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作物秸秆的加工调制论文
摘要:我国农作物秸秆丰富,可为畜牧养殖提供大量的饲料,但是农作物秸秆的营養价值低、纤维素含量高、营养价值低,并且缺少无机盐,如果直接饲喂,无法满足肉牛的营养需要,因此在饲喂前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包括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关键词:肉牛;粗饲料;农作物秸;加工调制;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物理处理法
农作物的物理处理方法是利用人丁、机械、压力、热力等方法改变农作物秸秆的物理性状,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有切短、粉碎、浸泡、蒸煮软化等。
切短和粉碎。将农作物秸秆切切短和粉碎后可以便于肉牛咀嚼,并缩短了秸秆在肉牛瘤胃中的停留时间,减少了能量的损耗,可有效的提高肉牛对其的采食量,同时还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另外,农作物秸秆在切短和粉碎后便于与其他饲料配合饲喂肉牛,是肉牛养殖生产中最常用的粗饲料加工方法。生产实际表明,将农作物秸粉碎后饲喂肉牛,可以提高秸秆饲料的消化率,提高育肥效果。但是秸秆不易切的过短和粉碎过细,否则会导致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速度和丙酸的比例增加,使肉牛反刍的次数减少,导致瘤胃酸过高,而引起肉牛瘤胃酸中毒。
浸泡。农作物秸秆经过浸泡后,质地变得柔软,适口性得到明显的提高,这是一种较为简单的物理处理方法。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通常是先将农作牧秸秆切短后再浸泡,然后再拌上精料,可显著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目前黑龙江地区有的农户,在采用浸泡法处理农作物秸秆时广泛使用盐化玉米秸秆来喂牛,即将玉米秸秆用水浸泡后,再加入少许的食盐,可起到良好的饲喂效果。
蒸煮。将农作物秸秆放在具有一定压力的容器内进行蒸煮也可以提高农作物秸的利用率。但是如果压力过高,则会使秸秆内的干物质损失过大,使消化率下降。因此,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蒸煮法处理秸秆时可降低压力的同时适当的延长处理时间,如在0.49~0.88MPA的压力下处理30~60 min,秸秆的消化率显著提高,但是如果延长到90 min,反而会使消化率下降。化学处理法
用化学处理法处理秸秆可以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与木质素间的酯键打开,使其溶解、膨胀,便于胃液渗出。常用的化学处理法有碱化、酸化、碱酸化和氧化剂处理法。
碱化处理法。主要是使用氢氧化钠、氨水、石灰水或者尿素等碱性化合物,使用强碱可使50%以上的木质素水解.以提高农作物秸秆的适口性、消化率,从而提高肉牛的采食量。各种碱化处理方法中,其中以氨化处理最为常用,并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酸化处理法。该法主要是使用硫酸、盐酸、磷酸或者甲酸等酸类来处理农作物秸秆,利用酸处理农作物秸秆可以将其中的纤维类结构破坏,提高肉牛对秸秆类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有研究表明,使用1%的稀硫酸喷漆秸秆,可以将其消化率提高65%。在调制青贮料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磷酸或者甲酸可以起到良好的保存作用。
碱酸处理法。利用碱处理农作物秸易造成秸秆中有残留,影响农作物秸秆的饲用价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碱酸处理法。操作时先将秸切碎后置于碱性溶液中浸泡,然后将浸泡好的秸秆转入到窖内压实,存放1~2天,然后在其中加入3%的盐酸溶液浸泡来中和其中多余的碱,但是这种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方法成本太高,不适合在实际的养殖生产中应用,因此推广较为困难。
氧化剂处理法。这种方法是使用氧化氢、二氧化硫等溶液来处理秸秆,以降低秸秆中的木质素的含量,从而达到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的作用。其中使用二氧化硫处理法可以将农作物秸秆中的纤维素、木质素溶解,将半纤维素、水溶性灰分的含量降低,将饲料消化率提高40%左右。生物处理法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处理农作物秸秆的一种技术,通过接种特用的菌种来发酵和酶解秸秆类饲料,使其中难以消化的部分粗纤维转化为易于消化的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类等,还可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营养价值和消化率。肉牛养殖常用的生物处理主要有青贮、微贮、黄贮等。
青贮法。青贮法是利用乳酸菌发酵的作用产生酸性的条件,同时抑制其他类有害微生物,通过发酵后的农作物秸秆,具有酸香的气味,质地变得柔软多汁,适口性好,并且营养价值也得到很大的提高,还可以长期的保存。常用于青贮的农作秆秸秆为玉米秸秆,将处于蜡熟期的玉米收获后切碎,调节含水量,然后装填,封窖。
微贮法。这种方法是农作物秸微生物发酵贮存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秸秆的营养价值,通过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可降解纤维、半纤维来改善秸秆的适口性,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利用这种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成本低,并且无毒害,是肉牛养殖常用的一种农作物秸秆处理方法。
