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县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全文5篇)

时间:2021-02-18 12:2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子县政府工作报告(摘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子县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一篇:长子县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7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落实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静心尽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再攀新高。

(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农业三大基地不断扩大,新增连翘11万亩、蔬菜2万亩,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500万只(头),温氏生猪一体化养殖项目正式落地;

煤电产业平稳发展,煤炭产量达到2528万吨,高河电厂退出缓建目录;

新能源产业进展顺利,煤层气探采秩序逐步规范。在项目建设的强力拉动下,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均衡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145.2亿元、100.6亿元、28262元,同比增长10.5%、16.7%、7.9%,增幅均排名全市第一;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3亿元,同比增长67%,增幅排名全市第二;

其他指标全面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二)重点改革实现新突破文章。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制定“一区三园”发展模式,完成“三化三制”等18项改革任务,引进入园项目6个。推进投融资改革,采用政策性融资、租赁融资等方式,融回各类资金13.69亿元;

搭建“新农贷”“政融保”融资平台,授信额度达到1.5亿元。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试点,挂牌成立长子县医疗集团;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在全市率先完成医疗服务价格二次调整,五项医改核心指标全部达标。农村闲置凋敝宅基地整治盘活利用成为省级试点,成效显现两会专题。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理顺了教师管理机制。

(三)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加快推进城建重点工程,丹朱街和慈林街道路改造、南北大街道路及地下管廊、同新广场改造、环会堂道路及周边环境整治等工程建成投用,新东方红小学、鹿谷小学如期开学,北大街棚户区改造12栋还迁楼全部封顶,东大街、南大街、慈林街还迁小区和新二中、县医院门诊楼、长子至长治快速通道等工程进展顺利。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五道五治”,拆除违建4623处105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公路43.3公里,完成农网改造1495户,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村17个,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3座。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赢得全省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再获国家卫生县城荣誉称号。侯卫东官场笔记

(四)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完成“以气代煤”2个乡镇9个村4768户,整治“散乱污”企业290家,淘汰取缔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39台,重点涉污企业工业废气、废水排放在线检测实现“双覆盖”。开展县城建成区“三禁”工作,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落实停产、错峰生产、错峰运输等措施,严查焚烧秸秆行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河道治理,疏浚河道25公里。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完成营造林5.35万亩,新增县城绿化面积4.24万平方米。

(五)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认真落实各级惠民政策和保障措施,民生领域投入12.16亿元,占县财政支出的67%文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全省第一的成绩,高标准通过国家级验收,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1098人,达线率比去年提高15个百分点。县医院住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改造乡镇卫生院7所,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网络覆盖全县。大力开展文明创建,蝉联全省文明县城,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榜单。完成120个村级文化活动场所提档升级工程,长子鼓书《起乳名》《山西面食》分别荣获“杏花奖”表演奖和“第十八届群星奖”,《小米县长》被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成功举办中国传统雕塑传承与复兴学术论坛、全国炎黄文化论坛暨第五届中部六省炎黄文化论坛“五大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城乡低保标准持续提高两会专题。建成保障性住房1808套、改造农村危房137户。新增就业6225人,招聘各类人员124人。实现1970户4491人稳定脱贫,完成121户农村易地扶贫搬迁主体工程。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创新推进社会管理,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六)民主法制建设实现新加强。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党建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7件、政协委员提案135件,办复率100%。各乡镇和政府组成部门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政务公开,在全市率先推出县政府微信公众号“长子政务通”。建成“13710”信息督办系统,与省市实现对接。

第二篇: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一、“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综合经济实力: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达45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五年年均增长期12、6%;财政总收入969、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533、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4%和28、2%,年均增长21、6%和24%;固定资产投资3186、3亿元,比上年增长30%,年均增长2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年均增长19、2%;2010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7363、9亿元和5747、5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和2、5倍。

结构调整:省财政投入支农资金371、6亿元,是“十五”的2、7倍。

基础设施建设:铁路通车里程1983公里,在建工程121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07公里,在建里程2556公里,公路总程近15万公里,96、9%的乡镇和29、6%的建制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农村人口人均有效浇灌面积到0、64亩,解决了106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森林覆盖率达到40、5%。

改革开放:引进省内外资金2914亿元。

人民生活水平: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6、5万元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72、4万人。全省年平均保障标准到1186元。城市低保全省月平均保障达到231元。城镇新增就业9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省财政投入103、6亿元,完成60、2万农村危房改造,解决近14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180元和3400元左右,比上年实际增长7%和9%左右,年均分别增长8、3%。社会事业:省财政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达到252、3亿元,是“十五”的2、9倍。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55%和20%,职业教育在校生54、9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41万人,专利授权年均增长34、5%。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6、3%。

