难保证;很多城市的控烟禁烟地方法规仍然还在路上。如《成都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规定,市民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最高可罚款200元;单位经营者和管理者违反相关规定,最高将面临2万元罚款。但这份控制吸烟条例从2019年5月开始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至今仍没有正式实施。
2.执法处置难。由于缺乏顶层设计指导,导致执法主体不明,执法处置力度就弱了。甚至很多地方都没有明确到底公共场所禁烟控烟属于哪个部门管,谁有权执法,具体怎么处置,而且有的就算明确具体部门进行执法,但由于公共场所管控范围大,执法也显得力不从心。
3.烟民配合难。由于香烟文化已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积弊很深,非短时间可以消除。而且一些时候吸烟者处于强势,比如在餐馆、网吧等消费场所,顾客就是店主的衣食父母,因此更难劝阻顾客不吸烟。
二、基层建议
1.建议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议尽快完善实施全国性的公共场所控烟立法,明确相关处罚规定,同时建议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法律规定,配套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落实属地责任制,比如车站、码头或者学校、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地方,切实负起监管和劝止的责任,真正做到“守土有责”。
2.建议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建议对公共场所抽烟行为进一步加强监管,可以设立违反控烟条例行为的举报电话,受理来自个人、单位举报的控烟投诉事项,同时配备一些专(兼)职人员负责禁烟工作,如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监督员等对公共场所吸烟等违法行为进行劝阻,并依法进行拍照取证,再交由综合执法部门依法处罚,确保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和公众严格遵守禁止在公众场合吸烟的法规和规定。
3.建议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公共场所无烟环境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建议进一步加大烟草危害健康的宣传,引导群众养成良好习惯,尤其是改变认为在公共场所抽根烟是小事的心态,并在合适的场所设立吸烟室或者吸烟的空间,引导文明吸烟,这样就方便了一些抽烟的人,从而让更多人能够主动维护公共场所的无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