黄贮法。这种方法与青贮不同,使用的秸秆是玉米籽粒成熟收获后将秸秆进行处理。通过在其中添加适量的水和生物菌剂,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消化率。
第二篇:农作物秸秆燃烧
作为秸秆生产大国,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农作物秸秆,尤其是玉米秸秆、棉花秸秆、小麦秸秆和稻壳等极为珍贵,其总量和玉米、淀粉的总能量相当,其燃烧值约为标准煤的50%,每生产1吨玉米可生产2吨秸秆,3吨玉米秸秆就可以产出1吨蜂窝煤,可代替热值相当煤炭或液化气。如果将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全部用来燃烧,可折合约3亿吨标准煤的热值。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秸秆生物质蜂窝煤,实现秸秆生物质蜂窝煤工厂化生产,并形成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产业化,进而走向生物质蜂窝煤产业集群。
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主要由玉米秸秆、棉花秸秆、小麦秸秆和稻壳等作为原料经生物炭化制成。产品易燃、即燃、无烟、无味、无污染、无残渣、不易破裂且形状规则,含炭量高达80%以上,热值高达4300至6100大卡,可以再生,燃烧时排放的SO2很少。
玉米秸秆的热值约为煤的0.7—0.8倍,即1.25吨的玉米秸秆炭化成型原料相当于1吨煤的热值。玉米秸秆生物质蜂窝煤在配套的生物质燃烧炉中燃烧,其燃烧效率是燃煤炉的1.3—1.5倍,因而1吨玉米玉米秆生物质蜂窝煤的热量利用率与一吨煤的热量利用率相当。
炭化是提高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炭化方式和炭化工艺直接决定了其机械强度、热值、生炭含量等主要性能指标。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主要特点
在于摒弃了烧炭法和外热式两种炭化,而采用了内热式炭化方式,这种炭化方式比前两种优越:
1、挥发物含量:12—18%;
2、固定含碳量>80%;
3、炭粉:1.0—1.3%;
4、色泽:断面有金属光泽;
5、发热量(J/G):>31000;
6、炭化得率30—50%;
7、单炉炭化周期缩短:为8小时/炉,秸秆炭量均匀;
8、环境污染情况:几乎无烟。
1、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蜂窝煤是代替传统煤炭和液化气等高品们的“绿色”民用燃料。
2、原料炭化产生的尾气可制成秸秆醋液产品,用于养殖和公共场所除臭、抗禽流感、杀虫剂等。
3、炭化炉温度高达200—500度,要用循环管道采集后向住房提供暖气或热水。
4、工业中大量使用的化铁炉、锅炉,生火时而耗用大量劈柴点火,劈柴售价远比煤高。用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代替劈柴和煤较为经济。
5、秸秆生物质炭进一步处理为活性炭,可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等行业。也可用于污水处理,随着环境保护的强化,净化废水、废气所需活性炭的用量会越来越大。
1、工艺流程 原料粉碎—炭化—成型—入库。
2、原料来源及生产规模的确定
本产品由70%以上的秸秆炭粉与30%普通添加剂,混合搅拌后挤压成型。原料为农村的玉米秸秆、棉花秸秆、小麦秸秆和稻壳、花生壳等。该项目生产原料充沛,来源广泛。
3、产品基本颜色与规格
1)秸秆蜂窝煤规格与煤炭产蜂窝煤相同,同为黑色;
2)秸秆生物质燃料球,有乒乓球大小、为黑色;
3)秸秆生物质燃料颗粒,比颗粒饲料略长些,也为黑色。本项目利用农作物秸秆,尤其是玉米、棉花、小麦和花生壳等秸秆作为生产原料,生产秸秆生物质蜂窝煤这一高品位的民用燃料。秸秆生物质蜂窝煤正在成为全球性的“绿金”产业,它正在逐步成为传统“黑金”能源的代用品。美国于2000年开始实施“开发和推进生物质产品和生物能源”的法案,美国政府将用十亿吨的生物质能进行液化、炭化处理,替代传统的石油和煤炭。我国有12亿多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农村和小城镇,其生活用能的主要方式是直接燃烧;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快速兴起和发展,不仅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加速了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的消费。因此,开发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代替燃烧是最佳选择。国家发改编制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中将“农作物秸秆制成固体成型燃料代替煤炭”列为“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项目。
目前市场上煤炭售价约700元/吨,用煤炭做的蜂窝煤掺有30%的黄土和石灰,每块售价在0.30—0.32元左右,需要用木柴才能点燃;而农作物生物质燃料炭加黏合剂成本约90元/吨,炭粉含量在80%以上,每吨秸秆炭可生产100×85mm家用蜂窝炭3000块,每块可燃烧80—100分钟,且用报纸就能引燃,物美价廉,环保安全,在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本项目以我国资源广大的玉米秸秆、棉花秸秆和小麦秸秆、花生壳等为原料,无论从生产成本还是从投资效果上与其它秸秆利用项目比较,生产秸秆生物质蜂窝煤,原料来源广、产品有市场、技术有保障、投资比较少、见效比较快、基本无风险。如在一个乡镇建设1—2家秸秆生物质燃料炭厂,可以消化掉全镇1/3的玉米秸秆和棉花秸秆及部分小麦秸秆、花生壳等。
以生产秸秆生物质蜂窝煤为例,3-4人每天可生产4-6吨,每吨成本200元,按出厂价每吨700元计算(当前市场售价600-800元/吨,每吨3000块,每块售价在0.25-0.30元之间)。每天纯利润在1500元以上。
