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童年宋庆龄》有感
读《童年宋庆龄》有感
我读了《童年宋庆龄》的故事后,感受很深。
故事主要讲宋庆龄小时候父亲总教育她要善良、诚实、守信。一天,她要去一位叔叔家看鸽子,可临走时又想起和小珍约好教她编花篮的,她就不去了,任凭爸爸姐姐怎么说她都坚持要留下来。否则就不守信用。父亲到叔叔家后说明原因,叔叔很高兴,还让她爸爸带来两只鸽子,算是对她的奖励。
宋庆龄这么小就能守信用,多么不容易呀!也许有些人会说她笨,说她死板,打个电话说自己有事以后再教小珍做花篮不就得了?再说做花篮也不是很重要的事,推迟几天也没关系。可是她没有这样做,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她是个信守诺言的人。
诚信,就是要诚实守信。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建设现代社会的'基石。但近年来,不少人把它遗忘了,甚至丢弃了。现在的社会上,还有多少人把“诚信”铭刻在心里,还有多少人做每件事还牢牢记着“诚信”呢?
现在社会上有些不良的风气,有些人整天挖空心思想办法坑人,有制造假烟假酒的啊,有推销劣质产品的啊有些小孩子、年轻人也都跟着学坏。学生对父母撒谎啦,告诉父母假分数,并说“试卷没发”啦,或是自己模仿父母字迹自己签名啦等。我知道有一位同学数学成绩不好,偏偏她父母对她要求很高。所以平时要是有题目不会做就去向同学抄,而不去问老师。一次,她才考了62分,心里十分害怕,不敢告诉爸爸妈妈。于是,她就让她的好朋友模仿爸爸的字签了个名滥竽充数交了上去。这虽然得到了暂的“安宁”,可这么做欺骗了父母,欺骗了老师,更欺骗了自己!
我们要以宋庆龄为榜样,平时处处讲信用,诚信无价。答应别人的事,无论大小,都应该认真办好,即使忘了也要诚恳地道歉,并努力把事做得更好。同学之间要信任别人,以诚相待,别人让自己保密的事就不能说,别人犯了错误就应真诚指出。和父母之间要多多交流,考试考砸不能欺骗父母,要分析考差的原因,认真对待错误,相信父母也会原谅你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业不会做要马上问老师,请教父母或同学等。可现在许多同学名义上是“请教”,其实就是抄作业,最多就“听”一下解题思路,实际上什么都没记住。学习可是你自己的事啊!像这样今天一题不懂,明天两题不会,如此下去,你能掌握多少知识,你会解多少题呀!这不是自欺欺人嘛!
第二篇:读宋庆龄有感
读 《 宋 庆 龄 的 非 常 之 路 》
“她的志向,她的情感,她的整个生命都是中国的”这么高的赞誉,是宋庆龄的美国同学给宋庆龄的评价,作为中国的**,她当之无愧。
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她身居海外,心怀祖国,忧远思深,经常从报纸上了解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时刻关心着国家,名族的兴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学成归国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由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她的选择与做法,直接见证了她的爱国想法,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她是一名坚强的女人,是一名合格的中国人。)
在归国途中经过日本,她拜会了早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随后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设法从上海重返日本,于1915年10月25日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她淡漠名利、权势和阔绰优裕的家庭生活,心甘情愿地为孙中山一起分担流亡之苦。她积极参加和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饿遗嘱家肯定会以为宋庆龄肯定是有目的的。这段婚姻,基本没有人持赞成意见,无论是她的父母,还是最亲密无间的朋友都反对,但是他们克服了种种阻力,用爱情的音符谱写了动人的革命乐章。)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宋庆龄坚决维护、忠实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的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五卅”惨案发生后,她极为愤慨,呼吁“凡中国国民皆当负此救国重任”。(还记得看过宋庆龄写给孙中山的挽联:先生先行
因求大公舍小我 后人后继
誓变曲径为通途
在当时失去了挚爱的悲伤下,她的苦,她的痛,我们没看到,但是她的刚强,她的沉毅,更让世人钦佩。书上提及了宋庆龄的遗嘱:死后不进中山陵,不去分享孙中山的尊荣。看到这里,感动四溢,原来,爱里其实也有忠贞与谦虚,而中山先生的英气化作的中山柏更见证了中国最伟大的革命爱情)
此后,宋庆龄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先后出访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结交朋友,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了大量工作。(情牵中国,心系中国的发展)
她一生虽然没有亲生的儿女,却把慈母的爱全部倾注给了全国的少年儿童。她曾说:“有些事是可以等待的,但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宋庆龄经常为少年儿童题词和撰写文章,鼓励孩子们健康成长。她经常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是我们的未来,因为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儿童的。”
她的追求,她的选择,她不屈的人生路,她见证了中国的沉沦与发展。在逆境中,她拼搏,坚持自我,坚强刚毅,公私分明,她是一名小女人,可是她的形象光辉屹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世称“**”,当之无愧。
第三篇:读《宋庆龄故事》有感
诚实守信、共筑和谐社会
—读《宋庆龄故事》有感
晋华宫第一小校 五一班 张振华
指导教师吴贵德
诚实守信、共筑和谐社会
——读《宋庆龄故事》有感
这些天我读了许多有关宋庆龄的故事,其中让我感受至深的是宋庆龄童时诚实守信的故事。
