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锄禾》有感
读《锄禾》有感
读《锄禾》有感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我拿起古诗书,念到这首诗时,总会想起农民伯伯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
天上烈热炎炎,农民伯伯们拿着沉重的工具,种庄稼,种水果种……汗水就像雨水一样,从皮肤里冒出来,集中到一起,都可以泡满一大桶水了。他们拼死拼活,而种出来的东西都献给了我们,只给自己留下一些口粮。
即便农民伯伯们那样拼死拼活,但我们却在这里浪费粮食,真是不应该;我们不但浪费粮食,还浪费笔芯,笔芯的原材料是石墨,石墨可不好找,如果人们进山五六次,可能才找到一小块,而我们呢?浪费笔芯,把笔芯当玩具,乱折,乱弄,我们实在不应该这样乱弄;不止这样,我们还经常乱用一次性筷子…………用树木做的餐具,如果再这样下去,树木就会濒临灭绝,到时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为了我们的家园,不要再浪费粮食了,好好去体会“锄禾人”的艰辛万苦。
读《锄禾》有感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就会背了,今天重读这首诗,心里有了一些新的收获。
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在炎热的夏天,在农田里,一个戴着草帽的农民伯伯在辛勤耕地,无情的太阳晒黑了他的皮肤,汗水浸透了他的衣服,这真是“粒粒皆辛苦呀!”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粮食。这使我认识到任何劳动成果都有劳动者的汗水和心血。我们身上穿戴的衣帽、鞋袜,我们使用的学习用品,都是工人叔叔用辛勤的劳动制造出来的。
希望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珍惜“盘中餐”珍惜那些无私奉献的劳动人民。
读《锄禾》有感3今天,我在整理书柜时,发现了以前买的一本《唐诗三百首》,我随便翻了几页,无意中看见了一首五言绝句《锄禾》,我听着名字很奇怪,于是我看了下去,看后我深有感触。
全诗是这样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的大意是:农民伯伯烈日酷暑在田间锄杂草,挥汗如雨,一滴滴洒进了禾苗下。有谁知道那碗中那香喷喷的米饭,每一粒都是用农民的汗水来浇灌的。
是的,这每一粒米饭都是用农民伯伯的汗水来浇灌的。可是,在我的'生活中,却有许多人不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把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浪费了。吃剩的馒头随手丢弃,吃不完的饭随意倒掉,宴席上的酒菜剩了大半……假如这让农民伯伯看见了那该多伤心啊!
所以我现在号召大家: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心血,不要再浪费农民伯伯的汗水了,就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对我的启发真大啊!我喜欢这首诗。
第二篇:古诗锄禾
语文下册《古诗两首》说课稿-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我们的教材安排的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本课《锄禾》和《悯农》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每首诗都是五言绝句。两者相比,《锄禾》难度较之《悯农》稍大些。我准备按顺序先教学《锄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学习古诗的方法,接着再学《悯农》。然后再以一首带多首,放手让学生学习补充的两首诗歌《咏鹅》、《春晓》。当然,这两首古诗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难易适中,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又是对古诗的积累。所以,学好古诗《锄禾》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根据教材的难易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我分两教时进行教学。第一教时:把《锄禾》作为范例进行教学,充分解剖,充分展示学习过程;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学《悯农》,补充学习《咏鹅》、《春晓》。这样安排简洁、紧凑而又有所侧重。下面我重点来分析一下《锄禾》这首古诗。(出示课件画面并板书:锄禾)《锄禾》是学生在小学课本中学到的第三首古诗。在这之前所学的《画》和《古郎月行》两首古诗,意思浅显易懂,而《锄禾》这首古诗也比较简单,但在理解意思时必须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那么,正确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也就是本课教学难点之一。从内容上看,《锄禾》的前两句描写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后两句通过反问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使学生能够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课后的练习题,同时针对我校一年级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第一课时的五个教学目标:
1、掌握5个生字:禾、午、粒、辛、苦,着重理解“锄禾”“当”、“皆”“辛苦”这些字词的意思。
2、能说出这首古诗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练背诵古诗。
4、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懂得农民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充分运用尝试教学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运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诵诗句”这四个步骤来学习。
2、学法
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学会共享知识,在交流中得到知识。
三、基本教学过程
大家都知道,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是实际教学中能成功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在。低年级孩子,对于学古诗感到枯燥、深奥。因此,我把教学过程分为这样四个步骤(出示投影)。
下面我有侧重地作个解说。
1、解诗题 首先出示锄禾的画面,引导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自行弄懂“锄禾”的意思。教师在过程中适当提问点拨,同时进行生字“禾”的教学以及检查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诗文是否正确连贯。在这里,教师可以渗透一点,如果碰到题目意思不懂的古诗,一般先理解诗题,举例说,学《悯农》这首古诗时,一般先弄懂“悯农”的意思。
2、知诗人
接着,向学生介绍本课两首古诗原题就叫《悯农》。《锄禾》原为第二首。都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同时强调李绅是我们无锡人,他的诗很有名气。
3、明诗意