是一种很好的清洁,是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每两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标准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1%。在生物质的再生利用过程中,排放的CO2 与生物质再生时吸收的CO2 达到碳平衡,具有CO2零排放的作用,对缓解和最终解决问题具有潜在的贡献价值。
秸秆发电,就是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燃料的一种发电方式,又分为秸秆气化发电和秸秆燃烧发电。秸秆气化发电是将秸秆在缺氧状态下燃烧,发生,生成高品位、易输送、利用效率高的气体,利用这些产生的气体再进行发电。但秸秆气化发电工艺过程复杂,难以适应大规模应用,主要用于较小规模的发电项目。秸秆直接燃烧发电是21世纪初期实现规模化应用唯一现实的途径。工艺流程
水/蒸汽循环
20世纪90年代后,以煤为代表的化石燃料发电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整个发电厂的发电效率,蒸汽的温度和压力得到了大幅提高。对于秸杆燃烧发电设备,也同样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相对与燃煤设备,秸秆燃烧发电设备的设计建设经验相对较少。而且秸杆还具有独特的特性,使其很难达到较高的蒸汽参数。尤其是秸杆中含量较高,增加了锅炉在高蒸汽压力下腐蚀的可能性。多数秸杆燃烧发电厂的发电效率只能达到30%左右。一般而言,秸秆发电厂在发电的同时都供热,以提高整个电厂的效率。
秸杆的处理、输送和燃烧(发电厂内)
发电厂内建设两个独立的秸杆仓库。每个仓库都有大门,运输货车可从大门驶入,然后停在地磅上称重,秸杆同时要测试含水量。任何一包秸杆的含水量超过25%,则为不合格。
在欧洲的发电厂中,这项测试由安装在自动上的来实现。在中国,可以手动将探测器插入每一个秸杆捆中测试水分,该探测器能存储99组测量值,测量完所有秸杆捆之后,测量结果可以存入连接至地磅的计算机。然后使用卸货,并将运输货车的空车重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可根据前后的重量以及含水量计算出秸杆的净重。
货车卸货时,叉车将秸杆包放入预先确定的位置;在仓库的另一端,叉车将秸杆包放在进料输送机上;进料输送机有一个缓冲台,可保留秸杆5分钟;秸杆从进料台通过带密封闸门(防火)的进料输送机传送至进料系统;秸杆包被推压到两个立式螺杆上,通过螺杆的旋转扯碎秸杆,然后将秸杆传送给螺旋自动给料机,通过给料机将秸杆压入密封的进料通道,然后达到炉床。炉床为水冷式振动炉床,是专门为秸杆燃烧发电厂而开发的设备。
锅炉系统
锅炉采用自然循环的汽包锅炉,过热器分两级布置在烟道中,烟道尾部布置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由于秸杆灰中碱金属的含量相对较高,因此,烟气在高温时(450℃以上)具有较高的腐蚀性。此外,飞灰的熔点较低,易产生结渣的问题。如果灰分变成固体和半流体,运行中就很难清除,就会阻碍管道中从烟气至蒸汽的热量传输。严重时甚至会完全堵塞烟气通道,将烟气堵在锅炉中。由于存在这些问题,因此,专门设计了过热器系统,并在国际上的大多数秸杆发电厂中得到运用。
汽轮机系统
〖汽轮机系统〗
涡轮机和锅炉必须在启动、部分负荷和停止操作等方面保持一致,协调锅炉、汽轮机和空冷凝汽器的工作非常重要。
〖空冷凝汽器〗
丹麦的所有发电厂都是海水冷却的,西班牙的Sanguesa发电厂是河水冷却,英国的Ely发电厂装有空气冷凝器。在中国,空气冷凝器是一种很成熟的产品,可以在秸秆发电厂中采用。
环境保护系统
在湿法烟气净化系统之后,安装一个布袋除尘器,以便收集烟气中的飞灰。布袋除尘器的排放低于25mg/Nm。布袋除尘器为脉动喷射式,容器由压缩空气脉冲清洁。
副产物
秸杆通常含有3-5%的灰分。这种灰以锅炉飞灰和灰渣/炉底灰的形式被收集,这种灰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钾、镁、磷和钙,可用作高效农业肥料。
主要优势
秸秆已经被认为是新能源中最具开发利用规模的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推广秸秆发电,将具有重要意义:
1、农作物秸秆量大,覆盖面广,燃料来源充足。
2、秸秆含硫量很低。国际能源机构的有关研究表明,秸秆的平均含硫量只有千分之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百分之一。且低温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较少,所以除尘后的烟气不进行脱硫,烟气可直接通过烟囱排入大气。丹麦等国家的运行试验表明秸秆锅炉经除尘后的烟气不加其他净化措施完全能够满足环保要求。所以秸秆发电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还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各类作物秸秆发热量略有区别(各种秸秆的热值见表2所示),但经测定,秸秆热值约为15000KJ/Kg,相当于标准煤的50%。其中麦秸秆、玉米秸秆的发热量在农作物秸秆中为最小,低位发热量也有14.4MJ/kg,相当0.492kg标准煤。使用秸秆发电,可降低煤炭消耗。
4、秸秆通常含有3%~5%的灰分,这种灰以锅炉飞灰和灰渣/炉底灰的形式被收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钾、镁、磷和钙,可用作高效农业肥料。
5、作为燃料,煤炭开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矿井开采,管理难度大。农作物秸秆与其相比,则危险性小,易管理,且属于废弃物利用。
世界秸秆发电的发展