在宋庆龄很小的时候,由于受家庭的熏陶,把诚实守信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一个星期天,父亲宋耀如准备带著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们大都穿好了礼服就要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在钢琴前弹奏着那动听的旋律。母亲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著我们呢!” 听到妈妈的喊声,宋庆龄立即合上琴盖,跑出房间,拉着妈妈的手就走,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住了脚步。“怎么了?”一旁的宋耀如看到宋庆龄停住了脚步,不解地问道。“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宋庆龄有些着急地说。“为什么不能去,孩子?”宋庆龄的妈妈望着女儿说。“妈妈,爸爸,我昨天答应小珍,今天她来我家,我教她叠花。”宋庆龄说。“我原以为有什么非常重要的事情呢?这好办,以后再教她吧!”父亲说完,便拉着宋庆龄的手就走。“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呀!”宋庆龄边说边把手从父亲的大手中抽回来。“那也不要紧呀!回来后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释一下,并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
叠花不也可以吗?”妈妈说。“不!妈妈,您不是常说要信守诺言,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怎么可以随意改变呢?”宋庆龄不停地摇着头说。“我明白了,我们的罗莎蒙黛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吗?”妈妈望着宋庆龄笑了笑,接着说:“好吧,那就让我们的罗莎蒙黛留下吧!” 宋耀如夫妇放心不下家中的小庆龄,在客人家吃过中午饭,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进门,宋耀如高声喊道:“亲爱的罗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 宋庆龄回答说:“小珍没有来,可能是她临时有什麼急事吧!” “没有来,那我的小罗莎蒙黛一个人在家该多寂寞呀!”宋庆龄的妈妈心疼地对女儿说。“不,小珍没有来,家中虽然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为我信守了诺言。”宋庆龄辩解道。
“小珍没有来,家中虽然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为我信守了诺言。”这句话将让我今生难忘,童时的宋庆龄能够因为信守了诺言(一个人孤独地过了一个中午)而感到很快活。使我想到童时的宋庆龄已经把诚实守信作为她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作为一条为人的准则,为她在艰难困境中百折不挠、奋勇向前、舍己为人提供了保障,诚实守信也为她成为近代的伟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想这也就是爸爸经常说的—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试想如果我们大家都讲诚信这个世界会怎样?还会有
掺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喂有苏丹红的鸡蛋、质量伪劣的国产达芬奇红木家具,国人还会在公众场合砸奔驰、砸西门子冰箱、砸„„,还会有那么多的贪污腐败,还会有算(蒜)你狠、逗(豆)你玩、阎(盐)王爷„„发生吗?
前几年,在我家附近有两个饭店,刚开业都十分火红,经常爆满,一年以后两个饭店的情况就不同了,其中一个依然人气十足,又扩大了营业面积,可是另一个饭店却客人渐少,去年终于倒闭了。为什么呢?原因在他们两家吃过饭的客人最明白了,刚开始两家都很好,原料正规,工序也不错,店面又卫生,服务态度也好,可后来就不一样了其中一家想多赚钱就动起歪脑子,原料进便宜的,工序也少了,减少了服务员,卫生、服务都上不去了,而另一家却依然如故,结果呢——两家饭店变成了一家。深究原因也就是诚实守信。
现在我们国家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我们国家要由制造大国转变成制造强国,我们必须让假冒伪劣走开,让我们的商品深入人心,依然需要“诚实守信”。“诚实守信”不但可以为我国的产品打出一片天下,而且可以为我们走出去的商品保驾护航,使其屹立世界。
“少年强则国强”这是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的一句,我想“少年诚信则国诚信”,诚实守信既是无形的力量,又是无形的财富,我们要共筑富强和谐国家,就要从小做起,用邓小平爷爷的一句话——诚实守信“从娃娃抓起”。
在此,我倡议我们以宋庆龄为楷模,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共筑和谐社会。
第四篇:读《童年》有感
读《童年》有感
窗外冬雨正急,在寒冷的日子里,手指不禁滑过书架上陈列的一部部举世闻名的文学巨著,两个平淡无奇的字勾起了我无边的回忆,仿佛为我翻开了当初的书页„„《童年》,在一个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开了它。情绪也随着书上一行行黑色的宋体字波起云涌,久久难以平静。
《童年》是作者高尔基以自己童年为基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它揭露了俄国沙皇时期的黑暗、残暴和非人生活,也切切实实地写出了在那种悲惨的环境下一个无依无靠的孩子从懦弱走向坚强经历。高尔基从小就生活在那种黑暗而惨绝人寰的环境里,受尽折磨与欺辱,生活对他是不公平的,但在那个年代,公平其实也是一种奢侈。可阿廖沙勇敢地从黑暗中爬出,虽然他无论是在精神上或是肉体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与压力。但是高尔基愈战愈勇,面对荒芜的生活,他并没有失去信心,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年幼丧父,随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这一切不过只是阿廖沙艰苦命运的开始,命运之神紧紧地扼住了阿廖沙的喉咙,未曾放松过一丝一毫,那难求的幸福甚至从未眷顾过他。
这个腐败而无情的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人间地狱。
外祖父霸道蛮横地统治着家里的一切,脾气异常暴躁、视财如命、没有任何同情心,对自己的家人也如同陌路,阿廖沙时常因为犯了极其微小的错而被羞辱并痛打一顿,但年幼的阿廖沙无法反抗,只能默默地承受这一切。两个舅舅常常为了分家产而不断争吵、大打出手,对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虎视眈眈,对可怜的阿廖沙冷眼相对,他们妒忌阿廖沙曾经家庭的幸福美满,对钱财贪得无厌。家中的女人们更是没有地位,外祖母真心关爱阿廖沙,但她如此凌弱,任丈夫打骂,发泄,却从未敢还口一句。在当时腐朽的王朝下,黑暗的社会摇摇欲坠,普通家庭中弥漫的不再是欢乐和谐的气息,而是与社会相同的不公与黑暗。在这种氛围下,阿廖沙学会了坚强与勇敢,虽然这一切的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甚至一生难忘的黑色阴影,但也为他往后的成长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也许,这就是命运吧!