我先请学生回忆一下已经学了哪些古诗以及在课外已经掌握了哪些古诗。再回忆学习古诗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因为实验班的孩子对于古诗的积累比普通班的孩子要多得多,所以,通过这一环节,激活了学生记忆仓库中的信息为今天的学习所用。接下来,我就请学生自由读诗句,尝试理解字义。在自学基础上,请他们讨论学懂了哪些,还有哪些字词不懂?估计学生对“当、皆、粒粒、锄禾日当午”这些字句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在教师点拨的基础上讨论解决。“点拨”在什么地方呢?“点”在学法上,“拨”在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上。比如,我可以请他们说说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学生可能会说“查字典、请教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学生查阅字典,联系诗句,知道“皆”的意思是“都”,而对于“当”的教学可以渗透在“锄禾日当午”这一句的教学中:问“锄禾”已明白,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中午)从哪里看出是中午?2.出示“日当午”,讲“当”,请学生用“当”找朋友(当时,正当)。3.看看图,读读句,说说“日当午”的意思。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句的意思。(在这里,要告诉学生:为了使句子说得清楚、明白,可以颠倒古诗中词语的顺序,并且引导学生按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顺序将第一句说完整)。剩下的诗句也以此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先通过自学以及教师点拨解决字义,然后尝试串讲诗句的意思,这是教学的重点。(课件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逐步展示,生字的教学也穿插在其中)我告诉学生串讲诗句可以变换次序,也可以添加字词,我对于串讲只要求意思基本到位,句子通顺连贯。在此过程中,学生先逐句串讲,讲后先让他们自己评议,最后我再纠正。这样通过生与生、生与师之间的交流,比较正确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从而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4、诵诗句
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朗读起来琅琅上口。为了使学生读出味儿来,读出感觉来,我分4步进行教学:
1、教师示范朗读,确定基调:严肃、较沉重。*(教师范读)
2、采用尝试法,让学生自己标上停顿、重音记号,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进行适当的技巧指导:比如:读“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句,我要求学生重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减慢速度进行朗读。(教师范读)
4、反复练读,采用个别读,小组读,男女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直至熟读成诵。最后,教师向学生进行归纳式提问:通过学习《锄禾》,你懂得了什么?学生可能会给教师不同层次的答案。有的是对内容的掌握,有的是对中心思想的理解,还有的会是学习古诗的方法等。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向深层次思考。当然,要求不能很高,能够大概说出意思就行了。因为毕竟才一年级,还是学习古诗的起步阶段,在今后漫长的求学道路上,他们会慢慢感悟的。
四、作业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设计作业时的“基础性、灵活性、延伸性“这几个特点,我适量地设计了这些作业:
1、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中的题目,巩固基础知识。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积累一些古诗词,准备进行古诗朗诵大赛。
板书; 锄禾
解诗题:锄禾
知诗人:李绅(唐)
明诗意:当、皆、粒粒皆辛苦
诵诗句:严肃、较沉重
第三篇:锄禾教学反思
《锄禾》教学反思
《锄禾》是唐代诗人李绅所写的一首古诗。引导学生读懂诗句,知道农民劳动的艰辛和粮食来之不易是教学难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爱惜粮食是教学重点。
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画谁?在干什么?可要求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插图或挂图,想想自己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再让学生按“什么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顺序概述图意。在学生按这样的顺序叙述以后,可让学生变换顺序口述,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看明白图意后,指导学生读读诗,知道诗中的哪一句与图的内容很吻合,“日当午”就是中午的太阳,结合生活实际上学生谈在烈日下暴晒的感受,而这个时候,农民正在地里劳动,“汗滴禾下土”,引导学生细看图,把农民为了种好庄稼汗滴在田地的情景描写,知道农民不种地就没有粮食,但在当时,农民尽管没让田地闲着,但也难逃饿死的悲惨命运,激起小学生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养成珍惜的好习惯。
课堂教学在“师生谈话,板书课题”之后,要求学生认真朗读诗句。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感悟这个环节,我主要是通过“读”来完成的,我引导学生看图读,尽量在读中再现图,尽可能做到图中有诗,诗中有图,进行自我感悟。教学本课时我基本做到“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整节课,我鼓励学自读自悟,大力提倡“以读代讲”,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读书中思考、在小组中讨论、在班级中展示自我,从而培养他们对文言文的语感,潜移默化地接受语言熏陶。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了“锄禾、午”,理解了“餐、皆”的意思,理解了前两句描绘的场景。对于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学生能独立分析生字的字型、结构,通过多种记忆方法记住9个生字。通过古诗译文,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巩固9个生字,并能用“滴、汗、知、苦、午”组词,丰富识字量。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教师指导,“当、汗、知”三个生字的书写,“禾、午”两个生字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书写,在书写的同时运用各种评价鼓励学生认真书写。
这节课觉得做得不足的地方是,教学上没有充分的应用课文的插图让学生体味诗的意境,虽然在教学设计时也想到了让学生感受我国经典唐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魅力,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在生字的学习中,没有很好的培养起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对写字的“3个一”没能很好的贯穿到课堂里。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让这样的遗憾更少一些。
第四篇:锄禾教学反思
《锄禾》的教学反思
——阳谷特校三年级语文第五册
刘香菊
《锄禾》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这首诗写出了烈日下农民辛苦劳作的情景,从而使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认识到应珍惜劳动成果。我为学生的古诗学习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情境。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在情境教学实践中,也早已证明通过图画、摄影、音乐等多种手段,再现教材的情境,能提供给孩子们鲜明、准确、丰富的感性认识,把学生较快地带入“智力发展区”,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力。我为学生制作了反映古诗内容的幻灯片,提供给学生与所学古诗有关的背景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对所学古诗有一个很好的感知。
设计本课教学时,最大特点在于师生对话互动,力图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师生双方实现了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交流与收获,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上课伊始,我做闯关游戏的形式拨动学生的心弦,在读文、识字、书写中激发学生合作参与的热情,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这将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在师生对话互动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充实、有滋有味。