到2006年,秸秆发电在欧洲,尤其是北欧的一些国家已有近20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爆发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后,能源一直依赖进口的丹麦,在大力推广节能措施的同时,积极开发生物质能和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到2006年,秸秆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已占丹麦能源消费量的24%以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分别于1992年和l997年出台后,为了建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丹麦进一步加大了生物质能和其他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利用力度。丹麦BWE公司是亨誉世界的发电厂设备研发、制造企业,长期以来在热电、生物发电厂锅炉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丹麦BWE公司率先研发的秸秆生物燃烧发电技术,一直到21世纪初期,在这一领域仍是世界最高水平的保持者。在这家欧洲著名能源研发企业的技术支撑下,l988年丹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秸秆生物燃烧发电厂。
到2006年,丹麦已建立了130家秸秆发电厂,还有一部分烧木屑或垃圾的发电厂也能兼烧秸秆。BWE公司的秸秆发电技术已走向世界,被联合国列为重点推广项目,瑞典、芬兰、西班牙等国由BWE公司提供技术设备建成了秸秆发电厂,许多国家还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美国的“能源农场”,印度的“绿色能源工厂”等,它们都将生物质能秸秆发电技术作为21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战略的重点工程。其中位于英国坎贝斯的生物质能发电厂是世界上最大的秸秆发电厂,装机容量3.8万千瓦,总投资约5亿丹麦克朗。
中国秸秆发电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物质资源十分丰富,各种农作物每年产生秸秆6亿多吨,其中可以作为能源使用的约4亿吨,全国林木总生物量约190亿吨,可获得量为9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的总量约为3亿吨。如加以有效利用,可为农民增收近1000亿元,开发潜力将十分巨大。随着《可再生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等的出台,中国秸秆发电呈快速增长趋势。
为推动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发展,2003年以来,国家先后核准批复了河北晋州、山东单县和江苏如东3个秸秆发电示范项目,拉开了中国秸秆发电建设的序幕。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并实施了生物质发电优惠上网电价等有关配套政策,从而使生物质发电,特别是秸秆发电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全国在建农作物秸秆发电项目34个,分布在山东、吉林、江苏、河南、黑龙江、辽宁和新疆等省(区),总装机容量约120万千瓦;山东单县、江苏宿迁和河北威县三座发电站已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8万千瓦。
2008年前后几年间,国家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等大型国有、民营以及外资企业纷纷投资参与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建设运营。截至2007年底,国家和各省发改委已核准项目87个,总装机规模220万千瓦。全国已建成投产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超过15个,在建项目30多个。可以看出,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正在渐入佳境。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未来将建设550万千瓦装机容量,已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也确定了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3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此外,国家已经决定,将安排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及检测认证等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总的说来,生物质能发电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秸秆发电迈出实质性步伐。大力发展秸秆发电,不仅可以减少由于在田间地头大量焚烧、废弃所造成的污染,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而且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据估算,建设一个2.5万千瓦的秸秆发电厂,每年需要消耗秸秆20万吨,按每吨秸秆收购价200元计算,可为当地农民增加约4000万元收入,惠及的农户数量将近5万户,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中国对秸秆发电实行优惠电价政策,上网电价高出燃煤发电0.25元/千瓦时,并且还可以享受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政策。随着中国有关配套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秸秆发电技术的进步和原料收储运体系的形成,中国秸秆发电产业必将取得更快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铜川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