之后,阿廖沙离开了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他带着不可磨灭的童年伤痛在社会上闯荡,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但他也不忘却从前。命运让他在许多地方打过杂,在这期间阿廖沙饱受欺辱,许多人对他冷言相讽,但他还是熬了过来,他那颗光明博爱的心灵没有动摇。
还记得书中美妙绝伦的那句话吗——漫漫日月,忧伤是它的节日,火灾是它在狂欢,在一无所有的面孔上,伤痕也成了点缀。这句话就是当年黑暗生活的最好诠释,但是高尔基撑过来了,因为他被自己坚强、不屈服与困难的精神与信念一直支撑着。支撑着,支撑着„„直到他走向了俄国光明的曙光。
而现在的我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衣来张手饭来张口。而阿廖沙却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挨打、受欺辱,他只是孤身一人,而我们上上下下有多少人为我们操劳,我们又有多少人懂得知恩图报?有些父母似乎已经不再是我们应该尊敬的父母了,他们过度宠溺着孩子,成了一代又一代“小祖宗”们最忠诚的奴隶了。悲哀的局面渐渐出现,悲惨的一幕又一幕,让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们生活在俄国沙皇时期又会怎么样?我们有能力在那里生存吗?
我想,若我们再不站起来为国家奋斗,认真地学习,独立地生活。那么,在俄国沙皇时期生活的假想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时代在不断进步,但人们却没有进步,并越发变得懦弱了,现在的人们都宛如失去了抵抗命运的本能,遇到困难就想要退缩、逃避或者走捷径。人们不敢推开那道抗战生活的门,没有人愿意触碰困难,没有人愿意走向煎熬。他们只是单纯地以为,走向生活是与命运抗争,那根本不可能胜利。这不就是一种最为悲哀的局面吗?推开命运之门,是人的本能,回望曾经流芳千古的英雄们,哪个不是勇敢地叩响命运的门?其实,煎熬能磨练我们的灵魂,只有烈火才能炼出真钢。
推开那扇形似紧闭实质虚掩的门吧!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我们终有一天向命运怒吼,我们总有一天战胜命运。
多少年后,我们会像百年前那些顽强的战士们一样,亲手扼住命运的喉咙,推开那一道我们不敢触碰的虚掩之门。
我们会看到,究竟是时间摧毁了人追求生活的本能,还是人的本能能够穿越千年。
第五篇:读《童年》有感
读《童年》有感
《童年》是高尔基所著,它与《在人间》及《我的大学》被人们称为“自传体三步曲”。我读完《童年》,觉得它记载了高尔基铅一般沉重的往事。
作者阿辽沙的父亲染上霍乱而早早过世了,3岁的他和外祖母,外祖父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外祖母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人,她的爱丰富了作者的心灵,可外祖父脾气暴躁,这给阿辽沙沉重的打击。阿辽沙的童年有酸,苦和辣,微微泛着一点甜,可他的母亲却把她儿子的这一点甜一同带进了坟墓。阿辽沙读完三年级,就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学校课堂,不久就走向人间,到人间去谋生。
在这一部《童年》中,故事的情节就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书中慈祥的外祖母那丰富,生动,优美的童话故事和民间歌谣使作者听了大为神往,就激发了他对正义事业的美好希望。
当我读到这样一段话的时候,深有感触:
“我们的生活是令人惊奇的,这不仅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层充满种种畜生般的坏事的土壤是如此富饶和肥沃,而且还因为从这层土壤里仍然胜利地生长出鲜明,健康,富有创造性的东西,生长着善良的人所固有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生。”
读了这样一段话,开始我还不太理解,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它是想要告诉我们新的一代是如何坚韧不拔地顽强生长,并且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把正在沉睡的民众唤醒。我想这也是高尔基创作这本书的另一个用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