同时我还根据弱智生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插入了学习儿歌、听儿歌的形式,来使学生放松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知识获取和应用的具有多种外部表征的信息库。将与所学古诗有关的资料,通过图片、文字、音像等形式收录,并通过课件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认知水平,从而使学生真正在 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地学习理解古诗,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堂堂
这节课中我较满意的地方是:采用插图以及多张照片,让学生对农民的劳动有所了解。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农活,自然也无法体会农民劳作的辛苦,利用插图及几组图片,可以较形象地展示劳动场面,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而图案的形象性也符合低年级的形象思维。另外不管是读课文还是识字环节,我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多次采用,较大层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有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有个人读,小组赛读,齐读等形式,让课堂书声琅琅,以多读来品味课文,理解课文。不足之处:
1、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太熟悉其合作方法。有的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练习,并应向学生明确合作方法。
2、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课堂教学出现听课漫不经心的现象,在今后的教学应多方面探索。
3、识字游戏较简单应多采用一些新颖的形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有总会不足之处,我会在不断的学习总结之中,有所进步,尽力的完美课堂。
第五篇:《锄禾》教学设计
《 锄禾 》教学设计
撰写: 学校: 本课共 2 课时 使用人:_________
使用时间: ___________
总______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8个汉字,并会口头组词,会写4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并试着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要爱惜粮食的道理。
重 点:1.学会8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难 点:1.“农”、“当”的写法
2.让学生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教法学法:三疑三探
教具学具:生字卡片、稻穗图、小黑板、磁带。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自探(5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向老师有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向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向老师给他讲讲道理。
(二)出示初读课文自学要求。
预设:
1、借助工具书自学完成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并组词。
2、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并学会带感情朗读。
二、自主解疑(15分)
(一)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二)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谁 粒 辛 苦 当 午 汗 知
2、师生共同交流容易写错的生字。谁 粒 辛 苦 当 午 汗 知
3、出示词语。要求不但要读准确,还要读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锄禾 辛苦 汗滴
4、边读边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
5、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6、引导学生交流。通过读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7、理解词语。锄禾 辛苦 汗滴
三、熟读课文(15分)
1、自由读课文,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注意表情。
2、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分节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完成练习。
四、运用拓展。(5分钟)
1、范写,明确注意。
2、重点指导难写的字和容易错的字。谁 辛 当 知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用生词说话。
展示交流取长补短。
五、作业设计:
把生字正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反思:
锄禾
午 汗 知
当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或复习,导入新课
1、让我们开上智慧小火车复习生字词。
2、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读了课文,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预设: 谁在禾苗地里锄草?
锄草辛苦吗?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6分钟)自探提示: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诗歌两边,边读边思考问题:
谁在禾苗地里锄草?
锄草辛苦吗?
二、解疑合探(20分钟)
1.让学生汇报自探结果(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2.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3.教师点拨或讲解。(三讲三不讲)
1.刚才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抽生答。(……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读一读。
重点指导:汗滴禾下土 粒粒皆辛苦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4.师范读全诗。
5.齐读。
6.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三、质疑再探:(3分钟)
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四、运用拓展:(7分钟)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要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具有代表性)
(二)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三)全课总结。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五、作业设计:
把《锄禾》背给爸爸妈妈听
六、板书设计:
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汗滴禾下土。
七、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