铜川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
实行规范化运作
为了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规范化、规模化和标准化,铜川市农机推广站组织科技人员编写了《铜川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作业技术规范及规程》。其包含一个规范和五个规程,为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作业技术推广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机推广工作者及农机操作人员的青睐。
《铜川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作业技术规范》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流程、各流程的主要技术内容、作业质量标准等来规范铜川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作业技术,指导我市及各区(县)农机推广科技人员开展工作。
《铜川市农作物秸秆操综合利用机械作业技术作规程》对各种农作物秸秆作业机械机具选用,作业前准备、安装、调整、规章排除、维修保养、存放保管要求进行了规定,对种子、肥料、土地提出了要求,制定了机手作业质量及检查标准。为秆还田机、玉米免耕播种机、小麦免耕播种机、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玉米秸秆揉搓机五种机具规范化作业提供了依据,为提高我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作业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调查
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调查
为了摸清农村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给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改善农村环境条件,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近期对16个村的农作物秸秆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一、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模式
当前,该县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模式,有以下五种:
1、用作。
2、用作。麦秸、花生秧可以作牛、马、羊等牲畜的饲料,但随着农村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饲养的牲畜越来越少,麦秸、花生秧作为饲料只是很少量的一部分。
3、用于燃料。过去作物秸秆大部分作为燃料,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煤、气、电的利用逐渐取代了秸秆。在调查中发现只有棉花秆和少量的玉米秆、花生秧、豆秆用作燃料.4、用作原料。一是麦秸用于造纸。二是用作原料.5、能源转化。一是建造生态沼气池。通过沼气厌氧发酵,使之转化为能源和肥料.二是通过秸秆气化产生高燃值的燃料。
综上所述,农作物秸秆主要是用作肥料(通过秸秆或人工沤制有机肥)或作燃料和饲料,而象能源转化这种综合利用率高、效果好的利用方式还较少,农业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还需进一步拓宽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的多种渠道,搞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关于农作物秸秆的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县政府和环保部门曾多次宣传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农业部门也在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的多种利用途径:一是秸秆还田技术。二是秸秆气化技术。三是利用秸秆种植食用菌技术。四是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利用青贮饲料饲养牲畜,促进畜牧业发展。通过宣传和引导,群众对秸秆禁烧的危害和秸秆中存在有巨大潜能有所了解,禁烧意识增强,大面积焚烧秸秆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还存在有一些不足之处,有些焚烧秸秆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麦收以后,由于机械化作业留下的麦茬过高,有点燃麦茬现象,在此方面,仍需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加强宣传和监督,使秸秆焚烧得到进一步治理。
三、存在问题
1、群众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价值认识不足。多少年来,农作物秸秆常作为燃料,饲料被利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煤、气电的利用取代了秸秆的燃料地位,致使秸秆大量焚烧、丢弃,即造成大气污染和农作物病虫害的传播,由于农民认识不到秸秆的利用价值,也没有找到有效的利用途径,所以造成农业资源流失。
2、群众的守法意识不强。对秸秆焚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地面板结、有机质损失等危害重视不够,有时为了图省事,有懒惰思想,不愿意费工又费时去利用秸秆,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宣传不重视,有些地方有法不依,有令不止的现象依然存在。所以在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宣传上仍需进一步加强。