二、“十二五”时期言主要目标和任务

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在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围绕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统筹区域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改善民生,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实现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000亿元,力争翻一番、突破10000亿元;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的比重由“十一五”末35%提高40%;城镇化率由31%提高到4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全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基础设施:新增铁路通车里程3000公里,铁路通车总里程争取达到5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4500公里。农村人口人均有效浇灌面积达到0、9亩、人均基本口粮达到0、5亩,解决1299、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工业:到201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加1、5倍,教育、科技、人才:到2015年全省三分之二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至少1 所公办幼儿园。

新建和改扩建90所高中阶段学校,到2014年以县为单位实现初中毕业生能够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扶贫:2012年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2015年70%以上的建制村通油路。2014年完成统计在册的农村危房改造。2015年按照国家扶贫标准,农村贫困人口数量比2010年减少一半,新增城镇就业135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250万人以上。

第三篇:2012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2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今后五到十年,要努力实现“翻两番、跨两步、三提高”的奋斗目标:

“翻两番”,就是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在2011年超万亿元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2万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实现翻番;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时,全区生产总值比2016年再翻一番,达到4万亿元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实现再翻番。

“跨两步”,就是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差距逐步缩小,前五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2%以上,2016年比2011年跨一大步;后五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继续保持10%以上,2021年比2016年再跨一大步,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三提高”,就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努力实现充分就业,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2016年达93%以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森林覆盖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基本建成;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效推进,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2016年达5%以上,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在全区“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和敢闯敢干、奋勇争先的意识,进一步树立“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的思维,进一步形成大开放、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格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不敢开放、不愿开放、不会开放”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我区的区位优势,才能充分释放我区开放创新的潜能;只有这样,广西的发展才能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三避”技术(避雨、避晒、避寒)、“三免”栽培(水稻免耕抛秧、玉米免耕栽培、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基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

加强梧州岭南骑楼、绿城水都,贵港“南国荷城”,来宾“桂中水城”,贺州生态园林城等城市特色塑造

加快构建“两区一带”发展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加快推进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资源富集区发展

大力弘扬“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我们要全力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

第四篇: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1年黑龙江省主要经济指标七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预计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圆满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列入国家统计制度监测的10项主要经济指标,有7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产业项目推动经济发展4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加快发展“十大重点产业”,提升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转方式、调结构,激活存量,做大增量,初步形成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十大重点产业”预计增长15%;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5%以上,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高工程,扎实推进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合作化,粮食总产量达到1114.1亿斤,跃居全国第一。

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大突破。公路建设三年决战胜利告捷,实现历史性突破,高速公路总里程近4000公里,位居全国前列。加格达奇机场基本建成,机场总数达到10个,居东北三省之首。投资157亿元,新建续建水利工程项目359个。启动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和“天保工程”二期,植树造林36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2%,恢复湿地1000公顷。

改革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构建全方位开放体系,经济社会发展潜能逐步释放。

民生得到明显改善。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压缩一般性财政支出,“四项”行政经费支出实现了零增长,千方百计增加民生投入,省财政用于民生专项支出209.9亿元,增长29.3%,按可比口径占一般预算支出的33.3%,向人民群众承诺的4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2012年黑龙江省主要经济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力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5%。

总体要求

根据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以“十大重点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创业创新创优,力求在提高质量、增强效益上有新突破,力求在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上有新举措,力求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有新作为,力求在备足后劲、打牢基础上有新进展,力求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上有新成效,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六个关键

“稳中求进”是中央确定的今年工作总基调。从我省实际出发,“稳”是前提和基础,“进”是核心和关键。我们要十分注重“稳”,稳住农业生产,稳住工业经济运行,稳住固定资产投资,稳住城乡基础建设。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进”,在“进”中做到又好又快发展,着力解决好六个关键问题:一是加快提升经济总量,既要做活存量,也要做大增量,做大增量是关键。二是强化固定资产投资,既要注重基础设施投资,更要注重产业投资,加大产业投资是关键。三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既要抓粮食产能提升,也要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是关键。四是保障经济健康运行,既要加强生产要素的组织协调,也要解决铁路运能不足和电价过高问题,解决铁路运能不足和电价过高问题是关键。五是加强对俄沿边开放,既要抓好经贸合作,也要加强大通道建设,加强大通道建设是关键。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稳物价、保住房,更要促就业、增收入,促进就业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关键。抓住和解决这六个关键问题,就能够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五个比重

一是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这是衡量整体经济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标志。

二是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三是提高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四是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产业投资占产业投资比重。

五是提高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这是衡量共享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推行公共财政,实行民生预算,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五篇: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一、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二、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粮食产量5712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

三、十二五开局之年,主要工作有: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的竞争力。我们坚持有扶有控,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3、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全国财政支出2.82万亿元。

4、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改革任务,加大攻坚力度,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四、一方面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继续控制通货膨胀;一方面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重点支持民生工程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保证国家重大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五、在抑制房价上的成果: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调控效果正在显现。

六、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试点示范工作步伐加快。

七、在三农方面做的工作: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农业生产补贴力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和抗灾减灾,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839亿元。取得的成就:农业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连续5年超万亿斤,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解决了639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和60万无电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八、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布实施“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和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1 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9亿千瓦,比上年增加3356万千瓦。2 加强重点节能环保工程建设,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100万吨。3 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力度,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1.5亿吨、炼铁产能3122万吨、焦炭产能1925万吨。4 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并提高补助标准,实行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开展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植树造林9200多万亩。

九、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

十、在救灾重建方面取得的成绩:胜利完成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积极推进青海玉树、甘肃舟曲、云南盈江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十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先后成功发射并顺利交会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十二、扎实推进教育公平。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1 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2 免除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其中1228万名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3 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4 推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幼儿入园率。5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5首届免费师范生全部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在中西部。

十三、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中央财政加大对文化惠民工程的支持,各地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显著增加。1 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服务面逐步拓展。2 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3 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重要进展。4 大力加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

十四、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病种范围进一步扩大。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

十五、在改善就业方面做得工作及取得的成就: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力度,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7.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农民工总量2.53亿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增长3.4%。

十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各地普遍较大幅度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连续第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年人均增加1680元,5700多万人受益。

十七、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以及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对全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等8600多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

补贴。

十八、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降低900多万个体工商户税负。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把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

十九、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大幅增加。2147个县(市、区)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334万人参保,641万人领取养老金。234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3.58亿人参保,9880万人领取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到60%以上。解决了500多万名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将312万名企业“老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有序推进。

二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大幅增加。2147个县(市、区)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334万人参保,641万人领取养老金。234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3.58亿人参保,9880万人领取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到60%以上。解决了500多万名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将312万名企业“老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有序推进。

二十一、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64万亿美元,增长22.5%,其中,出口增长20.3%,进口增长24.9%,贸易顺差进一步下降。

二十二、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01亿美元。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多边双边经贸关系继续深化。

二十三、在民主法制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和外交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二十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缓解。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增长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主要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震荡。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强化。从国内看,解决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二十五、经济运行中又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水平仍处高位,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凸显,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一些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相互关联,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节能减排、物价调控目标

没有完成;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还很突出,群众反映强烈;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廉政建设亟需加强。

二十六、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同时,要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二十七、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措施如下: 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

更加注重勤俭节约

严格控制“三公经费”

实施结构性减税

继续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

进一步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坚决禁止各级政府以各种形式违规担保、承诺。同时,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全面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坚持突出主题、贯穿主线、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

二十八、2012年主要任务

(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三)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七)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九)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二十九、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十、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十一、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举措:

增加生产、保障供给。

搞活流通、降低成本。

加强监管、规范秩序。

十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十三、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

十四、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十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具体摘录:

重点扶持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范围扩大到60%的县(市、区)。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

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

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加快建设国家电子政务网。

十六、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2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3深化土地、户籍、公共服务改革,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4推进社会事业、收入分配等改革,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5推进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创新,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廉洁政府。

十七、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是: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深化价格改革。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加快推进政府改革。

十八、加快推进政府改革的内容: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廉政建设,严格依法设定、实施、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强行政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

十九、名词解释:

1.“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2.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是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3.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4.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深入调查,准确掌握当地学前教育基本状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预计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各地将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万多所,可新增园位500多万个,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

5.城镇居民医保:全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我国2007年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对象为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筹资方式以家庭缴费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重点解决参保居民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2011年政府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00元,参保人数达到2.2亿,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和开展门诊统筹地区比例分别达到70%和85%。

6.新农合:全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居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2003年,我国正式启动新农合试点,2008年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2011年,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8.32亿,参合率超过96%。2011年政府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00元,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0%,超过85%的统筹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

7.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指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要求,对服务业由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的一项重要改革。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基本消除重复征税,并逐步推广到其他行业,条件成熟时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行业试点。

8.目前中国的8类大病: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终末期肾病(尿毒症)、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

下载长子县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子县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摘要深化改革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李克强指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

    桂林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政 府 工 作 报 告(摘要) ——2011年2月11日在桂林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长 李志刚 一、“十一五”和2010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

    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摘要)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2年1月5日在湘潭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湘潭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 胡伟林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

    2015浙江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4年 主要工作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一年来,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

    宣城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市长 韩军一、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的2012年 初步预测,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0亿元,增长13%左右。财政收入137.6亿元,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790亿元,增长25%以上......

    2012政府工作报告摘要(精选)

    今天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以下是政府工作报告的摘要双语对照。Following are t......

    黄兴国作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黄兴国作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一、 2011年工作回顾 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市长黄兴国在报告中说,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第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