3、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少。领导对秸秆的综合利用认识不足,没有采取得力措施,所以造成秸秆焚烧丢弃,能源的浪费,不能收到良好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建议
1、加强宣传,强化舆论监督,提高认识。政府环保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使广大农民群众懂法,知法,守法,发挥新闻媒体论监督作用主,弘扬先进,鞭策落后,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2、拓宽秸秆综合利用的渠道,推广新技术,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
1)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利用机械作业,使秸秆直接变作肥料,增强土壤肥力。
(2)推广秸秆气化技术。建造沼气池,使秸秆和粪便转化为能源和肥料或秸秆缺氧燃烧产生高燃值的燃气,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既改善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效益,既带动了养殖业,又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3)推广食用植技术。利用农作物秸秆种植食用菌,可种植菇、金针菇、木耳等。
(4)积极推广秸秆的青贮氨化技术。
第五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摘要:农作物秸秆未被充分利用,既浪费资源又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我国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面起步晚但己引起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包括机械技术和工艺技术,目前推广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工艺技术和机具问题以及投入问题。因此,要把秸秆综合利用做好,需要政府从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个产业发展,推行企业化管理。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
近年来,农村不再需要这些农作物秸秆作为炊事的主要燃料,每到“三夏”“三秋”季节,农民为抢收、抢种把剩余秸秆绝大部分在田间直接焚烧处理。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并频繁引发火灾事故;特别是在机场周围和公路两侧焚烧秸秆,还严重影响了飞机的起降和汽车行驶的安全。因此,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政府重视。
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1.1用作饲料———秸秆养畜过腹还田
秸秆饲料,就是将秸秆经过青贮、氨化、微贮处理后饲喂畜禽。通过养畜过腹还田,是一种具有很高综合效益的秸秆利用模式,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1)青贮。将秸秆切成10cm长的小段后用粉碎机加工
成长2-3cm的碎段,在青贮池内一层一层铺放,并按各种家畜对能量饲料的需求,加入适量的玉米粉、麦皮、米糠等精料,每层均反复踩实,用稀泥密封30天后即可饲用,贮存期可保存半年之久。
(2)氨化处理。首先将秸秆加工成类似粗糠的秸秆粉;氨化贮窖深度不超过2m,每1立方米氨化饲料 75千克左右; 秸秆粉:水:尿素的配置比例为100 :(30-40):(3.5-4.5),秸秆粉每铺30cm按比例喷洒配置好的尿素溶液,每层均压实,当秸秆粉超过窖口呈抛物线时,经充分压实再用塑料薄膜封顶,最后用湿土压实踩实; 开窖取料要根据喂多少就取多少的原则,用后即封严窖口;取出的氨化饲料要晾晒1-2天后方可饲喂家畜。
(3)生化发酵处理。将秸秆经粉碎机粉碎后,加入发酵调制剂均匀拌和,填入塑料袋、水缸或水泥池内压实密封,使其软化、熟化。生化成一种类似酿酒厂酿出的废渣即“酵糠”样物质。秸秆在生化发酵过程中可使粗纤维得到有效降解并经生化转化,合成氨基酸、脂肪酸、菌体蛋白及维生素等,产生酵酸等特殊风味,改良秸秆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
1.2用作肥料———作为有机肥还田.(1)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农作物秸秆机械还田是以机械的方式,将田间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并均匀抛撤于地表,随即深耕翻埋,使之腐烂分解。其核心技术是采用
各种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直接还田,使秸秆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为有机肥,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水、吸水、粘接、透气、保温等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肥力和有机含量,使大量废弃的秸秆直接变废为宝。
(2)利用生化快速腐熟技术制造有机肥施于田。其特点是用高新技术进行菌种培养和生产,用现代化设备控制温度、湿度、数量、质量和时间,经机械翻抛、高温堆腐、生物发酵等过程,将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转换成优质有机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腐熟周期短、产量高、无环境污染、科学配比肥效高等优点,是当前大规模、高效率生产有机肥料的最佳途径。
(3)利用新农艺措施使秸秆还田。目前,高效益的秸秆还田新农艺措施得到进一步扩大推广。如山东桓台的小麦、玉米套种秸秆还田技术,北京的麦秸粉碎覆盖免耕播种技术,西北地区的秸秆覆盖旱作技术,四川双流县的小麦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江苏的麦秸全量自然还田高产高效稻作等技术以及先进的有机肥积造还田技术等。这些技术都在不断完善成熟,并在一定区域内推广和应用。
1.3用作燃料———开发农村新能源
气化、沼气是农作物秸秆转化为燃气的两种主要技术。①秸秆气化:就是将农作物秸秆缺氧燃烧,产出以一氧化碳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气体。秸秆气化技术及集中供气系统可使
农村实现“一人烧火、全村做饭”,能大大提高农村生活质量。该技术在山东推广已有一定规模,河北、山西等地正在示范推广。②秸秆厌氧发酵产出沼气:将农作物秸秆切成碎段适配人畜粪,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出含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气体。这些气体在稍高于常压的状态下,通过管道送往农户,使用起来类似于城市的管道煤气。以沼气、生物质能为重点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能有效地、规模化处理大量农作物秸秆,前景十分广阔。
2秸秆利用存在的障碍
2.1实施工艺技术及机具存在的问题
还田技术的具体实施不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如配 方施肥的配用量和除虫剂、除草剂的型号是否与虫草害对应,或喷施量是否精确,还田秸秆不易腐烂,影响下茬作物播种质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该项技术的实施水平和效果。同时,现有的秸秆还田机具价格偏高,利用率低;缺少丘陵山区适宜的机具。
2.2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
在实践中农民还发现,秸秆还田后,由于秸秆腐烂较慢使土壤的通透性等受到破坏,倒不利于土壤的改良。虽然当前有一种能使秸秆快速腐烂的催腐剂,但农民采纳的不多,原因是用催腐剂腐化秸秆需先将秸秆从地里搬出来后堆积腐化,费时费力。将秸秆进行气化虽是利用秸秆的好方式,但投资太大,一般村子搞不起来。因此,要把秸秆综合利用做好,需要政府从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3秸秆综合利用对策
3.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并建立激励机制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围绕秸秆还田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政和技术措施,对焚烧秸秆、掠夺式经营土地的行为给予法律约束,对增加有机肥投入、进行秸秆还田或有效利用的农民要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或奖励。同时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加大推广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建立示范基地,对推广项目的技术、设备引进给予适度补贴。
3.2重点解决秸秆转化中的技术问题
目前推广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中,有的技术还不成熟、有的还需进一步研发,技术上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秸秆的有效利用。如秸秆气化中的焦油问题,高效生物有机肥工业化生产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及国产化问题,秸秆饲料的优化配制等。秸秆的转化利用技术除要求经过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外,还需要经过大量的试验改进,特别是生产性中间试验更为重要。
3.3积极搞好示范推广工作
在总结秸秆青贮、氨化、气化、加工、机械化还田、快速腐熟等技术应用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准技术切入点,推动各项关键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如平原地
区和大城市郊区,机械化基础条件好,要大力推广应用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等适用技术;丘陵区与经济欠发达区,要着重考虑秸秆堆沤还田技术,大力推广秸秆快速腐熟还田;草食动物比较集中地区,要大力发展秸秆养畜,推动秸秆经济的发展;经济较发达地区,要推动秸秆气化、沼气和秸秆加工业的发展,开拓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推进新农村建设。
3.4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个产业发展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个产业发展,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同时要做到“三结合”: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优势产业布局相结合、与发展农业机械化相结合。秸秆综合利用主体是农民,出路在技术,关键在机械,重点是增加投入。必须利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发展秸秆经济,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引导企业和农民参与,使农民增收、企业增利。如建立秸秆种菇场、秸秆气化站、秸秆生物制肥厂等,推行企业化管理。